短旗袍

合集下载

旗袍的穿着礼仪与注意事项

旗袍的穿着礼仪与注意事项

旗袍的穿着礼仪与注意事项旗袍的穿着礼仪与注意事项旗袍是中国的传统服装,它线条明快流畅,剪裁贴身得体,面料柔软,可最大限度地展现女性曲线美.做工考究、面料高档的旗袍是女性在正式场合最隆重的选择,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了旗袍的穿着礼仪与注意事项,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旗袍穿着礼仪1)正确的站姿:1、头正、颈挺直、双肩展开向下沉,人体有向上的感觉。

2、收腹、立腰、提臀3、两腿并拢、膝盖挺直、小腿往后发力,人体的重心在前脚掌4、穿旗袍时,可站丁字型或“V”字型,颔略收,双手交叉置于肚脐位置上5、站立时应保持面带微笑2)正确的坐姿:坐姿的原则是“坐如钟”给人以端正、大方、自然、稳重之感1、入坐时要轻、稳,走到座位前轻稳地坐下2、女士的双膝应并拢,任何时候都不能分开3、坐在椅子上,一般坐满椅子的2/3,一般情况下,不要靠背,休息时可轻轻靠背3)正确的走姿:1、以站姿为基础,面带微笑,眼睛平视2、双肩平稳,双臂前后自然地,有节奏地摆动,摆幅以300~350为宜,双肩、双臂不应过于僵硬3、重心稍前倾,行走时,两脚两侧行走的线迹为一条直线4、步幅要适当。

女士穿旗袍和高跟鞋时,步幅应小些5、走路时应有一定的节奏感,走出步韵来旗袍穿着的场合1.参加正式晚宴、婚宴可以选择华丽的面料做成的旗袍,礼宾或演出。

2.有传统文化意义的场合:外宾接待、出席传统文化的课堂或在中华文化较浓的公司上班,但是如果公司文化比较西化,就不建议选择旗袍上班了,服装的选择要与公司文化相符合。

穿旗袍时的礼仪1、旗袍的面料、花色应与着装的场合相协调。

普通棉布和真丝织锦缎做出同样款式的旗袍,其风格会截然不同:一个朴素雅致,一个华丽高贵。

购买旗袍时,一定要考虑穿着的场合因素,选择相应风格的面料和花色。

旗袍的领口封闭较严,购买热天穿的短袖、无袖旗袍时,最好选择吸汗透气的舒适面料。

2、选择旗袍时,要注意旗袍的款式与自己的身份相协调。

前卫风格的无肩无袖或露胸旗袍,以及毛皮滚边的超短旗袍配上靴子,穿在明星身上会格外出众,却不适合保守行业工作人员日常穿着。

传统民族服装——旗袍马褂

传统民族服装——旗袍马褂

龙源期刊网
传统民族服装——旗袍马褂
作者:晓婷
来源:《中国纤检》2012年第21期
马褂、旗袍是清代男女的典型服饰,现已成为中国的传统服装。

马褂是一种穿于袍服外的短衣,衣长至脐,袖仅遮肘,主要是为了便于骑马,故称为“马褂”。

满人初进关时,只限于八旗士兵穿用。

直到康熙雍正年间,才开始在社会上流行,并发展成单、夹、纱、皮、棉等服装,成为男式便衣,士庶都可穿着。

之后更逐渐演变为一种礼仪性的服装,不论身份,都以马褂套在长袍之外,显得文雅大方。

马褂的样式有琵琶襟、大襟、对襟三种。

琵琶襟马褂,因其右襟短缺,又叫缺襟马褂,穿上它可以行动自如,常用作出行装。

大襟马褂,则将衣襟开在右边,四周用异色作为缘边,一般作常服使用。

对襟马褂,其服色在各个时期有多种变化:初沿天青色,至乾隆中期,又尚玫瑰紫,后又推崇深绛色(人称“福色”),到了嘉庆年间,则流行泥金及浅灰色。

大袖对襟马褂可代替外褂而作为礼服使用,颜色多用天青色,大小官员在谒客时常穿此服,因其身长袖窄,也称作“长袖马褂”。

旗袍是我国一种富有民族风情的妇女服装,由满族妇女的长袍演变而来。

由于满族称为“旗人”,故将其称之为“旗袍”。

在清代,妇女服饰可谓是满汉并存。

清初,满族妇女以长袍为主,而汉人妇女仍以上衣下裙为时尚;清中期,满汉各有仿效;到了清代后期,满族效仿汉族的风气日盛,甚至出现了“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截作短衣裳”的情况,而汉族仿效满族服饰的风气,也于此时在一些达官贵妇中流行起来。

中国传统服饰——旗袍

中国传统服饰——旗袍


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深衣 。 深衣 自春秋战国至汉 标新且灵活多样 , 商业气 息浓厚 ; 多带有官派作 代曾为时人所重 , 后世 的袍服或与深衣有着一定 风, 显得矜持凝练。
的 渊源关 系 。
旗袍的样式很多 , 开襟有如意襟 、 琵琶襟 、 斜
顺治元年( 公元 14 64年 )清兵入关 , , 定都北 襟 、 双襟 ; 领有高领 、 低领 、 无领 ; 口有长袖 、 袖 短 京, 继而统一全国。随着政权的初步稳固 , 开始强 袖 、 无袖 ; 开衩有高开衩 、 低开衩 ; 还有长旗袍 、 短 制实行服制改革。从字义解 , 旗袍泛指旗人( 无论 旗袍 、 夹旗袍、 单旗袍等。旗袍款式的变化主要是 男女 ) 所穿的长袍 , 不过只有八旗 妇女 日常所穿 袖式 、 襟形的变化。袖形的款式主要有 : 宽袖形 、
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正如小提琴协奏曲《 梁祝》 那 和服、 朝服 、 越服、 马来服……同是东方的明珠。因 样, 主旋律是越剧调儿 , 但整个感觉又是现代的。 为它们都有过辉煌的历史 ,也都会拥有美好的未
旗袍作为中华民族独有 的服装 , 是兼容并蓄中西 来。随着信息时代 、 电子时代的到来 , 它将与新 时 衣饰特色的近代神州女性的规范服装 , 是中华衣 代 同呼吸、 共命运 , 将以崭新的面貌融入飞速进步 饰文化的代表。
着 的社会 , 融人人类享有的良性时装之中。
( 上接 第 3 7页 )
解决。 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 充其量只能算高素质 学生较为熟悉 , 可以适 当压缩一定的课 时。 的操作工 , 不能体现高等教育的层次及发展方向。 2 . 教学资源及场所 的改进是多方 面的, 一是 2由于项 目驱 动 教 学法 的特 殊 性 , 教 学 场 大力发展多媒体和一体化教室 , . 对 在现有基础上尽 所及教学条件要求较高,特别是染 整技术课程 , 量完善教学场所 的建设 ; 二是和企业携手发展实 般要求多媒体或一体化教室 , 的实践课程要 践课程 ,并将一部分实践 内容放在企业进行 , 有 更

参加宴会的着装礼仪

参加宴会的着装礼仪

参加宴会的着装礼仪穿着不仅代表一个人的身份、地位、教养以及品味;也是一个民族的经济橱窗,特别是参加高级宴会的时候。

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宴会的服装礼仪,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宴会的服装礼仪女士宴会服装:旗袍洋装或套装,白天着短旗袍,晚间正式场合着长旗袍。

白天戴短手套,晚间戴长手套,颜色多白或黑色,户外握手不必脱手套,室内则须脱去右手手套为宜。

女士白天可戴帽,晚间宴会则不宜。

女士于正式宴会应注意优雅的仪态及适当的穿着及配件。

正式场合穿着之特质:着裙装、包头高跟鞋、丝袜配带耳环及化妆。

正式晚宴服装颜色搭配则以素雅或色系相近者为宜,如黑、金、银、绿、驼色都是不错的选择;女士于正式场合应着礼服及注意皮包及高跟鞋的款式与质地。

男士宴会服装:大礼服:Swallow Tail or White Tie为男士晚间最正式的穿着。

早礼服:Morning Coat 为男士日间常用之礼服。

小礼服:Smoking or Tuxedo or Black Tie 为晚间集会最常用之礼服。

便服:一般指西服或国服晚间通常着深色西服;夏天或白天可着淡色西服 (应特别注意皮鞋不可配白袜及领带的色泽、质地及适当的长度)。

宴会服装四讲究1.整洁平整服装并非一定要高档华贵,但须保持清洁,并熨烫平整,穿起来就能大方得体,显得精神焕发。

整洁并不完全为了自己,更是尊重他人的需要,这是良好仪态的第一女士着装礼仪。

2.色彩技巧不同色彩会给人不同的感受,如深色或冷色调的服装让人产生视觉上的收缩感,显得庄重严肃;而浅色或暖色调的服装会有扩张感,使人显得轻松活泼。

因此,可以根据不同需要进行选择和搭配。

3.配套齐全除了主体衣服之外,鞋袜手套等的搭配也要多加考究。

如袜子以透明近似肤色或与服装颜色协调为好,带有大花纹的袜子不能登大雅之堂。

正式、庄重的场合不宜穿凉鞋或靴子,黑色皮鞋是适用最广的,可以和任何服装相配。

4.饰物点缀巧妙地佩戴饰品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给女士们增添色彩。

旗袍的穿着礼仪介绍

旗袍的穿着礼仪介绍

旗袍的穿着礼仪介绍旗袍的穿着礼仪介绍旗袍是中国的传统服装,它线条明快流畅,剪裁贴身得体,面料柔软,可最大限度地展现女性曲线美.做工考究、面料高档的旗袍是女性在正式场合最隆重的选择,那么你知道旗袍的穿着礼仪吗?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关于旗袍的穿着礼仪,希望能够帮到你哦!旗袍的穿着礼仪一、旗袍穿着的场合1.参加正式晚宴、婚宴可以选择华丽的面料做成的旗袍,礼宾或演出。

2.有传统文化意义的场合:外宾接待、出席传统文化的课堂或在中华文化较浓的公司上班,但是如果公司文化比较西化,就不建议选择旗袍上班了,服装的选择要与公司文化相符合。

二、穿旗袍时的礼仪1、旗袍的面料、花色应与着装的场合相协调。

普通棉布和真丝织锦缎做出同样款式的旗袍,其风格会截然不同:一个朴素雅致,一个华丽高贵。

购买旗袍时,一定要考虑穿着的场合因素,选择相应风格的面料和花色。

2、选择旗袍时,要注意旗袍的款式与自己的身份相协调。

前卫风格的无肩无袖或露胸旗袍,以及毛皮滚边的超短旗袍配上靴子,穿在明星身上会格外出众,却不适合在保守行业工作的人员日常穿着。

3、旗袍的领围、领高、肩宽、胸围、腰围、臀围都要合身,任何一处过于紧绷或过于宽松,都会使美感大打折扣,自己穿上也会感觉很不舒服。

女士在穿旗袍时,不管天气如何,旗袍所有的纽扣都必须全部扣上。

任何一粒纽扣不扣,都会给别人留下难以抹去的“轻浮”印象。

4、旗袍应与场合相符,长及脚踝的高开衩旗袍,其风格和坦胸露背长及脚踝的西式晚礼服具有异曲同工的效果,因此只有在正式的晚宴、祝贺聚会或演出场合,或宾馆、酒店、礼仪培训等要求穿特定中式工作装的场合,女士才能穿开衩开在大腿中部以上的高开衩长旗袍。

日常工作或休闲场合的旗袍开衩不要高于膝盖上缘以上10厘米。

5、穿旗袍时搭配的丝袜最好是连裤袜,这样就不用担心袜口从开衩处露出了。

但要注意的是,旗袍的面料一定要选择不与丝袜起静电的面料。

6、穿旗袍时,要格外注意保持良好的仪态,行为要端庄,动作要优雅,腰身要挺拔。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旗袍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旗袍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旗袍艺术内涵艺术,是通过塑造形象具体地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设计师与旗袍经过20世纪上半叶的演变,旗袍的各种基本特征和组成元素慢慢稳定下来。

旗袍成为一种经典女装也是设计师灵感的来源之一。

旗袍是近代兴起的中国妇女的传统时装,而并非正式的传统民族服装。

它既有沧桑变幻的往昔,更拥有焕然一新的当今时代。

旗袍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加之可欣赏度比较高,因而富有一定收藏价值。

民国旗袍这些与西方服饰审美一致的特征,并非偶然产生。

在当时,上海这个中西文化杂处的大都市,是最具条件诞生如今我们或许已经难以寻找的民国旗袍的,在上海诞生的证据虽不甚确凿,但我们还是可以断言,海派袍是民国旗袍的典型。

如果我们再胆大一点,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假设,现代旗袍,或狭义的旗袍,就是海派旗袍。

因为,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旗袍两字所引发的联想或意象,就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海派旗袍。

京派与海派代表着艺术、文化上的两种风格。

近代旗袍进入了立体造型时代,衣片上出现了省道,腰部更为合体并配上了西式的装袖、旗袍的衣长、袖长大大缩短、腰身也越为合体。

发展历程旗袍历经百年的演进,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的变化,演绎出多姿多彩的样式,让人目不暇接。

20世纪30、40年代旗袍发展的黄金时代,样式变化多且非常丰富。

旗袍的襟、领、袖、裙摆等部位风格别样:襟有圆襟、方襟、长襟等;领有上海领、元宝领、低领等;袖子有长袖、短袖,有挽大袖、套花袖,还有喇叭形的倒大袖,在袖口镶、绣、滚、荡各种纹样,十分别致;裙摆除了长短变化,还增加了鱼尾形、波浪形等裙摆款式。

中国旗袍的领式经历了交领、矩领、直领、盘领、圆领、立领等变化。

旗袍的领型花样百出,领的高度先高后低。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上海领风气之先,流行起“元宝领”,领高可直抵腭下,继而至耳,拢住下巴,美化了脸型。

旗袍的领型由高到低,低领成为流行趋势,并慢慢向无领发展,女学生爱穿无领旗袍,因为样式新颖、俏皮,引得社会上的其它女性也纷纷效仿。

夸赞旗袍女人短句文案

夸赞旗袍女人短句文案

夸赞旗袍女人短句文案1.旗袍女人,美丽如花,端庄如月。

2.旗袍姿态,流畅如云,曼妙如风。

3.旗袍勾勒纤细的身材,散发出迷人的曲线美。

4.旗袍女人优雅自信,充满内敛的魅力。

5.旗袍神采飞扬,尽显风情万种。

6.旗袍女人,是时间封存的经典之美。

7.短短几寸衣褶,衬托出旗袍女人的高贵与华丽。

8.旗袍女人气质高雅,独具东方韵味。

9.旗袍翩翩起舞,唯美的场景仿佛倒回到上个世纪。

10.旗袍女人的微笑,点亮整个时光。

11.旗袍女人,标志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瑰丽。

12.旗袍女人的美,始于内心的自信与独立。

13.旗袍女人,穿出了一种沉静的力量与恬淡的气质。

14.旗袍女人犹如月华,温婉而不失坚定。

15.旗袍的设计,既准确地勾勒了身材,又给人留下了无尽遐思。

16.旗袍女人的美,包含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

17.旗袍女人的出现,让岁月静好,花样年华更添了一抹色彩。

18.穿上旗袍的女人,处处洋溢着岁月的沧桑与艳丽。

19.旗袍女人,如同一朵娇艳的花朵,吸引着所有的目光。

20.旗袍女人的风姿绰约,引得无数瞩目。

21.旗袍女人,仿佛是时光的守望者。

22.她们穿着旗袍,散发出优雅与典雅。

23.夏日的微风轻拂旗袍女人的裙摆,如诗如画。

24.旗袍的线条勾勒出女人的柔美身姿。

25.旗袍女人,犹如行进的艺术品。

26.她们穿上旗袍,自信与魅力瞬间散发。

27.旗袍女人,代表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28.优雅的姿态,是旗袍女人最亮眼的风景。

29.旗袍女人的笑容温暖了整个世界。

30.她们穿着旗袍,如同舞动的花朵。

31.旗袍女人的美,如同黄皮肤上的一朵精致的莲花。

32.一袭旗袍,让女人散发出神秘的东方韵味。

33.她们穿上旗袍,仿佛跨越了时光的隧道。

34.旗袍,记录着女人青春的风情。

35.旗袍女人,是时间沉淀的典范。

36.她们穿着旗袍,展现出优雅的气质与风采。

37.旗袍女人,散发着独特的东方魅力。

38.旗袍的绣花图案,点缀着女人的美丽。

39.旗袍女人的微笑,如同一缕温柔的阳光。

旗袍

旗袍

旗袍,这一被当代国际服装界誉为“东方女装”的代表,如今不仅受到我国广大汉族妇女的爱戴,而且也受到西方欧美妇女的青睐。

其实,提起旗袍,它还是起源于十六世纪中期满族妇女的民族服装,至于这种旗袍是谁设计的,又是怎样得以推广的呢?满族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故事。

传说,从前镜泊湖畔有个满族渔家姑娘,因为长得脸黑俊俏,心灵手巧,人称她“黑妞儿”。

她觉得穿着古代传下来的肥大衣裙,打鱼不方便,就自己剪裁了一种连衣带裙多扣拌长衫,既省布合体,又劳动方便。

后来,她被选进宫中封为“黑娘娘”,因过不惯官廷生活,穿不惯又肥又大的山河地理裙,就穿起从前自己剪裁的多扣拌长衫。

皇上认为她擅自改变官廷服饰有罪,就赶她出宫,并一脚踢中她后心而死去。

关东满人听到黑娘娘死的消息,大哭了三天,还穿起她剪裁的那种长袍来纪念她。

后来,在旗的妇女认为方便,穿的人多了,就叫它为“旗袍”。

说也奇怪,凡穿上旗袍的妇女,都变得十分苗条、俊美,据说那是心灵手巧的黑娘娘在晴中帮助她们打扮哩。

当然,这仅仅是民间传说,但也说明这种满族的民族服饰旗袍由原始的宽腰身直筒式逐渐形成现代汉旗妇女喜爱的线条流畅、贴身合体的流线型旗袍,是经历了多少的漫长演变。

最早,旗人穿的旗袍,一般不过脚。

只有满族妇女出嫁时,才穿过脚旗袍,作为出嫁礼服。

因为,满族贵族妇女都穿高跟木屐,所以,她们的旗袍过脚,以便将脚盖住。

清世祖入关,迁都北京,旗袍开始在中原流行。

清统一中国,也统一全国服饰,男人穿长袍马褂,女人穿旗袍。

以后,随着满汉生活的融合,统一,旗袍不仅被汉族妇女吸收,并不断进行革新。

特别随着辛亥革命的风云,旗袍迅速在全国普及。

从二十年代未到三十年代初,吸收了西方女装盛行的短袍,旗袍亦随之变短,身长仅过膝,袖口缩口,滚边变窄。

三十年代中期,旗袍又渐渐变长甚至曳地,两边的权开得很高,里面衬马甲,腰身变得极窄,以至贴体,更显出女性的曲线。

四十年代,旗袍再度缩短,而袖子则短到直至全部取消,几乎又回到二百年前的长马甲时代,所不同的只是更加轻便适体,变成流线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一文库()〔短旗袍〕*篇一:民国旗袍文化民国旗袍文化1.概述:旗袍是一种内与外和谐统一的典型服装,被誉为中华服饰文化的代表。

它以其流动的旋律,潇洒的画意与浓郁的诗情,表现出中华女性贤淑,典雅,温柔,清丽的性情与气质。

2.起源:旗袍是我国一种富有民族风情的妇女服装。

由满族妇女长袍演变而来,由于满族称为“旗人”故将其称之为“旗袍”。

3.背景: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废除了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

民国成立以后,清朝的服饰制度大部分被革除,传统服饰至此发生了整体上的变化,中西合璧的服饰或纯西式的服饰逐渐进入到中国人的生活中,“旗袍”成为这一时期的经典服装。

4.时间:20世纪20年代—20世纪40年代5.主要地点:上海6.流行原因:○1简洁。

○2具有东方神韵。

7.旗袍特点:1开省收腰○2表现体态或女性曲线○3面料较轻薄○4印花织物增多○5○装饰较简约○6内着内裤和丝袜○7开衩处露腿8.发展:1两个阶段○A.20年代以传统的直身平面剪裁为主,并开始移入西方的多省工艺,使旗袍更加合身,称之为经典旗袍。

B.到了30年代引入更多的西式服装元素,如装袖,装垫肩和拉链等,使旗袍更加合身,称之为改良旗袍。

2过程○旗袍最初是以马甲的形式出现,马甲长及足背,加在短袄上。

后又将长马甲改成有袖的式样,也就成了新式旗袍的雏形。

A.10年代到20年代初受日本式服装影响,"文明新装"开始流行,女学生与女教师爱着的黑色裙成为时尚。

B.20世纪20年代20年代的旗袍仍然宽大平直;与沁时流行的倒大袖相呼应,旗袍的下摆比较大,整个袍身也是呈“倒大”的形状。

但肩、胸乃至腰部,则已呈合身之趋势。

张爱玲说:“初兴的旗袍是严冷方正的,具有清教徒的风。

”这位以善于观察和描述时装的女作家所说的“初兴”,如果是指20年代,那“严冷方正”一定是她童年的印象了。

彩袖曲襟低领长袖旗袍——20世纪20年代末期的样式绣银云龙纹高领中袖旗袍——20世纪20年代中期的样式C.20世纪30年代(黄金时代)30年代出现了改良旗袍,旗袍的裁法和结构更加西化,胸省和腰省的使用旗袍更加合身,同时出现了肩缝和装袖,使肩部和腋下也合体了。

有人还使较软的垫肩,谓之“美人肩”。

已经完全跳出了旗女之袍的局限,完全是一个“中西合璧”的新服式了。

银绣云龙纹高领中袖旗袍(传世实物)20世纪30年代彩绣大襟短袖旗袍(传世品)D.40年代(黄金时代)40年代是30代的延续,由于战争的影响,人们倡导“旧衣运动”。

旗袍向经济,便于活动等实用的功能考虑,款式就趋向于取消袖子,缩短长度和减低领高,并省去许多繁琐装饰,使其简便,朴素,适体。

织锦缎无袖双襟旗袍——20世纪40年代初期的样式(传世实物)9.分类1样式:开襟有如意襟、琵琶襟、斜襟、双襟;领有高领、低领、无领;袖口有长袖、短○袖、无袖;开衩有高开衩、低开衩;还有长旗袍、短旗袍、夹旗袍、单旗袍等。

2图案和花样:富有的女性都会在旗袍上绣上不同的图案,令旗袍美观特别,如龙凤,牡○丹,中国水墨画,孔雀等图案。

其含意主要是吉祥。

刺绣主要用金,银线,把图案用人手绣上。

3色彩:常见的大红旗袍,色彩绚丽醒目,款式别致,充分展现出满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着重体现东方女性含蓄优雅的魅力。

4领子:一般领、企鹅领、凤仙领、无领、水滴领、竹叶领、马蹄领○5扣子:旗袍上的扣子是盘扣,它的制作方法主要是用称为“袢条”的折叠缝纫的布料细条○编织而成。

这和现代用整块硬质材料打洞而成的纽扣不一样。

如布料细薄可以内衬棉纱线。

做装饰花扣的袢条一般则内衬金属丝,以便于定形。

10.对比—两大派(京派旗袍和海派旗袍)1京派旗袍:旗袍源于旗人之袍,而北京是旗人聚居最多之地,所以直至清末民初,旗袍○是属于京派文化的。

其特点是带有官派作风,保守和传统相结合;衣领紧扣,斜襟,盘花纽扣,高开衩,曲线鲜明,衬托出端庄、典雅大方、雍容华贵的民族风格。

2海派旗袍:是30年代的产物,主要是集中在上海。

其最大的特点是对传统样式和西式服○饰的兼收并蓄。

以吸收西艺为特点,标新立异,商业气息浓郁。

3京派旗袍和海派旗袍的差异○A.京派旗袍宽大平直,不显露形体;海派旗袍开省收腰,表现体态或女性曲线。

B.京派旗袍面料以厚重织锦或其他提花织物居多,装饰繁琐;海派旗袍面料较轻薄,印花织物增多,装饰亦较简约。

C.京派旗袍保守传统。

海派旗袍时尚,创新。

京派旗袍完海派旗袍组长:孙静成员:董帅乔丹峰苏瑞*篇二:关于旗袍的一些实用常识关于旗袍的一些实用常识旗袍的特色及选购旗袍是清代的旗人之袍,是贵族的衣饰,现代意义的旗袍,诞生于20世纪初叶,盛行于三四十年代,是中国女性服装的代表。

行家把上个世纪20年代看作旗袍流行的起点,三十年代它到了顶峰状态,很快从发源地上海风靡至全国各地。

当时上海是上流名媛,高级交际花的福地,她们热衷于游泳、打高尔夫、飞行术、骑马,奢华的社交生活和追赶时髦,注定了旗袍的流行。

由于上海一直崇尚海派的西式生活方式,以致后来出现了“改良旗袍”,从遮掩身体的曲线到显现玲珑突兀的女性曲线美,使旗袍彻底摆脱了旧有模式,成为中国女性独具民族特色的时装之一。

1、特征旗袍的外观特征一般要求全部或部分具有以下特征:右衽大襟的开襟或半开襟形式,立领盘纽、摆侧开衩,单片衣料、衣身连袖的平面裁剪等。

开衩只是旗袍的很多特征之一,不是唯一的,也不是必要的。

2、工艺特点满族旗装的工艺特点:是精细的手工制作,适用各种刺绣、镶、嵌、滚等工艺。

近代旗袍的工艺特点:是式样简洁合体的线条结构代替精细的手工制作。

3、分类旗袍的样式很多,开襟有如意襟、琵琶襟、斜襟、双襟;领有高领、低领、无领;袖口有长袖、短袖、无袖;开衩有高开衩、低开衩;还有长旗袍、短旗袍、夹旗袍、单旗袍等。

旗袍款式的变化主要是袖式、襟形的变化。

袖形的款式主要有:宽袖形、窄袖形、长袖、中袖、短袖或无袖。

襟形款式主要有圆襟、直襟、方襟、琵琶襟等。

此外还有双圆襟旗袍、双开襟旗袍等款式。

4、材质制作旗袍的有布料,丝绸、锦缎等,目前又有真丝双绉、绢纺、电力纺、杭罗等真丝织品。

5、旗袍的选购选购旗袍,首先要注意其衣料质量。

不同的衣料,在旗袍的制作上将表现出不同的格调和风韵。

还应注意,不宜太窄、叉太长、领太高,旗袍的苗条,美在中腰,中腰如果过紧,不舒服,也不美。

胸部不宜太宽,也不可太紧。

两侧的叉不可开太高,以免大腿显露太多很不雅观,因此,应掌握适度的旗叉,使其既显轻松又不失其文雅,端庄。

选择旗袍可以从颜色、面料、型号尺寸等三方面入手。

选颜色:妙龄少女,旗袍颜色可选鲜艳明快的,如大红色等;中年女性宜选颜色柔和的面料,如浅绿色,浅红色等;老年女性可选深紫色、黑色旗袍,以显示稳重、高雅的性格。

选面料:深色的高级丝绒、平绒旗袍,风格庄重雅致,适合于迎接贵宾,或参加晚会等正式场合穿着;名贵的绵织旗袍,显得华贵雍容,也可当迎宾、赴宴时的服装;素雅的丝绸旗袍,则适宜职业女性上班着装。

选型号、尺寸:选择旗袍的型号、尺寸,应注意与个人体型相配。

即不能太紧,也不能太宽。

如旗袍胸部太宽易显松垮,中腰过紧又会造成活动不便。

还有旗袍的衣领不宜太高,尤其是颈部细长的女性,过高的衣领会突出脖子的缺陷,给人一种比例失调的感觉。

会突出脖子的缺陷,给人一种比例失调的感觉。

选择旗袍,要从年龄、体型、季节等多方面考虑。

老太太应选面料颜色稍深些的,款式要宽松一点,以体现庄重文静、典雅大方。

中年妇女,宜选色彩富丽高雅,乃至带绣花、滚边的旗袍,体现雍容华贵。

年轻女性,则宜选活泼时尚的款式,体现青春健美、朝气蓬勃。

;就季节来说,春秋两季天气凉爽,应选薄毛料或厚实的中长纤维的旗袍,穿着保暖又挺括。

初夏天气渐热,可选化纤面料的半袖旗袍,轻便、凉爽,且价格便宜。

盛夏时节,燥热难当,应选薄花布或丝绸制成的无领无袖旗袍,凉爽宜人。

冬季也可以穿旗袍,不过得絮上丝棉、驼绒之类。

旗袍的扣紧领高,能显得人庄重雅致,但也要看体态而选。

脖子稍嫌细长的人,穿领子高的旗袍会暴露出脖子的欠缺,因此,要选领子矮些宽些的旗袍,旗袍下摆的开衩也要跟身高成正比。

身材修长的人要穿开衩大些的,走起路来风姿绰约,煞是好看。

若开衩小了,便裹腿难行。

身体娇小的人穿旗袍,衩则要开得小些,如此才能谐调。

因此,挑选现成的旗袍一定要仔细试穿。

—————————————————————————旗袍的款式及称谓领型:一般领、企鹅领、凤仙领、无领、水滴领、竹叶领、马蹄领等。

开襟:斜襟、中开襟、半圆襟等。

扣型:一字扣、凤尾扣、琵琶扣、蝴蝶扣、单色扣、双色扣等。

袖型:无袖、削肩、短袖、七分袖、八分袖、长袖、窄袖小、喇叭袖、大喇叭袖、马蹄袖、反摺袖等。

摆型:宽摆、直摆、A字摆、礼服摆、鱼尾摆、前短后长、锯齿摆等。

滚边:双滚、单滚。

————————————————————————————旗袍面料的分类旗袍的面料一般有织锦缎,锦缎,电力纺,杭罗,真丝,麻,柞蚕丝,绢纺,桑蚕丝,蓖麻蚕丝,香云纱,丝绸,古香缎,素绉缎,乔其绒,金玉缎等。

挑几个给大家作个简介。

旗袍面料--织锦缎我国传统的丝织品种之一。

织锦缎是19世纪末在我国江南织锦基础上发展而成的。

它是以缎纹为地,以三种以上的彩色丝为纬,即一组经与三组纬交织的纬三重纹织物。

八枚经面缎纹用提花机织造。

现代织锦缎按原料可分为:真丝织锦缎、人丝织锦缎、交织织锦缎和金银织锦缎等九种。

花纹精致,色彩绚丽,质地紧密厚实,表面平整光泽,是我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