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端午节三分钟国旗下演讲稿两篇
端午节经典演讲稿三分钟(精选19篇)

端午节经典演讲稿三分钟(精选19篇)端午节经典三分钟篇1老师和学生: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在国旗下演讲的主题是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端午节——。
端午节也叫端阳节。
有些人,屈原,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
他出生于2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的楚国。
他诚实、博学、有才华,在楚国占有重要地位。
因为坚持要对抗秦国的入侵,遭到攻击拒绝,被楚王赶出朝廷。
屈原在流放期间义愤填膺,写了很多爱国,如《离骚》,《天问》,《九歌》等。
后来,秦军占领了楚国的首都。
楚失千里,尸横遍野。
屈原的心被刀子绞着。
他不想看到自己国家的悲惨毁灭。
农历五月初五,他写完巨作《怀沙》后,投河自尽,用自己的生命写下了一场波澜壮阔的爱国运动。
人们爱屈原。
听到屈原自杀的消息后,他们划船去打捞屈原的尸体,但找不到。
他们怕河里的鱼虾咬屈原的尸体,就把糯米装进竹筒里,扔到水里。
他们想用糯米喂鱼和虾来保护自己屈原的身体。
从此以后,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自发地来到河边悼念屈原,也在汹涌的波涛中划船,象征着人们争相打捞屈原的尸体,以此来寄托对屈原的哀思。
久而久之,赛龙舟的习俗就形成了。
屈原已经去世两千多年了。
今天,我们在这里纪念他,主要是学习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以及“与日月争光”的人格。
屈原的精神是不朽的。
无论时间如何变迁,他永远活在岁月的长河里,永远被人们铭记在心!让我们怀着对伟大爱国者的尊重和珍惜来看待中国的每一个传统节日。
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保留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
谢谢大家耐心倾听。
在此,请接受我对你的节日祝福:端午节快乐!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
端午节经典演讲稿三分钟篇2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今天国旗下的讲话的主题是:纪念屈原,过端午节。
大家都知道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那端午节到底是怎么来的呢?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
2024年三分钟端午节演讲稿(19篇)

三分钟端午节演讲稿(19篇)三分钟端午节演讲稿(通用19篇)三分钟端午节演讲稿篇1端午节大家都很熟悉。
你应该稍微了解一下端午节的习俗和起源。
不过一个地方端午节的习俗很多,今天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端午节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为端阳节、午日节、五一节、初五节、艾节、端午节、重午日、午日、夏日。
原本是消灾消灾的夏季节日。
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的传统节日。
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成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草、艾叶、熏苍术、白芷、喝雄黄酒。
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端午节被命名为“诗人节”来纪念屈原。
至于挂菖蒲艾叶,熏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是辟邪。
“中国端午节”是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诗词歌赋等大量文学作品从古代流传下来。
这种说法源于南朝梁朝的吴郡《续齐揩记》和南朝的宗举《荆楚岁时记》。
据说,屈原投河汨罗江后,当地人立即去划船打捞,一路前往洞庭湖,但屈原的尸体一直没有见到。
当时正好是下雨天,湖上的船只聚集在岸边的亭子旁。
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抢救贤臣屈博士时,又冒雨外出,冲进了茫茫洞庭湖。
为了悼念,人们在河上划船,然后逐渐发展成龙舟比赛。
人们怕河里的鱼吃了他的尸体,就回家拿来汤圆丢到河里,免得鱼虾糟蹋屈原的身体,这后来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好像和纪念屈原有关,唐代有《端午》首文秀的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万水千山粽是情,糖馅肉馅啥都行。
糯米沾着红枣香,粽叶包着朋友情。
”不管怎么说,听完我的介绍后,是不是又知道了很多端午节的知识呢?三分钟端午节演讲稿篇2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弘扬传统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就要到了,你知道端午节的起源吗?让我来告诉你!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端午节,又称端阳、重五、端午节。
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兰而沐”的习俗。
但是今天的端午节更多的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五月五端阳节的国旗下演讲稿3篇

五月五端阳节的国旗下演讲稿3篇五月五端阳节的国旗下演讲稿1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这段时间在网课之余,我读了几本书令我受益匪浅。
同时我也在不同的书中,在不同的时间维度中找到了属于他们的共性。
接下来,请允许我来细细解说我的思考。
长太息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目睹着昏庸无道的君王在无情的压迫着黎民百姓,不禁发出了自己的哀叹。
在这样一个黑暗无边的时代,他心系苍生,为之心忧。
同样在另一个黑暗无际的时代,鲁迅说,无穷的远方无穷的人们都与我有关。
一种属于中国文人悯天怀人的情感,就在千百年的文字中传承了下来,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我认为屈原与鲁迅一样,都是一个在黑暗之中为天下百姓所担忧的悲鸣者。
同样是在看不见尽头的黑暗中,屈原选择退尔复修吾初服。
他不愿意再看着这个扭曲丑恶的世界了,只要他自己的昭质未亏,芳泽犹存,那么就够了同学们,这不就是一种试图独善其身的想法吗?自己的品格固然重要,但是屈原还缺少了一种勇气,一种无畏。
反观鲁迅,他只是说着,走上人生的路途吧,前途纵然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害怕,不怕的人才有前路。
很简单的话语也恰恰说出来他想要与黑暗斗争的勇气。
可见这时,屈原与鲁迅出现了差异,一种源自于勇气的差异。
最后的结局大家早已耳熟能详,屈原投江自杀,为后世留下来不朽的传奇;鲁迅仍旧在呐喊,惊醒了世人余音不绝。
事实上无论是屈原的伏清白以死,还是鲁迅的血荐轩辕,都是他们在以自己的方式来改变这个时代。
诚然方式有所差异,但我们依然能够从中汲取收获。
有一份热发一份光,就是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在那时从青年中蒸腾出来的太阳,日光朗朗有声,混沌随之消弭散去,光明到来了!我们也应传承先辈精神,成为时代的光芒!同学们,书本内外,青春成长。
正在号召着我们从书本中传承先人精神,树立好青年典范。
屈原在汨罗江畔虽九死而不不悔,因为他坚守好了自己的品格;鲁迅在暗夜中奔波,于无声处听惊雷,因为他守护者中国人的脊梁。
传统节日端午节国旗下演讲稿大全(17篇)

传统节日端午节国旗下演讲稿大全(17篇)传统节日端午节国旗下演讲稿大全(17篇)传统节日端午节国旗下演讲稿大全篇1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天由我来进行国旗下的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很多年历史。
据《史记》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
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强烈反对,屈原去职,被赶出成都,流放到沅、湘流域。
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等,独具风貌,影响深远。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
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
有些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
人们见后纷纷效仿。
后来因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业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
以后每年5月5日定位端午节。
端午节,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酒、龙舟下水喜洋洋,这些,都是曾经在端午节上最热闹的活动。
端午节是一种传统,也是一种文化,也是我们的魂。
屈原并没有因为别国的强大而抛弃自己的故土,也未因自己人生的失意而投奔别国。
他的忠是一种广义的爱,一种大爱,一种永恒,不计报酬与代价。
同学们祖国需要我们的爱,美丽的校园需要我们的爱,同学们需要我们的爱……端午节,我们要缅怀屈原,更要学习屈原的爱国,学习他的大爱,这些必须付诸行动。
传统节日端午节国旗下演讲稿大全篇2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早上好!首先,我来唱首歌谣:“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
吃粽子,撒白糖,赛龙舟,喜洋洋。
”今天正是农历五月初五,又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端午节。
所以,我在国旗下的题目是: 端午随想。
三分钟端午演讲稿(精选6篇)

三分钟端午演讲稿三分钟端午演讲稿(精选6篇)演讲稿可以帮助发言者更好的表达。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演讲稿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你所见过的演讲稿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分钟端午演讲稿(精选6篇),欢迎大家分享。
三分钟端午演讲稿1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
关于端午节的来历有四五种说法,而我最习惯的是纪念屈原的说法。
两千多年前,一位十分爱国的楚国诗人屈原,因自己的国家被秦国占领,伤心欲绝,跳江自杀身亡。
千百年来,人们纪念他,祭奠他。
我国会在这天全国放假。
我们家全家人聚在一起,忙得跟过年一样:爷爷把雄黄倒进白酒中,搅拌均匀,撒入各个角落,是驱虫用的;爸爸妈妈把剪得像箭一样的菖蒲插在门前,据说是驱邪用的;奶奶在厨房煮了一盘又一盘我爱吃的菜:炒土豆丝、笋片、肉丝炒洋葱、炒虾仁……我的口水呀,流得满地都是。
我们一家围在桌旁包食饼筒,浇上肉汁,咬一口,嗯,真是色香味俱全啊!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节日让我们知道祖国悠久,文化灿烂,更让我们知道了要向屈原那样热爱自己的祖国。
三分钟端午演讲稿2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大家好!今天国旗下的演讲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
同学们,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端午节。
今年的龙舟节是x月x日。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有很多传说,其中纪念屈原的说法最为流行。
屈原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生于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的楚国。
他为人正直,学识渊博,才华横溢,在楚国占有重要地位。
因为主张坚决对抗秦国侵略,被攻击拒绝,被楚王赶出朝廷。
屈原非常愤怒,在流放期间写了很多爱国诗词,最著名的是《离骚》。
后来,秦军攻占了楚国的都城。
楚失千里,尸横遍野。
屈原心如刀割,不想看到国殇的惨状。
农历五月初五,他抱着石头跳进了汨罗江。
他62岁。
今年的端午节假期是-,也就是这周-,每周正常上课,上周上课。
假期请注意安全,尤其是最近流感严重的时候,尽量少去公共场所。
最后祝同学们端午节快乐平安。
2024年端午节国旗下演讲稿例文(3篇)

2024年端午节国旗下演讲稿例文各位同仁、同学们:值此农历五月初五之际,我们共同庆祝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在这一天,全国上下通过举办赛龙舟、包裹粽子、饮用雄黄酒等活动,缅怀一位伟大的历史人物——屈原。
屈原,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提倡选拔贤能、强化国防,主张联合齐国抵抗秦国。
他的主张遭到了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抵制,导致屈原被诬陷免职,并被逐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
在流放期间,屈原创作了《离骚》、《天问》、《九歌》等著名诗篇,其独特的风格和深远的影响至今仍被传颂。
公元前____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目睹祖国遭受侵略,内心痛苦不已,但始终不忍离开。
在写下了绝笔《怀沙》之后,他怀抱石块投汨罗江自尽,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悲壮的爱国乐章。
屈原逝世后,楚国人民深感悲痛,纷纷前往汨罗江边凭吊。
渔夫们驾船在江中寻找屈原的遗体,有的将食物投入江中,希望鱼虾不侵扰屈原的遗体;有的则倒酒入江,意图醉倒蛟龙水兽,保护屈原。
为防止食物被蛟龙吞食,人们发明了用楝树叶包裹饭食,外缠彩丝的方法,逐渐演变成了今天的粽子。
郭沫若先生曾评价屈原为“伟大的爱国诗人”。
屈原开创了浪漫主义诗歌的先河,创立了楚辞文体,发明了香草美人的传统。
他的诗歌如河流汇海,浩瀚无垠。
《离骚》,这部我国文史上最长的抒情诗,正是他毕生心血的结晶。
屈原逝世已有____多年,我们今天纪念他,主要是学习他热爱祖国、关爱人民、坚守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以及他那“可与日月争辉”的人格。
尽管作为改革家的屈原在当时的残酷社会条件下失败了,但作为一位伟大的爱国者、思想家和文学家,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他的高尚气节和不懈追求,如同菊花的淡雅、莲花的圣洁,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前行。
屈原的伟大,不仅在于他感人至深的诗句,更在于他那坚定不移的爱国精神和不与奸佞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五千年中华文明史和灿烂的中国文学史,都离不开屈原的贡献。
屈原的精神是不朽的,无论时光如何流转,他都将永远活在岁月的长河中,铭记在人们的心中。
简短三分钟端午节国旗下演讲稿

简短三分钟端午节国旗下演讲稿最新8篇端午节,是上古百越先民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
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大家知道有什么优秀的端午节演讲稿吗?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简短三分钟端午节国旗下演讲稿,欢迎大家来阅读。
简短三分钟端午节国旗下演讲稿(篇1)亲爱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五月五过端午》。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
初五可以称为端五。
一些地方又将端午节称之为五月节、艾节、夏节。
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__多年历史。
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主要有: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和纪念曹娥说。
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赛龙舟和吃粽子,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今天我就给同学们介绍一下屈原说: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
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流放。
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
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亡,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
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
人们见后纷纷仿效。
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蛟龙水兽喝醉晕倒,就不会伤害屈大夫。
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今天的棕子。
而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
2020端午节三分钟国旗下演讲稿两篇

2020端午节三分钟国旗下演讲稿两篇2020端午节三分钟国旗下演讲稿两篇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
关于端午节起源的传说有很多,其中,纪念屈原的说法流传得最广。
下面是wtt和大家分享2020端午节三分钟国旗下演讲稿两篇。
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演讲稿一尊敬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再过一个星期,就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了。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坚守民族文化,弘扬传统节日。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
关于端午节起源的传说有很多,其中,纪念屈原的说法流传得最广。
历史上的这天人们会通过赛龙舟、包粽子等形式来纪念一颗不朽的灵魂屈原。
然而在20XX年,韩国将端午节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遗产;20XX年,端午节被正式认定为韩国的非物质遗产。
这不能不说是我们的尴尬,韩国江陵端午祭起源的时间较中国的传统端午节晚一千多年,从中反映出我国的传统文化逐渐流失与退化。
随着时代的变迁,外来文化的大举入侵,一部分中国人不再眷顾流传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似乎对洋节过分偏爱。
当我们站在圣诞的霓虹灯下,不要忘记在除夕陪陪家里的爷爷奶奶;当我们在万圣节狂欢的时候,不要忘记在中秋节与家人坐在一起赏月团圆;当春节的年味越来越淡,当元宵的灯会不再流光溢彩,当端午的龙舟不再激情澎湃,当中秋的月饼再也品不出深挚的内涵,我们似乎失去了什么?虽然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已成为我国法定假日,以立法手段保护传统节日是积极传承民族文化的一种举措。
但同时我也觉得,申遗和立法只是一种外在的行动模式。
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内在的驱动力,一种从内心生发出来的力量和自信。
有了这种内驱力,民族的传统文化就能得到延伸与丰富,民众的心态也会变得健康、美好和开放。
中国的传统节日五彩缤纷,文化内涵丰厚,留存着人类独特的文化记忆,对祖先创造的历史文化遗存,我们必须怀有敬畏之心和珍爱之情。
每过一次传统节日,就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一次加强和洗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端午节三分钟国旗下演讲稿两篇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
关于端午节起源的传说有很多,其中,纪念屈原的说法流传得最广。
下面是职场和大家 ___2020端午节三分钟 ___下演讲稿两篇。
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尊敬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再过一个星期,就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了。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坚守民族文化,弘扬传统节日。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
关于端午节起源的传说有很多,其中,纪念屈原的说法流传得最广。
历史上的这天人们会通过赛龙舟、包粽子等形式来纪念一颗不朽的灵魂屈原。
然而在xx年,韩国将端午节申报 ___教科文 ___非物质遗产;xx 年,端午节被正式认定为韩国的非物质遗产。
这不能不说是我们的尴尬,韩国江陵端午祭起源的时间较中国的传统端午节晚一千多年,从中反映出我国的传统文化逐渐流失与退化。
随着时代的变迁,外来文化的大举入侵,一部分中国人不再眷顾流传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似乎对洋节过分偏爱。
当我们站在圣诞的霓虹灯下,不要忘记在除夕陪陪家里的爷爷奶奶;当我们在万圣节狂欢的时候,不要忘记在中秋节与家人坐在一起赏月团圆;当春节的年味越来越淡,当元宵的灯会不再流光溢彩,当端午的龙舟不再 ___澎湃,当中秋的月饼再也品不出深挚的内涵,我们似乎失去了什么?
虽然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已成为我国法定假日,以立法手段保护传统节日是积极传承民族文化的一种举措。
但同时我也觉得,申遗和立法只是一种外在的行动模式。
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内在的驱动力,一种从内心生发出来的力量和自信。
有了这种内驱力,民族的传统文化就能得到延伸与丰富,民众的心态也会变得健康、美好和开放。
中国的传统节日五彩缤纷,文化内涵丰厚,留存着人类独特的文化记忆,对祖先创造的历史文化遗存,我们必须怀有敬畏之心和珍爱之情。
每过一次传统节日,就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一次加强和洗礼。
同学们,不要冷落了中国自己的传统节日,弘扬和继承中华民族
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历史和时代赋予
我们的神圣使命,中华文明需要我们共同传承,让古老的华夏文明
焕发新的风采!
还有,随着端午节来临,也就意味着整个学期临近尾声。
希望同
学们能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在老师们的指导下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
系统复习,也预祝同学们在高考、中考、期末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同学们,加油!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你们知道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传统节日嘛?(端午节)对,是端午节。
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让我来告诉你们吧!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
年的历史。
关于端午节起源的传说可多了,其中,纪念屈原的说法
流传得最广。
历史上的这天,人们会通过赛龙舟、包粽子等形式来纪念一颗不朽的灵魂--屈原。
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出生在2000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楚国。
他为人正直,学识渊博,很有才干,在楚国担任了重要职务。
因为他主张坚决对抗秦国侵略,而受到打击、排斥,还被楚王赶出了朝廷。
屈原悲愤极了,在流放途中写下了许多充满爱国精神的诗篇,最有名的是《离骚》。
后来,秦 ___队攻占了楚国都城。
楚国失地千里,尸横遍野。
屈原心如刀割,他不愿意看到国破家亡的惨景,就在农历五月五日这一天,怀抱石块,跳进了汨罗江,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百姓们爱戴屈原,当听到他自杀的消息后,纷纷划船打捞屈原的遗体,但没能找到。
他们怕江中的鱼虾会咬食屈原的遗体,便把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据说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原的身体了。
后来,为了防止饭团被蛟龙吃掉,人们便提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的办法,这便是粽子的原型。
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都会自发地来到江边,悼念屈原,还要划着船冲进汹涌的波涛,象征人们
争相打捞屈原遗体,以此来寄托对屈原的哀思。
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
和屈原不同,我们身处的时代是盛世的中国。
国家富强,民众和谐。
在这一个富足自信的新时代,我们更应该学会爱国,学会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最后用一句屈原的话送给所有的同学“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黄而不毁其节。
”希望我们珍惜今天的生活,彼此勉励,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做一个奋发图强,能为祖国建设贡献心智的人。
最后,预祝大家过一个快乐的端午节!
谢谢!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