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患者坠床、跌倒的预案及处理流程
跌倒坠床报告制度、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跌倒坠床报告制度、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一、背景跌倒和坠床是住院患者常见的不安全事件,不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还可能导致护理纠纷。
为了提高护理人员对跌倒、坠床事件的预防和处理能力,确保患者安全,特制定本报告制度、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二、报告制度1. 护士在发现患者跌倒、坠床事件后,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并立即报告给当班医生和护士长。
2. 护士长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现场处理,并了解事件经过。
3. 护士长应在24小时内将事件报告给护理部,并提交书面报告。
4. 护理部接到报告后,应组织人员进行调查,了解事件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
5. 患者家属对跌倒、坠床事件有知情权,护士长应在事件发生后及时通知家属,并做好解释和安抚工作。
6. 定期对跌倒、坠床事件进行统计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提高预防能力。
三、应急预案1. 护士在发现患者跌倒、坠床事件后,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如检查患者生命体征、观察意识状态、处理外伤等。
2. 根据患者情况,立即将患者转移到安全地点,如病床或抢救室。
3. 通知医生进行紧急处理,并根据医嘱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
4. 对患者家属进行解释和安抚,消除其紧张和恐惧情绪。
5. 护士长应在事件发生后及时组织人员进行现场处理,了解事件经过,并做好记录。
6. 护理部应组织人员进行调查,了解事件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
四、处理流程1. 护士在发现患者跌倒、坠床事件后,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并立即报告给当班医生和护士长。
2. 护士长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现场处理,并了解事件经过。
3. 护士长应在24小时内将事件报告给护理部,并提交书面报告。
4. 护理部接到报告后,应组织人员进行调查,了解事件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
5. 患者家属对跌倒、坠床事件有知情权,护士长应在事件发生后及时通知家属,并做好解释和安抚工作。
6. 定期对跌倒、坠床事件进行统计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提高预防能力。
五、预防措施1. 加强护理人员对跌倒、坠床事件的预防意识,定期进行培训和教育。
病人发生摔倒坠床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病人发生摔倒坠床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1. 摔倒坠床的定义摔倒坠床是指病人在医疗机构内发生的意外事件,导致病人从床上摔下或坠落的情况。
2. 应急预案为了提高病人的安全保障和迅速应对摔倒坠床事件,制定以下应急预案:2.1 事前准备工作- 将医疗机构内的床铺、地面、走廊等区域保持清洁、无障碍,并定期检查维修;- 提供病人摔倒坠床的风险评估表,了解病人的摔倒风险;- 提醒医护人员加强对病人的摔倒坠床预防和安全培训。
2.2 发生摔倒坠床事件时- 紧急通知医护人员:任何发现摔倒坠床事件的人员应立即通知相关医护人员,确保迅速响应;- 判断病人状况: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后,首先判断病人的伤情并提供紧急救护;- 确定原因:医护人员应尽快调查事故发生原因,并采取措施避免相似事件再次发生;- 记录事故报告:对摔倒坠床事件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时间、地点、受伤情况等,并报备相关主管部门。
2.3 事后处理- 提供医疗救助:对受伤病人提供及时的医疗救助和照顾;- 安抚病人情绪:在医疗机构内发生摔倒坠床事件后,应及时安抚病人及家属的情绪,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进行评估和改进:定期评估医疗机构的摔倒坠床应急预案有效性,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改进和完善。
3. 相关法规及要求-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制度,规范医疗安全管理;- 病人的人身安全和隐私权应得到妥善保护;- 医护人员应具备应急救护能力,并定期接受培训;- 摔倒坠床事件的记录和报告应准确、完整。
以上是病人发生摔倒坠床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的简要介绍。
为了确保病人的安全,医疗机构应严格执行以上方案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护理临床患者坠床跌倒时的应急预案及流程

护理临床患者坠床跌倒时的应急预案及流程护理临床患者坠床跌倒是一种常见的意外事件,可能会导致患者的伤害,甚至危及生命。
为了及时应对和处理这类事件,护理人员应该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遵循一定的流程操作。
下面是一个关于护理临床患者坠床跌倒的应急预案及流程的示例。
一、应急预案1.预防措施: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应高度重视患者坠床跌倒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包括:a.对于高危患者,应及时评估其坠床风险,如年龄、步态不稳、认知功能障碍、尿失禁等。
b.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如在患者床边放置床栏、提供不滑的床垫、提醒患者遵循行动指导等。
2.床边护理:护理人员在每次接触患者时,要进行必要的床边风险评估和观察,包括:a.评估患者的行动能力和认知功能,判断其是否有坠床风险。
b.检查床栏的可靠性,确保床栏处于正确的位置上。
c.观察患者是否卧床不稳,如出现不稳定迹象,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干预。
3.发生坠床跌倒时的应急处理:如果患者坠床跌倒,护理人员应按以下流程处理。
二、应急流程1.立即向其他护士或医生呼救,同时通知患者的家属和医疗团队。
2.尽快到达现场,评估患者的状况,包括生命体征和伤口情况。
3.如果患者已经昏迷或疼痛明显,应首先处理其生命体征,如保证通畅的呼吸道、心血管稳定等。
4.检查患者是否存在明显的外伤,如果有,应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如止血、包扎等。
5.尽量不要移动患者,特别是怀疑存在颈椎或脊柱损伤时。
6.检查患者有无其他伤病,如头部外伤、骨折等,及时通知医生进行进一步处理。
7.完成必要的记录,包括患者的状况、急救措施和时间等。
8.将患者转移到医院相应的急救护理区,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治疗。
三、后续处理1.护理人员应随时关注患者的状况,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疼痛程度、伤口愈合情况等。
2.尽量减少患者的不必要活动,避免进一步损伤。
3.患者的家属应得到及时的沟通和解释,了解患者的现状和预期的治疗方案。
4.护理人员应协助医生进行必要的治疗,如手术、康复训练等。
患者发生跌倒-坠床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患者发生坠床/摔倒时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一、患者发生坠床/摔倒时应急预案1、检查病房设施,对跌倒坠床高危患者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如需要可以留陪护或让护士帮助。
2、当患者突然跌倒时,护士立即患者身边,检查患者跌倒情况:通生判断患者的神志、瞳孔、神经系统的相关症状与体征、受伤部位、伤情程度、全身状况等,并初步判断跌伤的原因或病因,及时通知医生。
3、对疑有骨折或肌肉、韧带损伤患者,根据跌倒的部位和伤情采取相应的搬者的方法,将患者抬至病床:必要时遵医嘱行X光片检查及其它治疗。
4、对于跌倒头部,出现意识障碍等危及生命的情况时,应立即将患者轻抬至病床,严察观察病情变化,注意瞳孔、神志、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通知医生,迅速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5、受伤程度较轻者,可搀扶或用轮椅将患者送回病房,嘱其床休息,安慰患者,并测量血压、脉搏,根据病情做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6、对于皮肤出现瘀斑者进行局部冷敷:皮肤擦伤者用双氧水和生理盐水清洗伤口后,以0.5%碘伏擦洗伤口:出血较多或有有伤口者先用无菌敷料压迫止血,再由医生酌情进行清创缝合。
创面较大,伤口较深者遵医嘱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7、加强巡视,及时观察采取措施后的效果,直到病情稳定。
8、将病人跌倒坠床的经过、受伤情况与处理措施详细及时地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并交班。
9、向患者了解当时跌倒的情况,帮助患者分析跌倒的原因,向患者做宣教指导,提高病人的自我防范意识,尽可能避免再次跌伤,并向病人及家属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与安慰。
10、立即报告护士长和科主任,汇报跌倒坠床的经过和受伤情况,记录事件经过,科室集体讨论坠床的原因及防范方法,24小时内上报医务科和护理部。
11、必要时报告院领导做相关处理。
二、患者发生坠床/摔倒处理流程。
病人坠床的应急预案及流程

病人坠床的应急预案及流程病人坠床的应急预案及流程1一、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的有效措施(一)主动告知患者及其家属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风险的原因、危害和预防方法;(二)走廊扶手、卫生间及地面设有防滑设备;洗手间有“小心地滑”的警示标示,刚拖过的地面应放上警示标志;(三)对特殊患者(儿童、老年人、孕妇、行动不便及残疾人士和意识不清、特殊治疗的患者)主动搀扶或请人帮助;(四)对容易发生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的患者(如意识不清、躁动的病人等)要求家属留陪进行检查;(五)推床患者用好安全带及床栏;二、防止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发生的监管措施(一)防范意识的'教育:使科室每个医务人员自觉建立防范的安全理念,重视预防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的发生,并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来保证患者的安全;(二)要求科室人员及患者注意保持科内地面干燥;(三)每位当班医务人员必须对每位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进行风险评估,对有跌倒、坠床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加强防护措施;(四)加强医患沟通,保证患者安全;(五)每月一次对发生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进行数据收集和事件分析,组织科内讨论,提出预防与整改措施,减少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发生的几率;三、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的报告制度(一)患者一旦发生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时,当班医务人员应立即上报科室负责人,由科室负责人立即汇报医务科,同时填写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表,报表内容包括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经过、原因及事后处置情况,对患者造成的影响和采取的的扑救措施。
医务科详细了解具体情况后,制定整改措施;(二)科室设置报告的原则,鼓励主动报告,坚持非处罚性主动报告的原则,促进不良事件的良性转归;四、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的处置预案与工作流程(一)值班医务人员发现患者不慎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发生时应立即通知科室负责人,如患者病情允许,同时将其移至抢救室,联系家属;(二)对患者受伤情况,当班医生应做初步判断,测量BP、P、HR、意识及判断有无皮肤擦伤、骨折等;(三)科室负责人到场后,应问清事件发生的具体情况,对此作出相应的应急处理,同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四)记录事件经过及患者情况并填写《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表》;(五)科室负责人及时组织讨论,查找原因,总结经验,采取针对性整改措施,减少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医院应急预案汇编-住院患者发生坠床的应急预案及流程

医院应急预案汇编-住院患者发生坠床的应
急预案及流程
一、应急预案目的。
为了及时有效地处理住院患者发生坠床事件,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应急预案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医院内住院患者发生坠床事件的应急处理。
三、应急预案流程。
1. 发现患者坠床后,立即向护士长或护士报告,并通知医生前来处理。
2. 护士立即前往现场,评估患者的伤势并进行急救处理。
3. 如患者伤势较重,需立即转移到急诊室进行进一步治疗。
4. 护士长负责通知患者家属,并向医院领导做出报告。
5. 医院领导组织相关部门对事件进行调查,并制定改进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6. 对患者的坠床事件进行记录,并进行事后跟踪处理,确保患者的安全。
四、应急预案注意事项。
1. 护士在处理患者坠床事件时,应保持冷静,迅速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
2. 医院领导应及时了解患者坠床事件的情况,并积极组织调查和处理。
3. 对患者坠床事件的处理过程和结果应进行记录和报告,以便事后总结和改进。
五、应急预案的宣传和培训。
医院将定期组织护士和医护人员进行应急预案的宣传和培训,
提高他们应对患者坠床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六、应急预案的修订。
医院将根据实际情况对应急预案进行定期修订和完善,以确保其适应性和有效性。
七、应急预案的执行。
医院将严格执行本应急预案,确保在患者坠床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理,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病患发生跌倒-坠床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病患发生跌倒-坠床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概述本文档旨在提供病患发生跌倒或坠床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这些措施旨在减少病患在医疗机构中发生跌倒或坠床的风险,并确保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保护患者。
应急预案以下是针对病患发生跌倒或坠床的应急预案:1. 快速反应:一旦发生病患跌倒或坠床的情况,立即采取行动。
确保所有医护人员都知道如何快速反应并采取必要的措施。
2. 定位报警设备:每个病床都应配备报警设备,以便在发生跌倒或坠床时立即发出警报。
确保报警设备的有效运作。
3. 巡视及监测:增加对病患的巡视频率,特别是对有跌倒或坠床风险的患者。
使用合适的监测设备,如摄像头或传感器,以及智能床垫等,来监测病患的活动情况。
4. 建立警戒区域:对于高风险的病患,设置警戒区域,确保他们在警戒线内被监测和保护。
5. 加强护理人员培训:确保所有医护人员接受过关于跌倒和坠床风险的培训,了解如何识别潜在危险因素,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
6. 设施改进:改善医疗设施的设计,例如增加扶手、使用防滑地板、提供合适的照明等,以减少跌倒和坠床的风险。
处理流程以下是病患发生跌倒或坠床时的处理流程:1. 紧急救助:任何医护人员在发现病患跌倒或坠床后应立即提供紧急救助,并及时呼叫其他人员前来协助。
2. 评估病情:对于跌倒或坠床的病患,进行全面的健康评估,包括身体伤害、头部受伤或其他相关问题的检查。
3. 情况记录:详细记录病患发生跌倒或坠床的情况,包括时间、地点、受伤情况以及所采取的紧急救助行动等。
4. 通知家属:立即通知病患的家属或紧急联系人,并向他们说明发生的情况以及所采取的措施。
5. 风险评估:由医护人员进行跌倒或坠床的风险评估,并制定个性化的预防措施,以避免再次发生类似事件。
6. 记录反馈:将跌倒或坠床事件以及所采取的措施记录在患者的医疗档案中,并与其他相关医护人员分享经验和教训。
密切遵守以上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有助于减少病患发生跌倒或坠床的风险,并确保他们得到及时的援助和保护。
患者跌倒、坠床的应急预案和处置流程

患者跌倒、坠床应急预案与处理程序(一)、应急预案1、立即就地查看病人,了解病人病情。
2、报告医生协同处理,使对病人的伤害降到最低限度。
3、将病人抬上病床,检查意识、瞳孔、生命体征是否正常,是否有外伤(擦伤、肢体骨折等)。
4、遵医嘱予以B超、CT检查,确定是否有内脏损伤或出血。
5、病人出现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变化时,立即遵医嘱予以输氧、输液、心肺复苏等处理。
6、做好病人和家属的安抚工作,消除其恐惧、紧张心理。
7、详细交接班,密切注意病人病情及心理变化8、将事情发生的经过及时、如实报告护士长。
护士长应立即了解病人病情,做好相应处理,防止事态扩大,填写意外事件报告单,并及时向护理部报告。
9、坠床为病人住院期间影响病人身心健康、引发护理纠纷的不安全因素,严重者可加重病人病情甚至危及病人生命。
护士应树立安全防范意识、遵守安全管理制度,对可能发生坠床的高危人群、危险因素,制定预防与处理措施,杜绝类似事件发生。
10.、坠床的高发人群。
(1)、病情危重、手术后及需要严格卧床休息,生活不能自理病人。
(2)、各种内出血或外伤、高烧、昏迷、休克、极度衰弱病人。
(3)、瘫痪、惊厥、婴幼儿、年老体弱病人。
(4)、躁动、癫痫、视力障碍、精神障碍、不合作病人。
(5)、自杀倾向病人。
11、坠床的危险因素。
(1)、护士不了解病人病情及心理。
(2)、未及时使用约束带等保护用物。
(3)、健康宣教不力。
(4)、病人转运、改变体位过程中未采取保护措施。
12、坠床的预防措施。
(1)护士长组织科室全体护士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安全管理制度等法规文件,树立护士的安全防范意识和“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高度责任感。
(2)、保持约束带、推车等用物性能完好,病房地面、走廊、卫生间等环境干净安全,对科室的环境、设施、护理操作等各个方面进行督查,对可能出现的不安全隐患及时检查、落实整改措施。
(3)、对于极度躁动的病人,床旁应用约束带约束肢体,并注意约束适当,加强局部皮肤检查,做好交接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住院患者坠床、跌倒的预案及处理流程
1.按护理部标准,新病人入院时,对存在发生跌倒、坠床危险因素的高危患者,根据《武汉市优抚医院精神科住院病人首次护理评估单》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2.护士在护理意识不清、躁动不安、癫痫发作、老年痴呆、精神异常的患者,必须用床栏或约束带保护,并做好交班。
3.做好安全宣教工作,对长期卧床的体质虚弱者、近期有跌倒史(1 周内);以晕厥、黑蒙为主要症状者、经常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者、肢体活动受限、视觉障碍及年老体弱等患者,护士应告知其起床或行走时应由动作缓慢或护士(按铃呼叫护士)陪伴。
4.给存在发生跌倒、坠床危险因素的高危患者测量体重和沐浴时,护士必须守护在旁,不得擅自离开。
5.做好入院宣教,告知病人住院期间、起床活动时穿防滑鞋。
外出检查有专人陪同,检查前更换外出鞋,行动不便者准备轮椅 6.夜间应开启地灯,保持病室、走廊和地面清洁、干燥、平整、完好、通道内不随便堆放物品,以免影响人、车通行。
工勤人员拖地或打蜡后应放置“小心地滑”的警示牌。
7.中夜班加强巡视,必要时为病人准备床栏并拉起。
8.对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和特殊药物者(如安眠药、降糖药、降压药等),加强观察。
9.一旦患者出现跌倒、坠床等事件,应及时通知医师,并遵医嘱落实各项治疗和护理。
二、处理流程发生病员坠床、跌倒护士立即判断并通知医生可搬动病人不可搬动病人安置在病床或平车上继续抢救和处理就地抢救或处理医师体格检查,制定治疗方案护士遵医嘱治疗,加强病情观察和心理护理做好交接班、酌实记录事件经过逐级上报至护理部、院领导(涉及导致病员伤残的时事件)由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组织根本原因分析及整改住院患者跌倒、住院患者跌倒、坠床意外事件报告制度及处理流程 6.患者发生跌倒或坠床事件后,护士应立即赴现场及时了解发生跌倒或坠床的经过,并在第一时间通知医生。
医生赶到现场后,护士应向医生详细描述事件的经过,并协助医生对患者进行救治及伤情的判断。
1. 立即报告: a) 口头报告时间节点:发生或发现者立即(1 小时内)报告护士长或当班主管护士、相关医生;护士长或当班主管护士接报后立即(1 小时内)报告科护士长、科主任;科护士长接报后立即(1 小时内)将该事件报告护理部分管副主任及相关职能部门汇报。
b) 书面报告时间节点:发现者 8 小时内完成并交予护士长;护士长在 24 小时内交予科护士长;科护士长在接单后的 24 小时内交予护理部。
2. 认真记录患者坠床或跌倒的经过,伤情与抢救记录。
带格式的: 项目符号和编号格式的处理流程:处理流程:住院患者评估存在危险因素不存在危险因素加强观察落实各项护理措施
发生坠床、跌倒时护士立即赶到通知医生上报护士长,科主任查看受伤情况,判断病情护士长根据情况逐级上报采取急救措施
住院患者跌倒、坠床防范制度与预防措施
预防 1、加强护理人员教育和培训,增强对高危患者评估及预防策略的意识。
2、建立患者跌倒(坠床)预防及处理流程。
3、加强患者和家属的教育,包括跌倒危险、最大伤害及安全活动注意事项方面的教育。
指导高危患者改变体位时动
作要缓慢。
4、入院指导明确,让患者熟悉床单位和病房的设置,知道如何得到援助。
5、通过示范确定患者及家属能正确使用呼叫系统。
6、指导家属将床周围的用品整理好,保持走道畅通无障碍。
7、提供光线良好的活动环境。
夜晚巡视高危患者时,不要让病房太暗,打开夜灯或卫生间的灯。
8、将常用物品置放于病人视野内且易于拿取的范围内。
便器应倒空并置于适当位置。
9、责任护士或夜班护士对有高危情况(有跌倒史、意识障碍、65 岁以上老年人、服用镇静剂、降压药等)的入院病人按跌倒评分表进行评分,评分大于 4 分填写评分表,护理文书中有记录,提示患者有跌倒的危险性,落实预防措施。
并根据病人情况进行动态评估持续追踪,强化教育。
10、将评估情况告知家属并签名,留陪护监管。
发放健康处方,做好相关指导。
11、注意环境安全,走廊和洗手间设防滑标记。
12、教会轮椅、助行器的使用方式,使用轮椅或上下床注意脚轮的固定,患者下床应搀扶。
13、高危患者卧床需拉起离家属远侧的栏杆,勿拉起两侧栏杆,以免妨碍患者离床活动。
但对于意识不清、麻醉后未清醒及年老者等,应拉起两侧床栏且固定好。
14、在住院一览卡右上角做好三角标记,床头卡上插警示标志,在提示栏内写清高危患者床号。
15、做好高危跌倒患者的交接班工作。
每周进行再次评估,记录评分情况和有无意外发生,直至高危解除或病人出院、死亡。
跌倒高危评分表保管于病历中。
16、护士长每周抽查高危病人 2 人、非高危病人 2 人,查有无漏报情况及护理措施落实情况。
住院患者住院期间自杀的应急预案 1. 查患者病房内环境,若发现私藏药品、锐利器械等危险物品予以没收;锁好门窗,防止意外。
2. 24 小时监护,置于视线范围内。
3. 详细交班,密切观察患者心理变化,准确掌握患者心理状态。
4. 查找自杀原因,有针对性的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尽量减少不良刺激对患者的影响。
5. 发现患者自杀,立即通知医生赶赴现场,立即抢救。
6. 保护现场,包括病室和自杀处。
7. 通知医务处,听从安排
8. 做好家属的安慰工作。
发现患者有自杀倾向时,立即报告护士长和分管医生。
9. 检流程:发现患者有自杀倾向报告护士长和分管医生详细交班,密切观察没收危险物品找出自杀,做好原因,做好心理护理患者自杀立即通知医生,立即抢救通知医务科或总值班,做好家属的安慰工保护好现场住院患者外出不归的应急预案 1. 患者入院时详细交代住院须知,告知患者在住院期间不允许私自外出,以免延误治疗、突发疾病变化等严重后果。
2. 加强巡视,力所能及地帮助患者解决困难,尽量减少外出机会。
如果必须外出,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经主管医生的同意批准,患者及家属在请假单上签字方可离开,并在规定时间内返回病房。
3. 一旦发现患者私自外出,要立即报告护士长,通知主管医生。
必要时,通知医务处、护理部或总值班。
4. 通过患者所留下的通信方式,与家属取得联系,共同寻找。
5. 患者确属外出不归,需要两人共同清点患者物品,贵重物品交保卫科,超过 24 小时报 110。
流程:交代住院须知告知患者住院期间不允许私自外出减少外出的机会加强巡视做好心理护理发现患者外出立即报告护士长,通知医生与家属取得联系,共同寻找通知医务处,护理部患者外出不归,贵重物品交保卫科。
超过 24 小时报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