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国供热节能行业发展情况分析报告
2017年供暖情况汇报

2017年供暖情况汇报2017年是我国供暖工作的关键一年,全国各地在保障人民温暖过冬的同时,也面临着能源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对2017年的供暖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汇报和分析,以便更好地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改进工作。
首先,我们对全国范围内的供暖覆盖率进行了调查。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城乡居民供暖覆盖率达到了95%,比上一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
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能够享受到供暖带来的温暖和舒适。
在城市供暖方面,除了传统的集中供暖方式外,地源热泵、太阳能供暖等清洁能源供暖方式也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
其次,我们对供热质量进行了评估。
通过对供热质量的抽样检测和用户满意度调查,发现2017年供热质量整体上有了明显的提升。
供热管网改造升级、锅炉设备更新、管道维护保养等措施的实施,为用户提供了更加稳定、安全、高效的供热服务。
同时,我们也意识到在一些偏远地区和老旧小区,供热设施老化、管网漏水等问题仍然存在,需要进一步加大改造力度。
再者,我们对供暖能源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
2017年,我国供暖能源结构持续优化,清洁能源比重不断提高。
煤改气、煤改电等清洁能源替代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大气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
同时,我们也看到部分地区因为气源不足、电力供应不稳等问题,导致供暖能源供应不稳定,给用户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最后,我们对供暖成本和环保效益进行了综合评估。
2017年,供暖成本整体上有所上升,主要是受到能源价格上涨和设备维护成本增加的影响。
但与此同时,通过清洁能源的推广应用和供暖设施的节能改造,供暖环保效益得到了显著提升,大气污染减少、碳排放降低的效果初显。
综上所述,2017年我国供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和问题。
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供暖设施、优化能源结构、提升供热质量,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温暖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要注重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017年我国地热开发利用行业综合发展态势图文分析报告

2017年我国地热开发利用行业综合发展态势图文分析报告(2017.10.07)总目录文本目录:一、中国地热资源分布广泛,但利用率偏低-----(3)二、中国“十三五”地热发展规划重心在京津冀地区(6)三、河北省地热开发利用概览------------------(10)四、保定市及雄县地热开发利用概览------------(15)图表目录:图1:我国地热资源分布-------------------------------(3)图2:中国地热资源分布广泛、储量丰富----------------(4)图3:我国地热能开发利用现状(截至 2015 年底)-----(5)图4:我国地热能开发目标-----------------------------(7)图5:水热型地热供暖重大项目布局---------------------(8)图6:浅层地热供暖(制冷)重大项目布局------------(9)图7:河北省地热资源分布表--------------------------(11)图8:山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统计表--------------------(12)图9:平原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统计表------------------(12)图10:河北省地热能利用分地区发展目标-------------(14)图11:河北省各设区市、省直管县市规划主要目标分解一览表------------------------------------------------------(15)图12:“三带五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格局---------------(16)图13:保定市地热资源分布图-------------------------(17)图14:雄县县城采暖热负荷预测表---------------------(18)一、中国地热资源分布广泛,但利用率偏低中国地热资源分布广泛、储量丰富,但总体利用率较低。
2017年地热供暖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目录)

2017年版中国地热供暖市场现状调研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报告编号:2117229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一份专业的地热供暖行业研究报告(2017年地热供暖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地热供暖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地热供暖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地热供暖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地热供暖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地热供暖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报告名称:2017年版中国地热供暖市场现状调研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报告编号:2117229←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738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Email:kf@网上阅读:/9/22/DiReGongNuanChanYeXianZhuangYuFa.html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地热供暖是地板辐射采暖的简称,是以整个地面为散热器,通过地板辐射层中的热媒,均匀加热整个地面,利用地面自身的蓄热和热量向上辐射的规律由下至上进行传导,来达到取暖的目的。
地暖是一种和传统散热器供暖不同的新型供暖方式,和以对流散热为主的散热器供暖相比,具有室内温度分布均匀、舒适性好、节约能源、易实现分户热计量、维护管理方便等优点。
随着计量供热技术在中国的大力推行,以及国家对建筑节能的日益重视,低温地面辐射供暖系统在中国民用建筑中逐步受到重视,得到广泛的采用。
在建设行业主管部门、科研院所、地暖委及地暖从业者的共同推动下,中国地暖行业进入了飞速发展期。
地暖的知名度大幅提升,应用领域和区域不断扩大。
2017年中国能源生产情况分析(1-10月)

2017年1-10月中国能源生产情况分析2017年10月规模以上工业原煤和电力生产增速放缓,原油生产降幅收窄,原油加工量增速回落,天然气生产保持较快增长。
一、原煤生产增速放缓,进口由正转负,价格略有下跌10月份,受火电、焦炭等下游产品生产放缓的影响,原煤需求回落,生产与进口均有所减少,价格略有下跌。
10月份,原煤产量2.8亿吨,同比增长1.5%,增速比9月份回落6.1个百分点;日均生产914.7万吨,比9月份减少79.1万吨。
1-10月份,原煤产量28.5亿吨,同比增长4.8%。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10月份,进口煤炭2128万吨,同比下降1.4%,增速由正转负,进口量比9月份减少580万吨。
1-10月份,进口煤炭2.3亿吨,同比增长12.1%。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截至10月底,秦皇岛5500大卡煤炭平仓价每吨616元,比9月底下降7元;5000大卡每吨598元,下降6元;4500大卡每吨526元,下降6元。
二、原油生产降幅收窄,进口和原油加工量增速回落原油生产降幅收窄。
10月份,原油产量同比下降0.4%,降幅比9月份收窄2.5个百分点;日均产量51.6万吨,比9月份减少0.2万吨。
1-10月份,原油产量1.6亿吨,同比下降4.1%。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原油进口增速回落。
10月份,进口原油3103万吨,同比增长7.8%,进口量比9月份减少598万吨,增速比9月份回落4.2个百分点。
1-10月份,进口原油3.5亿吨,同比增长11.8%。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原油价格持续回升。
10月份,布伦特原油现货离岸价格稳定在55美元/桶以上。
截至10月31日,价格为61.4美元/桶,比9月底上涨4.3美元/桶。
原油加工量增速回落。
受去年同期基数高及成品油批发价格同比增幅比9月份回落等因素影响,10月份,原油加工量同比增长7.4%,增速比9月份回落5.3个百分点;日均加工量162.9万吨,比9月份减少1.5万吨。
2017年供热节能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供热节能行业分析报告2017年2月目录一、智能供热行业概述 (4)二、行业上下游的关系 (6)1、上游行业 (6)2、下游行业 (7)三、行业壁垒 (7)1、市场准入壁垒 (8)2、技术壁垒 (8)3、人才壁垒 (9)4、资金壁垒 (9)四、行业监管 (10)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10)2、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12)五、行业发展趋势与市场规模 (14)1、行业发展趋势 (14)(1)行业规规模逐步扩大 (16)(2)行业服务趋于专业化 (17)(3)系统集成水平逐渐提高 (18)2、行业市场规模 (18)六、行业风险特征 (20)1、宏观政策风险 (20)2、技术和人才风险 (20)3、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21)七、行业竞争格局 (21)1、河北工大科雅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2)2、北京博达兴创科技股份公司 (22)3、北京海林节能股份有限公司 (22)4、北京众力德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3)一、智能供热行业概述随着我国建筑规模的持续扩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建筑能耗已约占全国总能耗的1/3,北方城镇采暖能耗已占全国城镇总能耗的40%,单位面积采暖年平均能耗折合标准煤为20kg/m2,为北欧同等纬度条件下建筑采暖能耗的2~2.5倍,因此我国的供热行业节能减排迫在眉睫,节能行业前景广阔。
我国的供热技术和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但近几年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使得北方城镇建筑面积不断增长,根据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的统计,2001年~2015年,北方城镇建筑面积从50亿㎡增长到120亿㎡,增加了1.5倍以上。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我国2015年城市供热面积已达67.76亿平方米,2004年-2015年年复合平均增长率达11.76%。
同时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北方城镇供热建筑的面积也随之增加。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能源的加速消耗,建筑能耗快速增长态势使该能耗成为社会能源消耗的重要部分。
2017年我国电力环保节能行业综合发展态势图文分析报告

2017年我国电力环保节能行业综合发展态势图文分析报告
(2018.01.12)
脱硫方面,截至 2016 年底,中国已投运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机组容量约 8.8 亿千瓦,占全部煤电机组容量比重 93.6%,加上具有脱硫作用的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机组占比接近 100%。
2005 年至 2016年累计新增脱硫设施 8.3 亿千瓦,脱硫装臵年建设量(包括改造量)全球领先。
脱硝方面,截至 2016 年底,中国已投运火电烟气脱硝机组容量约 9.1 亿千瓦,占全部火电装机容量比重 85.8%,其他未脱硝的为燃机和 CFB 锅炉。
2011 年至2016 年累计新增脱硝机组 8.2 亿千瓦,年平均投运脱硝容量超过 1 亿千瓦。
目前燃煤电厂除尘、脱硫、脱硝装臵已基本实现全覆盖,且总体的治理技术比肩世界先进水平。
2016 年,单位火电发电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粉尘排放量分别降至 0.39、0.36 和 0.08 克。
2005~2016 年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机组投运情况
火电二氧化硫排放绩效变化情况。
2017年热电行业市场分析研究报告

一、 热电行业概述(一) 电力行业概述1、 电力行业总体情况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基础能源行业,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战略中优先发展的重点。
中国目前是世界上第二大电力生产国。
自1980年以来,中国的电力工业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而发展迅速,发电量的年均增长率为7.7%。
自1987年中国装机容量首次突破1亿kW 后,中国每年新增装机容量都超过1,000万kW ,目前中国装机总容量已超过3.5亿kW , 2002年发电量达16400亿千瓦时。
于此同时,中国电力业整体技术装备水平也稳步提高,除30万、35万、50万及60万kW 火电机组外,70万kW 火电机组及90万kW 超临界机组也在建设之中,火电单机容量较高的大机组占火电总装机容量的比例在不断提高;火电机组安全运行水平也呈逐年上升之势,体现在机组等效可用系数逐年增长,非计划停用次数及电厂供电煤耗则相应减少。
目前,水电约占总发电量的16.5%,核电占1.5%,其余都是火电。
而其中以煤为燃料的火电厂发电量要占火电发电总量的90%,剩余部分是以石油和天然气为燃料的。
中国电力工业在输电线路建设方面也取得了很大进步,全国电网已经基本上形成 500kV(千伏)和330kV 的骨干网架,大电网已基本覆盖全部城市和大部分农村,以三峡为中心的全国联网工程开始起动,中国电网已进入了远距离、超高压、跨大地区输电的新阶段。
此外,长江三峡、黄河小浪底、四川二滩等一批大型和特大型水电站的兴建,广东大亚湾、浙江秦山核电站的投入运行,都体现了中国电力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
预计今后几年水电将在中国电力结构中占到越来越高的比重,到2010年水电所占比例可望达到30%。
在电力领域,从90年代初期中国发电市场对外国私人投资开放时起,中国就吸引了国际上主要电力投资者的注意力。
截至1999年底,中国发电能力中的2,400万kW 都是在外商直接投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比例超过8%。
外资现在约占整个电力行业的10%,中国正准备进一步将这一比例提高到20%。
2017年我国电力行业综合发展态势图文分析

2017年我国电力行业综合发展态势图文分析一、月度用电量增速为今年以来最低10月全社会用电量增速降至今年以来最低,主要归因于二产下滑明显。
10月份,全社会用电量 5130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5.0%,增速同比下降 2 个百分点,增速环比下降 2.2 个百分点。
全社会月度用电量同比变化分产业看,各产业增速同比均有所回落。
其中,第三产业同比增长 12.5%,保持较高增长,增速同比下滑 1.1 个百分点;二产用电量 3650 亿千瓦时,占比 71.2%,同比增长 2.9%,增速同比下降 2 个百分点;居民增长 8.8%,增速同比下降 3.5 个百分点;一产增长3.7%,增速同比下降 6.9 个百分点。
分省份看,除河北省(-3.8%)、上海市(-1.1% )、山东省(-9.8% )和云南省(-1.6%)以外,其余省份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其中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6.4%)的省份有 23 个,排名前三的省份为内蒙古(15.8%)、福建(16.0%)、贵州(14.3%)。
全社会累计用电量同比变化1-10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52018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7%,增速同比提高1.9个百分点。
分产业看,三产保持较快增长,二产增速同比提升较大。
第三产业累计用电量 7367 亿千瓦时,贡献率为 21.8%,同比增长 10.7%;二产 36280 亿千瓦时,贡献率为60.0%,同比增长 5.6%,增速同比提高 3.4 个百分点;一产同比增长 7.6%。
分省份看,全国各省份全社会用电量均保持正增长。
其中,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7%)的省份有 15 个,排名前三的省份为西藏(16.7%)、宁夏(12.4%)、贵州(11.4%);增量较少的省份包括上海(2.6%)、山东(2.7%)、黑龙江(3.6%)。
二、重工业用电量增速同比环比均下跌月度工业用电量增速为今年以来最低,其中重工业增速同比环比均回落明显。
10 月份,全国工业用电量 3587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2.9%,增速同比下降 2 个百分点,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68.5%,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 58.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我国供热节能行业发展
情况分析报告
2018年3月23日
一、供热节能行业概览
1、供热节能属于国家节能减排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社会能源消耗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
根据报告显示,2015 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折合标准煤数量已达到 43 亿吨,较 2000 年增长近 2 倍。
庞大的能源消耗既给我国能源供给和经济稳定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同时也间接造成了环境污染加剧等严重的社会问题。
建筑能耗是社会能源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统计,2015 年我国建筑的总能耗约为 8.64 亿吨标准煤,约占我国社会能源消费总量的 20%,减少建筑能耗对于国家的节能减排战略具有重大意义。
根据我国南北地区冬季采暖方式的的差别、城乡建筑形式和生活方式的差别以及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人员活动及
用能设备的差别,该报告将我国建筑用能分为北方城镇供暖用能、城市住宅用能(不包括北方地区的供暖)、商业及公共建筑用能(不包括北方地区的供暖)和农村住宅用能四个大类。
具体分类情况见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