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485通信

合集下载

485芯片引脚定义

485芯片引脚定义

485芯片引脚定义485通信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的串行通信协议。

它使用差分信号进行通信,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传输距离远、网络规模大等优点。

485通信协议的实现离不开485芯片,而485芯片的引脚定义是实现485通信的基础。

一、485芯片的基本概念485芯片是一种用于实现485通信协议的集成电路芯片。

它通常包括收发器、线路驱动器、电压调节器等功能模块。

通过485芯片的内部电路,实现了串行端口与差分信号之间的转换,从而实现了485通信协议的实现。

二、485芯片的引脚定义485芯片的引脚定义是实现485通信的基础。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485芯片的引脚定义。

1、VCC:芯片的电源引脚,一般为5V或3.3V。

2、GND:芯片的接地引脚。

3、A、B:差分信号的传输引脚。

A为正极,B为负极。

在485通信中,A和B之间的电压差决定了数据的传输状态。

4、RE/DE:芯片的控制引脚,用于控制芯片的收发状态。

当RE/DE 为高电平时,芯片处于接收状态;当RE/DE为低电平时,芯片处于发送状态。

5、RO:芯片的接收引脚,用于接收差分信号。

6、DI:芯片的发送引脚,用于发送差分信号。

7、RS:芯片的复位引脚,用于复位芯片。

三、485芯片的使用方法在使用485芯片时,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将VCC和GND引脚连接至芯片的电源和接地。

2、将A和B引脚连接至差分信号的传输线路。

3、根据需要,将RE/DE引脚连接至控制电路,用于控制芯片的收发状态。

4、将RO引脚连接至接收电路,用于接收差分信号。

5、将DI引脚连接至发送电路,用于发送差分信号。

6、根据需要,将RS引脚连接至复位电路,用于复位芯片。

四、485芯片的应用领域485芯片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

例如,工业控制系统、智能家居系统、安防系统等都需要使用485通信协议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而485芯片作为实现485通信协议的核心部件,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传输距离远、网络规模大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这些领域。

485 芯片

485 芯片

485 芯片485芯片是一种用于嵌入式系统的通信和控制芯片,具有高性能、低功耗、可靠性高等特点。

下面将对485芯片的特点、应用领域和工作原理进行详细的介绍。

485芯片的特点:1. 高性能:485芯片具有高速的数据传输能力,传输速度可达到10Mbps,支持同时接入多个设备进行通信。

2. 低功耗:485芯片采用低功耗的设计,可以在工作状态下仅消耗数毫瓦的功率。

3. 可靠性高:485芯片采用差分信号传输模式,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可以在恶劣的环境下稳定工作。

4. 节约成本:由于485芯片支持多个设备同时接入,可以减少系统中所需的通信线路,降低成本。

5. 简化系统设计:485芯片具备自动流控和自动方向控制功能,可以减少外围电路的设计难度,简化系统设计。

485芯片的应用领域:1. 工业自动化:485芯片常用于工业控制系统中,如PLC、传感器、仪表、计量设备等的通信和控制。

2. 智能家居:485芯片可以用于智能家居设备之间的通信,如智能开关、温度控制器等。

3. 智能交通:485芯片可以用于交通信号灯、道路监控、车辆检测等系统的通信和控制。

4. 智能电网:485芯片可以用于电力系统的远程监控和控制,如变电站、配电设备、能耗检测等。

485芯片的工作原理:485芯片采用差分信号传输模式,数据通信是通过正负两个信号线来实现的。

其中,正线为数据线,负线为数据线的反向线。

通过差分信号的方式可以大大提高抗干扰能力,使得数据传输更加稳定可靠。

485芯片工作时分为发送和接收两个阶段:1. 发送:当发送端要发送数据时,数据经过发送驱动电路转换成差分信号,并通过正线和负线传输到接收端。

2. 接收:接收端的芯片接收到差分信号后,将差分信号转换成数据,并通过接收电路输出给外部设备。

在485系统中,可以布置多个设备共享同一条通信线路,各个设备之间通过地址进行区分,只有接收到相应地址的数据才会进行处理。

总之,485芯片是一种功能强大、稳定可靠的通信和控制芯片,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电网等领域。

485通信标准

485通信标准

485通信标准
485通信标准是一种串行通信协议,也被称为RS-485标准。

这个标准是为了弥补RS-232通信距离短、速率低等缺点而产生的。

它具有以下特点:
1. 电气特性:485通信标准的电气特性规定为2线,半双工,多点通信的标准。

逻辑“1”以两线间的电压差为+(2—6)V表示,逻辑“0”以两线间的
电压差为-(2—6)V表示。

这种设计降低了接口信号电平,不易损坏接口电
路的芯片,并且该电平与TTL电平兼容,可方便与TTL电路连接。

2. 传输速率:485通信标准的传输速率高,数据最高传输速率为10Mbps。

3. 抗干扰能力:485接口是采用平衡驱动器和差分接收器的组合,抗共模干扰能力增强,即抗噪声干扰性好。

4. 传输距离:RS-485接口的最大传输距离标准值为4000英尺,实际上可
达3000米。

另外,RS-232-C接口在总线上只允许连接1个收发器,即单
站能力,而RS-485接口允许多点通信。

总之,485通信标准是一种相对经济、具有相当高噪声抑制、相对高的传输速率、传输距离远、宽共模范围的通信平台。

无极性RS485通信芯片

无极性RS485通信芯片

6、典型应用电路
无极性应用时,应用在非隔离方案上,具有自动判定收发模式(自动判定收发模式下, 会 bypass 待机模式),master 端典型应用电路如下:
联系人: 18620140156 刘生
第2页共8页
邮箱: lyf_gmdz@
GS1485
slave 端电路如下:
当作为无极性使用 AB 总线上只需要在 master 端加上下拉电阻,slave 端不能加上下拉电阻。 GS1485 同时也可以兼容有极性应用,直接并入有极性组网里混用。
VOC(pp)
VOC(SS)
TPLH TPHL TRLH TRHL
Test Conditions RL=51,CL=50P
Driver
differential
output
voltage
magnitude
Peak-to-peak driver
common-mode output
voltage
Steady-state
GS1485
单位
V V V V 地 V V V
联系人: 18620140156 刘生
第4页共8页
邮箱: lyf_gmdz@
GS1485
8、电气特性
参数
符号 条件
供电电压 VCC
LDO
Vreg
LDO 输 出 Ireg 电流
LDO 压降 Vdrop Iout=20mA,VCC=5 V
LDO 限流 Iclt
自动判别使能
当 RE 悬空时,进入自动判定收发 模式,此模式下,RO 将默认为高。
A 与 B 输出
A,B 端口作为输出端口时候可以耐受 8000V 人体模型 ESD. 可以在-7 到 12V 共模 电压下正常通信

485通信解读

485通信解读

最近用485+modbus协议+芯片MAX485首先是485的通信协议。

485通信的时候必须采用轮询的方式。

我采用的方式是主机先广播要询问的从机的地址,从机收到地址后验证与自己的地址匹配,再发送自己的数据。

主机完成这一个之后,再跳转到下一个地址,重复上面的通信。

关于485收发切换延时的问题MAX485芯片。

这个芯片收发是分时的。

有控制端控制,接收的时候只能接收,发送的时候只能发送。

这就出现一个问题,在主从机交互通信的时候,要与MAX485的通信状态切换相同步。

数字电路总会有延时和干扰。

因此总结为:芯片切换为发送之后,等待1ms,等待总线稳定之后再发送数据。

这个是比较容易注意的。

半双工总线收发切换延时问题具体的做法是在数据发送状态下,先将控制端置“1”,延时1ms左右的时间,再发送有效的数据,一包数据发送结束后再延时1ms后,将控制端置“0”。

这样的处理会使总线在状态切换时,有一个稳定的工作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当最后一个要发送的数据发出之后,不要立马切换芯片的发送状态。

因为单片机的发送完成,是根据串口发送中断的标志位,而这个标志位是指8位数据在移位寄存器中移出。

然后对于通信来说,总还会有奇偶校验位,停止位等等,这些还没有被发送到总线上。

因此如果在最后一个字节的发送中断产生之后,就立马切换MAX485的状态,会造成最后一个字节无法接收。

会被接收端认为错误帧而丢弃。

下图为典型的485收发自动切换的原理图(也是网络上很流传的一种做法)输出1时,485芯片不工作,总线仍然处于接收状态,靠上拉电阻保证差分电路输出1。

当不发送数据时,TTL电平的Tx信号为高电平,经V1反向为低电平,RS-485芯片处于接收状态。

当发送数据时,①若Tx为低电平,经V1反向后,DE/为高电平,发送允许。

此时由于DI 接地,所以RS-485芯片的输出端A、B产生表示低电平的差分信号,低电平的Tx被送出。

②若Tx为高电平,经V1反向后,DE/为低电平,RS-485芯片的A、B 端处于高阻态。

rs485芯片工作原理

rs485芯片工作原理

rs485芯片工作原理
RS485是一种串行通信协议,常用于工业控制领域。

RS485芯
片是用来实现RS485通信的集成电路。

RS485芯片的工作原理如下:
1. 数据传输线路:RS485通信使用双线全双工传输方式,通常使用两条线(A线和B线)来传输数据。

这两条线分别用于
发送和接收数据。

2. 差分传输:RS485通信采用差分传输方式,即发送端将逻辑
1和逻辑0分别表示为正负电压信号,接收端根据两条线之间
的电压差来判断接收到的是逻辑1还是逻辑0。

3. 驱动能力:RS485芯片具有较强的驱动能力,可以驱动多达128个节点的总线。

它能够提供足够的电流和电压来保证信号
能够在总线上正常传输。

4. 数据格式:RS485通信使用的数据格式包括起始位、数据位、校验位和停止位。

发送端将数据按照一定的格式发送,接收端根据这些格式解析数据。

5. 帧同步:RS485通信使用帧同步机制来实现数据的传输。

发送端向总线上发送数据帧,并在数据帧前后加上特定的同步字符。

接收端根据同步字符来识别数据帧的开始和结束。

6. 错误检测:RS485通信使用校验位来检测数据的传输错误。

发送端在发送数据时会计算并添加校验位,接收端在接收数据时会根据校验位来检测数据是否正确。

通过以上工作原理,RS485芯片能够实现可靠的高速串行通信,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系统中。

485芯片

485芯片

485芯片485是一种串行通信协议的标准,常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用于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而485芯片则是实现485通信协议的集成电路,具备串行通信功能的芯片。

485芯片通常由串行收发器、电平转换器、中继器以及控制逻辑等功能模块组成。

它具有多种特性和优势,使其成为工业自动化领域中最常用的通信芯片之一。

首先,485芯片具备高可靠性和稳定性。

使用485通信协议可以实现多节点之间的点对点通信、多主从通信,不易受到干扰,能够适应复杂的工作环境。

因此,采用485芯片可以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其次,485芯片支持长距离传输。

485通信协议采用差分传输方式,通过两个信号线进行信号的传递,可以克服传统串行通信中的距离限制。

通常,485芯片可以实现最长1200米的传输距离,甚至更远。

这使得485通信协议在工业控制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可以满足长距离数据传输的需求。

再次,485芯片具备多点通信能力。

485通信协议采用差分信号传输,在同一通信线上可以连接多个设备,形成一个总线网络。

由于485芯片支持抗干扰的性能,多个设备可以同时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实现多点之间的数据通信,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扩展性。

此外,485芯片还具备低功耗的特点。

采用低功耗设计的485芯片,在通信过程中能够有效降低功耗,减少系统的能耗。

这不仅有利于延长系统的工作时间,提高系统的可靠性,还可以降低系统维护和运营的成本。

综上所述,485芯片作为实现485通信协议的核心部件,具备高可靠性、长距离传输、多点通信和低功耗等特点。

它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为各类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推动了工业控制系统的发展。

未来随着工业自动化的不断深入,485芯片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RS485芯片介绍及典型应用电路

RS485芯片介绍及典型应用电路

RS485芯片介绍及典型应用电路1. 高传输速率:RS485支持最高10Mbps的传输速率,可以满足大部分应用场景的需求。

2.长传输距离:RS485可以支持最长1200米的传输距离,适用于需要跨越大面积的数据传输场景。

3.多节点通信:RS485支持多节点的串行通信,最多可以连接32个节点,可以灵活实现多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

4.抗干扰能力强:RS485采用差分信号传输方式,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适用于工业环境等电磁干扰较大的场景。

1.工业控制系统:RS485适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数据传输需求,可以连接传感器、执行器等设备与主控系统进行数据交互。

例如,将温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设备通过RS485接口连接到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上,实时采集数据并控制工业过程。

2.电力系统监测:RS485经常用于电力系统的远程监测和控制,可以连接电表、断路器等设备与监测中心进行数据传输。

例如,电网运营商可以使用RS485通信将多个电表的电能数据传输到监测中心,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远程监控和管理。

3.楼宇自动化系统:RS485可以应用于楼宇自动化系统中,实现楼宇内各种设备的控制和管理。

如,将空调、照明、门禁等设备连接到一台中央控制器,通过RS485通信与中央控制器进行数据传输,实现智能化的楼宇管理。

4.网络通信设备:RS485芯片可以用于网络通信设备的数据传输,如路由器、交换机等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通信。

通过RS485接口,这些设备可以实现高速、长距离的数据传输,提高网络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RS485通信电路中,常见的典型应用电路是星型拓扑结构和总线拓扑结构。

星型拓扑结构下,每个设备都与主控制器直接相连,主控制器可以独立与每个设备进行通信。

这种拓扑结构适用于相对较小的系统,例如楼宇自动化系统中的一栋大楼。

总线拓扑结构下,多个设备通过RS485通信连接成一条总线,主控制器与总线相连,可以与总线上的任意设备进行通信。

这种拓扑结构适用于较大规模的系统,例如电力系统监测中的多个监测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S-485串行总线接口标准以差分平衡方式传输信号,具有很强的抗共模干扰的能力,允许一对双绞线上一个发送器驱动多个负载设备。

工业现场控制系统中一般都采用该总线标准进行数据传输,而且一般采用RS-485串行总线接口标准的系统都使用8044芯片作为通信控制器或各分机的CPU。

8044芯片内部集成了SDLC,HDLC等通信协议,并且集成了相应的硬件电路,通过硬件电路和标准协议的配合,使系统的通讯准确、可靠、快速。

8044在市场上日渐稀少,虽然有8344可替代,但几百元的价位与普通单片机几元至几十元的价位相差甚远,用户在开发一般的单片机应用系统时,都希望能用简单的电路和简单的通信协议完成数据交换。

譬如:利用单片机本身所提供的简单串行接口,加上总线驱动器如SN75176等组合成简单的RS-485通讯网络。

本文所述的方法已成功地应用于工程项目,一台主机与60台从机通讯,通讯波特率达64KBPS。

2总线驱动器芯片SN75176常用的RS-485总线驱动芯片有SN75174,SN75175,SN75176。

SN75176芯片有一个发送器和一个接收器,非常适合作为RS-485总线驱动芯片。

SN75176及其逻辑如图1所示。

图1SN75176芯片及其逻辑关系3RS-485方式构成的多机通信原理在由单片机构成的多机串行通信系统中,一般采用主从式结构:从机不主动发送命令或数据,一切都由主机控制。

并且在一个多机通信系统中,只有一台单机作为主机,各台从机之间不能相互通讯,即使有信息交换也必须通过主机转发。

采用RS-485构成的多机通讯原理框图,如图2所示。

图2采用RS-485构成的多机通讯原理框图在总线末端接一个匹配电阻,吸收总线上的反射信号,保证正常传输信号干净、无毛刺。

匹配电阻的取值应该与总线的特性阻抗相当。

当总线上没有信号传输时,总线处于悬浮状态,容易受干扰信号的影响。

将总线上差分信号的正端A+和+5电源间接一个10K的电阻;正端A+和负端B-间接一个10K的电阻;负端B-和地间接一个10K的电阻,形成一个电阻网络。

当总线上没有信号传输时,正端A+的电平大约为3.2V,负端B-的电平大约为1.6V,即使有干扰信号,却很难产生串行通信的起始信号0,从而增加了总线抗干扰的能力。

4通信规则由于RS-485通讯是一种半双工通讯,发送和接收共用同一物理信道。

在任意时刻只允许一台单机处于发送状态。

因此要求应答的单机必须在侦听到总线上呼叫信号已经发送完毕,并且没有其它单机发出应答信号的情况下,才能应答。

半双工通讯对主机和从机的发送和接收时序有严格的要求。

如果在时序上配合不好,就会发生总线冲突,使整个系统的通讯瘫痪,无法正常工作。

要做到总线上的设备在时序上的严格配合,必须要遵从以下几项原则:1) 复位时,主从机都应该处于接收状态。

SN75176芯片的发送和接收功能转换是由芯片的RE*,DE端控制的。

RE*=1,DE=1时,SN75176发送状态;RE*=0,DE=0时,SN75176处于接收状态。

一般使用单片机的一根口线连接RE*,DE端。

在上电复位时,由于硬件电路稳定需要一定的时间,并且单片机各端口复位后处于高电平状态,这样就会使总线上各个分机处于发送状态,加上上电时各电路的不稳定,可能向总线发送信息。

因此,如果用一根口线作发送和接收控制信号,应该将口线反向后接入SN75176的控制端,使上电时SN75176处于接收状态。

另外,在主从机软件上也应附加若干处理措施,如:上电时或正式通讯之前,对串行口做几次空操作,清除端口的非法数据和命令。

2) 控制端RE*,DE的信号的有效脉宽应该大于发送或接收一帧信号的宽度。

在RS-232,RS-422等全双工通讯过程中,发送和接收信号分别在不同的物理链路上传输,发送端始终为发送端,接收端始终为接收端,不存在发送、接收控制信号切换问题。

在RS -485半双工通讯中,由于SN75176的发送和接收都由同一器件完成,并且发送和接收使用同一物理链路,必须对控制信号进行切换。

控制信号何时为高电平,何时为低电平,一般以单片机的TI,RI信号作参考。

发送时,检测TI是否建立起来,当TI为高电平后关闭发送功能转为接收功能;接收时,检测RI是否建立起来,当RI为高电平后,接收完毕,又可以转为发送。

在理论上虽然行得通,但在实际联调中却出现传输数据时对时错的现象。

根据查证有关资料,并在联调中借助存储示波器反复测试,才发现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我们可以查看单片机的时序:图3串行口模式3时序图单片机在串行口发送数据时,只要将8位数据位传送完毕,TI标志即建立,但此时应发送的第九位数据位(若发送地址帧时)和停止位尚未发出。

如果在这是关闭发送控制,势必造成发送帧数据不完整。

如果单片机多机通讯采用较高的波特率,几条操作指令的延时就可能超过2位(或1位)数据的发送时间,问题或许不会出现。

但是如果采用较低波特率,如9600,发送一位数据需100μs左右,单靠几条操作指令的延时远远不够,问题就明显地暴露出来。

接收数据时也同样如此,单片机在接收完8个数据位后就建立起RI信号,但此时还未接收到第九位数据位(若接收地址帧时)和停止位。

所以,接收端必须延时大于2位数据位的时间(1位数据位时间=1/波特率),再作应答,否则会发生总线冲突。

3) 总线上所连接的各单机的发送控制信号在时序上完全隔开。

为了保证发送和接收信号的完整和正确,避免总线上信号的碰撞,对总线的使用权必须进行分配才能避免竞争,连接到总线上的单机,其发送控制信号在时间上要完全隔离。

总之,发送和接收控制信号应该足够宽,以保证完整地接收一帧数据,任意两个单机的发送控制信号在时间上完全分开,避免总线争端。

程序流程框图,参见图4。

其中:a)为发送流程图;b)为接收流程图。

RS-485协议简介及MAX485芯片介绍由于RS-232的种种缺点,新的串行通讯接口标准RS-449被制定出来,与之相对应的是RS-485的电气标准。

RS-485是美国电气工业联合会(EIA)制定的利用平衡双绞线作传输线的多点通讯标准。

它采用差分信号进行传输;最大传输距离可以达到1.2 km;最大可连接32个驱动器和收发器;接收器最小灵敏度可达±200 mV;最大传输速率可达2.5 Mb/s。

由此可见,RS-485协议正是针对远距离、高灵敏度、多点通讯制定的标准。

MAX485接口芯片是Maxim公司的一种RS-485芯片。

采用单一电源+5 V工作,额定电流为300 μA,采用半双工通讯方式。

它完成将TTL电平转换为RS -485电平的功能。

其引脚结构图如图1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MAX485芯片的结构和引脚都非常简单,内部含有一个驱动器和接收器。

RO和DI端分别为接收器的输出和驱动器的输入端,与单片机连接时只需分别与单片机的RXD和TXD相连即可;/RE和DE端分别为接收和发送的使能端,当/RE为逻辑0时,器件处于接收状态;当DE为逻辑1时,器件处于发送状态,因为MAX485工作在半双工状态,所以只需用单片机的一个管脚控制这两个引脚即可;A端和B端分别为接收和发送的差分信号端,当A引脚的电平高于B时,代表发送的数据为1;当A的电平低于B端时,代表发送的数据为0。

在与单片机连接时接线非常简单。

只需要一个信号控制MAX485的接收和发送即可。

同时将A和B端之间加匹配电阻,一般可选100Ω的电阻。

2用PC机实现与8031单片机的多点通讯用8031单片机实现与PC机之间的通讯时,必须使用电平转换接口芯片,因为单片机输出的是TTL电平,必须经过电平转换才能和PC机的一致。

本文中采用的是RS-485协议,所以单片机需要采用RS-485接口;而在PC机侧使用的是RS-232与RS-485的电平转换接口。

在本文中采用的是武汉新特电子公司的电平转换接口,该接口使用简便、无需外加电源、数据传输速率最高可达10 Mb/s,而且不用任何软件初始化和修改。

另外实现多点通讯还需要了解器件的驱动能力,当器件的驱动能力足够大时,我们就可以根据需要加入所需要的节点。

本文中所举的例子就是利用一台PC控制64块单片机的工作,采用多点通讯形式。

通过发送控制字和工作方式字给相应的单片机,使其进行相应的操作。

单片机在接收到数据后,进行数据的采集工作,等到PC机再发指令,将采集到的数据反馈给PC机,PC机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

PC机的程序可以采用Windows下任何一种面向对象的高级语言来编写,它比在DOS下的利用串口中断的方式进行更加简便,应用程序将控制权交向串口的驱动程序,接收和发送的中断完全由串口驱动程序来控制,减轻了编写过程中的很多麻烦。

本程序中选用的是Delphi的串口通讯控件Spcomm来实现。

参数的设置可以自动完成。

单片机采用中断工作方式,用汇编语言编写,通讯波特率为1 2 kb/s,由于要和PC机进行通讯,选用11 0592 MHz的晶振,保证和PC机的波特率完全一致,避免由于波特率不同引起的收发错误。

为了配合多机工作方式,选用工作方式3。

单片机的通讯流程图如图3所示。

下面给出用Delphi编制的通讯程序和单片机的接收和发送程序。

单片机初始化子程序:单片机接收子程序:REPT:CLRRIMOVA,SBUFMOV@R0,ARET在程序编写过程中,为了保证接收和发送数据的正确性,我们加入了CRC校验程序,另外PC机发送给单片机的是ASCII码形式的数据,同样需要经过简单的变换,在此均作了省略。

利用RS-485协议进行串行通讯,可以保证快速、稳定远距离地传输数据。

在目前以及以后的工业控制和其他方面必将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