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CC中国儿童发展评价指导书
cdcc婴幼儿智能发育手册

06
10-12个月婴幼儿智能发育
创造力
创造力的萌芽
10-12个月大的宝宝开始有创造力的萌芽,他们开 始进行简单的涂鸦和搭积木等活动。
音乐和舞蹈
宝宝开始对音乐和舞蹈感兴趣,会随着音乐节奏 摇摆身体,或者自己创造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
模仿能力
宝宝开始有更强的模仿能力,能够模仿一些简单 的动作和声音,比如拍手、挥手再见等。
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始萌芽
7-9个月大的婴幼儿开始对解决问题表现出兴趣,例如玩一些简单 的拼图游戏或堆叠玩具。
逐渐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个阶段的宝宝开始观察、尝试和实验,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家长可以通过设置一些简单的障碍,鼓励宝宝尝试解决。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家长可以通过与宝宝一起玩玩具、搭积木等方式,引导宝宝观察、 思考和尝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营养因素
婴幼儿的营养状况对智能 发育也有影响,如缺乏营 养素会影响大脑的发育和 功能。
智能发育的评估方法
发展量表
根据儿童在各个阶段的智 能表现,制定相应的发展 量表进行评估。
标准化测试
如智商测试、创造力测试 等标准化测试,可以对儿 童的智能水平进行评估。
观察法
通过观察儿童在日常生活 中的表现,对其智能发育 进行评估。
cdcc婴幼儿智能发育 手册
汇报人: 2024-01-06
目录
• 引言 • 婴幼儿智能发育概述 • 0-3个月婴幼儿智能发育 • 4-6个月婴幼儿智能发育 • 7-9个月婴幼儿智能发育 • 10-12个月婴幼儿智能发育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目的
本手册旨在为家长和早期教育工作者提供关于0-3岁婴幼儿智能发育的全面指导,帮助他们了解和促进婴幼儿的 全面发展。
CDCC小儿智能发育检查表

CDCC小儿智能发育检查表•检查表概述•认知与语言发育检查•运动与协调发育检查•社会情感与自理能力发育检查目•问题识别与干预建议•总结与展望录01检查表概述目的和意义评估小儿智能发育水平通过检查表各项指标的评估,可以全面了解小儿在认知、语言、运动、社交等方面的发育情况,为家长和医生提供客观、科学的评价依据。
发现发育迟缓或异常通过对比同龄儿童的发育水平,可以及时发现小儿是否存在发育迟缓或异常,以便尽早采取干预措施,促进小儿健康发展。
指导家长科学育儿检查表的结果可以为家长提供有针对性的育儿建议,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发育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育儿计划。
适用范围和使用对象适用范围适用于0-6岁的小儿,可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发育特点进行相应的评估。
使用对象主要面向儿科医生、儿童保健医生、家长等关心小儿智能发育的人群。
•结构:检查表通常包括个人信息、评估项目、评估结果和建议四个部分。
个人信息部分包括小儿的姓名、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评估项目部分根据小儿的年龄和发育特点,设置相应的评估指标,如认知、语言、运动、社交等方面的能力;评估结果部分根据小儿在各项评估指标上的表现,给出相应的评分和等级;建议部分根据评估结果,为家长和医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检查表的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 认知能力2. 语言能力主要评估小儿的感知、注意、记忆、思维等方面的能力,如视觉追踪、听觉分辨、物体恒存等。
主要评估小儿的听说能力,如发音清晰度、词汇量、语法掌握情况等。
0302013. 运动能力主要评估小儿的大运动和精细运动能力,如爬行、走路、抓握等。
4. 社交能力主要评估小儿与他人的互动能力,如情感表达、人际交往等。
02认知与语言发育检查评估小儿对颜色、形状、大小等视觉刺激的感知能力。
视觉感知评估小儿对声音、音调、音量等听觉刺激的感知能力。
听觉感知评估小儿对温度、质地、重量等触觉刺激的感知能力。
触觉感知感知能力评估注意力集中程度评估注意力广度评估小儿在同一时间内能够注意到的信息数量。
百科:CDCC中国儿童发展量表

中国儿童发展量表(CDCC)20 世纪30、 40年代,随着智力测验的广泛应用,对婴幼儿发展的评估问题越来越受到教育、心理及临床工作者的重视。
1940年,美国耶鲁大学的格塞尔( A. Gesell)发表了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的格塞尔发展量表( Gesell Developmental Schedules)。
在20 世纪60 年代,弗兰肯堡和多兹(W.K. Frankenburg&J. B . Dodds)编制并发表了丹弗发展筛选测验(Denver Developmental Screening Test,DDST)。
随后,韦克斯勒学龄前和学龄初期儿童智力量表、贝利婴儿发展量表(Bayley Scales of Infant Development)、麦卡锡儿童能力量表(McCarthy Scales of Children's Ability,MSCA)和布雷泽尔顿新生儿行为评估量表(Brazelton Neonatal Behavioral AssessmentScale9 NBAS)也相继发表。
上面提到的这些量表,有一些如WPPSI 、 DDST 、 MSCA 等已经在中国标准化。
不过,随着我国心理学的发展,国内的学者已不满足于修订国外的量表。
从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开始,国内的一些学者已经开始自己研制标准化测验并陆续发表研究成果。
中国 3— 6 岁儿童发展量表就是一个由我国学者自行研制的有代表性的幼儿发展量表,下面就予以介绍。
1985 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张厚粲教授的主持下,中国3— 6 岁儿童发展量表的研制工作正式启动。
到1992 年 10 月通过专家鉴定为止,一共历时7 年。
现将该测验的构成、施测方法、常模团体的抽样、信度和效度等分述如下:(一)中国3— 6 岁儿童发展量表的构成该量表由智力发展量表和运动发展量表两部分组成,共有 1 6个项目。
每个项目所测量的主要内容是:1.智力发展量表(1) 看图命名主试出示图片,要求受测者在 5 秒钟内用恰当的词汇对图片上的景或物命名。
儿童汉语阅读障碍量表t分数

儿童汉语阅读障碍量表t分数
摘要:
1.儿童汉语阅读障碍量表(DCCC)的介绍
2.DCCC 的评分标准
3.DCCC 的应用对象和作用
4.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的认知特点
5.汉语儿童阅读障碍研究的进展
正文:
一、儿童汉语阅读障碍量表(DCCC)的介绍
儿童汉语阅读障碍量表(DCCC)是一份专门针对小学三到五年级儿童汉语阅读行为与习惯的调查表,主要用于了解儿童的阅读障碍情况。
该量表由家长或教师填写,对所列的57 个条目分别规定了5 个等级:1 从未出现”、2 偶尔出现”、3 有时出现”、4 较常出现”和5 经常出现”。
评价者需要根据被评定的孩子的实际情况,选择最接近的答案。
二、DCCC 的评分标准
DCCC 的评分标准尚未公开,建议参阅中国注意力训练网上的阅读障碍测评表。
三、DCCC 的应用对象和作用
DCCC 适用于小学三到五年级的儿童,主要用于评估儿童的汉语阅读障碍情况。
通过DCCC 的评估,家长和教师可以了解孩子的阅读障碍程度,从而制定合适的干预措施。
四、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的认知特点
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的认知特点包括:1.视觉空间能力差,如在阅读时容易混淆字母和字形;2.语音加工能力差,如在阅读时经常出现发音错误;3.词汇理解能力差,如在阅读时无法理解词义;4.语义处理能力差,如在阅读时无法正确理解语句的意义。
五、汉语儿童阅读障碍研究的进展
近年来,汉语儿童阅读障碍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研究者通过对阅读障碍儿童的认知特点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多种干预措施,如针对视觉空间能力的训练、针对语音加工能力的训练、针对词汇理解能力的训练等。
2024版cdcc婴幼儿智力量表

评估目的与意义
评估目的
通过cdcc婴幼儿智力量表的评估,可以了解婴幼儿在认知、语言、运动、社会情感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为家长和 教育工作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测评环境要求
01
02
03
安静舒适的环境
测评室应该保持安静舒适, 避免嘈杂的声音和过多的 干扰因素。
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确保测评室内的温度和湿 度适宜,为宝宝提供一个 舒适的测评环境。
安全无隐患的设施
测评室内的设施应该安全 无隐患,如桌椅、玩具等 应该符合安全标准。
家长配合事项
提前了解测评内容
家长需要提前了解cdcc婴幼儿智力量 表的测评内容,以便更好地配合测评 师的工作。
06 总结与展望
对婴幼儿智力发展影响因素探讨
1 2 3
遗传因素 基因对智力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但具体机制仍需 深入研究。
环境因素 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对婴幼儿智力发展具有显 著影响,如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家庭经济条件、 教育方式等。
营养因素 婴幼儿期的营养状况对智力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如蛋白质、铁、锌等营养素的摄入不足可能导致 智力发育迟缓。
保持宝宝良好的状态
积极配合测评师的工作
在测评过程中,家长需要积极配合测 评师的工作,如按照要求引导宝宝完 成测评项目等。
在测评前,家长需要确保宝宝处于良 好的状态,如充足的睡眠、饮食等。
04 结果分析与解读 方法
分数计算及等级划分
量表总分计算
根据量表各维度的得分,汇总得出婴 幼儿在智力发展方面的总分。
2024版CDCC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

育量表•量表概述•量表结构与内容•婴幼儿智能发育特点•CDCC量表在婴幼儿智能发育评估中的应用•CDCC量表的优势与局限性•未来发展趋势及挑战量表概述CDCC量表定义CDCC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China's Developmental Centerfor Children,简称CDCC)是一种标准化的评估工具,用于全面评估0-3岁婴幼儿在认知、语言、运动、社会情感和适应性行为等方面的发展水平。
该量表结合了国际先进的儿童发展理论和评估方法,同时考虑到中国婴幼儿的实际情况和文化背景,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适用范围与对象适用范围CDCC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适用于各级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门诊、幼儿园等机构的儿童保健医生、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使用。
适用对象该量表适用于0-3岁婴幼儿,通过对其在认知、语言、运动、社会情感和适应性行为等方面的观察和评估,全面了解婴幼儿的智能发育状况。
发展历程及现状发展历程CDCC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自问世以来,经历了多次修订和完善,逐渐成为中国儿童发展评估领域的重要工具之一。
现状目前,CDCC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已广泛应用于全国各级妇幼保健院和儿童保健门诊,为婴幼儿智能发育的评估和干预提供了科学依据。
同时,该量表也被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和家庭教育机构所采用,为婴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量表结构与内容包括领域、指标、评估方法和标准四个主要部分。
量表整体结构领域划分指标设置根据婴幼儿智能发育的特点,划分为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和社交行为五个领域。
每个领域下设置多个具体指标,全面评估婴幼儿在该领域的智能发育情况。
030201结构框架主要评估婴幼儿的姿势控制、移动能力和平衡感,包括抬头、翻身、坐、爬、站、走等指标。
大运动领域考察婴幼儿的社交互动和情感表达能力,如眼神交流、微笑回应、模仿表情等指标。
社交行为领域评估婴幼儿的手部协调能力和操作能力,如抓握、捏取、搭积木、涂鸦等指标。
CDCC测评量表 (3-6岁))

61-75 厘米—3 分 76-90 厘米—4 分 91 厘米以上—5 分
(十四)
20 秒内跳 次 得分(
)
左
跳
0-5 次—0 分
右
6-8 次—1 分
跳
9-11 次—2 分
12-14 次—3 分 15-17 次—4 分 18 次以上—5 分
(十五) 蹲 蹲 站 站
20 秒内跳
0-5 次—0 分 6-8 次—1 分 9-11 次—2 分
13 8 14 3 15 17 16 5 每题时限 10 秒 合计( )
(八)拼摆图形
得分(1 或 0)
拼三角板 记忆摆图
1
7
2
8
3
9
4
10
5
11
6
12
每题时限 30 秒 合计( )
(九)分析错误
得分(1 或 0) 1 摘花 2 玩东西 3 影响别人 4 乱涂墙壁 5 不排队 6 嘲笑老人 每题时限 20 秒 合计( )
中等 中等 中等 中等
较弱 较弱 较弱 较弱
跟同龄儿童相比较 弱 其中 弱 其中 弱 其中 弱 其中
更强 更强 更强 更强
次 得分( )
12-14 次—3 分 15-17 次—4 分 18 次以上—5 分
(十六) 快 捡 豆 子
20 秒内取豆
0-3 粒—0 分 4-6 粒—1 分 7-9 粒—2 分
粒 得分( )
10-12 粒—3 分 13-15 粒—4 分 16 粒以上—5 分
从今天施测的结果,可以看出 语 言 发 展 强 较强 认 知 发 展 强 较强 社会认知发展 强 较强 动作技能发展 强 较强
(十)社会常识
1 铅笔 2 小船 3 超市 4 操场、体育场 5 医院 6 雨伞、雨衣 7 说对不起 8 维护治安 每题时限 30 秒 合计( )
百科:CDCC中国儿童发展量表

中国儿童发展量表(CDCC)20世纪30、40年代,随着智力测验的广泛应用,对婴幼儿发展的评估问题越来越受到教育、心理及临床工作者的重视。
1940年,美国耶鲁大学的格塞尔( A. Gesell)发表了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的格塞尔发展量表( Gesell Developmental Schedules)。
在20世纪60年代,弗兰肯堡和多兹( W. K. Frankenburg&J.B.Dodds)编制并发表了丹弗发展筛选测验(Denver Developmental Screening Test,DDST)。
随后,韦克斯勒学龄前和学龄初期儿童智力量表、贝利婴儿发展量表(Bayley Scales of Infant Development)、麦卡锡儿童能力量表(McCarthy Scales of Children's Ability,MSCA)和布雷泽尔顿新生儿行为评估量表(Brazelton Neonatal Behavioral Assessment Scale9 NBAS)也相继发表。
上面提到的这些量表,有一些如WPPSI、DDST、MSCA等已经在中国标准化。
不过,随着我国心理学的发展,国内的学者已不满足于修订国外的量表。
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国内的一些学者已经开始自己研制标准化测验并陆续发表研究成果。
中国3—6岁儿童发展量表就是一个由我国学者自行研制的有代表性的幼儿发展量表,下面就予以介绍。
1985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张厚粲教授的主持下,中国3—6岁儿童发展量表的研制工作正式启动。
到1992年10月通过专家鉴定为止,一共历时7年。
现将该测验的构成、施测方法、常模团体的抽样、信度和效度等分述如下:(一)中国3—6岁儿童发展量表的构成该量表由智力发展量表和运动发展量表两部分组成,共有1 6个项目。
每个项目所测量的主要内容是:1.智力发展量表(1)看图命名主试出示图片,要求受测者在5秒钟内用恰当的词汇对图片上的景或物命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儿童发展评价指导书一、施测的一般规则施测者必须严格遵照本手册所规定的方法和要求,不得任意更改。
(一)测验环境为了使幼儿能尽快地适应测验作业的要求,测验环境应适合幼儿的生活经验。
最好是在他们所熟悉的幼儿园或家庭居室内。
桌椅的高度应适于幼儿使用。
测试时,室内没有特异的干扰(包括教师、父母或陪同者不得在场),以免分散儿童的注意力。
当个别儿童没有父母或亲人陪同,就会表现紧张、怯生时,可以允许陪同者安静地坐在同一室内,但不能干扰测验活动的进行。
总之,测验环境应是安静的,适宜幼儿接受的。
(二)施测顺序本测验的各项内容均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编排,为了保证测验结果的一致性,施测者尽可能按手册规定的顺序进行测验。
如遇特殊情况项目的顺序可适当变换,但题目顺序应保持不变。
(三)记时和记录1、记时一般用秒表(或带秒针的手表)。
2、个别儿童在接近完成某一题目的,如时限已过。
可以让他继续完成,以免挫伤他的积极性。
但记录纸上仅记录在时限内完成的题目得分。
(四)施测者注意事项施测者必须熟练掌握测验的内容与操作技术。
具体要求如下:1、每次施测前,应认真检查施测所需测验的材料,温习测验指导手册。
测验材料应放得有条理,便于拿取又不易分散幼儿的注意。
2、认真观察幼儿的身体情况是否舒适,如若发现幼儿身体不适,情绪不安或经一再动员仍拒作等情况,应暂时停止对其测验。
3、施测者应与幼儿隔桌面对面坐,或并排坐。
态度要亲切、热情、认真。
语调轻柔,语言准确,在确保准确性的前提下,可以考虑当地用语习惯,对指导语做必要的更动。
以便消除幼儿的紧张与不安,确保测验的正常实施。
4、认真填写首页上的每项有关幼儿的情况,尤其应准确推算出被试的实际年龄(几岁、几月、几天)。
5、施测速度应考虑不同幼儿的特点。
二、测验的实施方法与记分第一部分看图命名施测者将图册正放在幼儿面前(以下凡用图册的项目均应这样做)。
指导语:“现在我们看一些图片,你仔细看好之后,把图上画的是什么告诉我。
”待幼儿听明白以后,再说;“现在开始做”并翻开第一张图问幼儿:“这是什么?”然后依次进行。
(碗、马、鱼、帽子、白菜、衣柜或柜橱、手表、刀子、猴、云或天空)正确回答一题记1分,总分10分。
幼儿回答不确切时,可以再问一遍,第二遍仍不能正确回答,就可以进行下一题。
每题限时5秒。
第二部分量词使用指导语:“现在我们看一些图片,请你告诉我,你看到的每张图上的东西是多少?比如(指例题)看这张图上有多少鸟?当儿童回答不正确时,可告诉他,你应该说有两只鸟,请你再说一遍。
”幼儿回答正确,就开始测验。
题目正确答案1、这张图上有多少人?(一个)2、这张图上有多少书?(两本)3、这张图上有多少熊猫?(两只、两头)4、这张图上有多少袜子?(两只、一双)5、这张图上有多少糖?(两块、两颗、两粒)6、这张图上有多少鱼?(三条、三尾)7、这张图上有多少衣服?(一件)8、这张图上有多少自行车?(一辆、一部)正确回答一题记1分,总分8分。
每题限时5秒。
注:根据方言,读“二”或“两”都记正确。
第三部分看图补缺指导语:“现在我们来看一些图片,每张图上都缺少一个主要部分,请你仔细看,找到缺少什么马上告诉我,并用手指出来。
现在开始,这只猫缺少了什么?”图形缺少的部分1、猫眼睛2、汽车轮子3、眼镜眼镜腿4、运动鞋鞋带5、书包扣绊6、男孩子头像鼻子7、小女孩袜子8、大象耳朵9、上衣扣眼10、风景图(照片)一个人正确回答一题记1分,总分10分。
每题限时10秒,10秒内回答有误可以提示说:“请再看上图主要缺少什么?”答对了,仍可以记分。
超过10秒正确回答记0分。
注:1、4岁以下的幼儿不说话时,用手指出可以。
2、根据方言,“缺”也可用“短”代之。
指导语:“你仔细看这些图片,我说一句话,你把我说的是哪张图片找出来。
例如,两只小鸭子跟着鸭妈妈游泳,是哪一张?”如幼儿指图(3),就说“对,就是这张图片。
”如果指错了,就示范一次,指者图(3)说:“这张图片是两个小鸭子跟着鸭妈妈游泳。
”依次完成下面各题。
题目正确答案1、鸭妈妈追赶一只小鸭子。
(1)2、鸭妈妈在小鸭子们中间。
(2)3、鸭妈妈在两只小鸭子的前面。
(3)4、两只小鸭子被鸭妈妈赶着。
(4)5、白猫追黑猫。
(7)6、黑猫被白猫追着。
(7)7、白猫被黑猫追着。
(6)第一次正确答对一题记2分,错了再问一次答对记1分。
总分14分,每题限时10秒。
第五部分按例找图第一部分(1—5题)指导语:(指着例题)“这里有一些图片,请你先看这一张,图上的三排格子里,每排都应该有两样东西。
你要按照第一排和第二排的样子,从下边4张图片里选出1张合适的填在第三排的空格里。
你看第一排左边格子和右边格子里都是白圆圈,第二排左边格子和右边格子里都是有格子的圆圈,第三排左边格子里是黑的圆圈,按上边两排的样子,右边空格子里应填哪一个?”回答正确就开始进行测验,回答不正确,再次示范,待幼儿正确回答后,再正式开始测验。
第二部分(6—10题)“下面要看的图片都有四个格子。
这四个格子里的东西应该是同一类的,指导语:可是每张图上都有一个空格。
请你看看前边三个格里的东西,都是什么?在下面4正确回答一题,记1分,总分10分。
每题限时10秒。
注:1、幼儿用手指出答案也可以。
2、为确认儿童观察判断水平,应加问:“找别的图行不行?”儿童肯定说“不行”则记分,儿童说“也可以”则记0分。
施测者先将装有大玻璃球、大方木块、大海绵块、小海棉块、小方木块、圆木棍、方木棍、乒乓球、毛巾片、绸片、毛线、小线各一和小玻璃球2个的小袋提在手上。
指导语:“这袋子里有许多东西,有大的有小的。
请你把手这样伸进袋里(示范),不能用眼睛看,只能用手摸,现在我把袋子挂在你的脖子上,我让你拿什么,你就拿什么出来。
”(把袋绳的长度调节好,挂在幼儿的脖子上)题目1、找出一个乒乓球、2、找出一个大方木块3、找出一个小玻璃(弹子)4、找出一块大泡沫(海绵)5、找出一根圆木棍6、找出一块娃娃的毛巾7、找出一扎妈妈织毛衣的毛线8、找出一块绸子正确回答一题记1分,总分8分。
每题限时20秒。
注:1、允许尝试错误一次。
2、每题完成后,把掏出的东西应放回袋里。
3、如果幼儿不想把袋子挂在脖子上,平放在桌上也可以。
4、同时拿出两个物品时,要其确认哪一个是应拿出来的。
说对了可以记分,否则不予记分。
第七部分拼摆图形第一部分(拼三角板1—6题)施测者先让幼儿确认摆在面前的三角板,一面是红的,一面是黄的。
指导语:“我给你四块三角板,请你照着这个图(第一图)摆出来。
你先看清它是几块三角板拼的?”待儿童回答正确后,再让他开始摆。
向幼儿提供三角板时,一半黄色面在上,一半红色面在上。
第二部分(摆图记忆7—12题)施测者先让幼儿看清摆在他面前的各种积木块(边指实物边说明)。
然后对幼儿说:“请你先看图片,认真看并且要记住图片上的积木是怎样摆的,一会儿我就盖起来(做一个盖的动作)请你背着它摆出来,请你看这张图是怎样摆的?(每幅图让幼儿看10秒钟后盖上)记住了吧,现在请你把它摆出来。
”正确做对1题记1分,总分12分。
每题限时30秒(摆图)。
第一题做错了,主试示范幼儿再摆一遍,不记分。
然后进行下一题。
第八部分数数算算指导语:1、施测者从小筒里取出10个纽扣,散放在幼儿面前;(1)请你拿出2个纽扣放进小筒里(2)请你再放3个纽扣到小筒里(3)请你告诉我现在桌上还剩下几个纽扣?(5个)(4)你把这5个纽扣分成两堆,要全部分完,告诉我每堆有几个(1、4或2、3)2、呈现图一(5)你看图上有几个小朋友、几棵树?(5个、2棵)(6)你看图上是小朋友多还是树多?(小朋友多)(7)请告诉我,队伍里从前面数第四个小朋友是男孩还是女孩?指给我看(男孩)3、呈现图二(8)你看是小朋友多还是鸭子多?(一样多)(9)你看一共有几只鸭子?(5只)(10)如果从远处再游来2只鸭子,就变成几只鸭子了?(7只)(11)你看一共有几个小朋友?(5个)(12)如果有3个小朋友去买糖果,这里还剩下几个小朋友?(2个)4、呈现图三(13)每个小朋友坐船要花2角钱,4个小朋友坐船要花几角钱?(8角)(14)现在有6个小朋友要坐船,每条小船只能坐2个小朋友,一共需要几条小船?(3条)5、口算(15)13、14、15、16、后面的数是几?(17)(16)在9、8、7、6、下面是几?(5)正确回答一题,1—12题每题记1分,13—16题每题记2分,总分20分。
每题限时10秒。
第九部分分析错误指导语:“请你看看这些图片上有人在干错事。
你仔细看完每张图片,告诉我他们哪儿做得不对。
”题目正确答案1、摘花。
2、老师弹琴,小朋友唱歌,他在底下玩东西。
3、影响别人睡觉。
4、往墙上乱写乱画。
5、玩滑梯乱挤,不排队。
6、不帮助老人,嘲笑老人。
正确回答一题记1分,总分6分。
每题限时20秒。
在20秒内回答错误,施测者可以提示:“你说的不对,再仔细看看,看完了马上告诉我。
”第十部分社会常识指导语:1、(指示图1):“告诉我写字用什么?”(铅笔)2、(指示图2):“过小河要坐什么?”(小船)3、(指示图3):“买酱油要到哪个商店?”(副食店)4、(指示图4):“踢足球应该在哪里合适?”(操场)5、:“老奶奶病了应该送到哪里?”(医院)6、:“天下雨了,去接妈妈应该带什么?”(雨伞或雨衣)7、:“你不小心踩了别人的脚,该怎么办?”(说声对不起)8、:“警察叔叔是管什么的?”(维持治安)正确回答一题记1分,总分8分。
每题限时30秒。
注:1、幼儿用手指出答案也可以。
2、第5、6、7、8题,由主试根据意义判断,不求词句相同。
第十一部分人物关系指导语:1、出示第一张大图片,告诉幼儿这是一家人的合影,然后提出问题:(1)“你看这张照片上都是谁?”(施测者指一个人,请幼儿说一个人。
正确说出5人记1分,不够5人或错误说出5人均不记分)。
(2)“告诉我,大照片上有几个男的?几个女的?”(4男3女)(3)指着爸爸问:“他叫他(指爷爷)什么?”(爸爸)(4)指着小孩问:“他(她)是她(指奶奶)的什么人?”[孙子(女)](5)指着医生问:“妈妈是干什么的?”(医生)(6)指着工人问:“爸爸是干什么的?”(工人)(7)指着军人问;“叔叔是干什么的?”(解放军、海军)(8)指着女孩问:“姐姐是干什么的?”(小学生、念书的)正确回答一题记1分,总分8分。
每题限时10秒。
2、出示第二张图片,问:“请你仔细看看这张图上的叔叔、阿姨是干什么工作的?”认对2个记1分,总分3分。
每题限时10秒。
第十二部分单脚站立施测者要幼儿站立起来,对着幼儿做出示范。
(测平衡力)指导语:“你愿抬起哪只脚都可以,我要看你用一只脚能够站多久,时间越长越好。
现在开始。
”(从幼儿抬起一只脚站立开始计时,到这只脚落地,记录所坚持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