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CDCC中国儿童发展量表
cdcc婴幼儿智能发育手册

06
10-12个月婴幼儿智能发育
创造力
创造力的萌芽
10-12个月大的宝宝开始有创造力的萌芽,他们开 始进行简单的涂鸦和搭积木等活动。
音乐和舞蹈
宝宝开始对音乐和舞蹈感兴趣,会随着音乐节奏 摇摆身体,或者自己创造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
模仿能力
宝宝开始有更强的模仿能力,能够模仿一些简单 的动作和声音,比如拍手、挥手再见等。
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始萌芽
7-9个月大的婴幼儿开始对解决问题表现出兴趣,例如玩一些简单 的拼图游戏或堆叠玩具。
逐渐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个阶段的宝宝开始观察、尝试和实验,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家长可以通过设置一些简单的障碍,鼓励宝宝尝试解决。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家长可以通过与宝宝一起玩玩具、搭积木等方式,引导宝宝观察、 思考和尝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营养因素
婴幼儿的营养状况对智能 发育也有影响,如缺乏营 养素会影响大脑的发育和 功能。
智能发育的评估方法
发展量表
根据儿童在各个阶段的智 能表现,制定相应的发展 量表进行评估。
标准化测试
如智商测试、创造力测试 等标准化测试,可以对儿 童的智能水平进行评估。
观察法
通过观察儿童在日常生活 中的表现,对其智能发育 进行评估。
cdcc婴幼儿智能发育 手册
汇报人: 2024-01-06
目录
• 引言 • 婴幼儿智能发育概述 • 0-3个月婴幼儿智能发育 • 4-6个月婴幼儿智能发育 • 7-9个月婴幼儿智能发育 • 10-12个月婴幼儿智能发育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目的
本手册旨在为家长和早期教育工作者提供关于0-3岁婴幼儿智能发育的全面指导,帮助他们了解和促进婴幼儿的 全面发展。
CDCC小儿智能发育检查表

CDCC小儿智能发育检查表•检查表概述•认知与语言发育检查•运动与协调发育检查•社会情感与自理能力发育检查目•问题识别与干预建议•总结与展望录01检查表概述目的和意义评估小儿智能发育水平通过检查表各项指标的评估,可以全面了解小儿在认知、语言、运动、社交等方面的发育情况,为家长和医生提供客观、科学的评价依据。
发现发育迟缓或异常通过对比同龄儿童的发育水平,可以及时发现小儿是否存在发育迟缓或异常,以便尽早采取干预措施,促进小儿健康发展。
指导家长科学育儿检查表的结果可以为家长提供有针对性的育儿建议,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发育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育儿计划。
适用范围和使用对象适用范围适用于0-6岁的小儿,可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发育特点进行相应的评估。
使用对象主要面向儿科医生、儿童保健医生、家长等关心小儿智能发育的人群。
•结构:检查表通常包括个人信息、评估项目、评估结果和建议四个部分。
个人信息部分包括小儿的姓名、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评估项目部分根据小儿的年龄和发育特点,设置相应的评估指标,如认知、语言、运动、社交等方面的能力;评估结果部分根据小儿在各项评估指标上的表现,给出相应的评分和等级;建议部分根据评估结果,为家长和医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检查表的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 认知能力2. 语言能力主要评估小儿的感知、注意、记忆、思维等方面的能力,如视觉追踪、听觉分辨、物体恒存等。
主要评估小儿的听说能力,如发音清晰度、词汇量、语法掌握情况等。
0302013. 运动能力主要评估小儿的大运动和精细运动能力,如爬行、走路、抓握等。
4. 社交能力主要评估小儿与他人的互动能力,如情感表达、人际交往等。
02认知与语言发育检查评估小儿对颜色、形状、大小等视觉刺激的感知能力。
视觉感知评估小儿对声音、音调、音量等听觉刺激的感知能力。
听觉感知评估小儿对温度、质地、重量等触觉刺激的感知能力。
触觉感知感知能力评估注意力集中程度评估注意力广度评估小儿在同一时间内能够注意到的信息数量。
百科:CDCC中国儿童发展量表

中国儿童发展量表(CDCC)20 世纪30、 40年代,随着智力测验的广泛应用,对婴幼儿发展的评估问题越来越受到教育、心理及临床工作者的重视。
1940年,美国耶鲁大学的格塞尔( A. Gesell)发表了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的格塞尔发展量表( Gesell Developmental Schedules)。
在20 世纪60 年代,弗兰肯堡和多兹(W.K. Frankenburg&J. B . Dodds)编制并发表了丹弗发展筛选测验(Denver Developmental Screening Test,DDST)。
随后,韦克斯勒学龄前和学龄初期儿童智力量表、贝利婴儿发展量表(Bayley Scales of Infant Development)、麦卡锡儿童能力量表(McCarthy Scales of Children's Ability,MSCA)和布雷泽尔顿新生儿行为评估量表(Brazelton Neonatal Behavioral AssessmentScale9 NBAS)也相继发表。
上面提到的这些量表,有一些如WPPSI 、 DDST 、 MSCA 等已经在中国标准化。
不过,随着我国心理学的发展,国内的学者已不满足于修订国外的量表。
从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开始,国内的一些学者已经开始自己研制标准化测验并陆续发表研究成果。
中国 3— 6 岁儿童发展量表就是一个由我国学者自行研制的有代表性的幼儿发展量表,下面就予以介绍。
1985 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张厚粲教授的主持下,中国3— 6 岁儿童发展量表的研制工作正式启动。
到1992 年 10 月通过专家鉴定为止,一共历时7 年。
现将该测验的构成、施测方法、常模团体的抽样、信度和效度等分述如下:(一)中国3— 6 岁儿童发展量表的构成该量表由智力发展量表和运动发展量表两部分组成,共有 1 6个项目。
每个项目所测量的主要内容是:1.智力发展量表(1) 看图命名主试出示图片,要求受测者在 5 秒钟内用恰当的词汇对图片上的景或物命名。
2024版cdcc婴幼儿智力量表

评估目的与意义
评估目的
通过cdcc婴幼儿智力量表的评估,可以了解婴幼儿在认知、语言、运动、社会情感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为家长和 教育工作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测评环境要求
01
02
03
安静舒适的环境
测评室应该保持安静舒适, 避免嘈杂的声音和过多的 干扰因素。
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确保测评室内的温度和湿 度适宜,为宝宝提供一个 舒适的测评环境。
安全无隐患的设施
测评室内的设施应该安全 无隐患,如桌椅、玩具等 应该符合安全标准。
家长配合事项
提前了解测评内容
家长需要提前了解cdcc婴幼儿智力量 表的测评内容,以便更好地配合测评 师的工作。
06 总结与展望
对婴幼儿智力发展影响因素探讨
1 2 3
遗传因素 基因对智力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但具体机制仍需 深入研究。
环境因素 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对婴幼儿智力发展具有显 著影响,如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家庭经济条件、 教育方式等。
营养因素 婴幼儿期的营养状况对智力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如蛋白质、铁、锌等营养素的摄入不足可能导致 智力发育迟缓。
保持宝宝良好的状态
积极配合测评师的工作
在测评过程中,家长需要积极配合测 评师的工作,如按照要求引导宝宝完 成测评项目等。
在测评前,家长需要确保宝宝处于良 好的状态,如充足的睡眠、饮食等。
04 结果分析与解读 方法
分数计算及等级划分
量表总分计算
根据量表各维度的得分,汇总得出婴 幼儿在智力发展方面的总分。
孩子正常发育标准量表

孩子正常发育标准量表
孩子正常发育标准量表是用来评估儿童生长和发育的工具。
这个量表基于儿童
在特定年龄段达到的一系列生理和心理里程碑。
以下是儿童常见的发育标准量表。
1. 身高和体重:根据年龄和性别,确定儿童的正常身高和体重范围。
这有助于
判断儿童是否在生长正常,或者是否存在生长迟缓或超重的现象。
2. 头围:测量儿童的头围可以评估大脑的发育情况。
正常头围的范围与年龄相
匹配,并且反映了大脑的正常生长。
3. 发育里程碑:这包括儿童在特定年龄段要达到的一些关键能力,例如抬头、
翻身、坐立、爬行、走路和说话等。
通过观察儿童是否达到这些里程碑,可以了解他们的发育情况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4. 心理发育:评估儿童的认知、语言、社交和情绪发育等方面。
这包括儿童在
不同年龄阶段应该表现出的行为和能力,例如语言发展、社交技能和情绪控制等。
使用孩子正常发育标准量表有助于父母和医生了解儿童的发育状况,并及早发
现潜在的发育问题。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发育进程和时间表,因此量表只能作为参考工具,不能单独用来确定个体儿童的发育问题。
如果您对孩子的发育是否正常存在疑虑,请咨询儿科医生或专业的发育评估机构,他们可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和建议。
CDCC小儿智能发育检查表

2.3
C
扶着坐
5
2.5
A
坐:头稳定
6
3.3
B
俯卧举头90°
7
3.7
D
+积木:满把抓
8
3.8
C
略有支撑坐
9
4
A
头转动自如
10
4.4
E
*从仰卧转为侧卧
11
4.9
D
+积木:部分拇指相对
12
5.3
C
能独坐片刻
13
5.4
F
*单手伸出去够东西
14
5.6
G
+试图拿到小丸
15
6
C
独坐30秒或更长
16
6.4
E
*从仰卧转为俯卧
85
20.5
I
画出竖道
86
20.6
D
说出两个词的句子
87
21.2
P
粉红板:全放入
88
21.4
Q
说出两个东西的名称
89
21.6
S
指出五张画
90
22.1
S
指出三张画的名称
91
22.4
O
兰板:放入六块板
92
23
E
搭六层塔
93
23.4
T
区分两个东西:杯、盘、盒
杯()盘()盒()全部()
94
23.8
U
说出表:第四张
P
F
其他
80
19.3
O
兰板:放入两块圆板和两块方板
81
19.3
S
说出一张画的名称
说出名字(S)指对(F)鸡()鞋()房子()钟()杯子()花()五星()椅子()书()
儿童保健科常用心理量表

精心整理精心整理儿童保健科常用心理量表(1) 婴幼儿智能发育测验(CDCC )该量表采用两分法的领域安排。
智力量表:以评价感知敏锐性、注意分辨能力以及对外界作出反应的能力,早期获得物体恒常性、记忆、学习及回答问题的能力,形成作为抽象思维基础的早期概括化和分类能力,注意婴儿感知觉、注意、记忆和认识能力的发展规律。
还包括语言发展,着重在开始发音和语言交流的萌发。
运动量表:反映运动协调和技巧行为能力的发展。
智力量表的结果以一种标准得分,即智力发展指数(MDI )来表示,运动量表的测验结果以另一种标准得分,即运动发展指数(PDI)来表示。
凡发育指数在90~109的称为平均智力即中等,110~119为中上,120~129为优秀,130以上为非常(2) 36个月DQ(3) 5)。
前3评分:“量Q )记GI )分(4)(每值,分测验量表分反映受试者各方面能力的强弱。
一般人群智商的平均范围在85~115分之间(平均数为100分,标准差为15),115分以上为高于平均智力,70分以下则考虑智力低下;如两类测验的智商相差15分以上,应作进一步检查以深入了解小儿的能力。
(5) 婴儿-初中学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全量表共132项,按起始年龄分7部分:①6个月~1岁11个月(第1~19项);②2岁~3岁5个月(第20~41项);③3岁6个月~4岁11个月(第42~63项);④5岁~6岁5个月(第64~80项);⑤6岁6个月~8岁5个月(第81~96项);⑥8岁6个月~10岁5个月(97~113项);⑦10岁6个月以上(114~132项)。
按年龄选择起始年龄项目进行检查。
各年龄阶段包括6个行为能力:①独坐生活能力;②运动能力;③作业;④交往;⑤参加集体活动;⑥自我管理。
评分:受检儿童每通过一项计1分,根据年龄与总分查表得标准分。
按标准分将儿童适应行为分为:极重度低下(≤5分);重度低下(6分);中度低下(7分);轻度低下(8精心整理精心整理分);边缘(9分);正常(10分);高常(11分);优秀(12分);非常优秀(≥13分)。
百科:CDCC中国儿童发展量表

中国儿童发展量表(CDCC)20世纪30、40年代,随着智力测验的广泛应用,对婴幼儿发展的评估问题越来越受到教育、心理及临床工作者的重视。
1940年,美国耶鲁大学的格塞尔( A. Gesell)发表了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的格塞尔发展量表( Gesell Developmental Schedules)。
在20世纪60年代,弗兰肯堡和多兹( W. K. Frankenburg&J.B.Dodds)编制并发表了丹弗发展筛选测验(Denver Developmental Screening Test,DDST)。
随后,韦克斯勒学龄前和学龄初期儿童智力量表、贝利婴儿发展量表(Bayley Scales of Infant Development)、麦卡锡儿童能力量表(McCarthy Scales of Children's Ability,MSCA)和布雷泽尔顿新生儿行为评估量表(Brazelton Neonatal Behavioral Assessment Scale9 NBAS)也相继发表。
上面提到的这些量表,有一些如WPPSI、DDST、MSCA等已经在中国标准化。
不过,随着我国心理学的发展,国内的学者已不满足于修订国外的量表。
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国内的一些学者已经开始自己研制标准化测验并陆续发表研究成果。
中国3—6岁儿童发展量表就是一个由我国学者自行研制的有代表性的幼儿发展量表,下面就予以介绍。
1985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张厚粲教授的主持下,中国3—6岁儿童发展量表的研制工作正式启动。
到1992年10月通过专家鉴定为止,一共历时7年。
现将该测验的构成、施测方法、常模团体的抽样、信度和效度等分述如下:(一)中国3—6岁儿童发展量表的构成该量表由智力发展量表和运动发展量表两部分组成,共有1 6个项目。
每个项目所测量的主要内容是:1.智力发展量表(1)看图命名主试出示图片,要求受测者在5秒钟内用恰当的词汇对图片上的景或物命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儿童发展量表(CDCC)
20世纪30、40年代,随着智力测验的广泛应用,对婴幼儿发展的评估问题
越来越受到教育、心理及临床工作者的重视。
1940年,美国耶鲁大学的格
塞尔(A. Gesell)发表了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的格塞尔发展量表(Gesell Developmental Schedules) 。
在20世纪60年代,弗兰肯堡和多兹(W. K. Franken burg&J . B. Dodds)编制并发表了丹弗发展筛选测验(De nver Developmental Screening Test ,DDST)。
随后,韦克斯勒学龄前和学龄初期
儿童智力量表、贝利婴儿发展量表(Bayley Scales of Infant Developme nt) 、麦卡锡儿童能力量表( McCarthy Scales of Children's Ability ,MSCA)和布
雷泽尔顿新生儿行为评估量表(Brazelt on Neon atal Behavioral Assessme nt Scale9 NBAS)也相继发表。
上面提到的这些量表,有一些如WPPSI、DDST、MSCA等已经在中国标准化。
不过,随着我国心理学的发展,国内的学者已不满足于修订国外的量表。
从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国内的一些学者已经开始自己研制标准化测验
并陆续发表研究成果。
中国 3 —6岁儿童发展量表就是一个由我国学者自行
研制的有代表性的幼儿发展量表,下面就予以介绍。
1985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张厚粲教授的主持下,中国 3 —6岁儿童发展量表的研制工作正式启动。
到1992年10月通过专家鉴定为止,一共历时7年
现将该测验的构成、施测方法、常模团体的抽样、信度和效度等分述如下:
(一)中国3—6岁儿童发展量表的构成
该量表由智力发展量表和运动发展量表两部分组成,共有16个项目。
每个
项目所测量的主要内容是:
1 .智力发展量表
(1) 看图命名主试出示图片,要求受测者在5秒钟内用恰当的词汇对图片上
的景或物命名。
有10张图片,分为10个题目,正确回答一题记1分,满
分为10分。
主要测量视觉辨认、记忆力和语言能力。
(2) 量词使用主试出示图片,要求受测者在5秒钟内准确使用量词说明图上
有多少东西。
有9张图片,其中一张图片用于练习,分为8个题目,正确回
答一题记1分,满分为8分。
主要测量视觉辨认和使用量词的能力。
⑶看图补缺主试出示图片,要求受测者在10秒钟内指出图画中缺少的部分。
有10张各缺少一个主要部分的图片,分为10个题目,正确回答一题记
1分,满分为10分。
主要测量观察力、记忆力及区分本质特征与非本质特征的能力。
(4) 语言理解主试出示图片并说出一个含有特定空间词汇的句子,要求受测
者在10秒钟内根据对句子的理解找到相应的图画。
有7幅图画,分为7个
题目,正确回答一题记1分,满分为7分。
主要测量理解空间关系和语言的
能力。
(5) 按例找图主试呈现图例后,要求受测者根据每组图片中几种图形间的关
系,在10秒钟内从备选的小图中找到应放在空白处的图形。
有11张图片,其中的一张是图例,分为10个题目,正确回答一题记1分,满分为10分。
主要测量视觉辨别能力、图形比较、想象力、分析概括及类比推理的能力。
(6) 袋中摸物要求受测者从一个装有各种小物品的布袋中一个一个地取出
主试指定的物品。
分为8个题目,每题限时20秒。
正确回答一题记1分,满分为8分。
主要测量对物体形状、大小、软硬等物理特性的认知与分类、词语理解、触摸觉和手的灵巧性等。
(7) 拼摆图形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要求受测者照图纸拼出图形;第二部
分要求受测者在看过摆好的图形之后,凭记忆用彩色积木照样摆出图形。
两
部分各有题目6,每题限时30秒。
正确回答一题记1分,满分为8分。
主
要测量视一动协调能力、色彩分辨能力、记忆力、分析与综合能力和空间知觉能力。
(8) 数数算算共有16个题目,分为三类:第一类由第1- 4题组成,主要测
试儿童对数的认知;第二类由第5 —9题和第11题组成,都是计数题;第三
类由第10题和第12 -16题组成,都是计算题。
每题限时10秒。
正确回答
一题,第1-12题记1分,第13 -16题记2分,满分为20分。
主要测量数概念、数量推理和计算能力。
(9) 分析错误主试呈现图片后,要求受测者指出图上的人有哪些地方做得不
对。
有6幅图画,分为6个题目,每题限时20秒。
正确回答一题记1分,满分为6分。
主要测量观察力、记忆力和道德判断能力。
(1 0)社会常识要求受测者回答8个有关日常生活的常识问题。
每题限时30秒。
正确回答一题记1分,满分为8分。
主要测量对日常生活用具、场所以
及行为规范正确认知的能力。
(11)人物关系主试出示图片后,要求受测者指出图中人物的特征和关系。
有两张大图片,共提出14个问题。
每题限时10秒。
前8个问题,正确回
答一题记1分,后6个问题,正确回答两题记1分,满分为11分。
主要测
量对对人物性别、年龄、职业等特征的认知以及对人物关系的判断能力。
上述11个项目中的第1、2、4项构成语言能力分测验,第3、5、6、7、8
项构成认知能力分测验,第9、10、11项构成社会认知能力分测验。
2 .运动发展量表
(1)单脚站立要求受测者单脚站立,记录所能坚持的时间。
最低分为0 分, 最高分为5分。
主要测量儿童的平衡能力。
⑵立定跳远要求受测者从起点线使劲往前跳,记录所能跳的距离。
最低0分,最高5分。
主要测量儿童的爆发力。
(3) 左跳右跳要求受测者双脚同时起跳,往一条直线的左边、右边来回不停
地跳,不要踩在线上。
该项目限时20秒。
主要测量儿童动作的灵活性。
(4) 蹲蹲站站要求受测者先蹲下,再站直,又蹲下,再站直。
该项目限时20秒。
最低分为0分,最高分为5分。
主要测量儿童的耐久力。
(5) 快捡小豆先将小筒里黄豆倒在筒盖上,要求受测者把黄豆一粒一粒地捡
到小筒里。
该项目限时20秒。
最低分为0分,最高分为5分。
主要测量儿
童的手眼协调能力和手部动作的灵敏度。
(二)施测方法
首先要按照测验手册中的指导语对受测者逐项地进行测试。
然后,将前11个项目的分数相加,求得智力发展量表的原始分数;将后5个项目的分数相加,求得运动发展量表的原始分数,将智力发展量表与运动发展量表的分数相加,求得整套量表的总分。
再根据受测者的实足年龄和各项原始分数查测
验手册中的原始分数与百分等级的换算表,即可对受测者的总体发展状况和
智力及运动方面的发展水平做出评估。
(三)常模团体的抽样
本量表的常模团体是用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从全国六大行政区的18座城市
的幼儿中抽取的。
受测者的年龄分布在3岁至6岁6个月之间、总人数为
2368人。
每3个月划分为一组,共分为12个年龄组。
此外,分层变量还包括性别、家长文化程度、地区与城市级别等,并适当考虑家长的职业。
所得样本的各层比例基本符合1986年公安部编制的全国县市人口的统计资料。
(四)信度和效度
编制者用再测法(前后测间隔两周)检验了本量表的信度,所得的稳定性系数为0.
893 。
分别计算4个分测验的分数与总分的相关来检验量表的内部一致性,所得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708 —0.953之间。
这些数据均表明,
该量表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在效度方面,编制者先后做了以下四方面的检验:①分析了量表分数的发展趋势,发现不同年龄儿童的各项测验成绩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②计算了量表分数与中国比内测验分数
的相关系数,结果为0. 603 ;③计算了量表分数与教师评定的相关系数,结
果为0.740 :④分别在项目和分测验两个层次上进行了因素分析,从智力发展量表的11个项目中抽取出了6个公因子(命名为社会认知能力、观察力、注意力、综合概括能力、计算能力和语言表达努力),从整套量表的四个分测验中抽取出2个公因子(命名为言语认知能力和运动操作能力),符合编制者的理论构想。
评价:中国3-6岁儿童发展量表是一套由国内学者自己编制的幼儿发展量表。
它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幼儿教育的实践经验为依据,参考了大量国内外现
有的婴幼儿发展量表,其内容效度较高。
它的结构合理,测量项目丰富,测验材料有
趣,从信度和效度的检验结果来看,也达到了测量学的要求,
因此, 适于在我国推广使用。
不过,测验手册中提供的常模资料还不够丰富,在重新修
订时需要制定多样化的常模,以便于发挥该量表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