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学论文
2023年网络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的比较研究论文(实用十一篇)

网络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的比较研究论文篇一论文摘要:在远程网络教育中,交互性(互动)是决定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交互活动直接影响着远程课程的学习效果。
影响现代远程教育课程交互水平的因素主要有教师、学生和教学资源三个方面,同时高质量的互动对“教”与“学”都有着新的要求和影响。
论文关键词:网络教学教学互动教育质量教育的网络化是现代教育的一大特征,现代远程教育已经进人基于网络双向交互的电子通信技术时代。
以媒体为中介的网络教学交互活动逐步取代了面对面的人际交互,成为远程教育的主要形式。
在远程教育中,任何一门远程课程的学习效果都需要交互的积极参与,交互越多,学习者对课程的学习效果越好。
所以网络交互活动直接影响着远程课程的学习效果,是决定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有必要对其进行深人而广泛的研究。
研究网络环境下远程教与学过程中的交互活动,对于更好剖析教师的角色、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构建更适宜的远程学习环境有现实指导意义。
一、网络教学互动的内涵与优劣性1.网络互动的内涵1979年,daniel和marquis将交互与独立学习作为两个对立的概念,其中交互是指学生与教师或教育机构成员之间的交。
美国远程教育专家温格(wagner)将交互定义为“个体与小组间的交互作用,至少需要两方和双边的行动”,他将交互性定义为:“是对技术提供的连接点与点能力的描述。
wagner认为交互是人的行为,交互性是技术系统的特性。
杜威(deway)提出交互影响的概念,他认为,交互“暗示了其中一种情境中环境、个人与行为方式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网络教育中,交互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双向交流,指借助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完成教师与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教与学的交流过程,其主要目的就是使用计算机网络作为教与学的媒介,让学生能主动而有效地学习,以提升教学效果,开发学生智力。
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为学习者与教育者、学习者与学习资源以及学习者之间的双向交流。
相应地,有三种基本类型的交互形式:学习者―学习内容,学习者―教育者,学习者―学习者。
中小学网络教学模式论文

中小学网络教学模式探究摘要:我们处于一个信息化时代,计算机网络快速发展为教学模式创新提供了发展的基础,网络教学模式逐渐成为现代化教学的主导,是教育信息化形式变革的必然结果,本文就现阶段的网络教学现状进行一下探讨。
关键词:中小学;网络教学模式;探究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24-0000-01network teaching exploration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zhao fangwen(shandong feicheng 6th highschool,feicheng271600,china)abstract:we are in an information era,rapid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network teaching model innovation provides a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online teaching model has become the dominant modern teaching,educational information in the form of change is the inevitable result of this paper at this stage of online teaching about the status of.keywords: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online teaching mode;exploration网络是信息化社会的重要物质基础,人类已经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信息化时代呼唤创新人才。
网络教学模式冲击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对教与学带来革命性变革,必将成为学校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学过程、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势,成为新世纪的主流教育形式。
大学数学论文范文

大学数学论文范文一:大学数学网络教育论文一、教师要转变观念意识是行动的主宰者。
首先,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网络教学资源对大学数学教学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在网络信息快速发展的当今时代,如果仍旧拘泥于传统教学方式,势必将会处于落伍的境地。
不仅影响教学效率,往深层次讲,还会影响学生毕业走向社会的适应能力以及生存能力。
因此,教师要积极主动投身于教学改革的先行者行列中,构建现代化网络教学平台、加强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
二、进行有效引导在现代网络信息资源的基础上,学生能够变传统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索知识。
因此,教师要进行适当引导,指导学生掌握有效运用现代网络资源的方法,不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索能力,进而实现学生主动探索、教师指导的理想教学模式。
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巩固等这些环节,教师均可以让学生先自主学习,而后再进行有效指导。
三、有效整合教学资源现代网络为我们带来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垃圾信息。
因此,在大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具备有效甄选、整合教学资源的能力。
要根据课程内容,选择适合课时内容的资源融入到教学中。
在选择网络资源时要遵循趣味性原则、实用性原则以及内容相符原则。
运用网络教学资源进行大学数学教学是提高大学数学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与方法,也是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教师应当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充分重视网络信息资源,以教材为中心,有效整合网络资源,并运用于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大学数学教学中网络教育资源研究一、如何利用网络教育资源提高大学数学教育质量一加强教师对网络教育资源的认知以前的大学数学教学方式单一,与学生的交流也少之又少,但是随着网络资源的发展,这一切将会有很大的变化,这也是适应社会的发展,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一种必然趋势。
学校也应加大网络资源建设,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不要封闭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之中。
大学教师也应适应社会的发展,不断的学习,摆脱落伍的危机。
大数据时代网络教育论文

大数据时代网络教育论文在大数据时代,网络教育成为了一种新的教育形式和教育方式,已经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
本文将从大数据时代下的网络教育的发展现状、大数据技术在网络教育中的应用及其优势和不足三个方面论述。
一、大数据时代下的网络教育发展现状大数据时代下,网络教育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
据了解,我国在2003年开始着手推进网络教育,网络教育的快速发展其中一个原因,就在于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普及。
越来越多的人参与网络学习,网络教育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之一。
截止2019年,国内网络教育的总规模已经超过2000亿元,其中互联网+教育和在线教育平台的占比最高。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统计,我国网络付费用户数量超过2.4亿,远超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普及,网络教育用户将会更加多样化,网络教育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二、大数据技术在网络教育中的应用及其优势与传统教育方式不同,网络教育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有很多优势。
其中一些主要优势如下:1. 学习管理系统的优化。
大数据技术可以为网络教育提供智能化学习管理系统,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可以及时分析学生学习的特点和需求,将学习和教学的过程进行精细化管理,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2. 多维数据分析。
当然,这是大数据最显著的特点。
在网络教育中,大数据可以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帮助教师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教育方案,以及指导更加有效的学习策略。
3. 提高教学效率。
大数据技术可以进行作业自动化批改,快速生成网络教材,还可以进行自适应教学,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逐步优化课程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三、大数据技术在网络教育中的不足然而,大数据技术在网络教育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 质量难以保证。
智能化系统容易在成千上万的学生面前出现问题,有时会导致教育质量下降,影响学生的学习体验。
2. 用户数据安全问题。
随着网络教育的发展,学生的个人信息越来越多。
语文课网络教学论文

浅论语文课的网络教学摘要:近几年,学校的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巨变不仅体现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上,更重要的是课堂教学模式也发生了或正发生着一场革命。
特别是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了课堂,并得到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充分的应用。
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演播式教学正向网络化教学发展。
随着网络的大众化,语文多媒体教学也正趋向网络教学。
网络,更为传统的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力量,为语文教学开创了一片新天地。
因此在广大农村城镇中学如何运用现有的多媒体及教室网络科学地、有效地开展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当前教改崭新的课题。
语文课程以它自身的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成为每一个现代人必备基本素质或行为习惯的必修课。
随着素质教育的强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小学专门设置语文课程,是以学生语文素养形成与发展为目标奠基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
以多媒体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运用正是21世纪知识经济新时代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和突出特征。
因此网络信息技术是现代人必备的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环境的创立,把语文教育带进广阔的天地。
由于语文课的创新性与实践性本质特征,网络信息技术与传统语文教学整合正为深化素质教育中的一新亮点,从教学策略讲,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将成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一个必然的链接亮点、突破口,以此达到对学生立足于社会的神圣启蒙,成为一个人格锻造的过程。
一、优化学习资源,激发语文兴趣。
心理学家布鲁诺曾经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能主动、愉快地学习,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
而兴趣是一宗积极作用的情绪,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和情感相联系,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
因此,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之一。
网络教学以独特的优势在这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教师讲学生记的固定模式,具有超时空限定的特点,学生可在学校、家庭或社会任何场所获取有关信息并进行在线协作学习的功能,具有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功能,具有实时传输视频、音频、文本等多媒体信息功能,能实现网上多媒体信息传递和信息资源共享功能,具有信息双向流通、星型散射、点对点、异步、同步传输功能,有利于师生的分层导学、交流合作、协作学习,优化学习资源,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多种感官综合刺激,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引导学生向预定教学目标前进,为教师组织多种教学形式提供了方便。
网络教学中教学设计[论文]
![网络教学中教学设计[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f77897cd6137ee06eff91887.png)
网络教学中的教学设计探讨摘要: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网络教育在我国蓬勃发展,高质量网络课程的开设已成为迫切要求。
加强网络课程中的教学设计已成为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影响网络课程质量的关键,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因素。
本文在调查网络课程现状的基础上,介绍了网络教学对教学设计的影响,归纳了网络课程的基本功能结构,网络教学中与教学设计的有关内容,以及应注意的问题,并对网络课程的前景作了展望。
关键词:网络教育网络教学教学设计一、网络环境下教学设计的提出伴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不断深入,教育信息化得以实施,各地正逐步建立起多媒体网络系统,广大教师积极进行网络支撑下的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并收到了很大成效。
网络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是教育教学手段的一次历史性变革,必将有力促进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推动教学方法的革新,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是一种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过程、内容、教师角色、学生学习方式发生了本质变化。
如何有效利用互联网和局域网上的资源,建构基于网络的教学模式成为一个急需研究的问题,而开展网络教学模式研究的重要基础之一就是网络的教学设计。
二、网络教学课程结构特点的分析网络课程一般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
学生通过网络可进行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如自学、讨论、实践活动、作业提交、考试等,还可进行网上资源搜索、资料查询等活动。
它提供了许多学习工具,使学生更加自由地学习,同时网络可记录学生的学习活动,使学生查询自己的学习记录,从而对学习起到督促和自我管理的作用。
网络课程在内容呈现、教学环境、教学手段、师生角色、在线资源及教学活动组织方面明显有别于传统课程的教学。
1.课程内容的呈现。
目前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上都是在网上以文本的方式表现,包括课程的大纲、讲座、笔记、在线资源、活动内容及学生与教师交互的内容。
网络教学论文

网络教学的几点思考摘要:提高学生计算机知识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是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育的重要任务。
由于计算机基础课程不同于各类专业课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都有待提高,所以我们采取网络教学模式,利用它的多种优点实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字:网络教学特点方式四级教学法随着计算机科技的不断进步,学校的网络构建日趋完善,以校园网为支撑的网络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网络教学是指学生通过计算机网络获取知识,或教师利用计算机网络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的一种双向教学方法。
网络教学具有交互性、共享性、时效性和个别化等特点,教师要想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并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性,就必须要对这种教学模式有深入的了解。
1、网络教学的特点:(1)共享性。
学生通过网络可以共享资源,可以在局域网上共享教师分发下来的教学素材(课件、教案、原始素材、作业等),又可以在inter网上共享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各种各样的信息资源(图片、文字、音频、视频);还可以共享硬件和软件资源,其中软件是共享的核心。
这些资源的共享给教学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节省了很多拷贝素材的时间。
(2)交互性。
这是网络教学的最大特点。
交互的方式有学生和教师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
教师可以通过视频广播的方式让学生实时地看到教师的操作过程,学生可以通过电子举手来实现向教师提问;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互主要体现在分组教学,同一组的学生之间的操作可以相互协作,资源可以更快捷的共享。
学生和教师的交互还体现在教师下发作业,学生提交作业的方面。
作业的下发和提交是网络教学区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网络的实时和快捷性,同学们能很快的看到教师布置的作业,教师也能很快的收到学生上交的作业。
这对教师考查学生学习情况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3)主控性。
在网络教学模式下安装的网络教室软件可以让教师实现对学生的控制。
教师可以看到全机房所有学生的屏幕,同时可以对不按要求操作的同学实行远程关机和黑屏。
计算机网络论文范文的精选

计算机网络论文范文的精选计算机网络的论文如何下手呢?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整合的关于计算机网络的一些论文范文,欢迎阅读浏览,希望对你有帮助。
浅议计算机网络教学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网络教学的特点、结构及主要模式,教师和学生在网络教学中的定位,最后提出了目前开展网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关键词:网络教学网络教学模式电脑和网络,已成为信息时代的主角,并以前所未有的态度向前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和思维方式。
国家教育部决定:从2001 年起用5—10 年的时间在金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夸越式发展。
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一个教学的热点问题。
网络教学也是其中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
网络教学是一种新生的事物,是一个开放的概念。
可以这样定义,在先进理念指导下,运用网络资源,在教师指导下,促进学生积极自主学习,加强师生交流,加强师生协作研讨,优化教学过程。
一、有关网络教学的一些特点目前网络教学主要是通过网络虚拟教室、校园网和Internet 等形式在网上进行教与学的活动。
在网络虚拟教室中,通过网络能为学习者实时和跨地域地提供图文音像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人机界面,提供符合人类联想记忆特点的、按超文本结构组织的大规模知识库与信息库,因而易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还可在网上阅读一些教师提供的参考资料,就像我们在学校图书馆中查找资料一样。
另外学生不仅可以在网上同教师交流,还可以通过网络同其他学生或专家进行探讨,教学活动可以全天24 小时进行,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学习的时间、内容、进度,可以随时在网上下载学习内容或向教师请教。
在网络教学中,通过使用电子邮件、语音信箱、视频等多种媒体技术,实现了一种交互式的教学,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不仅可以双方而且还可以多方进行交互式交流。
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不仅没有减少,相反,还扩大了交往的范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教学:优化中学语文教学的新途径
语文难教、语文难学一直是困扰中学语文教师和学生的难题。
相比于数理化等课程的教学效果的立竿见影,语文教学的循序渐进的特点,让许多语文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失去信心和耐心;而语文教师的“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客观上也加剧了学生对语文的冷漠和消极心理。
中学语文教学一直渴望实现大语文观,打破封闭单一的语文教学体系,做到课内与课外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加强语文学科和其它学科的横向联系[1]。
而网络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和发展,为我们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可能。
网络教学是一个开放的新概念,可以定义为:在先进教育理念指导下,运用网络资源,促进学生积极自主学习,加强师生交流,加强师生协作研讨,优化教学过程。
概括的说:网络作为教学的工具,网络作为教学的资源,网络作为教学环境[2]。
语文是一门特别适合于网络教学的学科,借助于网络进行语文教学,不仅能使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大大提高,而且使因需学习、因材施教真正得以实现,同时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等方面,网络教学都有着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
一、无限丰富的网络资源,是语文教学中取之不尽的开放知识库,扩大了师生获取知识的途径
知识性强,是语文学科主要特点之一。
一方面,中学语文教材涉及其他学科知识极其丰富广泛,天文、地理、历史、哲学,古今中外,包罗万象;另一方面,它包含各种体裁的文章,小说、散文、诗歌、科技文章等。
单靠教材和教参中所介绍的内容,完全满足不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需求。
而互联网是个巨大无比的开放知识库,网上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并且互联网的知识更新迅速,这种优势正好弥补了现有语文教材和教参的不足。
对教师来说,网上有各种各样的教学资源网,比较知名的有:语文资源中心/,有大量的语文试题、课件、教案,所有资源都能免费下载;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大部分是免费的资源,并且为语文老师提供了备课中心,包括课件、素材、教学文摘、教案和试卷的下载。
这些丰富的教学资源无疑有助于教师博采众长,取长补短,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水平。
对学生而言,在课
余,有针对性地搜索和阅读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网站,了解课文作者的背景知识和相关作品,无疑能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锻炼阅读能力。
例如,在学习李白、杜甫、苏轼、鲁迅等名人的作品时,可以布置学生在学习之前或之后查找有关他们的生平资料,阅读的相关文章,以此增大学生的阅读量。
可见,通过网络将教学从课堂内延展到课堂外,使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培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养成学生主动求知的良好习惯,既经济又快捷。
二、以学为主的网络教学,有利于促进中学生自主性学习素质的形成与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 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这句名言说明了培养中学生自主学习素质的重要性。
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最引人关注的新理念之一就是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这种学习方式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着重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可见,新的学习方式的本质是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和问题性[3]。
网络教学具有不受时空限制、资源丰富、以学生为中心、实时交互的教学方式和群体化协作学习等特点,特别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个性化学习,较好地实现“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能够克服传统的“以教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的弊端,即把“单一、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转换成“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例如,我在讲授鲁迅的作品《药》时,考虑到现代学生未必能理解这篇小说的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故事情节所蕴含的深刻意义,因此,决定借助于网络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求知欲。
我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围绕着文章的“时代背景、主题、故事情节、立意”等方面自己设计问题,分组进行研究。
同学们趣味盎然,非常踊跃地提出自己的想法。
我选择了有代表性的几个问题,引导学生在网上收集相关材料、调查研究,并要求每个小组写一份分析报告。
最后,在各个小组成员的共同合作下, 每个小组都完成了任务, 写出了有一定水平的心得或者研究论文,从而对课文有了深入理解,非常圆满地完成了这次教学任务。
通过这次教学实践,我深刻地体会到了自主学习对激发学生兴趣和潜能的巨大作用,而网络无疑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不可或缺的平台。
借助于网络,学生能够
把学科知识、生活常识与自身体验结合起来,将课内与课外知识联系起来,形成了“大语文”学习观,从而自主性地、探索性的、创造性地解决了问题,这种学习方式,有利于促进中学生的自主学习素质,有利于培养中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平等开放的网络教学,构建了一种民主平等的教学模式,为师生间的互动
搭建了快捷平台。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通阀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这种新方式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迥然不同,体现的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逐步过渡为知识的导航者,网络成为师生之间平等对话的平台。
网络具有民主、开放、平等的特点,网络教学因而也打上了平等开放的烙印。
在线学习、在线讨论、个别化教学、小组协作学习、远程实时交互的多媒体教学等模式,无一不体现了网络教学的民主性和平等性和交互性。
通过这些模式,可以实现群体教学与个体指导相结合,知识传授与教学信息反馈、分析、决策相结合,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教师还可以借助网站的BBS、社区论坛、在线QQ或者发Email与学生进行同步或异步沟通,学生也可以通过QQ、Email等方式与教师进行沟通,这样教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思想动态,及时调整教育教学内容与方法,从而实现师生间真正的双向互动。
四:结束语
传统语文教学方式的弊端之一是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最好的学习动因是学员对所学材料有内在的兴趣。
”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可见,应该让学生带着兴趣、带着猜想、带着期望,进行积极自主地学习和探索。
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中学语文教学创造了一个无限丰富的资源环境,提供了一个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舞台,构建了一个师生平等对话的互动平台,从而改变了封闭的、孤立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 极大地扩充了教学容量,这一点对于今天的语文教学极其宝贵。
当然,网络教学中也应该协调好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关系、网络资源与教材的关系,课内学习与课外拓展延伸的关系等,避免出现荧屏功能取代课本功能,网上交流取代语言交流,教师对网络教学失控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