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所有内容
八年级上册全部知识点语文

八年级上册全部知识点语文八年级上册是初中语文学习的重要阶段,涵盖了各种知识点和技能的学习。
在这个学期里,我们学习了许多文学作品、语言知识、阅读技巧等。
下面就来一一回顾一下八年级上册全部知识点语文学习的内容和收获。
阅读技巧在八年级上册的语文学习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阅读技巧。
比如,仔细阅读文本,理解人物情感和行为,掌握人物关系和线索,揣摩作者用词和手法等等。
通过这些技巧,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本,培养自己的批判思维,提高阅读水平。
语言知识语言知识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在八年级上册中,我们学习了许多语言知识。
比如,词汇的选择和运用,句子的构成和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的应用等等。
这些基础知识对于我们的写作和阅读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文学作品分析在八年级上册的语文学习中,我们研究了许多文学作品。
比如,古代诗歌、现代小说、名人传记等等。
通过对这些作品的分析和学习,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文学艺术的内涵和特点,同时也提高了我们对文学作品的欣赏与鉴赏能力。
历史故事与文化传统八年级上册的语文学习也涉及到了很多历史故事和文化传统。
比如,唐代的“白鹿原”故事、明朝的“倭寇”故事、清朝的“红楼梦”故事等等。
通过对这些故事和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梳理,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科技信息与新媒体在当今社会,首先,科技信息处处可见,语文学习也不例外。
在八年级上册的语文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如何运用电脑、手机等科技设备,利用互联网、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开展学习和交流。
这些科技信息和新媒体技能的掌握,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获取信息,开阔学习视野,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总的来讲,八年级上册的语文学习,不仅涉及大量语言知识和文学作品分析,还包括了阅读技巧、历史传统、科技信息等多个方面,这样的学习模式和方法对我们自身的发展和完善都是很有助益的,相信在后续的学习中,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语言,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八年级上册语文目录和课文原文

八年级上册语文目录和课文第一单元1 新闻两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原我军解放南阳2 芦花荡3 蜡烛4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5 亲爱的爸爸妈妈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第二单元6 阿长与《山海经》7 背影8 台阶9 老王10 信客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让世界充满爱第三单元11 中国石拱桥12 桥之美13 苏州园林14 故宫博物院15 说“屏”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说不尽的桥第四单元16 大自然的语言17 奇妙的克隆18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在19 生物入侵者20 你一定会听见的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走上辩论台第五单元21 桃花源记22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23 核舟记24 大道之行也25 杜甫诗三首望岳春望石壕吏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莲文化的魅力第六单元26 三峡27 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28 观潮29 湖心亭看雪30 诗四首归园田居(其三)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游山西村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怎样搜集资料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骆驼祥子》:旧北京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理想主义的旗帜与人生的教科书附录欣赏王羲之书法汉语词类表(虚词)后记。
八年级语文上册课目

八年级语文上册课目
八年级语文上册的课目包括以下几门:
1. 现代文:包括《背影》、《白杨礼赞》、《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等。
2. 文言文:包括《桃花源记》、《小石潭记》、《诗经》二首等。
3. 诗词:包括《饮酒》、《春望》、《雁门太守行》、《赤壁》、《渔家傲》等。
4. 名著导读:包括《白洋淀纪事》、《湘行散记》、《长征》、《飞鸟集》等。
5. 课外古诗词诵读:包括《咸阳城东楼》、《无题》、《相见欢》等。
6. 写作:包括“学写读后感”、“撰写演讲稿”等。
7. 综合性学习:包括“人无信不立”、“倡导低碳生活”等。
8. 附录:包括“《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关于写作的教学建议”、“重要作家作品及相关常识”等。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的课本内容可能会有所不同,建议查看教材目录以获取最准确的信息。
八年级上册全册语文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全册语文知识点一、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是语文学习中的重头戏,因为它是考查语文能力的最主要手段。
在八年级上册中,我们需要掌握的现代文阅读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主旨思维:我们需要通过阅读文章,捕捉到它的中心思想,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
2、推理判断:我们需要根据文章的线索和逻辑推理,进行推理判断。
3、概括归纳:我们需要把文章的关键信息、重要观点进行概括归纳,形成自己的思维导图。
4、引申联想:我们需要通过半自主式思维,从文章中扩展联想出更多的内容,拓展自己的思路。
5、比较对照:我们需要把文章中的多个观点、思想进行比较对照,深刻理解其中的思想内涵和价值取向。
以上5 个方面是现代文阅读的核心知识点,掌握好这些知识点,能够大大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
二、语法知识语法知识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我们正确理解和使用语言的基础,八年级上册中,语法知识的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句子结构分析:我们需要熟练掌握主谓宾、主谓宾补、主语从句、宾语从句等句子结构的基本形式和特点,能够理解和分析句子的结构。
2、成分分析:我们需要精通各种成分在句子中的作用和表达方式,例如定语、状语、宾语、主语等,能够理解和识别各种成分在句子中的作用。
3、时态语态:我们需要掌握英语中的各种时态和语态,理解其表达含义和用法。
4、虚拟语气:我们需要掌握各种虚拟语气的形式和用法,能够正确运用虚拟语气。
以上 4 个方面是语法知识的核心知识点,掌握好这些知识点,能够有效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古代文学古代文学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八年级上册中,我们需要学习和掌握一些古代文学作品和相关知识,包括:1、《论语》、《孟子》和《庄子》等论语类文学作品,了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文化价值观。
2、《红楼梦》、《水浒传》和《西游记》等小说类文学作品,学习中国古代小说的构思和艺术特点。
3、《文选》、《全唐诗》和《宋词》等诗歌类文学作品,学习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特点和文化价值。
八年级上册语文要背的内容

八年级上册语文要背的内容一、古诗词。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二、文言文。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八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全部

八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全部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是初中语文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本学期中,同学们将学习语文的各种知识点,包括文字表达技巧、语文知识和文学常识等。
以下将分别介绍八年级上册的几个重点知识。
一、文字表达技巧作为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字表达技巧的学习至关重要。
在八年级上册教材中,同学们将深入学习文字表达技巧的各个方面。
1. 段落分析技巧在文章写作中,学生需要灵活掌握段落分析技巧。
具体而言,学生需要注意开头、结尾、转折点以及中心句等信息,从而突出段落的主旨。
2.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表达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表达手法是作文中经常使用的表达技巧。
通过这些手法,学生可以更加生动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3. 议论文框架学生需要掌握写议论文的基本框架,包括引入、观点表达和论证三个部分。
通过这些步骤,学生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主张。
二、语文知识语文知识是初中语文学习中的关键环节。
在八年级上册,同学们将学习到语法、词汇、修辞、篇章等知识点。
1. 语法知识在语文学科中,语法知识是最基本的一部分。
学生需要系统掌握词、句、段等语法知识,以便更好地读懂、分析和写作文章。
2. 词汇积累语文学科的相当部分是词汇学习。
八年级上册重点学习汉语词汇,学生需要掌握词汇的意思、用法和用法的变化等。
3. 修辞手法修辞是语言表达中具有诗意、情感和意境的表达手法。
八年级上册将在语文课堂中介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以便学生更好地加强语言表达的感染力。
4. 篇章结构篇章结构是文章的基本框架,学生需要理解上下文在篇章中的构成,进而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三、文学常识文学常识是阅读理解和鉴赏文章的必要工具。
在八年级上册中,同学们将接触到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如小说、诗歌、散文等。
1. 文学鉴赏在八年级上册中,文学鉴赏是重要课程之一。
通过学习文学常识,以及条件、修辞、结构、作者等方面的解析,学生将更好地阅读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八年级上册语文目录和课文原文

八年级上册语文目次和课文第一单元1 消息两则人平易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华夏我军解放南阳2 芦花荡3 蜡烛4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5 友爱的爸爸妈妈分解性进修·写作·白话外交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第二单元6 阿长与《山海经》7 背影8 台阶9 老王10 信客写作·白话外交·分解性进修让世界充满爱第三单元11 中国石拱桥12 桥之美13 姑苏园林14 故宫博物院15 说“屏”分解性进修·写作·白话外交说不尽的桥第四单元16 大天然的说话17 奥妙的克隆18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在19 生物入侵者20 你必定会听见的写作·白话外交·分解性进修走上辩论台第五单元21 桃花源记22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23 核舟记24 大道之行也25 杜甫诗三首望岳春望石壕吏分解性进修·写作·白话外交莲文化的魅力第六单元26 三峡27 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28 不雅潮29 湖心亭看雪30 诗四首归园田居(其三)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游山西村写作·白话外交·分解性进修如何汇集材料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温馨的回想与理性的批评《骆驼祥子》:旧北京黄包车夫的辛酸故事《钢铁是如何炼成的》:幻想主义的旗号与人生的教科书附录观赏王羲之书法汉语词类表(虚词)跋文。
八年级上册语文所有背诵内容

八年级上册语文所有背诵内容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微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所有内容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 (2017七上·蓬溪期末) 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 . 翻来覆去获益匪浅随声附合仙露琼浆B . 人迹罕至疲倦不堪见异思迁怪诞不经C . 畏罪潜逃险象叠生刨根问低骇人听闻D . 呼朋引伴各得其所姿态万千捻轻怕重2.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A . 陈老师一丝不苟地检查着学生的作业。
B . 汽车飞跃黄河,真是一个惊心动魄的壮举,让我们非常惊讶。
C . 日本侵略者白手起家,侵占了我国的大片领土。
D . 长江,好比一位叱咤风云的勇士,一路翻山越岭,呼啸着奔向大海。
3. (2分) (2019七下·克东期末)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自齐齐哈尔市教育局下发《关于推进全市中小学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意见》后,积极打造新课堂,其势头如雨后春笋。
B . 央视《经典咏流传》最大的创新点是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相结合,有了这种传承方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定能在青少年中开花、生根、结果。
C . “伸手的人生没滋味,拼搏的人生才幸福。
”我市各级政府积极支持贫困户靠自己的努力走上脱贫致富,涌现了一大批不等不靠的自主脱贫典型。
D . 中美经贸关系是两国关系的“压舱石”和“推进器”,事关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事关世界繁荣与稳定。
4. (2分)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联盟(méng)血清(xuè)巨额(é)B . 遗嘱(shǔ)渗透(shèn)挪威(nuó)C . 颁发(fēn)即日(jí)首届(jiè)D . 仲栽(cái)拔款(bō)利息(xī)5. (2分)将①~④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河流的信仰是海洋,________,不许诺天堂,它说,你来吧。
①海洋接纳河流,不索要香火金钱②它广阔而深邃的怀抱是安全的③多么纯朴的信仰啊④海洋是可靠的A . ①②④③B . ②③④①C . ③④②①D . ④③②①二、名著导读 (共1题;共4分)6. (4分) (2017八上·澄海期末) 阅读名著,回答问题①有一种公共卫生工作,需要在最短的期限内,把所有腐烂物质消灭干净。
巴黎至今还没有解决可怕的垃圾问题,那集几百万人口的城市,倾其财力智力,都不能解决的,在那小小的村庄,却用不着花钱,甚至不用操心就办到了。
②大自然给田野创造了两种清洁工,没有什么能让这些清洁工厌烦、气馁。
第一种清洁工包括苍蝇、埋葬虫、皮蠹、食尸虫类、阎虫科,它们被指派来解剖尸体。
它们把尸体分割切碎,在胃里把死尸的残骸细细研磨之后再还给生命。
③一只鼹鼠被耕作农具划开了肚皮,已经发紫的内脏弄脏了田间小道;一条躺在草地上的游蛇被过路的人踩死,而这个笨蛋还以为做了件大好事呢;一只还没长毛的雏鸟从窝里掉了下来,摔在托着它的大树脚下,可怜地变成了肉饼;还有成千上万的类似的残骸,出现在各个角落,分散在四处。
如果没谁去清理它们,它们腐烂后散发的臭气就很有害。
不过不要担心。
只要哪儿出现一具显眼的尸体,小小的收尸工马上就赶到了。
它们处理尸体,掏空肉质,把尸体吃得只剩下骨头,或者至少也会把尸体变成风干的木乃伊。
不到一天,鼹鼠、游蛇、雏鸟,就都不见了,这环境卫生真令人满意。
④第二种清洁工,干起活儿来同样热情高涨。
城市里用来减轻我们负担的氨气刺鼻的厕所,乡村里几乎见不到。
当农民想一个人呆一会儿的时候,随便一堵矮墙,一排篱笆或一丛荆棘,就是他需要的避人场所。
用不着多说,在这种无拘无束的场合,您会撞见什么。
苔藓花、厚厚的青苔、一簇簇的长生草和其他美丽的东西,装点着久经风雨的石堆,吸引您走过去,来到看起来是一垛给葡萄培土的墙跟前。
好家伙!在装饰得那么美丽的掩蔽所的墙脚一带,有一大滩可怕的东西!您拔腿便跑,什么苔藓、青苔、长生草,都吸引不了您。
不过,您明天再来,就会看到那摊东西不见了,那个地方干干净净;因为,食粪虫已经到过这儿。
⑤这些掩埋工做的工作,对田野里的环境卫生意义重大。
而我们,则是这种持之以恒的净化工作的主要受益者。
但我们给这些忘我的工作者的,差不多就是轻蔑的一瞥,还用俗语给它们加上种种难听的名字。
做好事的,背骂名,受歧视,挨石头砸,给脚跟踩。
这好像成了一条规律。
蟾蜍、蝙蝠、刺猬、猫头鹰,还有别的一些帮助我们的动物,都证明了这条规律。
它们为我们做贡献,可要求我们的只是一点点儿宽容。
(1)选文出自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昆虫记》,作者花了________年时间写就的这部科普巨著共10卷,为我们揭开了昆虫世界一个又一个的奥秘,被誉为“________”。
(2)“大自然给田野创造了两种清洁工”,这两种清洁工及它们所从事的工作分别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昆虫记》被认为既是科普作品,又是文学经典。
为什么?请以选文为例作简要分析。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4分)7. (4分)(2017·陕西)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请用“/”划出下面这句诗的朗读节奏。
阴阳割昏晓。
(2)有诗评,读《望岳》可见“杜子心胸气魄”。
请你结合对《望岳》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理解,解读杜甫的“心胸气魄”。
四、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4分)8. (1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唐太宗谓侍臣①曰:“往昔初平京师② ,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
炀帝③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征西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灭亡,此皆朕所目见。
故夙夜孜孜④ ,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
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⑤ ,百姓安乐。
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
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节选自《贞观政要》)【注】①侍臣:周围的大臣。
②京师:京城。
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今陕西西安市)。
③炀帝:指隋朝末代皇帝杨广。
④孜孜:勤恳的样子。
⑤稔:rěn,丰收。
(1)解释下面句中加下划线的词。
①征求不已________②惟欲清净________(2)翻译下列句子。
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
译文:________(3)结合选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唐太宗的治国之道。
五、默写 (共1题;共8分)9. (8分)根据提示填写课文原句。
①莲,________。
(周敦颐《爱莲说》)②________,妇啼一何苦。
(杜甫《石壕吏》)③《桃花源记》中,表现桃源中老人与孩子幸福愉快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
④杜甫在《春望》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
”化无情之物为有情之物,抒发了感时伤世之情。
⑤周敦颐《爱莲说》中“________,________。
”启示我们无论在任何环境中应该坚守本真,洁身自好。
六、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0分)10. (13分) (2017八下·蕲春月考)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别踩疼了雪朱成玉①我和女儿在焦急地等待着一场雪的降临。
②雪,只在女儿的童话和梦境里飘过。
我一直这样认为:没有触摸过雪花的女孩,永远做不了高贵的公主。
我领她到雪的故乡来,就是要让她看看雪是怎样把人间装扮成宫殿,把人装扮成天使的。
③带女儿来北方,就是为了让她看雪。
因为我无法为她描述雪的样子,而她是那么渴望看到它。
④雪开始零星地飘起来,我和女儿激动得手舞足蹈!⑤它多美啊,轻盈、飘逸、纯洁,让人爱不释手。
⑥女儿伸开手掌,发现,我们的手掌虽可以接住雪花,但雪花却无法随我们的爱意时间停留。
它只亭亭玉立了那么—会儿,转眼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⑦但女儿并没有收拢她的手掌,她依然执著地积攒着手中的白色花瓣。
雪渐渐大了些,女儿小心翼翼地捧着她的雪花,她说要把它带回去,在妈妈的坟墓旁边堆一个大大的雪人。
⑧女儿的话触动了我。
原来,女儿一直嚷嚷着要来北方看雪,真正的目的还是为了她的妈妈。
⑨我不忍提醒她,我们永远也无法将雪花运到南方去。
我总是提醒自己:孩子的心女儿没有见过她的妈妈,在她出生的那一刻,她的妈妈便因为难产离开了我们。
仿佛一切都有预感一样,在妻子的日记里,我看到了她写给自己未出生的孩子的信。
她说:即使有一天她离开了人世,她的魂魄依然围绕在孩子的身边,春天她就是早上第一缕吻着孩子脸颊的阳光,夏天她就是那大树底下的阴凉,秋天她就会变成一朵朵云彩,冬天的时候她就会变成雪……⑽每当女儿问我她的妈妈在哪里的时候,我就会对她说,你妈妈离开这个世界了,但她爱我们。
春天的晨光,夏天的绿阴,秋天的云朵,冬天的雪花,这些都是你妈妈变的,她一刻都没有离开我们。
女儿记住了我的话。
在春天,总是太阳刚一露头就醒了,她说妈妈在唤她起床呢;夏天,她总是习惯把书桌搬到那棵大树底下去做作业;在秋天,她总是趴在窗台上,托腮凝望天上的云。
我知道,她那颗小小的心在用她自己的方式怀念着母亲。
⑪可是冬天,她找不到与母亲的联系了,因为南方没有雪。
⑫这就是她要来北方看雪的原因啊!⑬雪花在天空舞蹈!⑭因为南方没有雪。
⑮天空阴暗得仿佛是大地,大地晶莹得仿佛是天空。
⑯夜晚再黑,也压不过雪的白。
⑰第二天清晨,女儿轻轻推开门,小心翼翼地踩出了一行小脚印。
她对我说:“爸爸顺着我的脚印走,别踩疼了雪。
”⑱那一刻,我看到的世界全都是洁白的,包括人的心灵。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和表现手法的理解与分析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 . 从文章看我带女儿来看雪的原因是让女儿记住妈妈,怀念妈妈。
B . 第⑦段加横线的句子由“看雪”的描绘转入对妈妈的回忆,为后文写她妈妈离世作铺垫。
C . 第⑯段暗含着深意:人生有再大的不幸,只要我们拥有纯洁的心灵,我们就能乐观面对,就能战胜不幸。
D . 第⑱段由女儿的美好心灵引申到所有人的情感,这是在深化主题,升华感情的作用。
(2)揣摩下面句中划线的词,说说它的表达效果。
①孩子的心灵是最纯洁的一片雪地,在他们心灵上经过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小心,不要弄脏了孩子的世界,不要踩疼了他们的梦想。
②爸爸,顺着我的脚印走,别踩疼了雪。
(3)联系全文,说说“雪”在文中有什么象征意义?(4)文中第⑨段有妈妈写给女儿的一封信。
在一次大地震中,也有一位母亲给孩子留下了短信。
这位母亲双膝跪地、双手撑地,用脊梁为她三四个月大的孩子挡住了垮塌的房屋。
在离世前她用手机给孩子留下短信:“亲爱的宝贝,如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读了这两位母亲的信,你有什么感受?请联系实际作答。
(50字左右)11. (17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阴影与阳光①14岁的中学生小蒙觉得自己这几天倒霉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