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全册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同步练习(含答案共30套)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同步练习(含答案共30套)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同步练习(含答案共30套),一下为期中两课的练习:《冰心诗三首》同步练习1、常识填空。
冰心,原名________,现代著名作家,________文学家。
课文中的三首诗分别出自她的诗集《________》、《________》。
2、默写。
(1)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嫩绿的芽儿,和青年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母亲》一诗中两个“躲”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朗诵并默写这三首诗,体悟三首诗表达的不同的感情。
5、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鸟巢()折叠()倘()若抛()下嫩()绿6、阅读《嫩绿的芽儿》,完成练习(原文略)。
(30分)(1)本诗所选择的三个意象是什么?这三个意象次序能否调换?(2)芽儿、花儿、果儿各自的愿望是什么?从中你能否领悟出这首诗的寓意吗?(3)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
1、阅读小诗完成下列各题。
还是您吗老师韩笑还是您吗老师那个留长发的漂亮阿姨还是您吗老师那个戴眼镜的慈祥妈妈还是您吗老师那个银发苍苍的老祖母您默默地不说话噢正是您啊老师您默默地不说话此刻我看见满树的桃李都挂满了晶莹泪花此刻您还是默默地不说话 (引自《当代中学生诗歌散文选•绿太阳》)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老师的感情。
(2)、诗歌的前三节分别用凝炼的语言概括了老师哪三个阶段的生活经历?2、诗歌中三次写到“默默地不说话”,从修辞的角度看,它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内容上推敲,其深层含义是?3、“满树的桃李”运用的修辞方法是,在这里,它指的是。
4、为什么此时“满树的桃李,都挂满了晶莹的泪花”?5、片断写作练习,试着写一首小诗,内容自定,行数不限。
参考答案基础知识达标: 1、谢婉莹儿童《繁星春水》《嫩绿的芽儿》 2、(1)鸟儿躲到它的巢里;(2)“发展你自己!” 3、诗人巧妙地借前一个“躲”字引出第二个“躲”字:如同鸟儿躲到鸟巢避风雨一样,儿女的心灵(精神和感情)受到打击,总会在母爱中得到慰藉。
苏教版初一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答案

苏教版初一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答案1.童年的朋友chàn pú ɡū nong lòu liǔ jiá zōng tuó 2.应诅咒润惩 3.苏联自传《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童年》 4.如:“明晃晃、密密、乌黑乌黑”等。
示例:“密密”“乌黑乌黑”写外祖母的头发浓密而有光译。
5.B 6.D理解与鉴赏1. 第一自然段:我从外祖母的谈吐和脸部表情中感受到她的和蔼可亲和温柔慈祥。
第二自然段:外祖母成为我的终身朋友。
2. 用诗化的语言,形象地突出了外祖母的每一句话都充满着对我的亲切、温暖的关爱与体贴。
3.外貌描写这样的外貌描写是对外祖母人性的赞美,能够使读者感受到作者在外祖母身边那种温馨的感觉。
4.不能。
因为“睁”是描写外祖母微笑时的神态,如果改为“瞪”,就与“微笑”的神态相矛盾了。
5.“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的”,所以我觉得外祖母是我终身的朋友。
拓展与提升1.(1)这首诗描绘了禅院幽静、脱俗、自由、没有人世烦恼的景象。
(2)“空”字把诗人因为身处幽静、脱俗、自由的禅院,一下子把心中的种种人世烦恼都除去、心胸宽阔、俗念顿消的纯净的感受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2.要求:抓住特征,描写生动。
2. 一面积累与使用1.窖颓挲wù chóu chú zì2. 踱步地窖摩挲恣情/渡江窖洞婆挲咨询3.(1)E (2)A (3)F D (4)B (5)A (6)B4.①—C ②—D ③—E ④—A ⑤—B理解与鉴赏(一)1.C 2.甲:从远处粗线条地勾勒;乙:从近处细描;丙:面对面仔细地观察(或说特写) 3.突出鲁迅的外貌的主要特征——瘦,表现了他把整个生命献给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和顽强意志。
4.为革命(为民族、为国家)忘我工作(忘我工作为国担忧);痛恨*,有着意志顽强(二)1.抒情议论 2.这里的“路”是引导中国人民走向胜利的革命道路。
苏教版七上语文 同步练习1

初中语文试卷灿若寒星整理制作兴化市昭阳湖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练习一2015.9.14班级姓名学号成绩一、基础知识(68分)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20分)quán()释liú()览chōng jǐng()bì()益智shāng()惊xiàn()nèn()绿cháng yáng()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B.“这次国庆放假在家里都帮助妈妈做家务了吗?同学们。
”老师关切地问道。
C.只有群山知道小溪们是怎样努力地冲破重重阻碍、昼夜不停地奔向辽阔的海洋的。
D.请不要这样严厉地指责他,好吗?他还只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呀!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4分) ()A. 此次整治不仅为城市综合整治工作再上新台阶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使城区的夜景更靓丽。
B. 泰州旅游节开幕后,八方游客纷至沓来,旅游的接待工作井然有序。
C. 摇滚乐那强烈快速的节奏和迷离闪烁的灯光效果,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D. 夏天的拱极台公园,是人们避暑纳凉、读书学习的好时候。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36分)(1)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
(2)天上的风雨来了,;心中的风雨来了,。
(3)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4)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5)成功的花,!然而,,。
(6),和青年说:“!”,和青年说:“!”,和青年说:“!”5.在一个集市上,买萝卜的摊主在喊“刚上市的萝卜,赛过黄鸭梨。
”他身边一个买黄鸭梨的汉子,听到喊声,笑了笑,也喊道:“买鲜鸭梨啦,萝卜样的价。
”两个摊主的话,幽默有趣。
请说出他们喊声的言外之意。
(4分)买萝卜摊主的言外之意是。
买鸭梨摊主的言外之意是。
二、诗歌鉴赏(12分)小池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6.这首小诗写景很别致,能体现“小”的景物有哪些?(4分)7.请展开联想,描述前两句诗句所表现的意境。
苏教版七年级初一语文第一学期夏同步练习习题

苏教版七年级初一语文第一学期夏同步练习习题重点初中语文的学习缺少不了课下的练习,课下做练习习题能够帮助大家及时回顾学过的知识点,还能帮助大家总结归纳做习题的方法和经验,为此下面为大家带来苏教版七年级初一语文练习习题,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利用这些语文练习习题。
1.下列各组拼音中,无误的一项是( )(2分)A.芊芊(qi刓plainn) 迸发(b孿plainng) 澹澹(d刓plainn)B.黛色(d刓plaini) 酿成(ni刓plainng) 主宰(z僜plaini)C、曼舞(m刓plainn) 匍匐(p慭plain) 细滋(z塡plain)D.磅礴(p俓plainng) 苦涩(s圽plain) 蒸腾(zh匼plainn)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1)春华秋实( ) (2)轻歌曼舞( )(3)春日融融( ) (4)秋波澹澹( )3.下列各句没有运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2分)A.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
B.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
C.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风了;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
D.“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4.“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种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下面哪些句子体现了这一特点( )(3分)A.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
B.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
C.(这时她们)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着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
D.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
E.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
F.“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初一语文练习习题的全部内容,语文练习习题是我们提高自己语文学习水平的关键,希望我们能够重视课下语文练习。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请自行参考编辑使用。
苏教版七上语文 同步练习2

兴化市昭阳湖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练习二2015.9.21班级姓名学号成绩一、基础知识(64分)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28分)lín()xún()piān()然xī()来rǎng()往依wēi()挑tī()chóu chú()()chà()异mùyù()()lián yī()()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4分)A. 什么是故乡?生在哪里?哪里就是故乡。
B.气质的形成包括“实”和“虚”两个方面。
C.保尔的一生形象地告诉了我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D.“把这瓶家乡的水土带在行李箱里,”妈妈说:“它能保佑你一路平安。
”3.下列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4分)A.昭阳湖初级中学全体教师纷纷加入到“阅读经典,亲近母语”的读书活动中去,对学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B.这位来自农家的残疾孩子孜孜不倦....地在求学道路上探索前行,用自己的方式对成才作出了自己独特的诠释。
C.为使我们的家园更加美好,数百名志愿者走上街头,指手画脚....劝导交通倡行文明。
D.从新城区到老城区,沿街庄重典雅的建筑,精致中透着秀气的园林,温文尔雅、朴实守礼的市民使游客们的喜悦油然而生....。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4分)A. 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眉山市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
B. 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
C. 完善食品安全法规,规范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
D. 学生能够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的要求。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8分)(1),自将磨洗认前朝。
(2)谁道人生无再少?,。
(3)舟已行矣,而剑不行,,?(4)《次北固山下》中表示时序交替,蕴含自然理趣的句子是,。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共20份) 苏教版6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我的思念是圆的》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选出下列划线字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A.咽下B.咽喉C.狼吞虎咽D.咽唾液答案:B解析:分析:B项“咽”读yān,其他都读yàn。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多音字字音的掌握情况。
2.三首咏月诗的相同点是( )A.中秋咏月B.思念亲人C.盼望团聚D.赞美月亮答案:ABC解析:分析:除了D项,其余全部是三首咏月诗的相同点。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把握。
3.三首咏月诗词,写于不同的时代,都表达了()之情。
A.相思B.赏月的欣喜之情C.过节的兴奋之情D.对亲人的祝福答案:A解析:分析:三首咏月的诗虽然写于不同年代,但有共同的对中秋夜的相思之情。
故答案选A。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情感的把握。
4.三首咏月诗的不同之处( )A.时代不同B.形式不同C.所咏之月不是八月十五D.内容不同答案:ABD解析:分析:三首咏月的诗都是写于八月十五,但是时代不同,形式不同,内容也有所侧重。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诗的比较鉴赏能力。
5.由“无论山多高,海多宽/天涯海角都能看见它”我们可以联想到()A.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B.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D.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答案:A解析:分析:诗句的意思是无论相距多远,都能共享一轮圆曰。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
6.“在这样的夜晚/会想起什么?”由此句我们可以想到苏轼《水调歌头》里的()A.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B.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C.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D.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答案:D解析:分析:月圆之夜,亲人确不能团聚,所以可以想到月的阴晴圆缺,人的悲欢离合。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
7.“我的思念是圆的”,“圆”指的是()A.团圆、团聚B.圆满C.圆月D.圆圈答案:A解析:分析:“我的思念是圆的”,形象地表达作者渴望亲人团聚之情。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配套练习参考答案

初中语文课本配套学习七年级上册参照答案第一单元亲近文学一为你打开一扇门一、课前预习1.quán chōnɡ jǐnɡ裨缩徘 huái 耸2.〔1〕指可以代表同一类型的具体而微的人或事物。
〔2〕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事物的总和;领域。
3.〔1〕亲近阅读增长提升丰富〔2〕示例:不管是漫步,还是游泳,不管是旅游,还是读书,都使人身心放松。
4-5.略二、课堂学习1.C2.〔1〕删除“只有〞〔或把“只有〞改为“只要〞;或删除“一〞并把“就〞改为“才〞〕。
〔2〕把“改善〞改为“提升〞。
3.拥有“硕士〞“博士〞或更高的学位从不阅读文学作品4.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5.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升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6.不能。
因为三个加点词之间存在着逻辑联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
三、巩固拓展1.〔1〕参照示例一:了解家乡自然环境,感受家乡民风民俗,探寻家乡历史文化,这就是我一名文学爱好者参加“母亲河溯源〞活动的心愿。
参照示例二:我是青龙河畔一棵小树,渴求把根须深深地扎进家乡丰饶的土地,汲取家乡的文化乳汁。
请同意我参加“母亲河溯源〞活动吧!〔2〕示例一:追溯青龙源头活水,探寻家乡历史文化。
示例二:寻根溯源了解青龙,奋发图强报效家乡。
〔3〕示例:建议这次活动多走访青龙河沿岸历史悠久的村落,注意收集整理濒于失散的历史资料。
建议将这次视察采访的材料整理出版,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家乡,热爱家乡。
2.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3.她曾给了他成为一名作家的信心。
4.四个字,它们竟改变了他的一生。
5.对什么事都缺乏自信心。
6.不能,因为“增加〞表示数量的增加,“开阔〞表示范围的加大,和主语刚好搭配。
7.显示中心。
8.反问激烈表达出这寥寥数语对达尔科夫一生的庞大作用。
二繁星一、课前预习1.nà jì昧霎坠2.巴金小说散文家春秋3.示例:望着故乡的一切,我就动情地流下眼泪,仿佛回到了几年前的老家似的。
七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答案苏教版2020

七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答案苏教版2020第一单元亲近文学一为你打开一扇门一、课前预习1.quán chōnɡ jǐnɡ 裨缩徘huái 耸2.(1)指能够代表同一类型的具体而微的人或事物。
(2)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事物的总和;领域。
3.(1)亲近阅读增长提升丰富(2)示例:不管是散步,还是游泳,不管是旅游,还是读书,都使人身心放松。
4-5.略二、课堂练习1.C2.(1)删除“只有”(或把“只有”改为“只要”;或删除“一”并把“就”改为“才”)。
(2)把“改进”改为“提升”。
3.拥有“硕士”“博士”或更高的学位从不阅读文学作品4.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5.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升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6.不能。
因为三个加点词之间存有着逻辑联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
三、巩固拓展1.(1)参考示例一:了解家乡自然环境,感受家乡民风民俗,探寻家乡历史文化,这就是我一名文学爱好者参加“母亲河溯源”活动的心愿。
参考示例二:我是青龙河畔一棵小树,渴望把根须深深地扎进家乡丰饶的土地,汲取家乡的文化乳汁。
请允许我参加“母亲河溯源”活动吧!(2)示例一:追溯青龙源头活水,探寻家乡历史文化。
示例二:寻根溯源了解青龙,奋发图强报效家乡。
(3)示例:建议这次活动多走访青龙河沿岸历史悠久的村落,注意收集整理濒于失散的历史资料。
建议将这次考察采访的材料整理出版,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家乡,热爱家乡。
2.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3.她曾给了他成为一名作家的信心。
4.四个字,它们竟改变了他的一生。
5.对什么事都缺乏自信心。
6.不能,因为“增加”表示数量的增加,“开阔”表示范围的增大,和主语刚好搭配。
7.揭示中心。
8.反问强烈表达出这寥寥数语对达尔科夫一生的巨大作用。
二繁星一、课前预习1.nà jì 昧霎坠2.巴金小说散文家春秋3.示例:望着故乡的一切,我就动情地流下眼泪,仿佛回到了几年前的老家似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一为你打开一扇门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体会课文丰富优美的语言。
2、体会文学作品中的真实情感,提高修养,丰富情感。
【重点知识及能力讲解】体会文学作品的真实情感,明白阅读优秀文学作品,理解亲近文学在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感情等方面所起的巨大作用。
从而激起学生对文学的浓厚兴趣,打开文学这扇神奇的大门。
【难点知识及能力讲解】本文的语言美在词汇富有清新之美,句式灵活多变而富错落之美,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中表达不同的意思,而同一意思又用不同的语句来表达。
●预备练习1、文学常识本文的作者是当代作家,根据课文内容,可知此处的“门”是指。
2、读拼音写汉字或给汉字注音诠()释憧()憬()帷()幕真dì()广mào()bì()益跌dà()肃mù()斑lán()3、补全成语移化开大笑情不自喜哀五十危言听●课堂达标训练1、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1)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
2)世界上有无数关闭着的门,每一扇门里,都有一个你不了解的世界。
前一个“世界”指后一个“世界”指2、在空格处填写恰当的标点符号,①在这些关闭着的门中,有一扇非常重要的大门。
这扇门上写着两个字□文学。
②我曾经写过一段文字,题目是□致文学□□③如果你真实□真诚□如果你是……情不自禁的感叹。
●课堂提高训练语段研读你告诉人们,人生的色彩是何等丰富,人生的旅途又是何等曲折漫长。
你把生活的()幕一幕一幕地拉开,让无数不同的角色在人生的舞台上演出激动人心的喜剧和悲剧。
你可以呼唤出千百年前的古人,请他们深情地讲述历史,也可以请出你最熟悉的同代人,叙述人人都可能经历的日常生活。
你吐露的喜怒哀乐,使人开怀大笑,也使人热泪占()……你是遥远的过去,是刚刚过去的昨天,也是无穷无尽的未来。
你把时间在薄薄的书页之中,让读者的思想无()无束地漫游岁月达到长河,尽地两岸变化无穷的风光。
你是现实的,是梦想的,是平凡的客观天地和斑()的理想世界奇异的。
1、据拼音写字。
()wéi幕热泪占jīn()无jū无束()斑lán()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文段横线上。
供选择的词语:折光、凝聚、漫游、交汇、观赏、回声3、语段中反复出现的“你”是指,这里运用了修辞。
4、研读语段,说说语段是从哪个角度来赞美文学的。
▲课堂检测1、听写词语广袤瞬间热泪占襟裨益跌宕2、判断下列词语书写的正误,有错误的在括号内加以订正崇山俊岭()拔动心弦()深沉肃穆()无拘无束()潜移默化()千恣百态()3、课文运用了第二人称代词“你”,其中标题和第1至4段中的“你”指代的对象是,第5至结尾中的“你”指代的对象是。
后者用的修辞手法,这样写,。
▲课外强化训练阅读诗歌《青春时节》:当生命走到青春时节真不想再往前走了我们是多么留恋这份魅力和纯洁可是不能呵前面是鸥鸟的召唤身后是涌浪般的脚步和那不能再重复一遍的岁月时光那么无情青春注定要和我们诀别时光可也有意呵毕竟给了我们璀璨的韵华和炽热的血液我们对时光该说些什么呢是尤怨还是感激1、请结合诗的语境,补全以下诗句,使语句上下连贯、流畅。
山中最美的,是盛开的鲜花;最美的,是。
2、给加点词注音魅力()璀璨()炽热()3、“真不想再往前走了”是因为青春,“可是不能呵”又是因为青春。
4、汪国真的这首诗是想启示我们: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初步感知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2、体会丰富优美的语言。
3、学会课文中的拟人手法和对话方式。
【重点知识及能力讲解】丰富优美的语言,是本文的一大特点。
体会这个特点应是重要的能力。
【难点知识及能力讲解】理解课文中的拟人手法和对话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用文学的语言来阐述文学,描绘文学的手法。
作者把文学这一抽象的概念人格化,以和文学对话的方式描绘文学的魅力。
●预备练习1、解释下列词语及加点字的意思①诠释——②憧憬——③跌宕——④广袤——⑤真谛——⑥危言耸听——2、在空格处填写恰当的量词一神奇的大门一精彩的文字一激动人心的喜剧一忠实的朋友●课堂达标训练1、指出下列各句的修辞手法①你是广袤的大地土地,你是辽阔的天空。
()②面对那些把你当作追名逐利的敲门砖,你会把门关得很紧。
()③你是现实的回声,是梦想的折光,是平凡的客观天地和斑斓的理想世界奇异的交汇。
()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1、文学,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知识,修养,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
(增长、丰富、亲近,提高)2、不管是的,还是的,不管是,还是的,你都能有声有色的展现。
(深沉肃穆、精微细致、缤纷热烈、壮阔雄奇)3、仿照第2句写一个长句:不管是,还是,不管是,还是,都。
●课堂提高训练1、指出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①为你打开一扇门。
②为别人为大自然和人世间奇妙的景象惊奇迷醉时,他却在沉醉。
③只要愿意和你交朋友,你就会毫无保留地把心交给他们。
④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
2、阅读语段回答问题回到教室,我得意的拿出那本《骄傲的小燕子》小人书,故意在我的同桌面前晃来晃去,后来干脆大声读起来,故事很简单,一只骄傲的小燕子,为是显示自己的口齿伶俐,非要同池塘边上的一只小青蛙比赛数数。
结果呢,小燕子“一、二、三…”还没数到十,小青蛙已经“两五、两五”地数完一百了。
书虽然很薄,但这是我的荣誉,我的骄傲,偏过头向身旁的小胖子:“你看不看?”⑴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骄傲①骄傲②⑵联系上下文说说此段为什么要简述《骄傲的小燕子》的故事情节⑶找出文中表现“我”得奖后的动作、神情的语句,说说“我”此时是心理活动。
▲课堂检测(一)文学常识1、本文的作者是当代作家,根据课文内容,可知此处的“门”是指。
2、课文运用了第二人称代词“你”,其中标题和第1至4段中的“你”指代的对象是,第5至结尾中的“你”指代的对象是。
后者用的修辞手法,这样写,。
(二)根据词义填上相应词语1、故意说吓人的话使听的人吃惊()2、真实的描写()3、比喻借以求得名利的手段,达到目的后就可抛弃()4、人的思想、性格和习惯受其他方面的感染而不知不觉地起了变化()▲课外强化训练1、读拼音写汉字或给汉字注音诠()释憧()憬()帷()幕真dì()广mào()bì()益跌dà()肃mù()斑lán()2、纠正错别字千恣百态()情不止禁()拔动心弦()崇山俊岭()刘览事物()追名遂利()3、语段分析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
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
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的心声,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
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想,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
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人生的意义,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
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的积累,一种知识的积累,一种智慧的积累,一种感情的积累。
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也能丰富人的情感。
如果对文学一无所知,就想成为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那是不可想象的。
有人说,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
这不是危言耸听。
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
这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共识。
①有人说,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
这里的“高智商”是指“野蛮”在这里是指②这不是危言耸听。
“这”是指③这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共识。
“这”具体指④明确表明了作者激励青少年读者走近文学大门不是最终目的,其真意在于:。
⑤.这段文字中反复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⑥文中划线句中加点的三个词语能不能调换顺序?为什么?二冰心诗三首【学习目标】1、展开联想,理解小诗的形象2、理解诗人通过形象表现的人生哲理。
【重点知识及能力讲解】冰心早期的诗短小精悍,用温柔亲切的语调,富有哲理意味的语言,凭借丰富的想象和精巧的构思,熔铸成美丽的诗篇。
因此,把握前两者小诗的形象和哲理是本课时的重点。
【难点知识及能力讲解】一首诗在写作过程中,推敲词句,选择恰当的词语,对于诗的成功意义至关重要。
因此,本课时的难点是揣摩诗歌用词造句的精确。
●预备训练1、辨析注音组词侵()羡()浸()漾()2、常识填空冰心,原名,现代著名作家、、文学家。
《成功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