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期及中期财政收入预测分析
新鲜出炉▏2024年1-7月全国财政收支和债务数据发布——情况不容乐观

新鲜出炉▏2024年1-7月全国财政收支和债务数据发布——情况不容乐观近日,财政部发布了2024年1-7月全国财政收支情况和地方政府负债情况,根据相关数据显示,财政收支不平衡倒挂情况还是比较突出。
一、1-7月全国财政收支情况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663亿元,同比下降2.6%。
分中央和地方看,1-7月,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9745亿元,同比下降6.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75918亿元,同比增长0.6%。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5463亿元,同比增长2.5%。
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21444亿元,同比增长9.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34019亿元,同比增长1.5%。
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3295亿元,同比下降18.5%。
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386亿元,同比增长7.8%;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20909亿元,同比下降20.7%,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7763亿元,同比下降22.3%。
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41228亿元,同比下降16.1%。
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支出1282亿元,同比增长43%;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39946亿元,同比下降17.2%,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相关支出25098亿元,同比下降8.9%。
二、1-7月地方政府债券发现情况全国发行新增地方政府债券21459亿元,其中一般债券3710亿元、专项债券17749亿元。
全国发行再融资债券20577亿元,其中一般债券8899亿元、专项债券11678亿元。
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合计42036亿元,其中一般债券12609亿元、专项债券29427亿元。
地方政府债券平均发行期限12.3年,其中一般债券8.2年,专项债券14.0年。
地方政府债券平均发行利率2.42%,其中一般债券2.38%,专项债券2.44%。
三、1-7月地方政府债券还本付息情况地方政府债券到期偿还本金21400亿元,其中发行再融资债券偿还本金18314亿元、安排财政资金等偿还本金3086亿元,地方政府债券支付利息7760亿元。
中期财政规划报告范文

为提高财政效益,我们将进行以下调整和改革:
•财政支出结构优化:根据需求变化,适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预算管理创新: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建立绩效考核、激励和约束机制,提高预算管理的科学性和透明度。
•财税体制改革:通过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提高财政支出的效率和公平性。
2.2
除了依靠传统的税收收入,我们将积极探索多元化的财政收入来源:
•增加非税收入: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提高国有企业的资产效益,以增加非税收入的贡献。
•发展社会保障基金: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和投资,提高基金运作效率,增加财政收入。
•增加政府投资收益:通过积极推进PPP项目、资源开发等方式,增加政府投资的回报,提高财政收入。
1.2
•稳定财政收入:通过优化税收政策和加强税收征管,稳定财政收入的增长。
•合理财政支出:根据各类需求,合理安排财政支出,并加强财政资金使用的监管和管理。
•促进经济发展:积极引导社会投资,加大对重点行业和地区的支持力度,推动经济发展。
•优化财政结构:通过结构调整和改革创新,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提高整体财政效益。
中期财政规划报告范文
前言
本报告旨在对中期财政规划进行详细分析和规划,并提供有效的建议和指导,以确保财政目标的达成。通过对当前财政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我们将提出合理的财政目标,并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以应对未来的经济挑战和风险。
1.
1.1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面临一系列风险和挑战。为了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我们必须制定合理有效的财政规划,加强财政管理,提高财政收入和支出的效益,推动经济发展,保障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
2.1
根据当前经济发展情况和税收政策,我们计划通过以下措施稳定税收收入:
中国财政收入分析

中国财政收入分析一财政收入概述财政收入,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实施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需要而抽泣的一切资金的总和。
财政收入表现为政府部门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个财政年度)所取得的货币收入。
财政收入是衡量一国政府财力的重要指标,政府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范围和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财政收入的充裕状况。
财政就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弥补市场失灵,以国家为主体参与的社会产品分配活动。
它既是政府的集中性分配活动,又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
二财政总量规模分析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财政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我国财政收入保持着较高的增长幅度。
1978—2005年,我国财政实力不断增强,不含债务的财政收入从1132.26亿元增加到31649.29亿元,按现价的可比口径计算,增长了25倍左右,年均增长15%左右。
特别是1994年财税体制改革以来,财政收入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1994—1997年,财政收入年均递增18.8%,年均增加额超过1000亿元。
随着国家财力的不断增强,财政对国家政权建设以及经济建设的保障能力不断提高。
1978 —2005年,不含债务的财政支出从1122亿元增加到33930.28亿元,同口径比较,增长了25.2倍,年均增长15.7%。
国家财政通过资金投入和制定实施相应的财政政策,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有力地支持了国家重大改革措施的出台和重要方针政策的实施,促进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表一我国历年财政收入总额以及增长速度单位:亿元资料来源:《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规模长期保持较快的增长水平(见表一),为我国社会经济的长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十分重要的基础,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我国财政快速增长是中央和地方共同作用的结果,改革开放以后中央财政收入增速从总体来讲是快于地方的(见表二)。
2023年财政上半年总结

2023年财政上半年总结2023年上半年,我国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财政收入和支出也取得了积极的成绩。
本文将从经济增长、财政收入、财政支出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分析。
首先,2023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长稳定且较快。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达到了6.5%,保持了较高的增长水平。
这得益于我国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的积极影响,以及多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推进。
同时,稳定的货币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财政政策也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坚实的支持。
财政收入方面,上半年我国财政收入呈现出较好的增长态势。
根据财政部公布的数据,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了7.2%。
其中,税收收入增长了6.8%,非税收入增长了9.3%。
这主要得益于经济的稳定增长,企业盈利能力的提升以及税收征管的不断改进。
此外,上半年国家开展了多项减税降费政策,如增值税率下调、小微企业享受更多税收优惠等,这也为减轻企业负担、促进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
财政支出方面,上半年我国继续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领域的投入。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国家加大了铁路、高速公路、水利等领域的投资力度,推动了多个重大项目的建设。
在民生领域,国家加大了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支出,力求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此外,上半年我国还加大了对科研创新和环保领域的投入,推动了科技创新和环境保护工作的推进。
总体来看,2023年上半年我国的财政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成绩,经济保持了稳定增长态势,财政收入和支出均呈现出较好的增长态势。
然而,也需要看到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我国面临着经济增速回落、外部环境变化等风险因素,需要及时采取措施应对。
其次,财政支出中存在一些领域的投入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
最后,需要继续加强财政收入征管工作,防止出现税收逃漏等问题。
为了进一步推动经济的健康发展和财政的可持续性,下半年我们应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稳定经济增长,进一步提高财政收入和支出的质量和效益。
2024年财政工作计划收入预算安排

2024年财政工作计划收入预算安排2024年,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周期的开始,财政部将提出一系列的预算安排,以稳定和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以下是2024年财政工作计划收入预算的安排。
一、宏观经济环境1.1 国内经济增长目标根据国家发展的需要和经济形势的评估,预计2024年我国经济增长目标为6.5%。
1.2 财政收入目标根据经济增长目标和财政需求的预估,2024年财政收入目标将调整为30万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收入目标为15万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目标为15万亿元。
二、税收收入2.1 增值税预计2024年增值税税收收入为8.5万亿元。
通过改革优化增值税税率结构,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同时加强税收征管,提高税收征管效率。
2.2 企业所得税预计2024年企业所得税税收收入为4万亿元。
通过加强对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管理和监控,确保政策的有效实施,同时加强对高科技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2.3 个人所得税预计2024年个人所得税税收收入为2.5万亿元。
继续加强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推动个税改革,实现个税征管的精细化和智能化。
2.4 土地增值税预计2024年土地增值税收入为1.5万亿元。
通过加强对土地增值税政策的实施和执行,遏制房地产市场过热,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2.5 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预计2024年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收入为1.2万亿元。
通过深化改革开放,扩大进口,加强对进口商品的监管和征税,增加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的收入。
三、非税收入3.1 国有土地出让收入预计2024年国有土地出让收入为2万亿元。
通过加强土地管理和土地出让的规范性,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的质量和效益。
3.2 资本金收益预计2024年资本金收益为1.5万亿元。
通过加强对国家财政资金的管理和运作,提高资本金的收益率,增加资本金收益。
3.3 国有资产出售收入预计2024年国有资产出售收入为1.2万亿元。
通过优化国有资产出售的方式和市场化程度,提高国有资产出售收入的质量和效益。
中国财政情况的统计分析

中国财政情况的统计分析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其财政情况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经济稳定和社会发展。
本文将通过统计分析中国财政情况,探讨中国财政收入和支出的特点、财政政策的执行效果以及面临的挑战。
与此同时,中国财政支出主要用于社会福利、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国防以及农民收入等方面。
财政支出在过去几年也保持了稳定增长。
例如,在2024年,财政支出达到了23.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1%。
这表明中国政府在满足人民基本需求、改善社会福利条件和加强国家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次,我们需要分析中国财政政策的执行效果。
为刺激经济增长和应对国内外的经济挑战,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财政政策措施。
例如,通过减税和降费来促进企业发展,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提高居民消费能力。
此外,政府还提高了财政投入,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等领域的支持力度。
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投资、消费和经济增长,为中国经济提供了稳定的财政支撑。
然而,中国财政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中国财政收入主要依赖于税收,尤其是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
随着国内外贸易形势的变化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一些行业的税收收入可能会减少,给中国财政收入带来压力。
其次,财政支出压力增大。
中国面临着老龄化的挑战,需要加大养老、医疗等社会福利的支出。
此外,基础设施建设、教育、环境保护等领域的需要也需要更多财政支持。
另外,财政管理和监督也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加强财政预算管理、财政投资审批、财政资金使用监管等方面的能力和机制建设,对保证财政资金的安全和有效使用非常重要。
总之,中国财政情况的统计分析显示了其稳定增长的特点,同时也反映了其面临的挑战。
中国政府需要继续加大财政力度,采取有效的财政政策措施,提高财政收入的多样性和财政支出的效益,以适应国内外的经济环境变化,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023预算报告解读

2023预算报告解读导言2023年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面建设阶段的重要一年。
为了确保国家经济稳定增长、民生持续改善以及各项重大战略发展计划得以实施,政府在2023年预算报告中提出了一系列的财政安排。
本文将对2023预算报告进行解读,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政府的财政政策和预算安排。
经济发展预测与战略目标根据2023预算报告,我国经济发展预计将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
预计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目标为6.0%左右。
同时,报告中还明确了我国继续推进创新驱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内需、促进就业等方面的战略目标。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政府将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预计拨款数额将达到X万亿元,用于支持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科研和产业化。
此外,政府还将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并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和农民收入的支持。
财政收入与支出安排报告中对2023年的财政收入与支出也进行了安排。
预计2023年全国财政收入将达到X万亿元,比去年增长X%。
其中,税收收入为主要组成部分,预计2023年共计X万亿元。
另外,非税收入也有所增长,预计将达到X万亿元。
财政支出方面,政府将继续做好民生保障工作。
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支出将得到加强,确保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基本的公共服务。
同时,政府还将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投入,预计2023年基础设施投资额将达到X万亿元,环境保护投资额将达到X万亿元。
财政改革与风险防控为了确保财政收支平衡和财政稳定,政府将进一步推进财政改革。
报告中指出,要加强预算管理,提高预算执行效率,加强对政府性基金等财政专户的监督和管理,推动财政资金的合理流动和使用。
同时,政府也意识到存在的风险和挑战。
报告提到,要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
同时,要加强税收征管,打击税收违法行为,确保财政收入的稳定和可持续增长。
结语2023预算报告的发布为我国未来一年的经济发展和财政安排提供了清晰的指导。
中央财政收入预算报告分析

债务收入占比保持
稳定
债务收入作为中央财政收入的补 充来源,占比保持稳定,为财政 支出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支持。
03 预算执行情况分析
预算收入完成情况
税收收入
税收收入是预算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包括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在预 算执行期间,税收收入的实际完成情况与预期相比,可能存在偏差。
近年来,中央财政收入保持稳步增长态势,收入规模不断扩大。
收入质量持续提高
在总体收入增长的同时,收入质量也不断提高,税收收入占比持续 上升。
财政收入结构逐步优化
随着税收制度的不断完善和非税收入的规范管理,财政收入结构逐 步优化。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主要收入来源分析
税收收入
税收收入是中央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包括个人 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
税收收入在中央财政收入中占据主导地位,是中央财政收入的主要来 源。
非税收入占比有所下降
与税收收入相比,非税收入的占比有所下降,表明我国在规范政府收 入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财政支出结构优化
中央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重点支持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领域, 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对未来财政工作的建议
继续加强税收征管 规范非税收入管理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加强财政风险管理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中央财政收入预算报告分析
目 录
• 引言 • 中央财政收入概况 • 预算执行情况分析 • 财政收入质量评估 • 财政收入预测与展望 • 结论与建议
01 引言
报告的目的和背景
目的
本报告旨在分析中央财政收入预算的 实际情况和未来趋势,为政策制定者 和投资者提供决策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是经济的总体发展态势,即 GDP 的增长。 GDP 是国民经济 的代表性指标, 财政收入与 GDP 的 关 系 集 中 反 映 了 财 政 收 入与经济的关系。 因此,选择 GDP 作为模型变量具有独特意 义。 本着这样一个目的,建立财政收入同 GDP 的一元线性回 归方程,y=β0+β1*x+μi。 其中 y 代表财政收入,x 代表GDP。
时间序列预测模型是一种历史资料延伸预测,也称历史 引伸预测法,是以时间数列所能反映的社会经济现象的发展 过程和规律性为基础,进行引伸外推,预测其发展趋势的方 法。 时间序列,也叫时间数列、历史复数或动态数列。 它是将 某种统计指标的数值, 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到所形成的数列。 时间序列预测法就是通过编制和分析时间序列,根据时间序 列所反映出来的发展过程、方向和趋势,进行类推或延伸,借 以预测下一段时间或以后若干年内可能达到的水平。
是 解 决 “十 二 五 ”就 业 问 题 的 基 本 底 线 ,从 转 变 经 济 发 展 方 式 、
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角度看,也应该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率),
2016~2020 年 为 4.63%(上 述 增 长 率 能 够 保 证 2020 年 人 均
GDP 翻两番目标的实现),2021~2030 年平均增长率为 3.6%。
朱 秀 变 (1981-),女 ,山 西 平 遥 人 ,助 理 研 究 员 ,研 究 方 向 :经 济 预 测 理 论 与 实 践 。
112 统计与决策 2010 年第 11 期(总第 311 期)
经济纵横
财政又通过自身的收支调整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使产业结 构向着有利于地区经济发展的方向调整和变化。 因此,从产 业结构的角度分析财政收入及其构成,了解和掌握不同产业 部门运行状况和发展趋势,从而有针对性地对产业结构加以 调整和优化,不断促进财政收入的增长和地区经济的全面发 展。 中国目前财政收入主要来自第二产业,来自第一产业的 比重越来越小,但来自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步上升。 随着中国 经济的发展, 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会进一步上升,第 三产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必将进一步提高。
财政收入是一个地区或国家经济指标体系中的一个核 心指标,它能综合反映经济活动总量和衡量一个地区或国家 的工业经济发展水平。 对财政收入进行定量分析并对其作出 较为准确的预测则可以为相关部门或者企业制定发展规划、 实施相关措施提供可靠的理论预测参考。 综观国内外关于财 政收入预测的研究可知,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关注财政收 入问题,并构建了多种预测模型。 有的从财政收入自身角度 建立模型预测财政收入,有的从社会经济因素与财政收入关 系角度来建立模型预测税收收入,预测模型多种多样、差异 很大。 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稳定性和财政收入影响因素的复杂 性,加大了财政收入预测的难度。 本文运用 Eviews6. 0 统计 分析软件, 试图对中国近期及中期的财政收入进行预测,力 求为财政税收政策的制定提供有益的指导。
经过回归,二阶自回归达到了稳定性要求,单位根均小于 1, 序列达到平稳性要求,各统计量显著,因此对应的估计方程为:
Yt=-10797.44+0.26*GDP+μt (0.028) (9.18)
μt=1.71*μt-1-0.758μt-2+vt
统计与决策 2010 年第 11 期(总第 311 期) 113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国民经 济 的 重 要 指 标 ,受 多 种 因 素影响,其中有确定性因素,同时还有不确定性因素。 中国在 经济发展过程中,虽然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但经济发展势头 良好,具有良好的经济发展前景。 根据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现状,现假设 GDP 预测方案如下。
2009 年和 2010 年增长率分别为 8%和 8.5%,2011~2015 年为 7.5%(约与“十一五”目标持平,从劳动力供给趋势看,也
中 国 属 于 发 展 中 国 家 ,GDP 总 量 达 到 了 世 界 第 三 位 , 2008 年达到了 300670 亿元。 世界经济一体化使中国经济的
增长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但总体来说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 大趋势是不会改变的,这为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奠定了良好 的基础。 1.2 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制约
进行了预测。 由于近期受金融危机影响财政收入形势不容乐观,但长期来看,国家财政能力将不断增
强。 通过预测的财政收入中长期数据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得出一些结论和启示。
关键词:财政收入预测;AR 模型;税制改革
中 图 分 类 号 :F812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02-6487(2010)11-0112-03
财政收入是一定量的货币收入,它是在一定的价格体系 下形成的,又是按一定时点的现价计算的,所以,由于价格变 动 引 起 的 GDP 分配的变化也是影响财政收入增减的一个不 容忽视的因素。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价格变动对财政收入增减 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引发物价总水平上升的原 因;二是现行的财政收入制度;三是价格总水平的变动往往是 和产品比价的变动同时发生的, 而产品比价关系变动以另一 种形式影响财政收入。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物价水平会进一 步上升,按可变价格计算的财政收入也会相应上升。 同时由于 中国在中长期内仍将是以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流转税 的收入随着物价的上升,会进一步提高中国的财政收入。 1.4 产业结构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财政收入弹性是指财政收 入 增 长 率 与 GDP 增 长 率 的 比 值。 用△t 表示财政收入的变化量,△g 表示 GDP 的变化量, 则 Et=(△t / t) / (△g / g) 即为财政收入弹性的表达式。 当 Et<1 时,说明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慢于 GDP 的 增 长 速 度 ,即 财 政 收入缺乏弹性: 当 Et>1 时, 说明财政收入的增长 速 度 快 于 GDP 的增长速度, 存在着比较强的财政收入 弹 性 (曲 振 涛 , 2002 年)。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社会公共产品的需求量也随 之增加,有很多地方需要财政投入,这就要求财政收入也需 要相应的提高,即财政收入弹性 Et 应该大于或者等于 1。 只 有这样才能保证政府职能的履行,为经济增长提供支持。 因 此,从理论上分析,随着经济的增长,财政收入也会相应的增 长。 因此,财政收入与 GDP 呈正相关关系。 2.2 GDP 的预测
2 财政收入模型的构建与预测结果
2.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经济总量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 (GDP) 和 国 民 生 产 总 值
(GNP)可以看作近似相等;从国民经济统计上看,二 者 可 以 近 似替代。 世界银行专家基恩·马斯顿通过实证方法比较了一 些高税负国家与低税负国家的经济增长情况, 得出的结论 是:低税负国家人均 GDP 增长率、公共 消 费 与 私 人 消 费 增 长 率、投资增长率、出口增长率及就业与劳动生产率都比高税 负国家高。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经济学家们也对发展中国家 的税负情况作了调查,其分析的结论是:税收与人均收入、经 济开放度(用进出口总额占 GDP 比率来衡量)、经济结构(特别 是农业和采矿业产值占 GDP 比率来衡量)等有关。 首先,税收 比率与人均收入水平正相关;其次,税收比率与经济开放度 正相关;税收比率与农业产值占 GDP 比率负相关。 根据税收 收入与国民收入存在正相关关系的经济理论, 可以推出,长 期内政府财政收入增长与 GDP 增长 之 间 应 该 存 在 着 稳 定 的 函数关系,即财政收入与 GDP 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
年份 2024 2025 2026 2027 2028 2029 2030
GDP 1164006 1240830 1322725 1410025 1503087 1602291 1708042
增长率 3.60% 3.60% 3.60% 3.60% 3.60% 3.60% 3.60%
2.3 简单一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 财政收入的增长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最根本的原
经济纵横
表2
产业结构和财政的关系十分密切。 一方面,产业结构的 不同比例和层次决定着财政收入的规模和水平; 另一方面,
基金项目:2010 年高等学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2010SQRW046) 作 者 简 介 :崔 志 坤 (1979-),男 ,河 北 卢 龙 人 ,财 政 部 财 政 科 学 研 究 所 博 士 师 ,讲 师 ,研 究 方 向 :财 税 理 论 与 政 策 。
通过财政收入与 GDP 的散点 图 可 以 看 出 , 财 政 收 入 与 国内生产总值存在一定得线性关系。 利用财政收入的历史数 据 ,进 行 OLS 回 归 ,根 据 下 列 输 出 结 果 得 财 政 收 入 的 线 性 趋 势模型为:
y=-8069.855 +0.224227*x (852.2318)(0.006335) (-9.469085)(35.39654)
该方 程 线 性 显 著 ,但 DW 值 (0.96)偏 低 。 若 将 常 数 项 理 解为受其他因素的综合影响,则 GDP 每 增 加 100 亿 元 ,财 政 收入相应增加 22 亿元, 即财政收入占 GDP 得 22%左 右 ,这 个比例与近些年来的宏观税负平均值非常接近。 但该模型估 计误差较大,适合中长期估算预测。 2.4 AR 时间序列预测模型
年份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