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结力试验报告
泥浆黏度试验报告

泥浆黏度试验报告
泥浆黏度试验报告
一、试验目的
本次试验旨在测试泥浆的黏度,以评估其在钻井作业中的流动性能。
二、试验原理
泥浆的黏度是指流体在其内部受到的内摩擦力,可通过斯托克斯公式计算。
理论上,黏度越高,则液体流动性越差,反之亦然。
三、试验步骤
1.取一定量泥浆样品,并将其放入球祼杯中;
2. 放置在黏度仪上,并设置旋转速度;
3. 黏度仪在规定时间内测量泥浆样品的流动时间;
4. 将测量数据输入计算机中,计算出泥浆的黏度值。
四、试验结果
本次试验得出的泥浆黏度值为xx,符合钻井作业所需的要求。
五、结论与建议
根据试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所测试的泥浆具有良好的流动性能,适用于钻井作业。
建议在后续的作业过程中,保持泥浆的稳定性,并定期进行黏度测试,以确保钻井作业的顺利进行。
六、注意事项
1.试验样品应当充分搅拌均匀;
2. 试验过程中,应尽量避免空气干扰,以确保测试数据的准确性;
3. 黏度仪的旋转速度应根据泥浆的黏度来设置,以便获得正确的测试
结果。
以上为本次泥浆黏度试验的报告,希望能对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和帮助。
31、陶瓷墙地砖胶粘剂检验报告-001

序号1
2
3 4 5 6陶瓷墙地砖胶粘剂检验报告
GD-C3-5131
委托单位: 检验单位:(检验报告专用章)工程名称:
工程部位:报告编号:
检评依据:样品编号:
见证单位:检验类别:
见证人员:监督登记
号:
产品名称生产单位出厂日期种类配比
检验项目技术要求检验结果单项判定拉伸粘结原强度
(MPa)
浸水后拉伸粘结强度
(MPa)
热老化后的拉伸胶粘强度
(MPa)
压缩剪切胶粘强度
(MPa)
晾置时间,20min拉伸胶粘强
度 (MPa)
滑移(mm)
结 论
备 注
委托单位地址:
声明:1.本检验报告涂改、换页无效。
未经本单位书面批准,不得部分复制本检验报告。
(完全复制除外)
2.对本报告如有异议,应在收到报告15日内以书面形式向本单位提出,过期不予受理。
检验单位地址:电话:
审核:主检:批准:。
附着力测试报告

样品名称:
样品号:
试验类别:附着力测试
结论:合格
报告编号:
申请单位:xx有限公司
编制:
校对:
审核:
xx有限公司
2019年3月29日
样件型号
样件数量
样件名称
试验开始日期
试验项目
附着力测试
试验完成日期
样件类型
□DV■PV
试验设备
划格器、3M胶带
实验目的
用以检验试件漆面附着力
实验要求
划格刀、3M胶带测试附着力
实验标准
/
实验记录
试验结束后试件切割交叉处受影响面积小于5%
实验照片
试验前:
试验设备:
试验后:
实验结果
在切割交叉处有少许脱落,交叉切割面积受影响很小,附着力符合要求。
试验员:
审核:
批准:
粘合剂检测报告

粘合剂检测报告1. 引言粘合剂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材料,用于固定、连接和粘合不同物体。
然而,不合格的粘合剂可能会导致产品质量问题、安全风险和环境污染。
因此,对粘合剂进行有效的检测和评估至关重要。
本报告旨在介绍粘合剂检测的方法和结果。
2. 检测方法为了确保粘合剂的质量,我们采用了以下几种常用的检测方法:2.1 外观检查外观检查是最基本也是最直观的检测方法之一。
我们通过观察粘合剂的颜色、质地、流动性和是否有气泡等因素来评估其外观质量。
正常的粘合剂应该具有均匀一致的颜色和质地,流动性适中,没有明显的气泡存在。
2.2 粘度测定粘度测定是衡量粘合剂的流动性能的重要方法。
我们使用了粘度计来测定粘合剂的粘度值。
较高的粘度值可能意味着粘合剂含有过多的溶剂或者填充材料,从而影响其粘合性能。
2.3 力学性能测试力学性能测试可以评估粘合剂在应力下的强度和可靠性。
我们使用拉伸试验、抗剪强度测试和剥离强度测试来评估粘合剂的力学性能。
合格的粘合剂应该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粘接可靠性。
2.4 化学成分分析粘合剂的化学成分可以对其性能和潜在危害进行评估。
我们使用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粘合剂样品进行化学分析。
通过分析样品中的挥发性有机物和残留物,我们可以确定粘合剂中是否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化学物质。
3. 检测结果经过以上检测方法的综合评估,我们得出了以下检测结果:1.外观检查:所有样品的外观质量良好,无明显的颜色差异、质地异样或气泡存在。
2.粘度测定:粘度值在正常范围内,符合标准要求。
3.力学性能测试:粘合剂样品的拉伸强度、抗剪强度和剥离强度均满足产品设计要求,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4.化学成分分析:通过GC-MS分析,未检测到任何有害化学物质的存在,粘合剂样品化学成分安全合格。
4. 结论本次粘合剂检测结果显示,样品的质量良好,符合产品设计和标准要求。
粘合剂具有良好的外观质量、适度的粘度、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安全的化学成分。
粘结力测试方法

粘结力测试方法引言:粘结力是指粘接剂在两个或多个物体表面之间产生的粘结强度。
在许多工业应用中,粘结力是一个关键参数,它直接影响到粘接结构的性能和可靠性。
因此,准确测试粘结力对于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粘结力测试方法。
一、剪切试验法剪切试验法是一种常用的测试粘结力的方法,它通过施加剪切力来评估粘接剂的粘结强度。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准备测试样品,将粘接剂均匀涂布在两个试样的接触面上。
2. 将两个试样紧密贴合,并施加一个垂直于接触面的剪切力。
3. 通过测量施加剪切力的最大值来评估粘接剂的粘结强度。
二、拉伸试验法拉伸试验法是另一种常用的测试粘结力的方法,它通过施加拉伸力来评估粘接剂的粘结强度。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准备测试样品,将粘接剂均匀涂布在两个试样的接触面上。
2. 将两个试样的一端固定住,另一端施加一个拉伸力。
3. 通过测量施加拉伸力的最大值来评估粘接剂的粘结强度。
三、剥离试验法剥离试验法是一种常用的测试粘结力的方法,它通过施加剥离力来评估粘接剂的粘结强度。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准备测试样品,将粘接剂均匀涂布在两个试样的接触面上。
2. 将两个试样紧密贴合,并施加一个垂直于接触面的剥离力。
3. 通过测量施加剥离力的最大值来评估粘接剂的粘结强度。
四、压缩试验法压缩试验法是一种常用的测试粘结力的方法,它通过施加压缩力来评估粘接剂的粘结强度。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准备测试样品,将粘接剂均匀涂布在两个试样的接触面上。
2. 将两个试样紧密贴合,并施加一个垂直于接触面的压缩力。
3. 通过测量施加压缩力的最大值来评估粘接剂的粘结强度。
五、剪切-拉伸复合试验法剪切-拉伸复合试验法结合了剪切试验法和拉伸试验法,可以更全面地评估粘接剂的粘结强度。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准备测试样品,将粘接剂均匀涂布在两个试样的接触面上。
2. 先进行剪切试验,通过施加剪切力测量粘接剂的剪切强度。
3. 再进行拉伸试验,通过施加拉伸力测量粘接剂的拉伸强度。
附着力实验报告

零件名称 零件号 用 途
序号 型式试验 试验项目
试验时间 试验周期 试验单位
实验要求 1、用工具在涂层上切出十字格子图形,切口 直至底材;2、用毛刷沿对角方向各刷五次, 使用胶带贴在切口上并拉开;3、使用一个带 照明的放大镜检查格子区域 4、根据划格结果 评价掉漆面积大于5%为不合格,掉漆面积小于 5%为合格 1.用2H铅笔,将笔芯削成圆柱形并在400磨砂 纸上磨平后,装在专用的铅笔硬度测试仪上( 施加在笔尖上的载荷为1Kg,铅笔与水平面的 夹角为45°),推动铅笔向前滑动约5mm长,共 划5条。2.再用橡皮擦将铅笔痕擦拭干净。3. 检查产品表面有无划痕,当有1条以下时为合 格。
2012年3月3日 一个周
结果判定
1、
涂层附着力测试
■合格
□不合格
2、
硬度测试
■合格
□不合格
3、
撞击试验
通过金属钢板的尖角部分敲击油漆表面,油漆 未出现扩散性掉漆,油漆表面柔韧性较好。
■合格
□不合格
4、
涂层光泽度测试
光泽度测试 目测表面颜色是否暗淡无光泽
■合格
□不合格
5、
酒精测试
1.用专用的砂质橡皮,施加500g的载荷,以 40~60次/分钟的速度,以20mm左右的行程, 在样本表面来回磨擦300个循环。2.测试完成 后油漆不透底为合格。
■合格
□不合格
测试:
审核:
日期:2012年3月10日
EPS板与基层拉伸粘结强度检测报告

EPS板与基层拉伸粘结强度检测报告
工程名称明翰国际试验编号LB—EPS—2012—0571
建设单位长春英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检测日期粘结2012年08月23日拉拔2012年08月23日
委托单位长春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委托人孙洪伟见证单位长春市建设监理中心见证人庞小军EPS板规格500mm×500mm×60mm胶粘剂名称粘结剂
EPS板产地吉林省鑫隆建材有限公司胶粘剂厂家北京振利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抽样部位北立面基层材料水泥砂浆
仪器名称SHJ—40多功能强度检测仪试件尺寸100mm×100mm
评定依据
JGJ144—2004《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
GB50411—2007《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环境温度25℃
编号粘结强度(MPa)断开状态
一组1 0.13 破坏部位在EPS板内
2 0.11 破坏部位在EPS板内
3 0.1
4 破坏部位在EPS板内
4 0.12 破坏部位在EPS板内
5 0.12 破坏部位在EPS板内
标准要求
依据JGJ144—2004《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外墙外保温系统现场拉伸粘结强度不得小于0.1MPa,并且破坏部位应位于保温层内。
检验结论
本次检测试样平均粘结强度为0.12MPa,依据JGJ144—2004《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的规定,该组试件粘结强度合格。
主检:审核:批准:
检测单位(章)
本报告复印件无原单位盖章无效;对检测结果若有异议,限收到报告十五日内向检测单位提出。
监理(建设单位)意见:。
混凝土粘结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混凝土粘结的基本原理和影响因素;2. 掌握混凝土粘结实验方法及数据处理;3. 分析影响混凝土粘结性能的因素,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二、实验原理混凝土粘结是指新旧混凝土之间、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与预应力筋、混凝土与预埋件等之间的粘结。
粘结强度是衡量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指标。
本实验主要研究新老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强度,分析影响粘结性能的因素。
三、实验材料1. 新混凝土:采用水泥、砂、石子、水等材料,按一定比例配制;2. 老混凝土:取自实际工程中的废弃混凝土,破碎后过筛,取粒径为10mm以下的骨料;3. 界面剂:采用水泥基界面剂;4. 实验仪器:混凝土抗折试验机、水泥净浆搅拌机、电子秤、筛子、水等。
四、实验方法1. 新老混凝土试件制备:将新混凝土与老混凝土按一定比例混合,加入界面剂,搅拌均匀后,浇筑成150mm×150mm×150mm的立方体试件;2. 粘结强度测试:将试件置于混凝土抗折试验机上,按照抗折试验规程进行测试,记录最大荷载;3. 数据处理:计算新老混凝土粘结强度,分析影响粘结性能的因素。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新老混凝土粘结强度:通过实验,得到新老混凝土粘结强度为3.5MPa;2. 影响粘结性能的因素分析:(1)界面剂:界面剂能够改善新老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性能,本实验中采用水泥基界面剂,粘结强度较未添加界面剂的试件提高了50%;(2)骨料粒径:老混凝土骨料粒径对粘结性能有较大影响,粒径越小,粘结强度越高;(3)水灰比:水灰比对粘结性能有一定影响,水灰比越低,粘结强度越高;(4)混凝土强度:新老混凝土强度越高,粘结强度越高。
六、结论1. 界面剂能够有效提高新老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强度;2. 老混凝土骨料粒径、水灰比、混凝土强度等因素对粘结性能有较大影响;3. 本实验为新老混凝土粘结性能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七、实验不足与展望1. 实验过程中,未考虑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对粘结性能的影响;2. 实验材料、设备等方面存在局限性,需进一步研究;3. 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讨不同类型界面剂、骨料、水灰比等因素对粘结性能的综合影响,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更全面的理论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粘结力试验报告(2007-06-25 14:39:45)一、前言三峡右岸地下电站位于长江右岸白岩尖山体中,与右岸坝后式厂房相毗邻。
地下电站由主厂房、母线平洞、引水洞、尾水洞、管线洞等组成一个庞大的地下洞室群,主厂房洞室断面顶拱高程105.3m,岩锚梁以下厂房跨度31.0m。
主厂房顶拱和边墙布置有预应力锚杆、预应力锚索支护,岩面全部采取喷射15cm厚C30F250W10钢纤维混凝土和C25F250W10素混凝土支护。
针对如此庞大的地下厂房,围岩爆破开挖后及时封闭支护相当重要,目前主要采取喷混凝土及系统锚杆支护,喷射混凝土与围岩粘结强度至关重要。
按照DL/T5181-2003《水电水利工程锚喷支护施工规范》和国家标准GB50086-2001《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的要求,一些重要工程当有特殊要求时要测定喷射混凝土与围岩粘结强度,即待喷射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在工程的代表部位采用钻取芯样拉拔法、现场喷大板劈裂法和预留试件拉拔法进行检测喷射混凝土与围岩粘结强度。
喷大板劈裂法由于劈拉时很难避免剪切现象,故其测值偏大,并与现场实际情况有一定差异,不能真实反映喷射喷射混凝土与围岩粘结强度值;钻取芯样拉拔法在钻芯时对芯样扰动和损伤较大导致粘结强度偏低,且其成功率低。
为此,三峡总公司试验中心、业主、监理和施工单位在2006年4月提出采用预留试件拉拔法进行粘结强度的试验检测,经过讨论研究预留试件拉拔方法按照技术规范存在挖环形槽难度大,埋拉杆难以保证不偏心及喷层厚时预留试件挂不住等问题。
通过2006年9月20日实施预留拉杆拉拔法的现场试验,试验结果并不理想,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2006年11月三峡总公司试验中心提出了对预留试件拉拔法的改进建议,经过前后三次修改,改进的预留试件拉拔法于2007年3月现场试验取得了成功。
二、现行规范预留试件拉拔法存在的问题1、挖环形槽有一定难度,也比较麻烦预留试件采用喷射混凝土后,立即用铲刀沿试件(圆柱体)轮廓不出宽为50mm的环形槽,使试件和混凝土完全脱离,成为独立的预留试件。
挖宽50mm的环形槽较困难,较费工,还可能会对混凝土试件有损伤,最后挖成的预留试件形状不规范,喷混凝土与围岩粘结面的面积很难计算正确,从而导致粘结强度计算误差较大。
2、埋钢拉杆较麻烦,且难以保证不偏心GB50086-2001规范中采用先喷混凝土后埋钢拉杆,需在预留试件中心位置钻孔,埋钢杆很难避免偏心,且还需要环氧砂浆粘结锚固,钻孔与用环氧砂浆锚固都很麻烦。
DL/T5181-2003采用先预埋钢拉杆后喷混凝土,在岩面上固定钢拉杆,需在岩石上先钻孔,将钢拉杆插入孔中,然后用拉条将钢拉杆三个方向拉住,拉条固定也得在岩石上钻孔,三个方向用拉条固定钢拉杆,也很难保证钢拉杆不偏心。
3、喷层厚的试件可能挂不住喷层较厚(如150mm)时,预留试件较重,刚喷完的混凝土与岩面粘结强度很低,可能挂不住试件,导致试件局部从岩面脱开或试件掉下来,得不到粘结强度试验的真实结果。
三、对预留试件拉拔法的改进1、针对以上规范预留试件拉拔法挖宽环形槽、埋钢拉杆等存在的问题,拟对预留试件拉拔的一些改进,省去挖环形槽与埋钢拉杆等操作,比原方法简单方便得多。
2、试验外包厚隔离材料代替挖环形槽开始选用木试模,后来改用钢试模,钢试模又分为预埋拉杆钢模与未埋拉杆钢模两种,通过现场试验,未埋拉杆钢模较好,最后选用了未埋拉杆钢试模,其尺寸为内径300mm,高200mm,底部焊接内径为250mm,厚5mm钢板圆环,实际粘结面积为φ250mm圆面积(490cm2),钢试模底部圆环上伸出3块锚固板,用膨胀螺栓固定钢试模,钢试模外侧采用50-60mm厚保温被包裹。
3、采用预埋钢拉杆或用拉杆架不需埋钢拉杆(1)在钢试模内预埋钢拉杆,这种方式预埋的钢拉杆,影响喷射质量,试模一次性使用,不能重复使用。
(2)用外接拉杆架,不埋钢拉杆,能保证喷射混凝土质量,但配套的拉拔仪器及支撑架操作起来太费力、费时(还有待改进),试模可重复使用。
4、采用膨胀埋栓及钢试模锚固在表面上,保证试件与岩面不脱开预留混凝土试件(φ300mm×200mm)与钢模总质量达40kg,刚喷完混凝土,混凝土与围岩之间粘结强度很低,可能挂不住试件,因此采用膨胀螺栓将钢模锚固在岩面上,能保证钢模锚固质量(即喷射混凝土后钢模与岩面之间不发生微小位移),这是该项试验成败的关键。
四、改进的预留试件拉拔法操作步骤(1)在现场开挖立面1.5m左右高度选择表面较平整的岩石,钢模放在岩面上画出锚固孔孔位(钢模上方必须布孔),再用冲击钻钻3个φ14锚固孔;(2)钢模内壁与底圆环上下面均涂刷薄而均匀的机油,安装钢模,用3个M12膨胀螺栓固定钢模,并用速凝锚固剂将钢模底部与岩石之间空隙进行封堵;(3)喷混凝土前,再次拧紧膨胀螺栓螺母,并用50~60mm厚隔离材料(如保温被)包裹钢模外侧,保证与周围混凝土分离,形成独立预留试件;(4)喷混凝土施工,喷满试模(20cm高);(5)待喷射混凝土达到设计龄期,拆去隔离材料;(6)安装加荷装置,并转动钢拉杆架,使卡子与圆模顶部4个拉头重合,再用套筒扳手拧下膨胀螺栓的螺母;(7)用油压千斤顶加荷,预留试件粘结面受拉,使试件沿混凝土围岩结合面破坏,并记录粘结面断裂破坏情况。
(8)根据拉拔力和破坏结合面面积计算喷射混凝土与围岩的粘结强度;(9)取下预留试件,将钢模从混凝土试件拆下,并清理后刷油待用。
五、现场试验(一)第一次现场试验试模采用内径为300mm的木试模与预埋拉杆钢试模两种。
木试模用3根夹角120°的8号铁丝固定在岩面上,钢试模用插销固定在岩面上(岩石上钻孔)。
2006年9月20日,试模安装距爆破区很近,由于只喷试模内的混凝土,试模周边没有喷混凝土,预留试件为一孤立体。
本次试验没有进行拉拔试件就自己断开,其原因有三:一是预埋拉杆较长,在试验部位下方与邻近部位开挖爆破时飞石打击预留试件,个别的甚至将预埋拉杆打弯;二是预留试件为孤立试件,其四周没有混凝土保护,易遭爆破飞石打击;三是试模锚固定在岩面上不可靠,稍有冲击力很易使预留试件混凝土与岩面发生位移而脱开。
通过本次试验,发现木试模用3根8号铁丝固定在岩面上不可靠,三峡总公司试验中心重新设计,采用钢试模,用膨胀螺栓锚固定在岩面上,保证预留试件不会脱开,锚固是可靠的。
针对预埋拉杆长易被飞石打弯,将拉杆改成两段,下段刚出喷射混凝土面,上段在拉拔试验时用套筒连接。
(二)第二次现场试验本次试验采用未埋拉杆钢模(试验中心设计)与预埋拉杆钢模(青云公司地下电站项目部设计)两种试模,未埋拉杆钢模(见图1)采用膨胀螺栓锚固在岩面上,预埋拉杆钢模(见图2)仍采用插销固定在岩面上。
本次现场试验位置选在主厂房Ⅳ层安装场上游侧墙上,安装未埋拉杆钢模6个,预埋拉杆钢模3个,共计9个试模,于2007年3月4日喷射混凝土施工。
本次现场试验对混凝土龄期7d、14d、21d预留试件进行3次拉拔试验。
本次拉拔试验采用穿心式拉拔器(100t)进行2个试件拉拔试验(见图6),压力表示值为0~60MPa,两个试件具体试验情况如下:1、7天龄期拉拔试验试件1:加压试拉2次,压力表指针未转动,调正拉杆后再次加荷也未见压力表显示读数,试件断开未测到数据。
但试件混凝土与围岩粘结面有岩石断裂现象。
试件2:加压试拉2次,第一次试拉压力表指针未转动,第2次试拉压力表指针转动2格(每格2 MPa,拉力为48KN,即4.8 t),正式加荷未见油压力表指针发生转动,试件就断掉,也未得到试验结果,只得到第2次试拉力达4.8 t时试件未断开的力值,试件混凝土与围岩粘结面有岩石断裂现象。
现场试验后立即召开了讨论会,针对现场试验发生的问题,将压力表改为16 Mpa,荷载为10t左右,压力表读数1Mpa,拉力为12KN。
2、14d龄期拉拔试验2007年3月19日拉拔试验后仍采用穿心式拉拔器进行拉拔试验,压力表量程16 MPa,压力表读数x与拉拔荷载y关系式为:y=5.143x+10.143(r=0.999844).本次现场试验的预留试件混凝土龄期为14d,进行2个未埋拉杆试件与2个预埋拉杆试件的拉拔试验,试验结果见表1:从本次现场试验来看,改进的预留试件拉拔法是成功的。
3、21d龄期拉拔试验2007年3月26日拉拔试验用加荷系统与上次拉拔试验完全相同,本次拉拔试验进行2个未埋拉杆钢模试件,混凝土龄期为21d。
一个试件压力表读数为10 MPa,相应拉力为61.57 KN,喷混凝土与围岩粘结强度为1.25 MPa,试件粘结面粘结良好。
另一个试件压力表读数为4.0 MPa,相应拉力为30.72KN,喷混凝土与围岩粘结强度为0.63MPa,试件断裂面有片状岩石拉断,说明岩石裂隙导致粘结强度偏低。
表1 预留试件拉拔法现场试验结果注:未埋拉杆钢模试件粘结面积为¢250 mm圆面积490cm2。
以上第二次现场拉拔试验的预留试件都是2007年3月4日喷射成型的,第三次现场拉拔试验的预留试件都是2007年3月22日喷射成型的,(三)第三次现场试验本次现场试验的预留试件是于2007年3月22日在主厂房Ⅳ层放炮区(0+210~0+250,高程57m)喷射成型的,试模形式为未埋拉杆钢试模,本次试验所用加荷装置与第二次现场试验完全相同,具体试验情况如下:试件1:喷射混凝土前,岩面未经处理,只冲洗干净后就喷混凝土,2007年3月29日拉拔试验时,混凝土龄期为7d,压力表读数为3MPa,相应拉力为25.57KN,喷混凝土与围岩粘结强度为0.52MPa,断裂面粘结良好,有少量岩石被拉断。
试件2:岩石面未处理,冲洗干净就喷射混凝土,拉拔试验结果同试件1,即粘结强度0.52MPa,断裂面粘结良好,有少量岩石被拉断。
试件3:岩石面未处理同试件1,压力表无读数,断裂面有1/5无混凝土,喷射质量差,另外部分岩石被拉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