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演示分组实验项目

合集下载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全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全
实验器材:吸管、橡皮泥、饮料、水槽、纸巾、杯子、注射器、水
实验步骤:
1、在瓶子里装一些水,把吸管放入水中,并用橡皮塞封住瓶口,观察水在吸管中的变化。
2、把一团纸放在一个杯子的杯底,然后将杯子竖直倒扣在水中,观察纸浸湿情况。
3、两支注射器,分别抽进同样的水和空气,然用手指堵住管口,用同样大小的力向下按活塞,观察现象。
实验器材:1个厚底直筒玻璃杯、刻度尺、纸带、透明胶带、剪刀
实验步骤:
1、用一个高度在15厘米以上的厚底直简玻璃杯子。
2、以毫米为单位,利用刻度尺在纸条上画好刻度,纸条的长度略小于杯子的高度。
3、取一段长于刻度纸条的透明胶带平放在桌子上,胶面朝上,将纸条画有刻度的面朝下粘在胶带的中间。
4、一个同学手持杯子另一个同学把粘有刻度纸条的透明胶带,竖直粘到杯子的外侧面,要使刻度的底部正好和内侧底部对齐。
观察到的现象:当食盐和小苏打加到第四份时,溶解小苏打的烧杯已经出现小苏打的沉淀物,不管如何已经搅拌,小苏打已经不融于水了。食盐仍然融于水。
实验结论: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食盐溶解的份数多,小苏打溶解的份数少。
科学实验报告单(5)
年级班姓名
实验小组:
实验时间
年月日
实验名称:加快溶解
实验目的:
3、把吹胀的塑料袋放入水中,松开捆口,有气泡冒出。
4、把玻璃杯的杯口向下,垂直放入水中,杯底总是有一部分没有水。
观察到的现象:
空气很轻,会流动,会发出声音,能压缩
实验结论:空气很轻,会流动,会发出声音,能压缩。
科学实验报告单(8)
年级班姓名
实验小组:
实验时间
年月日
实验名称:空气占据空间
实验目的: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20201116210553)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20201116210553)

实验目的:
( 14.认识水)
了解水的性质。
实验材料:
烧杯、水
实验步骤:
1、
观察烧杯中的水。
2、
用鼻子闻一闻烧杯中的水。
3、
用筷子沾少量烧杯中的水放入口中。
实验现象:
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
实验结论: 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 注意事项: 在老师的指导下闻和尝。
来回倒,静置状态降温最慢。
注意事项:倒热水时应注意安全,防止烫伤。
6、实验名称:测量水的多少 (第 8 课哪杯水多)
实验目的: 学会使用量筒。 实验材料: 量筒、水、滴管 实验步骤: 1、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必须选用合适规格的量筒。 2、量取指定体积的液体时,应先倒入接近所需体积的液体, 然后改用胶头滴管滴加。 3、应把量筒放在水平的桌面上,使眼的视线和液体凹面的 最低点在同一水平面上,读取和凹面相切的刻度即可。不可 用手举起量筒看刻度。 实验结论: 量筒能准确测量水的体积。 注意事项: 1、不能加热,量筒上一般标有 20℃字样,这就要求所量液 体的温度应控制在 20℃左右, 若相差太多, 一是量取的体积 有误,二是容易损坏量筒。 2、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相平(若仰视, 造成读数偏小,所量液体体积偏大,俯视反之) 。
2、用鼻子闻,可辨别出白酒、白醋。
3、用舌头尝,可辨别出白糖水、矿泉水、盐水。 实验结论:
辨别物体特征时,要遵循一看、二闻、三尝的实验顺序。
注意事项 :
1、在用“闻”这种方法时,提醒学生不要直接靠近实验物
体,要用手扇动,使气体飘过来闻。 2、在用“尝”这种方法时,提醒学生要用筷子或玻璃棒蘸 取少量的物品来尝。
流线型的物体能减少空气阻力。 注意事项: 1、瓶子、木块和漏斗与蜡烛的距离必须相等。 2、嘴与蜡烛的火焰要在同一个水平线上。

2019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实验目录计划表

2019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实验目录计划表
水到哪里去了
培养皿、水、记号笔
演示
21
加热能加快水蒸发吗
不锈钢长柄勺、蜡烛、水
演示
22
空气中的水
大烧杯、小烧杯、热水、冰
分组
23
3-7
冰和水蒸气的转化
玻璃杯、冰、食盐
演示
24
4-1
认识磁铁的形状
条形、蹄形、环形磁铁
演示
25
4-2
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
磁铁、回形针、纸夹、玻璃珠、木片、纸片、橡皮等被测物品,不同材质的硬币
分组
7
2-1
观察蚕卵
蚕卵、放大镜、养蚕用的小盒
分组
8
2-2
观察蚕的外形和行为
放大镜、直尺、蚕
分组
9
2-3
观察蚕蛹
蛹、放大镜、小剪刀、手电筒
分组
10
2-3
观察蚕茧和蚕丝
蚕茧、热水、小碗、竹签
分组
11
2-4
观察蚕蛾的形态特征和行为
蚕蛾
分组
12
3-1
比较水的冷热
装有冷热不同的水的玻璃杯
演示
13
观察温度计
水温计
分组
6
1-6
测量植物的叶
大小不同的叶片、尺子
分组
7
2-1
寻访小动物
放大镜
分组
8
2-2
观察蜗牛(一)
蜗牛、放大镜、树枝、线、玻璃、饲养槽
分组
9
2-3
观察蜗牛(二)
挨饿的蜗牛、放大镜、菜叶、苹果、饼干等食物
分组
10
2-4
观察蚯蚓
蚯蚓、培养皿、放大镜、水槽
分组
11
2-5

实验报告全集: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实验报告全集: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实验报告全集: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一:测量物体的质量实验目的测量物体的质量,并研究使用天平进行测量。

实验器材- 天平- 不同物体实验步骤1. 将天平放在平稳的桌面上。

2. 调整天平的平衡,使两个盘子保持水平。

3. 将待测物体放在天平的一个盘子上。

4. 观察天平的指针,记录下物体的质量。

实验结果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会了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不同物体具有不同的质量,我们可以通过天平准确地测量出物体的质量。

实验二:观察水的三态变化实验目的观察水在不同温度下的三态变化,了解水的冰、液态和气态。

实验器材- 透明玻璃杯- 冰块- 温水- 热水实验步骤1. 将透明玻璃杯放在桌面上。

2. 将冰块放入玻璃杯中,观察冰块的状态。

3. 加入温水,观察冰块的变化。

4. 加入热水,观察冰块的完全融化以及水的状态。

实验结果- 冰块的状态:固态- 冰块融化后的状态:液态- 加入热水后的状态:气态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观察到了水在不同温度下的三态变化。

冰块在低温下呈固态,加热后融化成液态,再加热后变为气态。

实验三:探究物体的浮沉现象实验目的观察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浮沉现象,了解浮力和密度的关系。

实验器材- 透明- 水- 不同物体(如金属块、木块、塑料球等)实验步骤1. 将透明放在桌面上,加满水。

2. 将不同物体一个一个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浮沉情况。

实验结果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发现物体的浮沉情况与其密度有关。

密度较大的物体会沉入水中,密度较小的物体会浮在水面上。

以上就是本次实验报告的全部内容。

感谢您的阅读!。

(完整版)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目录(教科版)(1)

(完整版)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目录(教科版)(1)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演示、分组实验项目
(备注,*号为选做实验)分组实验5个,演示实验3个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演示、分组实验项目
(备注,*号为选做实验)
分组实验6个,演示实验3个
(备注,*号为选做实验)分组实验6个,演示实验4个
(备注,*号为选做实验)分组实验6个,演示实验3个
(备注,*号为选做实验)分组实验6个,演示实验3个
(备注,*号为选做实验)分组实验6个,演示实验8个
(备注,*号为选做实验)分组实验7个,演示实验3个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演示、分组实验项目
(备注,*号为选做实验)分组实验6个,演示实验3个
教科版小学《科学》实验目录(试行稿)
呼图壁县小学科学研究会
2013年8月20日。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第一单元《科学在我们身边》1、实验名称:减少空气阻力(第3课科学在我们身边)实验目的:流线型的物体能减少空气阻力。

实验材料:蜡烛、火柴、瓶子、木块、书本、文具盒、小漏斗。

实验步骤:1、点燃蜡烛,固定在桌子上。

2、隔着这些形状不同的物体,吹点燃的蜡烛。

3、使漏斗的宽口正对着蜡烛的火焰,从漏斗的小口用力吹气,蜡烛能吹灭吗?4、反过来用漏斗的宽口用力吹气,蜡烛能吹灭吗?实验现象:1、隔着瓶子能吹灭蜡烛,隔着木块、文具盒、书本吹不灭蜡烛。

2、用漏斗的宽口对着火焰吹气时,火苗不容易吹灭。

反之蜡烛将很容易吹灭。

实验结论:流线型的物体能减少空气阻力。

注意事项:1、瓶子、木块和漏斗与蜡烛的距离必须相等。

2、嘴与蜡烛的火焰要在同一个水平线上。

第二单元我们怎么知道3、实验名称:辨认物体(第4课怎样认识物体)实验目的:学会辨认物体的方法。

实验材料:矿泉水、酱油、白醋、盐水、白糖水、白酒筷子。

实验步骤:1、用眼睛看,辨别出酱油。

2、用鼻子闻,可辨别出白酒、白醋。

3、用舌头尝,可辨别出白糖水、矿泉水、盐水。

实验结论:辨别物体特征时,要遵循一看、二闻、三尝的实验顺序。

注意事项:1、在用“闻”这种方法时,提醒学生不要直接靠近实验物体,要用手扇动,使气体飘过来闻。

2、在用“尝”这种方法时,提醒学生要用筷子或玻璃棒蘸取少量的物品来尝。

4、实验名称:测量水温(第6课哪杯水热)实验目的:学会使用温度计。

实验材料:水温计、烧杯、水操作步骤:1、用手拿温度计的上部。

2、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水中,不要接触容器壁和容器底。

3、等温度计内的液柱静止后,读出温度。

4、读数时,温度计不能拿出水面,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顶端相平。

实验结论:温度计能准确的测量水温。

注意事项:在测量之前要先估测被测物体的温度,根据估计的温度选用量程合适的温度计,一定注意被测物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最大测量值。

5、实验名称:水温的变化(第7课水温的变化)实验目的:了解水温变化的规律实验材料:铁架台、烧杯、水温计、计时器。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感受空气》教案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感受空气》教案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感受空气》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主题为《感受空气》。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第二章《我们周围的环境》中的第一节“空气在哪里”。

详细内容涉及空气的存在、特性以及与生活的关系,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空气的无处不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空气的存在,知道空气具有无色、无味、无形的特性,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思考等方法,探究空气的特性,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环保意识,认识到空气对生活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空气的存在及特性。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感受空气的存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空气泵、气球、玻璃瓶、蜡烛等。

2. 学具:空矿泉水瓶、吸管、剪刀、胶带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演示:用空气泵吹气球,让学生观察气球的变化,引发学生对空气的思考。

提问:气球为什么会变大?是什么让气球变大?2. 例题讲解案例一:介绍空气的存在,讲解空气的特性(无色、无味、无形)。

案例二:通过蜡烛在玻璃瓶内熄灭的实验,讲解空气与生活的关系。

3.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用空矿泉水瓶、吸管等材料制作简易空气泵,感受空气的存在。

4. 知识巩固讲解:回顾空气的特性,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讨论:如何保护空气,让学生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拓展: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空气的相关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感受空气2. 内容:空气的存在空气的特性:无色、无味、无形空气与生活的关系环保意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空气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请列举出至少三个空气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并简要说明原因。

答案:(1)呼吸:空气中的氧气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

(2)燃烧:燃烧过程中,空气中的氧气与燃料发生化学反应。

(3)风力:空气流动产生风力,风力可以发电、推动帆船等。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演示、分组实验项目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演示、分组实验项目

---------------------------------------------------------------最新资料推荐------------------------------------------------------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演示、分组实验项目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演示、分组实验项目序号课题实验类型实验内容实验材料 1 蜗牛分组实验蜗牛的颜色、身体构造及蜗牛吃食物的观察。

蜗牛、放大镜、蔬菜、面包或馒头、洋葱、大蒜等。

2 观察我们的身体演示实验观察人体的外形特点人体挂图或人体骨胳模型、钟表、听诊器、尺子等3 我们在生长分组实验测量并记录自己的身高、体重、胸围、肺活量、每分钟心跳次数等。

软尺、秒表、肺活量计、体重计等。

4 一杯水的观察演示实验水是什么形状的各种装水的容器5 各种各样的液体演示实验沙和水的水平面以及沙和水的流动的比较沙、水、各种常见的液体、烧杯或玻璃杯等6 比较水的多少分组实验运用各种方法比较水的多少,学会用量筒来测量液体。

每组 3 个形状、大小不同而且装水也不同的瓶子,各种容器、弹簧秤、塑料袋、漏斗、量筒等。

7 不同用途的纸分组实验认识不同的纸在吸水性能、承受拉伸的性能和承受弯曲的性能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各种纸、玻璃片、瓶盖、红墨水;大头针(或回形针)等。

8 寻找淀粉踪迹分组实验运用淀粉遇到碘酒会变蓝这一性质,检测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1 / 10淀粉、腆酒、滴管、米饭、馍馍、蔬菜等。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演示、分组实验项目序号课题实验类型实验内容实验材料 1 小苏打和醋的混合分组实验小苏打和醋混合后有哪些现象。

小苏打和醋、火柴(每组若干)、小匙(每组两支)、玻璃杯(每组 3 只) 2 研究土壤分组实验土壤是混合物吗?土壤、放大镜、透明塑料瓶、筛子、烧杯、空易拉罐、白纸、水等。

3 了解空气分组实验通过实验证明空气占据空间并能流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研究材料的特征
分组实验
研究材料的软硬、可塑性、导电性、表面着色性等显著特征。
放大镜、砂纸、铁钉、电池、小电珠、钢笔、磁铁、铁片、木材等。
3
导体和绝缘体
分组实验
检测区分25种物体时导体还是绝缘体
各种导体、绝缘体。
4
我们选择了什么
分组实验
研究两种不同的电路连接方法各有什么特点?
每组两个灯泡、两节电池、若干根导线。
5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
演示观察
研究玉米从生到熟有哪些变化
酒精灯、石棉网、火柴、烧杯、水、铁匙、玉米等。
6
面包发霉了
分组实验
研究面包上霉菌的生长与哪些因素有关
发霉面包、新鲜面包、放大镜、载玻片、滴管、显微镜、水、塑料袋、棉线等。
7
火山喷发实验
演示实验
火山喷发模拟实验
小苏打、醋、火山模型、塑料瓶
8
岩石风化实验
分组实验
探索岩石变化的原因
玻璃杯、酒精灯、玻璃瓶、岩石、豌豆种子、石膏糊。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演示、分组实验项目


课题
实验类型
实验内容
实验材料
4
被压缩的空气
分组实验
压缩空气有弹性。
瘪的足球或篮球、打气筒、注射器。
5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分组实验
物体的沉浮和它的大小、轻重的有关吗?
水槽、泡沫塑料、胡萝卜、铁螺帽、橡皮快、回形针、牙签、蜡烛等、大小相同、重量不同的球形材料、轻重相同、大小不同的立方体材料、毛巾。
6
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分组实验
改变玻璃瓶、浮标的沉浮以及其他物体的沉浮
听诊器、碰铃(小石子)、玻璃钟罩、闹铃、两用气筒等。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演示、分组实验项目


课题
实验类型
实验内容
实验材料
1
点亮我们的小灯泡
分组实验
怎样连接才能使小灯泡亮起来
小灯泡、电池、导线、
2
让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
分组实验
连接更多的小灯泡和电池,让它们同时亮起来。
小灯泡、小灯座、电池盒、电池、导线。
分组实验
植物是怎样依靠根来吸收水分和养料的?
试管、根系完整的植物幼苗、胶塞、植物油等。
2
形形色色的植物
演示实验
植物的蒸腾作用。
盆栽植物、透明的大塑料袋、棉线。
3
食盐在水里溶解了
分组实验
食盐、沙、面粉、高锰酸钾、砂糖是否溶解。
玻璃杯、水槽、漏斗、滤纸、铁架台、玻璃棒、食盐、沙、面粉、高锰酸钾、砂糖等。
制造彩虹。
喷壶、水或一盆清水、一面镜子。
5
阳光下的物体
分组实验
测量并比较白色纸筒和黑色纸筒在阳光下的温度变化。
白色纸筒、黑色纸筒、温度计。
5
光强与光弱
分组实验
测量向阳处与背阴处的温度。
温度计、支架。
6
制作和评价太阳能热水器
分组实验
200毫升太阳能热水器效能检测。
学生自制的太阳能热水器、温度计、计时工具。


课题
实验类型
实验内容
实验材料
1
小苏打和醋的混合
分组实验
小苏打和醋混合后有哪些现象。
小苏打和醋、火柴(每组若干)、小匙(每组两支)、玻璃杯(每组3只)
2
研究土壤
分组实验
土壤是混合物吗?
土壤、放大镜、透明塑料瓶、筛子、烧杯、空易拉罐、白纸、水等。
3
了解空气
分组实验
通过实验证明空气占据空间并能流动。
水槽(每组一个)、玻璃杯(每组两只)、纸团等
7
磁铁的磁性
分组实验
磁铁各部分的磁性都一样吗?
棉线、条形磁铁、曲别针。
8
磁铁的两极
分组实验
磁铁两极的相互作用
各种形状的磁铁、木制支架、棉线、玩具小车。
9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分组实验
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锣、鼓、绿豆、钢尺、橡皮筋、音叉、水槽、水等。
10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分组实验
知道声音是靠介质传播的。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
1
种子发芽实验
分组实验
研究种子在光、温度、水三个条件下发芽的情况
绿豆、塑料盒、纸巾、滴管、水等。
2
观察到了哪些特征
分组实验
研究鱼或蚯蚓对光线电筒、湿的吸水纸、水等。
3
阳光下的影子
分组观察
测量不同时间的影子长度。
长度不同的竿子、软尺等。
4
美丽的彩虹
演示实验
4
怎样加快溶解
分组实验
运用对比实验,知道怎样加快肥皂、糖块、食盐的溶解。
100毫升烧杯、大小形状相同的肥皂、筷子、热水、凉水、糖块、食盐等。
5
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
分组实验
研究5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食盐
烧杯、食盐、小勺、玻璃棒、塑料小匙等。
6
分离盐和水的方法
演示实验
分离盐和水
饱和盐水溶液、玻璃棒、蒸发皿、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火柴、放大镜、食盐等
软尺、秒表、肺活量计、体重计等。
4
一杯水的观察
演示实验
水是什么形状的
各种装水的容器
5
各种各样的液体
演示实验
沙和水的水平面以及沙和水的流动的比较
沙、水、各种常见的液体、烧杯或玻璃杯等
6
比较水的多少
分组实验
运用各种方法比较水的多少,学会用量筒来测量液体。
每组3个形状、大小不同而且装水也不同的瓶子,各种容器、弹簧秤、塑料袋、漏斗、量筒等。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演示、分组实验项目


课题
实验类型
实验内容
实验材料
1
蜗牛
分组实验
蜗牛的颜色、身体构造及蜗牛吃食物的观察。
蜗牛、放大镜、蔬菜、面包或馒头、洋葱、大蒜等。
2
观察我们的身体
演示实验
观察人体的外形特点
人体挂图或人体骨胳模型、钟表、听诊器、尺子等
3
我们在生长
分组实验
测量并记录自己的身高、体重、胸围、肺活量、每分钟心跳次数等。
玻璃瓶、水、水槽、浮标、橡皮泥、泡沫塑料、石头、潜水艇等
7
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演示实验
观察马铃薯在清水和盐水出现的不同现象;观察比较两个水槽里的液体
水槽、水、、食盐、大小不同的马铃薯、铁片或金属匙、酒精灯或蜡烛、火柴等
8
冷水与热水
分组实验
观察在冷水和热水中各滴一滴红墨水后发生的现象;将装满冷水的小塑料袋放在热水盆里、装满热水的小塑料袋放在冷水盆里,有什么现象发生。研究热水上浮的原因
天平、酒精灯、试管、试管夹、火柴、冷水、热水、滴管、红墨水、水槽、小塑料袋、气球皮或橡皮膜等
9
热胀冷缩
分组实验
气体和固体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口部套上气球的烧瓶、水槽、装入热水的暖瓶、固体热胀冷缩装置、酒精灯。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演示、分组实验项目


课题
实验类型
实验内容
实验材料
1
植物的根和茎
7
不同用途的纸
分组实验
认识不同的纸在吸水性能、承受拉伸的性能和承受弯曲的性能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各种纸、玻璃片、瓶盖、红墨水;大头针(或回形针)等。
8
寻找淀粉踪迹
分组实验
运用淀粉遇到碘酒会变蓝这一性质,检测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淀粉、腆酒、滴管、米饭、馍馍、蔬菜等。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演示、分组实验项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