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基础知识》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普通话基本知识

普通话基本知识

普通话基本知识普通话基本知识(一)基本知识 1.普通话。

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也是我国各民族之间的交际用语,还是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

其内涵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普通话在台湾称国语,在新加坡称华语。

普通话在明朝清朝称官话,在宋朝以前,普通话还被称作通语、凡语、雅言等。

普通话和方言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语音方面,因而人们狭义指称普通话时,主要指普通话语音。

2.语音。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有表意义的功能。

语音具有物理属性、生理属性和社会属性。

物理属性表现为,语音具有音高、音强、音长、音质四种要素。

生理属性表现为语音通过人的发音器官一系列运作形成,如,肺部呼出气流,通过气管至喉头,作用于声带、咽头、口腔、鼻腔等,形成不同音质的语音。

社会属性表现为用什么语音形式来表示什么意义,不由个人决定,而由社会约定俗成,比如称自己,汉语语音形式是wǒ(我),英语语音形式是[ai](I),俄语语音形式则是[ia](Я)3.《汉语拼音方案》。

《汉语拼音方案》是根据普通话语音系统制定的给汉字注音和拼写普通话语音的方案,它于1958年2月11日经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颁布施行。

其由五部分内容组成: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隔音符号。

汉语拼音字母采用拉丁字母,字母有四种体式:大楷、小楷、大草、小草。

每个字母所代表的音叫本音,本音用来拼音。

为便于称呼,每个字母还有名称音。

为方便教学,在声母本音后配上不同元音,这样发出的音叫呼读音。

比如:字母b的本音是[p],名称音是[pε],呼读音是[p&7885;]。

4.音节。

音节是语音最小的自然单位。

一个汉字的读音就是一个音节,比如“老百姓”三个字,读出来就是三个音节:lǎo bǎi xëng。

普通话有400个基本音节,加上声调,一共有1200多个音节。

从结构看,普通话音节由声母、韵母、声调组合而成,普通话音节可以无声母,但必须有韵母和声调。

普通话语音基础知识ppt课件

普通话语音基础知识ppt课件

鼻韵母(16个)
普通话语音基础知识
第三节 普通话韵母
(二)按韵头发音口型
1
2
3
开口呼 (15个)
齐齿呼 ( 9个)
合口呼 (10个)
4
撮口呼 ( 5个)
普通话语音基础知识
第三节 普通话韵母
口诀
普通话拼合口诀 双唇开齐u相拼 唇齿专拼开口音 d、t能拼开齐合 平翘根拼齐合音 舌面只能拼齐撮 n、l零声全能拼
践训


普通话语音基础知识
第二节 普通话声母
践训


普通话语音基础知识
第二节 普通话声母
践训


普通话语音基础知识
第二节 普通话声母
践训


普通话语音基础知识
第二节 普通话声母
践训


普通话语音基础知识
第二节 普通话声母
践训


普通话语音基础知识
第二节 普通话声母
践训


普通话语音基础知识
调值
声调的实际读法,即指声调高低、升降 、曲直、长短的变化。
调号
调类的标记符号。汉语拼音中所规定的 调号是“ˉ”“'”“ˇ”“`”。
普通话语音基础知识
第四节 声调
二、声调的发音与辩证
(一) 阴平
高平调,调形为55。声音高而平,大体没有升降的变化 。发音时,声带绷紧,始终没有明显变化,保持高音。
(二) 阳平
第三节 普通话韵母
(二)单韵母i和ü
单韵母i和ü都是舌面、 高、前元音。二者的主要 区别在于i是不圆唇,ü是 圆唇。
普通话语音基础知识
第三节 普通话韵母

普通话知识

普通话知识

• ⑶、调类:声调的分类 (根据调 值) • 普通话有四个声调: • 阴平调(调值55)—风波 (阴平) • 阳平调(调值35)—名牌 (阳平) • 降升调(调值214)—处理 (上声) • 全降调(调值51)—世纪 (去声)
• 普通话中四个基本调值的音长 并不完全一样。比较而言,上 声最长,其次是阳平、阴平, 去声最短。
• ⑵ en与eng • en 元音结束时,舌尖迅速抵住上 齿龈,软腭下降,气流从鼻腔出来。 • eng 元音结束时,舌根迅速隆起抵 住软腭,舌尖平放不抵住上齿龈,气 流从鼻腔出来。
普通话音节的特点 • 1.音节可以同时具有声母、韵 头、韵腹、韵尾和声调几部分, 也可以没有韵头、韵尾和辅音 声母,韵腹和声调是音节必不 可少的两个部分。 • 如:qiáng hào bā ā
• ②吴方言 吴方言主要通行在 江苏南部地区、上海市、浙江 省、江西东北部、福建西北角 和安徽南部地区,代表点是上 海话和苏州话,使用人口约七 千万。
• ③湘方言 湘方言主要分 布在湖南省的大部分地区, 以长沙话为代表,使用人 口在三千万以上。
• ④赣方言 赣方言主要通 行在江西省大部分地区和 湖北省的东南角,以南昌 话为代表,使用人口也在 三千万以上。
• (3)、给汉字注音的依据是《汉语拼音方 案 》 • 制定了记音符号采用“拉丁字母”,规定 了音节中声母、韵母、声调的注音规则, 用拉丁字母和国际音标记音注音。 • ①《字母表》:记音符号(拉丁字母)的来 源及读音。 • ②《 声母表》:辅音声母的读、写规则。 • ③《韵母表》:韵母的组合及其读音、拼 写规则。 • ④ 声调符号 • ⑤ 隔音符号
• • • • • • • •
3、韵母的分类 按结构分类: 单韵母:a、o、e、ê、i、u、ü、 -i(前)、-i(后)er 复韵母: 前响复韵母:ai、ei、ao、ou 中响复韵母:iao、iou、uai、uei 后响复韵母:ia、ie、ua、uo、üe

普通话语音基础知识

普通话语音基础知识
(三)声调
1.调类及调值
普通话的调类(调形)分为四种,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也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一、二、三、四声,还有一种更专业的说法是:高平调、高升调、降升调、全降调。按五度标调法,它们的调值分别是55、35、214、51。
2.调类与调值的区别
调类是绝对的,调值是相对的(音高是因人而异的)。
二、普通话语音基础知识
(一)声母
普通话声母22个(21个辅音声母和1个零声母):
辅音声母
1.按发音部位分类
(1)唇音
双唇音:b p m
唇齿音:f
(2)舌尖音
舌尖前音:z c s
舌尖中音:d t n l
舌尖后音:zh ch sh r
(3)舌面音
舌面前音:j q x
3.测试中的常见问题
55调值(高平调):高度不够(33或44),长度不够(54)。
35调值(高升调):升调高度不够(34)。
214调值(降升调):没有升调(21),没有升到位(212或213),中间断开或不连续(21——14),变成降升降调(2142)。51调值(全降调):降不到位(53)。
不送气音:指发音时没有送气音特征,又同送气音形成对立的音。普通话共有6个不送气音:b d g j zh z
(7)区分“清音”和“浊音”
“浊音”和“清音”是指发音时声带是否颤动。声带颤动的音叫“浊音”,声带不颤动的叫“清音”。普通话有5个浊辅音:m n ng l r,其中有4个浊辅音声母:m n l r。其余辅音声母全都是清辅音声母。
舌面后音:g k h
2.按发音方法分类
(1)塞音 成阻时,发音部位完全形成闭塞;持阻时,气流积蓄在阻碍的部位之后;除阻时,受阻部位突然解除阻塞,使积蓄的气流透出,爆发破裂成声。普通话共6个塞音:b p d t g k

普通话的基本常识

普通话的基本常识

一、普通话概说一)什么是普通话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通俗叫法,是现代汉民族共同用来交际的语言。

在台湾称为国语,在新加坡。

马来西亚称为华语,而在中国大陆则称为普通话。

1955年10月,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相继召开,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确定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标准,为普通话下了科学的定义: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普通话这个定义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阐述了普通话的内涵。

在语音方面,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而不是“以京音为主,也兼顾其他方音”。

同时,语音标准是就整体而言的,并非北京话中的每一个音都是规范的、标准的。

在词汇方面,普通话是以北方话(词汇)为基础,而不是以北京话为基础,也不是以北京话为标准。

因为词汇的流动性大,相互渗透力强,系统性不如语音那么严整,所以它不能用一个地点的方言为标准或基础,若那样就太狭窄。

在语法方面,普通话是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是指现代优秀作家、理论家的优秀作品(如鲁迅、郭沫若、茅盾等人的代表作,毛泽东、周恩来等人的论著)和国家发布的各种书面文件(如法律文本、通告、政令等)。

我们这里所讲的普通话训练着重指的是普通话的语音训练。

(二)普通话的语音特征1.音节结构简单,声音响亮。

普通话中,一个音节最多只有4个音素,其中,发音响亮的元音占优势,是一般音节中不可缺少的成分。

一个音节内可以连续出现几个元音(最多三个),如hu?i(坏),但普通话音节中没有复辅音,即没有像英语lightning(闪电)。

俄语Встреца(遇见)那样几个辅音连在一起的现象。

2.音节界限分明,节律感强。

汉语的音节一般都是由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组成,声母在前,韵母紧随其后,再带一个贯穿整个音节的声调,便有了鲜明的音节界限。

从音素分析的角度观察,辅音和元音互相间隔而有规律地出现,给人周而复始的感觉,因而极便于切分音节。

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普通话基础知识,

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普通话基础知识,

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普通话基础知识,普通话是中国的国家语言,也是交流、沟通的重要工具。

掌握普通话基础知识对于提高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非常重要。

下面我们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来讲解普通话的基础知识。

1. 什么是普通话?普通话是中国的共同语言,也是国家通用语言。

它由北京话为基础,吸收了全国各地的优秀方言,并经过统一规范。

它是逐渐形成并在全国广泛通行的一种语言。

2. 普通话的重要性:普通话在中国具有重要的地位,不仅是国家的共同语言,也是国家形象的代表。

掌握普通话可以更好地通过语言与他人交流,参与社会活动,提升个人的社会竞争力。

3. 普通话的特点:普通话具有规范性、统一性和标准性。

它通过语音、语法、词汇和语用等方面的规范,使得不同地区和人群之间的交流更加便利和无障碍。

4. 如何学习普通话:首先要掌握语音,包括声母、韵母和声调等。

还需学习正确的发音方法和口型,进行反复练习。

其次是学习语法,包括词序、句子结构和语法规则等。

此外,积累丰富的词汇量和灵活运用词语也是非常重要的。

5. 学习普通话的方法:可以通过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等方式学习普通话。

可以通过听普通话新闻、观看普通话电视剧和电影,提高对普通话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6. 实践与交流:学习普通话不仅仅是课堂上的知识,更应该注重实践和交流。

与他人进行日常交流、参加普通话角色扮演和辩论活动,都是不错的学习机会。

总之,学习普通话是提高个人大众语言能力和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必经之路。

通过掌握普通话的基础知识并不断进行实践和交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普通话,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普通话基本入门教程

普通话基本入门教程

普通话基本入门教程普通话是现代汉语的标准语言,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官方语言。

学习普通话对于提高沟通能力、加强社交交往、提升个人竞争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篇文章将介绍普通话的基本入门教程,帮助读者快速掌握普通话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一、普通话的概念和背景普通话是现代汉语的标准语言,是中国人民共和国的国家通用语言。

普通话的规范化和推广,有利于加强全国范围内的语言交流,促进国家的统一和发展。

普通话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普通话已经成为中国最重要的语言之一。

二、普通话的基本语音普通话的语音是学习普通话的基础,掌握正确的语音发音对于语言交流非常重要。

普通话的基本语音包括声母、韵母和声调。

其中,声母指的是汉字的第一个音节,如“b”、“p”、“m”等;韵母指的是声母之后的部分,如“a”、“o”、“e”等;声调指的是声母和韵母组合在一起的音调。

学习普通话的语音需要通过模仿和练习来提高,可以借助于录音设备或者在线语音学习平台进行自我纠正。

三、普通话的基本词汇掌握基本的词汇是学习普通话的关键。

普通话的词汇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各种词性。

为了提高词汇量,可以通过阅读中文书籍、报纸、杂志等来积累词汇。

此外,还可以参加普通话角色扮演活动、听普通话广播、观看普通话电视节目等方式,提高词汇的运用能力。

四、普通话的基本语法掌握基本的语法规则是学习普通话的重要一环。

普通话的基本语法包括词序、句式和语态等方面。

词序是指句子中词语的排列顺序,一般按照主语、谓语、宾语的顺序排列;句式是指句子的结构形式,可以通过背诵和模仿来掌握;语态是指句子的表达方式,包括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

通过学习普通话的基本语法规则,可以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五、普通话的口语表达普通话的口语表达是学习普通话的重点内容。

口语表达包括日常生活用语、交际用语、口头禅等方面。

为了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可以多与人交流、参加普通话角色扮演活动、听普通话广播等。

普通话基础知识

普通话基础知识

普通话基础知识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言,也是我国各民族之间通用的交际用语。

它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掌握普通话基础知识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普通话的语音1、声母普通话中有21 个声母,分别是b、p、m、f、d、t、n、l、g、k、h、j、q、x、zh、ch、sh、r、z、c、s。

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各不相同,比如 b 是双唇不送气清塞音,p 是双唇送气清塞音。

2、韵母韵母包括单韵母、复韵母和鼻韵母。

单韵母有 a、o、e、i、u、ü六个;复韵母有 ai、ei、ao、ou、ia、ie、ua、uo、üe 等;鼻韵母有 an、en、in、un、ün、ang、eng、ing、ong 等。

韵母的发音要注意口型和舌位的变化。

3、声调普通话有四个声调,分别是阴平(一声)、阳平(二声)、上声(三声)和去声(四声)。

声调的不同会使字音和词义发生变化,比如“妈(mā)”“麻(má)”“马(mǎ)”“骂(mà)”。

4、音节音节是语音中最自然的结构单位,一般由声母、韵母和声调组成。

例如“中(zhōng)”“国(guó)”。

二、普通话的词汇1、词汇特点普通话词汇丰富多样,具有规范性、通用性和稳定性的特点。

它吸收了各地方言和外来词汇中的有益成分,不断丰富和发展。

2、词汇规范使用普通话词汇要遵循规范,避免使用生僻、粗俗或不规范的词语。

同时,要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用法,避免出现语病。

三、普通话的语法1、语法结构普通话的语法结构主要包括词法和句法。

词法涉及词的构成和变化,句法包括句子的成分、类型和语序等。

2、语法规则例如主谓宾的搭配、修饰语与中心语的搭配等都要符合语法规则。

句子要表意清晰、逻辑合理,避免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等语病。

四、普通话的推广和应用1、推广意义推广普通话有利于促进各地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有由元音带辅音构成的,如“gan(甘)、 geng(耕)、guan(关)”中的“an、eng、 uan”。
❖ 普通话元音10个
❖ (3)声调:是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 高变化。 如“低、敌、底、地”
❖ 普通话的全部字音可以区分为4种基本调值: 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统称为“四声”
❖ (四)音位
❖ 按发音部位分为七类:双唇音,唇齿音、舌 尖前音(平舌音)、舌尖中音、舌尖后音( 翘舌音)、舌面音、舌根音。
❖ 按发音方法分为五类:塞音、擦音、塞擦音 、鼻音、边音。
❖ 双唇音 b p m:上下唇接触,形成发音阻碍 “辨别”、 “乒乓”、 “美妙”
❖ 唇齿音 f:上下唇接触,形成发音阻碍 “丰富”、“芬芳”
❖ 普通话语音共有32个音素。分为辅音和元音 两大类。
❖ 辅音:b、p、m、f、d、t、n、l、g、k、h、j 、q、x、zh、ch、sh、r、z、c、s、ng等22 个。
❖ 元音:a、o、e、ê、i、u、ü、-i(前)、-i (后)、er等10个。
❖ 辅音和元音的主要区别: ❖ (1)辅音发音时,气流在通过咽头、口腔的
❖ 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 语音单位,也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的 音类。
❖ 例如,北京话里的“文”; d和t
第二节 普通话声母
❖ 声母是汉语音节开头的辅音。 共有21个b、p 、m、f、d、t、n、l、g、k、h、j、q、x、zh 、ch、sh、r、z、c、s。
❖ 不同的声母是由不同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决定的。
普通话声母总表
声母辩正 n 和 l
❖ 1、普通话中的n和l是对立的音位,首先要读 准n和l,然后要知道哪些字的声母是n,哪些 字的声母是l,这需要有个记忆过程。
❖ 2、n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软腭下降, 打开鼻腔通路,气流振动声带,从鼻腔通过 。如:“能耐”、“泥泞”
❖ l 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软腭上升,堵塞 鼻腔通路,气流振动声带,从舌头两边通过 。如“玲珑”、“嘹亮”
❖ 例如“爱(ai)”、“啊(a)”、“一(i) ”、“伟(uei)”。
❖ 普通话声母不算零声母在内,一共有21个:
❖ b、p、m、f、d、t、n、l、g、k、h、j、q、x 、zh、ch、sh、r、z、c、s。
❖ 声母和辅音不是一个概念。有的辅音不作声 母,只作韵尾,如“guang”(光)中的ng
❖ 语音的社会属性是其根本属性,或者说是本 质属性。
❖ 一是语音符号的音义结合,是全体社会成员 约定俗称的。意义相同的词语可以用不同的 语音形式表示,反之,同一个音可以表示不 同意义。
❖ 二是语音系统是由社会决定的。人们经过训 练,可以相互学习不同的语音。
❖ 二、语音基本概念
❖ (一)音素: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 的语音单位。
❖ (二)音节:语音的基本结构单位,也是自 然感到的最小语音片段。由声母、韵母组成 。“普(pu)”
❖ 一般说来,一个汉字代表一个音节。
❖ (三)声母、韵母、声调 ❖ (1)声母:指音节开头的辅音。 ❖ 例如,“盖(gai)”
❖ 有的音节不以辅音开头, 即“零声母”,属 声母的一种,是一些特例的声母,具备了特 定的某种辅音的特性的起始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舌尖前音 z c s:用舌尖和上门齿背形成发 音阻碍 “总则”、“粗糙”、“思索”
❖ 舌尖中音 d t n l:用舌尖和上齿龈形成发音 阻碍
“等待”、 “淘汰”、“能耐”、“玲珑”
❖ 舌尖后音 zh ch sh r :用舌尖和前腭形成发 音阻碍
“庄重”、“车床”、“闪烁”、“容忍”
❖ 舌面音 j q x :用舌面前部和硬腭前部形成 发音阻碍
❖ 普通话声母发音
❖ 声母的发音方法包括形成阻碍的方式、气流 的强弱、声带是否振动三个方面。
❖ 1、根据声母形成阻碍和克服阻碍的方式,分 为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五类。
❖ 2、根据克服阻碍时气流强弱的不同,分为送 气音和不送气音两类,这两类音只存在于塞 音和塞擦音中。
❖ 3、根据声带是否振动,分为清音与浊音两类
普通话
主讲:曾 雪
10新闻采编与制作 周二1-2节 北B509
第二章 普通话基础知识
❖ 学习普通话:多听 多说 多请教 抓重点。
第一节 语音概述
❖ 一、语音的性质 ❖ 语音具有物理、生理和社会三种属性。 ❖ (一)语音的物理属性:有音高、音强、音
长、音色四个要素。 ❖ 音高就是声音的高低。 ❖ 音强就是声音的强弱,也叫音量。 ❖ 音长是指声音的长短。 ❖ 音色是指声音的特色,也叫音质。
“境界”、“秋千”、“形象”
❖ 舌根音 g k h :用舌根和软腭形成发音阻碍 “巩固”、“宽阔”、“欢呼”
❖ 全部是辅音,声音不响亮,有噪音,练习的 时候注意发音部位及方法。
❖ 声母发音时要有力、干脆,以最快的速度过 度到韵母中去,不要做过多的不必要的延长 。
❖ 如“发(fa)”,“f”+“a”
❖ 辅音n即可作声母,也可作韵尾,如“nan” (南)中的两个辅音n,在音节前头的是声母 ,在音节末尾的是韵尾。
❖ 数量不同。
❖ (2)韵母:指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零声 母音节由韵母构成。
❖ 韵母和元音不相等。
❖ 韵母有由单元音或复元音构成的,如“ta(他 )、xia(瞎)、guai(怪)”中的“a、ia、 uai”;
过程中,一般要受到某部位的阻碍;元音发 音时不受阻。
❖ (2)辅音发音时,发音器官成阻的部位特别 紧张;元音发音时,发音器官各部位保持均 衡的紧张状态。
❖ 辅音和元音的主要区别: ❖ (3)辅音发音时,气流较强;元音发音时,
气流较弱。
❖ (4)辅音发音时,声带不一定振动,声音一 般不响亮;元音发音时,声带必须振动,声 音响亮。
❖ 3、由于n发音时,气流从鼻腔通过,所以发 出的声音带有“鼻音”,而l在发音时注意舌头 的动作,即在发音前,舌头向上卷,发音时 ,舌头伸平,不带有鼻音,即使用手捏住鼻 子也能发音。
❖ (二)语音的生理属性
❖ 人的发音器官由以下三部分构成:
❖ 1、肺和气管 :呼气音、吸气音 ❖ 2、喉头和声带:浊(zhuo)音、清音 ❖ 3、口腔和鼻腔:上唇、上齿、齿龈、硬腭、
软腭、小舌、下唇、下齿和舌。其中舌又分 为舌尖、舌叶、舌面、舌根四个部位。
鼻音、口音、口鼻音
发音器官示意图
❖ (三)语音的社会属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