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机械制图基础知识学习课件

合集下载

机械制图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机械制图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在AutoCAD中如何实现上述尺寸标 注将在后面的章节中介绍。
图2-15 被测要素、基准要素为实际表面时的标注
谢谢观看/欢迎下载
BY FAITH I MEAN A VISION OF GOOD ONE CHERISHES AND THE ENTHUSIASM THAT PUSHES ONE TO SEEK ITS FULFILLMENT REGARDLESS OF OBSTACLES. BY FAITH I BY FAITH
2.1 图纸幅面及标题栏 2.2 比例、字体及图线 2.3 尺寸标注样式 2.4 基准符号、粗糙度和
形位公差标注规定
2.1 图纸幅面及标题栏
2.1.1 国标规定
1.图纸幅面尺寸 2.图框格式 3.标题栏的方位
2.1.2 设置及调用方法
1.图纸幅面及标题栏的设置
(1)按照如图2-1和图2-2所示的图框格 式、表2-1所列的图纸幅面尺寸,利用绘图 工具完成图纸内、外框的绘制。
(a) 图2-14 形位公差符号的画法
(b)
2.基准代号
对应于形位公差框格的标注,在 图样中应同时标注基准代号。基准 代号构成如图2-14(b)所示。基准 符号应靠近轮廓线或其延长线。基 准字母应水平书写。
3.标注规定
(1)当被测要素或基准要素为轮 廓线或表面时,应将箭头或基准符号 与尺寸线箭头明显错开。
3.图线
国家标准《技术制图》图线( GB/T17450—1998)规定了工程图样中 各种图线的名称、型式及其画法。常用 图线的名称、型式、宽度以及在图样上 的应用见表2-3和图2-5。
图2-5 图线应用示例
图线的画法规定如下。
(1)粗线的宽度(d)应根据图形的 大小和复杂程度的不同,在0.5~2mm之 间选择,应尽量保证在图样中不出现宽度 小于0.18mm的图线。细线的宽度约为d/3 。图线宽度的推荐系列为:0.13mm, 0.18mm,0.25mm,0.35mm,0.5mm, 0.7mm,1mm,1.4mm和2mm。

机械制图课件精选全文

机械制图课件精选全文
水平方向的尺寸数字字头朝上;垂直方向的尺寸数字,字头朝左;倾斜方向的尺寸数字其字头保持有朝上的趋势。
3.常用的尺寸标注法
(1)角度
角度的尺寸界线应沿径向引出。尺寸线应画成圆弧,其圆心是该角的顶点。角度的尺寸数字一般应注写在尺寸线的中断处,一律写成水平方向,必要时也可写在尺寸线的上方、外面或引出标注
波浪线
细线
断裂处的边界线、视图和剖视的分界线
双折线
细线
断裂处的边பைடு நூலகம்线
虚 线
细线
不可见的轮廓线、不可见的过渡线
细点画线
细线
轴线、对称中心线、齿轮的分度圆及分度线
粗点画线
粗线
有特殊要求的线或表面的表示线
细双点画线
细线
相邻辅助零件的轮廓线、中断线、 极限位置的轮廓线、轨迹线、假想投影轮廓线
(1)与直线相切的圆弧的圆心轨迹,是与已知直线平行,且相距为圆弧半径的直线。 (2)与圆弧相切的圆弧圆心轨迹是已知圆弧的同心圆,外切时轨迹圆的半径为两圆弧半径之和,内切时为两圆弧半径之差。
1.3 平面图形分析
一、 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
平面图形中的尺寸按其作用,可分为:(1)定形尺寸 确定平面图形上几何元素形状和大小的尺寸。(2)定位尺寸 确定各几何元素之间位置的尺寸称为定位尺寸。定位尺寸标注的起点称为尺寸基准。一般采用对称线、轮廓线等。每个方向至少一个尺寸基准。

例2-2 已知点A的两面投影(a'、a"),求作第三面投影a。
2)自a"作OYW的垂线与OYW相交于aYW;
1)过a′作OX轴的垂线,a必然在这条垂线上;
3)以O为圆心、OaYW为半径作圆弧,与OYH轴相交于aYH;

机械制图入门学习ppt课件

机械制图入门学习ppt课件

(二)剖视图的画法
同一机件各视图上剖面线方向间隔相同 是假想的画法,想象部分移走 ,其他视图按规定的画 剖视图不准画虚线
(三).剖视图的标注
A-A
标注内容: ① 剖切线:指示剖 切面的位置 (细单 A 点长画线)。 一般情况下可省略。 ② 剖切符号 :表示剖切面起止和转折位置(用粗短线 表示)及投射方向(用箭头表示)的符号。 ③ 字母:表示剖视图的名称。
机械制图入门学习
机械制图知识(一)
一、正投影法及基本体三视图

(一)正视图 投影:在光线照射下,物 体在后面的墙上、地面上 出现具有一定形状的影子。
正投影:投影线相互平行, 并与投影面垂直,所得的 投影。 视图:正投影法绘制的图 形。


(二)三视图

1.三个投影面(V、H、W)
2.三视图 主视图:从前向后在正面投影 俯视图:从上向下在水平面投影 侧视图:从左向右在侧面投影


约占钢总产量的 70~80%,大部分作工程结构件。
牌号:Q+σS(屈服点数值)+质量等级+脱氧方法 质量等级为 A、B、C、D四个等级。 脱氧方法: F(沸腾钢)、b(半镇静钢)、Z(镇静钢)、TZ (特殊镇静钢);Z、TZ在牌号中不标出。

如:Q215-A·F表示σS屈服点数值≥215MPa,质量为A级的沸腾 钢; Q235-B·b表示σS屈服点数值≥235MPa,质量为B级的半镇 静钢。 用途: Q195、Q215、Q235A、Q235B等钢塑性较好,通常轧 制成型材,如钢板、钢管等,用于桥梁、建筑、车辆行业; Q235C、Q235D可用于重要的焊接件。这类钢一般在热轧状态 使用,不再进行热处理。
示合金元素平均含量的百分数。合金元素的平均含量四舍 五入。

第1章机械制图基本知识ppt课件

第1章机械制图基本知识ppt课件
均匀的圆弧。
画图时圆规向前进方向稍微倾斜;画较大的圆时,
应使圆规两脚都与纸面垂直,如图 1—20 所示。 (2)分规
分规用来等分和量取线段的。分规两脚的针尖在并拢后, 应能对齐,如图 1—19 所示。
3、三角板 一副三角板有两块,一块是45°三角板,另一块是30°和 60°三角板。除了直接用它们来画直线外,也可配合丁字尺画铅垂线和 其它倾斜线。用一块三角板能画与程度线成30°、45°、60°的倾斜线。 用两块三角板能画与程度线成15°、75°、105°和165°的倾斜线。
④虚线圆弧与实线相切时, 虚线圆弧应留出间隙。
⑤画圆的中心线时,圆心应 是长画的交点,细点划线 两端应超出轮廓2-5mm; 当细点划线、双点划线较 短时,允许用细实现替代。
⑥ 两平行线之间的最小间隙 普通不得小于0.7mm。
五、尺寸注法〔GB/T4458.4–1984、 GB/T16675.2–2019 〕
11).. 物原体那的实践大小应以图样上所注尺寸为根据, 而么与: 图形的比例及绘图的准确度无关。
2).图样的尺寸以毫米为单位,不注代号和称号, 如
用其它单位那么必需注明。
3〕机件的每一个尺寸,在图样中普通只标注一次,
并2.标尺注在寸反注映该法构:造最明晰的图形上
4〕尽量简化标注
1).四要素
2).根本注法
第一章 制图根本知识
1-1 制图的根本规格 1-2 绘图工具和仪器的运用方法 1-3 几何作图 1-4 平面图形的尺寸注法和线段分析 1-5 绘图的方法和步骤
1-1 制图的根本规格
一、图纸幅面和格式 (GB/T 14689–93)
1、图纸幅面(A4竖装或 A3横装〕
2. 图框格式
3. 标题栏的方位及格式 (GB/T 10609.2– 1989)

大学机械制图ppt课件

大学机械制图ppt课件

01
了解机器或部件的用途和结构特点。
02
03
识别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明确各零件的作 用和功能。
注意技术要求和尺寸标注,了解机器或部件 的性能参数和制造要求。
04
通过比较装配图和其他视图,加深对机器或 部件结构的理解。
05 公差与配合知识
公差概念及分类
公差概念
01
公差是允许零件尺寸和几何参数的变动量,分为尺寸公差和形
02 基本视图与投影原理
三视图概念及关系
主视图
反映物体的长度和高度 ,是正立投影。
左视图
反映物体的宽度和高度 ,是斜立投影。
俯视图
反映物体的长度和宽度 ,是正立投影。
三视图之间的关系
主、俯视图长对正,主 、左视图高平齐,俯、 左视图宽相等。
投影原理及特性
投影原理
光线垂直于投影面时,在投影面上形成投影。
06 标准件与常用件知识
标准件种类及作用
螺栓
连接两个或多个零件,并保持 其相对位置。
螺母
与螺栓配合使用,将两个或多 个零件连接在一起。

用于定位和连接两个零件,也 可以用于安全锁定。

用于连接轴和轮毂,并传递扭 矩。
常用件种类及作用
齿轮
用于传递扭矩和改变运动方向。
弹簧
用于吸收冲击、减震、储存能量以及控制物 体的运动。
工程图样阅读实践
工程图样阅读是机械制图中的一项基本技能,通过对工程图样的阅读和 分析,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机器或部件的设计意图、制造要求和安装方法 。
在工程图样阅读实践中,学生需要掌握工程图样的阅读方法和技巧,了 解国家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通过工程图样阅读实践,学生可以加深对机械制造工艺、材料选择等方 面的认识,提高对机械产品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机械制图ppt课件大全

机械制图ppt课件大全

02
零件图绘制
零件图绘制流程
确定视图布局
根据零件的结构特点,选择 合适的视图,如主视图、俯 视图、左视图等,并确定各 视图的位置和投影方向。
绘制零件轮廓
根据三视图投影规律,绘制 出零件的外形轮廓,包括平 面、圆柱、圆锥等基本几何 元素。
标注尺寸
采取合适的绘图软件。现在市面上有很多功能强大的绘图软件,如AutoCAD、 SolidWorks等。选择一款合适自己的绘图软件,可以大大提高绘图的效率和准确性。
方法三
制定公道的制图流程。制定公道的制图流程,可以使全部制图进程更加有序和高效。在实 践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优化和完善制图流程。
THANKS
03
装配图绘制
装配图绘制流程
选择视图
根据装配体的复杂程度和表达 需要,选择主视图和其他必要 的视图。
标注尺寸
根据装配要求,标注必要的尺 寸。
确定绘制对象
第一需要明确需要绘制的装配 体,了解其功能、结构以及工 作原理。
绘制装配干线
根据各零件的装配关系,绘制 出装配干线。
编写技术要求
在装配图中编写对各零件的工 艺、安装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机械制图ppt课件大全
汇报人: 202X-12-31
目录
• 机械制图基础知识 • 零件图绘制 • 装配图绘制 • CAD软件应用 • 机械制图实践技能
01
机械制图基础知识
制图基本规范
01
02
03
图纸幅面与格式
根据不同比例和用途,选 择合适的图纸幅面和格式 ,以满足绘图需求。
图线使用
根据国家标准规定,使用 不同类型和粗细的图线, 以清楚表达零件的结构和 形状。
之间的装配关系和内部结构。

最全机械制图ppt课件

最全机械制图ppt课件

② 另外两个投影,反映线段实长。且垂直 于相应的投影轴。
上页 下页 26 返回
⑶ 一般位置直线
b
b
投影特性:
a
a
a b
三个投影都缩短。 即: 都不反映空间线段 的实长及与三个投影面 夹角的实大,且与三根 投影轴都倾斜。
上页 下页 27 返回
二、直线与点的相对位置
判别方法:
◆ 若点在直线上, 则 V
且符合空间一个点的投影规律。
⒊ 交叉(异面)
同名投影可能相交,但“交点”不符合空
间一个点的投影规律。“交点”是两直线上一
对重影点的投影。
上页 下页 42 返回
五、相互垂直的两直线的投影特性 ⒈ 两直线同时平行于某一投影面时,在该
投影面上的投影反映直角。 ⒉ 两直线中有一条平行于某一投影面时,
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反映直角。 ⒊ 两直线均为一般位置直线时,
⒊ 投影面垂直线
在其垂直的投影面上的投影积聚为一点。 另两个投影反映实长且垂直于相应的投影轴。
上页 下页 41 返回
三、直线上的点
⒈ 点的投影在直线的同名投影上。
⒉ 点分线段成定比,点的投影必分线段的投影 成定比——定比定理。
四、两直线的相对位置
⒈ 平行
同名投影互相平行。
⒉ 相交
同名投影相交,交点是两直线的共有点,
另两个投影面上的投影分别积聚成与相应 的投影轴平行的直线。
上页 下页 48 返回
⒊ 一般位置平面
b
b
c
c 投影特性:
a
a 三个投影都类似。
b
a
c
上页 下页 49 返回
三、平面上的直线和点 ⒈ 平面上取任意直线
判断直线在平面 内的方法

经典机械制图基础知识课件

经典机械制图基础知识课件
2.截平面与立体表面交线的两个端 点,如图中的5、6点。作图时一般要 根据视图确定点的位置。
3.两截平面交线在立体表面上的两 个端点,如三棱锥上的A.B点。
12
§5 — 2 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
一、画图前的准备工作。 1.形体分析 画图前应首先分析组合体的组合方式,即分析该组合体 属于叠加类还是切割类。 对叠加类组合体的分析: 分析各组成部分的形状确定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 各组成部分间的表面连接关系
例: 试用线面分析法读懂压 块的三视图。
28
例: 试用线面分析法读懂压块的三视图。 分析步骤: 1.确定物体的原形 该立体为被切割的长方体,各切
割部分如图所示。 2.确定各切割面的位置和形状 3.综合想象其整体形状
29
例: 根据俯、左视图想出物体形状并画出主视图。 作图步骤: 1.形体分析 从俯视图可看出该立体由半圆凸台(左)、圆筒(中)

为了能在平面上表示出三维的物体就需要将三投影面体
系做必要的转换。 转换方法如下:
(点击图形演示动画)
V面保持不动,H面
绕X轴向下转90°,W
面绕Z轴向后转90°,
这样V、H和W三个投
影面就摊在了同一平面
上。 要注意: 在H和W面的转换中Y轴
分成两条,记做Yh和Yw。
7
3.三视图之间的度量对应关系
现在就问你为什么俯视图和左视图会有 宽相等的对应关系?
让我们带着这样一个问题重新演示三视 图的形成。
(点击图形演示动画)
10
4.三视图与物体方位的对应关系 物体有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 位,各视图反映的方位如图所示: 主视图能反映物体的上下和左右方位 俯视图能反映物体的左右和前后方位 左视图能反映物体的上下和前后方位 (点击图形演示动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个线框相邻,表示两个面高低不平或相交。
⒊ 利用虚、实线区分各部分的相对位置关系。
⒋ 几个视图对照分析以确定物体的形状
例:已知物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画出左视图。
体3 体1 体2

分析投影,想象出物体的形状。 ⑴ 对线框,分解形体。 ⑵ 综合起来,想象整体。
⒉ 根据投影规律及“三等”关系,画出第三视图。

左 右 后

前 后
下 后 左

下 左 右
上 右


主视图反映:上、下 、左、右 俯视图反映:前、后 、左、右 左视图反映:上、下 、前、后
3.2
基本体的三视图
常见的基本几何体
平面基本体
曲面基本体
一、平面基本体
1.棱柱 ⑴ 棱柱的组成
由两个底面和若干侧棱面 组成。侧棱面与侧棱面的交线 叫侧棱线,侧棱线相互平行。
⑵ 定位尺寸:
确定各基本体之间相对位置的尺寸。 要标注定位尺寸,必须先选定尺寸基准。物体 有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每个方向至少要有 一个基准。通常以物体的底面、端面、对称面和轴 线作为基准。
⑶ 总体尺寸:
物体长、宽、高三个方向的最大尺寸。
一、常见形体的定形尺寸
30 30 (28.5) 25 10 S25 30 14
60° 90° 25° 5°
⑴ 尺寸界线沿径向引出,尺寸线应画成 圆弧,其圆心是该角的顶点。 ⑵ 角度数字一律水平写。通常写在尺寸 线的中断处,必要时允许写在尺寸线 的外面,或引出标注。
⒉ 直径尺寸
⑴ 标注直径尺寸时,应在尺寸数字前加注 符号“”。
10 10 5 5 20
注:直径尺寸可以标注在非圆视图上。 ⑵ 标注球面直径时,应在符 号“”前加注符号“S”。
二、平面的投影特性
⒈ 平面对一个投影面的投影特性
平行
垂直
倾斜
投 影 特 性
★平面平行投影面——投影就把实形现 ★平面垂直投影面——投影积聚成直线 ★平面倾斜投影面——投影类似原平面
实形性
积聚性
类似性
⒉ 平面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特性
平面对于三投影面的位置可分为三类:
垂直于某一投影面, 倾斜于另两个投影面
注意:要逐个形体画

重点掌握:


一、基本体的三视图画法及面上找点的方法。
的两底面为水平面,在俯视 点的可见性规定: 图中反映实形。前后两侧棱 由于棱柱的表面都 若点所在的平面的投 面是正平面,其余四个侧棱 是平面,所以在棱柱的 影可见,点的投影也可见; 面是铅垂面,它们的水平投 表面上取点与在平面上 若平面的投影积聚成直线, 影都积聚成直线,与六边形 取点的方法相同。 点的投影也可见。 的边重合。
其投影特性取决于直线与三个投影 面间的相对位置
平行于某一投影面而 与其余两投影面倾斜 正平线(平行于V面)
投影面平行线 侧平线(平行于W面)
水平线(平行于H面) 统称特殊位置直线 正垂线(垂直于V面) 投影面垂直线 侧垂线(垂直于W面) 铅垂线(垂直于H面)
垂直于某一投影面
与三个投影面都倾斜的直线
一般位置直线
表面共面, 应无线。
⑶ 检查、加深。
三、简单叠加体的读图方法
⒈ 弄清视图中图线的意义 ① 面的投影 ② 面与面的交线 ③ 回转面轮廓素线 的投影
圆柱面轮廓素线
交线
平面
⒉ 利用线框,分析体表面的相对位置关系。
视图中一个封闭线框一般情况下表示一个面的 投影,线框套线框,通常是两个面凹凸不平或者是 具有打通的孔。
⒊ 尺寸数字
尺寸数字 尺寸界线 尺寸线
C1.5
C1.5
数字高度3.5毫米
10
20 35
这些间距>7毫米, 最好不超过10毫米
16
尺寸界线超出箭头约2毫米
⑴ 一般应注在尺寸线的上方,也可注在尺寸线的 中断处。 ⑵ 尺寸数字应按国标要求书写,并且水平方向字 头向上,垂直方向字头向左,字高3.5mm。
3 5
3 5 3
⒌ 均匀分布的孔的标注
⑴ 沿直线均匀分布
5× 8 10

20
4×20=80 100
⑵ 沿圆周均匀分布
15°
8× 6 EQS
8× 6
当图中孔 的定位与 分布已明 确时,可 省略EQS。
⒍ 断面为正方形结构的标注
16×16
18×18 16 18
⒎ 均匀厚度板状零件的标注
不必另画视图表示厚度
⑵ 棱柱的三视图 在图示位置时,六棱柱 ⑶ 棱柱面上取点
a

a

(
b)



b
b
a

2.棱锥
S
⑴ 棱锥的组成
由一个底面和若干 侧棱面组成。侧棱线交 A 于有限远的一点——锥 顶。
⑶ 在棱锥面上取
C s s

B

⑵ 棱锥的三视图
n 棱锥处于图示位置 时,其底面ABC是水平 a c a(c) b 面,在俯视图上反映实 a c s 形。侧棱面SAC为侧垂 kn 面,另两个侧棱面为一 b 般位置平面。 同样采用平面上取
有实线 有实线
有虚线
无线
两体表面共面时,中间无分界线。
二、简单叠加体的画图方法
例:画出所给叠加体的三视图。
⑴ 分解形体,弄清它们的叠加方式。
立板 肋板

底板和立板右侧面共面叠加 肋板与底板和立板前后对称叠加
底板
⑵ 逐块画三视图并分析表面过渡关系。
①底板 ②立板 ③肋板 看得见的线画实线 看不见的线画虚线
S10
⒊ 半径尺寸
⑴ 标注半径尺寸时,应在尺寸数字前加注 符号“R”。
R6 R5 R3
⑵ 应标注在是圆弧的视图上。
R10 × R10
⑶ 标注球面半径时,应在符号“R”前加注 符号“S”。
⑷ 当圆弧半径过大或在图纸范围内无法注出 圆心位置时的标注方法。
⒋ 狭小部位尺寸的标注
5 3 23 5
● ● ● ●
O A
O1 A1
1″
3″
a
2″ 4″
2′
利用投影 的积聚性
2.圆锥体
⑴ 圆锥体的组成 由圆锥面和底面组成。
绕与它相交的轴线OO1旋 在图示位置,俯视图 ⑶ 轮廓线素线的投影与 转而成。 为一圆。另两个视图为等 S称为锥顶,直线SA 曲面的可见性的判断 k (n) 边三角形,三角形的底边 称为母线。圆锥面上过锥 为圆锥底面的投影,两腰 ⑷ 圆锥面上取点 b′ d′ 顶的任一直线称为圆锥面 分别为圆锥面不同方向的 的素线。 ★辅助直线法 n 两条轮廓素线的投影。 s b ★辅助圆法


k
k (n)
b

二、回转体
1.圆柱体
⑴ 圆柱体的组成 由圆柱面和两个底面组成。 圆柱面是由直线AA1绕与 它平行的轴线OO1旋转而成。 3′ 1 ′ 直线AA1称为母线。 圆柱面上与轴线平行的任 a 一直线称为圆柱面的素线。
4′ ⑵ 圆柱体的三视图 圆柱面的俯视图积聚成一 ⑶ 轮廓线素线的投影分析与曲 1(2) 个圆,在另两个视图上分别以 面的可见性的判断 两个方向的轮廓素线的投影表 a ⑷ 圆柱面上取点 3(4) 示。
如:“89”
89Leabharlann 应为8989
应为
89
⑶ 线性尺寸数字的方向,一般应按下图所示方向注 写,并尽可能避免在图示30°范围内标注尺寸, 无法避免时应引出标注。
30° 16 16 16
16
⑷ 尺寸数字不可被任何图线所通过,否则必须将该 图线断开。
中心线断开
10
三、角度、直径、半径及狭小部位尺寸的标注。 ⒈ 角度尺寸

S O N●
圆锥面是由直线SA ⑵ 圆锥体的三视图
s
A
O1

s



(n)
k

b″
如何在圆锥面 过锥顶作 上作直线? 一条素线。 圆的半径?


d
k
3.3 简单叠加体的三视图
一、简单叠加体的叠加形式及表面过渡关系
⒈ 回转体与回转体叠加
⒉ 回转体与平面体叠加 形体之间 一般有轮廓线 分界
⒊ 平面体与平面体叠加
画透视图
中心投影法
投影法 平行投影法 斜投影法
画斜轴测图
正投影法
画工程图样 及正轴测图
2.2 点的投影
一、点在一个投影面上的投影
过空间点A的投射线 与投影面P的交点即为点A 在P面上的投影。
点在一个投影面上 的投影不能确定点的空 间位置。
解决办法?
A

P

a
P
B1 B2

B3


b

采用多面投影。
投影法
物体 投影面 投射中心 投射线 投影
斜投影法
正投影法
中心投影法
平行投影法
投射线通过物体,向选定的平面进行投射,并在 该面上得到图形的方法——投影法。
中心投影法
投射中心 投射线 物体 投影面 投影
物体位置改 变,投影大 小也改变。




投射中心、物体、投影面三者之间的相 对距离对投影的大小有影响。 度量性较差。
⒈ 直线对一个投影面的投影特性
A● M● B● B ● A●

a


a


b
b
● ●
b

B
A●


a≡b≡m
直线垂直于投影面 投影重合为一点 积 聚 性

a
b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