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作文技法:考场记叙文构思的艺术追求
2021高考考场作文的构思技巧

2021高考考场作文的构思技巧高考考场作文是考生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需要在短时间内构思并完成的一篇短文,因此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构思技巧来快速理清思路并展开写作。
下面就是一些构思技巧:1. 理清主题首先要明确作文的主题,明白作文要表达的核心意思是什么。
如果是议论文,可以先确定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如果是叙事文,可以先确定故事大纲;如果是说明文,可以先确定要说明的事实或理论。
2. 分析思路理清思路是写作的前提。
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分析思路:明确主题,列出要点。
对每个要点进行思考和分析。
对要点进行排序和逻辑连接。
3. 构思结构构思时,要梳理好文章的结构。
可以按照开头、承接、转折、高潮、结尾的顺序来构思,保证文章有起承转合的发展过程。
如果是议论文,可以按照引言、论点、论据、结论来构思;如果是叙事文,可以按照背景、起因、过程、结果来构思;如果是说明文,可以按照概念、特点、作用、适用范围来构思。
4. 确定关键词在构思时,可以确定关键词或关键句,用来串联文章的内容和思路。
可以通过扫描题目、分析要点、提炼观点的方式来确定关键词,这样能快速找到文章的切入点和重点,有利于文章的连贯性和深度。
5. 善用联想和比喻在构思时,可以善用联想和比喻来丰富文章的内容和表达。
可以通过记忆、想象、类比等手段来联想,用丰富的想象力来塑造文章的形象,增加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6. 精简思路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要善于精简思路,避免过多的细节和废话。
可以通过筛选、概括、合并的方式来精简,确保文章的内容简洁明了,不偏离主题。
7. 多维思考构思时,要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并且灵活运用各种分析方法。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和不同的维度来考虑问题,使得文章更具深度和广度。
高考考场作文的构思技巧需要考生具备整体把握问题的能力,善于分析思考,灵活运用各种技巧,快速理清思路并展开写作。
只有这样,才能在气氛紧张的考场上,写出一篇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内容丰富的作文。
2012届高考语文作文技法 考场记叙文构思的艺术追求

语文:高考作文技法:考场记叙文构思的艺术追求看真正好的考场记叙文,你会发现,它们常常突破规范性记叙文写人叙事的常规写法,不拘泥于写真人真事,也不怎么讲究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经过、结果等要素的完整性,而常常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或虚构个别细节,或想象虚拟各类故事,或边叙事边以抒情笔调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或把哲理性思索蕴含在生动具体的叙事描写之中,或采用蒙太奇的剪辑方式以几个片断组合成文,等等。
从总体看,这类作文的写法,更讲究选材构思的艺术性,讲究虚实结合,讲究记叙、议论、描写、抒情方式的综合运用等。
综合分析这类作文中的优秀作文,我们会发现考场优秀记叙文的哪些写作思维规律呢,考生在写作时应有怎样的艺术之追求呢?第一,选材大气不少同学写这类文章,得分偏低,常常是因为缺少高雅的情趣和理趣,选材和内容不够大气,有低幼化倾向,编写的故事像三、四年级小学生写的,没有情趣,更缺理趣;以“诚信”为话题,他们就写小时候打碎花瓶不敢承认,写偷偷拿了家里一个苹果,写退回在商店里营业员多找的钱,写父母如何给自己讲“狼来了”的故事;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他们就写下水救人,登高救人,扑火救人,写选择在考试中不作弊,在乘车时让座,打饭时排队等。
这些内容不是不能写,问题是难以写出题材和情节的情趣和哲理,尽管可以小题大做,但毕竟暴露出视野狭窄,不善于读书、思考,认识水平偏低的问题。
相反,那些优秀作文在选材方面则大气得多,例如,化工厂厂长在利润与环保之间找到最佳方案;穷学生把扔掉的假币捡回来撕得粉碎;当记者的妈妈写信告诉女儿一个共产党员要有怎样的选择;农村来的男生委婉地拒绝女生的约会电影票,等等。
第二,注意对文章整体进行艺术加工1.情节安排求变化、求曲折“文似看山不喜平”,写人叙事若平铺直叙,像流水帐一样,必然索然无味;须知,只把事情“写清楚明白”不等于是好文章,只有写出情趣和理趣,写出波折,才会打动阅卷老师。
古人提倡写文章要能“尺水兴波”,就是说,短文章也要写出波澜。
怎样在高考考场构思出好作文

怎样在高考考场构思出好作文在高考考场上构思好作文是每个高中生都希望达成的目标,而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则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本文就从中心思想、例证、语言表达、思考角度、篇章结构以及情感表达等方面详细阐述,以期能够帮助广大高中生在高考中写出一篇优秀的作文。
一、清晰明了的中心思想在写作文之前,首先需要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
中心思想是整篇文章的灵魂所在,是贯穿全文的主题,也是考生在考试中需要表达的重点。
因此,要想确立中心思想,必须要仔细分析题目要求,深入剖析语境,考虑自己的观点与陈述方式,并通过多方面的思考来确立中心思想。
同时,在明确中心思想时,一定要把握好角度和深度,要有自己的独特观点和见解,不要简单地套用别人的观点,更不要只是浅层次的叙述,而应该深入挖掘问题的本质,加深阐述内容的深度,提高文章的可读性。
二、适当引用的例证或事实在写作文时,如果能够适当引用相关的例证或事实,能够更有说服力地支持自己的观点,提高文章的质量。
引用的例证或事实应该和文章的中心思想紧密相关,同时需要有针对性和实证性。
比如,在论述道德问题时,可以引用一些经典案例,如刻舟求剑、秦始皇焚书坑儒等,这些例子既能突出道德问题的重要性,又有具体的历史背景作为支撑。
在引用时,应该注意语言精准,避免例子与实质内容的自相矛盾。
三、流畅的语言表达优秀的文章不仅要有中心思想和例证,还要有流畅自然的语言表达。
在写文章之前,要细心琢磨每一个字,注意语言的表达方式和组合,尽量使语言表达简洁清晰、通俗易懂,以便读者更好地接受和理解。
同时,写作时应该注意语言的节奏和韵律,尽量借助一些修辞手法来丰富语言表达。
比如,夸张、反问、并列、比喻等,这些修辞手法可以加强文章的感染力,提高文章的品质。
四、独特的思考角度和见解在写作文时,如果能够有独特的思考角度和见解,能够更好地体现出考生的思维深度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考生可以根据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和认知,寻找到别人视野之外的问题和解决方式,并以自己的思考角度和见解来表达观点,这样可以让文章更具思辨性和探究性。
考场作文构思技巧

考场作文构思技巧文似看山不喜平。
文章在选材、结构上要波澜起伏,这应该是精彩篇章的追求。
写文章讲究波澜,或开头平缓,暴风狂雨却潜伏其中——那是树欲静而风不止;或出语不凡,如猛虎长啸——那是狂风卷巨澜。
无波澜则平板静止,怎能得高分?一、构思的要求构思,是指作者确立文章的主题主题是统帅文章的“纲”。
具体应做到:(1)构思要正确。
正确,就是指确立的主题健康、有意义,符合客观实际,能表达积极向上的情感,能给人以教育和启发。
(2)构思要新颖。
新颖,就是不落俗套,有新的观念、新的见解、新的思考角度,不人云亦云。
(3)构思要深刻深刻,就是有自己独特的感受、独到的见解。
这种感受和见解,是从生活中挖掘出来的。
二、怎样提升文章的构思1、学会写出真情。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要说真话,说实在话,说自己话……”强调的就是作文要讲究真实,“真实”是作文的生命。
但作文仅做到真实还不够,还要有情感。
如朱自清的《背影》,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背影尤其感人,写出了父亲在艰难日子里对儿子的一片关切之情,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如果朱自清不是深爱着自己的父亲,又怎么能写出这种情感呢?写作文不能闭门造车,更不能胡编乱造。
2、学会点明题意由于时间关系,阅卷老师对文章不能作细细揣摩,反复推敲。
考生则应把自己要表达的主旨,锤炼成简明的精彩句子,放在文章的显要处,以便阅卷老师迅速了解你的文思,而不至于含糊不清而给人离题、偏题或不知所云的感觉,造成评分的误差。
3、学会选好角度苏东坡的名句:“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告诉我们善于变换角度,会见到不同的景象。
文章的“变脸”在于根据题意在视角上做到寻找与选择的问题。
首先是要寻找感觉和记忆,选取那些能激起写作冲动的材料。
其次是选择角度,如果你对每个视角以及具体内容都掌握了,那么就可以从中选一个最适合的,反之选择的范围就极有限。
4、学会求异创新敢于突破创新,是作文的一种创造性思维,这涉及到学生平时对生活的观察、思索和体验。
高考作文写作方法之记叙文写作技巧

高考作文写作方法之记叙文写作技巧记叙文是高考作文题目中常见的一种文体,通过叙述事件、经历等来表达思想、感悟。
记叙文写作要求文章连贯流畅、真实生动,给读者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
下面将介绍一些记叙文写作的技巧,帮助大家在高考作文中取得好成绩。
一、选择一个有故事性的主题记叙文的主题应该是一个具有故事性和可发展性的事件、经历或情节。
在高考作文中,考生可以选择自己的亲身经历作为主题,或者借鉴他人的故事。
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都要注意主题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这样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二、确定故事的起承转合记叙文的结构通常包括起承转合四个部分。
起是故事的开头,可以采用引言、描写等方式吸引读者的注意;承是故事的发展,应该让事件逐渐进入高潮,情节逐渐展开;转是故事的转折点,可以通过冲突、反转等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合是故事的结尾,应该给读者一个合理的解释和总结,让故事有完整感。
三、运用描写和对话增加画面感记叙文需要通过描写细节来给读者呈现一个生动的场景。
考生可以使用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绘人物、环境等,使读者能够在脑海中产生清晰而具体的画面感。
此外,对话也是记叙文的重要元素之一,可以通过对话展示人物的性格、情感等,增加文章的趣味性。
四、注意时间和空间的处理记叙文的时间和空间处理要合理有序。
在时间上,可以采用线性叙事或者回溯叙事的方式,根据故事的需要灵活运用。
在空间上,应该通过描写创造出一个具体而真实的场景,让读者能够感受到故事中的人、物、地的存在和变化。
五、运用修辞手法提升文章的艺术性在记叙文的写作中,考生可以适当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来增加文章的艺术性和表达力。
但是要注意不要过度使用,以免影响文章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六、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记叙文要求语言表达准确、流畅,要注意语法的正确性和用词的准确性。
考生应该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多积累并灵活运用各种句式、词汇,使自己的写作更加地道和出彩。
总之,记叙文是高考作文中常见的一种文体,通过选择好的主题、恰当地安排故事的起承转合、运用描写和对话、处理好时间和空间、运用修辞手法等,可以写出有趣、生动、具有感染力的记叙文。
高考作文指导:考场作文的构思方法份

高考作文指导:考场作文的构思方法(1)份高考作文指导:考场作文的构思方法 1【考场作文的构思方法】平时作文,有些学生喜欢写些含蓄的文字,但是高考场上这样做是不够明智的、甚至是比较危险的。
假如文章含蓄得来短时间内难以让人读懂,需要反复推敲,甚至几个老师讨论一番才能确定,其后果可想而知。
在平时作文训练中给学生一些简单的、容易操作的模式,基本上可以让学生的作文“入格成型”,在基本“入格”之后再求变化,从而形成多种多样的写法。
一、蒙太奇式即由各个有内在联系的画面或场景直接组合而成,操作简单,运用也比较广泛。
如2005年广东高考满分作文《不能忘记的过去—反__战争胜利60周年》。
该文将60年前后对比鲜明的三组画面组合在一起,具体如下:A、六十年前,法国,诺曼底,犹他海滩←→六十年后的今天,法国,诺曼底,犹他海滩B、六十年前,苏联,__格勒,__←→六十年后的今天,__,__C、六十年前,中国,东北,某个村庄←→六十年后的今天,中国,东北,某个小镇画面之间,用简短的议论点睛扣题,巧妙过渡,跨越时空限制,将欧亚两大战场汇于一处,前后六十年历史凝聚瞬间,给读者带来一股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震撼。
二、反复式能够体现作者重要观点的语句在文中关键位置反复出现,以显示行文的脉络,能产生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之妙。
2003年吉林高考满分作文《怎一个“情”字了得》就是如此。
作者巧妙化用名句,改一“愁”字为“情”字,赋标题以新意。
并以此作为全文的议论中心和行文的线素。
主体部分用“怎一个“‘情’字了得”领起。
以祁贺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的典型例子,证明“认知之‘理’是‘情’外之物,它因人而异,并非总受‘情’的束缚”;以战国时齐国的邹忌他在“纯然淡漠”的心态下所表现的自知之明的事例,有力的证明了“‘认知’”高于‘感情’“的观点;以汉代历史学家陈寿抛开个人的爱恶,歌颂“仇人”孔明,大讲实事求是的例子,再次证明观点。
全文结构清晰严谨,一句“怎一个‘情’字了得”出现六次,或拟做标题,树旗明旨,亮出观点;或置于段首,概括要义,领起下文;或用于结尾,总括全文,点睛扣题。
2024高考考场作文的构思技巧

2024高考考场作文的构思技巧在高考考场上,作文通常是占有一定比重的一道题目,而作文的构思对于命题作文来说尤为重要。
良好的构思不仅能够使文章内容充实丰富,而且还能够使文章结构合理,逻辑清晰,表达得当。
2024年高考考场作文的构思技巧是高考作文备考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下面我们将来探讨一下构思作文的一些技巧。
1. 充分理解题目构思作文的第一步就是要充分理解题目。
高考作文的题目通常要求考生就某一个话题进行阐述,因此对于作文题目的理解是写好作文的前提。
在审题的时候,要认真阅读题目,了解题目的所表达的意思,梳理出关键词、要点,明确自己所要写的内容。
2. 找准立意点在明确了题目后,就要开始考虑如何构思文章了。
这时候,就要找准文章的立意点,确定自己要从哪些方面来展开文章的论述。
可以通过分析题目要求,找到一个核心点,或者是找到几个相关的点,再展开论述,这样能够帮助文章内容的丰富和深度。
3. 编排思路结构构思作文的过程中,思路结构的编排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在构思的过程中,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立意点逐步展开思路,构成起承转合的完整结构。
可以通过列出提纲、制定思维导图、逐步展开等方式来组织文章结构,确保文章的逻辑严谨,思路清晰。
4. 吸收素材和创新表达高考作文往往需要考生在论述中加入一些事例、引用一些名言或者进行一些比喻,这样可以使论述更加具体生动。
在构思作文的过程中,要将一些相关的素材和文献进行准备,包括名人名言、历史事件、科学实验等等,这样可以丰富作文的内容。
也要考虑自己的表达方式,可以尝试一些新颖独特的表达方式,不拘泥于传统的表达方式,这样也能够使作文更有特色。
5. 总结归纳在构思作文的过程中,要时刻总结归纳,不断地审视自己的构思是否合理,是否有逻辑,是否能够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这样可以及时地调整作文的思路,避免在文章写作过程中迷失方向。
也可以让自己的构思更加完善,保证文章的质量。
以上几点就是2024年高考考场作文的构思技巧,考生们在备考高考作文的时候可以参考这些技巧,以期更好地应对高考作文的命题。
如何巧妙构思考场作文

如何巧妙构思考场作文如何构思考场作文:构思就是根据文题或材料,结合要求,对本次作文在心中进行全面的考虑。
曹植七步成诗令世人叹为奇才,左思十年写成《三都赋》以至于洛阳纸贵,其功夫全在构思上。
那么,考生该如何运用灵活多变的思维来开创考场作文构思方面的新局面呢?一、角度要“活”。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这说明了一个道理:对于同一事物,我们从不同角度观察,就会有不同的视觉效果。
也就是说,越是常人不易想到的写作角度,越是奇妙无穷。
考生在构思考场作文时,如果能从常人不易想到的角度入笔,切入生活、表现生活,常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顺序要“活”。
“文似看山不喜平。
”巧妙的构思还体现在对情节的设计上。
*情节必有高潮。
没有高潮,情节就没有起伏,缺少波澜,难以吸引读者;而情节的高潮需要组织和铺垫。
靠什么来铺垫?就要靠制造强烈的悬念,为高潮蓄势。
它就好比把一条河拦腰堵上,堤坝上游必将积蓄起更大的能量,这样开闸放水时才会形成更壮观的景象,收到预期的效果。
三、方式要“活”。
反弹琵琶,逆向思维,往往会使你的*另辟蹊径,熠熠生辉。
*的构思以“反”为主,以“正”衬“反”,以“反”写“正”,发人思考,令人耳目一新。
如果大家都用第三人称叙述,你不妨用第一人称甚至第二人称叙述;如果大家都以叙述性语言为主,你不妨以描述性语言为主,等等,不一而足。
四、结构要“活”。
*的结构要灵活多变,一波三折,曲径通幽。
在众多方法中,“抑扬法”尤为多见,考生屡试不爽,运用时对写作对象或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然后陡然一转,出乎读者意料,从而使*收到峰回路转、跌宕起伏的效果。
“悬念法”更是频频出奇招,构成*悬念的技巧一般为“起悬—垫悬—释悬”,娓娓道来,言有尽而意无穷。
考场作文构思要巧妙:《上海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中列出的第三项就是“思路与结构”,占10分。
其中A类卷的标准是:思路通畅;层次分明,且结构安排有特色。
而“思路与结构”的安排,体现在*写作之前的“构思”之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高考作文技法:考场记叙文构思的艺术追求看真正好的考场记叙文,你会发现,它们常常突破规范性记叙文写人叙事的常规写法,不拘泥于写真人真事,也不怎么讲究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经过、结果等要素的完整性,而常常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或虚构个别细节,或想象虚拟各类故事,或边叙事边以抒情笔调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或把哲理性思索蕴含在生动具体的叙事描写之中,或采用蒙太奇的剪辑方式以几个片断组合成文,等等。
从总体看,这类作文的写法,更讲究选材构思的艺术性,讲究虚实结合,讲究记叙、议论、描写、抒情方式的综合运用等。
综合分析这类作文中的优秀作文,我们会发现考场优秀记叙文的哪些写作思维规律呢,考生在写作时应有怎样的艺术之追求呢?第一,选材大气不少同学写这类文章,得分偏低,常常是因为缺少高雅的情趣和理趣,选材和内容不够大气,有低幼化倾向,编写的故事像三、四年级小学生写的,没有情趣,更缺理趣;以“诚信”为话题,他们就写小时候打碎花瓶不敢承认,写偷偷拿了家里一个苹果,写退回在商店里营业员多找的钱,写父母如何给自己讲“狼来了”的故事;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他们就写下水救人,登高救人,扑火救人,写选择在考试中不作弊,在乘车时让座,打饭时排队等。
这些内容不是不能写,问题是难以写出题材和情节的情趣和哲理,尽管可以小题大做,但毕竟暴露出视野狭窄,不善于读书、思考,认识水平偏低的问题。
相反,那些优秀作文在选材方面则大气得多,例如,化工厂厂长在利润与环保之间找到最佳方案;穷学生把扔掉的假币捡回来撕得粉碎;当记者的妈妈写信告诉女儿一个共产党员要有怎样的选择;农村来的男生委婉地拒绝女生的约会电影票,等等。
第二,注意对文章整体进行艺术加工1.情节安排求变化、求曲折“文似看山不喜平”,写人叙事若平铺直叙,像流水帐一样,必然索然无味;须知,只把事情“写清楚明白”不等于是好文章,只有写出情趣和理趣,写出波折,才会打动阅卷老师。
古人提倡写文章要能“尺水兴波”,就是说,短文章也要写出波澜。
在一般情况下,在考场上拿到试题后,考生自己头脑库存的现成材料不可能本身就具有波澜起伏、曲折多变的特点,这就要对材料进行艺术加工,使文章情节安排,曲折多变。
例如,高考优秀作文《山村故事》(以诚信为话题)写一个女教师答应乡亲们回城结婚后再回乡教书的故事,其成功之处就在于作者把一件事写得跌宕起伏。
文章写小芳在山村小学教了四年书,目前要回城结婚,围绕她还会不会回来这个问题展开情节:以前教书的姑娘回城结婚后都未回来,芳姑娘尽管说“我一定会回来的”,但仍然引来村民的议论纷纷,这便形成了一个波折;然后随着情节的发展,又写到一个汉子骂小芳老师同样不讲诚信的话,这又形成了一个悬念;接着,情节安排更加出人意料的是,芳姑娘不但回来了,而且还带来自己的丈夫:一位新老师,这时,那骂人的粗野汉子又提议将山村小学更名为“诚信小学”。
这样安排全文情节,使文章颇有趣味,引人入胜。
另外,小芳临走时,只说了一句话,回来时又是一句话,但却是一诺千金,非常巧妙地突出了“诚信”的主题。
而山村小学更名为“诚信小学”,更是扣住话题的神来之笔。
当然,对文章进行艺术加工,要注意讲究安排情节的艺术技巧,例如:欲扬先抑,欲抑先扬,虚构个别情节,改换部分情节以扣住题意,把发生的几件事进行合理的改造,将几个人的事情汇集到一个人身上等等。
2.注意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在考场阅卷时我们还发现,有许多考生写的作文选材不错,既扣题,又有现实意义,但仍然给人清淡如水的感觉。
这是为什么?这主要是,他们的作文除缺乏巧妙的情节安排外,还缺少必要的描写。
如以“诚信”为话题,有考生写宁可失业也不做假帐的会计,选材很好,但得分不高,主要原因是描写功力不足。
而许多优秀作文在这方面是很出色的。
请看下面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而写的高考优秀作文《华容道》中的一个片断:忽然关羽的脸动了一下,曹操来了。
一群老弱残兵,护卫的是和他们一样的狼狈不堪的汉丞相。
曹操的衣衫破烂不堪,绛色的战袍被火烧去了大半,脸上也是一幅疲惫不堪的神色。
他的队伍忽然停住了,停在了关羽的面前。
两支军队,狭路相逢。
夕阳西下,将每个人都笼上一层金色。
曹操看到关羽,脸上陡然升起一种希冀的神色,他本来已经黯淡的眼睛又渐渐放出光来,他想起这个人在他军队中的那些日子里自己对他是如何地礼遇,如何地谦恭。
曹操知道关羽是个很念旧情的人。
当初他就是念着刘备的旧情而离开了自己,现在能否念着那段日子而放自己一条生路呢?曹操期待地望着一言不发的关羽。
这段文字质朴纯正,描写细腻传神。
作者把笔力集中在人物外貌神态、心理和环境的描写上,出色地刻画出曹操败走华容道的狼狈、绝望,见到关羽后又产生一线希望的情景,如此描写,使文章情趣大增,很有感染力量,阅卷老师怎么会不被打动呢?第三,把自己对人生的思考融入叙事里前面已经提到,写记叙文,要注意写出情趣和理趣,而把自己对人生的思考融入具体生动的描写叙事里,也是使文章具有情趣和理趣的方法之一。
例如,高考优秀作文《绍兴随想》,是写一年的春天自己漫游绍兴风景名胜的游记,第一段写自己游遍绍兴那充满文化积淀的人文景致之后,引发了自己对人生道路选择的思考;第二、第三段记叙、描写参观一代才子徐渭的处所——青藤书屋的所见所思;第四段叙写参观“咸亨酒店”的所见所想;第五六段作者把徐渭与鲁迅两个文化名人进行了深入比较思考和分析,肯定了积极进取的人生道路:如果让我选择,我会选择积极进取,选择奋勇拚搏,选择在贡献社会中体现自我。
全文在清新明丽的描述中,处处蕴含着作者对人生、社会和人类文化的思考,这既使读者加深了对徐渭、鲁迅的文化品格的认识,也让读者看到了一个青年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精神风貌,文章既扣住了话题----心灵的选择,又表达出对人生、人类文化的深入思考,这比一般人游览风景名胜,只是饱饱眼福高明多了。
本文获得高分是理所当然的。
请看下面写作实例:真爱路小汶死的时候,才只有六岁。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那场几乎要波及整个中国的地震把这个像花朵一样的小女孩永远地掩埋了。
她甚至还没能从那场甜美的梦中醒过来。
当妈妈劫后余生从单位赶过来的时候,幼儿园只有成堆的钢筋水泥。
耳畔是同样年轻的爸爸妈妈们撕心裂肺的哭喊声,他们如同疯子一样冲上去,用双手不停地搬、挖,鲜血淋漓。
那一刻,日月无光,天昏地暗。
救援队来了。
不断有孩子从废墟中抬出来,但大多已成了尸体。
残缺、变形甚至于血肉模糊。
只有3个孩子幸存,但是没有路小汶。
妈妈像是失神了,她看到小汶穿着白裙子背着书包一蹦一跳地走过来,甜甜地叫着“妈妈,我们回家吧!”书包?妈妈忽然看到小汶的花书包了。
它在废墟里悄悄探着个头儿。
妈妈于是飞一般地冲过去,双膝跪地,手忙脚乱地一边叫着“汶汶,妈妈来了。
汶汶,妈妈来了……”一边把它挖出来。
但等到妈妈真的把它挖出来的时候才真的明白,汶汶是真的不在了,不在了……她抱着书包坐在那一堆残垣断壁上号啕大哭……她的泪水一直没有断过,一天,二天……直到有一天,她忽然做了一个梦:一群小天使在天堂里祈祷,每个孩子手里都拿着一支点亮的蜡烛,只有一个小女孩的蜡烛是熄灭的。
她赶忙跑过去一看,那个女孩居然是汶汶。
她泣不成声地问汶汶:“汶汶,为什么只有你的蜡烛是熄灭的?”汶汶委曲地说:"妈妈,每次他们帮我点亮蜡烛,你的泪水就把它浇灭了。
她恍有所悟,却不再哭了。
她做了救灾志愿者,匆忙地奔走。
拯救每一个可能获救的生命,帮助每一个无家可归的人……她不再悲伤了。
每个孩子都是妈妈的孩子,每个妈妈都是孩子的妈妈。
再后来,她收养了一个四岁的小男孩,她叫他小川。
她像一个真正的妈妈一样爱他,就像爱汶汶一样。
这晚,她又做了一个梦:看见小汶手里捧着最明亮的蜡烛,笑容甜甜地站在那些小天使中……她忽然明白了:原来爱可以用这种方式表达。
成功揭秘:本文的成功在秘密哪里?一是对文章的整体进行了艺术加工。
这位考生根据“坚强”的题目,采用“点面结合”的构思方式,以汶汶母亲活动为主线,用虚实相生的手法,用典型的镜头展示小汶活着时的可爱,用“花书包”衬托小汶的漂亮,也渲染了“汶汶真的不在了”带给妈妈的伤痛,还穿插表现了“爸爸妈妈们”惨痛的心情。
9天使的蜡烛这一故事的虚写,使“母亲”在极度的悲伤中清醒过来,构思大胆,又合情合理;倒数第二段“小汶”的笑容和前边的委屈构成情节上的呼应,表现了命题“生者坚强,死者自然安息”的主旨。
这样构思表现出小作者超常的艺术加工能力。
二是把自己对人生的思考融入叙事描写里。
“每个孩子都是妈妈的孩子,每个妈妈都是孩子的妈妈”见解有高度,“小川”和“小汶”两个名字呼应,使我们看到作者在命名上的整体思考能力。
合起来,“妈妈”就有了“汶”“川”两个孩子,这很能表现了作者对人生与社会的思考。
另外,描写表达手法的成熟运用,也是本文成功的秘密之一。
请你尝试写作:根据下面作文题目写一篇作文瓦伦达是美国一个著名的高空走钢索表演者,在一次重大的表演中不幸失足身亡。
他的妻子事后说,我知道这次一定要出事,因为他上场前总是不停地说,这次太重要了,决不能失败;而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他只想着走钢索这件事本身,而不去管这件事可能带来的一切。
后来,人们就把专心致志于作事本身而不去管这件事的意义,不患得患失的心态,叫做瓦伦达心态。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也表明,人的大脑里的某一图象会像实际情况那样刺激人的神经系统,比如当一个高尔夫球手击球前一再告诫自己“不要把球打进水里”时,他的大脑就往往出现“球掉进水里”的情景。
结果也往往事与愿违,这时候球大多会掉进水里。
以“压力与成功”为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尽量用记叙性文章写作,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