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艺:胚体装饰

陶艺:胚体装饰
陶艺:胚体装饰

第10课陶艺:胚体装饰

设计者:上海市第五中学王颖春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现代陶瓷艺术,俗称“陶艺”。近半个世纪以来,陶艺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十分普及的美术教育形式。陶艺是一种兼跨着容器和雕塑、实用性和非实用性、工艺美术和纯美术等不同范畴的,既传统又现代的艺术。提起陶瓷,我们首先就会想起我国古代先民创造的许多精美绝伦的陶瓷珍品,并不自觉地为他们感到自豪。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陶瓷文化已经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泥、水和火都是人们最亲近的朋友和生命依赖的因素。陶艺的本源在于欢乐和愉悦,是释放人性的一种手段,是通过触觉、视觉,引人向上的一种朴实的方式。传统陶瓷艺术作为民间工艺,既拥有丰厚的人文底蕴,又能作为艺术造型表现的良好手段。七年级第一学期第十课《陶艺:胚体装饰》就是要求学生在成型的他胚体上用刻画、戳印、堆雕、刮毛、镂空等方法进行装饰。

二、学生状况分析

通过六年级教材里陶艺的学习,学生对陶艺的成型的一些简单技法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此基础上对成型泥胚的装饰锻炼他们的造型能力,同时再次感受了陶艺的魅力。玩泥巴是孩子的天性,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有强烈的创作热情,也有一定的主见,同学们通过亲手制作陶艺,可以提高他们的动脑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丰富了他们的学习生活,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表露自己的感情,获得愉悦的情绪。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陶艺作品的装饰方法,对陶艺的基本表现风格有所了解,制作生活中喜欢的物象。

过程与方法:在欣赏和分析陶艺作品过程中,让学生了解陶艺作品的装饰方法,自由发挥创作,制作一个陶艺作品,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热爱历史悠久传统陶艺的同时感受现代陶艺作品的魅力,体验制作过程中的情感变化,激发学生无穷的创造力。

四、教学重点:胚体装饰的方法。

五、教学难点:作品的牢固和美观。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半干的泥胚、制陶的简单工具:泥刀、木片,刀片,圆规,自己喜欢的图案等

七、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欣赏:同学们去年完成的陶瓷作品。(六年级陶艺作品重点

在成型而不在装饰)

2、欣赏:带有装饰图案的陶瓷作品。

3、同学比较两组作品的区别?

4、观察今天所要求带的工具不同于上次。引出课题:

陶艺:胚体装饰

(二)授课内容:引导观察,学会技法。

1、胚体装饰:是指受胚体上不施加任何釉料,单纯依靠泥料本色,在胚体进行适当处理,如刻画、戳印、堆雕、刮毛、镂空等。

2、老师这里有两个不同的陶艺作品,我们观察一下它们在制作技法上有何不同?

一个作品用的是上一节课学的泥条盘筑法装饰成的圆雕作品,一个在泥板上,应用粘贴和刻画的方法完成的浮雕作品。

2、教师演示:

(1)同学常用的方法是粘贴和刻画

老师在实物投影仪下师范,请同学一起来观察,制作的方法和所需的工具。

1 2

把泥板切割成所需形状作底,切割出树叶的形状。

用泥条粘帖出五官。

3 4 在树叶泥板上刻画出叶脉。把树叶形泥板粘帖在

头部作头饰。

5

(2)镂空的方法

1 2

做一个实心的造型。稍干后选择适当的部位剖开。

3 4

用挖空工具将内部挖空,尽量用泥浆粘合回原处,在不显使壁厚均匀。眼的地方留通气孔。

5

注意:在做圆雕时一定要注意作品的稳定性和牢固性。

(3)在书上找作品进行分析讲解,并寻找完成作品所需的工具。。

说明:这一部分主要用的是观察讲解的方法,从观察中了解、掌握制作技法。因为示范操作比较直观,以上的技法相对比较简单,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三)确定主题、实践操作。

1、欣赏:为帮助同学解决造型设计上的难点,可以给同学展示一些装饰性图案作品(课件展示),同学事先也可准备些资料。

说明:引导学生对这节课要创作的作品设计进行自由的联想,提出各

自的设想,引导学生拓展更多的思维想象空间。

2、学生作业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3、教师随时表扬效果制作好、造型新颖、富有创意的学生作品,并展示;同时帮助造型能力困难的学生。

八、教学评价

展示作品、相互交流。

举行“我们的陶艺作品展示会”。

1、学生将自己制作的陶艺在小组中展示,介绍制作时的感觉、得失。

2、选一选、评一评,谁的作品最吸引你?你最喜欢谁的作品?为什么?

陶艺课学生评价表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__

3、教学延伸:利用网络查找我国民间陶艺的分布情况。

陶艺课程第一课

陶艺课程第一课 走进泥巴的世界 教学目标: 1、了解陶泥的基本特性、认识陶艺制作的基本工具及使用方法。 2、通过启发、实践体验来陶艺制作的基本技法。 3、让学生感受“玩泥巴”的乐趣,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手创造美。 教学重点: 感受玩泥巴的乐趣。 教学难点: 体验陶艺制作的各种技法。 教学准备: 教师:陶泥、教学课件 学生:陶泥、各类制作工具 教学过程: 一、泥巴变一变: 1、触摸,感受老师送给大家的特殊“礼物”。 与孩子们交谈,送给他们一份礼物,让他们进行触摸,感受泥土特有的柔软,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2、泥巴真听话:一分钟让泥巴变、变、变 聊一聊有没有玩泥巴经验,比如撮一撮、切一切,揉一揉、捏一捏等。并用一分钟小游戏的形式,给学生把泥巴变个样的机会,看谁变的花样多。 3、小结导入: (1)小结玩泥巴的方法,并板书。(如:搓、压、切、印、捏等) (2)导入:让我们一起走进泥巴的世界。 二、认识工具: 1、课件一一出示各种工具,并介绍用途。 2、想一想: 我们身边的哪些小东西可以替代这些工具。 三、欣赏: 1、简要介绍陶艺的发展。 2、欣赏学生陶艺作品,边欣赏边让学生说说制作的内容,并简要分析其中的制作方法。 四、体验: 用手中的陶泥自由制作,体会玩泥巴的快乐! 五、总结: 说说玩泥巴的感受!!

陶艺课程第二课 手捏动物 知识目标:了解并掌握陶艺创作——手捏成型的基本表现技法、步骤。 技能目标:运用泥塑动物的基本表现技法,塑造动物形象。 情感目标:培养动手能力,创造力,提高审美情趣,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陶艺创作——手捏成型的基本技法、步骤,灵活运用。 教学难点: 抓准动物的基本形,对动物的细部特征进行深入刻画。 教学准备: 陶泥及制作工具,课件 课前安排学生搜集动物的图片,观察生活在我们周围的小动物。 实施过程: 导入:欣赏秦俑、汉俑图片(动物),引出制陶的产生和发展。 产生:人类制陶始于新石器时代,约有八九千年的历史。它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创造。 发展:早期的制陶是人类以生活中实用的陶器(饮器、食器、炊器、盛贮器等)为主,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制陶逐步向美化生活环境的观赏性、装饰性泥塑艺术发展。 教师示范陶艺创作手捏成型的成型方法(鸭子):

浅论中国传统陶艺与现代陶艺的关系

浅论中国传统陶艺与现代陶艺的关系 袁呈燕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 一、简述中国传统陶艺 中国的传统陶艺的诞生与发展是以实用为先 导的,因此,中国的传统陶艺必须符合人类心 理的或生理的机能需求。正是这种需求使传统 陶艺极力追求釉面的光洁、无暇.造型的完整、 优美。装饰的富丽堂皇或朴素简练。这种种要 求需要材料和工艺流程规范化。陶瓷工艺品生 产的规范化与审美欣赏的原始化构成了陶艺 最初的传统规范。我们在习惯上把这种陶瓷艺 术称为传统陶艺[1]。 中国的陶瓷艺术发展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可以说传统的制陶工业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 展而逐渐进步。在它本身凝聚了人类智慧,而 中国的传统陶瓷艺术的文化品格也揭示出东 方传统陶艺最深刻最深厚的文化历史根基。 图1 白瓷莲瓣纹陶 中国拥有渊源流长的陶瓷文化,无论是新石器时代开始的彩陶文化,还是唐宋以来各大名窑灿烂多姿的制瓷艺术,都极具光芒。如秦代陶俑生动逼真;汉代陶俑优美豪放;唐三彩华丽丰满、富于情趣;宋代的青瓷和白瓷典雅、朴实。尤其是明清两代,制瓷工艺技术空前繁荣,陶瓷制作的分工日益明晰,制作技术更加精深刻,可以说中华民族将它最内在的本质、它对生命的感悟、对丽、气韵淋漓,绘画技巧成熟,其作品达到了精美绝伦的境界。在人类的文明史上,陶艺的历史几乎和绘画一样的悠久,中华民族为世界陶艺文化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它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而深刻,可以说中华民族将它最内在的本质、它对生命的感悟、对自然精神的心领神会完美地表现在了陶瓷艺术传统之中。中国传统陶瓷艺术那高超技艺、娴熟的装饰,以及那完美的造型都表现了创造者的智慧和能力,令人叹为观止如(图1)的白瓷莲瓣纹陶体现的就是传统陶艺中的力求完美和精致。中国传统陶艺受传统的影响,着重追求严谨和整齐、刻意求工、力求完美,达到人为加工的完善从而限定在一定的审美标准中没有突破,忽视了材料的自然属性,更忽视了人与陶艺之间的精神关系,而现代陶艺则表现了传统陶艺的否定,以及对传统审美标准、评判标准的的自我突破。 传统是一个不断开放的过程,曾经发生的和当下正在发生的,等到将来的都可以称作为传统。 二、简述中国现代陶艺 现代陶艺是什么?不同的个人都对现代陶艺有着不同的认识,我认为现代陶艺是以陶瓷材料为媒介、以个性化的表现方式、强调当代哲学思想、关注人的倩感时间的一种艺术形态[2]。它是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和行为方式,它与传统陶瓷有着血缘上关系。 现代陶艺是一种新的艺术门类,是从传统陶艺中衍生出来的,现代陶艺中的“现代”一词不仅是指时间上的概念,更主要的是指一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上的突破和变化,而且是相对的,我们的现代也将成为后人的过去。 中国的现代陶艺起步比较晚,自80年代以来,由于与外界频繁的接触,中国现代陶艺才迅速的走出实用美术的价值范畴,更多的打上了反传统的烙印。到了90年代中国陶艺则开始出现了比较纯正的学术探索阶段。中国陶艺家们开始意识到一味移用西方现代艺术趣味并不

陶艺:胚体装饰

第10课陶艺:胚体装饰 设计者:上海市第五中学王颖春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现代陶瓷艺术,俗称“陶艺”。近半个世纪以来,陶艺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十分普及的美术教育形式。陶艺是一种兼跨着容器和雕塑、实用性和非实用性、工艺美术和纯美术等不同范畴的,既传统又现代的艺术。提起陶瓷,我们首先就会想起我国古代先民创造的许多精美绝伦的陶瓷珍品,并不自觉地为他们感到自豪。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陶瓷文化已经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泥、水和火都是人们最亲近的朋友和生命依赖的因素。陶艺的本源在于欢乐和愉悦,是释放人性的一种手段,是通过触觉、视觉,引人向上的一种朴实的方式。传统陶瓷艺术作为民间工艺,既拥有丰厚的人文底蕴,又能作为艺术造型表现的良好手段。七年级第一学期第十课《陶艺:胚体装饰》就是要求学生在成型的他胚体上用刻画、戳印、堆雕、刮毛、镂空等方法进行装饰。 二、学生状况分析 通过六年级教材里陶艺的学习,学生对陶艺的成型的一些简单技法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此基础上对成型泥胚的装饰锻炼他们的造型能力,同时再次感受了陶艺的魅力。玩泥巴是孩子的天性,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有强烈的创作热情,也有一定的主见,同学们通过亲手制作陶艺,可以提高他们的动脑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丰富了他们的学习生活,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表露自己的感情,获得愉悦的情绪。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陶艺作品的装饰方法,对陶艺的基本表现风格有所了解,制作生活中喜欢的物象。 过程与方法:在欣赏和分析陶艺作品过程中,让学生了解陶艺作品的装饰方法,自由发挥创作,制作一个陶艺作品,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热爱历史悠久传统陶艺的同时感受现代陶艺作品的魅力,体验制作过程中的情感变化,激发学生无穷的创造力。 四、教学重点:胚体装饰的方法。 五、教学难点:作品的牢固和美观。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半干的泥胚、制陶的简单工具:泥刀、木片,刀片,圆规,自己喜欢的图案等 七、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欣赏:同学们去年完成的陶瓷作品。(六年级陶艺作品重点 在成型而不在装饰) 2、欣赏:带有装饰图案的陶瓷作品。 3、同学比较两组作品的区别? 4、观察今天所要求带的工具不同于上次。引出课题: 陶艺:胚体装饰 (二)授课内容:引导观察,学会技法。 1、胚体装饰:是指受胚体上不施加任何釉料,单纯依靠泥料本色,在胚体进行适当处理,如刻画、戳印、堆雕、刮毛、镂空等。

《陶瓷产品装饰设计与制作》课程标准

《陶瓷产品装饰设计与制作》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0700136 课程类别:必修 适用专业:陶瓷艺术设计专业授课单位:艺术设计系 学时: 96 开设学期:第三学期 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系(部)主任及审定日期: 一、课程定位和设计 1.课程性质与作用 课程的性质:陶瓷产品装饰设计与制作课程是是陶瓷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 课程的作用:本课程努力培养引导学生敏锐的观察生活的能力和以生活为创作设计第一源泉的思想,也是培养学生陶瓷绘画能力与设计能力的必修课程之一,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处于基础的地位起并着决定性作用,本课程的后续课程有现代陶艺设计与制作、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等。 2.基本理念 本课程以学生为主体、以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为目标,课程的主导设计思想是创新,教学内容新颖,将陶瓷产品装饰设计与制作的理论技法与现代设计理念与技术有机地溶于一体。本课程充分体现高职人才培养的特点,注重将理论知识、实践技能、行业知识、岗位知识、相关学科现状与发展趋势以及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等内容相互融通。 具体理念: (1)、面向职业岗位,关注素质结构 (2)、基于工作过程,建立职业环境 (3)、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4)、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5)、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习渠道 3.设计思路 陶瓷产品装饰设计与制作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陶瓷装饰设计制作能力的专业课程。它是将的陶瓷釉下彩产品制作、陶瓷釉上彩产品制作、陶瓷花纸设计等课程综合在一起,构建学习领域课程,课程设计遵循“设计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指导思想,授课过程实施“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根据高职人才要求和企业行业岗位的需要,突出高职特色,融传统陶瓷装饰、现代装饰设计的理论知识与典型工作任务融于一体,将陶瓷装饰与陶瓷花纸设计联系起来,锻炼实践应用能力。 (1)在教学方法上,改变以往传统的灌输式,建议采用课堂理论讲授与企业顶岗实

(完整word版)陶艺制作模拟试卷

陶艺制作 一、单选题: 1.在进行圆形制作的时候应将泥板顶端切成(C)角? A 60度 B 30度 C 45度 D 90度 2.先将泥板擀成理想的形状是哪种形状的制作步骤第一步?(C )A方形B圆形C小盘D自由形 3.在进行自由形制作时,在一器皿内需要垫上(B )? A纸B麻布C塑料D丝绸 4.下面哪幅图是泥条盘型?(A ) A B C D 5.辘轳成型法第一个步骤是(B )? A启动转盘B定中心C下压D扶正 6.瓶形成型的第一个步骤是(A)? A B C D

7.盘形器成型的正确顺序是(A)? A B C D 8.在进行特殊形成型时最后修理口沿所用的工具是(B)? A木条B皮条C刀D布条 9.在制作泥条叠放泥条时应采取什么顺序?(A ) A从上向下B从下到上C从左到右D从右到左 10、下列关于盘形器成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盘形器的形状容易控制 B、盘形器不易拿取,因而先用泥置于转盘,后在放在木板上固定 C、开动转轮从底部开始,慢慢向两边扩展 D、制作适合内侧曲线的木板 11、小杯成型是指 D A、先从杯口制作开始 B、制作杯底 C、准备制作的泥,把他制作杯状 D、先将制作泥量拉成一个平台,用手将平台捧起,注意大拇指压在中间,然后规整杯口,最后用软皮条修理口沿 12、对于大器形的制作,需注意的是ABC

A、先制作好底部,晾置到具有一定的强度 B、在上面用泥条盘筑将所需的部分加上去 C、开动辘轳完成D 制作成功后在定型。 13、不列不属于辘轳成型法的修坏所具备的步骤有:C A、陶泥或石膏制作适合所修器物大小的修坏台,并固定在电辘轳中央 B、准备好修坏用的不同斜度的工具 C、将要修理的坏放在修坏台,然后修理 D、先修理下腰,修理好底部后翻过来修理上肩及口、腰 14、陶器装饰是指C A、在陶器底部印上印章 B、用丝稠绑在陶器口 C、是指陶器上各种各样的纹饰 D、给陶器包装一些装饰物 15、陶器制作中最常见的手法之一是A A、粘贴法 B、雕刻法 C、透雕法 D、刮刻法 16、在陶器成型后,用陶泥直接在器形表面,粘贴上各种图形的方法是A A、粘贴法 B、雕刻法 C、透雕法 D、刮刻法 17、快速、表现效果直接的方法是B A、粘贴法 B、雕刻法 C、透雕法 D、刮刻法 18、在较平整的坏体上,雕刻上图案的方法是B A、粘贴法 B、雕刻法 C、透雕法 D、刮刻法 19、用较锋利的刀,把坏体刻透镂空的方式来表现图案的方法是C A、粘贴法 B、雕刻法 C、透雕法 D、刮刻法 20、在现代陶艺制作中,常使用的方法有C A、粘贴法 B、雕刻法 C、透雕法 D、刮刻法 21、在坏体较软的时候,用现成的或自制的工具,在坏体表面刮刻出所需要的纹样的方法是D

中_美_日插画艺术发展的比较研究

大 众 文 艺大 30摘要:自从人类进入数码时代,以文字为主的传播媒介逐步让 位于更为直截了当的视觉媒介,其结果是视觉艺术迅速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有着深远历史的视觉艺术形式——插画艺术自然而然在这一时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首先回顾了美国和日本的插画发展历史,对比两国,对中国插画艺术的发展现在予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措施。 关键词:美国插画;日本插画;中国插画;建议和措施 一、美国插画艺术的发展历程 早在20世纪30年代,在好莱坞电影工业的推动下,美国的插画艺术就出现了第一次繁荣,在当时著名的杂志《名利场》的封面设计上,已经开始引入了彩色的图片和插画。从那时起,美国人就积极地寻找适合自己的装饰语言,并逐渐形成了符合本国家和本民族审美需要的艺术风格。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大发战争横财,文化产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艺术设计业开始向市场化转变,转为市场促销设计和广告设计,大众传媒在扩大消费和塑造价值观、审美观上赢得了比以前更多的受众,插画艺术也逐渐成为了沟通大众消费的主要途径和媒介。到了60年代,波普艺术开始兴起,像劳申伯格、罗森奎斯特等艺术家利用商业符号的拼凑方式向权威文化提出了挑战,那些看似高雅和权威的报纸、期刊都成了他们的创作阵地。至70年代,越来越多的年轻的插画家,使用现成的图像进行创作和加工,作为波普艺术拼贴画创作的延伸,美术界中的装饰艺术、超现实主义风格、印象派风格,都被他们运用于创作中,呈现出一个多元化的创作局面。 80年代末90年代初,电脑和互联网首先在一些欧美发达国家中普及,传统的印刷插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插画的设计方式也由书籍、报刊和杂志社向网页设计、动画创作等数码产品中转变,大量使用喷绘、特技合成、纸塑、布塑、AV影像等现代技术手段,逐渐模糊了摄影与手工制作之间的界限,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艺术生命力,扩大了商业消费群体,唤醒和坚持了美国文化的本土意识。 二、日本插画艺术的发展历程 在动漫业产生之前,日本的绘画最先受到我国唐代的的佛教绘画的影响,一些日本画家游历中国,学得了佛教绘画的诸多技法,创作了许多明显带有中国印记的绘画作品,并且称这些作品为“唐绘”。经过长时间的消化和融合,逐渐形成了属于日本大和民族自己的绘画艺术,并且在平安时代创作了《源氏物语绘卷》,这是根据日本第一部长篇小说《源氏物语》的故事创作的插画合集,反映了日本作为岛国民族的一种优秀的民族特征。到了桃山江户时代,由于町人阶级的发展,日本又产生了“浮世绘”这种插画形式,它以青楼的的风俗画和新兴的歌舞艺妓为主要表现对象,特别是一个歌舞剧场,常常把“浮世绘”作为海报来直接使用,受到了广大民众的喜爱,甚至家家户户都有收藏,成为日本插画艺术的一朵奇葩。 同样是在二战之后,漫画在日本的社会地位及人们对它的认识在不断变化。日本漫画表现出典型的东方漫画式风格,区别于其它国家动漫插画题材陈旧和内容偏重凸显教育意义的弊病,日本动漫插画则是充满了轻松和时尚的格调。特别得到了我国青少年一代的青睐,也影响和改变着他们的艺术审美和观念。现今的日本插画范围涉及到视觉设计的各个方面,日本的卡通、动画产生的经济效益给日本带来可观的经济回报。商业插画相对而言是“小制作”,它经常是与其它门类的艺术处于合作的形式。动画往往就是由插画设计者来设计角色,每年都发行全年的插画年鉴。日本还专门成立了集合世界各国插画画家和广告设计师的“国际创造者协会”,并在这个群体中造就出一批大师级的艺术家。 三、对比美、日两国,中国插画艺术的反思和感悟 我国的插画艺术,和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国外的插画艺术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一门十分成熟的应用技术,而对比我们,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不仅缺少相应的宣传支持,没有专业化的创作队伍,也没有形成自己的民族风格等等。 1.国家、社会和媒体对插画的重视程度还有待加强 在互联网和数码技术高速发展的时期,脱胎于报纸、期刊的插画并没有迅速的适应这种冷落,呈逐渐为人所遗忘的趋势,这与媒体的重视程度是有直接关系的,现阶段,多数人们对商业插画的理解还停留在对文字的补充解释上,认为商业插画是一种可有可无的图形处理,这样的认知严重影响了插画在国内的发展。媒体并没有意识到这一个新兴的艺术门类,需要大力支持的艺术新品,更没有意识到这种这门艺术的巨大潜力和商业价值。除了媒体的大力支持之外,国家的重视也是决定插画艺术发展的根本性因素,插画艺术的兴衰与国家和社会对插画的需要是紧密相连的,特别是当前这个阶段,插画市场还较为低迷,社会对插画形式、价位的接受程度尚不足,阻碍了插画艺术家对插画事业的坚持和创作的热情。所以国家和媒体应予以正确引导和相关政策的支持 2.从业人员本身需要对插画有全新的认识 如果我们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我们会发现所谓的商业插画设计影响着更多人的生活、审美,它已是现代生活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很多设计师认为插画设计受市场、客户、成本、题材和制作的限制,不能随心所欲去发挥自己的个性和实现自己的愿望,难以如画家一样自己去选题,选择观众,选择时间、场合,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但是如果我们能在重重的限制下,创造出自己满意同时又对社会文化发展有贡献的设计,那么我们便不再会把设计的商业性与艺术性视为对立面了。好的商业设计也可能会是好的艺术品。好的商业设计在创造商业价值的同时也推动社会文化与艺术的发展,艺术作品也是被当成严肃的艺术品来看待,从事插画艺术创作一样可以得到应有的尊重。 3.完善人才储备建设 在国内,专门从事商业插画的设计者还比较的少见,一般都是借助一定的平台,将其作为一种附属的设计,从中国插画艺术的现状可以看到,虽然我国政府在美术教育方面一直在完善,相关的投入也不断加大,人民的审美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我们还要看到与日本、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差距。所以我们需要从中小学教育阶段就加强艺术的审美教育。在高等教育阶段,可以在全国的各大美术院校中,广泛地开设插画专业,努力培养专门的创作人才,还要从理论课程到创作实践,从组织学生参观插画艺术展到亲身接触市场对插图艺术的需求,引导学生自觉地投身于插画艺术,为插画艺术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4.坚持民族化的创作风格 在西方文化大潮的冲击下,艺术的民族文化差异也越来越小。插画的内容必将越来越多样,随着中国插画市场的发展,插画也将越来越职业化,会出现更多的专业人才来专门从事插画艺术的创作。当中国插画艺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然,在这过程中,我们一方面是要提倡插画的艺术风格能够体现优秀的民族传统、民族精神及时代特色,同时,也要紧跟世界插画发展潮流,不断更新技术,更多的运用先进的视觉元素,创造出既有我国本土文化韵味,又有当代先进理念的优秀插画作品。 综上所述,今天的插画艺术己经具备了独特的审美价值,并且己经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画种。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它可以运用独有的艺术表现语言和手法,来反映人们的生活理想,传达人们的审美情感,以现代人的思维和观念,去引导和陶冶人们的心灵。巨大的插画市场需求,已经使世界各国都开始注重对插画人才的教育培养,在市场的推动和国家的引导下,相信中国的插画市场必将涌现出更多的插画艺术家和优秀的插画作品。 参考文献: [1] 王受之.美国插图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2] 余继成.浅析中国插画艺术的继承与创新[J].美术界,2008,(12) [3] 黄可.日本插图艺术[J].上海艺术家,2006,(03). 中、美、日插画艺术发展的比较研究 王 桥 (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 四川成都 610000) 理论研究?美术

第六章 陶艺制作的基本技法教案

第六章陶艺制作的基本技法(教案) 第一节基本工具和设备 1、制陶工具 1.1手感的意义 阐释“手”的人文含义,让学生建立对手的自信。 1.2制坯的工具 工具是手的延伸,陶艺不应当被“工具化”,而是作为手的辅助,最大限度的利用。 1.2.1拉坯车和轮盘 1.2.2拉坯和利坯用具 1.2.3各种雕塑刀(又俗称桠扒) 对于陶艺来说工具的制作是因地制宜、是开放性的。 2、基本设备 2.1燃气窑炉 2.2陶艺操作间 第二节成形技法 1.1怎样认识形 老子说:“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陶容器是以空为用,以形为体的。埏埴又叫抟埴,就是把陶土团成器形,所以圆形是陶器的基本形,认识形从圆开始。一个简洁的没有多余附加形的圆陶的美是必须要领悟的。 在圆形上增加各种附件,形成变化 1.2器形的凸凹产生阴阳和虚实变化,不管是陶塑还是器皿,形的抽象把握是陶艺造型的基础。 1.3对陶瓷作品进行形式美的分析,以把握它的审美特点。

2、陶艺成型的基本方法 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徒手成型方法,启发他们举一反三。 (1)团块成型 (2)泥条盘筑成型 (3)泥片辅以点、线、面的成型方法。 (4)泥板成型(a), 泥板成型(b) 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辅助工具成型方法,启发他们自己发明辅助工具。 (5)内挖外雕成型 (6)支撑物辅助成型 (7)辘轳拉坯成型 辘轳拉坯成型有拉坯和利坯(修坯)两个部分构成。此种方法技术性较强,对泥料干湿、轮盘转速及双手的动式运用要求较高,初学者须经一段时间的练习方能掌握。 a,拉坯b,利坯 第三节陶艺装饰的基本方法 陶艺装饰是陶艺的基本表现语言,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装饰方法,启发他们触类旁通,生发出个性的装饰手法。 1、陶艺材质肌理 肌理效果是陶瓷艺术表现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创作空间是无限广阔的,对于学生体验式的制作来说,首先了解它的基本方法。 (1)绞胎肌理 (2)印压肌理 (3)贴花 (4)雕刻装饰(使用雕刻刀) (5)镂空雕装饰: (6)青花绘画装饰(使用画笔、陶瓷色料) (7)釉上彩绘装饰

现代陶艺对现代生活的影响及存在意义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e16058270.html, 现代陶艺对现代生活的影响及存在意义 作者:李慰椿陈景风 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6年第05期 摘要:陶艺作为一种文化产品不断地延续至今,它体现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精神,体现 中国亘古不变的陶艺精神。现代的陶艺就是在传统的陶艺技术中不断发展而来的。现代陶艺作为现代艺术的重要载体,它是一种新的视觉艺术,是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和行为方式,它对于现代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新的文化气息时,为现代人把握文化脉络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通道,同时也改变现代人的建设艺术生活。 关键词:现代陶艺;现代生活;影响;意义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5-0029-01 现代的陶艺与传统的陶艺有着紧密的联系,有着重要的血缘关系,但现代陶艺并非传统陶艺的简单重复或是延伸,现代陶艺可以说是在传统陶艺中不断地革故鼎新,推陈出新中得到的,它既有传统陶艺的文化内涵,又有现代的文化气息。中国的陶艺技术有着近万年的历史,它的遗存相当的丰富,然而现代陶艺才刚刚在中国露出萌芽,其年代并不长久,但是他的内涵十分的丰富而深刻,它在对生命的感悟、对自然的精神领会等方面与传统陶艺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了解现代陶艺的本质,明白其特性以及其在现代生活中对现代人的生活影响,成为现代人义不容辞的任务。 一、现代陶艺的本质特征 陶艺是时代的产物,它是在一定环境下产生的,带有时代的气息。本质上讲,现代陶艺是从传统陶艺中抽离出来,这是一种“离经叛道”的行为,它将陶艺从“器”的概念中抽离出来,挣脱古老的,定型的工艺模式,根据陶艺的内涵,开拓的加以挖掘与发展,具有开拓的精神, 与现代的技术文化融合,创造出不同的陶艺产品,体现了时代的文化。现代陶艺作为一种新的视觉艺术,使陶艺偏离了传统陶艺的轨道,拓展了中国陶艺语言和观念的形态,能过极大限度并且不受束缚的充分展示并能够真实的反映作者的创作情感。从总体趋势上来看,它推动了这种陶艺艺术与当今社会的发展,融合了文化情景,不断地与社会总体的审美贴近,体现出了新的文化审美精神,更加贴近人们的文化生活。 作为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和行为方式,现代陶艺与传统陶艺有着重要的血缘关系,现代陶艺在不断的吸收生活文化精华的同时,能够根据传统文化的内涵,不断的秉承传统文化的优良艺术,反映出现代社会上人们的本能,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的新兴关系。现代陶艺强调个 性化、强调感性、强调创作者自身的情感,摆脱传统陶艺的束缚,用属于时代的,属于自己的自由不受拘束的艺术形式去制作陶艺艺术。这种自由的新的陶艺思想方式成为现代艺术创作者

陶艺装饰

第五章陶艺装饰 一般来说,陶艺装饰是指陶表面的一切有装饰性作用的肌理效果(如纹样、色彩、质感等)以及作为装饰的附件,其中包括圆雕、浮雕及形体的局部处理。陶艺的装饰手法很多,有胎装饰,即以印花、刻花、贴花、雕花、镂刻、浮雕等方式达到装饰效果,也可以用化妆土在器皿上描绘。施釉即是在未上或已经上过化妆土的器皿上,以刷涂、吹、浸、浇的方式上釉,有釉上彩、釉下彩等等。陶艺装饰效果体现了作者的个人意念,是陶艺家表达自己艺术理念的十分重要的工序之一,是构思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装饰手法之间可以互相利用,通常将陶瓷装饰分为三大类:第一类,在烧制前的生坯上进行装饰的有:釉下彩、剔划、透雕、刻画、粘贴、印压、颜色釉、绞泥、剪纸等;第二类,在烧制过程当中完成装饰的有:还原焰烧制、氧化焰烧制、乐烧、盐釉烧、熏烧等;第三类,在已经烧制好的作品表面装饰的有:釉上彩、低温色釉等。它极大地丰富了陶瓷的艺术语言和综合表现力。 第一节釉料装饰 一、什么是釉 我们日常使用的陶瓷器,一般都穿着一身光润、平滑的衣裳,特别是日用陶瓷,对“衣裳”更为讲究,有的洁白如玉,有的五彩缤纷,十分美观。陶瓷的这种衣裳,名叫“釉”。

汉字中的釉,其含义是指有油状的光泽,所以用“油”字来表示瓷器表面的光泽,但又因为“油”字代表食物,经后人修改取表示光彩的“采”,加上油字的“由”,合成为“釉”字。 釉是熔融在陶瓷制品表面上一层很薄的均匀的接近玻璃的物质,就像一层保护衣一样附着在坯体的表面。釉的成分主要是石英,另外还添加钾、钠、钙等助溶剂降低石英的溶点,还要添加氧,增加釉的黏性,减少釉的流动性。 二、釉的分类 (一)按釉料内熔剂的主要成分来分类,如土釉、食盐釉、石灰釉、硼釉、长石釉、铅釉、滑石釉、锂质釉等等; (二)按烧成温度来分类,可分为高温釉、低温釉(或难熔釉、易熔釉),高、低温分水岭一般以1250℃为界线,也有把1150—1250℃成熟的釉称之为中温釉的。 (三)按照釉的制造方法来分类,可分为生釉和熔块釉。生釉也叫生料釉,采用土石类以及其他不溶于水的原料配成,只要粉碎,混合均匀就行,不必经过烧制熔块的过程,工艺简便;而熔块釉指原料中有一部分可溶性或含有毒性,为减少其溶出量,应将一部分或全部烧制成玻璃体的熔块,变成不溶与水的硼酸盐和硅酸盐,再制成釉子使用。 (四)按照釉子外表特征可以分为:透明釉、乳浊釉、有光釉、无光釉、色釉、无色釉、结晶釉、砂金釉、碎纹釉等。 (五)因历史习惯或地名形成的称呼:如均红釉、宜均釉、广均釉、天日釉、唐三彩釉、珐琅釉等等。 三、施釉装饰 (一)素烧 素烧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使坯胎较为坚牢,施釉时破损率减少。二是素烧后,坯体上会留下许多毛细孔,较易吸釉,附上的釉色不易脱落。 (二)施釉 1.涂釉法(画釉):作品小,用釉量少而使用该方法。用毛笔蘸满釉色,涂在坯体上。素烧后的坯体吸水性强,要力求均匀,可涂2-3层。

陶艺制作心得体会

陶艺制作心得体会 篇一:陶艺制作心得体会 陶艺制作心得体会 盘条———个性绽放 陶艺制作的第一节课就是盘条,其实说实话,我根本没准备用那些细条条去盘出个什么茶壶碟子来,带着只是玩玩的态度,我开始了制作课,第一堂课,老师没按我们自己揉泥,貌似是嫌我们太嫩,还是怕我们劳累呢,既来之,则安之,尽情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拿着一团泥就是雕啊,刻的,,构思是,桃心的杯底,杯 身是由底部开始渐变到口径小一点,到达中部时在向外扩展口径变大,杯柄也采用桃心形状的。不过后来,在制作的过程中,我的心都碎了,杯子是没碎,不过在大约三分之二是向右边坍塌,没办法,我取出几条,改成一个烟灰缸,尽管还有一点歪斜,不过俗话说“残缺美嘛”也就不介意了,其实还蛮啊Q精神的。不过事实证明我还是太乐观了,后来我的这个作品在摆放架的外侧不知道什么原因被人压成了碎条条,由此可见老师的上课前的注意事项是非常有必要的。 问了一下旁边的同学,原来是我的盘条粗细不得当造成的,下面应该粗一些,上面越来越细才好,而且收口也应该越来越小才好。于是觉得还是中规中矩的比较容易成功。第二件作品是一个很普通的圆口杯子,不过这件作品也没保存下来,杯身和杯底分离,又犯了一大

忌讳。任何一件事情都是不容易的。此时眼看看就要下课了于是取了一个块状泥,做了一个小脚丫的形状,因为和我的名字谐音所以意义不同,题了字,自我感觉良好。 拉坯——旋转的舞蹈 第二次制作课我就学乖了,先不从心理上藐视那些泥巴。后来我发现我是很对的,因为我根本无法藐视它。当它们在老师的手里时,温顺的像只小绵羊,而到我手里,它们就变成了我的主人,而我只是那身不由己的奴隶。被这些泥巴给藐视了,这应该算是我最大的悲哀了吧。好不容易把那些泥巴揉成长长圆圆的形状,该往拉坯机上“砸”了,要求是砸到正中间,可在我砸了两次之后,我发现它就爱往拉坯机边缘上粘,我该怎么砸,唉最后还是在老师的帮助下,终于让它比较稳固的粘在拉坯机上了。那就开始拉坯吧。那泥巴随着拉坯机转啊转,我的手就推啊推,大约用了半个小时,那泥巴的位置终于可以入眼了,我跟泥巴战斗期间,是何其惨烈,泥巴带着我手上的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甩啊甩,个子不算矮,那围裙穿着和没穿差不多,我的裤子就无处躲闪了,可想而知,我虽是战斗的胜利者,可代价也是惨痛的。总算到中间了,可以拉了吧。刚开始有个小碗的雏形时,我满怀信心能把它做成平时吃饭用的碗,可当它又长大了一倍时,就不协调了,全身上下不是一起运动的,结果就在下面转的快,上面追不上的情况下,碗消亡了,变成杂乱无章的泥片了,它是这场战争的见证者,也是这场战争的牺牲品,不得已只能把它放进泥桶。接下来 我的要求降低了些,我把杯壁(或者碗壁、瓶壁)做的厚一些,之

插画设计毕业设计

插画设计毕业设计 【篇一:插画方面毕业论文】 插画是一种审美的视觉艺术,有效地传达信息,图形,装饰和补充 的图形和其他视觉可以称为“插图”。在现代社会,它是一个综合性 艺术插画。时代的产生、发展、时代的进步,让人们越来越广泛的 关注。插图设计是目前国内外中重要作用包括:平面广告设计、包 装设计、动画设计、影视传媒、他们相互依存。插图在经济发展中 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主要是为了吸引注意,能够引起消费者的关注。主要功能是更快速,更有效地 传达广告内容。可以说已经进入了商业插画。随着人们精神生活的 需求越来越突出,插图的价值和重要性和插画设计艺术进入了一个 繁荣时期。 引言 就像《辞海》中对插图中的解释一样:“依附在书刊中的图画,有的 印在正文中间,有的用插页方式,对正文内容起补充说明或艺术欣 赏作用 。” [7]。插画是一种艺术形式,它描述了形象设计中的运用,通过 对审美与实用相统一的原则,阐述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人类文化的 传播。 随着技术的进步,这是抽象主义奠基人康定斯基写的几句话 [6]。插 画具有审美,内涵,价值等。说明我们需要艺术手段的创造性运用,来表达作者的观点,对社会,人类,自然和艺术,它影响人的消费 意识,学习态度,精神,美的审美情趣,价值取向,与实力较强的 艺术美。插图是一个全方位的,今天的插图插画艺术使我们的生活 丰富多彩是生活的本质。现代插画艺术也将出现。插画是视觉传达 之一,在社会中占有特殊的位置和地位。对于年轻的学生,提高他 们的个人素质和能力,每个人都要丰富自己的知识,想要成为沙子 里的一粒金,需要我们付出更大的努力!在这次毕业设计中我将讨 论插图设计在平面设计的传播在人们的精神生活的意义和影响。 1.1 什么是插画设计 早期在视觉传播形式的视觉语言是人类早期的版画。人们的日常生 活中充满了繁多的商业,插画设计已成为所不能取代的。它通过视 觉平面传达信息、国界、和文化差异的交流。 1.2插画设计的应用意义

陶艺课程设计

陶艺课程设计 本课程设计分为三个模块:带你走进文明古国的陶瓷文化;自己动手制作几个陶艺小作品;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模块一:带你走进文明古国的陶瓷文化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2、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3、拓宽学生的视野,了解我国的陶瓷文化 【教学重点】: 以我国历史悠久的陶瓷文化为主线,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陶瓷文化,引申到现代陶艺,进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并将我国的古老文明升华为爱国情操。【教学方法】: 1、分组教学法:将学生分成8至10人每组 2、对话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3、作品展示法:展示作品,引导学生说出陶艺作品的制作材料和方法。 4、图片展示法:这种方法具有直观性,引导学生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陶瓷 文化。 【教学内容】: 1、什么是陶艺,陶艺在我国历史文明中的地位, 2、陶艺的发展历史 3、现代陶艺的审美性 【教学过程】: 首先教师发问:在生活中,我们用得到哪些陶瓷制品?请同学们踊跃举手发言 第二问:大家知道这些多彩多姿的陶瓷作品是怎么样制成的吗?(引出陶艺的基本制作方法,为第二模块的教学做一个铺垫。) 第三问:刚才我们举了一些关于陶瓷的例子,大家知道人们是怎样发明并使用陶瓷的吗?(引出陶艺的起源与发展历史) 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世界各国的制瓷技术多是从中国传入的。

在古代,外国人称中国为“瓷器之国”。直到现在,英语中的“china”一词的另一个含义就是“瓷器”。掌握了水土揉合的可塑性,流变性,以及成型方法和烧结规律,才能促成陶艺形态的产生和演化,使陶瓷器物产生美的形式。同是注重造型与装饰的有机结合,通过人们敏锐的灵感和创新意识,捕捉并揭示泥土的塑性美、柔韧美以及表现活力,这样就出现了全新陶艺形态,为智慧的人所掌握、发展、创新。任何艺术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形成完整的技巧。中国的英文:China,这个名称来自于景德镇的原名:昌南镇,因为谐音所以就有了现在的英文名。 陶瓷品在人类的生活中已不再只有实用的价值,同时因为文化的演变,陶瓷渐渐成为一项重要的艺术文化,多样化的风格及不同的型态用途,所代表的是人类审美观及生活品质的改变。 展示不同时期的陶瓷器图片,根据图片的说明提问问题,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时期,我国的陶瓷文化。展示国内外陶艺大师的作品,引导学生了解现代陶艺的审美性。 模块二:自己动手制作几个陶艺小作品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 示范两种陶艺制作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利用两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想法,每个学生能够制作出自己的作品 【教学方法】: 1、展示法:展示不同制作方法的陶艺小作品,请同学们说出它们都属于哪种制作方法 2、演示法:泥条盘制法、手捏法 3、学生自由创作:教师随时指导学生制作作品,引导学生掌握制作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达到增强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 (陶艺制作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很好的载体。) 【教学内容】: 1、陶艺制作的材料和工具:陶土、纱布、垫板

现代陶艺的特征

现代陶艺的特征 现代陶艺需要借助于物质材料凝固它的存在。这种物质材料有着最具亲和力的一面,运用一定的艺术手段,塑造出蕴含着艺术家审美感情的艺术形象。现代陶艺的艺术形象有其特殊性,具体表现在: (一)物质媒介属性 “在某种意义上,艺术家是用他的艺术材料、工具来感觉、体验和选择事物对象的……艺术家不仅是有审美感情的人,且是时时带着他的材料直觉和材料意识进行审美感知和体验,从而进入创作构思和实践性创作活动的人”。现代陶艺有着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属性。 现代陶艺的创作,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便是艺术家对材料及其性能的认识、掌握以及对其所进行的审美加工。材料不同,审美加工方法不同,艺术作品的面貌随之不同。在一定意义上讲,正是由于物质媒介的特殊审美属性,艺术家们自觉寻找和探索最适合自己的表现手段和方法的材质,以得心应手地表现自己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感,使得物质媒介的天然审美属性得到释放和裸露,构成作品艺术美的一个重要方面。英国美学家鲍桑奎对此有过精彩的论述:“任何艺术家都对自己的媒介感到特殊的愉快,而且赏识自己媒介的特殊能力,这种愉快和能力感当然并不仅仅在他实际进行操作时才有的。他的受诱惑的想象就生活在他的媒介的能力里;他靠媒介来思索来感受;媒介是他的审美想象的特殊身体,而他的审美想象则是媒介的唯一的特殊灵感”。现代陶艺的物质媒介性,表现为材质(泥性)、色(釉料)等所表现的审美意义,具体表现为材质美、釉色美等等。 材质美,表现为质地美、纹理美和光泽美等能激起人们美感的自然属性。拥抱泥土,回归本色,是当代众多现代陶艺家的内心渴求,有的在这一方面已有成功的探索和卓绝的成就。(二)技巧性 任何一种艺术,如美术、绘画、书法、音乐、舞蹈等等,都需要高超的技巧,这是不容置疑的,只要是艺术创作,就需要这种技巧,正如黑格尔所说:“除才能和天才外,艺术创作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即艺术外表的工作,因为很接近于手工业;这一方面在建筑和雕刻中最为重要……一个艺术家必须具有这种熟练技巧,才可以驾驭外在的材料。”因为道理非常简单,艺术创作就是一个运用物质媒介作为表现手段和载体,把艺术家的审美观念、审美意象传达出来的制作过程。这种艺术技巧,是艺术技能的表现。 所谓艺术技能,主要是指掌握和运用某一具体艺术种类的专业技术和专业技法的能力。所谓专业技术则包括对工具材料的性能、用色和使用方法的掌握,而专业技法则指创作一件艺术作品所必需的具体技巧和方法。 (三)形象的单纯性与概括性的统一 在形象地刻画与塑造中,现代陶艺家们追求着形象的单纯性、唯一性与概括性的统一。(四)意念的完整性与静穆性的统一 意念即艺术形象蕴含的内涵,不是通过某一部位显示出来的,而是通过整体显示出来,而且造型形象的各部分之间,还必须保持和谐的比例关系,包括上下、左右、主次、整体和局部之间的诸多关系。 但是,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倘如一个现代陶艺家只重视某一局部的刻划和塑造(比如眼睛),而不注重整体性的塑造,则势必失败。 现代陶艺所要达到的目的是外在形象的完整性,它须折射出灵魂之光。这也是一种和谐的体现! 中国的传统陶瓷艺术形成的程式化的造型方法和装饰规则,正是这种和谐性和完整性的表现,这是众多无名的民间艺人从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世代相传,不断地被运用、衍变、丰富与发展,应该说,有一定的道理。用这些程式化的创作手法创作的艺术作品,在

陶艺制作教学案例

走进陶艺世界 ——陶艺制作 【项目介绍】 我国是一个具有千年历史文化传统的国家,在这伟大的国度里有着无数的传统文化瑰宝,陶艺就是其中之一。陶艺是土、水、火相结合的一种人工形态。瓷器更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在古代,外国人称中国为“瓷器之国”。直到现在,英语中的“china”一词的另一个含义就是“瓷器”。 陶艺是以粘土为原料,以泥条盘筑、泥板成型、徒手捏制等方法成型,然后经过施釉和烧制而成的一种雕塑工艺品。虽然在我们的生活常会见到,但很多人在深深喜爱他们之余却并不知道这些实用与美观为一身的艺术品是如何制作出来的。陶艺制作的过程除了可以锻炼双手各关节和肌肉,同时还可以提高手、脑、眼的协作能力。 开设陶艺课程让学生认识陶艺、感受泥土、掌握制陶基本技法,使我们古老的文化继承、传扬和发展。 【活动目标】 1.了解陶艺辉煌的历史和发展现状并认识陶艺制作的工具和材料。 能力目标: 2.掌握泥条盘筑法、徒手捏制法、泥板成型法三种制陶技法和制作步骤,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至少一件陶艺作品外加小组合力完成一件作品组合。 3.通过欣赏优秀名作,感受祖国悠久的陶艺文明,提高审美修养。 4.在设计与制作的过程中,打开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生领悟沟通、协商、策划与合理分工的重要性,感受团队合作的强大力量。 【学情分析】初二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熟记制作陶艺的基本技法和制作步骤,并能独立完成课程任务。创作一:运用所学技法结合自身创意制作出一件独一无二的陶艺作品。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后,进一步总结探索制作经验,并完成创作二: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制作一件主题明确、内容积极的作品组合。 解决策略:1.教师亲自示范结合细致讲解加强学生对制作方法和步骤的记忆,主要讲解泥条盘筑法、徒手捏制法、泥板成型法。 2.大量创意作品的欣赏,扩宽学生的想象能力,通过分析作品的制作细节,学生在分享的设计与创意的同时老师及时给予评价与提示,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如何将个性化创意落实到实践操作中。 难点:在创作的过程中,每个形象都是由各部分组成的,两部分组合时要注意粘贴要牢固,并且从设计到制作的整个过程都要考虑好承重,防止重心不稳导致作品坍塌或损坏。 解决策略:将两部分连接的地方先刮毛糙,再刷泥浆,然后保证不变形的基础上施力固定。外在接痕,用泥塑工具刮平。 承重问题要从绘制设计图时就要想到,制作过程中要保证做到下重上轻,下大上小,陶泥用量比例平衡。 【活动方法】 1.直观演示法:通过教师示范并加入有效的讲解和总结,使学生直观地掌握陶艺技法,提高学生对专业术语的记忆和创作过程中的准确性。 2.动手体验探究法: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发现问题,教师给予一定时间先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有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深入探索精神,充分感受和体验陶泥的艺术魅力。 【活动准备】 1.陶艺历史的相关资料 2.印有数字的号码牌(便于抽号分组)

对现代与传统陶瓷的了解与看法

对现代与传统陶瓷的了解与看法 现代陶艺与传统陶艺的主要区别是它从过去实用加审美的原则走向纯粹的审美需求同情感表达,它扩充了传统陶艺的审美范畴,把粗砺、残缺、怪异的观念引入陶艺,把特殊的烧成方式以及个性化的材料把握所演化出具有个人视觉符号的特点引入陶艺。在这样的前提下,陶艺的技术不会因为实用功能的消失而减弱,反而却是由于个性化技术的提倡而变得复杂而多样化。即从过去单一的被广泛审美认同下形成的普遍技术转变为具有个人符号的个性化的技术。随着时代的跟新,也随着人们艺术思维的提高,慢慢就发展成今天材料与想法的艺术结合。 其实,它的造型也是不断地 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的。唐代的饭碗,一般是深腹,直口,实平足,胎厚,体重。明代的碗,口外撇,腹深而丰满,圈足较高,给人以古拙稳重之感。入清以后,特别是康熙时期,碗口外撇,但弧度没有明代大,腹深但显得瘦小,圈足开始变矮。到雍正以后,其圈足最下处,一改明代的平齐而向圆形(俗称“泥鳅背”)演变。又如,我们常见的口小、肩丰、圈足的梅瓶,它也随着不同时代而变化。喜爱古陶瓷艺术品的人不少,但是懂得鉴定的人却为数不多。因为,古陶瓷鉴定是一门综合的技术,要掌握它,需要下一番功夫。例如,要鉴定一件陶瓷古董的真假,首先要对中国几千年各地陶瓷的生产有所了解,才能从胎质、釉色、造型、纹饰、款识甚至重量等方面入手,作出准确的判断。对初学者来说,如能潜心钻研,循序渐进,掌握一些古陶瓷的鉴别方法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 当代陶瓷的变新

所谓现代陶艺是艺术家借助陶瓷材料,或以陶瓷材料为主要创作媒体,远离传统实用性质的观照,表现现代人的理想、个性、情感心理、意识和审美价值的作品形式。这种审美价值重视挖掘的主要不是客观世界,而是现代社会中人的内心世界。重视新的表现方法和新的表现形式,将暗示、隐喻、象征、联想、意象等手法视觉化,表现人的意识的流动和对这个世界和社会的多种认知。 关于现代陶艺在中国又被称为“观念陶艺”、“前卫陶艺”,它的特点陶艺家白明是这样表述的 给人仅仅是观念上的怪便!也是意识失态的转变,表现现代人的理想、个性、情感心理、意识和审美价值的作品形式。这种审美价值重视挖掘的主要不是客观世界,而是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