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第9课新文化运动》课件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第9课《新文化运动》(共46张PPT)

思想文化
民主共和观念 深入人心 尊孔复古逆流
矛盾激化 两不相容
直接原因
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兴起的标志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1916年改称《新青年》
如清夜闻钟,如当头一棒
(2)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3)新文化运动的前期指导思想 (4)新文化运动的活动基地
巩固:与维新运动、辛亥革命相比,前 期新文化运动最大的历史功绩是( ) A、深入钻研和传播马克思主义 B、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民权、平等思想 C、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D、坚持西方文化中心论
探究二: 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动摇封建思想统治
弘扬民主科学思想 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为五四运动作了思想准备
自己的饭碗。
教员:“老爷们请起立” 众生:(懒懒散散地做动作) 教员:“老爷们好!”
众生:(齐声)“大人好!”
教员:“老爷们辛苦了!”
众生:(齐声)“升官发财!”
没有蔡元培,北大就不成其为北大;
没有北大,蔡元培也不成其为蔡元培。
“北京大学虽声名狼藉,然 改良之策,亦未尝不可一试, 故允为担任。” 1916年12月 22日,蔡元培抱着整顿、改革 北大的宗旨和决心,迎难而上, 赴京就任北大校长的职务。
德先生——Democracy——民主 ——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制度、民主理念 赛先生——Science——科学 ——自然科学、科学精神
民国初年,北京《中 华新报》曾登了一则新闻, 有一女子唐氏19岁,许配 张家,还未嫁过门,未婚 夫就死了,为了做烈女, 唐氏选择自杀殉夫,历尽 了喝符灰水、吞金、上吊、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 投河及三次绝食,最后服 时的心情 用砒霜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新文化运动说课课件PPT课件

果。
•
引导学生回顾“洋务运动时期近代企业和新式
学堂的创办”,“维新变法时期维新思想的传播”、
“辛亥革命时期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思考辛亥
革命后,为什么会出现袁世凯复辟帝制?从中认识
新文化运动的必要性。
第15页/共22页
• 2、 指名回答下列: • (1)新文化运动可分为几个阶段? • (2)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时间、代表人物、核
•
明确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李大钊及其贡献即可。教师在此基础上需要强调的是新
文化运动进入后期马克思主义传播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新的方向,将中国革命推进了一
个新的时期。
第17页/共22页
• 4、指名回答: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有哪些?(你 如何评价新文化运动?)
• 本问题是难点,学生基本都能按照课本上的内 容回答出来。
第6页/共22页
• 二、说学情:
•
学习本课之前,同学们已经知道中国近代史上在经济、政治等方面为挽救民族危
亡的探索。 而本课是思想上的探索,引进新思想为主要目标的。
•
特别其背景由于尊孔复古思潮的泛滥,孔子的思想权威受到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
击破两千年来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的地位,对孔子的质疑,八年级学生是不易理解的。
通过对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前后时期的变化正确认识其性质和影响正确认识社会发展与思想解放的辨证关系提高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分析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学习本课之前同学们已经知道中国近代史上在经济政治等方面为挽救民族危亡的探索
• 各位老师,大家好! • 我是大隗一初中历史教师,李鸿。 •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9课《新文化运
• 因此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要引导学生理出: 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九课新文化运动ppt课件(人教版)

2019/7/8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thank
you!
2019/7/8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李大钊 1889.10.29~1927.4.28
河北乐亭人 中国共产党主要创立人之一
《每周评论》
小结
新文化运动的发展阶段:
兴起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 创办 《青年杂志》
前期
(十月革命以后)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新文化运动“新”在何处?
提倡
反对
科学
专制独裁
“新世纪的曙光”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后期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 了“新世纪的曙光”。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
1918年,李大钊接连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 等一系列文章,热情赞颂十月革命。
五四运动后,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 1919年5月,《新青年》出版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专号。 上面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比较全面、系统地 思主义。
——陈独秀《新青年》
陈独秀
李大钊
胡适
《狂人日记》插图
鲁迅
《狂人日记》书影
1881.9.25~1936.10.19 原名周树人 浙江绍兴人
பைடு நூலகம்左翼文化运动的旗手
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把反封建的思想内容同白话文形式结合起来,成为新文
三、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内 容:前期(四个提倡,四个反对)
• 一、释疑难 • 对课堂上老师讲到的内容自己想不通卡壳的问题,应该在课堂上标出来,下课时,在老师还未离开教室的时候,要主动请老师讲解清楚。如果老师已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 新文化运动 (共18张PPT)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 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 来,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 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 切黑暗。 ——陈独秀《敬告青年》
民主 科学
六、主要内容:
1.前期: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4.地位及作用 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 运动,它在神州大地上掀起了一场思 想解放的风暴,为马克思主义 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练兵营
1.中国近代史上曾有过一场空前的思想解放 运动。这场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两 面大旗,像漫漫黑夜中的一道闪电,猛烈冲 击着封建专制思想。它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第9课
新文化运动
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兴起的时间和标志、
主要代表人物、旗号。
2.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3.新文化运动的地位和作பைடு நூலகம்。
一、背景
1.辛亥革命后,民主、自由、平等、 博爱等思想观念深入人心。 2. 袁世凯复辟帝制,掀起了“尊 孔”、“复古”思潮。
思想领域发生新旧思潮的激烈冲突
局限性:
新文化运动中也有对东西方文化 绝对否定或肯定的偏向,这一直 影响到后来。
“打倒孔家店!”
新文化运动
1.开始的标志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新青年》杂志。 2.阵 地 《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 前期 3.内容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 后期 介绍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
民主、自由、 平等、博爱 等思想观念
民主 科学
六、主要内容:
1.前期: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4.地位及作用 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 运动,它在神州大地上掀起了一场思 想解放的风暴,为马克思主义 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练兵营
1.中国近代史上曾有过一场空前的思想解放 运动。这场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两 面大旗,像漫漫黑夜中的一道闪电,猛烈冲 击着封建专制思想。它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第9课
新文化运动
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兴起的时间和标志、
主要代表人物、旗号。
2.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3.新文化运动的地位和作பைடு நூலகம்。
一、背景
1.辛亥革命后,民主、自由、平等、 博爱等思想观念深入人心。 2. 袁世凯复辟帝制,掀起了“尊 孔”、“复古”思潮。
思想领域发生新旧思潮的激烈冲突
局限性:
新文化运动中也有对东西方文化 绝对否定或肯定的偏向,这一直 影响到后来。
“打倒孔家店!”
新文化运动
1.开始的标志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新青年》杂志。 2.阵 地 《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 前期 3.内容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 后期 介绍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
民主、自由、 平等、博爱 等思想观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9课《新文化运动》(共30张PPT)(共30张PPT)

一、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 ①西方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深受欢 迎。 ②袁世凯掀起了尊孔复古的逆流。(直接原因)
【图片1】袁世凯于1914年9月28日
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①兴起标志: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②代表人物: ③旗 帜: 陈独秀 适 李大钊 鲁 迅 胡
④主要阵地:
三、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1、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 2、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 【材料2】 “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 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宗教。”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载《新青年》第6卷, 第 1号
从材料中看出陈独秀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这与以前向西方学习 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 文。
胡
适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及其文章、主要思想
在《青年杂志》的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 年》,提出“民主”和“科学”的口号
陈独秀
在《新青年》上发表《孔子与宪法》,指 出反封建必须反孔。
李大钊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及其文章、主要思想 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把反封建的革命 内容,同新文学形式结合起来,树立了新文学 的典范。
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性质: 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积极性:
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局限性:
对中西方文化存在着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
课堂小结
新文化运动的发展阶段:
兴起
前期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后期
鲁 迅
三、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前期内容: ①提倡民主, ②提倡科学, ③提倡新道德, 反对独裁专制; 反对迷信盲从; 反对旧道德;
【图片1】袁世凯于1914年9月28日
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①兴起标志: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②代表人物: ③旗 帜: 陈独秀 适 李大钊 鲁 迅 胡
④主要阵地:
三、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1、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 2、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 【材料2】 “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 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宗教。”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载《新青年》第6卷, 第 1号
从材料中看出陈独秀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这与以前向西方学习 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 文。
胡
适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及其文章、主要思想
在《青年杂志》的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 年》,提出“民主”和“科学”的口号
陈独秀
在《新青年》上发表《孔子与宪法》,指 出反封建必须反孔。
李大钊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及其文章、主要思想 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把反封建的革命 内容,同新文学形式结合起来,树立了新文学 的典范。
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性质: 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积极性:
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局限性:
对中西方文化存在着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
课堂小结
新文化运动的发展阶段:
兴起
前期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后期
鲁 迅
三、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前期内容: ①提倡民主, ②提倡科学, ③提倡新道德, 反对独裁专制; 反对迷信盲从; 反对旧道德;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新文化运动精品PPT课件

旧道德(三纲五常)
新道德: 君为臣纲: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 三纲 父为子纲:子女一切得听从长辈的安排
包括夫为男妇女纲:平嫁等鸡随、鸡个,嫁性狗解随放狗 、 人格独立、权利平等
五常:仁·义·礼·智·信
之、乎、者、也
文言文:“才学疏浅,恐难胜任,不堪从命。” 白话文:“干不了,谢谢。”
提旧倡文新学文学
李
马
大
克
钊
思
恩
格
宣传马克思主义
斯
新文化运动的性质
是一场彻底的反对 封建文化的运动
将所有的古籍束之高阁,废除汉字,采用 “世界语”。 ——钱玄同 “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 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 ……”。“若是 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 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 乱”。 ——陈独秀
提倡用白话文 取代文言文。
“我翻开胡历史适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
斜字斜.我的横每竖页睡上不都着写,着中仔‘细国仁看第义了道半一德夜篇’,几白才个从话 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文本小都说写着《“狂吃人人”日。
记—》—鲁。迅《狂人日记》
鲁迅
中国第一首白话诗
朋友
—胡适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远,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地主阶级 洋务派 师夷长技 器物(技术)
资产阶级
维新派 革命派
维新变法 民主共和
政治制度
激进的民 主主义者
民主科学
思想文化
一 才循个能序拥拥渐有有伟不进大断思前不想行断的的深国力家量化,!
一本激情洋溢的刊物— —
(阵地)
一群激情飞扬的人物— —
(代表)
八年级历史第9课_新文化运动课件_人教版

民国初年的中华大地:
辛亥革命使民 主共和观念深入人 心,西方自由、平 等、博爱的观念影 响强烈; 一战期间民族 工业的发展渴望民 主政治,以求资本 主义的继续发展;
新旧思潮 激烈冲突
袁世凯窃取 革命成果,妄图 尊孔复古、复辟 帝制; 帝国主义企 图进一步侵略和 控制中国。
帝国主义者纷纷祭孔
袁世凯当上临时大总统后,帝国主义者欣喜 若狂,全国各基督教会纷纷“为国祈祷”,随后 又纷纷去山东曲阜“朝圣”,“欧美传教士游览 泰岱,漫步孔林,磨挲断碣,低徊不忍去,登孔 子庙堂,雍雍肃肃,未有不鞠躬行进而去者”。
民主
科学
(德先生)
(赛先生)
指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指自然科学法则和科 和民主制度 学精神、科学方法。
认识青年
陈独秀
李大钊
胡适
鲁迅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终身以“新 铁肩担道义 中国自由 青年”自居 妙手著文章 主义之父
北京大学
“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
蔡元培
“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 的实质:
4.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的实质是( A.中国资产阶级文化开始兴起 B.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C.中国传统文化的改良运动 D.资产阶级传播西方文化的运动.
B)
5、新文化运动把反对儒家传统道德 作为矛头所向的根本原因是( C ) A.儒家思想比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落后 B.儒家思想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 D.当时北洋军阀推崇尊孔复古思想逆流
6、前期新文化运动把斗争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 实质是为了( B ) A.在思想上反对封建主义 B.追求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 C.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 D.支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辛亥革命使民 主共和观念深入人 心,西方自由、平 等、博爱的观念影 响强烈; 一战期间民族 工业的发展渴望民 主政治,以求资本 主义的继续发展;
新旧思潮 激烈冲突
袁世凯窃取 革命成果,妄图 尊孔复古、复辟 帝制; 帝国主义企 图进一步侵略和 控制中国。
帝国主义者纷纷祭孔
袁世凯当上临时大总统后,帝国主义者欣喜 若狂,全国各基督教会纷纷“为国祈祷”,随后 又纷纷去山东曲阜“朝圣”,“欧美传教士游览 泰岱,漫步孔林,磨挲断碣,低徊不忍去,登孔 子庙堂,雍雍肃肃,未有不鞠躬行进而去者”。
民主
科学
(德先生)
(赛先生)
指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指自然科学法则和科 和民主制度 学精神、科学方法。
认识青年
陈独秀
李大钊
胡适
鲁迅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终身以“新 铁肩担道义 中国自由 青年”自居 妙手著文章 主义之父
北京大学
“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
蔡元培
“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 的实质:
4.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的实质是( A.中国资产阶级文化开始兴起 B.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C.中国传统文化的改良运动 D.资产阶级传播西方文化的运动.
B)
5、新文化运动把反对儒家传统道德 作为矛头所向的根本原因是( C ) A.儒家思想比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落后 B.儒家思想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 D.当时北洋军阀推崇尊孔复古思想逆流
6、前期新文化运动把斗争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 实质是为了( B ) A.在思想上反对封建主义 B.追求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 C.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 D.支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新文化运动PPT课件 人教版

25
代 表 人 物
李
大
发表《青春》一文,号召青年
钊
要改造社会;又发表《孔子与宪法》 指出反封建必须反孔教
26
代 表 人 物
鲁 1918年发表白话短篇小说《狂
迅
人日记》,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
27
代 表 人 物
胡 1917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适
较早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但 仅限于文体的改革
28
20
乌黑头发,无麻子, 脚不大,周正
乌黑,头发无, 麻子,脚不大周正
21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新青年》1917·1·1
“须言之有物。
提 内容
不作无病之呻吟。 倡 情感
不讲对仗。。
白 通俗
不避俗字俗语。” 文 话
“国 语”
兴
起
22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1917年, 正式举起 “文学革命” 大旗!
(3)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16
在年终人们祝福的欢乐 气氛中,祥林嫂怀着无 限复杂矛盾的心情在冻 饿死去了·····
冻饿夺去了她的生命?
? 谁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
17
18
(3)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旧道德(三纲五常)
新道德: 君为臣纲: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三纲 父为子纲:子女一切得听从长辈的安排
西方民主和科学指的是什么呢?
民主:指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和思想 (民权、平
等思想)
科学:指自然科学及看待客观事物的科学观点
(达尔文的进化论)
10
兴 起 的 标 志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 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 并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1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世纪的曙光”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NEWS1919年 中国
政治新闻
五四运动北京学生的愤怒
促进了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 子的觉醒,促使人们追求真理和进步,为 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宣传动员作用。
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历史地位(性质) 历史意义
局限性
材料一:新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内, 新思想没有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 ——李时岳 材料二:“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 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不可调和迁就。” “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 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师夷长技以制夷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器物
君主立宪 民主共和
制度
科学与民主 马克思主义
思想
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才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
背景
袁世凯复辟期间到天坛祭拜
烈新
西方传入的 民主、自由、 平等、博爱 等思想观念 深受知识阶 层欢迎
冲旧 突思
潮 发 生 激
袁世凯实现 独裁专制, 规定“ 国 民教育,以 孔子之道为 修身大本”
小结
新文化运动
兴起
前期
后期
1915年陈独秀 在上海创办 《青年杂志》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十月革命以后)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宣传马克思主义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地阶主 级派洋维务派通师过夷改革长,技实行 新 君主立宪制,发
展资本主义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学习西 方技术
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通常指仁、义、礼、智、信。
历代统治者以此来束缚人们的思想。
新道德:指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
新文学就是白话文; 旧文学就是文言文、八股文。
胡适 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新世纪的曙光”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宁列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中国 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
自主学习
填写表格,并在课本上标注表格所列的知识要点。
开始标志
代表人物
主要阵地
主要内容
⑴提倡_______,反对______; ⑵提倡_______,反对________; ⑶提倡_______,反对________; (4)提倡_______,反对________
陈独秀
中国共产党的创 始人和早期的主 要领导人之一。
中国政治上、道德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学术上、思想上一切
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
主要阵地
创办者
新文化运动的概况
运动的时间、 代表人物、旗帜、主要阵地
时间
代表人物
主要阵地 运动兴起的标志
旗帜
内 容(四提倡,四反对)
民主 新道德
迷信盲从 旧文学
科学 新文学
专制独裁 旧道德
旧道德:指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 核心内容是三纲五常
派革
资产 阶级
命
推翻清朝统治,建
学习西
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辛亥革命 方制度
发展资本主义
提倡民主、科 激进派 学,实行真正
的民主政治
学习西 新文化运动 方思想
近代中国学习西方历程的特点
先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 再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最 后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层 层推进,逐步深入。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看成对立 ,扬首而批学倒生5化8人,
主攻科目有孔家经典。
法这孔我孔运
?一儒们家动
问之今店中
题学天”提
的。却的出
认谈大口了
(1) “打倒孔家店”实质上是对统治中国 几千年的意识、思想、文化传统的全面清算。 但是,这个口号全面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 是偏激的、片面的。
(2)这个口号不适用于今天。
我们应与时俱进,取其精华,去其 糟粕,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
——陈独秀
读以上两则材料,找出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
(1)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
(2)对东西方文化看法片面化、绝对化。
NEWS2005年 中国
发表评论
热点 跟踪
“2005全球联合祭孔”,纪识 谈 力HEA号DL“IN新E 念孔子诞辰2556周年 。和于你2中0国0弘5人年,民10大月打学16国文日学挂院牌
李大钊
中国共产主义 运动的先驱和 最早的马克思 主义者,中国 共产党的主要 创始人之一。
鲁迅
中国现代伟大的 文学家、思想家 和革命家。
胡适
美国哥伦比亚大 学哲学博士;实 用主义哲学大师 杜威高徒
民主
指资产阶级民主思 想和民主制度。
科学
指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 精神、科学方法。
(德先生)
(赛先生)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