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学考语文标准》解读

合集下载

浙江省十校联盟选考学考2025届语文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浙江省十校联盟选考学考2025届语文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浙江省十校联盟选考学考2025届语文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①关于少数民族文学的概念,学术界大致有两种界定:广义上,以题材分,指反映少数民族题材的作品;严格意义上,以作家分,指少数民族作家创作的反映少数民族题材的作品。

不管是哪一种界定,少数民族文学最基本的含义应该是以少数民族为创作对象的文学。

当然,少数民族文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以少数民族为写作题材,还在于它能够通过文学的形式传达一个民族的心声、介绍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互相理解和交流,对少数民族文化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融合起到积极作用。

无疑,少数民族文学的繁荣,对于促进各民族的理解、提振各民族的文化自信心、构建中国边疆的文化软实力、对外产生文化影响、提升国家认同等,都有重要的意义。

②少数民族作家存在着身份认同和自己的民族文化立场问题,其优点在于他们成长于自己的民族文化环境中,对本民族的文化从意识、价值到社会、物质等各个层面都有优先于其他民族的体验,这样使他们能够写出深刻反映本民族题材的文学作品。

然而,无论哪个民族的作家,只要能深入少数民族的生活都能够进行创作,也完全有可能产生好的文艺作品,例如雷振邦创作的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的电影音乐脍炙人口、经久不衰。

嘉兴市2020年中考《语文》命题思路与导向

嘉兴市2020年中考《语文》命题思路与导向

立足价值引领指向思维发展——2020 年嘉兴市中考语文命题思路与导向2020 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嘉兴语文试卷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和统编语文教材理念为依据,以教育部 2019 年《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为指导,在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方面作了积极而大胆的探索,试卷结构和试题形式在 2019 年基础上,继承中有所发展,稳定中有所创新。

以情境任务为试题的主要载体,围绕内在联系的综合性问题或任务,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试题的综合性、开放性和应用性。

一、立足价值引领,弘扬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厚植家国情怀。

2020 年嘉兴中考语文试卷延续去年“南湖游学”主题合一的风格,但又有新突破。

在材料选择上,把社会发展、时代热点、学生生活与语文学科内容紧密结合起来,以“迎接建党100 周年”为基点,以“信仰与力量·传承与前行”为主题开展系列语文学习活动,可以说,又是一次借助笔端献礼建党百年的研学行动;分“探寻精神之源”“触摸时代脉搏“汲取经典智慧”“感悟家国情怀”“表达理性思考”五个专题进行考查。

五大专题与主题一脉相承,一气呵成。

打开试卷,犹如坐上了一列通向未来的高铁,沿着建党百年辉煌的足迹,探寻精神的源头,紧握时代的脉搏,思考未来的发展。

如专题一“探寻精神之源”从“见证奇迹”“传承精神”“领略诗韵”三方面引导学生重温建党百年的辉煌历程及取得的奇迹,在古诗文中探寻并传承“红船精神”的精神之源,使学生理解“红船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一脉相承,并从古人为国家忧虑的历史中汲取精神养料。

整份试卷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渗透与引领,体现语文学科在立德树人方面的特殊使命,注重加强对学生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品德修养、知识见识、奋斗精神、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考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选用的语言材料具有时代性、典型性和多样性,既重视优秀传统文化材料的选用,又重视弘扬时代精神的时文,让学生既能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持久魅力,更好地树立文化自信,又能立足现实、观照现实,思考未来。

浙江省2023年7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学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浙江省2023年7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学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答案在最后)本试题卷分阅读与鉴赏和表达与交流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考生注意: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一、阅读与鉴赏(共14小题,4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20世纪40年代,人类首次提出“人工智能”概念。

2016年,人工智能首次战胜人类职业围棋选手。

2022年,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自然语言大模型可以根据人类指令,迅速完成写文章、绘画、作曲甚至制作视频和动画等任务,其“创作”涉猎的范围几乎可以媲美人类。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技术基础是类脑神经网络。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提供了海量的训练数据以及必要的算力基础和庞大的数据模型,有力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走向成熟。

在文艺领域,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学习对象是知名艺术家的经典作品。

通过处理原始数据,经典作品的风格特点被提取出来,由人工完成数据标注,为下一阶段的新内容生成打下基础,实现由艺术原作到人工智能作品的风格迁移。

伴随各类云计算平台的搭建,数据量呈指数级增长,为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艺术领域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巨大空间。

现有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技术模型的驱动形式分为文本驱动型、图像驱动型和复合驱动型。

目前应用较多的是文本驱动型。

用户在人工智能端口界面输入提示文本,就能够便捷地启动智能化写作、作曲、作图,或生成短视频等。

面对加速更新的人工智能技术,创作者要做出哪些调整才能更好地应对智能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传统的创作过程是创作者就一部作品持之以恒地进行打磨,但在人工智能的辅助下,创作者的艺术创意在很短时间内就产出批量内容,风格品质参差不齐,创作者需要从众多“产品”中选取一件进行精心调整。

目前,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能力水平还不足以撼动人类创作者的主体地位,无论是基于机器学习的参数式内容生成,还是风格迁移的程序应用,它们在极短时间内批量化产出的语段、图像、音频、视频等,都尚未催生出获得公认的人工智能艺术家。

2020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仿真模拟试卷03(解析版)

2020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仿真模拟试卷03(解析版)

2020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仿真模拟试卷03选择题部分(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依偎.(wēi)悲怆.(chuàng)一掷.千金(zhì)B.坍圮.(pǐ)俨.然(yǎn)玲珑剔.透(tì)C.狭隘.(ài)口供.(gōng)子.然一身(jié)D.跌宕.(dàng)挣.揣(zhēng)命途多舛.(chuǎn)【答案】A【解析】B项,剔tī透;C项,口供gòng;D项,挣揣zhèng。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近年来,引人关注的夜间旅游正成为热门项目,也成了一些城市亮丽的明片。

B.各部门要让技术对结渠道畅通,形成高效协作模式,更好地服务于精准扶贫。

C.走进活动现场,感受演说者的睿智,领略辩论者弛骋古今、纵横捭阖的风采。

D.科学研究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坚持不懈的精神,不能浅尝辄止、敷衍了事。

【答案】D【解析】A项,“明片”应为“名片”;B项,“对结渠道”应为“对接渠道”;C项,“弛骋”应为“驰骋”。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新闻报道对于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讴歌时代英雄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B.大家习惯了加班加点、熬夜透支,对此都不以为意....,这导致身体过劳现象更加普遍。

C.在竞技场上,要放松心态,专注比赛;一味追求完美,苛求自己,反而..容易背上包袱。

D.每年邻.近.春节的时候,人们如何回家这个难以解决的问题都会摆在铁道部的面前。

【答案】D【解析】A项,“得天独厚”意为独具特殊的优越条件,也指所处的环境特别好,也指人的天赋、机遇非常好。

一般为褒义词。

使用正确。

B项,“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对人、对事抱轻视态度使用正确。

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浙江省高考重要依据)

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浙江省高考重要依据)

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浙江省高考重要依据)新高考新信息2011-03-03 16165cc149a20100pa9r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浙江省高考重要依据)前言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以及《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工作方案》等文件精神,便于广大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积极稳妥地推进我省普通高中第一阶段语文新课程实验,提高我省高中语文新课程的教学质量,以学生发展为本,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特制定《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语文教学指导意见》)。

《语文教学指导意见》按照“课程标准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建议”四个部分编写。

“课程标准内容”是教育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有关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内容。

“教学目标”是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编写要求制定的整个专题的教学目标。

“教学要求”分“基本要求”、“发展要求”与“说明"三个部分,以表格形式列出。

“基本要求”强调基础性,有要求所有学生必须具备的共同基础,也有为不同学生的发展所需的不同基础。

强调掌握高中语文学习必需的基本知识,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祖国语言的浓厚兴趣以及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发展要求”强调选择性,是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层次提出的需要适度拓展的要求。

为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多样化发展需要,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在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分层次、别提出了可供不同发展潜能的学生选择的语文课程内容,以满足不同学生对课程的不同需求。

“说明"部分主要是为了对学习内容作适当控制,以防加重学习负担。

对于其中提出的指导性学习建议,学有余力或感兴趣的学生可以自行取舍。

2023年浙江省杭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语文试题卷(含答案)

2023年浙江省杭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语文试题卷(含答案)

2023年浙江省杭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语文试题卷一、班级开展以“想象”为主题的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任务。

(22分)【想象之义】1.按拼音填写汉字。

(2分)(1)x ī( ) (2)束f ù( )2.依据“昧”字意义的演变图,为“愚昧”的“昧”选择正确的解释。

(2分)【思接千载】3.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古诗文名句。

(10分)想象让思绪穿越季节,“忽如一夜春风来,(1) ”;想象让豪情连接宇宙,“② ,③ 。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想象令诗人沉浸他日团聚的情境,“何当共剪西窗烛,④ ”;想象助词人再现壮美的梦中奇景,“天接云涛连晓雾,⑤ ”。

“怒而飞,⑥ ”,是庄子对大鹏的瑰丽想象;“芳草鲜美,⑦ ”,是陶渊明对心中桃源的真切描画。

“⑧ ,⑨ ”,李白畅想沧海扬帆的美好前程;“⑩ ,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回想沙场驰骋的壮阔场景。

【视通万里】4.下列小说富于想象,请从任意一部中选择一个异乎寻常、让你印象深刻的细节,并谈谈它超越现实之处。

(4分)【想象之翼】5.诗歌需要想象,能从看似无关的事物中找到共同点,从而产生新奇的效果,譬如下面两首诗。

请从“彩虹”“气球”“仙人掌”“落叶”中选择一个作为标题,尝试写一首小诗,不超过6行。

(4分)沙海樊忠慰这无法游泳的海只能以驼铃解渴每一粒沙都是渴死的水蝴蝶·豌豆花郭风一只蝴蝶从竹篱外了飞来,豌豆花问蝴蝶,你是一朵飞起来的花吗?二、班级开展文学作品欣赏活动,请你完成任务。

(17分)诗歌创作课文珠老师分配到这所乡镇中学刚满一学期,校长就要求3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都要开一门选修课。

分配给文老师的,是诗歌创作课。

为了备课,文老师把有关诗歌创作入门的书都买了回来,研究如何上好诗歌创作课。

然而,一到课堂上,看到这拨儿孩子亮晶晶的黑眼睛中,有质疑,有期待,还有一丝讪笑,文老师满腹的大道理却怎么也说不出来。

她只好转身在黑板上写了四个大字“我的奶奶”,然后交代:这就是我们今天诗歌创作的标题。

2009年学业考试说明初中语文

2009年学业考试说明初中语文

2009年浙江省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语文初中语文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学生语文素养形成状况的终结性评价。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面向全体学生,综合检测初中毕业生在语文学科学习目标方面达到的水平,以利于丰富语言积累,形成良好语感,培养创新意识、探究精神和语文实践能力,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一、考试范围和要求(一)考试范围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所规定的七-九年级学段所应达到的阶段目标为依据,分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写作四部分,其中古诗词名句积累以现用教材的古诗词篇目(含附录)为主要考试范围,(2008年,古诗文名句积累以《课标》推荐的篇目及所用教材的九年级其他古诗词篇目为主要考试范围)现代文阅读材料采用与现用教材程度相当的课外阅读材料,古诗词阅读材料采用浅易的课外阅读材料,文言文阅读材料采用现用教材的文言文篇目(带*号的篇目除外)或浅易的课外阅读材料。

(2008年,《课标》推荐的篇目及所用教材的九年级其他文言文篇目或浅易的课外阅读材料)(二)考试要求主要检测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和运用能力、现代文阅读能力、古诗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

在语文知识积累和运用中,检测学生语言文学的积淀情况以及语文知识的应用实践能力;在阅读中,检测学生的理解、筛选、概括、探究及鉴赏能力;在写作中,检测学生能否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体现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取向。

对考核内容掌握程度的要求:从低到高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以字母a、b、c表示。

a——了解与识记。

了解是指对知识的认识,识记是指对知识的识别和记忆。

如:能正确辨识常用字,了解重要的作家作品,默写现用教材中古诗词(含附录)的精彩语句。

b——理解与分析。

理解是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分析是指分解剖析。

如: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情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筛选并整合文章中的重要语言信息。

省高中学业考试标准语文

省高中学业考试标准语文

附学业水平考试基本篇目江苏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规范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基本篇目如下:1沁园春·长沙/毛泽东2劝学(节选)/荀子3师说/韩愈4想北平/老舍5赤壁赋/苏轼6我与地坛(节选)/史铁生7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8最后的常春藤叶/[美]欧·亨利9六国论/苏洵10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1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12荷塘月色/朱自清13祝福/鲁迅14林黛玉进贾府/曹雪芹15 品质/[英]高尔斯华绥16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庞朴17拿来主义/鲁迅18烛之武退秦师/《左传》19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20鸿门宴/司马迁21寡人之于国也/《孟子》22雷雨(节选)/曹禺23登高/杜甫24琵琶行并序/白居易25虞美人/李煜26雨霖铃/柳永37《物种起源》绪论/[英]达尔文28陈情表/李密29逍遥游(节选)/庄子30兰亭集序/王羲之2014年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规范语文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编制考试性质与对象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在教育部指导下,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全面衡量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的考试。

其主要功能是引导普通高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必修课程教案要求,检测高中学生的学业水平,监测、评价和反馈高中教案质量。

考试成绩是高中生毕业的基本依据,也是高校招生录取和用人单位招聘的重要参考依据。

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是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规范(实验)》和《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案指导意见·语文》(2012版)(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为依据的全省统一的语文课程学业水平考试。

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施考、统一阅卷、统一评定成绩,每年开考2次。

考试的对象是在本省中小学学生电子学籍系统中注册获得普通高中学籍的且修完语文必修课程的所有在校学生。

考试目标与要求(一)考试目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应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A、B、C、D、E五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 查。
三、试题结构形式 1.学考形式: 形式:闭卷、笔答。 考试时间:8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2.试卷结构 (1)考试内容分布 语文基础知识和语言文字运用 现代文阅读 古诗文阅读 写作
约占30﹪ 约占15﹪ 约占15﹪ 约占40﹪
(2)试题类型分布 客观题(包括选择题和填空题) 约占 50﹪
浙江省普通高中 学业水平考试
试卷解读
一、等第标准
高中语学考将考生的学 业成绩分为优秀、良好、合格、 不合格四个等级,依次用A、B、 C、E表示。
二、考试要求 A.识记 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 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 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 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 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鉴赏评价 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 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 级。 E.表达应用 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 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B. 《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一 首长篇叙事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
C.韩愈,宋代文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 “文以载道”,《师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D.曹禺,原名万家宝,代表作有表现周、鲁两个家 庭前后30年纠葛的四幕悲剧《雷雨》等。
二、非选择题
1.填空题((包括识记、理解、分 析综合、鉴赏评价和表达应用。最 常见的是名句默写填空。)
3.语句排序选择题
4.知识归类选择题(选项一般是一组字、词语或作 家、作品等)
5.辨错选择题(语文知识辨析、改正语病和辨析、 改正写作中标点和运用修辞运用的能力)
6.文本阅读选择题(包括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 题目一般从思想内容或语言形式方面入手)
例: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和《离骚》分别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创 作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优秀传统。
主观题(包括简答题和写作题) 约占 50﹪ (其中,简答题约占10﹪ ,写作题约占 40﹪ )
(3)试题难度分布
容易题(难度在0.8以下)
约占70﹪
稍难题(难度在0.5-0.8之间) 约占20﹪
较难题(难度在0.5以下)
约占10﹪
一、选择题
1.字音、字形选择题
2.词语填空选择题(考查重点是常用近义词易混意 义的辨析与运用)
2.简答题
3.扩展、压缩、仿写题
4.写作题(包括命题、材料、话题、 命意作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