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词汇(黄柏林)

对外汉语词汇及词汇教学

本讲内容

1.现代汉语普通话词汇教学的目的、原则、重点和方法

2.现代汉语普通话词汇系统及其教学

3. 现代汉语普通话词类系统及其教学

一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方法

(一)词汇教学的目的

培养学生识词、辨词、选词、用词的能力。

1 识词:(初级阶段)记忆为主

2 辩词: 爸爸/父亲知道/认识/了解/理解合适/适合两/二个/名/位

偶然/偶而

3 选词: 听说您父亲了。(去世死逝世没嗝屁)

4 用词: 谢谢你帮忙我。(帮忙)

谢谢你帮我忙。

(二)基本原则

词语的使用;不是讲词的理性意义。

(三)教学重点

初级阶段:记忆生词,理解和掌握汉语中常用词的基本意思与主要用法。

中级阶段:扩大词汇量,并能较为自如地运用所学词语进行交际。重点讲练的词语是①学生不易掌握的常用虚词和虚词结构。如:反而、至于、与其……不如……、除非…… 否则……等。②用法比较特殊或义项较多,有时兼跨不同词类的常用词语。如:嫌、差点儿、再说(动/连)、保险(名/形)、一切(形/代)等。③固定结构和常用格式。如:有声有色、连吃带玩、忽冷忽热、在……看来等。

高级阶段:进一步扩大词汇量并掌握尽可能多的形式。

重点讲练的词语是①成语、俗语、惯用语和一些常用格式的意义和用法②多义词、兼类词的意义与用法③词语的同义扩展或反义扩展④词语辨

(四)基本方法(组合关系、聚合关系)

1 扩展、搭配。

2 掌握汉语构词法,重视语素教学,词与字(语素)教学相结合。

1)汉语的构词法,汉语的基本词具有极强的构词能力,比如:车—电车、汽车、火车、车票、车厢……电—电灯、电话、电视、电影……衣—毛衣、大衣、雨衣……

2)汉语词的语义场,如表示家庭关系的语义场:爸爸、妈妈、姐姐、妹妹、哥哥、弟弟;表示体育运动的意义场:跑步、打球、游泳、比赛、操场、锻炼等。

3)利用汉语特殊的思维方法学习新词,如: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大学生、中学生、小学生

4)利用词的反义关系,如:大—小、多—少、长—短、高—矮、胖—瘦、远—近等等。

二现代汉语词汇系统及其教学

1.词汇、词汇单位和词的结构

1)词汇:又称语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或特定范围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

2)词汇单位:

语素: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成词语素:能够独立成词的语素叫成词语素。

不成词语素:不能单独成词的语素。

不定位不成词语素

定位不成词语素

词根:成词语素和不定位不成词语素表示词的基本意义,它们是词的词根。

词缀:词缀是定位不成词语素,它们附加在词根上表示语法意义和某些附加意义。

前缀、后缀

词:

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音义结合体、定型化、最小的造句单位)。词是由语素构成,比语素高一级的语言单位。

短语:词和词的语法组合。

固定短语(自由短语)词跟词的固定组合,一般不能任意增减、改换其中的词语。分为专名和熟语(成语、惯用语、歇后语)。

语素、字与词的关系

①词是造句的单位;

②语素是构词的单位;分为成词语素和非成词语素。

③字则是记录词和语素的书写单位。

前两者属于语言符号系统,后者则属于书写符号系统。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就汉字来说,一个个方块形体就是一个字,它是书写和印刷的单位。一般一个汉字就是一个音节。

有的字有意义,又能独立运用,这样的字既是语素又是词;有的字有意义,但不能独立运用,只能作为构词的成分,这样的字只是语素不是词;有的字既不是词,也不是语素,只表示一个音节,例如“玻”、“橄”、“琵”、“葡”等。但是这些有音无义的字可以和其他字分别结合成“玻璃”、“橄榄”、“琵琶”、“葡萄”,这都是有意义的最小语言单位。它们可以是词,也可以是语素。

3)构词类型

单纯词:

单纯词是只有一个语素构成的词。无论音节多少,只要由一个语素组成就是单纯词。

如“山”、“好”、“蝴蝶”、“莫斯科”等词就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单纯词。

单音节单纯词:山、树、摇、很、二、的、好

多音节单纯词:

①联绵词:双声:参差cēncī彷佛fǎngfó

叠韵:彷徨pánghuáng 逍遥

其他:蝴蝶;鸳鸯

②叠音词:由两个相同的音节相叠而成。猩猩;姥姥;皑皑;瑟瑟

③音译的外来词:葡萄;咖啡;沙发;巧克力

合成词:

合成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组合构成的词。如:“教育、社会、美丽、快餐店、主旋律、哭哭啼啼”等。

复合式: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根结合在一起组成:联合型、偏正型、

补充型、动宾型、主谓型

偏正型:文化;同学;回顾;遥控

支配型:主席;将军;冒险;出版

补充型:证实;纠正;车辆;人口

陈述型:事变;花生;心得;沟通

联合型:人民;爱好;老小;买卖;口齿;描写

重叠式:由相同的语素重叠组成。例如:爸爸、哥哥、星星、饽饽

附加式:由一个词根和一个词缀结合在一起组成。词根是词的中心部分,词缀是词

的附加部分。老乡;阿爸;孩子;瓶儿;石头

前加式(前缀+词根)

后加式(词根+后缀)

2.词义

词义是词的语音形式所表示的意义内容。词义的内容由词汇意义、色彩意义、语法意义三个部分组成。

词义的性质:

客观性:

词义是主体对客观对象的概括反映,客观存在是词义形成的基础,所以词义具有客观性。

概括性:

词义一般是对某一类客观对象的反映,在反映的过程中它要舍弃同类客观对象中不同个体的具体特征,从中抽象出共同的本质的特征。

模糊性:早晨、上午、中午、下午、晚上、傍晚;年轻;中年

民族性:颜色词(红、黑、黄、粉、蓝),亲属称谓词。

词义的构成:理性义、色彩义

理性义:也称概念意义。也叫词汇意义。

色彩义:

色彩意义是词所表示的某种倾向或情调的意义。因色彩意义是概括反映客观对象的次要属性而形成,所以又称之为附属意义。因具有相当突出的修辞价值,所以又称之为修辞意义。如“赖皮”具有憎恶的贬义感情色彩,“大跃进”具有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的时代色彩。色彩意义自身不能独立存在,而是依存于词汇意义存在。

感情色彩:词义中所反映的主体对客观对象的情感倾向、态度、评价等内容。

褒义、贬义、中性。

形象色彩:词义中能引起主体对客观对象的形象联想的那部分内容。

蛇行、羊肠(小道)、https://www.360docs.net/doc/2e16541627.html,/chinese/new/content/4/03/main02-02-03.htm

语体色彩:词义中所反映的词的语体倾向、特征、烙印。它是由词经常出现的语体久而久之赋予的。一般情况下分为口语语体和书面语体两大类。https://www.360docs.net/doc/2e16541627.html,/chinese/new/content/4/03/main02-02-04.htm

风格色彩:词义中所体现的某种格调、韵味。

红卫兵:(时代色彩、感情色彩、民族色彩)

词的基本意义、引申意义和比喻意义

词的本义:

本义是词的有文字形体可考、有文献资料为证的词的最早的意义,简单地说就是一个词的本来意义(文字产生时的意义或者说是造字时代的意义)。

基本义:

基本义是相对于引申义而言的。大多数情况下,由本义可引申出多个义项,所以可以称本义为基本义。但由于词义的发展,有些词的某些义项用得较普遍,比本义的使用频率要高,成为常用义,而本义却很少用,而且由这个常用义引申出了很多其它义项,这时本义就不等同于基本义了。(易:本义,蜥蜴;基本义:交易;容易)

引申义:

在本义的基础上通过联想、推演而产生的意义。例如:“热”的基本义是温度高,由此引申出使热、加热(多指食物),生病引起的高体温,情意深厚(亲热、热爱)等意义。此外还用于形容非常羡慕或急切想得到(眼热、热中),表示受很多人欢迎的(热门、热销),加在名词、动词或词组后表示形成的某种热潮(足球热、旅游热)。

比喻义:

借用一个词的基本义来比喻另一个事物所产生的意义。如“包袱”,包含“包衣服等东西的布”、“用布包起来的包儿”、“比喻某种负担”等义项,其中,第二义项是在第一义项的基础上通过引申产生的引申义,第三义项则是在第二义项的基础上通过比喻产生的比喻义。单义词、多义词和同音词:

单义词:

多义词:

同音词:

语音形式相同而意义毫无联系的词。如“白”,作为颜色的“白”和作为“(字音或字形)错误”的“白”在意义上是毫无联系的,因书写形式相同,所以称之为同形同音词。

除此之外,还有一类同音词,如“发言”与“发炎”,语音形式相同,书写形式不同,称之

为异形同音词。

同义词:近义词。

反义词:指反义义场中意义相对或相反的词。

反义词的类型:

绝对反义词:绝对反义词是建立在矛盾关系的基础上、不存在中间状态的反义词。如“生”和“死”,“男”和“女”,“具体”和“抽象”,“诚实”和“虚伪”等。

相对反义词:是建立在对立关系的基础上、存在中间状态的反义词。如“大”和“小”,“美”和“丑”,“贫穷”和“富有”,“提高”和“降低”等。

三.现代汉语词类系统及其教学

1.现代汉语对外汉语教学词类系统

词类:词类是词的语法分类,是词在语法结构中表现出来的功能类别。

实词和虚词:

汉语的词首先根据是否能作句子成分,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另外还有两类无法归入实词和虚词的特殊词类:拟声词和叹词。

2.名词

名词是表示人、事物、时间、处所等名称的词,能够用数量短语修饰而一般不用否定副词“不”、“没”修饰。

时间名词:时间名词是表示时间的名词。

时段、时点

受数量词修饰(年、月、星期、日、小时、分、秒)

时间状语和数量补语(时段)

3.动词

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存在、心理活动或发展变化的词,能带宾语,一般不受程度副词修饰,主要充当句子的谓语。

动词的语法特征:

①动词的语法功能:动词在句中主要充当谓语或谓语中心;绝大多数动词能带宾语。

②不受程度副词修饰

③后面能带动态助词:着、了、过。

④动词的重叠形式:动词重叠表示动作的短暂尝试状态,动作的时量短或动量小。少数动词可以按AABB式重叠,突出表示动作的状态。例如:

唠叨—唠唠叨叨说笑—说说笑笑打闹—打打闹闹

⑤能用肯定否定方式提问:

双音节动词在用肯定否定方式提问时,有两种方式:

喜欢—喜欢不喜欢休息—休息不休息

—喜不喜欢—休不休息

4.形容词

形容词是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状态、特征或分类、不能带宾语的词。

形容词的分类:

1)性质形容词:性质形容词是表示性质或属性的形容词。

2)状态词:状态形容词是表示状态的形容词。

双音节:湛蓝洁白雪白惨白通红鲜红深红嫩绿淡绿

三音节状态形容词,第一个语素表示基本意义,后面的音节重叠,属于形容词的一种生动形式。例如:红彤彤明晃晃热腾腾慢腾腾绿油油水灵灵红彤彤亮堂堂

3)非谓形容词

非谓形容词,又叫区别词,是表示事物的特征和分类、只能修饰名词作定语、不能作谓语的词。例如:

区别词表示事物的属性,而属性往往是对立的,所以区别词常常成对或成组出现。例如:男—女金—银雌—雄单—双正—副公—母长期—短期

金银铜铁锡

5.数词

数词是表示数目和次序的词。

数词的语法特征

①常与量词组成数量短语②一般不单独作句子成分

数词的类型:汉语中的数词分为两类,基数词和序数词。

基数词:

基数词是表示数目多少的数词,包括系数词(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和位数词(十、百、千、万、亿)。

单纯由系数词构成的数词是单纯数词;系数词放在位数词前构成的数词是合成数词。

在合成数词中,系数在位数之前,二者是相乘关系,例如“三百”、“七千”、“四万”;系数在位数之后,二者是相加关系,例如“十三”、“二十五”、“三十九”。

基数词可以用来表示倍数(倍、番)、分数、小数和概数。

序数词:

序数词是表示顺序先后的数词。序数词通常由“第”加上基数词构成,也可由“初、头、阿”等加上基数词构成。例如:第一第六初一初十老一老六老八阿大阿二有时“第”也可以省略。例如:一组二餐厅三志愿四学期五教室七宿舍

6.量词

量词是用来计算人、事物或动作的单位的词。

量词的语法特征

①与数词或指示代词组成量词短语

②一般不能单独作句子成分

③量词的重叠:AA;一AA;一A一A(重叠后的意义)

量词的类型

①物量词:

物量词,又叫名量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单位。物量词主要作定语,常与数词或指示代词组成数量短语修饰名词,说明人或事物的数量。

物量词可以分为个体量词(个、匹、片、架、篇、部)、集合量词(对、双、群、排、伙、队、套、打、堆、束、捆)、度量词(斤、两、吨、公斤)和不定量词(些-可计数、点儿-不可计数)四类。

物量词还可以分为专用物量词和借用物量词。

专用物量词如“个”、“位”、“下”、“次”、“斤”、“条”等。

借用物量词是由动词或名词转化而来的量词。

②动量词:

动量词表示动作的单位。动量词常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的次数。

动量词分为专用动量词和借用动量词。

专用动量词:次回趟遍下声觉顿阵番遭

借用动量词:笔(画一笔)枪(放一枪)嘴(插一嘴)鞭(抽一鞭)

③时量词:

时量词是表示时间的量词。例如:秒分点刻分钟小时天日周星期月季季度年年代世纪

时量词兼有动量词和物量词的特点。时量词与数词组成数量短语后,既可以放在名词的前面修饰名词,也可以放在动词的后面作补语。例如:

两个月的工资三年的努力一周的报酬两个季度的奖金(定语)

忙了三天等上十年住了五年过了三周(补语)

④复合量词:

复合量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量词构成的、表示复合性单位的量词。常见的复合量词有:架次人次吨公里吨海里人公里秒立方千米小时

7.代词

代词是具有代替或指示作用的词。

代词的语法特征

代词是词类系统中的特殊类别,可以代替或指示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数词和量词等各类实词。

代词与其所代替或指示的词的语法功能相当,没有独立的语法特点。例如,代替名词的“你”、“这”、“什么”与名词的语法功能相当。又如代替副词的代词“这么”、“那么”、“怎么样”与副词的语法功能相当,只能充当状语。

代词的类型

汉语中的代词分为以下三类:https://www.360docs.net/doc/2e16541627.html,/chinese/new/content/5/02/main03-08-02-01.htm

①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代词:我、我们(排除式)、咱、咱们(包括式)

第二人称代词:你、你们、您、您几位、您诸位(“您们”一般用于书面语中,口语不用。)https://www.360docs.net/doc/2e16541627.html,/chinese/new/content/5/02/main03-08-02-01-03.htm 第三人称代词:他们、她们、别人、人家

人称代词中还有反身代词“自己”(口语中常用“自个儿”)、双称代词“彼此”和总称代词“大家”(口语中常用“大伙儿”)。这三类人称代词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放在上述三类人称代词后面。

②指示代词

指示代词是指代和区别人或事物的代词。指示代词可以用来指别方位、时间、数量、方式、程度等。

单音节指示代词:这(近指)那(远指)每(遍指)各(分指)某(不定指)

多音节指示代词

这儿这里这边这会儿这样这么样这些这么些

那儿那里那边那会儿那样那么样那些那么些

③疑问代词

疑问代词是表示询问、设问或反问的代词。疑问代词主要包括:

谁什么哪哪儿哪里多会儿几怎么怎么样怎样多多么多少

疑问代词的一般用法:

疑问代词可以用来询问人、事物、时间、处所、性质、状态、方式等。

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

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主要包括任指用法、虚指用法和不确指用法三种。

任指:

疑问代词用于任指,表示周遍性意义,用来强调任何人或任何事物,后面常用“都”、“也”等与之搭配。例如:他什么业余爱好也没有。/我急了对谁也不客气。

虚指:

疑问代词用于虚指,表示不能确定或不愿具体说明的人或事物。例如:

你需要什么,只管告诉我。/我要我去哪儿,我就去哪儿。/他好象总在思考着什么。

此外,“什么”加上“的”还可用在一个成分或几个并列成分的后面,表示“等等”的意思,常用于口语中。例如:他可以当个文秘,或者是干个宣传什么的吧。竹篱笆上面故意散乱地挂着麻绳、草鞋、干辣椒串什么的。/家里挂面、油、馒头什么的,都光了。

不确指:

疑问代词的不确指用法,常使用重叠方式表示不止一人、一事、一时、一地等意思,用来指代不必或不愿具体说明的对象。例如:他告诉我学校附近哪儿哪儿有书店、哪儿哪儿有超市。/信上说,谁谁当了运输大队长小队长,谁谁迷上了种棉花、种花生。

8.副词

副词是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程度、时间、范围、方式等意义的词。

副词的类型

①程度副词:程度副词是指表示程度、等级等意义的副词。

例如:很真更还非常十分相当更加有点儿

②语气副词:语气副词是指表示疑问、推测、转折、强调等语气的副词。

例如:可就却难怪究竟到底果然当然

③时间副词:表示时间的副词。

例如:刚刚刚(刚才)忽然突然偶尔偶然

④范围副词:表示范围的副词。

例如:都就

范围副词分为两类:

一类是表示总括的,总括前面词语表示的范围,例如:这些问题都应该解决。/我们班一共有98名同学。

一类是表示限制的,限制后面词语表示的范围,例如:她只会说英语。/他不过没有直接表示反对而已。

⑤否定副词:否定副词是表示否定意义的副词。例如:不别没有(没)

否定副词“不”、“没有”(没)的区别:

“不”用于主观意愿,既可以指过去和现在,也可以指将来;

“没有”(没)用于客观陈述,限于指过去和现在,不能指将来。

⑥频度副词:表示频度的副词。

例如:再又也还重(新)

⑦关联副词:关联副词是指用在短语或句子中起关联作用的副词。

例如:再就(便)又都还却既越

9.介词

介词是用在名词性词语前面、共同组合成介词短语来修饰谓词性词语的词,介词表示时间、处所、方向、方式、手段、施事、受事、对象、原因、目的等。

介词的类型https://www.360docs.net/doc/2e16541627.html,/chinese/new/content/5/02/main04-01-02-01.htm

①施受介词:引出施事者或受事者。

例如:把被叫让给

②方式介词:引出动作的方式、方法、工具等。

例如:用以凭靠按据拿按照根据

③时间、方所介词:引出动作发生的时间、地点、场所、方向、起点或终点。

例如:打自从自从于往向朝

④对象介词:引出动作所关涉的对象或范围。

例如:对于关于至于除了

https://www.360docs.net/doc/2e16541627.html,/chinese/new/content/5/02/main04-01-02-05.htm

⑤原因目的介词:引出动作的起因、后果或目的。

例如:因为由于为了

10.连词

连词是起连接作用,用来连接词、短语、分句和句子等语法单位的词。

连词的类型

①连接词或短语的连词:例如:和、跟、同、与、或、及。表示并列、选择或递进关系。

②连接分句或句子的连词:表示分句或句子间的顺承、选择、取舍、递进、解说、条件、因果、假设、让步等逻辑关系。

表示顺承关系:跟着、接着、从而、而后、然后、于是

表示选择关系:不然、要不、要不然、否则、不是、就是

表示取舍关系:与其、宁、不如、毋宁(无宁、勿宁)

表示递进关系:不但、而且、并且、况且、何况、甚至、反倒、反而

表示解说关系:例如、比如、比方、就是、就是说、即、总之

表示条件关系:只有、只要、一旦、除非、好在、幸亏、幸好

表示因果关系:既然、因为、因、由于

表示让步关系:虽然、虽、尽管

③连接词语或分句的连词:“而、而且、并、并且、或者、只有、不管、无论”等连词既可以连接词或短语,也可以连接分句。

11.助词

助词是附着在词、短语、分句或句子上,表示各种附加语法意义的词。

助词的类型:

①结构助词:表示附加成分和中心语之间的结构关系。

“的、地、得”都读de(轻声),它们的分工是书面上的。https://www.360docs.net/doc/2e16541627.html,/chinese/new/content/5/02/main04-03-02-01-01.htm

“所”用在动词前面,组成名词性的“所”字短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受事。例如:所得所见所想所知所发现所思所料所需

“所”还常用在以下三种格式中:

A、与“被”、“为”配合使用,组成“被/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例如:

为好奇心所驱使/ 不被形而上学所羁绊/ 已为实践所证明/ 被假象所蒙蔽

B、用在作定语的主谓短语中间。例如:我去过的国家→我所去过的国家/ 他收到的通知书→他所收到的通知书

C、用在由“有/无”构成的述宾短语中。

例如:有所准备有所改进有所依靠有所增加无所作为无所顾虑无所不为无所用心

②动态助词:表示动作进程状态。汉语中的动态助词主要有:着、了、过、看、来着、着呢

“着”“了”“过”

“看”(读轻声)表示尝试态,常用在动词重叠式或加上时量、动量补语的动词后面。

“来着”

“着呢”

③表数助词:表示复数的助词“们”附着在指人的普通名词、人称代词或联合短语后面,

表示复数。

注意:

1)加“们”的名词不一定是复数,例如:爷们、哥们、娘们

2)不加“们”的名词不一定表示单数。例如:这个班的学生到齐了。

3)表示确定数目的短语后不加“们”(*二十个学生们/*五个工人们)。

4)指人的专有名词后加“们”表示一类人的意思。

例如:李白杜甫们焦裕禄们王进喜们郎平们

5)指物的专有名词后加“们”可是事物拟人化。

例如:老鼠们大象们燕子们猴子们星星们

表示概数的助词“多、来”放在数词后面,表示大概的数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