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学会
中国地质学会文件2021 88号

我国地质学会文件2021 88号是一份备受关注的重要文件,发布于2021年,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份文件的内容,并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全面评估和分析。
让我们简要回顾一下我国地质学会文件2021 88号的主要内容。
该文件主要围绕着我国地质学会在当前时期面临的重大使命和责任,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工作部署和发展方向。
其中包括加强地质科技创新、促进地质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动地质学科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加强国际地质合作等内容。
该文件还对地质学会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进行了调整和完善,旨在更好地发挥地质学会在地质科技领域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从深度和广度上来看,我国地质学会文件2021 88号所涉及的内容涵盖了地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与应用、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国际合作等多个方面,涵盖了地质学会在学术研究、科技推广、人才培养等多个领域的工作内容,可谓是全面而深入。
这意味着,地质学会将在未来的工作中持续深化学术研究、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以更好地满足地质科技领域的需求。
从个人观点来看,我国地质学会文件2021 88号所提出的工作部署和发展方向,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地质科技创新是推动地质学科发展和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地质学会应当加强对地质科技创新的支持和引导。
地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是推动地质产业发展和地质服务经济社会的关键环节,地质学会应当积极促进地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市场化。
再次,人才培养是地质学科的生命线,地质学会应当不断改进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对青年地质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导。
国际地质合作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地质学会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议题话语权,地质学会应当积极参与国际地质合作,推动地质科技的全球发展。
我国地质学会文件2021 88号所提出的工作部署和发展方向,涉及的内容全面,深度和广度兼具。
对这份文件的深入分析与理解,不仅有助于地质学会更好地梳理工作思路和发展方向,更有助于推动地质科技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中国地质学会

人才培养
科技奖项
科普教育
学会设立的“中国青年地质科技奖”(即“金锤奖”和“银锤奖”)、“黄汲清青年地质科技奖”、“野外 地质杰出贡献奖”(即金罗盘奖)、“优秀女地质科技工作者奖”和“优秀科普产品奖”,主要表彰在地质工作 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青年地质科技人才,在行业内外具有广泛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2020年3月,中国地质学会2019年度十大地质科技进展和十大地质找矿成果在京揭晓。
会徽由章鸿钊、谢家荣、杨钟健、葛利普设计,张海若书篆,于1937年第13届年会通过。
会歌大哉我中华!大哉我中华!东水西山,南石北土,真足夸。泰山五台国基固,震旦水陆已萌芽,古生一代 沧桑久,矿岩化石富如沙。降及中生代,构造更增加,生物留迹广,湖泊相屡差。地文远溯第三纪,猿人又放文 明花。锤子起处发现到,共同研讨乐无涯。大哉我中华!大哉我中华!?
学术成就
学术交流
学术刊物
中国地质学会每年都举办各种类型的学术会议30余个,涉及到地学领域的各个分支学科。还承办国际学术团 体委托召开的国际学术讨论会,经常派专家学者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中国地质学会学术年会是跨部门、跨行业、跨专业的学术交流会议,旨在为地质工作者特别是年轻地质工作 者提供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推动中国地质科技创新,支撑找矿突破实践,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全面发展。
2019年度十大地质找矿成果分别是:渤海湾盆地渤中凹陷探明全球最大的变质岩凝析气田、河南省栾川县深 部探明超大型钼多金属矿、鄂尔多斯盆地庆城10亿吨级页岩油田勘探重大突破、云南省会泽铅锌矿区深部找矿取 得重大突破、广东省蕉岭县作壁坑矿区探明超大型铷矿、川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3500米以浅探明万亿方页岩 气田、湖北省保康县堰边上矿区发现超大型磷矿、黑龙江省林口县三合村探明超大型石墨矿床、内蒙古巴尔陶勒 盖-复兴屯发现特大型陆相火山岩型铅锌银矿床、安徽省淮南市潘集煤矿外围实现煤炭找矿新突破。
中国地质学会2024年学术会议计划方案_范文模板及概述

中国地质学会2024年学术会议计划方案范文模板及概述1. 引言1.1 概述中国地质学会作为我国地质科研领域的重要组织机构,一直致力于促进地质学的发展和学术交流。
为了推动中国地质事业的持续发展并促进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中国地质学会定于2024年举办一次规模宏大的学术会议。
本文将对中国地质学会2024年学术会议计划方案进行详细梳理与阐述。
首先,将对中国地质学会及其重要性进行背景介绍;然后,将着重介绍2024年学术会议计划方案概述,包括会议主题、规模、议题安排以及主要演讲嘉宾和邀请对象等内容;接下来,将详细描述细节实施计划及筹备工作分工,包括经费筹备与分配方案、场地、设备、人员及物资准备以及各项细节计划执行流程等;最后,对预期成果与展望进行阐述,探讨这次学术会议的意义、重要性以及对于中国地质事业的推动作用。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引言部分作为开篇,将对整篇文章进行概述;背景介绍部分将对中国地质学会的历史沿革、重要性以及目前现状进行介绍;2024年学术会议计划方案概述部分将详细概括这次学术会议的主题、规模、议题安排和主要演讲嘉宾等内容;细节实施计划及筹备工作分工部分将具体描述各项细节计划的执行流程,并展示经费筹备与分配方案以及场地、设备、人员及物资准备等内容;最后一部分是预期成果与展望,旨在探讨这次学术会议的意义和影响力,并展望未来的发展与可持续性。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全面而清晰地撰写中国地质学会2024年学术会议计划方案,以便组织者和参与者更好地了解和理解这次盛会。
通过详细介绍背景信息、计划概述、实施计划及工作分工,以及预期成果与展望,旨在为顺利举办此次学术会议提供有力支持,并为推进中国地质事业的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2. 背景介绍:2.1 中国地质学会历史沿革中国地质学会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管的全国性学术组织。
成立于1949年,起初称为中国地球科学学会,2004年更名为中国地质学会。
曹静杰教授荣获中国地质学会第十八届青年地质科技奖银锤奖

曹静杰教授荣获中国地质学会第十八届青年地质科技奖银锤奖陈安国【期刊名称】《河北地质大学学报》【年(卷),期】2022(45)6【摘要】2022年8月,中国地质学会公布了第十八届青年地质科技奖(金银锤奖)获奖名单,共有50名地质科技工作者荣获金银锤奖。
河北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副院长曹静杰教授荣获银锤奖。
曹静杰教授,1982年8月出生,地球物理勘探专业,现为地球科学学院副院长、河北省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主任、自然资源部京津冀城市群地下空间智能探测与装备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中国石油学会物探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工程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深地空间探测开发分会理事、EI期刊《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编委、核心期刊《石油物探》编委、河北省侨联专家委员会委员。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其中面上项目2项、青年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主持省部级项目7项,发表SCI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1部,授权专利4项,获省部级奖2项。
入选自然资源部杰出青年科技人才、河北省青年拔尖人才、河北省“三三三”人才第二层次人选、河北省高校百名优秀创新人才。
【总页数】1页(PF0003)【作者】陈安国【作者单位】河北地质大学学术传播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42【相关文献】1.探矿工程专业4名同志荣获中国地质学会第十届青年地质科技奖银锤奖2.陕西省煤田地质局一八五队姚建明获中国地质学会"第九届青年地质科技奖"银锤奖3.中国地质科学院谢桂青、肖都分获中国地质学会第十三届青年地质科技奖金锤奖、银锤奖4.中国地质学会第十七届青年地质科技奖( 金、银锤奖) 揭晓5.中国地质学会公布第十八届青年地质科技奖(金银锤奖)评选结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地质学会分支机构和省级地质学会秘书长会议在筑召开

维普资讯
中国地质学会分支机构和省级地质学会
秘 书长会议 在筑 召开
2 0 0 8 年4 月2 5 日至 2 6 日 , 中国地质学会分支机构及 省级地质学会秘书长会议在贵阳市京瑞宾馆召 开 。 来 自 中国地 质学会及所属 2 3 个分支机 构 , 2 8 个省 、 自治 区 、 直辖市地 质学会的秘书长及 地 学专家共 7 5 人 出席了 会 议。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学术部副部长杨文志 , 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秘书长 、 党组 成员胡君 威 , 贵州省 国土 资源厅 总工 程 师赵震海 , 贵州 省地 质矿产勘查 开 发局 局长朱立 军应邀 出席会议并讲话 。
会议期间 , 中国地质学会秘书长
朱立 新传达 了 中国 科 学技 术协 会七届
三 次 全 委 会 会 议 精 神并做 了 《中 国 地
质学会2 0 0 7 年工 作总结及 2 0 0 8 年工 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计 划 》报告 , 中国 科 协杨文志 副 部长
做 了 题 为 《学 会 工 作 的方 法 与艺术 》
的学术报告 。 与会地 学同仁 积极交流
与会专家考察织金洞地质公 园岩溶博物馆
国地质学会地学哲学专业委 员会和地质学 史专业委 员会参会代表 与贵州 省地质学会
工 作人员 进行 了座谈 , 对相 关工 作做 了 指 导 和衔 接 。
会议表彰了先进工 作单位 , 贵州省地 质学会被授 予 中国 地 质学会 2 0 0 6 — 2 0 0 7 年度信息化 工 作先 进 单位 。
开发前景 ,
建议 一 :
是 要加大 宣传力度 ,
改 变外 界对 贵州 知 之 甚 少 的局 面 : 二 是 要
加强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 设施 建设 ; 三 是
中国地质学会第十届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候选人---刘叶青主要成就贡献简介【模板】

附件:中国地质学会第十届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候选人---刘叶青主要成就贡献简介多年来主持和参与的地质勘探项目46个,参与和主编的各类专业地质报告55件,参与各类地质科研项目5个,2018年获中国地质学会第三届“野外青年地质贡献奖--金罗盘奖”,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优质地质报告奖”4项、获“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科学技术奖”特等奖1项、获中煤地质集团科学技术奖2项,作为起草人之一参与了国家标准《煤矿床专门水文地质勘查规范》的编写工作。
公开发表专业论文9篇,其中,第一作者6篇,中国核心期刊6篇;著作1部;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
2篇论文《东北白垩纪煤田倾斜煤层顶板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研究》和《新疆三塘湖矿区新近系地下水资源量初步评价》被“全国煤炭地质及勘查技术论坛会议”选为宣讲交流论文。
1999年至2007年,在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第四水文地质队工作,期间主要在山西的临汾、霍州、河南义马从事矿区供水水文地质勘察、水源地勘探、地热资源勘探等工程,在项目中任地质技术员、技术负责,担负野外地质填图、钻孔编录等基础地质技术工作。
期间承担了水文地质局两项Ⅱ类科研项目“PDC钻头加复合钻进在陕西米脂盐井施工中应用试验研究”、“水文四队钻探定额研究”和一项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科技发展专项资金项目“榆林盐田盐矿资源及开发状况调查”。
2005年在邯郸市东部开发区内取得了 6.24Km2的地热探矿权。
2006年成功申请到中央财政部专项资助的地质勘察项目两项:“山西省离柳矿区双柳煤矿带压开采下组煤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山西省离柳矿区贺西煤矿带压开采下组煤提高资源利用率”。
学术论文《鹤壁地热井施工中的气体观测》在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杭州“工程地质勘察与岩土工程施工技术学术研讨会”上获优秀论文奖。
2007年至2012年,在神华地质勘查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主要从事煤田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方面的技术工作和项目管理工作,参与和主持的煤田地质勘探项目二十余个。
中国地质学会文件

中国地质学会文件
地会字〔2018〕73号
关于公布中国地质学会“第三届野外青年地质贡献奖——金罗盘奖”评选结果的通知
各常务理事单位,分支机构、省级地质学会:
中国地质学会“第三届野外青年地质贡献奖——金罗盘奖”评审会(以下称“金罗盘奖”)于2018年8月27日召开,会后对评审会结果在中国地质学会网站进行了为期7个工作日的公示,公示期间未收到任何异议,现将第三届“金罗盘奖”100名获奖者(获奖名单见附件)予以公布。
100名获奖者均来自地质勘探野外一线,他们在艰苦的野外工作条件下,在地质理论探索和地质找矿实践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希望全国广大青年地质工作者向他们学习,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为地质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附件:中国地质学会“第三届野外青年地质贡献奖——金罗盘奖”获奖名单
中国地质学会
2018年9月10日
附件
中国地质学会“第三届野外青年地质贡献奖——金罗盘奖”获奖名单
3
4
5
6
7
抄报:自然资源部、中国科协
钟自然理事长、李金发常务副理事长
学会各位理事,监事会成员,咨询委员会委员
正、副秘书长
中国地质学会秘书处 2018年9月10日印制。
创造地质工作新的辉煌:“中国地质学会80周年一面向21世纪地质科学讨论会”闭幕词

20 0 1年 , 一 步 健 全 完 善 了 中 国 地 质 调 查 局 , 责 统 一 组 织 进 负 实施 新 一轮 国 土资源 大 调查 。 年 多来 , 得 了骄人 的 成果 。 三 取 特 别是 20 0 2年 , 国 地 质 调 查 局 推 进 两 大 调 整 , 调 整 地 质 中 即 调 查 工 作 部署 、 整 队伍 结 构 ; 实 三 个 转 变 , 思 想 观念 、 调 落 即 服 务 方 式 和 工 作 作 风 三 个 方 面 的 转 变 , 实 九 项 工 作 , 力 落 大
“ 时 俱 进 , 革 创 新 ” 在 探 索 中前 进 , 探 索 中 开 拓 创 新 。 与 改 , 在 最 后 , 还 要 代 表 全 体 与 会 人 员 对 为 大 会 提 供 良好 服 务 我 的永 兴花 园饭 店 的领 导和 全体 员 工 表示谢 意 。
现 在 , 宣 布 ,中 国地 质学 会 8 我 “ 0周 年 一 面 向 2 1世 纪 地 质科 学讨 论 会 ” 幕 ! 闭
查 局 , 大 家 的 支 持 和 帮 助 表 示 衷 心 的 感 谢 。 我 们 的 每 一 项 对
任 务 , 迫 切 需 要 地 质 学 会 会 员 的 积 极 支 持 和 热 情 参 与 。 我 都
相 信 , 国地 质 学 会 的 广 大 会 员 一 定 会 继 承 老 一 辈 的 优 良 传 中
祝 全 体 代 表 身 体 健 康 、 途 顺 利 J谢 谢 ! 归
同 志 们 , 友 们 ! 们 创 造 了 辉 煌 的 昨 天 , 接 更 加 美 好 朋 我 迎
的 明 天 。面 向新 世 纪 , 们 正 在 走 着 前 人 没 有 走 过 的 路 , 们 我 我 正 在 做 着 前 人 没 有 做 过 的 事 。 我 们 要 按 照 家 宝 副 总 理 题 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地质学会
会议纪要
中国地质学会秘书处2017年3月31日第39届理事会第三十二次常务理事会议
时间:2017年3月31日
地点:北京湖北大厦
主持人:孟宪来
出席人:孟宪来、李金发、李丕龙、邓军、朱立新、付水兴(代王京彬)、郭齐军(代马永生)、周载阳(代李
耀刚)、董丽萍(代田郁冥)、谢春雷(代刘玉辰)、
高乐(代朱伟林)、程爱国(代孙升林)、范土芝(代
杜金虎)、周少平(代范蔚茗)、陈正明(代琚宜太)、
倪军(代王香增)、王新茹(代潘懋)、李俊(代李
建伦)、邓明万(代胡清波)
列席人:郝梓国、唐序、华丽娟、代国标、李彬飔
记录人:代国标
议题:1. 审议学会2016年工作总结和2017年工作要点;
2. 审议学会2016年财务报告;
3. 审批2017年学术活动计划;
4. 审批关于学会对分支机构学术会议和财务工作
统一管理的事宜;
5.审批《中国地质学会优秀女地质工作者奖励暂行条例》。
6.审批《中国地质学会优秀科普作品评选暂行办法》
会议纪要
2017年3月31日,中国地质学会第39届理事会第三十二次常务理事会议在北京召开。
学会常务理事19人、秘书处人员5人,共计24人出席了会议,因故未出席本次会议的常务理事9人。
会议由孟宪来常务副理事长主持,经过与会常务理事讨论,圆满完成了会议各项议题,形成如下纪要。
一、审议学会2016年工作总结和2017年工作要点
会上,朱立新秘书长向常务理事汇报了学会2016年工作总结和2017年工作要点,与会常务理事充分肯定学会2016年工作成绩,对学会秘书处工作人员为此付出的辛勤工作给予表扬,并对进一步提高学术会议质量、承接政府职能和对学会分支机构工作纳入总会统一管理后充实秘书处工作人员及相关机构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会议原则通过2016年工作报告及2017年工作要点,会议批准2017年完成本届理事会的换届工作。
二、审议学会2016年财务报告
会上朱立新秘书长向常务理事汇报了2016年学会财务报告,与会常务理事通过了财务报告。
三、审批学会2017年学术活动计划
2017年,学会共计划召开学术活动27项,其中重点学术活动8项,一般学术活动19项。
与会常务理事原则通过上述学术活动计划。
四、审批学会对分支机构学术会议和财务总会统一管理事宜
会上,朱立新秘书长向会议报告了关于对分支机构学术会议和财务总会统一管理事宜的背景情况,会议决定按照中国科协、民政部等关于社会团体分支机构管理的相关规定,从2017年起,学会对分支机构会议和财务纳入总会统一管理,与会常务理事原则通过相关事宜,并责成秘书处做好后续的管理工作。
五、审批《中国地质学会优秀女地质工作者奖励条例(暂行)》
为表彰奖励在地学科研和生产领域取得重大和创新性科技成果的女性地学科技工作者,学会秘书处提出设立优秀女地质工作者奖,与会常务理事对奖项的设立和《条例》原则通过,责成秘书处汇集相关意见修改后印发执行。
六、审批《中国地质学会优秀科普作品评选暂行办法》
为进一步调动各省级地质学会、分支机构、理事单位和科学传播专家团队科普创新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全民素质,中国地质学会秘书处提出开展中国地质学会优秀科普作品
奖的评选,与会常务理事对奖项的设立和《中国地质学会优秀科普作品评选暂行办法》原则通过,责成秘书处汇集相关意见修改后印发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