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机械连接之套筒

合集下载

钢筋连接套筒链接常用标准

钢筋连接套筒链接常用标准

钢筋连接套筒链接常用标准一、钢筋连接套筒链接常用标准概述常用标准有2个:GB1499.2 《热轧带肋钢筋》JGJ107《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二、标准的基本要求1、GB1499.2-2018最新版(2018年11月1日实施),代替的是GB1499-2007标准。

1)增加了冶炼方法的规定增加了冶炼方法的规定,即钢应采用转炉或电弧炉冶炼,必要时可采用炉外精炼。

冶炼方法的调整为打击和取缔地条钢提供了技术支撑;2)取消了335MPa级钢筋,增加了600MPa级钢筋取消335级钢筋,推广高强度钢筋,对建设节约型社会具有重大意义;有关部委发布多个文件,要求淘汰HRB335牌号;增加了600MPa级钢筋;3)修改长度允许偏差规定原GB1499.2-2007规定:钢筋按定尺交货时的长度允许偏差为±25mm。

当要求最小长度时,其偏差为+50mm。

当要求最大长度时,其偏差为-50mm。

新标准规定:钢筋按定尺交货时的长度允许偏差为+50 mm4)对重量允许偏差进行了适当加严,明确重量偏差不允许复验;5)增加带E钢筋牌号,带E牌号钢筋反向弯曲试验变为常规检验项目;6)增加了金相组织检验规定及配套的宏观金相、截面维氏硬度、微观组织检验方法;7)增加疲劳试验、晶粒度型式试验的规定;8)增加横肋末端间隙的测量方法;9)修改了表面标志的规定;10)删除附录A《钢筋在最大力下总伸长率的测定方法》.2、JGJ107-2016《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6 2016年8月1日实施,JGJ107—2003、JGJ108—96、JGJ109—96同时废止,JGJ108—96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技术规程,JGJ109—96钢筋锥螺纹接头技术规程的内容已经写进了JGJ107—2016版标准中。

《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自1996年首版发布后,经历了2003版、2010版两次修订。

本次修订是在2010版基础上进行的。

本规程修订前和修订阶段,编制组成员单位对近年来钢筋机械连接技术的进展与存在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对接头疲劳性能和变形性能补充了相关试验,为规程修订提供了重要依据。

钢筋连接套筒接头介绍

钢筋连接套筒接头介绍

钢筋连接套筒接头介绍钢筋连接套筒连接接头传力的性能钢筋连接套筒连接技术是一项新型钢筋连接工艺,被称为继绑扎、电焊之后的“第三代钢筋接头”,具有接头强度高于钢筋母材、速度比电焊快5倍、无污染的特点。

随着施工的发展,对钢筋笼制作的要求越来越高,新的要求靠手工是无法完成的,比如:采用的主筋直径越来越大,最大直径可达50mm;箍筋采用冷拉带肋高强度螺纹钢,最大直径可达16mm;一个12米长的笼子重量可达8吨;径向或周向并排使用两个主筋;根据承载要求,同一圆周上使用不同直径的主筋,可以节省材料等。

这些对笼子的连接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生产施工中要不断实践,以求生产成本低,施工速度快,施工质量高。

1、钢筋的接头应尽量避开弯矩较大的部位;2、同一断面的接头率应得到有效控制;3、一般的设计结构说明中会有要求;4、GB50202-2002有相应的规定;5、钢筋焊结技术规程有规定;6、平法图集有规定图样;7、相应的机械连接技术规程也有规定;由于钢筋连接套筒连接接头传力的性能总不如整根钢筋,故设置钢筋连接的原则为:接头应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根钢筋上应少设接头。

有说法某某接头适用于各种场合是商家语言。

钢筋套筒连接头的焊接试验和抽样检查介绍钢筋套筒连接头是一种等强型接头,其强度高于被连接的钢筋母材的强度,是集高强、快速于一身的新型机械式钢筋接头。

每个接头完成加工后,使用标准丝规检测,以确保螺纹的质量和连接的强度。

安全可靠、接头强度高,达到A级接头要求。

钢筋套筒连接头的焊接试验和抽样检查窄间隙焊的试验为接头抗拉破坏试验和冷弯试验:拉力试验结果应大于被拉钢筋级别的抗拉强度,其试件呈延性变态;冷弯试验结果三个试样至少有二个弯至90°在接头外侧不得出现横向裂纹。

预制时对梁钢筋接头的先后试验做了6次,4次有监理、业主人员参加,焊前两次试验,焊接中途抽检一次,均符合焊接规范要求。

钢筋窄间隙焊接技术介绍钢筋窄间隙焊接属于钢筋接头焊接里边的对接熔槽焊,是近年来水电工程中采用的一种新的手工焊接技术。

钢筋连接套筒规范标准

钢筋连接套筒规范标准

钢筋连接套筒规范标准
钢筋连接套筒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连接材料,其使用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
全和稳定性。

为了规范钢筋连接套筒的使用,保障工程质量,制定了一系列的规范标准。

本文将介绍钢筋连接套筒的规范标准,以便工程师和施工人员在实际操作中遵循相关规定,确保工程质量。

首先,钢筋连接套筒的选材应符合国家标准,材质应为优质碳素钢或合金钢,
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在选用材料时,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检测,确保材料符合规定要求。

其次,钢筋连接套筒的加工应符合国家标准,外表面应光滑平整,无裂纹、气
孔和夹渣等缺陷,内孔应符合规定的尺寸公差。

在加工过程中,应采用适当的工艺和设备,确保产品的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钢筋连接套筒的安装也需要严格按照规范标准进行操作。

在安装前,应对连接
部位进行清理,确保无杂物和污染物。

安装时,应采用专用工具,保证套筒与钢筋的连接紧固可靠,无松动现象。

安装完成后,还需进行必要的检测和验收,确保连接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此外,钢筋连接套筒的使用过程中也需要注意相关规范标准。

在使用过程中,
应避免超载和过度振动,以免对连接部位造成损坏。

定期对连接部位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问题,确保连接的安全可靠。

总之,钢筋连接套筒的规范标准是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

只有
严格遵循相关标准要求,才能确保钢筋连接套筒在工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达到预期的效果。

希望工程师和施工人员在实际操作中能够严格按照规范标准进行操作,做好相关工作,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机械连接套筒规范_共10篇 .doc

机械连接套筒规范_共10篇 .doc

★机械连接套筒规范_共10篇范文一:钢筋机械连接之套筒因为现场钢筋笼的制作速度跟不上成孔的速度,所以施工单位对钢筋连接打算采用套筒连接,但由于技术和试验设备的限制,现场实际施工中出现了诸多情况。

3月15日首先取了三类试件(母筋试件、两端半丝试件和一端半丝一端全丝试件),每类试件取一组(3根)。

在施工单位实验室对做了抗拉试验。

试验仪器是分两个部分,一边拉试件的设备,一边是调控拉力的设备。

吕工说比他们以前用的先进多了。

调控拉力的设备上有数据和曲线显示,还能打印小票。

试验情况如下:1、母筋标准:HRB335、¢22屈服强度:374.99~396.82MPa抗拉强度:557.53~562.99MPa2、两端半丝试件屈服强度:400.90~413.31MPa抗拉强度:597.56~599.63MPa3、一端半丝一端全丝试件屈服强度:360.76~374.82MPa抗拉强度:531.55~548.39MPa结果:“两端半丝试件”抗拉试验各项指标正常“一端半丝一端全丝试件”的抗拉试验中出现以下3种情况:1、各项批标正常,全丝部分有缩径现象;2、全丝外露部分中部缩径断裂;3、半丝部分(套筒内)脆性断裂。

比较多,真正用在钢筋笼上的少。

然后吕工下来要我找试验室借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回去学习去了,我有幸与吕工坐在一起共同研究。

具体研究结果如下:监理对于套筒工艺质量的控制,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1、试验方面规范要求,型式检验试件不应少于9个:其中“单向拉伸”试件不应少于3个,“高应力反复拉压”试件不应少于3个,“大变形反复拉压”试件不应少于3个。

同时应另取3根钢筋试件做“抗拉强度”试验。

全部试件均应在同一根钢筋上截取。

而施工单位的实验室只有进行抗拉强度试验的条件。

2、检查有没有拧紧首先,安装接头时可用管钳扳手拧紧,应使钢筋丝头在套筒中央位置相互顶紧。

标准型接头安装后的外露螺纹不宜超过2p (p为螺距)。

安装后应用扭力扳手校核拧紧扭矩,拧紧扭矩值应符合下表:目前现场正在施工的桩基的桩径为 1.5m,钢筋笼主筋的直径为¢22,所以拧紧扭矩值按照上表应为260N.m。

JG-T-163-2013-钢筋机械连接用套筒

JG-T-163-2013-钢筋机械连接用套筒

JG/T 163-2013 钢筋机械连接用套筒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Couplers for rebar mechanical splicing
【标准状态】现行
【全文语种】中文简体
【发布日期】2004/9/30
【实施日期】2013/10/1
【修订日期】2013/4/27
【中国标准分类号】P25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关联标准
【代替标准】JG 163-2004,JG 171-2005
【被代替标准】暂无
【引用标准】GB/T 197,GB/T 228.1,GB/T 230.1,GB/T 699,GB/T 700,GB/T 702,GB 1499.2,GB/T 2975,GB/T 3639,GB/T 8162,GB/T 9174,GB 13014,GB/T 17395,JGJ 107,YB/T 5222
适用范围&文摘
本标准规定了钢筋机械连接用套筒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型式与标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机械连接用直螺纹套筒、锥螺纹套筒和挤压套筒。

本标准所述套筒适用于连接符合GB 1499.2及GB 13014规定的直径为12 mm~50 mm的各类钢筋,用于连接光圆钢筋、不锈钢钢筋及国外钢筋时可参考应用。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钢筋套筒连接规范

钢筋套筒连接规范

一、钢筋的连接方式及执行标准情况1.绑扎搭接接头有关规定及规定《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规范》GB 50204-2023第5.4.6条 2.钢筋焊接接头现行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2023标准正在进行修订, 修订的重要内容有:①增长了术语和符号;②根据国家现行标准, 特别是GB1499.2-2023《钢筋混凝土用钢第 2 部分: 热轧带肋钢筋》中细晶粒钢筋的出现, 做了细晶粒钢筋各种焊接方法的实验后, 增长了合用于焊接的钢筋牌号和规格;③对用于钢筋电渣压力焊的钢筋下限直径, 从 14mm 延伸至12mm;④在焊接工艺方法方面, 将箍筋闪光对焊从本来“钢筋闪光对焊”中列出, 增补内容, 单独成节;⑤在钢筋电弧焊中, 增长了CO2气体保护电弧焊的内容;⑥在钢筋气压焊方面, 增长了半自动钢筋固态气压焊和钢筋氧液化石油气熔态气压焊的内容;⑦在预埋件T 形接头焊接中增长了钢筋埋弧螺柱焊。

钢筋氧液化石油气熔态气压焊: 钢筋气压焊的基本原理是采用氧-燃料气体火焰将两钢筋对接处进行加热,使其达成塑性温度(约1250℃)或熔化温度(1540℃以上)加压完毕的一种压焊方法。

达到塑性温度的称为固态气压焊,即闭式气压焊;达到熔化温度的称为熔态气压焊,即开式气压焊。

螺柱焊:将螺柱一端与板件(或管件)表面接触并通电引弧, 待接触面熔化后, 给螺柱一定压力完毕焊接的方法。

钢筋埋弧螺柱焊: 它是将螺柱焊与埋弧焊很好结合,经实验研究而发明的一种新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采用螺柱焊焊枪将钢筋夹紧, 顶压在钢板上,运用螺柱焊机输出强电流,熔化钢筋和钢板在焊剂层下形成熔池,加压完成一种压焊接头。

3.钢筋机械接头新标准编号: 《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 JGJ 107-2023实行时间: 2023年10月1日标准性质: 行业标准本规程修订的重要技术内容是:1.是在《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 JGJ107-2023的基础上修订的, 将原行业标准《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技术规程》JGJ 108 96.《钢筋锥螺纹接头技术规程》JGJ 109 - 96 中有关接头的加工与安装等专门规定纳入本规程, 同时纳入了镦粗直螺纹钢筋接头和滚轧直螺纹钢筋接头的现场加工和安装规定;2. 修改了不同等级钢筋机械接头的性能规定及其应用范围;3. 用残余变形代替非弹性变形作为接头的变形性能指标;4. 补充了型式检查报告的时效规定和型式检查中对接头试件的制作规定;5.现场工艺检查中增长了测定接头残余变形的规定, 修改了抗拉强度检查的合格标准;6. 增长了型式检查与现场检查实验方法的耍求;7. 修改了接头疲劳性能相关规定。

钢筋套筒国标

钢筋套筒国标

钢筋套筒国标摘要:1.钢筋套筒的概念及作用2.钢筋套筒的国家标准3.钢筋套筒的规格尺寸4.钢筋套筒的质量要求5.钢筋套筒的应用范围正文:一、钢筋套筒的概念及作用钢筋套筒,又称钢筋接头,是一种用于连接钢筋的机械连接件。

它的主要作用是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将不同直径的钢筋连接在一起,以保证钢筋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钢筋套筒按照连接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直螺纹套筒、墩粗直螺纹套筒、直接滚轧直螺纹套筒等。

二、钢筋套筒的国家标准在我国,钢筋套筒的生产和应用需要遵循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业行业标准》JG/T 163-2013《钢筋机械连接用套筒》。

该标准规定了钢筋机械连接套筒的长度、直径、螺纹规格、尺寸允许偏差、表面质量等技术要求,以确保钢筋套筒的质量和性能。

三、钢筋套筒的规格尺寸钢筋套筒的规格尺寸主要包括直径和长度两个方面。

根据JG/T 163-2013 标准,钢筋机械连接套筒的长度根据不同连接类型,要求也不一样。

具体而言,直螺纹套筒的长度应根据钢筋的直径和连接方式来确定,墩粗直螺纹套筒和直接滚轧直螺纹套筒的长度也有相应规定。

在直径方面,JG/T 163-2013 标准规定了不同直径钢筋的套筒直径。

四、钢筋套筒的质量要求钢筋套筒的质量是保证钢筋连接质量的关键。

根据JG/T 163-2013 标准,钢筋机械连接套筒应具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机械强度、抗疲劳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在生产过程中,应采用优质材料和先进工艺,确保套筒的质量。

在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标准规定进行检查和验收,确保连接质量。

五、钢筋套筒的应用范围钢筋套筒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隧道、水利等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中。

通过使用钢筋套筒,可以提高钢筋连接的效率和质量,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程安全性。

钢筋套筒连接规范-套筒接头规范

钢筋套筒连接规范-套筒接头规范

一、钢筋的连接方式及执行标准情况1.绑扎搭接接头有关要求及规定《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规范》GB 50204-2002第5.4.6条2.钢筋焊接接头现行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2003标准正在进行修订,修订的主要内容有:①增加了术语和符号;②根据国家现行标准,特别是GB1499.2-2007《钢筋混凝土用钢第 2 部分:热轧带肋钢筋》中细晶粒钢筋的出现,做了细晶粒钢筋各种焊接方法的试验后,增加了适用于焊接的钢筋牌号和规格;③对用于钢筋电渣压力焊的钢筋下限直径,从 14mm 延伸至12mm;④在焊接工艺方法方面,将箍筋闪光对焊从原来“钢筋闪光对焊”中列出,增补内容,单独成节;⑤在钢筋电弧焊中,增加了CO2气体保护电弧焊的内容;⑥在钢筋气压焊方面,增加了半自动钢筋固态气压焊和钢筋氧液化石油气熔态气压焊的内容;⑦在预埋件T 形接头焊接中增加了钢筋埋弧螺柱焊。

钢筋氧液化石油气熔态气压焊:钢筋气压焊的基本原理是采用氧-燃料气体火焰将两钢筋对接处进行加热,使其达到塑性温度(约1250℃)或熔化温度(1540℃以上)加压完成的一种压焊方法。

达到塑性温度的称为固态气压焊,即闭式气压焊;达到熔化温度的称为熔态气压焊,即开式气压焊。

螺柱焊:将螺柱一端与板件(或管件)表面接触并通电引弧,待接触面熔化后,给螺柱一定压力完成焊接的方法。

钢筋埋弧螺柱焊:它是将螺柱焊与埋弧焊很好结合,经试验研究而发明的一种新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采用螺柱焊焊枪将钢筋夹紧, 顶压在钢板上,利用螺柱焊机输出强电流,熔化钢筋和钢板在焊剂层下形成熔池,加压完成一种压焊接头。

3.钢筋机械接头新标准编号:《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 JGJ 107-2010实施时间:2010年10月1日标准性质:行业标准本规程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是在《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 JGJ107-2003的基础上修订的,将原行业标准《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技术规程》JGJ 108 96、《钢筋锥螺纹接头技术规程》JGJ 109 - 96 中有关接头的加工与安装等专门要求纳入本规程,同时纳入了镦粗直螺纹钢筋接头和滚轧直螺纹钢筋接头的现场加工和安装要求;2.修改了不同等级钢筋机械接头的性能要求及其应用范围;3.用残余变形代替非弹性变形作为接头的变形性能指标;4.补充了型式检验报告的时效规定和型式检验中对接头试件的制作要求;5.现场工艺检验中增加了测定接头残余变形的要求,修改了抗拉强度检验的合格标准;6.增加了型式检验与现场检验试验方法的耍求;7.修改了接头疲劳性能相关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为现场钢筋笼的制作速度跟不上成孔的速度,所以施工单位对钢筋连接打算采用套筒连接,但由于技术和试验设备的限制,现场实际施工中出现了诸多情况。

3月15日
首先取了三类试件(母筋试件、两端半丝试件和一端半丝一端全丝试件),每类试件取一组(3根)。

在施工单位实验室对做了抗拉试验。

试验仪器是分两个部分,一边拉试件的设备,一边是调控拉力的设备。

吕工说比他们以前用的先进多了。

调控拉力的设备上有数据和曲线显示,还能打印小票。

试验情况如下:
1、母筋标准:HRB 335、¢22 屈服强度:374.99~396.82MPa 抗拉强度:557.53~562.99 MPa
2、两端半丝试件
屈服强度:400.90~413.31MPa 抗拉强度:597.56~599.63 MPa 3、一端半丝一端全丝试件
屈服强度:360.76~374.82MPa 抗拉强度:531.55~548.39 MPa 试件受拉
数据小票
吕工正在记录数据
结果:“两端半丝试件”抗拉试验各项指标正常
“一端半丝一端全丝试件”的抗拉试验中出现以下3种情况:
1、各项批标正常,全丝部分有缩径现象;
2、全丝外露部分中部缩径断裂;
3、半丝部分(套筒内)脆性断裂。

情况1:各项批标正常,全丝部分有缩径
现象
情况2:全丝外露部分中部缩径断裂情况3:半丝部分(套筒内)脆性断裂
试验做完了以后,吕工也没说不能用。

因为吕工也不懂,他只知道这个在房建上用得比较多,真正用在钢筋笼上的少。

然后吕工下来要我找试验室借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回去学习去了,我有幸与吕工坐在一起共同研究。

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监理对于套筒工艺质量的控制,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
1、试验方面
规范要求,型式检验试件不应少于9个:其中“单向拉伸”试件不应少于3个,“高应力反复拉压”试件不应少于3个,“大变形反复拉压”试件不应少于3个。

同时应另取3根钢筋试件做“抗拉强度”试验。

全部试件均应在同一根钢筋上截取。

而施工单位的实验室只有进行抗拉强度试验的条件。

2、检查有没有拧紧
首先,安装接头时可用管钳扳手拧紧,应使钢筋丝头在套筒中央位置相互顶紧。

标准型接头安装后的外露螺纹不宜超过2p(p为螺距)。

安装后应用扭力扳手校核拧紧扭矩,拧紧扭矩值应符合下表:
目前现场正在施工的桩基的桩径为1.5m ,钢筋笼主筋的直径为¢22,所以拧紧扭矩值按照上表应为260N.m 。

3月16日
我和吕工一起来到钢筋加工厂,现场的工人们正在不辞辛苦的劳动着。

吕工这次来是带有目的性,因为昨天刚看了规范,有了底气。

吕工首先叫来钢筋厂的负责人,直接问到:“你怎么保证套筒有没有拧紧?” 钢筋厂的负责人听了不知道怎么回答,他也不是很懂这个套筒连接。

吕工又说了:“你现在完成的套筒需要用扭力扳手校核,按照规范要求应该达到260N.m 的扭矩。

有扭力扳手吗?” 钢筋厂的负责人都不知道扭力扳手是什么,只是不停的点头说:“明天就去买,明天就去买。

” 3月17日
第一个主筋采用套筒连接的钢筋笼要下笼了。

重点是两段钢筋笼下笼前的坚向套筒连接。

观察发现,在上套筒之前,每根钢筋之间端头很难对紧,再加上一端全丝一端半线工艺,让吕工很不放心。

于是,在尽量对紧每根钢筋,上完套筒后,吕工对这两段钢筋笼之间的套筒连接取了一组试件(3+1根,用电焊切掉,好烫!),待试件凉一点后,吕工用手拧了拧,发现还是松动的,这说明在两段钢筋笼对接的条件下根本拧不紧。

吕工向柯总汇报了情况之后,这个钢筋笼还是让他们下了。

现场取的4根试件拿到试验室做抗拉,前两根都滑丝了,最后两根也就没做了。

施工套筒拧紧 钢筋端头很难对紧
两段钢筋笼正在对接
钢筋厂施工现场 套筒拧紧
单位的总工看到这个试验结果也没脾气了,试验之前他还对吕工一肚子不满。

现在工期很紧,钢筋笼的制作又跟不上成孔的速度,施工单位还是很想用套筒这个工艺,因为快啊,而且造价高。

吕工向施工单位提出,钢筋笼用套筒可以使用,但有两个要求:一个是施工单位去乌鲁木齐将规范要求的其它试验完成,出具试验报告;另一个是,两段钢筋笼之间禁止采用套筒连接,必需采用焊接工艺。

3月25日
0#和9#台的主筋为¢22的钢筋笼已经全部制作完成,现在钢筋厂制作的是主筋¢32,应用2m 桩径的桩基的钢筋笼。

今天和吕工又去了钢筋厂,这次跟吕工去,主要是看他怎么批评工程部长去了。

原因是套筒连接的拧紧扭矩还是达不到要求,因为主筋是¢32的,所以按规范要求的拧紧扭矩为320N.m 。

虽然已经买了扭力扳手,但现场人员都不会用。

那为什么吕工会说现场套筒连接的拧紧扭矩还是达不到要求呢?因为吕工会算!其计算方法为:1个人(75KG )×0.7m (力臂)=52.5kg.m,远远小于规范要求的320 kg.m 。

(现场套筒连接为一个钢筋工人用长度0.7m 的管钳进行拧紧。


直径2m 钢筋笼中间
加有三角加强筋 主






接 套筒
扭力扳手 现场指导
现场批评
现场截取试件 吕工正在为试件做标记
在钢筋厂,吕工还发现了一个质量缺陷,所有加工完成的钢筋端部的螺纹都有部分缺损和顶端凹凸不平的现象,这对套筒连接质量会产生一定影响。

规范要求钢筋端部应切平或镦平后加再加工螺纹,而施工单位在对钢筋端头加工螺纹之前未进行任何处理。

回去之后吕工就针对现场出现的问题下发了一份“现场巡视检查通知单”,因为柯总说深喀大道要评优的,“监理通知单”下太多不好。

所以就采用“现场巡视检查通知单”这种书面沟通的方式。

3月26日
经过吕工再三的边批评边指导,施工单位套筒连接质量渐渐达到了规范要求,在我看来,这正是一个优秀监理在项目质量的管理上发挥的最有成就感的作用。

一个套筒由四个钢筋工,加上两根长2米的力臂(将2米的钢管套在扭力扳手上),才能拧紧。

施工单位已经找到了扭力扳手使用方法:扭力扳手上有个扭力调节装置,将扭力调到规范要求的大小。

当拧紧套筒的扭力达到扳手调节的大小时,扳手就会发出“咔”的一声响。

力臂加长,扭力加
大,套筒被拧紧到
符合规范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