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 体育 教案集:第十三课
初中七年级 青春的活力(36节)教案 第十三课

5:请学生出例表演组合动作,集体讲评
6:分层次练习增加辅助手段
7:启发诱导学生做不同姿势的滚翻,培养滚翻能力激发学生兴趣
8:教师评价
2发展灵敏能力的练习
A;30米往返跑
B::跳方格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模仿能力
2:要求学生能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1:听教师讲解记住动作要求
2:听口令练习
3:充分发挥想象力,展示个性
1:动脑筋,能自主尝试学练
2:认真听,仔细看,积极思考
3:学生按要求练习
4:自由结伴相互观察互帮互学并乐于接受教师指导
5:学生自选练习项目
6:展开想象力,创造力,并用于实践
7:学生乐于接受教师指导
1:指定集合地点
2向学生问好
宣布课的内容
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1:教师讲解练习要求
学生成四例横队练习
场地器材
操场
负荷
1:密度:32%
2:平均心率:125—130次/分
课后记录
学生应积极主动的参与运动创造性的练习
课后作业
1:跳绳
2:仰卧起坐
2:鼓励指导学生练习
♀♀♀♀♀♀♀♀
♀♀♀♀♀♀♀♀
♀♀♀♀♀♀♀♀
♀♀♀♀♀♀♀♀
★
四例横队练习
练习图形如下:
备部分:学生在掌握铁烧饼游戏的方法的同时应能自主创新更多游戏方法
情景展开
1:后滚翻
1:语言激发学生练习兴趣
2要求学生能自我摸索
5~9
1:启发诱导学生,尝试练习
2:提问,讲解,并做示范
3:发口令,指导练习
初一体育与健康教育教案第13课教师 沈伯娟
初中体育课教案--第 13 次课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 师 活 动
时间
学 生 活 动
练习次数
教师提前到场,准备好场地、器材,等候上课。
体育委员带领全班同学按约定地点集合,检查到班人数并向老师汇报出勤情况。
开
始
部
分
一
课
堂
常
规
1、在集合地点观察学生,并检查学生人数及服装。
2、“同学们好!”
3、宣布本课的学习内容,揭示目标和要求。
1、安排见习生。
2分
全班成二列横队集合。
组织如图一
×××××○○○○○
×××××○○○○○
△
★(图一)
1、“老师好!
2、认真听讲,明确学习内容和要等。
3、见习生按要求随堂听课,做力所能及之事。
二
慢
跑
三
准
备
操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慢跑400米。
教师指挥学生进行徒手操练习
2、教师给学生分组进行练习,
要求:注意安全、自觉锻炼
3、教师巡回观察,重点辅导较差的学生
4、集体纠正错误。
二、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素质练习
1、练习内容:
30秒快速跳绳×3次
快速台阶跳×20次×2组
2、要求学生自觉锻炼,完成练习任务。
3、鼓励学生
20
5
8
练习如图(三)
1、学生熟记动作要领,模仿教师动作。
2、学生分成八个小组进行练习,由小组长负责保护与帮助。
3、相互鼓励,完成学习任务。
5~8
5~8
10
3次
2组
结
束
部
分
初一体育教案

初一体育教案初一体育教案篇一:初一体育课全套教案第一周第1课时课题:体育锻炼重在参与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理解参加体育锻炼的意义2、能力目标:树立自觉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3、情感目标:正确认识调节好自己心理、情绪的重要性。
重点:明确体育活动对促进身心健康的作用!难点:争取了解自己的体能!教学任务:1、参加体育锻炼的益处2、体育锻炼重在参与3、了解自己的体能教学内容:1、古希腊人对参加体育锻炼的益处有的呢地认识:“如果你想强壮,跑步吧!如果你想健美,跑步吧!如果你想聪明,跑步吧!“我国先秦时期在?吕氏春秋?中用形象地比喻阐释了“生命在于运动〞的真谛:“流水不腐,户枢不蠢,动也。
〞2、体育锻炼重在参与你必须真正理解“重在参与〞的体育精神,并积极参加体育活动。
只有残疾阿体育锻炼,才能体会到锻炼的乐趣,并得到益处。
应具有积极、乐观和奋勇拼搏的进取精神,并把这种态度和精神渗透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之中!!!3、了解自己参与体育的现状在课本上做出选择题1——10题算出分数,对应评价参考标准看看自己在哪一种类型当中!!!4、课堂常规:上好体育课的根本要求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必须认真上好体育课。
体育课是学校体育工作的根本组织形式,是开展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锻炼、课余运动训练以及竞赛活动的根底。
上好体育课,使课内外体育活动很好的结合起来,对搞好学校体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上好体育课的根本要求应注意以下几点:〔1〕要端正学习态度,既要重视上好体育根底知识课,又要重视上好体育实践课,使学习科学理论知识和掌握动作技术、技能很好的结合起来。
〔2〕上课时要认真听讲,自己观察老师或同学的示范,细心领会新学的动作要领,并自觉积极的进行学习,在练习中要勤于动脑,善于思考。
〔3〕要遵守课堂纪律和学习要求。
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旷课,因病因事不能上课时,因事先请假;上课前要做好准备,有条件的要穿运动服和运动鞋上课〔或轻便装和软鞋底〕;要提前2—3分钟到指定地点集合;课中要服从指挥,听从老师和小组长的调动。
七年级第13课时

三.宣布本节课内容,安排见习生
四.准备活动:
1、集中注意力游戏
2、徒手操
1头部运动
2扩胸运动
3腰部运动
4弓步压腿
5赴步压腿
6腕踝关节运动
组织:如图(六)
(图六)
要求:
1、集合快、静、齐。
2、准备活动充分。
7’
4*8
小
基本部分
基本部分
一、行进操
第一节,上肢运动
动作要领:如图(一)
课后小结:
预计平均心率:150次/min
预计最大心率:175次/min
170
160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1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预计练习负荷
1、认真看示范。
2、认真听讲解。
3、练习时认真自觉。
练习方法:
1、全班集体练习
2、分队练习,如图(七)
做法:每一队选一个做得好的学生在前面带做并指挥。
20’
3
5
12’
中
大
结束部分
一、放松练习
轻松自然地放松,按节拍ຫໍສະໝຸດ 深呼吸。二、总结组织:四列横队
要求:放松自然轻松
认真听总结并做好自我总结
1
6’
小
预计练习密度:35%~40%
(图一)
第二节,下蹲运动
动作要领:如图(二)
(图二)
第三节,弓箭步扩胸运动
动作要领:如图(三)
(图三)
第四节,踢腿运动
动作要领:如图(四)
(图四)
第五节,体前后屈运动
七年级体育第十三课技巧(2)教案

2. 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 研究不同运动项目的起源和发展,了解体育文化的丰富多样性。
- 观看专业运动员的比赛视频,分析他们的技术特点和优势,借鉴优秀运动员的经验。
- 探索运动训练方法,了解如何科学地进行训练以提高运动成绩。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如何提高运动技能展开讨论,培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技能训练:
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知识的应用,提高实践能力。
在新课呈现结束后,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强调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围绕《初中体育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身体健康、运动技能、体育品德”三个方面展开。通过以下教学内容,旨在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1. 身体健康:通过翻滚、跨栏跑和跳远等基本运动技能的学习与练习,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灵活性和肌肉力量,促进身体健康发展。
2. 运动技能:使学生熟练掌握前翻滚、后翻滚、低栏跨栏跑和跳远等基本技巧,提高运动技能水平,为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奠定基础。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
- 体育场地:提供足够的空间进行翻滚、跨栏跑和跳远练习。
- 沙坑:用于跳远练习,确保学生安全。
- 翻滚垫:保护学生在翻滚练习中不受伤害。
- 跨栏:适用于低栏跨栏跑训练,高度适中。
初一体育与健康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学期体育健康课教案各项教材的时数比重体育与健康课教学计划百分比初一年级第一学期体育教学进度初一年级-------第一学期体育教学进度快速跑--------------- 单元进度计划任务和要求:以快速跑的途中跑为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跑的正确姿势;初步掌握放松跑和自然跑的技术,发展跑的能力;提高学生心肺功能;培养学生勇往直前的意志品质。
篮球-------------单元教学计划任务和要求:培养篮球兴趣,学习并初步掌握双手胸前传球、运球、单手擦板投篮、运球单手高手投篮的技术,培养学生爱篮球、会比赛、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拼搏精神。
篮球---------------单元进度计划任务和要求:培养篮球兴趣,学习并初步掌握双手胸前传球、运球、传接球运球单手擦板投篮、运球单手高手投篮的技术,培养学生爱篮球、会比赛、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耐久跑--------------单元教学计划任务和要求:以途中跑教学为重点,发展学生一般耐力素质,学习和初步掌耐久跑的起跑、途中跑的技术和基本动作,提高学生耐久跑的能力和心理素质。
初一年级快速跑单元进度计划任务和要求:以快速跑的途中跑为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跑的正确姿势;初步掌握放松跑和自然跑的技术,发展跑的能力;提高学生心肺功能;培养学生勇往直前的意志品质。
本课讲述内容及测验项目第一课一、内容宣布体育中考新动向:1、必考:男1000米、女800米。
2、选测:二选一,男生后抛实心球或引体向上。
女生后抛实心球或仰卧起坐。
3、抽选:体操、田径、球类、武术。
二、教学评分:20﹪——表现分:柔韧性(屈体摸深)。
力量性(引体向上、双杠直立行走、双杠臂屈深)30﹪——技术分:体操、田径、球类、武术等考试的平均分。
50﹪——素质分: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
二选一,男生后抛实心球或引体向上。
女生后抛实心球或仰卧起坐。
三、抽测的具体内容:体操:单杠——单足蹬地翻身上。
双杠——支撑摆动前摆下(女)后摆下(男)技巧——(女)前滚翻直腿坐——后倒肩肘倒立——单肩后滚翻——跪撑。
初一体育与健康教案1314课

初一体育与健康教案第十三次课教学内容:跳短绳;游戏:《跳绳跑接力》。
教学目标熟练跳短绳方法,提高跳绳能力。
熟练跳长绳的方法。
培养团队精神。
教学过程:一、课堂常规1、体委组织整队2、教师宣布本课内容,任务二、队列、慢跑三、徒手操、伸展运动2、徒手操:①肩关节运动(4×8)②提踵运动(4×8)③全身运动(4×8)④弓步压腿(4×8)⑤原地轻跳(4×8)组织:体操队形。
教法:跟随教师示范做。
要求:①活动充分。
②动作整齐组织:××××××××××××××××××××××××△跳短绳教法:①讲解示范→练习。
(单脚交换或并腿跳)②一分钟跳绳(2次)。
跳长绳跳法:把同学分成每组8人的8个组练习,两人摇绳,其他排队依次跳,跳死绳者接替摇绳。
摇和长绳跑“8”字跳。
跳法:将跳绳的6个分成两个小组,分站绳子同侧的两端,正摇绳。
甲组一人先跑跳一次,从反面跑出,绕过异侧摇绳人,站到乙组排尾。
乙组第一在甲跳走后,接着跑跳一次,亦从反面跑出,绕过异侧摇绳人,站到甲组排尾,如此依次轮流跑跳。
教法:①讲解示范→练习。
②分组练习(10′)《跳绳跑接力》方法: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四组,站在起跑线后。
在起跑线前方20米的地方画4个圆圈。
比赛开始,各组排头跳绳跑向圆圈,并把绳放在圈内,然后跑回拍排二的手,并站到队尾。
排二接着向圆圈跑去,拿绳并跳回,把绳交给下一人,如此依次进行,最后一人先返回的组获胜。
规则:中途死绳后应从死绳处重新开始。
教法:①讲解示范→游戏。
②《跳绳接力》(2次)。
结束部分:放松游戏:四组同学进行讨论,在音乐的伴奏下,利用手中的跳绳摆一句自己喜欢的话,例如:老师你好!即墨实验中学欢迎你!! 我们是最棒的!! 课堂评价:a 、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对自己的学习有一个记忆性评价 b 、老师进行鼓励性和总结性评价第十四次课教学内容:快乐的立定跳远 教学目标:1、通过自创各种跳绳游戏,了解立定跳远的基本技术和动作,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自主性和创造性,学会探究性 学习,把信息技术运用到体育实践中2、通过各种跳跃游戏,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提高跳跃的基本能力,发展立定跳远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课堂常规 1、体委组织整队2、教师宣布本课内容,任务 导入:同学们,如果你的面前横着的是一条沟,你用什么方式越过它?有几种方式可以越过?跳一跳、试一试好吗?(可以有多种答案,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初步认识跳跃) 二、游戏:揪“尾巴”组织:× × × × × ×× × × × × × × × × × × × × × × × × ×△方法:分两组站在指定的场地里,将跳绳打个活结系于腰间,绳结放背后充当“尾巴”,在跑动中追逐揪其他同学的“尾巴”,同时不让自己的“尾巴”被揪到,被追者可以跑动躲闪,,被揪到者继续揪其他同学的,揪到跳绳最多的同学为胜规则:a、跳绳应打活结,只准揪其“尾巴”,不得推、拉同学b、在指定的场地内游戏跟音乐做绳操:活动头、肩、腰、膝等全身各关节要求:积极主动参与到游戏当中去,遵守规则,进行充分的放松二、基本部分1、同学们你会各种形式的跳绳吗,跳一跳好吗?你会双脚跳绳吗?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跳绳练习:单、双脚跳,双人跳,交叉跳,花样跳等等,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重点:体验跳跃,体现主体要求:积极参与教与学,发挥自我,提高自我2、利用跳绳,模仿立定跳远进行各种跳跃练习每个同学把跳绳圈成一个圆,放在自己前方,女同学一米半远,男同学两米左右,进行各种模仿立定跳远的练习(单、双脚跳到圆圈内,摆臂、不摆臂跳,合作跳,各种形式的跳接力等等)重点:了解立定跳远基本动作和技术,模仿立定跳远进行练习,发展跳跃的基本能力,掌握学习方法难点: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协调统一要求:在乐中学,在动中学,在用中学目标:培养跳跃的兴趣,掌握好的学习方法,会学习、会运用3、比一比、跳一跳、乐一乐:分四组,做原地立定跳远,每个同学跳一次,在跳到的地方用跳绳做标记,下一个同学由此开始跳,一个接一个,最远的队为胜重点:通过游戏,培养学生对立定跳远的兴趣,发展立定跳远的能力难点:合作意识和适应能力的培养,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结束部分:放松游戏:四组同学进行讨论,在音乐的伴奏下,利用手中的跳绳摆一句自己喜欢的话,例如:老师你好!即墨实验中学欢迎你!!我们是最棒的!!课堂评价:a、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对自己的学习有一个记忆性评价b、老师进行鼓励性和总结性评价3、宣布下课,归还器材课后小结本节课以跳绳为辅助手段,通过各种游戏和练习形式使学生对跳跃运动产生兴趣,并能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终身体育习惯,通过自评、互评和老师的评价,学生能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个清醒地认识,为下节课的进步而努力。
七年级(下)体育与健康教案 :第13课时 团队协作与沟通(一)

团队协作与沟通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团队协作与沟通在体育活动中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难点:1.理解团队协作的概念和意义。
2.掌握团队协作的基本要素和技巧。
教学准备:1.室内或室外运动场地。
2.指定队长和队员。
3.各种训练道具或器材。
4.计时器。
教学过程:1. 准备部分(10分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团队协作与沟通”,解释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观看一段相关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团队协作的意义和优势。
2. 实践部分(30分钟)1.团队建设活动:•分组,每组选择一名队长。
•队长负责分配任务和协调团队。
2.传球训练:•练习队员间的传球技巧,强调传球时的沟通和配合。
3.拦截对手:•模拟比赛场景,要求队员之间协作拦截对手的进攻。
4.团队跑步:•进行团队跑步训练,要求队员间保持同步,并注意彼此之间的配合。
5.配合攻防:•练习攻防转换,队员之间快速交换角色,加强团队间的配合和沟通。
6.组织进攻:•队员配合进行进攻训练,队长指挥进攻节奏和方向。
7.制定战术:•队长和队员共同讨论制定战术,加强团队间的协商和沟通。
8.比赛实践:•进行小规模比赛,检验团队协作和沟通效果。
3. 结束部分(5分钟)•结束比赛后,教师对比赛过程进行总结,强调团队协作和沟通在取得成功中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团队协作意识,提高个人和团队的综合素质。
教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活动,学生深刻理解了团队协作与沟通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提升了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在未来的教学中,应不断丰富团队协作活动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个人能力和团队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桥二中初一体育与健康教育教案第13课教师沈伯娟
教学内容技巧(2)重点:掌握滚翻技巧
难点:动作的圆滑,姿态优美
教学目标1:学生能在学习前滚翻的基础上复述后滚翻的动作要点,了解保护与帮助的方法
2:80%以上的学生后滚翻动作做到团身滚动,能创编多种姿势的组合动作,发展滚翻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3:学生乐于多次重复练习,并大胆尝试,勇于创新情绪高,气氛好
4:学生练习次数16次以上,身体素质练习3~5组.
顺序教学内容达成领域
目标
学生活动次
数
1
~
教法指导组织要求及预感教师
个人
课改
意见
情景导入1:课堂常
规
2明确学
习目标
3:游戏
“铁烧
饼”
4:徒手操
建立良好
的师生关
系和学习
氛围
学生能了
解游戏练
习方法规
则
1;体育委员
整队
2:师生问好
3:见习生随
堂听课
1:,明确要求
2:听口令练
习
3:充分发挥
想象力,展示
个性
1:动脑筋,
能自主尝试
学练
2:认真听,
仔细看,积极
思考
3 1:指定集合地点
2向学生问好
宣布课的内容
检查服装,安排
见习生
1:教师讲解练习
要求
2:鼓励指导学生
练习
♀♀♀♀♀♀♀♀
♀♀♀♀♀♀♀♀
♀♀♀♀♀♀♀♀
♀♀♀♀♀♀♀♀
★
四例横
队练习
练习图形如下:
备部
分:
学生
在掌
握铁
烧饼
游戏
的方
法的
同时
应能
自主
创新
更多
游戏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