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体育与健康教案全册

合集下载

七年级体育教案(人教版)全册

七年级体育教案(人教版)全册

七年级体育教案(人教版)全册简介本文档是一份七年级体育教案的全册教案,根据人教版课本编写而成。

教案旨在帮助教师们更好地教授七年级的体育课程,提供合适的教学方法和内容。

第一单元:基本体育知识第一课:体育与健康- 目标:了解体育对健康的重要性,掌握一些日常锻炼的方法。

- 内容:引导学生探讨体育与健康的关系,介绍常见的日常锻炼方法,如慢跑、太极等。

- 活动:进行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慢跑和太极体验。

第二课:体育知识常识- 目标:了解体育知识的基本概念和常识。

- 内容:介绍体育项目的分类,如田径、球类等;讲解体育比赛的规则和标准。

- 活动: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展示不同的体育项目,并介绍相关的规则和标准。

第二单元:田径运动第三课:短跑技术- 目标:研究短跑的基本技术,提高速度和爆发力。

- 内容:介绍短跑的基本要领,如起跑姿势、加速技巧等;进行相关的训练和练。

- 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短跑比赛,以检验他们所学的技术。

第四课:跳远技术- 目标:研究跳远的基本技术,提高跳远距离。

- 内容:介绍跳远的基本技巧,如起跳姿势、助跑方式等;进行相关的训练和练。

- 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跳远比赛,以检验他们所学的技术。

第三单元:球类运动第五课:篮球技术- 目标:研究篮球的基本技术,提高篮球技巧。

- 内容:介绍篮球的基本规则和技巧,如传球、投篮等;进行相关的训练和练。

- 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篮球比赛,以检验他们所学的技术。

第六课:足球技术- 目标:研究足球的基本技术,提高足球技巧。

- 内容:介绍足球的基本规则和技巧,如控球、传球等;进行相关的训练和练。

- 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足球比赛,以检验他们所学的技术。

总结本文档是一份七年级体育教案的全册教案,涵盖了基本体育知识、田径运动和球类运动等内容。

教案旨在通过丰富的活动和训练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体育知识和技能。

希望教师们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以更好地开展体育教育工作。

七年级体育与健康教案全册

七年级体育与健康教案全册

第1课时第2课时第4课时第8课时第9 课时第10课时第11 课时第12 课时第13 课时第14 课时第15课时钩端螺旋体病的预防课的任务:1、了解钩端螺旋体病的病因。

2、熟悉钩端螺旋体病的症状,临床表现。

3、掌握钩端螺旋体病的预防办法。

课型:新授教法:讲授法,引导法,提问法1,讨论法。

教学过程:一、引入,上一课我们讲了非典型性肺炎,它是由细菌以外的病原体所致的一种疾病.今天我们要了解的是一种由寄生虫引起的传染病,是什么病呢?它就是……二、讲授新课1、板书: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2、提问:钩端螺旋体病是由什么病源引起的呢?3、板书:钩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

(一)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钩端螺旋体的形状.(幻灯片)(二)我们首先来看一下钩体病有什么症状(幻灯片)1、潜伏期:7~13天。

②发热畏寒,体温升至39摄氏度左右。

③头痛,全身肌肉酸痛,尤其是腓肠肌,腰背肌痛为主.2、早期④全身乏力,特别是腿软明显。

⑤眼结膜充血.⑥淋巴结肿痛,咽喉痛,咳嗽。

⑦食欲有振.3、中期:起病后3~10天,它分为四种类型。

①流感伤寒型:延续初期中毒血症状,轻似感冒,易误诊或漏诊。

此型较多见。

中期②肺大出血型:可致死。

病后3~5天出现。

先出现面色苍白,心慌烦躁且逐渐加重,可有血痰或咯血。

直至昏迷口鼻大出血,呼吸心跳停止。

③黄疸出血型:严重头痛,烦躁不安,嗜睡,神志不清,瘫痪等脑水症状4、恢复期:经治疗后一般不留后遗症。

(三)钩端螺旋体病的传染源和传染方式。

(看幻灯片)(四)钩端螺旋体病的防治。

1、讨论:我们已经知道了钩体病的病因和传染源及传染方式,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下怎样预防钩体病的发生呢?(开始讨论)2、总结:(看幻灯片)(五)总结:浏览所有幻片。

第16课时健康教育:非典型性肺炎与流行性感冒课型:新授.课的任务:1、使学生了解非典型性肺炎的发病机制与临床表现。

2、流行性感冒症状与非典型性肺炎的症状的相似性。

七年级体育与健康教案全册

七年级体育与健康教案全册

七年级体育与健康教案全册第一章:体育与健康的重要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体育与健康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体育与健康的概念。

2. 体育与健康的关系。

3. 体育与健康的重要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进行体育活动。

2. 讲解:讲解体育与健康的概念和关系。

3. 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体育与健康的看法。

4. 总结:强调体育与健康的重要性。

四、课后作业:1. 写一篇关于体育与健康重要性的短文。

2. 制定一个每周参与体育活动的计划。

第二章:身体锻炼与健康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身体锻炼的好处。

2.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身体锻炼的习惯。

3. 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

二、教学内容:1. 身体锻炼的好处。

2. 正确的锻炼方法。

3. 身体锻炼的注意事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身体锻炼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身体锻炼的好处和正确的锻炼方法。

3. 示范:示范正确的锻炼方法。

4. 练习:让学生进行实际的锻炼练习。

四、课后作业:1. 写一篇关于身体锻炼的好处的短文。

2. 制定一个每周参与身体锻炼的计划。

六章:营养与健康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营养对健康的影响。

3. 引导学生了解不同营养物质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1. 营养对健康的影响。

2. 基本营养物质的作用。

3. 健康饮食的原则。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2. 讲解:讲解营养对健康的影响和基本营养物质的作用。

3. 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健康饮食的看法。

4. 总结:强调健康饮食的原则。

四、课后作业:1. 写一篇关于营养与健康的短文。

2. 制定一个每周的健康饮食计划。

七章:心理健康与健康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对整体健康的影响。

3. 引导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心理健康对整体健康的影响。

3.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022—2023人教版初中体育与健康七年级全一册第一章体育教育与理论知识运动中常见的生理反应教案

2022—2023人教版初中体育与健康七年级全一册第一章体育教育与理论知识运动中常见的生理反应教案

运动中常见的生理反应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运动生理反应和运动性疾病发生的原因及征象
2.掌握运动生理反应及运动性疾病的处理办法
3.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理论联系实际的运用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分析运动生理反应及运动性疾病产生的原因
2、了解运动生理反应和运动性疾病发生的原因及征象
三、教学难点
1、预防运动生理反应及运动性疾病的发生
2、掌握运动生理反应及运动性疾病的处理办法
四、教学过程
1.了解运动过程当中出现的生理反应现象
(1)肌肉酸痛
(2)过度疲劳
(3)肌肉痉挛
(4)运动中腹痛
(5)低血糖症
(6)运动性贫血
(7)运动性晕厥
(8)运动性血红蛋白尿
(9)极点
2.了解运动生理反应现象及运动性疾病形成的具体原因例如:
运动中腹痛形成原因
(1)胃肠痉挛
(2)肝脾郁血,引起胀痛。

主要是血液回流受阻而郁积于肝脾,引起胀痛。

(3)腹腔脏器有慢性病,如肝炎、阑尾炎。

3.学习运动生理反应及运动性疾病的基本处理办法
例如:运动中腹痛的处理方法锻炼时发生腹痛,可弯腰跑,减速、深呼吸或暂停运动。

对胀痛的腹部揉按,一般可缓解,也可揉按或针刺内关、足三里、大肠俞等穴位,口服药物进行治疗,可解除胃肠痉挛。

如腹腔脏器本身有疾患,就应按疾病进行治疗,如腹肌有损伤应按损伤处理。

五、课堂小结。

七年级体育教案全集

七年级体育教案全集

七年级体育教案全集一、第一章: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1. 教学目标:了解体育与健康的关系,掌握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健康知识。

2. 教学内容:体育与健康的关系,健康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等方面的知识。

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4. 教学步骤:(1)导入:讲解体育与健康的关系,引导学生重视体育与健康。

(2)讲解健康饮食:介绍均衡饮食的重要性,示范正确的饮食方式。

(3)讲解适量运动:介绍运动的好处,教授科学的运动方法。

二、第二章:基本运动技能1. 教学目标:掌握基本运动技能,如跑、跳、投等。

2. 教学内容:跑、跳、投的基本技术,以及相应的练习方法。

3. 教学方法:示范法,分组练习法,比赛法。

4. 教学步骤:(1)讲解跑的技术:示范正确的跑步姿势,讲解跑步的呼吸方法。

(2)分组练习跑:学生分组练习,教师指导,纠正错误。

(3)讲解跳的技术:示范正确的跳跃姿势,讲解跳跃的技巧。

(4)分组练习跳:学生分组练习,教师指导,纠正错误。

(5)讲解投的技术:示范正确的投掷方法,讲解投掷的力度和角度。

(6)分组练习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指导,纠正错误。

三、第三章:团队运动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掌握团队运动的基本规则和技巧。

2. 教学内容:团队运动的基本规则,如篮球、足球、排球等。

3. 教学方法:示范法,分组练习法,比赛法。

4. 教学步骤:(1)讲解篮球基本规则:示范正确的比赛规则,讲解比赛中的公平竞争。

(2)分组练习篮球:学生分组练习,教师指导,纠正错误。

(3)讲解足球基本规则:示范正确的比赛规则,讲解比赛中的团队合作。

(4)分组练习足球:学生分组练习,教师指导,纠正错误。

(5)讲解排球基本规则:示范正确的比赛规则,讲解比赛中的默契配合。

(6)分组练习排球:学生分组练习,教师指导,纠正错误。

四、第四章:体育竞赛与评价1. 教学目标:了解体育竞赛的规则,学会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

2. 教学内容:体育竞赛的规则,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的方法。

七年级体育室内课教案全册

七年级体育室内课教案全册

七年级体育室内课教案全册第一章:体育与健康概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体育与健康的关系,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体育,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

3. 引导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二、教学内容1. 体育与健康的概念及关系。

2. 体育锻炼的好处。

3. 体育锻炼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体育与健康的关系,体育锻炼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四、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体育与健康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2. 讲解体育锻炼的好处,激发学生的锻炼兴趣。

3. 教授体育锻炼的基本方法和要求,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锻炼方式。

4.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体育锻炼,教师巡回指导。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进行一次家庭体育锻炼,记录锻炼时间和项目。

2. 家长签字确认,督促学生坚持锻炼。

第二章:运动生理基础知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运动生理的基本知识,为体育锻炼提供理论支持。

2. 培养学生对运动生理知识的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运动生理的基本概念。

2. 运动对人体各系统的影响。

3. 体育锻炼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运动生理的基本知识,体育锻炼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运动生理的基本概念,引发学生对运动生理知识的兴趣。

2. 讲解运动对人体各系统的影响,让学生了解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4.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体育锻炼,教师巡回指导。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查阅有关运动生理的资料,了解运动对人体各系统的影响。

2. 家长签字确认,督促学生坚持锻炼。

第三章:体育锻炼方法与技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基本方法,提高锻炼效果。

3. 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监测锻炼效果,调整锻炼计划。

二、教学内容1. 体育锻炼的基本方法。

2. 体育锻炼的技巧。

3. 自我监测锻炼效果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体育锻炼的基本方法,自我监测锻炼效果的方法。

最新七年级体育与身心健康教案全册

最新七年级体育与身心健康教案全册

最新七年级体育与身心健康教案全册简介本教案全册针对七年级学生的体育与身心健康课程进行全面的设计和规划。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旨在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并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

教学目标1. 了解体育和身心健康的重要性;2. 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和技能;3. 培养良好的体育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4. 提升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

教学内容1. 体育知识教学:包括基本的运动技能、规则和策略的介绍;2. 体育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各类体育运动和游戏,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3. 身心健康教育:通过讲授健康知识和生活惯的培养,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4. 团队合作和领导力培养:组织学生参与团队活动,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

教学方法1. 示范教学:老师通过示范演示各类运动技能,引导学生研究;2. 实践操作:学生进行实际的体育运动和活动,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3. 互动讨论:老师引导学生进行互动讨论,促进知识的交流和研究;4.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活动,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5. 评价反馈:通过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和不足,并进行改进。

评估方法1. 研究笔记:学生记录课堂知识和技能的研究情况;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和表现;3. 成果展示:学生展示他们在体育运动和活动中取得的成果;4. 评价测试:通过定期的测试评估学生的研究成果和掌握程度。

教学资源1. 教材:使用最新的七年级体育与身心健康教材,按照教案进行课程设计;2. 多媒体设备: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运动技能和相关知识。

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体育知识教学和技能训练;2. 第二周:体育实践活动和身心健康教育;3. 第三周:团队合作和领导力培养;4. 第四周:综合复和评估。

总结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希望能够提高七年级学生的体育和身心健康水平,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

同时,也希望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中七年级(上)《体育与健康》全册教案[表格式]

初中七年级(上)《体育与健康》全册教案[表格式]
初一七年级第一学期《体育与健康》全册教案
目录
1. 新学期的任务、要求和打算 .................................................................................................................................1 2. 队列队形,舞动青春:预备节、伸展运动、扩胸运动......................................................................................2 3. 舞动青春:踢腿运动,体侧运动,体转运动......................................................................................................3 4. 舞动青春:腹背运动、跳跃运动、整理运动......................................................................................................4 5. 舞动青春:复习 1-8 节 ..........................................................................................................................................5 6. 技巧:挺身跳;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时第2课时第3课时第4课时第5课时第6、7 课时教学任务1、广播体操。

2、分组选项。

教学内容1、学习广播体操第1、2节,展现自信、自强,充满青春活力的神情训练。

2、通过分组练习,调动学生积极,加强团体精神。

部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次数时间开始部分一、开始部分:1、体育委员整理队伍,检查人数,向教师报告。

2、师生问好!3、宣布本课教学任务、整理服装、报数。

4、队列练习:立正、稍息、看齐、报数。

5、教学组织:成六列横队。

三分钟准备部分二、准备活动。

1、扩胸运动,2、振背运动,3、体侧运动,4、肩绕环运动,5、踢腿运动6、腹背运动,7、膝关节运动8、踝腕关运动,9、压腿运动,10、跳跃运动教学要求:手臂、上下侧要伸直、边示范边提要求。

教学方法:先示范后讲解、边示范边提要求、学生听口令集体练习。

教学组织:六列横队成体操队形站。

(图示一)七分钟基本部分三、基本部分:1、组织形式:分组不轮换。

2、广播体操(一)动作名称:热身运动(二)教学任务:学习广播体操伸展运动,展现自信、自强,充满青春活力的神情训练。

(三)教学要求:动作发力迅速、到位准确,过程线路清晰。

(四)教学重点:两臂曲直分明。

摆动幅度大、方向正,(五)教学难点:踏步与走动轻松,躯干正直,充满活力。

(六)教学手段:(1)分解动作练习。

(2)完整动作练习。

(3)学生练习。

(七)教学组织:成体操队形站立。

(八)易犯错误:(1)两臂摆动幅度小且肘外展。

(2)动作发力不快、到位制动慢。

(3)侧点步两脚开度太小、重心无明显下降。

十三分钟基本部 分3、广播体操 (一)动作名称:上肢运动 (二)教学任务:学习广播体操伸展运动,展现自信、自强,充满青春活力的神情训练。

(三)教学要求:屈膝弹动柔和,手臂动作舒展,头手配合自如。

(四)教学重点:屈膝弹动柔和,(五)教学难点:手臂动作舒展,头手配合自如。

(六)教学手段: (1)分解动作练习。

(2)完整动作练习。

(3)学生练习。

(4)集体练习。

(七)教学组织:成体操队形站立。

(八)易犯错误:(1)侧上举、上举、平举动作不规范。

(2)手、脚、头配合不协调。

十 二 分 钟结 束 部分 四 、 结束部分: (一) 放松运动: (1)手臂放松 (2)腿部放松(3)跳跃放松 (二)小结本课:(三)宣布下次课教学内容和课外练习内容。

(四)收拾器材:布置学生收拾器材。

场地器材:练习密度预计:38% 运动量预测:50100150200051015202530354045课后小结第8课时基 本 部 分(七)教学组织:成体操队形站立。

(八)易犯错误:(1)振臂时,上肢未抬平,振动幅度大小。

(2)马步开度不够,重心起落幅度小。

(3)转体不到位,弓步开度小、后腿屈。

十三 分 钟基 本 部 分 3、分组选项(一)动作名称:分组选项(篮球、乒乓球、板羽球、羽毛球)(二)教学任务:通过分组练习,调动学生积极,加强团体精神。

(三)教学要求:根据自己的实际选项练习。

(四)教学重点:选项练习。

(五)教学难点:掌握运动量。

(六)教学手段:(1)提出要求。

(2)学生练习。

(3)教师指导。

(七)教学组织:成体操队形站立。

(八)保护帮助: (九)易犯错误: (十)纠正方法:十 二 分 钟结 束 部 分四 、 结束部分: (一)放松运动:(1)手臂放松(2)腿部放松(3)跳跃放松(二)小结本课:(三)宣布下次课教学内容和课外练习内容。

(四)收拾器材:布置学生收拾器材。

场地器材:练习密度预计:38% 运动量预测:50100150200051015202530354045课后小结第9 课时基 本 部 分(七)教学组织:成体操队形站立。

(八)易犯错误: (1)手臂只是摆起,未顺肩前伸,无拧腰,动作不舒展。

(2)打“高尔夫球”的“挥杆”动作僵硬、不连贯,上下肢配合不协调,拧腰不充分。

基 本 部 分 3、分组选项(一)动作名称:分组选项(篮球、乒乓球、板羽球、羽毛球)(二)教学任务:通过分组练习,调动学生积极,加强团体精神。

(三)教学要求:根据自己的实际选项练习。

(四)教学重点:选项练习。

(五)教学难点:掌握运动量。

(六)教学手段:(1)提出要求。

(2)学生练习。

(3)教师指导。

(七)教学组织:成体操队形站立。

(八)保护帮助: (九)易犯错误: (十)纠正方法:十 二 分 钟结 束 部 分 四 、 结束部分: (一)放松运动:(1)手臂放松(2)腿部放松(3)跳跃放松(二)小结本课:(三)宣布下次课教学内容和课外练习内容。

(四)收拾器材:布置学生收拾器材。

场地器材:练习密度预计:38% 运动量预测:50100150200051015202530354045课后小结第10课时基 本 部 分(七)教学组织:成体操队形站立。

(八)易犯错误:(1)前、后、左、右移动并步不准确。

(2)俯背时,上体前屈幅度大小。

基 本 部 分 3、分组选项(一)动作名称:分组选项(篮球、乒乓球、板羽球、羽毛球)(二)教学任务:通过分组练习,调动学生积极,加强团体精神。

(三)教学要求:根据自己的实际选项练习。

(四)教学重点:选项练习。

(五)教学难点:掌握运动量。

(六)教学手段:(1)提出要求。

(2)学生练习。

(3)教师指导。

(七)教学组织:成体操队形站立。

(八)保护帮助: (九)易犯错误: (十)纠正方法:十 二 分 钟结 束 部分四 、 结束部分:(一)放松运动:(1)手臂放松 (2)腿部放松 (3)跳跃放松 (二)小结本课:(三)宣布下次课教学内容和课外练习内容。

(四)收拾器材:布置学生收拾器材。

场地器材:练习密度预计:38% 运动量预测:50100150200010203040课后小结第11 课时基 本 部 分(七)教学组织:成体操队形站立。

(八)易犯错误:(1)侧摆腿 幅度小,身体姿态差。

(2)前踢腿高度不够,支撑腿弯曲。

(3)转体方位不清晰。

基 本 部 分3、分组选项(一)动作名称:分组选项(篮球、乒乓球、板羽球、羽毛球)(二)教学任务:通过分组练习,调动学生积极,加强团体精神。

(三)教学要求:根据自己的实际选项练习。

(四)教学重点:选项练习。

(五)教学难点:掌握运动量。

(六)教学手段:(1)提出要求。

(2)学生练习。

(3)教师指导。

(七)教学组织:成体操队形站立。

(八)保护帮助:(九)易犯错误: (十)纠正方法:十 二 分 钟结 束 部 分四 、 结束部分: (一)放松运动:(1)手臂放松(2)腿部放松(3)跳跃放松(二)小结本课:(三)宣布下次课教学内容和课外练习内容。

(四)收拾器材:布置学生收拾器材。

场地器材:练习密度预计:38% 运动量预测:50100150200051015202530354045课后小结第12 课时基 本 部 分(七)教学组织:成体操队形站立。

(八)易犯错误:(1)跑跳时重心下沉,不轻松。

(2)开合跳、弓步跳、吸腿跳动作规范。

基 本 部 分 3、分组选项(一)动作名称:分组选项(篮球、乒乓球、板羽球、羽毛球)(二)教学任务:通过分组练习,调动学生积极,加强团体精神。

(三)教学要求:根据自己的实际选项练习。

(四)教学重点:选项练习。

(五)教学难点:掌握运动量。

(六)教学手段:(1)提出要求。

(2)学生练习。

(3)教师指导。

(七)教学组织:成体操队形站立。

(八)保护帮助: (九)易犯错误: (十)纠正方法:十 二 分 钟结 束 部 分四 、 结束部分: (一)放松运动:(1)手臂放松(2)腿部放松 (3)跳跃放松(二)小结本课:(三)宣布下次课教学内容和课外练习内容。

(四)收拾器材:布置学生收拾器材。

场地器材:练习密度预计:38% 运动量预测:20406080100120140160180051015202530354045课后小结第13 课时基本部分(六)教学手段:(1)复习第1—7节(2)学习第8节分解动作练习。

(3)学习第8节完整动作练习。

(4)学生练习。

(5)集体练习。

(七)教学组织:成体操队形站立。

(八)易犯错误:(1)动作僵硬、紧张不舒展,呼吸调整欠隹。

(2)身体过于放松、动作不成型、不到位。

基本部分3、分组选项(一)动作名称:分组选项(篮球、乒乓球、板羽球、羽毛球)(二)教学任务:通过分组练习,调动学生积极,加强团体精神。

(三)教学要求:根据自己的实际选项练习。

(四)教学重点:选项练习。

(五)教学难点:掌握运动量。

(六)教学手段:(1)提出要求。

(2)学生练习。

(3)教师指导。

(七)教学组织:成体操队形站立。

(八)保护帮助:(九)易犯错误:(十)纠正方法:十二分钟结束部四、结束部分:(一)放松运动:(1)手臂放松(2)腿部放松(3)跳跃放松第14 课时第15课时钩端螺旋体病的预防课的任务:1、了解钩端螺旋体病的病因。

2、熟悉钩端螺旋体病的症状,临床表现。

3、掌握钩端螺旋体病的预防办法。

课型:新授教法:讲授法,引导法,提问法1,讨论法。

教学过程:一、引入,上一课我们讲了非典型性肺炎,它是由细菌以外的病原体所致的一种疾病。

今天我们要了解的是一种由寄生虫引起的传染病,是什么病呢?它就是……二、讲授新课1、板书: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2、提问:钩端螺旋体病是由什么病源引起的呢?3、板书:钩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

(一)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钩端螺旋体的形状。

(幻灯片)(二)我们首先来看一下钩体病有什么症状(幻灯片)1、潜伏期:7~13天。

①钩体血症,起病急。

②发热畏寒,体温升至39摄氏度左右。

③头痛,全身肌肉酸痛,尤其是腓肠肌,腰背肌痛为主。

2、早期④全身乏力,特别是腿软明显。

⑤眼结膜充血。

⑥淋巴结肿痛,咽喉痛,咳嗽。

⑦食欲有振。

3、中期:起病后3~10天,它分为四种类型。

①流感伤寒型:延续初期中毒血症状,轻似感冒,易误诊或漏诊。

此型较多见。

中期②肺大出血型:可致死。

病后3~5天出现。

先出现面色苍白,心慌烦躁且逐渐加重,可有血痰或咯血。

直至昏迷口鼻大出血,呼吸心跳停止。

③黄疸出血型:严重头痛,烦躁不安,嗜睡,神志不清,瘫痪等脑水症状4、恢复期:经治疗后一般不留后遗症。

(三)钩端螺旋体病的传染源和传染方式。

(看幻灯片)(四)钩端螺旋体病的防治。

1、讨论:我们已经知道了钩体病的病因和传染源及传染方式,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下怎样预防钩体病的发生呢?(开始讨论)2、总结:(看幻灯片)(五)总结:浏览所有幻片。

第16课时健康教育:非典型性肺炎与流行性感冒课型:新授。

课的任务:1、使学生了解非典型性肺炎的发病机制与临床表现。

2、流行性感冒症状与非典型性肺炎的症状的相似性。

3、掌握非典型性肺炎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教学过程:一、引入:新闻报道非典型性肺炎所引起的恐慌…………二、板书:非典型性肺炎与流行性感冒提问:什么是非典型性肺炎?(教师自答)讲述:我们要远离这种病的干扰,首先要了解它的发病机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