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教案全册

合集下载

小学体育健康教案8篇

小学体育健康教案8篇

小学体育健康教案8篇小学体育健康教案(篇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确定应注意按照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进行分析)1、学习并掌握蹲踞式跳远中的腾空与落地动作,体会踏跳腿充分蹬直髋、膝、踝三个关节,使身体充分腾起。

2、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和协调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时空感。

3、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学生投准的能力,发展学生灵敏、协调、力量素质,提高投掷的准确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单脚踏跳、准确有力,腾空收腿。

难点:跑、跳的自然结合,腾空的角度与高度。

教学流程示意(按课时设计教学流程,教学流程应能清晰准确的表述本节课的教学环节,以及教学环节的核心活动内容。

因此既要避免只有简单的环节,而没有环节实施的具体内容;还要避免把环节细化,一般来说,一节课的主要环节最好控制在4~6个之间,这样比较有利于教学环节的实施。

)(一)准备部分:(约需8分钟)1、常规教学:集合整队、师生问好、宣布本节课内容、提出教学要求、强调安全,安排好见习生。

2、徒手操:(全班呈体操队形、四列横队进行)4×8拍a.头颈运动、b.腕、踝关节练习、c.体侧运动、d.弓步压腿、e.全身运动。

3、针对性练习:跳越垫子:学生在已布置好的15—20米的场内完成。

组织方法:横队队列不变,第一排行进间单脚起跳双脚落地,其余学生原地练习,第一排完成后,依次为二、三、四排。

达成目标:交换两脚,熟练跳跃。

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思想、统一步调、勇于向前的精神。

有利于集中学生精力、烘托课堂氛围,激励学生学习。

(二)基本部分(约30分钟)这个部分共安排了两个内容,即蹲踞式跳远的新授内容、游戏:沙包投准。

一是蹲踞式跳远的新授内容,共20分钟,其中讲解、师生共同活动15分钟,分组练习5分钟。

老师将学生带到沙坑场地,进行现场跳远感受,其方法是:让学生跳越一定高度的皮筋,进行跳远尝试练习,体会踏板、前摆动作,并让身体腾跃一定高度。

练习时,提醒学生注意运动安全。

二是安排游戏:沙包投准,共10分钟,每人5个沙包,投2-3次。

小学体育与健康全册教案

小学体育与健康全册教案

小学体育与健康全册教案第一篇:导语:体育与健康是小学教育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学科内容。

通过体育与健康的学习,学生可以培养身体素质、增强体魄,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在本教案中,我们将介绍小学体育与健康全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他们的体育素质;2.了解和掌握基本的体育技能和规则;3.提高学生的动作协调能力和耐力;4.培养学生的健康生活习惯,增强他们的身体素质;5.发展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运动技能训练:包括跑步、跳远、投掷、游泳等;2.健康知识教育:包括饮食、睡眠、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知识;3.体育游戏:包括太极拳、乒乓球、篮球、足球等。

三、教学方法和活动安排1.运动技能训练第一周:跑步训练活动目标:培养学生的耐力和速度。

活动安排:分组进行长跑训练,并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进行分组竞赛。

通过比赛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提高他们的竞技能力。

第二周:跳远训练活动目标:培养学生的爆发力和协调能力。

活动安排: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起跳和着陆动作。

分组进行比赛,鼓励学生超越自我,争取更好的成绩。

第三周:投掷训练活动目标:培养学生的力量和准确性。

活动安排:教师示范正确的投掷动作,然后让学生进行练习。

通过分组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投掷能力。

第四周:游泳训练活动目标:提高学生的水性和游泳技能。

活动安排:在游泳池中进行常见游泳姿势和技巧的教学和练习。

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设计不同的训练内容和要求。

2.健康知识教育第五周:饮食健康教育活动目标:培养学生的合理饮食观念。

活动安排:通过介绍各种食物的营养元素和合理搭配的方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第六周:睡眠健康教育活动目标:培养学生的良好睡眠习惯。

活动安排:通过讲解睡眠的重要性和正确的睡眠方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并提高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质量。

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教案全册

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教案全册

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教案全册第一章:体育与健康的关系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体育与健康的关系,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体育,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

3. 提高学生的健康素养,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教学内容:1. 体育与健康的定义及关系。

2. 体育锻炼的好处。

3. 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体育与健康的关系,体育锻炼的好处。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健康的生活方式。

3. 示范法:演示正确的体育锻炼方法。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体育与健康的关系。

2. 讲解:讲解体育锻炼的好处。

3. 示范:演示正确的体育锻炼方法。

4. 练习:学生跟随老师一起进行体育锻炼。

5. 总结:组织学生讨论健康的生活方式。

五、作业布置:1. 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制定一个合理的锻炼计划。

第二章: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运动损伤的种类及原因。

2. 培养学生正确的运动姿势和运动方法。

3. 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学会预防运动损伤。

二、教学内容:1. 运动损伤的种类及原因。

2. 正确的运动姿势和运动方法。

3. 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运动损伤的种类及原因。

2. 示范法:演示正确的运动姿势和运动方法。

3. 小组讨论法:讨论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

四、教学步骤:1. 导入:讲解运动损伤的种类及原因。

2. 示范:演示正确的运动姿势和运动方法。

3. 练习:学生跟随老师一起进行运动练习。

4.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

5. 总结:强调正确的运动姿势和运动方法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1. 回家后,观察家长的运动姿势和运动方法,提出改进意见。

第三章:营养与健康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2. 培养学生正确的饮食习惯。

3. 提高学生的健康素养,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教学内容:1. 营养的种类及作用。

2. 正确的饮食习惯。

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教案全册

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教案全册

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教案全册第一章:介绍体育与健康的重要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体育与健康的关系。

2. 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3.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和技能。

二、教学内容:1. 体育与健康的定义和关系。

2. 体育活动对身心健康的益处。

3. 基本的体育知识和技能。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体育与健康的重要性。

2. 示范法:展示基本的体育知识和技能。

3. 实践法:让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体验运动的乐趣。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体育与健康的关系。

2. 讲解:讲解体育与健康的定义和益处。

3. 示范:展示基本的体育知识和技能。

4. 实践:让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体验运动的乐趣。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其技能水平和参与程度。

2.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回答,评价其对体育与健康知识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学习跑步技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跑步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正确的跑步姿势和呼吸方式。

3. 提高学生的耐力和速度。

二、教学内容:1. 跑步的基本技巧:正确的姿势、步频和步幅。

2. 跑步的呼吸方式:腹式呼吸和胸式呼吸。

3. 耐力和速度的训练方法。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跑步技巧和训练方法。

2. 示范法:展示正确的跑步姿势和呼吸方式。

3. 实践法:让学生进行跑步训练,纠正错误的姿势和呼吸方式。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跑步技巧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正确的跑步姿势和呼吸方式。

3. 示范:展示正确的跑步姿势和呼吸方式。

4. 实践:让学生进行跑步训练,纠正错误的姿势和呼吸方式。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跑步训练中的表现,评价其技巧水平和训练效果。

2.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回答,评价其对跑步技巧的理解程度。

第三章:学习跳绳技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跳绳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正确的跳绳姿势和节奏感。

3. 提高学生的协调性和耐力。

二、教学内容:1. 跳绳的基本技巧:正确的姿势、绳子的长度和节奏。

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教案全册

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教案全册

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教案全册第一章:体育与健康的关系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体育与健康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热爱体育运动,注重身体健康的观念。

3. 引导学生养成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讲解体育与健康的关系。

2. 介绍体育运动对身体健康的好处。

3. 分析不良生活习惯对健康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体育与健康的关系,体育运动的好处。

2.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不良生活习惯对健康的影响。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提问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的理解。

2. 讲解:讲解体育与健康的关系,体育运动的好处。

3. 讨论:分组讨论不良生活习惯对健康的影响。

4. 总结:引导学生认识到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体育与健康的关系。

2. 家长协助孩子制定一个合理的运动计划。

第二章:体育运动的基本常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常识。

2. 培养学生正确参与体育运动的态度。

3. 引导学生掌握体育运动的基本技巧。

二、教学内容:1. 讲解体育运动的基本常识。

2. 介绍体育运动的基本技巧。

3. 分析正确参与体育运动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体育运动的基本常识,体育运动的基本技巧。

2. 示范法:演示正确参与体育运动的方法。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提问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认识。

2. 讲解:讲解体育运动的基本常识,体育运动的基本技巧。

3. 示范:演示正确参与体育运动的方法。

4. 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掌握体育运动的基本技巧。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体育运动的基本常识。

2. 家长协助孩子制定一个合理的运动计划。

第三章: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方法。

2. 培养学生正确运动,避免运动损伤的意识。

3. 引导学生掌握简单的运动损伤处理技巧。

二、教学内容:1. 讲解运动损伤的预防方法。

2. 介绍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

2024精选小学体育与健康一年级教案全册

2024精选小学体育与健康一年级教案全册

02
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 提高学生的体能和运动 能力。
0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 神和竞争意识,形成良 好的体育道德风尚。
04
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 力。
一年级学生特点
01
02
03
04
身体发育处于初级阶段,骨骼、 肌肉等发育不完善,需要适当
的体育锻炼促进身体发育。
好奇心强,喜欢模仿和尝试新 事物,对体育活动有较高的兴
07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规划
课程总结回顾
课程目标与内容
回顾本学期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包括提升学生的体能、灵敏性、协调性等身体素质,培 养良好的运动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同时,梳理课程内容,如基本运动技能、体育知识、健 康知识等。
教学方法与手段
总结本学期采用的教学方法,如讲解示范、分组练习、游戏竞赛等,并分析其优缺点。同时, 回顾使用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实物模型等,及其在提高教学效果方面的作用。
意识。
鼓励学生参与课堂
在课堂上,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参与讨论,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 意见和想法被重视,从而增强自
信心。
定期举办团队活动
定期举办团队活动,如团队建设 训练、小组分享会等,让学生在 活动中互相了解、互相帮助,增
强团队凝聚力。
情绪调节和压力应对策略
1 2 3
教授情绪调节技巧 通过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教授学生情绪调节 的技巧,如深呼吸、积极思考等,帮助他们更好 地管理自己的情绪。
有助于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培养运动习惯
0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培养他们的运动习惯,不仅有助
于身体健康,还能缓解压力、改善心情。
引导健康饮食

新课标小学三年级上册《体育与健康》教案 全册

新课标小学三年级上册《体育与健康》教案 全册

新课标小学三年级上册《体育与健康》教案全册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新的课程锐意改革,全面地贯彻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的目标。

体育教师作为体育课堂教学的主要实施者,就时刻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堂实施的全过程,要关注五个学习领域目标的达成,有目的,有计划,有侧重地灵活实施,始终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二、教材分析依据《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结合本地区、本学校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场地设备条件,选择确定学年教学内容和各项教材的时数比例。

确定教学内容时数比例必须要符合健身性、实践性、兴趣性、灵活性和综合性原则。

本册教材体育保健常识10时数,走和跑共10时数,跳跃5时数,投掷6时数,滚翻与平衡5时数,小球类6时数,基本体操4时数,乡土体育5时数,选学内容12时数。

三、德育要求把德育放在首位,从小抓起,打好基础,并培养学生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精神,在体育课中渗透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优良品质。

以发展全体学生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和身体素质、增强体质作为出发点,逐步改变以群众体育为主的教学思想,确立以发展人体基本活动能力为主的教学体系。

四、学生基本情况分析身体发展特征:三年级学生在动作的协调性方面,骨骼肌有了一定的发展,因而运动感觉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对简单的动作有所控制,动作的精确性、灵巧性进一步增强。

心理发展特征:能够比较概括地、灵活地掌握左右概念。

在老师的帮助下,逐渐学会比较、分析、观察事物的特点,发现各部分的关系及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社会交往的特征:学生与同伴交往的时机更多,交往形式开始变得较为复杂,在与同伴交往中传递信息的技能进一步增强,学生更善于协调与其他同学的活动,越来越关注同龄群体的评价、赞同和指导。

五、改进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1、重视教学内容的选择、搭配及方法的更新,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

2、在课前布置预习内容,准备好下一节课的器材,尤其是自制器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从教与学两方面及时取得反馈信息,以改进教学质量,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小学体育与健康教案【5篇】

小学体育与健康教案【5篇】

小学体育与健康教案【5篇】小学体育与健康教案【篇1】活动目标:1、练习走、跑的动作。

2、体验与同伴合作进行竞赛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1、师幼合作用废旧报纸卷成纸棒作成小树苗。

2、场地布置如图,终点放两个废旧蛋糕盒。

活动过程:一、引出主题,激发兴趣。

1、带幼儿到户外场地。

随着老师的节奏跟着老师活动身体各部位:头部运动、手臂运动、腰部运动、脚部运动、关节运动。

2、我们要去做运送小树苗的小勇士了,先去观察一下地形吧。

跟着老师环场地慢跑两圈。

3、大班体育游戏活动:勇敢的“小特警队”探险活动目标:1、通过幼儿对梯子的各种游戏,发展幼儿的攀爬能力和平衡能力。

2、培养幼儿无畏、勇敢、果断、镇定的优秀品质。

3、增加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活动准备:竹梯、彩色滚筒、椅子、牛筋等。

活动设计:一:准备部分基本动作练习。

立正——稍息——向右看齐——向右转——原地踏步走——齐步走——小跑——立停。

二:基本部分小特警已经学会了许多本领,今天要进行考试了——探险。

在我们探险的路上,要过许多小桥。

有有趣的小桥、也有很危险的小桥,大家可要注意了!看哪个小特警员特别勇敢、机智、聪明。

小学体育与健康教案【篇2】一、指导思想:坚持以“学生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教学中落实基本的技术和技能教学,强调学生的积极性和实际锻炼的过程和效果,紧扣新课改的标准要求,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爱好、自觉养成自我锻炼的意识和运动习惯,为终身体育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奠定了基础,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和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二、年级情况分析六年级一共有三个教学班,大约共有学生185人,上学期进行了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和期末内容测试,大部分学生在各项测试中能达到国家体质健康测试标准,及格率达到有95,优秀率有60。

但是在跑和体操垫上技巧的细节方面的掌握还有些欠缺,需要有更进一步的提高。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自己的身体和掌握锻炼身体的简单知识及方法,学会一些体育卫生保健和安全常识,培养认真锻炼身体的态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顺利通过青春期,使身心健康地成长。
教学重点
青春期的心理卫生教育。
教学难点
青春期的心理卫生特征和具体要求。
课堂教具
授 课 内 容 及 过 程
一、青春期心理特征:好兴奋,易激动,情感多变等。
二、青春期心理卫生的具体要求。
1.独立自主的需要
2.尊重及理解的需要
3.同情及支持的需要
4.学习求知的需要
5.课余时间的需要
* 保持口腔卫生的意义,预防龋齿、牙周病。
* 预防龋齿、牙周病:
1.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2.注意口腔卫生,早晚刷牙,睡前不吃零食。
3.饮食要多样化,不挑食,不偏食
4.掌握正确的刷牙方式。
课后小结
听课人数
全校学生
— 学年上学期一年级健康教育教案(4)
日期
周次
教学时 间
40分钟
任课教师
课题: 肥胖及节食
* 巩膜是一层纤维组织,含蛋白质和钙、磷、铁等矿物质,当食物中营养过高或不足时,都可能改变巩膜的正常生理功能。
* 铬—儿童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铬元素的需要比成年更多,而铬在糙米、玉米、全麦、瘦肉和蔬菜中含量较丰富,如不注意食物搭配,造成铬元素不足,血浆渗透压升高,眼晶状体和房水渗透压上升,屈光度增加,产生近视。
课后小结
听课人数
全校学生
—学年一年级下学期健康教育教案(2)
日期
周次
教学时间
40分钟
任课教师
课题: 环境及健康
授课形式
教学目的
要 求
明确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掌握环境一词的组成因素。
教学重点
环境及人类生存的关系
教学难点
不良环境对人类健康的侵害
课堂教具
授 课 内 容 及 过 程
*环境包括:内环境—一般指个人肌体内部的生理状况。
6.友谊及爱的需要
课后小结
听课人数
全校学生
—学年一年级下学期健康教育教案(1)
日期
周次
教学
时间
40分钟
任课教师
课题:影响身材高矮的因素
授课形式
教学目的
要求
使学生了解影响个体身材高矮的各种因素,掌握营养,体能锻炼,生活制度是否有规律,各种急慢性疾病。家庭环境对身高的影响。
教学重点
影响身材高矮的各种因素。
* “红眼病”的特点是传染极快、潜伏期短,潜伏时间2 – 48小时,起病急,症状剧烈、异物感重、畏光、流泪、眼睑肿胀、结膜充血水肿和球结膜点状片状出血,水样浆液性分泌物,伴有角膜病变,耳前压痛、耳前颌下淋巴结肿大。
* “红眼病”无特效治疗药,一旦发生,给社会、单位(学校)、家庭和个人带来很多不利影响。一般抗病毒及抗菌素眼药水交替滴眼,一小时一次,以预防混合感染。病程5 – 7天,对视力无影响。极少数病人在结膜炎症消退后一周左右发生下肢麻痹。
日期
周次
教学时间
40分钟
任课教师
课题:预防“红眼病”
授课形式
教学目的
要 求
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红眼病”即“急性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性,并能掌握其预防的方法。
教学重点
注意个人卫生,预防“红眼病”。
教学难点
“红 及 过 程
* “红眼病”——医学术语称急性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是一种及肠道病毒相类似的微小DNA病毒引起的结膜炎症,属丙类传染病。多见于夏秋季,通过眼-手-眼接触性传播。
授课形式
教学目的
要 求
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懂得暴饮暴食,多饮多食的危害性。强化体育锻炼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肥胖的原因,阐明过食的危害。
教学难点
分清节食及合理营养的区别。
课堂教具
授 课 内 容 及 过 程
* 肥胖是又一种营养不良的表现。
* 合理的膳食结构是防止肥胖的有效措施。
* 掌握维持摄入能量及消耗热能的平衡。
* 肥胖所致的疾病种类:
代谢混乱,血脂增加,动脉硬化,血压升高,糖尿病,免疫力降低。
* 节食及体锻是治疗肥胖的良方。
课后小结
听课人数
全校学生
—学年上学期一年级健康教育教案(5)
日期
周次
教学时 间
40分钟
任课教师
课题: 青春期心理卫生
授课形式
教学目的
要 求
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心理特征。
学习和掌握青春期的心理卫生知识的六点具体要求。
任课教师
课题:保护牙齿预防口腔疾病
授课形式
教学目的
要 求
使学生了解龋齿及牙周病发生过程,理解保持口腔卫生的意义,掌握保持口腔卫生的方法。掌握预防牙周病的方法。
教学重点
龋齿的发生过程,保持口腔卫生的意义。
教学难点
龋齿形成的原因,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课堂教具
授 课 内 容 及 过 程
* 预防龋齿、牙周病,可引起牙周病,关节炎、心脏病、肾炎、风湿病等。
—学年上学期一年级健康教育教案(1)
日期
周次
教学时间
40分钟
任课教师
课题:近视及饮食
授课形式
教学目的
要求
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饮食及防视的关系,并能合理搭配,有利于防近的饮食结构。
教学重点
合理饮食,预防近视。
教学难点
饮食及防视的关系
课堂教具
授课内容及过程
* 近视的主要病理改变是眼球伸展和眼轴变长,这种改变及眼白(巩膜)的坚韧性有关。
外环境—包括大环境(土地、空气、水等。)和微小环境(个人所从事的工作、学习、生活方式等。)
*水:化学污染的水—引起急、慢性中毒,甚至诱发癌症。
细菌、病毒污染的水—引起病毒性肝炎、菌痢、霍乱等肠道传染病。
*空气:空气污染引起眼病、鼻病、咳嗽、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及心脏疾病。
吸入铅超过一定范围,易发生“儿童多动症”。
* 儿童青少年喜欢吃甜食,由于糖代谢的需要消耗大量维生素B,并影响体内钙的含量,而维生素B1缺乏,会促使近视发生或近视加深,钙质含量的减少使眼球壁失去弹性。
* 更好的防止青少年近视,必须要注意膳食的合理搭配,多吃粗粮、蔬菜,纠正偏食,适当限制高蛋白、动物脂肪及含糖高的食品。
课后小结
听课人数
全校学生
—学年上学期一年级健康教育教案(2)
* 由于本病传染性及强,预防“红眼病”尤为重要。对病人应预防隔离,保持眼部清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用脏手揉眼睛。毛巾、手帕等不要公用,并要常洗晒。发生眼睛红肿及时到医院眼科诊治和自我隔离,以防“红眼病”的流行。
课后小结
听课人数
全校学生
— 学年上学期一年级健康教育教案(3)
日期
周次
教学时 间
40分钟
教学难点
遗传和环境影响个体身高二者之间的关系。
课堂教具
授课内容及过程
一、影响个体身高的因素有两大类:遗传及环境。
二、环境因素又分为营养,体育锻炼,有规律的生活制度,急慢性疾病,家庭,地理气候等。
三、只有通过合理的营养,积极的体育锻炼,安排有规律的生活,减少污染。增强体制,才能增加你的身高,当然不能排除遗传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