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审题过关练习二
高三语文作文审题训练二

高三语文作文审题训练二著名作家毕淑敏说,山的存在,让我们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一些事物必须仰视。
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
主旨: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
”批评者说: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大家受法不责众的“从众”心理影响。
行人说:几十米宽的马路,只有几十秒的绿灯,根本走不到马路对面。
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主旨: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理性主义者说,思想形成人的伟大。
感性主义者说,摆脱思想去感受爱吧,人的幸福只来源于情感。
在生活中,你认为理性和感性哪个更重要?请你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表达你的感悟与体会。
主旨:即使是不懂画的人,也能一眼看出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之处:西洋画,满;中国画,空。
一张画纸,画得满满当当不留一点空白,是西洋油彩画;一张画纸,寥寥数笔丹青于白宣纸之上,是中国画。
不仅艺术可以留白,人生也需要留白。
那些人生的留白,让你看起来更为丰富。
一个会布局的人,永远不会把人生塞得太满。
根据上述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主旨:我们这个时代,“复制”无处不在:点击一下鼠标,可以复制一篇文稿;接受一次美容,可以复制一个偶像;建造一条流水线,可以复制一批产品;圈划一块土地,可以复制一座城市;传唱一首歌,可以复制一样情感;阅读一本书,可以复制一种思想……上述现象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主旨:有人说,山坡上开满了鲜花,但在牛羊的眼里,那只是饲料。
我们今天并不是鲜花少了,而是牛羊的眼光多了。
以上的话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结合现实生活,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主旨:。
材料作文写作过关训练二

材料作文写作过关训练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50分)爱迪生让助手测量梨形灯泡的容积。
助手一会儿用标尺测量各项数据,一会儿又用复杂的数学公式计算,几个小时都没有结果。
爱迪生拿起灯泡,朝里面倒满水,递给助手说:“你去把灯泡里的水倒入量杯,就会得出我们所需要的答案。
”有时候,解决问题的最好路径往往是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或叙述生活经历,或论述其中道理,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題,不少于600字。
文章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1.请写出题意。
2.请写一篇议论文和一篇记叙文或散文。
记叙文示例一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在我们学习或生活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十分复杂的事情。
有时候,解决问题的最好路径往往是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
生活中,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可以让我们更快更好地解决问题。
阳光明媚,风和日丽,今天是个打羽毛球的好日子。
“看我一击穿心!”只见小明高举球拍,用力一挥,将轻盈的羽毛球击向空中。
“彭”的一声,羽毛球一下子落入了邻居家的院子里。
“糟糕,用力过猛了。
”小明尴尬地说,“快去把它弄出来吧!”于是他便一股脑地找来了一堆工具。
首先,他用胶带将短棍绑接成长棍,接着他把几个凳子垒起来,然后,他站在高高的“凳梯”上,用绑好的长棍子不停地拨弄着羽毛球。
弄了很长一段时间也没有把羽毛球弄起来。
他觉得这样不能将球弄上来,又在长棍前端绑了一个铁钩子,想用铁钩子像羽毛球钩起来。
他费了好半天工夫,好不容易有些进展,可那顽皮的羽毛球偏要不停滑下。
“不用这么复杂。
”我说着便走出院门,跑到邻居家,礼貌地请求拿回羽毛球,整个过程不足五分钟。
小明见我一下就拿回了球,惭愧地说:“原来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啊!”学习上,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可以让我们学得轻松、畅快。
课下,刚学完制取氧气这一课题的我正在苦苦地背实验步骤:“一、检查装置气密性,二、装药品,三、固定仪器,四、点燃酒精灯……”我嘴里反复地念叨着七个实验步骤,可这些毫无规律的信息真是“剪不乱、理还乱”,我花了好长时间也记不住。
材料作文审题训练二

材料作文审题训练二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远洋的航船在舱底放上“压舱石”,为了能在汪洋大海中航行得更加平稳。
运动员训练时在腿上绑上沙袋,为了能在比赛时跑得更快、跳得更远。
登山者背上沉重的登山器械,是为了能从容应对恶劣天气和突发状况,最终可以胜利登顶。
成长的道路,漫长而充满坎坷,负重其实是为了能更好的前行。
请以“负重前行”为题,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姓名和校名。
标题:文体:作文观点: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紫藤萝和牵牛花,没有挺拔的躯干,却凭借枯树和篱笆以昂然之姿向世人展示自己的美丽;篱笆和枯树,本无美景可言,却凭借牵牛花和紫藤萝,成就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成长过程中我们需要什么呢?请你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
标题:文体:作文观点: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①一根木头搁在山涧之上,下面深不见底,则敢于走过去甚少,但若横木置于地,则常人皆能步其上而过。
②小李第一次演讲,他事先也作好了充分准备,但一走上台,看到下面一礼堂黑压压的人,便浑身冒汗,脑子里一片空白,一句话也记不起来了。
读了以上材料后,你一定有所联想和思考。
请以“心理素质”为题写一篇作文。
标题:文体:作文观点:4.阅读下列材料。
按要求作文。
乌龟与兔子为他们俩谁跑得快而争论不休。
于是,他们定好了比赛的时间和地点。
比赛一开始,兔觉得自己是天生的飞毛腿,跑得快,对比赛掉以轻心,躺在路旁睡着了。
乌龟深知自己走得慢,毫不气馁,不停地朝前奔跑。
结果,乌龟超过了睡熟了的兔子,夺得了胜利的奖品。
生活中也会经常遇到弱者与强者比赛的情况,“龟兔赛跑的故事”能给我们有益的启示。
请以“比”为题写一篇作文。
标题:文体:作文观点:5.阅读下列材料。
按要求作文。
一天,国王去花园散心。
令他惊异的是,许多树木和花草竟停止了生长,缺乏生气和活力。
新材料作文审题(二)答案

新材料作文审题(二)(答案)名言警句类名言警句类往往是选择某一位名人的若干句话语作为材料。
一般情况下选择的言论常常是指导我们为人处世、勤奋学习等方面的内容。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上海东方卫视主持人采访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
问:“成为一个科学家需要什么?”丁答:“兴趣。
”问:“成为一个成功的科学家需要什么?”丁答:“兴趣。
”问:“成为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需要什么?”丁答:“还是兴趣。
”读了这样的“对话”,你有怎样的感悟?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说说你的看法。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
”这句名言表达形象,寓意深刻,它会引发我们不同的联想或感悟。
结合这句名言,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文体自选(除诗歌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3.阅渎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雨果有句名言:“痛苦能够孕育灵魂和精神的力量,灾难是傲骨的乳娘,祸患则是人杰的乳汁。
”在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真正的绝境,有的只是绝望的思维。
只要心灵不干涸,再荒凉的土地,也会变成生机勃勃的绿洲。
读了这段文字,引发了你的哪些联想和感悟?请自定立意,自定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4.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胡适先生是现代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无论做什么事情,他都格外谨慎小心,他曾对唐德刚先生说“人家以为我写文章,总是下笔千言,一挥而就,其实我写文章是极慢极慢的。
”李宗仁先生曾评论他说:“适之先生,爱惜羽毛。
”(注:爱惜羽毛——比喻为珍惜自己的名声,行事十分谨慎。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得抄袭。
5.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作文。
鲁迅说:若举世唯科学是崇,则人生将归于枯寂。
对此有什么看法,写一篇800字的文章。
注意:(1)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的范围之内。
(2)立意自定。
材料作文审题训练2

•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 太阳和风在争论谁更有威力。风说:“我来 证明我比你行。你看到那儿穿大衣的老头了吗? 我打赌我能比你更快地使他脱掉大衣。” • 于是太阳躲到云后,风就开始吹起来,愈吹 愈大,大到成了一场飓风,但是风吹得愈急,老 人把大衣裹得愈紧。 • 终于,风放弃了。然后太阳从云拮走出来, 对老人露出了灿烂的微笑。不久,老人开始擦汗, 然后脱掉大衣。太阳对风说:“你看,还是温和 与友善,比愤怒和暴力有威力。”
• 本材料可以采用多角度立意法:一是从孙 子这个角度,可立意为:“在模仿的基础上要 进行创新”“要批判地继承”“经验主义 要不得”等;二是从猴子这个角度,可立意为: “吃一堑,长一智”“要进行创新”等;三是 把二者结合起来立意,可以从模仿与创新﹑ 经验与创新﹑守旧与创新﹑继承与创新等 角度立异,论证它们之间的辨证关系,但重在 论证要敢于创新。
• 审题立意提示:我们可以把“一棵有毒的树”看作有缺陷、有过错、 对社会有一定危害性的人如失足青年、吸贩毒人员和各式各样的罪犯; 也可以把“一棵有毒的树”看作精华与糟粕共存的现象尤其是文化现 象。怎样对待这些人与物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做法。联想到我们学 过的课文,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一文中,对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 糟粕共存的现象早就作过精辟的阐述,即存其精华,去其糟粕。按照 新型话题作文“抓其一点不顾其余”的原则,我们可以只对其中一点 立意。 • 参考标题: 1、远离毒品,小心交友(着眼于第一种人) 2、 做人要有公德心(着眼于第二种人) • 3、归来吧,慈悲之心(着眼于第三种人)4、我们要有创新精神 (着眼于第四种人) • 5、换个角度看问题(着眼于第四种人)6、成功之道:化腐朽为 神奇(着眼于第四种人) • 7、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着眼于全部材料)8、仁者见仁,智者见 智(着眼于全部材料)
材料作文核心片段支撑过关训练二

材料作文核心片段支撑过关训练二作文题意支撑的方法1.内容支撑(材料支撑)2.思考支撑(分析支撑)3.结构支撑(开头过渡结尾点明中心)叙例与析例支撑题意的方法1、紧扣题意的要素叙例2、紧扣题意的要素析例3、支撑要具体要到位三.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50分)人们常说:“世界都一样,风景各不同。
”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客观世界都是一样的,为什么不同的人却能看出不同的风景呢?大概是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视野、不同的境界吧!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或叙述生活经历,或论述其中道理,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
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1.题意:2.题意中的要素:3.部分要素的理解:4.核心段思维导图:5.请你写议论文核心段:四.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50分)子日:“德不孤,必有邻。
”(《论语·里仁》)有德的人自有伙伴,有德的家庭会有芳邻,有德的国家必有友邦……凡有德者,都不会孤单,一定有亲近的朋友。
请你根据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題,不少于600字。
文章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1.题意:2.题意中的要素:3.部分要素的理解:4.核心段思维导图:5.请你写一个散文核心段:答案三.1.题意:视野、境界决定着人对世界的认知。
或面对相同的世界,视野、境界不同的人,会对世界获得不同的认识,会看到不同的风景。
或开阔视野、提高境界会对世界获得不一样的认识,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2.题意中的要素:A.视野、境界B.对世界的认知。
3.部分要素的理解:视野、境界:可都写,也可选其一学。
4.核心段思维导图:视野(境界)(详写)→人对世界的认知(详写)→感悟或分析5.请你写一个散文核心段:示例一有这样一个经典故事。
三个工人在砌一堵墙,有人问他们在干什么。
第一个气恼地说,我在砌墙;第二个笑答,我在盖一栋高楼;第三人开心地说,我们在建设一个新城市。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二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二[练习一] (2015·高考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也成了路。
●有时,走错路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如果没有走错了路,就不会发现好的路。
●世上没有走不通的路,只有不敢走的人。
上面三则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3)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1.[审题立意]认真审题,确定材料的立意。
答案:(参考示例)材料的中心是“路”,要弄清三种路的含义。
“没有路”是指要创新,“走错路”是指走路过程中遭遇困难、挫折等,“没有走不通的路”是指大胆走心中的路。
三句话的共性是“走”。
可围绕创新、困难、信仰、理想等来立意,联系社会时事来写作,写“走创新之路,成就辉煌人生”“大胆走坚持的路”等。
2.[立意过程]请思考这则材料的最佳立意,然后拟写三个能直接亮明观点、铿锵有力的题目。
答案:(②何妨开拓且前行③让梦想在路上起飞④打破藩篱,走自己的路[练习二] (2013·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几位朋友说起这样一段探险经历:他们无意中来到一个人迹罕至的山洞。
因对洞中环境不清楚,便点燃了几支蜡烛靠在石壁上。
在进入洞穴后不久,发现了许多色彩斑斓的大蝴蝶安静地附在洞壁上栖息,他们屏住呼吸,放轻脚步,唯恐惊扰了这些美丽的精灵。
但数日后再去,却发现这些大蝴蝶早已不在原地,而是远远地退到了山洞的深处。
大家若有所悟,那里环境也许更适宜吧,小小的蜡烛竟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题目自拟;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⑤不少于800字。
1.[审题立意]认真审题,确定材料的立意。
答案:(参考示例)敬畏自然需尊重自然;无心之举不可轻;人与人交往应学会尊重;做人处世需谨慎2.[立意过程]请思考这则材料的最佳立意,然后拟写三个化用诗文名句、含蓄典雅的题目。
作文审题思维训练二(附答案)

作文审题思维训练(二)1.对下面材料蕴含的哲理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沙特阿拉伯国王访问印尼时,适逢大雨,随从赶紧为国王打伞,一共七个随从为国王撑了七把伞。
结果是,国王缩着脑袋,浑身被淋得湿漉漉的。
七把伞,都挡不住一场雨,可见这场雨蛮大。
当然,这不是主要原因,淋湿国王的,不是从天上直接掉下来的雨水,而是从七把参差的伞上滑落、汇聚下来的水。
A.真正挡雨的伞其实就是一把,头上的伞多了反而会使你淋得更透彻。
B.自己打伞才最有效,因为可以根据情况适时调整雨伞的方向和高度。
C.不是有保护伞就能安全,也不是所有保护伞都能真正起到保护作用。
D.一个人以为自己有很多把保护伞的时候,往往也是最不安全的时刻。
2.对下列材料蕴含的哲理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农民问教授:“一个聋哑人到五金行买钉子,他先把左手的两个指头放在桌上,然后用右手做锤钉的样子。
店员拿出锤子,他摇摇头,用右手指了指左手的两个指头。
店员拿出钉子,他点点头。
这时,一个盲人走进来。
先生,请您想一下,他会如何买到一把剪刀?”教授从容答道:“简单。
他只要伸出两个指头,模仿剪刀的样子就可以了。
”农民笑起来:“先生,他不需要这样,盲人是会说话的。
”A.勿受既有认知限制B.莫因专业蒙蔽真相C.审慎辨析言语歧义D.勇于质疑权威观点3.安东每天独善其身,多读书,少说话,提高修养,净化心灵。
经过一段时间,他问上帝自己是否足够圣洁了。
上帝对他说:“鞋匠康德比你更圣洁。
”安东不服,来到康德的鞋店。
他问:“你到底做了什么让上帝认为你比我圣洁?”康德回答:“我也不知道,我只不过是一个鞋匠而已。
每次修鞋的时候,我总是将它当作上帝的鞋子来修理……”安东对什么叫“圣洁”似乎若有所悟。
下列对“洁”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A.所谓“圣洁”,就是如同上帝对待每一位顾客。
B.所谓“圣洁”,就是切实提高修养,净化心灵。
C.所谓“圣洁”,就是用自身修养对待每一个人。
D.所谓“圣洁”,就是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作文审题过关练习二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50分)
人们常说:“世界都一样,风景各不同。
”
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客观世界都是一样的,为什么不同的人却能看出不同的风景呢?大概是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视野、不同的境界吧!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或叙述生活经历,或论述其中道理,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
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1.题意:
2.题意中的要素:
3.部分要素的理解:
4.核心段思维导图:
四.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50分)
子日:“德不孤,必有邻。
”(《论语·里仁》)
有德的人自有伙伴,有德的家庭会有芳邻,有德的国家必有友邦……
凡有德者,都不会孤单,一定有亲近的朋友。
请你根据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題,不少于600字。
文章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1.题意:
2.题意中的要素:
3.部分要素的理解:
4.核心段思维导图:
五.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50 分)
去年,我国家庭服务和早期教育领域因种种缺陷导致了一些恶性事件。
有创业者认为,缺陷的存在虽然带来一些问题,但也预示着下一轮的创业机会。
这些领域的需求已经非常饥渴,创业者如果能针对缺陷提供优质的供给,就一定会是大生意。
所以,这两年一个大的创业风口便是家庭服务和早期教育。
的确,生活的缺陷中往往隐藏着创造的机会。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 600 字。
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1.题意:
2.题意中的要素:
3.部分要素的理解:
4.核心段思维导图:
答案
三.1.题意:
视野、境界决定着人对世界的认知。
或面对相同的世界,视野、境界不同的人,会对世界获得不同的认识,会看到不同的风景。
或开阔视野、提高境界会对世界获得不一样的认识,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2.题意中的要素:
A.视野、境界
B.对世界的认知。
3.部分要素的理解:
视野、境界:可都写,也可选其一学。
4.核心段思维导图:
视野(境界)(详写)→人对世界的认知(详写)→感悟或分析
5.请写出可支撑题意的事例
1.曹冲称象
2.司马光砸缸
3.二战中绕过马其诺防线
4.木匠丟失手表,众人在木匠房的刨花中找
寻,小孩听声音找到
居里夫人获奖后应付记者、学者来访不厌
其烦,将椅子搬出房间、将大门紧闭,挂上“生人勿扰"的木牌。
6.高斯做1至100的数字加法
7.一台精密仪器,里面有近百个管子,需要找出每个管子的出口与入囗。
老花匠用香烟与粉笔完成任务。
8.日本作家川原砾想了解读者对自己作品《sA0》中主人公的看法,在聚会中一个人一个人地釆访,进展缓慢,酒店经理布置《给主人公写一封信》的悬赏活动。
9.乔布斯为手机如何防盗绞尽脑汁,聘用“黑客″设计防盗墙
10.张小龙设计微信取胜.
四.1.题意:
有德者,一定有亲近的朋友。
2.题意中的要素:
A.有德
B.有亲近的朋友
3.部分要素的理解:
有德:有美好的德行
4.核心段思维导图:
某人有怎样的美好的德行→有亲近他(她)的朋友→感悟或分析
五.1.题意:
缺陷中往往隐藏着创造的机会。
(从“是什么”的角度立意)
或我们要善于从生活的缺陷中获取创造的灵感。
或变缺陷为创造契机(从“怎么做”的角度来写)
2.题意中的要素:
A.生活的缺陷
解决缺陷问题的思考
B.隐藏着创造的机会
3.部分要素的理解:
缺陷:生活的缺陷
创造:针对缺陷的创造
4.核心段思维导图:
生活中的缺陷→解决缺陷问题的思考→针对缺陷的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