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二首——《夜宿山寺》(含反思)
《夜宿山寺》教学反思

《夜宿山寺》教学反思
《夜宿山寺》是一首五言绝句,是唐朝诗人李白的浪漫主义佳作。
全师写了作者晚上在山上寺院看到和想到的,生动勾勒出山上寺院楼高的特点。
上课伊始,开展了一个班级诗词大会。
一是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二是给学生一个导向,鼓励他们平时多积累古诗。
接下来,理解诗题“夜宿山寺”,借着机会,渗透学习古诗的方法:先理解单个的字词,再把意思连起来。
在理解整首诗的意思的时候,我就要求学生发挥想象,试着去理解其中的诗句,这首诗浅显易懂,学生们都能理解。
在讲到“高百尺”的时候,我趁机告诉学生李白其他的诗中也有这样的大胆夸张的写法,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白发三千丈”等。
在诵读时,我的教学步骤是:自由读一一师范读一一节奏读一一想象读一一感悟朗读,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一边加上动作,只有这样如剥笋般层层深入,学生的朗读一次比一次有感情。
诗的第一句“危楼高百尺”就点出了寺庙的高,“危”并不是危险的意思,“危楼”不能理解为危险的楼,而是指很高的楼,
“百尺”不能理解为高一百尺,而是虚指很高的
高度,是一种夸张的写法,在这里还需向学生解释得更透
彻些。
夜宿山寺的教学反思(通用12篇)

夜宿山寺的教学反思夜宿山寺的教学反思(通用12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们的教学记录下来,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学反思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夜宿山寺的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夜宿山寺的教学反思篇1通过读教材,我们可以看出《李时珍夜宿古寺》一文处于课本第五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而纵观这一单元的四篇课文,我们不难发现本单元的课文有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走向成功”的主题学习,这对于四年级处于学习疲乏期的孩子们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是信心的扶持,是方向的指领。
其次再看本单元后的练习,如:《说勤奋》课后练习5“给课文分段,说说段落大意”;《李时珍夜宿古寺》课后练习1“朗读课文,复述课文”;《维生素C的故事》课后4“默读课文,说说维生素C被人们发现的经过”;《奇妙的国际互联网》课后练习5“默读课文,想想为什么说国际互联网和我们息息相关”。
这些练习设计的目标无不指向学生复述、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培养。
为此,这篇课文可以确定以下四个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理解文中重点词语;3、能抓住课文重点段落,引导学生通过理解、感悟课文内容,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
4、能运用抓住关键词或连接段落大意的方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针对以上教学目标,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我在教学中注意了以下几点:一、处理好“小故事”与“大背景”的联系。
“李时珍夜宿古寺”这件事,相对于李时珍修《本草》来说,只是其中的一个小故事。
可是就是在这个小故事中,可以看到一个为了实现人生目标,造福人民的高大形象。
所以,在处理教材时,我决定把这个“小故事”与修《本草》这个“大背景”紧密结合来进行教学。
由于学生对李时珍和《本草纲目》比较陌生,所以我在导入部分用谈话方式向学生介绍了李时珍以及《本草》的巨大历史成就,并让学生读一读评价、说一说体会,使学生感受《本草纲目》在医药史上的重要地位,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更为理解下文“修好本草,万民得福”打下了基础。
最新《夜宿山寺》教学反思与评价(12篇)

最新《夜宿山寺》教学反思与评价(12篇) 《夜宿山寺》教学反思与评价篇一诗歌教学对我而言有一定的难度,其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感受诗人大胆的想象以及诗人对山、楼之高的感叹赞美之情。
在教学中,我把教学重点放在诗歌的朗诵上,在揭示课题理解课题意思后,让学生自由读诗歌,然后通过指名学生读,男女生合作读,分小组读等方式,让学生熟读成诵,初步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在理解诗歌意思时,我先让学生试着自己说说诗句的.意思,然后再逐步理解诗歌词语意思,让学生对诗句意思有一定的理解。
在这一环节中,我觉得自己有点操之过急了,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理解,而是过于迅速地将诗句中字词的意思告诉了学生,在以后的教学环节中需要去改进。
同时在引导学生理解诗人夸张手法的运用时,做的不是很到位,在教学”恐惊天上人“时,学生质疑:天上没有神仙,诗人为什么这样写呢?我直接告诉学生这里诗人运用了夸张的写法,但是显然,孩子们对夸张这一修辞手法并不是很理解,这一环节的教学需要我去思考。
在今后的的教学中放慢速度放低要求,以孩童的视角去思考问题、设计问题;同时在今后的教学中充分地备自己,重视课堂的生成,打开陈旧的模式,放开想象的翅膀,让语文课大语文化。
《夜宿山寺》教学反思与评价篇二《夜宿山寺》写的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夜晚投宿在山寺中的观感。
此诗想象奇特,构思新颖,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读后令人赞叹,不愧为千古传诵的名篇。
全诗四句。
首句点明中心,“百尺”一词极言其高,夸张地突出了寺院里高楼之“高”。
以下三句是形象的描写。
第二句具体写出了寺院楼房的高势:仿佛住在楼上的人一伸手就可以摘取星星似的;三、四句写得就更为奇妙、逼真,诗人好像已经住到了天上和仙人比邻相守一般:我不敢高声谈笑,恐怕打扰了天上的仙人。
寥寥二十字,诗人通过大胆夸张和奇特想象把一个“高”字写绝了,给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山本身就高,楼凭借山势更显其高,从而表达了诗人向往清高仙逸生活的情趣。
《夜宿山寺》教学反思与评价

夜宿山寺教学反思与评价介绍《夜宿山寺》是中国古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篇抒怀诗。
诗中描绘了诗人在夜晚迷路后,偶然来到山寺,寻求庇护和慰藉的情景。
这首诗深情浓烈,意境深远,可以作为教材用于文学教学。
在教学《夜宿山寺》这首诗时,我遇到了一些挑战和困难,也取得了一些收获和改进。
本文将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并进行评价。
反思1. 教学内容准备不充分在教学《夜宿山寺》之前,我没有充分准备相关的教材和资源。
我只是凭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进行讲解,而忽略了学生对于诗歌的初步认知和学习需求。
这导致了教学效果不佳,学生缺乏对于诗歌鉴赏的兴趣和理解。
2. 教学方法不够灵活在教学过程中,我过于依赖讲解和背诵,缺乏与学生互动的环节。
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失去了主动学习的机会,也限制了他们对于诗歌深入理解的能力。
应该采用更多的讨论、演绎、小组合作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作能力。
3. 缺乏评价和反馈机制在教学过程中,我没有给学生提供有效的评价和反馈。
这使得学生无法及时发现和纠正自己的问题,也无法得到及时的肯定和激励。
评价和反馈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应该及时给予。
改进1. 提前准备教学资源在开展教学之前,我应该提前准备相关的教材和资源。
可以搜索相关的诗歌解析和鉴赏资料,以及与学生交流和理解诗歌需要的基础知识。
这样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2. 多样化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可以分组讨论、演绎诗歌情境、进行创作比赛等活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
同时,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展示相关的图片、音频和视频,突破传统教学的限制。
3. 提供评价和反馈在教学过程中,应建立评价和反馈机制,及时给予学生的学习成果以评价和肯定。
可以采用课堂小测、课后作业、学生互评等方式,帮助学生发现和纠正问题,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和讨论。
同时,也可以通过个别辅导和讨论,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和水平,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夜宿山寺》教案及反思

《夜宿山寺》教案及反思18、夜宿山寺教学目标:1、研究11个生字,会写8个汉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
3、了解古诗《夜宿山寺》的内容,初步体会诗的意境,感悟诗的意思,能说出从哪看出山寺很高。
教学重点;1、研究11生字。
2、正确、流利的读诗,感悟诗的意思。
教学难点:1、规范、端正、整洁地写字。
2、了解诗的内容,能说出从哪看出山寺很高。
教学准备:1、XXX头像一个。
2、一座高山和星星及诗歌。
3、介绍中国语言文字及研究后的希望,有背景。
一、导入。
11、以拜访名人导入:小朋友好,今天呀,老师要带大家去拜访一位古代的名人。
他是谁?让我们一起来敲敲门,来,一起来,咚,咚,咚!,门开了,是谁?(XXX)对了。
(出示XXX头像)2、熟悉诗人XXX。
老师:XXX是什么人?我们晓得他哪些作品?(《静夜思》、《古朗月行》——)过渡:小朋友,XXX是一本性格非常豪放的人,这天,他登上了一座高山。
(电脑出示一座山)在这座高山上还有一座高高的寺庙。
夜深了,XXX站在寺院的楼台上,仰视满天的星星,觉得美丽极了,于是,他睁开精妙的想象,写下了一首有名的古诗——《夜宿山寺》。
(板书:夜宿山寺)二、解诗题。
1、从课题中,你晓得了什么?2、请看古诗读准下列字音:寺、宿、恐。
(认读生字时,字形相近的可以放在一起识字,如:“寺”和“诗”,可以让学生比较一下字音字形。
)宿(留宿)(宿舍)寺(佛寺)(寺庙)危(危险)(危机)辰(星辰)(辰时)2恐(惊恐)(恐怕)惊(惊喜)(惊吓)似(好似)(似乎)庐(庐山)(草庐)笼(包围)(笼络)苍(苍白)(苍松)茫(茫然)(白茫茫)三、明诗意。
老师:小熊猫提醒大家,请个体同学读一读。
(电脑出示读诗歌的要求:1、身子坐直。
2、眼离书一尺远。
)老师:请小朋友按照小熊猫的要求自由地、轻声地读一读古诗。
还这样读呢《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XXX上/人。
(学生自由朗读、男女生对读、师生对读、学做小诗人诵读。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参考2) 古诗二首——夜宿山寺

本文来源:由一线教师精心收集整理/word
可编辑
(教学反思参考2)古诗二首——夜宿山寺
这首诗歌很多孩子都能倒背如流,如果一开始就出示诗歌的四句诗,孩子们肯定觉得乏味,这就不得不动脑筋想想怎么引入课文了。
上课前,我事先在黑板上画了一幅画,和诗歌所描绘的内容大致相似。
上课后,我请孩子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黑板上画的是什么样的景色。
(确实有点考手艺,幸好是简笔画)接着,让孩子们用自己的心情去体会这画中的景色,调动起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并引起大家的共鸣,用自己的话语让大家置身于其中,也就是通感的教学手法。
这时,孩子们仿佛已经知道了我的目的,都顺着诗歌的意思去理解,很自然的就引出了诗歌。
这个时候孩子们读起来就琅琅上口了,而且感情色彩也很浓厚,比起干巴巴的说教,效果好像好了许多。
当然,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更多的思考有趣而又简洁的引入,迅速抓住孩子们的注意力,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
您的支持,是我们努力的动力!
1 / 1。
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夜宿山寺》教学反思

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夜宿山寺》教学反思教材分析:《夜宿山寺》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中的一首。
诗人李白用平易的语句,绝妙的想象,表达了他夜宿山寺身临高处的感受。
全诗仅20个字,但足以令读者身临其境。
教学此诗就要引导学生置身于夜静、星朗、山高、楼危的情景之中,体验诗人的感受。
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新词,能正确书写“危”、“敢”、“惊”等字。
2.正确流利地诵读诗歌。
3.体会诗歌意境、诗人的感受。
4.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1.学会生字新词,能正确书写“危”、“敢”、“惊”等字。
2.正确流利地诵读诗歌。
教学难点:1.体会诗歌意境、诗人的感受。
2.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了解作者1. 出示李白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他吗?(李白简介)2.同学们,你们读过他写的诗吗?谁来朗诵给大家听听。
二、新课讲授他写过庐山、天门山、敬亭山等,是一个爱旅行的人。
这一天啊,李白又来到一座大山前,这是一座高高的山,山上有一座寺庙,爬了好半天才到山顶,于是他就住在山上的寺庙里,晚上闲来无事,又写了一首诗,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的《夜宿山寺》,板书课题。
咦,这是什么意思呢?看看我们班谁最懂李白。
(夜晚住宿在山上的寺庙里),说得非常好,你是第一个懂李白的孩子。
我好想代表李白给你点个赞!在这里,“宿”就是——住宿、投宿的意思。
(设计意图:从场景中导入,让学生可以从中了解李白写了好多描写景色的诗,引导学生在看到美景后,也可以试着写下自己的感受。
)同学们,你知道学习古诗需要闯三关吗?第一关读准字音。
1.学生朗读古诗。
2.出示生字卡片,学习生字。
学生查字典了解“危”的意思。
指导在这里“危”是高的意思。
3.生字游戏。
4.读准字音后,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
(设计意图:通过闯关的方式,激发学生上课的兴趣,让学生了解学习古诗第一个要求是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交给孩子们方法,方便后面的学习。
)第二关读出节奏。
18 古诗二首教学反思(4篇)【部编版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人教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反思(4篇)《古诗两首》教学反思《夜宿山寺》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诗人李白用平易的语句,绝妙的想象,表达了他夜宿山寺身临高处的感受。
诗题的意思是:夜晚投宿在山上的寺院里。
全诗共四行,前两行“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是从视觉感受上写出楼高,后两行“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从听觉上进一步烘托出楼高。
诗人用极度夸张的笔调形象、生动地勾勒出山上的寺院楼非常高。
全诗仅 20 个字,但足以令读者如亲临其境,亲感其情。
教学此诗就要引导学生置身于夜静、星朗、山高、楼危的情景之中,体验诗人的感受。
《敕勒歌》语言直白如画,艺术概括力极强。
反映了敕勒族人民的生活,表现了他们对生活、对家乡的热爱。
它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朝的一首民歌,具有北朝民歌所特有的明朗豪爽的风格,境界开阔。
整首诗场面宏大,意境高远,层次清楚,语言通俗,充分表达了牧人对草原风光的热爱之情,对家乡的赞美之情。
“敕勒川,阴山下”,这句诗交代了牧民居住的大草原就在阴山脚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这句写天空像圆圆的蒙古包大屋顶,笼罩着大地。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句主要写草地。
在蓝蓝的天底下,草原一眼望不到边,风时时吹来,茂盛的牧草低伏下去,一群群肥壮的牛羊从草里显露出来。
一、教学效果教学本节课我主要从诗歌的内容、情感、手法等角度对诗歌进行分析,学生在赏析诗歌的基础上,拓展到欣赏描写自己家乡的诗歌,通过练笔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家乡自豪感。
课上采用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式,让授课在讨论、合作的氛围之下进行。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读、背、识字的基础上,加入整体感知诗意、体会古诗描绘的意境的要求。
我在教学中,注意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诵读中感悟意境,体会感情,领悟内涵。
在这节课上,学生们充分发挥了自主学习的能力,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了学习中。
学生们的合作能力又一次得到了提高,也真正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语文的快乐。
二、成功之处1.运用多种多样的读书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的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古诗两首——夜宿山寺
[教学目标]
1.会写“危、敢、惊”三个生字。
2.借助拼音朗读古诗,熟读成诵。
3.通过看图读诗,使学生感受到山寺屹立山巅的非凡气势。
[教学重难点]
1.学习生字。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读出惊讶、赞叹的语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你们中间有谁读过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诗?能试着背一首吗?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李白夜晚住宿在山上寺院时所写的诗。
出示课题:夜宿山寺
二、初读感知
1.教师范读全诗,学生注意听不认识字的读音。
2.学生借助拼音初读全诗,圈出生字,多读几遍。
三、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宿、寺、危、辰、恐、惊。
请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
2.这些生字谁会读?
指名认读,“开火车”读,重点指导“宿”字的读音。
3.去掉拼音,小组检查认读生字。
4.猜字游戏:老师手中拿了一个生字娃娃。
谁来猜猜,老师拿的是哪个生字娃娃?
四、将生字宝宝放回诗中,多读几遍
1.学生自由读诗。
2.指名读词:
高百尺、摘星辰、高声语
3.指名朗读全诗。
五、借助插图,了解诗意
1.出示课件或文中插图,找一找,山寺在哪里。
2.假如你就站在这山顶寺院的高楼上,你会有什么感觉?相机出示前两行诗。
3.指导朗读前二行诗。
(1)老师配乐范读;
(2)学生试读;
(3)指名读;
(4)全班配乐齐读。
4.站在这高楼上,人们都不敢大声说话,害怕惊动了天上的神仙。
相机出示后两行诗。
(1)学生自由读后两行诗;
(2)指名配乐读;
(3)教师配乐范读;
(4)全班配乐齐读。
六、创设情境,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1.教师配乐描叙诗境,学生想象画面。
2.学生自读整首诗。
3.指名扮演小诗人,表演读。
4.师生配乐合作读。
七、选择作业(三者选其一)
1.自选乐曲配乐背诵全诗。
2.给诗配画。
3.李白还写过哪些诗,找一找,读一读。
(教学反思参考1)古诗二首——夜宿山寺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书生夜宿山顶寺院的情景,集中突出了寺庙高的特点。
诗的第一句“危楼高百尺”就点出了寺庙的高,“危”并不是危险的意思,“危楼”不能理解为危险的楼,而是指很高的楼,“百尺”不能理解为高一百尺,而是虚指很高的高度。
是一种夸张的写法,这时,可让学生回忆一下,你学过的李白哪首诗也很夸张的,《望庐山瀑布》中——飞流直下三千尺。
《夜宿山寺》的第三、第四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突出了诗人的浪
漫和无穷的想象力,《望庐山瀑布》中——疑是银河落九天。
也突出了诗人的浪漫和无穷的想象力。
由此可见李白是一个很浪漫,富有无穷的想象力的诗人。
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