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土地区路基设计指南

合集下载

冻土路段路基施工方案专项方案

冻土路段路基施工方案专项方案

冻土路段路基施工方案专项方案一、项目概况该项目是在冻土路段建设的道路路基,路基长度为XXX米,路宽为X 米。

该段路段为冻土土质,冻土厚度为X米。

二、冻土路段特点1.冻土土质特点:冻土是指土壤在长时间低温环境中冻结的状态。

冻土的性质与一般的土壤有所不同,它的抗剪强度较低、水分含量较高、变形能力较小。

2.冻融循环特点:冻土路段在冬季受到低温冻结,春季受到高温融化,这种冻融循环会引起路基的变形和不稳定。

3.冻土路基施工困难:由于冻土土质的特殊性,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土壤的冻结和融化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选择合适的建设方法和材料。

三、冻土路基施工方案1.前期准备工作(1)勘察设计:进行详细的勘察和设计,了解冻土层的厚度、温度和含水量,以及地下水位等相关信息。

根据勘察结果制定施工方案。

(2)材料准备:采购适用于冻土路基施工的材料,如抗冻土、排水材料等。

2.施工方法(1)地表冻结法:适用于冻土层较薄的情况。

先在地表开挖路基坑,然后在路基坑中安装冻结管,通过冷却管道的冷却循环,使路基土壤冻结成冰体,增加土壤的抗剪强度和稳定性。

(2)碎石填筑法:适用于冻土层较厚的情况。

在路基坑中填充碎石或骨料,形成稳定的路基。

(3)冻土加固法:适用于路基土壤较为松散的情况。

通过在路基土壤中注入冻结剂,使土壤冻结成冰体,增加土壤的稳定性。

3.施工步骤(1)清理路基坑:清理路基坑中的杂物和积水,确保施工区域干燥洁净。

(2)施工方法选择:根据冻土层厚度和土性,选择适用的施工方法。

(3)施工材料铺设:根据设计要求,将抗冻土和排水材料铺设在路基坑中。

(4)施工工艺控制:根据施工方法,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避免冻土层融化和变形。

(5)质量检验:对施工完成的路基进行质量检验,确保施工质量。

四、安全措施1.施工现场设置警示标志,提醒过往行人和车辆注意安全。

2.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确保施工过程安全。

3.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冻土线路地基与基础处理方案

冻土线路地基与基础处理方案

容提要输电线路经过冻土地区,进行详细的地质调查和收资,掌握沿线冻土性质、融沉等级、地温分布、水文地质情况、季节冻结层的冻涨等级是关键。

季节性冻土地段,存在于本工程河谷、河漫滩、地下水埋藏较浅的地段,最大冻结深度围的粉土、粘性土及粉砂具有冻涨性,冻涨级别为冻涨-强冻涨。

本专题结合呼伦贝尔地区季节性冻土地段的特点和我院在同类地基上基础防冻设计的经验,对季节性冻土地区基础型式及地基处理方案进行了分析研究,在冻涨土地基选择了梯形斜面基础,在强冻涨且地下水位很浅的跨河及沼泽地段,浅基础无法施工的塔基,选择了钻孔灌注桩基础。

多年冻土地段,根据呼伦贝尔地区多年冻土的类型、埋藏深度、融沉等级,提出了地基与基础的处理方案,在弱融沉的多冰冻土地基,采用了施工运行期允许融化的设计原则,推荐采用了梯形斜面基础,地基基底进行了清除多冰冻土的措施,防止地下冰融化导致的基础下沉。

在属融沉等级的富冰冻土地基,采用保持地基冻结状态的设计原则,利用冻结状态的多年冻土作地基,选择了钻孔灌注桩基础。

目录1呼伦贝尔段冻土分布及特点 (1)2季节性冻土地区线路地基与基础设计 (2)2.1冻涨对送变电工程造成的危害 (2)2.2季节性冻土地区线路地基与基础设计的主要原则 (4)2.3季节性冻土地区线路地基与基础通常采取的处理措施 (4)2.4季节性冻土地段地基与基础处理方案 (5)2.5季节性冻土地段地基与基础处理方案的选择 (8)3多年冻土地区线路地基与基础设计 (9)3.1多年冻土融沉对送电线路造成的危害 (10)3.2多年冻土地区线路地基与基础设计的主要原则 (11)3.3多年冻土的融沉性分析 (11)3.4多年冻土地区线路地基与基础设计方案 (15)3.5多年冻土地区线路地基与基础设计方案的选择 (15)4结论性意见 (16)1 呼伦贝尔段冻土分布及特点本工程线路穿行于呼伦贝尔市的鄂温克旗、新巴尔虎左旗,穿越大兴安岭,属严寒地区。

河谷、河漫滩及地下水埋藏较浅地段围的粉土、粘性土以及粉砂均具冻胀性,级别为冻胀~强冻胀,最大冻结深度3.12m,属季节性冻土。

关于多年冻土地区公路路基的设计

关于多年冻土地区公路路基的设计
维普资讯
第 1 卷 第 2期 6
20 0 8年 4 月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J r a o ou n l f Hul nb ir u e e Co g le e l
No. 2
Vo11 .6
Pub ih d i Ap i. 08 ls e n rl 20
( )融l 四 沉
大杨树段公 路的修建 中 , 试验 了多种处理病 害的方 法,进

步完善 了高纬度冻 土地 区路基病害的防治技术, 对今 后
多年冻 土地 区路基的 设计和 施工具有 重要指导意义。
二 、冻土地 区公路 的病害特征
多 年冻土区路 基上部 为季节融化层, 基底为多 年冻土
良 的工 程地质和 水文 地质 现象。
( )翻浆 一
收 稿 日期 :2 0 .62 0 70 .3 作者 简介 :刘 茂海 (17 一)男 ,汉族 ,呼伦贝尔市公路勘 测规划设计有 限公 司 ,工程师 。 93
..
7 . 9 .
维普资讯
者为河冰椎。它们漫延结冰就成为涎流 冰. 形成积冰掩埋路 基面的现象。它们—般 发生于初冬,成熟于深冬,消失于春 末。冰害容易使路面产生纵 向裂缝、横 向裂缝 、网裂等。
土,而西部高山、高原多年冻土区则属于高海拔多年冻土。
路面发生弹簧、裂纹、 鼓包 、 车辙、唧泥等现象, 称为翻浆。
( )冻胀 二
高寒不 良土质中所含 的水分在负温下结晶 , 生成各种 形 状的冰侵入而导致土体积 的增大, 使路 基隆起而造成面
层开裂 。 其主 要表现是土层 表面不 均匀的升 高。冻胀土与 结构物 基础之间主要产生 冻结力和冻胀力 ( 分为切向冻胀 力 、法向冻胀力、冻胀反 力) 。 ( )寒冻裂缝 三

冻土地区铁路路基设计

冻土地区铁路路基设计

冻土地区铁路路基设计手册(新修订)第一节季节性冻土一、季节性冻土的定义表层冬季冻结,夏季全部融化的土(岩)称为季节性冻土。

二、季节性冻土的分类(级)季节性冻土应根据土的类别、冻前天然含水率,冻结期间地下水位距冻结面的最小距离和平均冻胀率分为不冻胀、弱冻胀、冻胀、强冻胀和特强冻胀五类,详见表18—1。

表18—1 季节性冻土的冻胀分级土的类别冻前天然含水率ω(%)冻结期间地下水位距冻结面的最小距离h w(m)平均冻胀率η(%)冻胀等级及类别粉黏粒质量不大于15%的粗颗粒土(包括碎石类土、砾、粗、中砂,以下同),粉黏粒质量不大于10%的细砂不考虑不考虑η≤1Ⅰ级不冻胀粉黏粒质量大于15%的粗颗粒土,粉黏粒质量大于10%的细砂ω≤12 >1.0 粉砂12<ω≤14 >1.0 粉土ω≤19 >1.5 黏性土ω≤ωp+2 >2.0 粉黏粒质量大于15%的粗颗粒土,粉黏粒质量大于10%的细砂ω≤12 ≤1.01<η≤3.5Ⅱ级弱冻胀12<ω≤19>1.0粉砂ω≤14 ≤1.0 14<ω≤19>1.0粉土ω≤19 ≤1.5 19<ω≤22>1.5黏性土ω≤ωp+2 ≤2.0ωp+2<ω≤ωp +5 >2.0 粉黏粒质量大于15%的粗颗粒土,粉黏粒质量大于10%的细纱12<ω≤18 ≤1.03.5<η≤6 Ⅲ级冻胀ω>18 >0.5粉砂14<ω≤19 ≤1.0 19<ω≤23 >1.0粉土19<ω≤22 ≤1.5 22<ω≤26 >1.5黏性土ωP+2<ω≤ωP+5 ≤2.0 ωP+5<ω≤ωP+9 >2.0粉黏粒质量大于15%的粗颗粒土,粉黏粒质量大于10%的细纱ω>18 ≤0.56<η≤12Ⅳ级强冻胀粉砂19<ω≤23 ≤1.0 粉土22<ω≤26 ≤1.526<ω≤30 >1.5黏性土ωP+5<ω≤ωP+9 ≤2.0 ωP+9<ω≤ωP+15 >2.0粉砂ω>23 不考虑η>12Ⅴ级特强冻胀粉土26<ω≤30 ≤1.5 ω>30 不考虑黏性土ωP+9<ω≤ωP+15 ≤2.0 ω≥ωp+15不考虑注: 1平均冻胀率为地表冻胀量与设计冻深之比;2盐渍化冻土不在表列;3塑性指数大于22,冻胀性降低一级;4碎石类土当充填物大于全部质量的40%时,其冻胀性按填充物土的类别判定;5ωP——塑限含水率。

冻土地区路基处理方法

冻土地区路基处理方法

冻土地区路基处理方法冻土地区是指处于低温条件下土壤水分大部分或全部以冰态存在的地区。

由于冻土的特殊性质,对于路基的设计和施工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本文将介绍冻土地区路基处理的方法,主要包括路基选线、路基设计、路基施工和路基维护等方面。

一、路基选线在冻土地区进行路基选线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要点:1.路基应避免穿越活跃冻土带:活跃冻土带是指在冻土地区,每年温度在0℃以下的时间段内,土壤中的水分凝结成冰,并导致土壤体积发生变化的区域。

穿越活跃冻土带的路基容易产生沉陷和变形,影响路基的稳定性。

2.路基应选择冻土层较薄的区域:冻土层的厚度是影响路基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选择冻土层较薄的区域可以减小路基的变形和沉陷。

3.路基应避免穿越高温季节积蓄土壤水分较多的区域:在冻土地区,高温季节土壤中的冰会融化成水,使土壤变得湿润。

如果路基穿越这样的区域,土壤的湿润度会增加,对路基的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

二、路基设计在冻土地区进行路基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要点:1.路基高度的确定:路基高度的确定应根据冻土层的厚度和路基所处地区的气温条件来进行。

冻土层薄的地区,可以适当降低路基的高度,减小路基的变形和沉陷。

2.路面结构的设计:路面结构应考虑到冻融循环对材料的破坏和变形的影响。

可以采用冻结碴石或混凝土路面,以增加路面的强度和耐久性。

3.排水系统的设计:在冻土地区,排水系统的设计尤为重要。

由于冻土地区地下水位较高,土壤中的冰融化后会以液态水的形式存在,容易造成路基沉陷和变形。

因此,需要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确保路基能够及时排水,防止水分对路基的破坏。

三、路基施工在冻土地区进行路基施工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要点:1.压实措施:由于冻土地区的土壤含水量较高,施工中容易出现土壤的液化和土壤颗粒的分离。

为了增加路基的密实度,可以采用振动压实等措施。

2.路基加固:在冻土地区,为了增加路基的稳定性,可以采用加固措施,如加设排水管或加厚路基等。

3.施工时间的选择:在冻土地区进行路基施工时,需要尽量选择较暖的季节进行施工,以减少冻土的影响。

冻土路段路基施工方案设计专项方案报告

冻土路段路基施工方案设计专项方案报告

冻土路段路基施工方案设计专项方案报告一、项目概述本项目是在冻土地区进行路基施工的专项方案设计。

冻土地区的特点是土壤中含有大量的冻结水分,施工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土壤排水和保持路基的稳定性。

本专项方案报告旨在确定冻土路段路基施工的具体方案,并提出相应的施工措施和应对措施。

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路基设计,根据冻土地区的特殊性,路基设计必须遵循地质特征,保证路基的稳定性和排水性。

2.施工设备准备,选择适用于冻土施工的设备,如抓斗挖掘机、冻土机、温控设备等。

3.施工材料准备,采购适用于冻土地区施工的材料,如防冻剂、保温材料等。

4.人员培训,培训施工人员关于冻土施工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他们对冻土施工的认识和理解。

三、施工方案设计1.拆除旧路基,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用适当的方法拆除旧路基,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2.土壤处理,冻土地区中土壤中含有大量的冻结水分,必须采取措施降低土壤含水量,如灌浆、预冻等。

3.路基加固,根据地质条件,在路基底层、中层和表层进行加固,使路基能承受交通载荷。

4.防冻保温处理,采用防冻剂浇灌、保温层等措施,保持路基的温度,防止冻融变形。

5.排水处理,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避免冻水在路基内积聚,影响路基稳定性。

6.环境保护,施工过程中要注意环境保护,避免土壤和水体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四、施工过程中的应对措施1.预警机制,建立健全的施工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遇到的问题。

2.施工现场管理,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和施工质量。

3.施工材料的储存和运输,妥善储存和运输施工材料,防止材料受潮或损坏。

4.交通管理,施工期间要采取相应的交通管理措施,确保交通畅通和安全。

五、结论本专项方案报告对冻土路段路基施工提出了具体的方案设计和应对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土壤的排水和稳定性,选用适当的施工设备和材料,并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

通过合理的施工方案和应对措施,可以保证冻土路段路基施工的顺利进行,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

公路季节性冻土路段设计与施工技术指南

公路季节性冻土路段设计与施工技术指南

公路季节性冻土路段设计与施工技术指南目录1------------------------------------------------------------------ 总则a2-------------------------------------------------------------- 设计规定2.1------------------------------------------------------------ 基本规定2.2------------------------------------------------------------ 路线选定2.3------------------------------------------------------------ 路基高度2.4------------------------------------------------------------ 路基宽度2.5-------------------------------------------------- 路面的横断结构形式2.6---------------------------------------------------------- 路基边坡率2.7------------------------------------------------------------ 排水系统2.8------------------------------------------------ 桥涵过冻土地段的设计3---------------------------------------------------------- 施工技术规范3.1------------------------------------------------------------ 路基处理3.2------------------------------------------------------------ 施工机械3.3------------------------------------------------------------ 施工管理3.4------------------------------------------------------ 质量检验与验收4---------------------------------------------------------- 路基防护措施4.1-------------------------------------------------------------- 采暖法4.2-------------------------------------------------------------- 盖板法4.3------------------------------------------------------------ 换热管法4.4-------------------------------------------------------------- 通风法4.5-------------------------------------------------------------- 热桩法4.6-------------------------------------------------------------- 添加法4.7------------------------------------------------------------ 其他措施5---------------------------------------------------------- 路面结构设计6-------------------------------------------------------- 质量检验与验收7---------------------------------------------------------------相关问题7.1------------------------------------------------ 永冻土路基的变形规律7.2---------------------------------------- 冻融对路基路面结构的影响机理7.3-------------------------------------------------- 路基路面结构的选择附录A------------------------------------------- 各国公路标准对比一览表附录B------------------------------- 各国公路设计标准道路结构形制一览表结论---------------------------------------------------------------24页1 总则本规范的制定依据是《公路工程技术规范》(JTG B01-2014)中的有关技术规定,参考考虑了国外在公路冻土工程设计和施工方面的常规做法,并与我国公路工程的实际情况提出的。

多年冻土地区公路设计及施工技术细则

多年冻土地区公路设计及施工技术细则
工程地质条件和场地复杂程度。
场地复杂 程度
复杂场地
一般场地
勘察场地复杂程度
冻土温度 (℃)
含冰 状态
不良地质 现象
≥-1.5
厚层地下冰 强烈发育 发育
≥-1.5
地下冰发育 一般发育
对环境 影响
影响大
有不利影响
简单场地
<-1.5
地下冰不发 育
不发育
无影响
4
工程地质勘察
工程地质勘察与取样 工程地质勘察适宜的时间应有利于工作,又不至于过多影响冻土环境。










青康公路(G214):是青海、西藏两省区干线公路,穿越约300km多年冻

土,全段二级标准,沥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共存,平均速度约为70km/h,

现正进行高速化改造









新藏公路(G219):是连接新藏两省区唯一干线,是中印、中巴边境战略

主通道,穿越累计380km多年冻土区,无高级路面,2003年开始升级改建,
别是《成套发技和术振》兴的东入完北国成老家取工高得业速众基公多地路突战网破略规性决划成策,的未需来要高。速公路建设
果,然而至对今科没学有贯行彻中业后必技续将术公面规路临范建众出设多台中新。和的谐问交题通。的考理虑念高速公路建
具有重要意设义特。点与多年冻土地区特殊条件,形成导向
性文件,迎接新挑战。

• 7.5 垫层 – 垫层设置要求 – 宜采用粒料,厚度宜大于20cm
7
沥青路面设计
沥青面层材料的选择 多年冻土区气温低、降温速率快、昼夜温差大、日照强烈、紫外线辐射强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震后交通基础设施重建技术系列指南之七多年冻土地区路基设计指南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管理中心二○一○年四月前言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地区发生了7.1级地震,这是继两年前“5.12汶川大地震”后,在我国境内发生的又一次破坏性大地震,给玉树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也给玉树地区的公路、桥梁等交通基础设施带来了巨大的破坏。

为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指示精神,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的抗震救灾部署,支援玉树灾区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我们遴选了部分与抗震救灾有关的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成果,并编印了《震后交通基础设施重建技术系列指南》,希望能为灾区交通基础设施重建提供参考,并藉以为灾区重建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管理中心二○一○年四月目录1 总则 (1)2 路基设计 (2)2.1 一般规定 (2)2.2 路堤设计高度 (3)2.3 低填浅挖路基 (8)2.4 路基边坡及护道 (10)2.5 路基排水 (10)2.6 其它不良地质地段的路基设计 (12)2.7 路基借土 (13)3多年冻土道路环境检测与管理 (14)多年冻土地区路基设计指南附录 (15)附录一沥青路面路基设计高度公式中S的确定 (15)附录二 XPS板隔热层路基设计主要参数 (17)附录三通风管路基设计参数 (18)附录四热棒路基的设计参数 (18)附录五碎石路基设计参数与要求 (19)附录六冻土融土的热物理参数 (20)1 总则第1.0.1条本设计指南依据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和多年冻土地区公路工程设计任务,并参考《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和其他多年冻土地区研究成果中所确定的原则编制,其目的是指导多年冻土区公路路基设计。

第1.0.2条多年冻土地区路基工程设计中,为确保路基稳定,使路基设计经济合理,降低全寿命成本。

应根据“有的放矢、合理经济”的设计原则,对不同的冻土类型,分别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法。

第1.0.3条公路路基宽度设计原则上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级公路标准进行,特殊地段可适当降低技术标准。

第 1.0.4条采用本设计指南时,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规范或规定的要求。

第1.0.5条路基工程设计应在综合分析勘察资料基础上,吸收消化国内外成功的研究成果,充分考虑建设环境的影响,论证地确定路基工程设计方案,以保证路基设计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第1.0.6条对于旧路建设整治工程,路基设计时,低温多年冻土地区(放热型、吸热型)路基设计以“保护冻土”为原则;高温多年冻土地区(过渡型和残留型)路基设计以“控制融化速率”为原则,采用“主动降温与被动保护相结合、治理路基病害与治理环境相结合”的工程措施,路基临界高度不再是高温多年冻土区路基设计的主要控制指标。

第1.0.7条对于新建公路路基,路基设计时,低温多年冻土地区路基设计以“保护冻土”为原则;高温多年冻土地区路基设计以“控制融化速率”为原则,采用“主动降温与被动保护相结合、保护冻土路基与保护冻土环境相结合”的工程措施,路基临界高度不再是高温多年冻土区路基设计的主要控制指标。

2 路基设计2.1 一般规定第2.1.1条多年冻土区公路路基设计应以完善、准确、可靠的工程地质勘测资料为依据,充分考虑冻土条件,并尽量减少对多年冻土的热干扰,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确保路基的稳定性。

第2.1.2条多年冻土地区路基设计原则,要依据区内冻土分布的多样性和变化的复杂性以及路面类型而定,同时要考虑到全球气候周期性波动对冻土路基的影响,故在设计冻土路基时不宜采用单一的原则,而是要根据冻土区内气候、冻土条件与道路工程建设的技术经济可行性与合理性,采用不同的设计原则。

第2.1.3条设计原则的应用既要正确确定应用对象与应用范围,又要认真确定合理路基高度及对应的路面类型。

第 2.1.4条由于多年冻土融化引起的道路路基不均匀下沉是影响路基设计的主要因素,因此,路基设计首先考虑如何控制多年冻土层的融化,正确评估冻土发生融化后的变形值。

在这一指导思想下对应的设计原则有:保护冻土设计原则,即:保持多年冻土上限不下降或略有上升;控制冻土融化速率的设计原则,即:保持多年冻土融化引起的路基下沉变形不影响路面的正常使用或在一定时期内多年冻土融化引起的路基下沉变形不降低公路的服务水平;预融的设计原则,即:让多年冻土预先融化,直至稳定到一定深度为止,再按一般地区路基设计。

各类设计原则的适用范围见下表:设计原则与适用范围第2.1.5条用粗粒土填料填筑路基,对路基水稳定好,用细粒土填料对保护路基基底冻土好。

填料类别应综合考虑,既要宜采取因地制宜,就地取土的原则,降低造价,又要保持路基的水稳定性、热稳定性和强度。

第2.1.6条 在特殊路段,路基填料的选择一定要慎重,要考虑各种控制因素,合理和有效的选择填料,对不适宜的填料要严格禁用,有时远距离取土也是必须的。

下列土类要严格禁止在任何地段作为路基填料:草皮、富含腐植土、草炭和泥炭土等。

第2.1.7条 路基设计方案、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方法等应保证路基稳定,充分利用有利于工程质量的施工季节并满足施工期间车辆通行的需要。

第2.1.8条 对于填筑在地面横坡大于1:2.5的新线路堤,应验算路堤沿基底中冻融界面滑动的稳定性。

冻融界面的抗剪强度由现场试验或室内试验确定,当无条件试验资料时可查阅有关文献。

2.2 路堤设计高度第2.2.1条 根据地温测试结果,多年冻土地区路基设计时,一般均按保护冻土原则设计。

一般路段均采用填方路基,尽量避免挖方路基形式,但由于路线标高控制而不能采用填方路基时,则采用预融冻土的设计原则。

填方路基一般不低于1.5米,但也不宜超过3.8米。

一般路基横断面如图1-1。

图2-1一般路基横断面图第2.2.2条 路基设计按保护冻土的设计原则进行设计,应通过计算确定路基临界高度确定路基设计高度。

沥青路面下路基临界高度:H 沥=2.87-0.44h 天 (2-1)沥青路面下路基设计高度H 设= H 沥 +S+△H (2-2)式中:H 沥─沥青路面下路基临界高度(米);h 天─多年冻土天然上限(米);H 设─沥青路面下路基设计高度(米);S ─多年冻土天然上限以上土层和路基填土压密沉降量(米);△H ─由于修筑公路和大气转暖对路基下多年冻土的热干扰造成在路基使用年限内多年冻土融化产生的沉降量(米)。

第2.2.3条 当路基设计高度不满足冻土临界路基高度时,则应设置XPS 板隔热层,隔热厚度以热阻等效关系计算。

即可以多层介质斯蒂芬方程(2-3),与不同厚度的EPS 板计算的沥青路面下融化深度与隔热层厚度的关系。

s I =)2(2412∑+∙-n n n n R R K t L (2-3)式中:I S —沥青路面的融化指数(℃·天);L n —第n 层的体积融化潜热(kcal/m 3);t n —第n 层的融化深度(m );R n —第n 层中融化层的热阻(h ·℃·m 2/kcal );ΣR n-1—第1层至第n1层的热阻之和(h ·℃·m 2/kcal ); K —地区修正系数,K =1.20~1.95第2.2.4条 在全球气温变迁的条件下,低温多年冻土的路基临界高度应考虑多年冻土地温变化与路基设计使用年限的影响,路基临界高度可采用下式计算:7876.41045.10542.00+⋅-⋅= h t H 天 (2-4)7876.41045.10542.00+⋅-∆⋅=天合h t H (2-5) 01.2)1999(0232.000+-⋅=t h 天 (2-6)式中:合H —路基合理高度(m ); t ∆—道路设计年限(a );0天h —路基设计所在年份(如1999年)的天然上限(m ); 0t —设计路基时的年份。

如假设道路的设计年限为20年,于2004年设计施工的新建路基合理高度的确定过程如下:)(126.201.2)19992004(0232.0m h o =+-⋅=天 (2-7))(56.37876.41045.1200542.00m h H =+⋅-⋅=天合 (2-8)第2.2.5条 对于不融沉或弱融沉多年冻土区路段(多冰冻土、少冰冻土),当其计算以融化压缩沉降量未超过路基允许沉降量时,则路基高度可按季节重冰冻区路基设计;当其计算以融化压缩沉降量超过路基允许沉降量时,或当路基设计高度由于路线纵坡控制不能足路基临界高度时,在路基中路面宽度范围内设置XPS板隔热层,XPS板隔热层的厚度以式(2-3)确定(见图2-2)。

图2-2 XPS板隔热层路基设计图第2.2.6条富冰、饱冰多年冻土区路段路基以填土路基为主,当路基设计高度不能足路基临界高度或不经济时,在路基中路面宽度范围内设置XPS板隔热层, (见图2-3),并在路肩外侧设置热棒,热棒设计间距4.0米(见图2-3),如路基设计高度大于2.5米,且路基走向与当地冬季风向基本垂直时,也可设计为通风管路基(见图2-4)。

第2.2.7条含土冰层与厚层地下冰路段路基以填土路基为主,并拟在路基中路面宽度范围内设置XPS板隔热层,XPS板隔热层厚度以式(2-3)确定,并在路肩外侧设置热棒,热棒设计间距3.0米(见图2-5);如路基设计高度大于2.5米,且路基走向与当地冬季风向基本垂直时,也可设计为通风管路基(见图2-4)。

第2.2.8条当公路通过地表横坡较大、地表水发育,且公路沿线石料丰富时,路基可设计为碎(片)石路基(图2-6),碎(片)石层厚1.2-1.5米,并根据公路通过地带的冻土类型增设XPS板隔热层(图2-7)或热棒路基(图2-8)等。

图2-3 XPS板隔热层与热棒路基设计图(1)图2-4通风管路基设计图第2.2.9条 当路线通过地段地表水、地下水(泉水或冻土沼泽)发育,又是高含冰量路段时,为确保路基稳定性,拟采用以桥代路。

第2.2.10条 对按保护冻土设计原则设计的路基,其设计高度也可采用路基临界填土高度加安全高度计算(式2-9)。

S MH H +=临设 (2-9) 式中:M-综合修正系数,依据冻土类型及上限深浅确定;设H -路基设计高度(m );临H -路基填土临界高度(m );图2-5 XPS 板隔热层与热棒路基设计图(2)图2-6 碎(片)石路基设计图图2-7 碎(片)石与XPS 板隔热层路基设计图天临BH A H -=天H -多年冻土天然上限(m ); A ,B-在不同地温带是不同的,随气温,地温升高而增加。

其具体值应由观测值回归得到;S-为季节融化层压缩沉降量(m );i i i i i i i i h q a h p a h A S ∑∑∑++= i A -第i 层冻土的融化下沉系数,%;i a -第i 层冻土的融化压缩系数,1)(-mpa ;-I h 第i 层冻土厚度,(m );i P -第i 层土中平均附加应力,()Mpa i q -第i 层土中点处土的自重应力,()Mpa ;图2-8 碎(片)石与热棒路基设计图第2.2.11条 按控制融化速率设计原则,道路路基设计高度为;融设H H =(1-φKwKnKtP )式中:设H -路基的设计高度,(m );-融H 路基土标准融化深度,(m );Hw -路基土含冰量的修正系数(0.7~1.1);Kn -路基施工影响系数(1.16~1.22);P -历年平均融化速度;Φ-融化速度衰减系数;t -道路使用年限,以年计;第2.2.12条 在计算沥青面下人为上限时,首先应分析历年勘探资料,进行冻土地质分段,分段时要注意照顾最不利冻土路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