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国际金融讲义3

合集下载

《国际金融讲义》课件

《国际金融讲义》课件

4 掌握国际投资策略
学习国际投资的基本理念和策略,提高投资 决策的准确性。
课程大纲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国际金融的基本概念 国际金融市场与外汇市场 金融风险管理 货币政策与贸易平衡 国际投资与跨国公司
课程内容
1
第一章
国际金融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全球金融市场的结构与机制。
2
第二章
外汇市场和汇率制度,国际收支及汇率形成的影响因素。
《国际金融讲义》PPT课 件
欢迎来到《国际金融讲义》PPT课件,本课程将带您进入精彩的金融世界,探 索全球经济的奥秘。
讲义说明
本讲义将深入介绍国际金融的关键概念和理论,帮助学员全面了解金融市场、 外汇市场和国际投资。
同时,本课程还将重点关注国际金融中的重要问题和挑战,如金融风险管理、 货币政策和贸易平衡。
小组讨论与案例分析
• 组织学员进行小组讨论 和案例分析,激发思维 和合作能力。
• 通过讨论和分析实际问 题,提高学员的问题解
• 决鼓能励力学。员提出自己的见 解和观点,培养批判性 思维和创新能力。
课堂练习和作业
• 提供课堂练习和作业, 帮助学员巩固所学知识
• 和通技过能练。习和作业,评估 学员的学习进展和理解
通过学习本讲义,学员将具备全球金融领域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为未来的职 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课程目标
1 深入了解国际金融体系
掌握国际金融市场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方法。
2 分析并应对金融风险
了解金融市场中的风险因素,学会有效管理 和应对风险。
3 理解货币政策的重要性
掌握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了解各国央行 的政策措施。
3
第三章
金融风险的种类和评估,金融衍生品的使用与管理。

国际金融学讲义3

国际金融学讲义3


心理预期
财政赤字
(一)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是一国对外经济活动的综合反映,其收支 差额直接影响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并在很大程度上 决定了汇率的基本走势和实际水平。
逆差 外汇需求增加、供给减少 外币升值、本币贬值
(二)通货膨胀差异
通货膨胀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对汇率产生影响。
一是通过影响进出口贸易影响汇率:当通货膨胀使一国的物
三、外汇的作用 1.充当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 2.促进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 3.体现一国的经济地位。
四、汇率及其标价方法 (一)汇率
汇率是指一种货币与另一种货币的交换比例。广义上 讲,汇率是两国货币的相对价格,即以一种货币表示的另 一种货币的价格。
由于两种货币的相对价格可用这两种货币互为表示, 即以本国货币表示外国货币的价格,或以外国货币表示本 国货币的价格,因此汇率有两种不同的标价方法。
实际操作汇率
一般来说,汇率可简单地分成两大类:一是由政府制定的 官方汇率;二是由外汇市场供求因素决定的市场汇率,也称汇 价。从外汇交易的角度看,汇率还有以下六种分类:
(一)根据是否基准分:基础汇率和套算汇率
1、基础汇率(basic exchange rate):指一国所制定的本 国货币与基准货币之间的汇率。
EER Eiqi
2、如果将现期有效汇率与某一基期的有效汇率进行比较, 可得到有效汇率指数:
eer ei*qi
3、如果将名义有效汇率指数按物价指数进行调整,可得到 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公式为:
eer*eerPf /Pd
(七)根据汇率制度分: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
1、固定汇率:政府运用行政手段或法律手段选择一个 参照物,并确定、公布和维持本国货币与该单位参照物之间 的固定比价。

国际金融讲义

国际金融讲义

第一讲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账户与国际收支账户一、国民收入账户封闭经济条件下的国民收入账户:Yd=C+I+G(需求);Ys=C+Sp+T(供给)Yd=Ys,则:C+I+G=C+Sp+TI=Sp+T-G(因为T-G=政府储蓄)I=S (S=Sp+(T-G)Sp私人储蓄)开放经济条件下:Yd=C+I+G+XYd=C+Sp+T+MC++G+X= C+Sp+T+MX-M=Sp-I+T-G S=Sp+(T-G)X-M=S-I X-M=TBY=I+C+G+TB,TB=S-I S=TB+I国内生产总值GDP领土为标准,国民生产总值GNP居民为标准,GNP=GDP+NFP(净要素收入)净要素收入=工薪+利润+利息+债息+利润(各种投资收益)+单方转移CA=TB+NFP二、经常账户的宏观经济分析1、经常账户与进出口贸易如果不考虑净要素收入,则:CA=TB=X-M,即NFP=02、经常账户与国内吸收Y=I+C+G+X-M(NFP=0)A=I+C+G,即国内吸收Y=A+X-M CA+Y-A含义:开放经济条件下,国内供求即收入与支出并不一定要相等,差额可通过进出口来调节,经常收支的顺差说明国内的收入大于国内的支出,逆差说明国内的支出大于国内收入。

3、经常账户与国际投资头寸国际间商品与服务流动对应着国际间资本流动,不同时期的经常账户余额累积起来就形成了一国在外的各种资产与负债,反映一国某一时点上对世界其他地方的资产与负债的概念就国际投资头寸(IIP)而一国对外资产与负债相抵后的净值就是净国际投资头寸(NIIP),一国某一时期内的经常账户余额,会形成新的净国外资产(或负债),国际投资头寸综合反映了一国在海外的资产负债状况,它可以通过影响一国财产总量等多种途径作用于一国经济。

一国的对外资产是有限的,而对外债务终归需要偿还,因此,国际头寸问题意味着经常账户可以在某一个或几个时期内出现逆差,但不能永远维持逆差,而是多个时期内受到约束时,这就要求宏观经济进行相应调整。

2009国际金融第四65页PPT

2009国际金融第四65页PPT

易壁垒、扩大内需 币升值
持续顺差
外币贬值、本
5、市场的投机活动
1)稳定性投机:信息对称、理性决策,使市场汇率变 动趋缓,接近平价(完全、无摩擦市场)。
2)非稳定性投机:信息不对称、非理性决策,“羊群 效应”+“传染效应”,追涨杀跌,使市场汇率大幅
度偏离平价 (不完全、有摩擦市场)。
南京大学商学院
6、政府干预
南京大学商学院
•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各成员国应公布各自货币按 黄金或美元来表示的对外平价,其货币与美元的汇率 一般只能在平价上下1%的幅度内波动。如果汇率的波 动超过这一幅度,各成员国政府就有责任对外汇市场 进行干预,直接影响外汇的供给与需求,以保持汇率 的相对稳定。只有当一国国际收支发生“根本性不平 衡”,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已不能解决问题时,该国才 可以请求变更平价。
南京大学商学院
实际经验也表明,在两国社会生产条件、劳动消 耗水平和商品价格体系十分接近的情况下,通过比较 两国间的物价水平或比较两国纸币的购买力,可以较 为合理地决定两国货币的汇率。
南京大学商学院
(二)波动规则 在纸币流通制度下,汇率除以两国货币所代表的价值
量为基础外,而且还随着外汇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纸币流通制度下的汇率波动规则因所处国际货币体系的不 同而有差异。
国际金融学
第三章 汇率的决定与变动
南京大学商学院
第一节 汇率的决定 第二节 汇率的变动 第三节 汇率的主要理论
南京大学商学院
第一节 汇率的决定
一、金本位制度下的汇率决定 金本位制度泛指以黄金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制度,
包括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金币本 位制(gold special standard)盛行于19世纪中期至20世 纪初期,属于完全的金本位制度。后两种金本位制出现 于由金铸币流通向纸币流通过渡和第二次大战后对黄金 与货币兑换实行限制的时期,而且存在的时间较短,属 于不完全的金本位制度。通常,金本位制度主要是指金 币本位制。

国际金融讲义

国际金融讲义
各储备货币在风险收益特性上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这种 差异对外汇储备的币种组合产生了影响。
采用资产选择理论对此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我国外汇储 备币种分配比例大致为美元∶马克∶日元∶英镑∶法国 法郎 = 42∶27∶23∶2∶6。 和SDR一篮子货币组成比较接近。SDR的构成为(1999 年5月):美元42.9%,欧元27.6%,日元17.0%,英镑 12.5%。 国外有学者①研究认为,保持储备的币种分配类似于 SDR的一篮子货币构成,则较有利于保持储备的国际购
特别提款权总体规模较小。到1999年所有国家 的SDR为:17364百万SDR单位。 发达国家占总数的75.57%,发展中国家少; 发达国家分布不均衡。
国际储备的构成与变化
sdr
1990 2.28 1991 2.27 1992 1.40 1993 1.42 1994 1.48 1995 1.67 1996 1.40 1997 1.40
3.09 4.76 75.31 19.93 95.24
2.87 .27
78.14 17.59 95.73
2.57 3.97 80.86 15.17 96.03
(二)借入储备
1.备用信贷:发生困难或将要发生 困难时 与IMF签协议
借入成本:采用协议利率 而暂不动用部分:1%的承诺费 2.互惠信贷有与支付协议: 双边的,自动地使用对方的货币
而其比例也应并入美元。此外,新加坡元也不是国际储备货币,将 上述五项加总,可得美元40~45%。
• 对日的贸易中有部分是以美圆支付的,除掉这部分,日圆大约在 10%到15%之间。
• 其他国家的贸易约有一半为美圆,约15个百分点。
贸易因素的影响
考虑贸易因素的币种组合(无欧元)
货币 美元 日元 德国马克 英镑 其他货币

国际金融课件internationalfinance

国际金融课件internationalfinance

06
中国国际金融的实践与展望
中国国际金融业在规模和业务范围上不断扩大,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中国国际金融业在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际金融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金融机构体系和金融市场体系。
中国国际金融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Global financial markets facilitate the flow of capital across borders, allowing for the efficient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and the hedging of risks.
Regional financial markets serve specific geographical regions and are often associated with trade blocs or economic unions.
01
国际金融危机的定义
由于国际金融市场上的过度投机、金融监管缺失等原因,导致国际金融市场出现大规模动荡,影响各国经济的稳定。
02
国际金融危机的传染机制
通过贸易、金融和信息等渠道,将危机从一个国家传递到另一个国家。
国际金融危机及其传染机制
1
2
3
通过监测和分析国际金融市场的相关信息,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点,采取应对措施。
02
03
04
05
Mai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s and Their Characteristics 主要国际金融中心及其特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国际金融学》讲义(姜波克)

《国际金融学》讲义(姜波克)

开放经济内外均衡的金融视角--《国际金融学》前言一、国际金融的研究对象国际金融学从货币金融角度研究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经济的内外均衡问题,国际间的货币金融关系和金融活动。

它研究的主要领域有:1、开放经济的基本概念、衡量指标和运行背景。

2、开放经济的运行规律。

3、开放经济内外均衡的政策选择。

4、开放经济内外均衡的国际协调。

这四部分内容以“内外均衡”为主线紧密联系在一起。

国际金融是从货币金融角度研究开放经济下内外均衡目标同时实现问题的一门独立学科。

国际金融的形成以宏观经济的一定开放程度为前提。

随着商品及资本、劳动力等要素的国际流动的发展,一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相互依存性增加,外部均衡问题就会出现。

而在一国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刺激经济增长时,防范本币贬值的措施可能抵消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作用。

开放条件下,宏观经济需要从全球视角进行考察,内外均衡的同时实现成为经济学面临的崭新任务,而这其中的货币金融问题研究的专门化导致了国际金融学作为独立学科的产生。

国际金融学不同于宏观经济学,因为它研究的重点是开放经济中的货币金融问题。

国际金融学也不同于货币银行学,尽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两者的研究对象有交叉的地方,但它们的区别却是十分明显的:货币银行学关注的焦点是货币供求及国内价格问题,而国际金融学关注的焦点则是内外均衡的相互关系和外汇供求及相对价格——汇率问题;在产出、就业等其他宏观经济目标既定的条件下,货币银行学研究的是货币市场均衡问题,而国际金融学研究的是外汇市场与国际收支均衡问题。

国际金融学也不是专门以某一企业跨国经营中的货币金融问题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因为它的出发点是整个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它的研究视角在于宏观问题。

国际金融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

国际金融曾长期依附于国际贸易学。

在早期,研究者一般在国际贸易教材中,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去讨论一些国际金融方面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当时各国间的联系以商品贸易为主,国际间的货币流动是以商品流动的对应物出现并在量上相等,因而外部均衡问题体现为贸易收支问题。

《国际金融学》讲义之第三讲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3)

《国际金融学》讲义之第三讲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3)

思考题(一)
国际收支与国际借贷有什么区别?
国际收支平衡表为什么总体上借贷双方总是相等的? 既然借贷总额是相等的,为什么又会出现国际收支 顺、逆差?
如果国际收支帐面平衡,你对该国国际收支状况会 有什么深入思考?
如果两国国际收支交替出现顺差和逆差,你认为有 可能是什么原因?如果决定干预,应该采取怎样的 手段?
借方=贷方:国际收支平衡(Equilibrium)
二、国际收支的局部差额及其相 互关系
贸易差额=商品出口-商品进口 经常项目差额=贸易差额+无形收入-无形支出+无
偿转移收入-无偿转移支出 基本差额=经常项目差额+长期资本流入-长期资本
流出 官方结算差额=基本差额+私人短期资本流入-私人
短期资本流出 综合差额=官方结算差额+官方借款-官方贷款 零=综合差额-储备增加(+储备减少)
例:一国劳动力资源丰富,本国生产劳动密集 型的产品具有比较优势。若该国工资大幅度上 涨,超过劳动生产力提高的幅度,则该国将因 劳动力不再是比较便宜的生产要素而丧失国际 竞争能力,影响了出口,最后可能导致进口大 于出口,国际收支出现逆差
5.货币性失衡
由于一个国家的价格、利率或汇率等货币性因 素所导致的国际收支失衡。
5、如果本国收支出现结构性失衡,你认为单纯的 外汇干预是否会奏效?为什么?如果你是政策的制 订者,你会如何行事?
思考题(二)
6、假定某一时期A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下列 经济交易:(1)消费品进口20;(2)消费品出口18; (3)资本品进口16;(4)资本品出口14;(5)向非居民 的转移支付12;(6)收到红利10;(7)向非居民支付 的利息8;(8)居民从国外借款6;(9)非居民偿还债 务4;(10)居民出售股份给非居民2。试问:(1)贸易 差额是多少?(2)经常项目差额是多少?(3)资本与 金融项目差额是多少?(4)国际收支平衡状况如何? (5)国际收支状况对A国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有什 么影响?(6)A国的国际资产净头寸的变动如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能说出为什么在两个距离很近的超市里,同样商品的价格会有相对比较大的差异么?
3.1.2 开放经济下的 LOOP
开放经济下的一价定律(LOOP, Law Of One Price)是说用同一种货币表示的不同国家的同种 商品的价格是相同的。即对商品 i,有:
Pi EPi*
(2‐6)
小超市相距 10 米左右。
产地 千岛湖 上海 合肥 北京 广东
联华(江湾小店) 1.2 2.0 7.2 9.0 12.0
罗森(江湾小店) 1.5 2.3 10.7 12.0 14.8
说明:统计时间为 2009 年2月某日。这里的联华和罗森位于复旦大学江湾校区宿舍区大门南不远处,两个
* * * C /C CF / CH C N / CT 1 * * N T YF / YH YN / YT YN / YT
这里,我们的意思是贸易条件 (进口品价格)由进口品的相对(于出口品的)供给和相对 (于进口品的)需求决定。本国非贸品价格(相对于贸易品) x 由本国非贸易品的相对(于 本国贸易品)供给和相对(于本国贸易品)需求决定。外国非贸易品价格类似。 由((2‐12)式可以得到名义汇率的表达式:

x* P E * *1 P x
1
(2‐13)
名义汇率,与本国价格水平正相关,与外国价格水平负相关,与实际汇率正相关。而实际汇 率, 与本国贸易品相对 (于外国贸易品) 供给正相关, 与本国非贸易品相对 (于本国贸易品)
19
供给正相关,与外国非贸易品相对(于外国的贸易品)供给负相关。(2‐13)式可以认为是 PPP 的拓展形式。 我们可以利用它讨论一些问题。比如,本固贸易品生产技术提高,这增加了本国贸易品的相 对供给, 但同时减少了本国非贸易品的相对供给, 前者恶化本固贸易条件从而使实际汇率贬 值进而名义汇率贬值, 后者提高了本国非贸易品的相对价格从而使实际汇率升值, 因此实际 汇率变化取决于二者作用大小。 如果没有贸易品消费的本国倾向,那么 CA 变动不会影响贸易条件。但如果存在贸易品消费 的本国偏向,那么如果 CA (正号表示盈余, 可以理解为部分外国的贸易品篮子需求) 增加, 则增加的本国产贸易品需求相对于外国产贸易品需求要少, 这增加了外国产贸易品的相对需 求,从而恶化了本国贸易条件。简单的讲 CA 的增加,需要贸易条件的恶化伴随。无论有没 有贸易品消费的本国倾向,CA 的增加,都需要非贸易品的相对价格下降来实现。 现在考虑 CA 的增加和本国产贸易品增加的结果。 CA 增加将恶化本国贸易条件 (外国产贸易 品相对需求增加) ,降低本国非贸易品的价格(本国非贸易品相对需求下降) ,这都带来实际 汇率的贬值。 而本国产贸易品的增加, 将恶化本国贸易条件 (外国产贸易品相对供给减少) , 提高本国非贸易品价格(本国非贸易品相对供给减少) ,如果后面的效应是大的,这将带来 实际汇率的升值。所以 CA 和本国产贸易品同时增加,比单单 CA 增加,实际汇率的贬值幅 度要小。
x* EP* *1 q P x
1
(2‐12)
其中,
PF 为用进口品表示的出口品的相对价格,即贸易条件,注意,这里 变大表示 PH PN 为用贸易品表示的本国非贸易品的相对 PT
贸易条件恶化, 变小表示贸易条件改善。 x
价格, x
*
消费的本国偏向(home bias) ,即 1 / 2 , 1/ 2 。这样,就有 1
* *
定义实际汇率为:
q
EP* P
(2‐11)
18
实际汇率反应了两个国家商品篮子的价格差异。 (绝对)购买力平价意味着实际汇率为1。 实际汇率由贸易条件(进口品价格)和本国以及外国的非贸易品(相对)价格构成。把(2‐9) 式和(2‐10)式代入(2‐11)式,在贸易品满足 LOOP 的情况下,可以得到:
17
3.2 购买力平价
购买力平价(PPP,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绝对形式)是说经名义汇率换算成同一货币计 量后不同国家的价格水平是相同的。即:
P EP*
(2‐7)
什么是价格水平 价格水平就是一篮子商品的价格,是篮子内所有商品价格的“加权平均” 。它可以用某一商 品计量,也可以用货币计量。 购买力平价与一价定律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LOOP 说的是单个商品的价格之间的关系;而 PPP 说的是一篮子商品的价格,也就是价格水 平之间的关系。如果两个国家的篮子内商品相同,那么 LOOP 的成立就意味着 PPP 的成立。 然而 PPP 的拥护者认为,PPP 的成立并不依赖于 LOOP 的成立。 (2‐7)式中的购买力平价通常被称为 “绝对购买力平价” , 这意味者还有一种相对购买力平价。 相对购买力平价指出:一国货币相对另一国货币的贬值速率与两国通货膨胀率之差相等。
*
* PN * 为外国非贸易品的相对价格。如果 1 ,那么本国贸易条件恶化( * PT
上升)会带来本国实际汇率贬值( q 上升) 。 (2‐12)式的推导过程为:
P* P*1 EPT* x* EP* q E T N 1 P PT PN PT x
20
Et Et 1 t t* Et 1 Pt Pt 1 P* P * * , t t * t 1 均表示通货膨胀率。 Pt 1 Pt 1
(2‐8)
其中 t
3.3 贸易条件、非贸易品相对价格与实际汇率
假定本国和外国都既生产贸易品有生产非贸易品, 也就说本国和外国的消费篮子中都包括贸 易品和非贸易品两类。本国和外国的价格水平为: 其中
3.1.1 一国之内的 LOOP
不考虑运输成本等形式的交易成本, 同种商品在一国之内不同地区的价格是相同的。 套利保 证了上面结论的成立。所谓套利,就是贱买贵卖的行为。
现实中偏离 LOOP 的一个例子
表格 3‐1:联华 PK 罗森
商品 农夫山泉 150ml 百事可乐 355ml 恰恰瓜子 308 克 大宝 SOD 蜜 100ml 雀巢咖啡 11 包(1+2)
第3讲:
长期汇率:购买力平价与实际汇率
重要概念: 一价定律、 绝对购买力平价、 相对购买力平价、 贸易条件、 非贸易品、 实际汇率、 哈巴萨效应。
x* EP* 重要关系: P EP , q *1 P x
*
1
Hale Waihona Puke 3.1 一价定律(LOOP)
CA x q YH x q ?
哈巴萨效应(Harrod‐Balassa‐Samuelson) :本国贸易品部门(相对于非贸易品部门)增长快 于外国,那么本国的非贸易的价格与外国非贸易品价格之差将增大,实际汇率 q 变小,本币 升值。其推理过程为:生产率差异——>非贸易品价格差异——>价格水平差异(实际汇率变 动) 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形成可以由哈巴萨效应解释么? 中国贸易部门的增长(相对于非贸易部门)更快(相对于外国,比如美国) ,的确会要求人 民币实际升值。但似乎中国的贸易条件恶化也是不争的事实,这又要求人民币实际贬值。那 种力量更强呢?就算前者更强, 当前的确要求人民币有一个实际升值, 假定是我们的汇率制 度压抑了名义汇率使得该升值的人民币实际汇率没有通过名义汇率升值实现, 那门当前实际 汇率对均衡水平的偏离就需要中国价格水平的上升来实现, 即会出现通胀压力。 我们有明显 的通胀压力么?如果没有,那么我们的人民币实际汇率是不是偏离其均衡水平很远呢?
1 *1 * PT PH PF , PT* PF* * PH
1 *1 P PT PN , P* PT* PN
(2‐9)
(2‐10)
为贸易品在消费篮子中的比重(这里我们假定本国和外国的这一比重相等) , 为本国的
贸易品消费篮子中本国产品的比例, 为外国的贸易品篮子中外国产品的比例。通常存在
* log q * 1 log 1 log x log x
* 1
外国产贸易品相对需求 外国产贸易品相对供给
外国非贸易品相对需求 本国非贸易品相对需求 1 本国非贸易品相对供给 外国非贸易品相对供给 = 1
*1 * x* PF* * PH E 1 PH PF x 1 * EPH PH
1
* x* 1 x
1

*1
x* x
1
把(2‐12)式对数化,我们可以得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