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公司小故事:人才难得 人品更难得

合集下载

汽车名人故事:汽车大王亨利·福特

汽车名人故事:汽车大王亨利·福特

汽车名人故事:汽车大王亨利·福特众所周知,福特汽车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汽车企业之一。

福特汽车公司创立于20世纪初,凭借创始人亨利·福特的“制造人人都买得起的汽车”的梦想和卓越远见,福特汽车公司历经一个世纪的风雨沧桑,如今成为世界四大汽车集团公司之一,旗下拥有世界著名汽车品牌福特和林肯等。

除此之外,它还拥有全球最大的信贷企业——福特信贷、全球最大的汽车租赁公司Hertz和客户服务品牌QualityCare。

即使在2008年经济危机时,福特汽车公司也是唯一一家没有依靠国家救济而自己走出经济危机的汽车集团。

近日,这家汽车制造商竟然做出了一款哄宝宝入睡的“婴儿床神器”——MaxMotorDreams。

这个婴儿床可以模拟汽车行进过程中的晃动幅度,床边栏杆上的LED灯会模拟街边闪烁的路灯,甚至还有轻微的汽车引擎声。

此外,家长们还可以使用配套的APP,记录开车过程中包括行驶轨迹和声音在内的各种数据,为宝宝们完美再现真实的“汽车旅途睡觉体验”。

这款婴儿床的设计师AlejandroLópezBravo表示,多年来,在他与新手父母的交流后发现,新生儿的父母们都渴望能够睡一夜安稳觉。

据2013年的一项统计数据显示,在英国,婴儿出生的第一年中,父母们每晚的睡眠时间只有5.1个小时。

尽管开车能让宝宝们快速入睡,但是可怜的父母们还是要保持清醒继续开车。

目前,这款婴儿床只是一次性测试产品,不过来自父母们的热情询问让福特正在认真考虑全面生产的可能性,因为这款婴儿床的出现可以让很多父母的生活变得更轻松些。

天赋异人奠定基础亨利·福特是美国的汽车工程师和企业家,是福特汽车公司的创建者。

同时,他也是世界上第一位使用流水线大批量生产汽车的人。

他的生产方式让汽车成为一种大众产品,不但变革了工业生产方式,还对现代社会和文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亨利·福特从小就对机械和制造,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

福特的人才观经典励志故事

福特的人才观经典励志故事

福特的人才观经典励志故事福特的人才观经典励志故事导读:成就事业,与学历并无必然联系,知识最主要的是能够得到实际的应用。

不唯学历论,而要靠能力说话,要不拘一格降人才,才能真正地发现人才,做到知人善用。

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呢?美国曾经发生了一单官司,由汽车大王亨利福特,向一间报馆提出了控诉。

亨利福特是将汽车变为大众化的一位传奇人物,以前的汽车,是高级分子的专有玩物。

亨利福特有见及此,认为汽车这种东西,可以凭着流水作业生产方法而降低成本。

结果,福特做到了,他建立了福特车厂,并成为美国人的民族英雄。

福特是一位白手兴家的人,真是不招人忌是庸才,名成利就之后,招惹了不少是非,其中一项,是一位记者讲福特先生是一位不学无术的人。

这么一句说话,触怒了福特先生,于是双方对簿公堂。

在法庭上,为了证明福特先生有无学问,主审法官做了一个问答比赛形式的考试,测验福特先生是否一名真正不学无术的人。

面对着这种小学生游戏,问些好像:X加Y等于几多的问题,令福特先生啼笑皆非。

福特先生教训他们,这类死记知识游戏,自己的手下有大把专业人才,只要一按桌头的掣,便得到正确的答案。

懂得答题目的人,不算有学问,因为这类学问帮不到成千上万的人改善生活的。

福特先生藉此告诉世人,什么是真正的学问,真正有学问的人要有一定的胸襟。

这种胸襟,是包容万物的量度,能容纳别人长处的人,才懂得将别人的优点配合起来,发挥作用。

读书人和商人以及政治家的分别,便在这里,越有学问的人,越有偏见,越排斥别人,越不能合群,只有从商从政的`人,明白世界在变,天下间没有一成不变的道理,他们懂得借助别人的长处,揉合以为已用,这便是"知人善用"的功夫了。

同时,有真知识的人,懂得运用知识赋予的权力,改善生活。

社会在变,世界在进步。

真正的知识,是在于拿捏住变和进步的关键地方,将自己改变了,以求适应社会所需。

亨利福特的励志故事

亨利福特的励志故事

亨利福特的励志故事
现在的社会高速发展,汽车已经不是什么奢侈品,只要是有点积蓄的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私家车,想要去哪里就去哪里,方便了很多,可是,有谁会记得汽车的发明者呢?被称为汽车大王的亨利。

福特原本也只是一个汽车修理工,是什么让他有今天的成就的呢?他的励志故事又是从何而来呢?下面就让我们去看看福特的励志故事吧!
据福特自己提到,他之所以有今天这样的成就,起初还是因为在一家餐厅的小事开始的,自从那件事之后,他就励志好好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他的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当福特还是一个修车工人的时候,有一次,他领了薪水,兴高采烈的就去了他仰慕已久的一家高级餐厅,可是在那家餐厅里,他等了好久也没有人搭理他,最后有一名服务员很不屑的把菜单扔到了桌子上,并告诉他,菜单不用看的很仔细,只要看后面的一排就可以了,意思是你只需要看价格,看看哪一样能够买的起,福特也很生气,想要点一顿真正的大餐,但是想到自己那点可怜的薪水,他只能点了一个汉堡,服务员更是不屑了,当服务员离开之后,他并没有生气,而是仔细的思考,冷静下来,为什么我就只能吃自己点的起的食物,不能吃一顿大餐呢?从此之后,他就励志成为社会上顶尖的人物,他的故事就是从这里开始了。

其实,我们生活中也许会有一些不平的事情,只要我们将这些不平的事情化为前进的动力,就像福特一样,我们一定会朝着自己的理想前进,迈向成功。

福特职场励志故事,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福特职场励志故事,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福特职场励志故事,把不可能变成可能职场励志故事往往能起到激奋人心的作用,在职场中很多甚至作为楷模广为流传。

以下就是美国著名汽车之父福特的职场励志故事,可以给予汽车行业的人些许的启示。

美国著名的汽车之父福特,最初只生产两个缸汽车,现在汽车都到八个缸了。

有一天,福特告诉所有科研人员,他说,“现在我要让你们研究生产四个缸的汽车。

”科研人员听了说:“不可能生产。

”“不管可能不可能,你们给我研究就是了。

”研究了一年,科研人员说:“报告老板,四个缸的汽车是不可能生产的。

”福特气恼的说:“你们这些蠢货,让你们研究,你们就继续研究,明年我要的还是四个缸汽车。

”这些人要拿这个饭碗,就只好听话照做。

到第二年底,他们又说:“报告老板,四个缸汽车确实是不可能生产出来的。

”当时,福特真是大发雷霆,说:“你们这些蠢货!猪猡!明年再研制不出四个缸汽车,就把你们炒掉!谁再说不可能,就滚开!让我们一起思考,如何才能生a产四个缸的汽车呢?”这些科研人员心理也很烦,可是没有办法,自己毕竟端老板的饭碗,只有继续。

没想到第三个年头不到半年,四个缸汽车就研制出来了。

后来,他问“不是不可能吗?为什么这半年就研制出来了?”有个组长说:“报告老板,在原来意识中,我们不相信,会产生四个缸的汽车。

可是这半年,我们每个人都问自己一个问题,我们如何才能生产四个缸的汽车?”因为他们问对了问题,假如这样问“我何必要生产四个缸的汽车?”恐怕汽车工业史就要重写了。

这个职场励志故事告诉我们,很多事情不是我们能不能做到,而是我们有没有思考过如何才能做到?对于工作和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有时候多一些思考,往积极的方面思考,这样才能把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

职场智慧故事:快乐改变人生职场人生都受用的哲理小故事之秀才卖柴职场新人须摆正自己的心态求职小故事,藏在招聘启事中的试题。

福特应聘故事之感言

福特应聘故事之感言

福特应聘故事之感言作者:康启来来源:《今日印刷》2017年第02期人是影响和决定生产力的最重要因素。

不论是什么样的企业,总需要有人去做各种各样的工作,而选择什么样的人,去做什么岗位的工作,其工作成绩如何,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应聘者的素质和个性特点。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企业及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但是,企业即使有再良好的工作条件、再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还是需要人去合理操作和应用,才能发挥良好的作用。

如果没有合理选择和使用人才,那么,也极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不仅会浪费企业宝贵的资源,而且还极可能给企业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失。

在市场经济变换无常、员工流动性不断加剧的情况下,企业几乎每年总要招聘一些员工,以补充某些岗位人员的缺失,而能否招到合适的、令人满意的员工,则是企业最值得关注的问题。

说到企业招聘人才,笔者不由想起曾经看过一则福特应聘的故事,回想起来,颇为感慨。

想必大家都知道,美国有个著名的汽车公司就叫“福特”。

殊不知,福特其实是一个人,准确地说,他是汽车公司的一名员工,后来成为了老板。

福特大学毕业后到一家汽车公司应聘时发现,前面应聘的几个人,论学历都比他高,当他们先完成面试之后,福特曾预感到自己被录用的机会和希望,可能很渺茫。

但是,他并没有气馁,还是鼓足勇气敲开董事长办公室的门,不想刚跨进办公室的一瞬间,他竟意外发现门口地上有一张纸,于是为人心细的福特,便本能地弯腰捡了起来一看,才发现原来只是一张废纸,于是顺手把它扔进废纸篓里后,便径直走到董事长面前对他说:“我叫福特,是来应聘的。

”此时,已经看到福特进门瞬间举止的董事长,当即不加思索地对他说:“很好,很好!福特先生,你已被我们录用了。

”顿时,福特深感诧异,当即问董事长:“我觉得前几位应聘的人都比我好,你怎么就这么快决定先录用我呢?”董事长索性直言不讳对他说:“福特先生,前面三位论学历的确比你高,且仪表堂堂,但是他们眼睛只能‘看见’大事,而容易忽略小事。

汽车大王福特-小故事大道理,哲理小故事

汽车大王福特-小故事大道理,哲理小故事

汽车大王福特-小故事大道理,哲理小故事著名的汽车大王福特自幼帮父亲在农场干活,当他12岁时,就在头脑中构想出一种能够在路上行走的机器,这种机器可以代替牲口和人力。

可是,当时他的父亲要求他必须在农场当助手,可是福特坚信自己可以成为一名出色的机械师。

于是,他用一年的时间完成了别人要三年才能完成的机械训练,随后又花两年研究蒸气原理,试图实现他的目标,然而却没成功。

随后他又投入到汽油机的研究上来,每天都梦想着制造出一部汽车。

其创意被大发明家爱迪生所赏识,邀请他到底特律担任工程师。

经过十年的辛苦努力,在29岁时,福特成功地制造出第一部汽车引擎。

今日的美国,平均每个家庭都有一部以上的汽车;今日的底特律,已成为美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之一;当然,也曾是福特的财富之都。

小故事大道理:人都可以成功,人人都可以创造奇迹。

可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却没能成功、没有创造奇迹,原因有三:
其一有的人想都不敢想,
其二有的人虽然想了却不一定去做,
其三有的人想了、也做了,却没能坚持到底。

必须承认福特是一个敢想也敢做的热血青年,最可贵的是,他还能做到坚持不懈。

《增广》有语: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

能在为学之路上勤学苦练坚持达十年之久的人,也一定能学业有成、卓尔不群,坚持不懈是成功的秘诀。

福特求职故事

福特求职故事

福特求职故事福特,全名亨利·福特,是美国著名的企业家和发明家,被誉为“现代工业之父”。

在他的求职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求职过程中的坚持不懈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福特求职故事的背景介绍亨利·福特出生于美国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从小就对机械制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他曾多次求职,但都未能如愿。

尽管面临种种挫折,福特并没有放弃,而是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技能,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

福特求职过程中的关键事件在福特求职过程中,有两个关键事件对他的职业生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他曾在一家机械厂担任学徒,期间勤奋好学,掌握了丰富的机械制造知识。

其次,他结识了美国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受到了后者的鼓励和启发,坚定了投身工业领域的信念。

福特最终获得工作的原因及启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后,福特终于在一家汽车公司找到了一份工程师的工作。

他之所以能获得这份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丰富的机械制造经验:福特的实践经历使他具备了扎实的技术基础,为公司带来了实际的效益。

2.创新精神:福特在求职过程中,不断寻求改进现有技术的方法,这种精神得到了公司领导的认可。

3.坚持不懈:面对多次求职失败,福特没有轻易放弃,而是继续努力提升自己,最终获得了工作的机会。

从福特求职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1.注重实践经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求职者在职场更具竞争力。

2.勇于创新:在求职过程中,展示出创新精神和改进能力,能让人刮目相看。

3.坚持不懈:面对挫折和困难,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毅力,继续努力,直至成功。

总之,福特求职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具备扎实的技术基础、创新精神和坚持不懈的品质,求职者就能在职场中脱颖而出。

福特面试的故事

福特面试的故事

福特是一名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他来到一家汽车公司应聘。

当他走进董事长办公室时,发现门口地上有一张纸,很自然地弯腰把它捡了起来,看了看,原来是一张废纸,于是顺手把它扔进了垃圾篓。

这一切都被董事长看在眼里。

福特刚说了一句话:“我是来应聘的福特。

”董事长就发出了邀请:“很好,很好,福特先生,你已经被我们录用了。


董事长的这个决定让福特感到特别诧异,但他不知道的是这突如其来的幸福是源于他那个不经意的举动,捡起了地上那张废纸。

从此以后,福特开始了他的辉煌之路,直到把公司改为自己的名字。

一张小小的纸片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人生在世无论是在职场,还是在与朋友、同学、同事的相处中,每个人都可以在你的举手投足之间加深对你的印象,或加分或减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成功并非偶然,而是需要我们注重细节,做好每一件小事。

同时,机遇也是无处不在的,只要我们保持敏锐的观察力和行动力,就能抓住机遇,走向成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特公司小故事:人才难得人品更难得
思坦因曼思是德国的一位工程技术人员,因为失业和国内经济不景气,不远千里来到美国。

他幸运地得到一家小工厂老板的看重,聘用他担任生产机器马达的技术人员。

1923年,美国福特公司有一台马达坏了,公司所有的工程技术人员都未能修好。

正在焦急万分的时候,有人推荐了思坦因曼思,福特公司就派人请他来。

他来之后,什么也没做,只是要了一张席子铺在电机旁,聚精会神地听了3天,然后又要了梯子,爬上爬下忙了多时,最后他在电机的一个部位用粉笔画了一道线,写上“这儿的线圈多绕了16圈”几个字。

福特公司的技术人员按照思坦因曼思的建议,拆开电机把多余的16圈线拆走,再开机,电机正常运转了。

福特公司总裁福特先生得知后,对这位德国技术员十分欣赏,先是给了他1万美元的酬金,然后又亲自邀请思坦因曼思加盟福特公司。

但思坦因曼思却向福特先生说,他不能离开原来那家小工厂,因为那家小工厂的老板在他最困难的时候帮助了他,福特先生先觉得遗憾万分,继而又感慨不已。

福特公司在美国是实力雄厚的大公司,人人都以进福特公司为荣,而他却为了报恩而舍弃如此好的机会。

不久,福特先生做出一个决定,收购思坦因曼思所在的那家小工厂。

董事会的成员都觉得不可思议,这样一家小工厂怎么会进入福特先生的视野?
福特先生说:“人品难得,因为那里有思坦因曼思。


报长的话
看完文章后,首先要说的是,被大公司高薪挖角而离开原公司的人未必人品就差,但不受名利诱惑愿意留在原公司与同仁们一同打拼者,足可见其领导者对待下属绝对是宽厚仁慈,才能让下属死心塌地的跟随他。

所以请勿认为那些为了高薪厚禄而离开的人就是如此的自私自利,毕竟,文章中思坦因曼思与小工厂老板的情谊必定非单纯的劳资关系,想必思坦因曼思与小工厂老板在相遇及相处上定有许多您我所不知的恩情在,才让思坦因曼思不受名利吸引做出愿意留在小工厂的决定。

我们只能说小工厂老板对待员工定是宽厚,以及思坦因曼思人品高尚懂的知恩图报不为利益所诱惑。

所以若是笑游人间的话,我除了看重思坦因曼思的人品外,也会对小工厂老板的组织领导能力极具兴趣,若能将两人吸收进公司内,必定对公司发展有相当不错的帮助。

当我们期望员工像思坦因曼思般时,也请自省,我们是否能像小工厂老板一般,对待下属宽厚让其愿意死心塌地的追随。

若身为老板的人,只懂的计算公司的成本及收益,并对员工的薪水斤斤计较而没有考虑员工的薪水及生活的平衡,那相对的,员工也必定会和你计较工作及工时,当有更好的工作招手而来必定离你远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