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曲阅读练习题,直接打印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月光曲》作业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月光曲》作业练习题(含答案)【基础训练】一、看拼音写词语。
pǔ xiě zhù mínɡ yōu jìnɡ chún shú qín jiàn táo zuì二、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茵()盲()券()腊()屡()菌()育()卷()蜡()缕()粼()谱()醒()涛()键()嶙()普()醉()滔()健()三、读句子,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把不正确的划去。
①他沿着弯弯曲曲(q ūq ǔ)的小路向前走,忽然从茅屋里传来断断续续的琴声,弹得正是他写的曲(q ùq ǔ)子②盲姑娘从琴声中知道,给她弹曲子的(de d í)人的(de d í)确是贝多芬。
③盲姑娘从美妙的乐(yuèlè)声中感受到了快乐( yuè lè)四、在括号里填写合适的量词。
粒缕艘番片层株支摞一()画报一()石子一()帆船一()话语一()草滩一()微云一()歌曲一()柳树一()涟漪五、读读下面人物的语言,想想应分别读出怎样的语气。
(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里)A、遗憾、内疚B、迫切C、诚恳、热情D、体谅、安慰①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②一个男的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
”()③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④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六、贝多芬走进茅屋,为什么弹完一曲,又弹一曲?七、仔细阅读第九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⑴皮鞋匠听着琴声,好像看到了什么?为什么会看到这样的景象?⑵盲姑娘“仿佛也看到了”月光照耀下大海的变化,这说明了什么?八、照样子在括号中填上适当的词语。
一(朵)玫瑰(洁白)的云朵(认真)地听讲一()钢琴()的大海()地散步一()曲子()的月光()地听着一()茅屋()的浪花()地走来一()蜡烛()的琴声()地跳跃一()轻纱()的小镇()地弹奏九、读下面两组句子,在意思正确的句子后面打“√”。
月光曲的阅读题答案及解析(汇总8篇)

月光曲的阅读题答案及解析(汇总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工作计划、活动方案、规章制度、心得体会、演讲致辞、观后感、读后感、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work plans, activit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ersonal experiences, speeches, reflections, reading review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月光曲的阅读题答案及解析(汇总8篇)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22 月光曲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22 月光曲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一、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雨之歌①我是根根晶亮的银线,神把我从天穹撒向人间,于是大自然拿我去把千山万壑装点。
②我是颗颗璀璨的珍珠,从阿施塔特女神王冠上散落下来,于是清晨的女儿把我偷去,用以镶嵌绿野大地。
③我哭,山河却在欢乐;我掉落下来,花草却昂起了头,挺起了腰,绽开了笑脸。
④云彩和田野是一对情侣,我是他们之间传情的信使:这位干渴难耐,我去解除;那位相思成病,我去医治。
⑤雷声隆隆闪似剑,为我鸣锣开道;一道彩虹挂青天,宣告我行程终了。
尘世人生也是如此:开始于盛气凌人的物质的铁蹄之下,终结在不动声色的死神的怀抱。
⑥我从湖中升起,借着以太的翅膀翱翔。
一旦我见到美丽的园林,便落下来,吻着花儿的芳唇,拥抱着青枝绿叶,使得草木更加清润迷人。
⑦在寂静中,我用纤细的手指轻轻地敲击着窗户上的玻璃,于是那敲击声构成一种乐曲,启迪那些敏感的心扉。
⑧我是大海的叹息,是天空的泪水,是田野的微笑。
这同爱情何其酷肖:它是感情大海的叹息,是思想天空的泪水,是心灵田野的微笑。
(1)写出第⑤段中的韵脚。
(2)第③段中为什么“我哭”、“山河乐”,“我掉下来”花草“绽笑脸”?(3)解释第⑥自然段中“吻”和“拥抱”的意思。
(4)第⑧段中诗人连用两组排比句,将“雨”同“爱情”进行了类比,请结合课文,谈谈他是怎样“何其酷肖”的。
【答案】(1)“道”、“了”、“抱”。
(2)雨下得山河水涨浪高,呈现出“乐;雨“掉”下来才能“风调雨顺”,满足了花草的需要,因而“绽笑脸”。
(3)指雨水浇灌花草和树木。
(4)①雨是奉献者和使者的形象,爱情不只包括情感传递,更意味着奉献;②在自然界中,雨水意味着一个循环,正如爱情在人类世界中意味着一个循环,它滋润生命,传递生命的能量,使之生生不息。
【解析】【分析】(1)韵脚是韵文(诗、词、歌、赋等)句末押韵的字。
一篇(首)韵文的一些(或全部)句子的最后一个字,是韵腹或韵尾相同的字。
月光曲练习题

月光曲练习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属于以下哪个时期的作品?A. 巴洛克时期B. 古典时期C. 浪漫时期D. 印象派时期2. 《月光奏鸣曲》的正式名称是?A. 钢琴奏鸣曲第14号B. 钢琴奏鸣曲第21号C. 钢琴奏鸣曲第28号D. 钢琴奏鸣曲第32号3. 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共有几个乐章?A. 1B. 2C. 3D. 44. 以下哪位音乐家不是贝多芬的同时代人?A. 莫扎特B. 海顿C. 舒伯特D. 肖邦5. 《月光奏鸣曲》的第三乐章以什么速度进行?A. 快板B. 慢板C. 急板D. 行板6. 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是献给谁的?A. 约瑟芬·德·博阿尔内B. 朱丽叶塔·吉奇亚迪C. 玛丽·比奇霍姆D. 卡罗琳·冯·布朗斯维克7. 《月光奏鸣曲》的第二乐章是?A. 快板B. 慢板C. 急板D. 行板8. 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的调式是?A. C大调B. C小调C. G大调D. G小调9. 《月光奏鸣曲》的创作时间是?A. 1800年B. 1801年C. 1802年D. 1803年10. 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中,哪个乐章最为著名?A. 第一乐章B. 第二乐章C. 第三乐章D. 所有乐章同样著名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月光奏鸣曲》的第一乐章以_________(一种速度标记)开始。
12. 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的曲调给人以_________的感觉。
13. 贝多芬的全名是路德维希·范·_________。
14. 《月光奏鸣曲》的第二乐章是_________(一种速度标记)。
15. 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第三乐章以_________(一种速度标记)结束。
16. 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是在_________(一个地点)首次演出的。
17. 《月光奏鸣曲》的创作灵感来源于贝多芬对_________的观察。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22 月光曲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22 月光曲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一、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1.阅读文章,完成试题。
后来才知道,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郝副营长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路。
可是,火光暴露了他自己,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
这一仗,我们消灭了敌人的一个整编师。
战斗结束后,我们把郝副营长埋在茂密的沙柳丛里。
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事情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
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1)读出划线句子,从中可以看出郝副营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战友指的是谁?作者看到华灯想起这位战友是因为什么?【答案】(1)舍人为己,做事干净利落。
(2)郝副营长;他因为点灯而牺牲【解析】【分析】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2.理解感悟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
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地去看。
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
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1)这段文字写的是________初次见面的情景。
(2)用“‖”将这段话分为三层,并给各层添加小标题。
(3)写出作者联想的句子。
(4)根据这段文字,说说闰土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案】(1)“我”和闰土(2)飞跑地去看。
‖他正在厨房里……套住了。
‖他见人恨怕羞……‖第一层:“我”对闰土的盼望之情。
第二层:闰土的外貌描写。
第三层:“我”和闰土的交往。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22 月光曲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22 月光曲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一、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1.阅读训练。
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
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地去看。
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1)这段文字写的是:________。
(2)从文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我们可以感受到“我”对闰土的急切盼望之情。
(3)对闰土外貌的描写,抓住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特征。
【答案】(1)我和闰土初次见面(2)日日盼望;好容易(3)紫色圆脸;头戴毡帽;项带银圈【解析】【分析】(1)(4)概括段意,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
(2)、(3)考查对语段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语段,就能找到答案。
故答案为:(1)我和闰土初次见面;(2)日日盼望、好容易;(3)紫色圆脸、头戴毡帽、项带银圈【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概括段意的能力。
(2)、(3)此题考查在理解读语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课内阅读。
有一次,在伯父家里,大伙儿围着一张桌子吃晚饭。
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又望望伯父的鼻子,说:“大伯,您和爸爸哪儿都像,就是有这么一点不像。
”“哪一点不像呢?”伯父转过头来,微笑着问我。
他嘴里嚼着,嘴唇上的胡子跟着一动一动的。
“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您的呢,又扁又平。
”我看了他们半天才说。
“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那怎么——”“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回壁,就把鼻子碰扁了。
”“碰壁?”我说,“你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22 月光曲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22 月光曲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一、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1.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祖国到处是战士的家黄土高原上,有一座七郎山,海(拔拨)1000多米。
山头上,只有20平方米的一块地方,四周都是悬崖峭壁。
这里冬天长达6个月,最冷的时候,气温在零下30多度。
狂风刮起来,满山石头乱跑,黄沙铺天盖地。
山上没有水,用水要从老远的地方背来。
就是在这样艰苦条件下,山上却常年(住驻)守着执勤的解放军战士。
有个叫张金明的战士,是天津人,上山时才20岁。
他从小生长在大城市,刚到七郎山,每天除值班外还要爬山挑水做饭,累得两腿发胀,汗流全身。
有人劝他:“你有门路,还不想法调到好的地方去呀?”他回答:“七郎山虽苦,也是祖国山河的一部分。
谁都不愿意来,这里不就没人驻守了吗?”战士徐胜国家住湖北,家乡山青水秀。
可服役(yì)期满后,他却舍不得离开七郎山,又留了下来。
他说:“这里需要我,我就不能离开它!”战士们以苦为乐,以山为家_______利用业余时间搬石头_______挖土_______垒墙_______填坑_______在房前屋后栽上树和白菜_______使光秃秃的山出现了生机和绿色_______来自天南海北的战士们汇集在一起,用(辛幸)勤的劳动改变着脚下的土地。
“我骑马挎枪走天下,祖国到处是我的家。
”在他们看来,祖国的每一寸土地都是可爱的。
(1)写出括号里不正确的字。
(2)照样子写四字词语,要求其中带有一对意思相反或相对的字。
天南海北: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3)在短文第4自然段上的横线写上标点符号。
(4)把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5)短文第1自然段具体描写了七郎山的自然环境,作用是()A. 强调七郎山环境条件恶劣。
B. 说明黄土高原地区还很贫穷落后。
C. 烘托战士们以苦为乐、以山为家的英雄形象。
【答案】(1)拨;住;幸(2)异口同声;承前启后;舍生忘死(3),,,,,,。
《月光曲》读写练习题及答案

《月光曲》读写练习题及答案一、选词填空清秀清幽幽静恬静1.一天夜晚,他在()的小路上散步。
2.窗前有架旧钢琴,前面坐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脸很(),可是眼睛瞎了。
3.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穷兄妹俩,借着()的月光,按起琴键来。
4.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
二、写出句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姑娘连忙..起来让座。
()2.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3.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
()4.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改为转述句)2.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改为不带感叹号的句子)3.皮鞋匠站起来问:“先生,您找谁?走错门了吧?”(把说话人放在中间)4.贝多芬弹起刚才盲姑娘弹的那首曲子。
(缩句)四、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不正确的画“×”。
1.“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运用了比喻手法。
()2.“入了神”是说姑娘太专注于贝多芬弹得曲子了,连周围的事物都忘了。
()3.“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意思是说盲姑娘第一次看到了月光照耀下的大海。
()4.贝多芬即兴创作《月光曲》的传奇故事,告诉我们美好乐曲的产生不仅依靠丰富的想象力,更要依靠高尚而真挚的情感。
()五、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
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
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
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缕轻纱似的微云。
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
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着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
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月光曲
贝多芬走近茅屋,琴声突然停了,屋子里有人在谈话。
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一个男的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
”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
1.“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这句话中“随便说说”是
的意思.指的是
这句话。
听贝多芬的音乐是盲姑娘一直以来的愿望,而盲姑娘把这梦寐以求的愿望淡淡地称作"随便说说",说明了
让我们感受到了
2.听了盲姑娘兄妹的话,贝多芬会想:
3.贝多芬看到盲姑娘听到他的曲子是这样的兴奋,这样的喜悦,心里怎么想?
三十七、月光曲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
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的月光,按起了琴键。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
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的地方升起来。
()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
月亮越升越高,穿过()轻纱似的微云。
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
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
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的大海。
1、按原文填空。
2、下面不是比喻句的一句是()
①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
②月亮越升越高,穿过轻纱似的微云。
③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
3、用“”在文中画出实在事物,用“~~”划出联想的内容。
4、皮鞋匠的第一次联想描绘了三幅画面,它们是(1)
(2) (3)
5、为什么说盲姑娘“仿佛”也看到了她从没看见过的景象?
答:
6、借助皮鞋匠的联想,我仿佛听到了贝多芬的《月光曲》:时而(),时而(),时而(),时而()。
7、片段中的近义词:()—()反义词:()—()
8、贝多芬为什么能即兴创作出这么美妙的《月光曲》呢?请你以贝多芬的口气写一写他的心理话:
二、阅读《月光曲》片段,回答问题。
(15分)
皮鞋匠看见进来个陌生人,站起来问:“先生,您找谁?走错门了吧?”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dán tàn)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
姑娘连忙站起来让座。
贝多芬坐在钢琴前面,弹起盲姑娘刚才弹的那首曲子来。
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完了,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chún shún)熟啊!感情
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
”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
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幽静清幽)。
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穷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键来。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
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光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
微波(鳞鳞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
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lǒu lǚ)一缕轻纱似.(sì shì)的微云。
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juán juǎn)起了巨浪。
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xiōng xōng)涌的大海。
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zui zhui)了。
等他们苏醒过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
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功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
1、“粼”字查音序应查(),查部首应查()部。
“霎”字查音序应查(),查部首应查()部。
“霎时间”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划掉()里错误的注音或词语。
(3分)
3、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3分)
沉醉()刹那间()安静()
6、用“”画出画出表示“波涛汹涌”意思的句子;
7、从文段中可以看出,贝多芬创造的这支曲子叫《》,曲调的感情是那么的徐缓、抒情而又高亢激昂。
请你用几句话赞美一下贝多芬,相信你能行!开始吧!(3分)
8、“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文中指
9、“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
”表现在
10、这部分主要写从这部分内容中,我们感受到。
11、读文中画“”的句子,想想能不能把“仿佛”这个词去掉,为什么?
答:
12、当你听到庄严的国歌旋律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