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海洋环境修复技术
海洋生态修复技术与方法研究

海洋生态修复技术与方法研究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约 71%的面积,是生命的摇篮,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宝库。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海洋生态系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和压力,如过度捕捞、海洋污染、海岸带开发、气候变化等,导致海洋生态平衡失调,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服务功能下降。
为了保护和恢复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海洋生态修复技术与方法应运而生,并成为当前海洋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海洋生态修复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和方法,对受损的海洋生态系统进行恢复和重建,使其恢复到接近或达到原始的生态状态和功能。
海洋生态修复的目标不仅仅是恢复受损的生态系统结构,更重要的是恢复其生态过程和生态服务功能,如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生物多样性维持、水质净化、气候调节等。
目前,常见的海洋生态修复技术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物理修复技术物理修复技术主要是通过物理手段来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如底泥疏浚、人工鱼礁建设、海岸带整治等。
底泥疏浚是指通过机械或水力的方法,将受污染的底泥从海底清除,以减少底泥中污染物的释放和对水体的污染。
然而,底泥疏浚需要谨慎操作,避免对底栖生物造成过度破坏。
人工鱼礁建设是指在海洋中投放一定形状和结构的人工物体,如混凝土块、废旧船只等,为海洋生物提供栖息、繁殖和觅食的场所,从而增加海洋生物的数量和种类。
人工鱼礁的建设需要考虑鱼礁的材料、形状、大小、布局等因素,以达到最佳的修复效果。
海岸带整治是指对受损的海岸带进行修复和保护,如修复沙滩、建设海堤、种植海防林等,以减少海岸侵蚀、保护海岸生态系统。
二、化学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主要是通过化学方法来去除海洋中的污染物,如化学氧化、化学沉淀、化学中和等。
化学氧化是指利用氧化剂将海洋中的有机污染物氧化分解为无害物质,如利用过氧化氢、高锰酸钾等氧化剂去除石油等有机污染物。
化学沉淀是指通过加入化学试剂,使海洋中的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形成沉淀而去除,如加入石灰乳使重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约 70%的面积,是生命的摇篮,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海洋生态环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保护和修复海洋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化肥和农药的大量排放,使得海洋中的污染物日益增多。
这些污染物不仅破坏了海洋的水质,还导致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失衡。
比如,石油泄漏会在海面上形成厚厚的油膜,阻止氧气进入海水,使得海洋生物因缺氧而死亡;重金属污染会在海洋生物体内积累,通过食物链传递,最终危害人类的健康。
过度捕捞也是海洋生态环境面临的严峻问题之一。
一些渔民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使用非法的捕捞工具和方法,如绝户网、电鱼等,导致海洋渔业资源急剧减少。
许多珍稀的海洋物种濒临灭绝,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遭到严重破坏。
此外,填海造陆、海岸工程建设等人类活动改变了海岸线的自然形态,破坏了海洋生物的栖息地。
海洋垃圾的泛滥更是触目惊心,塑料垃圾、废弃渔网等在海洋中漂浮,不仅影响了海洋景观,还会缠绕海洋生物,造成它们的受伤甚至死亡。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护和修复海洋生态环境。
首先,要加强海洋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
制定严格的排放标准,加大对污染企业的监管和处罚力度,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同时,要加强对渔业资源的管理,实行休渔期、禁渔区等制度,限制捕捞强度,促进渔业资源的恢复和可持续利用。
其次,要加大对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科技投入。
研发和推广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海洋污染监测技术和生态修复技术,提高海洋环境保护的能力和水平。
例如,利用生物技术培育能够吸收污染物的海洋植物,通过它们的生长和代谢来净化海水;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具有抗污染能力的海洋生物,增强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再者,要加强公众教育,提高人们的海洋环保意识。
通过宣传教育活动,让人们了解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以及人类活动对海洋的影响。
鼓励人们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积极参与海洋垃圾清理活动,形成全社会共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
海洋生态修复计划

海洋生态修复计划海洋,占据了地球表面约 71%的面积,是生命的摇篮,也是地球上最为神秘和广阔的生态系统之一。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海洋生态系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如过度捕捞、海洋污染、气候变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和海洋酸化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海洋生物的生存和繁衍,也对人类的福祉和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挑战。
因此,制定和实施海洋生态修复计划已迫在眉睫。
海洋生态修复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行动,恢复受损或退化的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使其能够重新发挥生态服务功能,如提供渔业资源、调节气候、净化水质等。
海洋生态修复计划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需要对海洋生态系统进行全面的评估和监测。
这包括了解海洋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栖息地的状况、水质和海洋环境的变化等。
通过建立长期的监测网络和数据库,可以及时掌握海洋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为制定修复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例如,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可以监测海洋表面温度、叶绿素浓度等指标,而水下机器人和声学监测设备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海底地形和海洋生物的分布情况。
其次,控制和减少污染源是海洋生态修复的关键。
工业废水、农业化肥和农药、城市污水以及垃圾等都会对海洋造成污染。
因此,需要加强对污染源的管理和治理,提高污水处理能力,推广绿色农业和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模式。
同时,加强对海洋垃圾的清理和回收也是至关重要的。
据统计,每年有数百万吨的塑料垃圾进入海洋,对海洋生物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通过开展海洋垃圾清理行动,加强公众教育,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可以减少海洋垃圾的产生和排放。
再者,保护和恢复海洋生物的栖息地也是海洋生态修复的重要任务之一。
例如,珊瑚礁、海草床、红树林等都是重要的海洋生态系统,它们为众多海洋生物提供了食物和庇护所。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破坏,这些栖息地面临着严重的退化和丧失。
通过建立海洋保护区、禁止非法捕捞和开采、开展人工种植和修复等措施,可以有效地保护和恢复这些重要的栖息地。
此外,还可以通过投放人工鱼礁等方式,为海洋生物提供新的栖息和繁殖场所。
海洋生态修复综合效益评估技术方法指南

【海洋生态修复综合效益评估技术方法指南】一、引言海洋生态环境是地球上最为复杂、神秘的生态系统之一,而近年来,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海洋生态环境受到了越来越大的破坏。
为了修复海洋生态环境,需要科学有效的评估方法来全面评估海洋生态修复的综合效益,指导海洋生态修复工作的开展。
本文将介绍海洋生态修复综合效益评估技术方法指南,帮助你全面了解海洋生态修复的重要性以及评估方法。
二、海洋生态修复的重要性1. 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主要来源于人类的活动,如海洋废弃物排放、海岸开发、渔业过度捕捞等,这些活动使得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受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海洋生态环境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2. 海洋生态修复的必要性为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海洋生态修复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科学的修复方法,可以恢复受损的海洋生态系统,促进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后代留下更为美好的海洋环境。
三、海洋生态修复综合效益评估技术方法指南1. 综合效益评估的概念综合效益评估是指在进行海洋生态修复工作时,全面评估修复措施所带来的各种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等,以此来指导修复工作的开展。
2. 综合效益评估的重要性综合效益评估可以帮助制定科学合理的修复方案,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进一步恶化。
综合效益评估也能够充分考虑不同利益相关方的需求,为修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3. 海洋生态修复综合效益评估的技术方法(1)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是评估修复措施在维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方面所带来的效益。
通过对水质改善、生物多样性保护、海洋风景恢复等方面的评估,可以量化生态系统服务的经济价值。
(2)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是评估修复措施的投入产出比,确定修复措施的经济可行性。
通过对修复成本与修复效益的权衡分析,可以找出最经济有效的修复方案。
(3)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评估修复措施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包括技术风险、环境风险、社会风险等。
海洋生态修复的技术与方法

海洋生态修复的技术与方法海洋生态是地球上最为广阔的生态系统之一,然而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海洋生态系统遭受了严重破坏和污染。
为了保护海洋环境、恢复海洋生态平衡,海洋生态修复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海洋生态修复的技术与方法,探讨如何利用科学手段重建健康的海洋生态系统。
一、人工鱼礁建设人工鱼礁是一种常见的海洋生态修复技术,通过在海底沉积物上放置人工结构物,为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和繁衍场所。
人工鱼礁可以吸引各种海洋生物聚集,促进海洋生态系统的恢复。
在人工鱼礁建设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材料和结构设计至关重要,以确保鱼礁的稳固性和生物多样性。
二、海草床恢复海草床是海洋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生态群落,对维持海洋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受到过度捕捞、污染和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许多海草床面临严重衰退的局面。
海草床恢复是一项关键的海洋生态修复工作,可以通过人工引种、生长环境改善等方式促进海草床的再生和扩张。
三、珊瑚礁保护与修复珊瑚礁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热点生物多样性区域,然而受到全球气候变暖、海洋酸化和过度捕捞等压力,珊瑚礁遭受严重破坏。
为了保护和修复珊瑚礁生态系统,可以采取珊瑚保护区设立、珊瑚人工繁殖和珊瑚移植等措施,促进珊瑚礁的生长和再生。
四、海洋污染治理海洋污染是海洋生态系统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包括油污染、塑料污染、化学物质污染等。
为了减少海洋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可以采取海洋清洁行动、污染源控制和海洋污染物处理等措施,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健康。
五、海洋生态监测与评估海洋生态修复工作需要建立科学的监测与评估体系,及时了解海洋生态系统的变化和修复效果。
通过海洋生物多样性调查、水质监测和生态系统评估等手段,可以全面了解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为修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六、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是维持海洋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对于海洋生态修复至关重要。
通过建立海洋保护区、禁渔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计划,可以有效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促进海洋生态系统的恢复和稳定。
海洋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

海洋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约 70%的面积,是生命的摇篮,也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海洋生态系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如过度捕捞、海洋污染、生境破坏等,导致海洋生态平衡被打破,生物多样性减少。
为了保护和恢复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海洋生态修复技术应运而生,并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研究进展。
一、物理修复技术物理修复技术主要通过改变海洋环境的物理条件来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
其中,人工鱼礁技术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人工鱼礁是人为在海中设置的构造物,其材料可以是混凝土、岩石、废旧船只等。
鱼礁的投放可以为海洋生物提供栖息、繁殖和觅食的场所,增加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和资源量。
例如,在一些海域投放人工鱼礁后,鱼类的数量和种类明显增加,同时也促进了海洋藻类和无脊椎动物的生长。
此外,底质改良技术也在海洋生态修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清理海底的污染物、疏浚淤泥等手段,可以改善海洋底质环境,为海洋生物提供更好的生存条件。
二、化学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主要用于处理海洋中的污染物。
例如,利用化学氧化剂可以降解石油等有机污染物,降低其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危害。
然而,化学修复技术需要谨慎使用,因为不当的化学试剂投放可能会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二次污染。
三、生物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是利用生物的生命活动来减少或消除海洋中的污染物,恢复生态系统的功能。
其中,微生物修复技术是研究的热点之一。
一些特定的微生物能够分解石油、重金属等污染物,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
例如,某些细菌和真菌可以分解石油中的烃类物质,从而减轻石油泄漏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另外,植物修复技术也逐渐受到关注。
海洋中的藻类和海草等植物能够吸收水体中的营养盐、重金属等污染物,并通过自身的代谢作用将其转化或固定。
同时,海草床的恢复还可以为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来源,有助于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
四、生态系统重建技术生态系统重建技术旨在恢复受损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海洋生态破坏的恢复与修复技术与方法

海洋生态破坏的恢复与修复技术与方法随着人类的活动不断扩张和加强,海洋生态系统正受到越来越严重的破坏。
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寻找并实施一些技术与方法来恢复和修复受损的海洋生态系统。
本文将介绍一些可行的海洋生态恢复与修复技术与方法。
一、人工养殖和人工饲养人工养殖和人工饲养是海洋生态恢复与修复的一种常见方法。
通过人工养殖水生生物,可以帮助恢复受损的海洋生态系统。
例如,运用人工育苗技术培育珊瑚,然后将其重新植回受损的珊瑚礁区域,有助于恢复珊瑚礁的生命力。
此外,人工饲养海洋动物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修复生态系统。
例如,对于濒危或临绝种的鱼类,通过人工繁育和放流可以增加个体数量,提高种群复壮的机会。
二、人工建立人工生态系统人工建立人工生态系统是一种创新的海洋生态恢复与修复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模拟自然环境来建立一种新的生态系统,以替代或恢复受损的海洋生态系统。
例如,在受到污染或破坏的海湾区域,可以建立人工湿地来净化水质和恢复生物多样性。
此外,人工建立人工鱼礁也是一种常见的方法,通过提供良好的栖息地,吸引海洋生物栖息和繁衍,从而改善受损生态系统。
三、海洋抵消和植树造林海洋抵消和植树造林是另一种有效的海洋生态恢复与修复方法。
海洋抵消是指通过种植海藻和海草等植物,将二氧化碳吸收并储存在海洋中,减轻碳排放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
此外,植树造林可以帮助防止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维持海岸地区的生态平衡。
这两种方法都可以在有限的范围内修复受损的海洋生态系统。
四、生物修复生物修复是一种利用生物来恢复和修复海洋生态系统的方法。
通过引入特定的海洋生物,例如滤食性贝类和藻类,可以净化受污染的水体。
此外,引入适宜的捕食者也可以控制捕食性生物种群的过度增长,维持生态平衡。
生物修复方法的选择应根据不同的生态系统和所需的修复目标来确定。
综上所述,海洋生态破坏的恢复与修复技术与方法包括人工养殖和人工饲养、人工建立人工生态系统、海洋抵消和植树造林以及生物修复。
海洋生态系统恢复技术的案例分析

海洋生态系统恢复技术的案例分析海洋,占据了地球表面约71%的面积,是生命的摇篮和资源的宝库。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海洋生态系统面临着诸多威胁,如过度捕捞、海洋污染、气候变化等,导致海洋生态平衡被打破,生物多样性减少。
为了保护和恢复海洋生态系统,科学家们不断探索和创新,研发出了一系列有效的恢复技术。
本文将通过几个具体的案例,对海洋生态系统恢复技术进行分析。
一、珊瑚礁修复技术珊瑚礁是海洋中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被誉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
然而,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海水温度升高、海洋酸化,以及人类活动造成的污染和过度捕捞等,全球珊瑚礁面临着严重的退化和死亡威胁。
在澳大利亚的大堡礁,科学家们采用了多种珊瑚礁修复技术。
其中一种是珊瑚移植技术。
他们从健康的珊瑚礁区域采集珊瑚断枝,然后将其移植到受损的珊瑚礁区域。
在移植过程中,科学家们会选择合适的珊瑚品种和移植位置,以提高移植的成活率。
此外,他们还采用了人工礁石技术,通过在海底投放特制的礁石结构,为珊瑚的生长提供附着基质,促进珊瑚礁的恢复。
另外,在一些地区,科学家们还尝试了通过改善水质和减少污染来保护珊瑚礁。
例如,加强对沿海地区污水排放的监管,减少农业化肥和农药的流入,以降低海水中的营养盐含量,改善珊瑚礁的生长环境。
二、海草床恢复技术海草床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众多海洋生物提供了栖息地和食物来源,还具有净化水质、固碳等重要生态功能。
然而,由于填海造陆、海岸工程建设以及人类活动造成的富营养化等原因,海草床面积大幅减少。
在欧洲的一些沿海地区,为了恢复海草床,科学家们采用了种子播种和植株移植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他们收集海草的种子,并在实验室中进行培育,待种子发芽长大后,再将其播种到受损的海草床区域。
同时,他们也会从健康的海草床区域采集海草植株,将其移植到需要恢复的区域。
为了提高海草床恢复的成功率,科学家们还注重改善海草床的生长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 洋 巨
锰结核的物质资源, 大致有四方面: 来自陆地,大陆或岛屿的岩石风化后释放出铁、
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技术
❖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生物修复的基本概念、特点以及应用生物修复技术应 具备的条件 2.认识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地下水的生物修复
❖ 技能目标: 陈述污染土壤及水体的修复原理和过程
❖ 态度目标: 具有努力学习实践、刻苦钻研技术的敬业精神
1
(一)生物修复技术的基本概念
19
❖ (205年)总面积3.3平方公里的昆明滇池草海东风坝 及老干鱼塘综合整治工程二期生态恢复工程提前两 个月完工,11月1号通过专家验收。标志着滇池 实施规模化生态修复工程获得成功,滇池又有了一 个崭新的“肺”。
10年前,滇池东风坝近50%的水面上长满 了水葫芦,另一半则被网箱养鱼所覆盖,给滇池水 质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国务院批准把综合整治滇池 工程列为 “十五”期间云南环境保护的重要项目, 对此,昆明市政府于2003年5月实施了东风坝 及老干鱼塘综合整治一期退塘还湖工程,让3.3 平方公里的水域重见天日,水体景观得到了明显改 善。
50% ❖ 人类直接暴露在这些污染物下的机会减少 ❖ 不产生二次污染,遗留问题少
4
二、 生物修复技术的原理
5
(一)在生物修复技术中应用的微生物
❖ 大多数下层土含有能降解低浓度芳香化合 物(如苯、甲苯、乙基苯和二甲苯)的微生物, 但是在自然条件下由于溶解氧不足、营养 盐缺乏和微生物生长缓慢等限制性因素, 微生物自然净化速度很慢,因此,需要采 用各种方法来强化这一过程。
大 锰等元素,其中一部分被海流带到大洋沉淀;
的 来自火山,岩浆喷发产生的大量气体与海水相互
资 源
作用时,从熔岩搬走一定量的铁、锰,使海水中
❖ 地上处理的方法较多,其中研究最多的是生物 膜反应器法。净化后的地下水通过两种方法回 补地下水层:
❖ 通过深井直接注入地下水层 ❖ 排入渗滤区经土壤淋溶后返回地下水层
❖ 实际应用中此方法很难将吸附在地下水层基质 上的污染物提取出来,因此效率较低,应用较 少。
17
案例
❖ 由上海水产大学、苏州大学、江苏省太湖渔管办联 合承担的江苏省太湖水污染治理科技专项“驯化食 藻虫引导太湖水下生态修复示范”项目日前启动, 进入实验室阶段。
❖ 微生物修复技术不仅能有效降低环境中的 有机污染物,而且能消除环境中的无机污 染物。
6
(二)影响生物修复的环境因素
❖ 非生物因素影响 ❖ 营养物质和电子受体 ❖ 共存物质 ❖ 氧化分解后的最终电子受体的种类和浓度 ❖ 微生物的协同作用 ❖ 生物间的相互作用
7
任务一 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
8
一、土壤原位生物处理
资 氘、氚等80余种
源 宝 库
海洋的潮汐能、海浪能、海流能、海水热能等可 再生能源的理论储量约为1500亿千瓦,其中可开发
利用的约70多亿千瓦,相当于目前发电总量的十几
倍;
31
海 大洋底的宝藏之一----锰结核
洋
巨 含30多种金属元素: 锰25%, 铁14%,
大 镍1.9%,铜0.5% ,钴0.4%
25
❖ 对于两湾和黄河三角洲地区的湿地恢复 也应在控制污染源和合理开发资源的基础上, 采取治疏并举的方法改善生态环境。可利用 生物修复技术,根据环境特征进行芦苇人工 湿地控制污染,净化水质。
❖ 然后通过胶莱人工海河的疏导功能,提 高海水自净能力,改善湿地和海洋生态环境。
26
分组讨论
❖ 1.什么叫生物修复? ❖ 2. 生物修复技术中应用的微生物有哪些?
简述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 3.简述地下水异位修复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试举例说明。 ❖ 4.海洋石油污染的生物修复必须考虑到什
么?
27
海洋技术
28
一、海洋:巨大的资源宝库
地球上,陆地面积占总面积的29%,而海洋面积占 到71%。 海洋是生命是的摇篮: 地球上最早的生物出现 在海洋(30亿年前生命诞生) 目前地球上80%的生物 资源在海洋中
最早出现的是原核生物,后来发展到真核生物。
5.7亿年前,海洋中开始出现各种动植物。大约1.3 亿年后,各种动植物开始向陆地迁移,开始了陆上? 植物的进化。
29
海 洋
今天地球上的生物种类
巨 动物: 100万种
大 的
植物: 40万种
资 微生物: 10万种
源 宝
海洋生物: 20万余种
库 在不破坏生物平衡的
23
❖ 全世界每年有10亿吨原油经海上运输,其中约有 320万吨因泄漏污染海洋;同时油库、输油管泄 漏造成土壤污染事件也时有发生。20世纪80年 代以来生物修复技术开始应用于石油污染治理。
❖ 主要通过添加一种含N、P且不被海水冲走的肥 料,从而能够促进石油降解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加快石油降解速度。
❖ 生物修复可以分为微生物修复、植物修复、动物 修复和生态修复四大类,其中微生物修复就是我
们通常所称的狭义上的生物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复。
2
(二)应用生物修复技术应具备的条件
❖ 应用微生物修复技术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 存在具有代谢活性的微生物 ❖ 降解过程不产生有毒副产物 ❖ 污染环境中的污染物对微生物无害或其浓度不影响微生物
❖ 原位生物处理是在受污染地区直接利 用土壤中固有的微生物净化污染物, 使土壤的理化特性、生物学特性和功 能得到恢复的技术。 主要有以下三种 主要方式:
❖ 土地处理 ❖ 直接或间接利用高等植物分解有机物
的生物修复技术 ❖ 通风生物修复法
9
通风生物修复法流程
10
二、土壤异位生物修复
土壤异位生物修复是将受污染土壤挖掘 起来,将之运输到一个经各种工程准备的制 备床进行生物修复(下图),防止污染物向地下 水或更广大地域扩散,处理后的土壤再运回 原地的一种生物修复技术。
的生长 ❖ 目标化合物必须能被微生物利用 ❖ 处理场地利于微生物的生长; ❖ 处理费用较低,至少要低于其他处理技术
3
(三)生物修复技术的特点
❖ 与化学、物理处理方法相比,生物修复技术具有 下列的优点:
❖ 污染物在原地被降解清除 ❖ 修复时间较短 ❖ 操作简便,对周围环境干扰少 ❖ 费用少,仅为传统化学、物理修复经费的30%~
13
蜈蚣草生物量大,富集砷能力强,每年去除土壤 砷的效率为10%左右。收割的蜈蚣草通过砷的固定剂 安全焚烧。
备注:2000年1月8日,郴州市苏仙区邓家塘乡发生一起严重 砷污染事故,导致600多亩稻田弃耕、2人死亡、400多人集体 住院,诱发严重纠纷和暴力冲突。
14
任务二 地下水的生物修复技术
15
12
案例1:湖南郴州邓家塘砷污染土壤修
复示范工程
❖ 在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863项目)、973前期专项 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支持下,2001年 陈同斌研究员在湖南郴州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砷污 染土壤植物修复工程示范基地。蜈蚣草叶片富集砷 达0.5%,为普通植物的数十万倍;能够生长在 0.15-3%的污染土壤和矿渣上,具有极强的耐砷毒 能力;其地上部与根的含砷比率为5:1,显示其 具有超常的从土壤中吸收富集砷的能力。蜈蚣草对 砷和磷的吸收并不表现为拮抗作用,二是一种协同 作用,增施磷肥可增强蜈蚣草对砷的吸收能力。田 间管理除水肥管理外,还需除草、冬季盖膜防冻等 措施。
❖ 该项目将把经过特殊驯化的食藻虫投入太湖水域, 通过食藻虫来引导太湖沉水植被种群的生态恢复, 从而起到抑制蓝藻暴发、净化水质的目的。
18
❖ 昆明“四退三还一护案”修复例滇池湖滨带
❖ 05年为推进滇池湖滨生态修复工程,昆明市政府在 滇池流域2920公里核心区、6738平方公里辐射区、 涵盖415万人口的城乡一体化范围内,全面实施 “四退、三还、一护”,即退田还林、退塘还湿、 退房还岸、退人护水,全面消除近湖区域生产生活 污染源。 昆明市将结合草海片区的开发,同步恢复建设草海 湿地,大力开展湖滨生态修复和生态建设,形成良 性的湖滨生态系统。在滇池外海环湖公路以内,科 学规划建设环湖亲水型生态林地与生态湿地;在环 湖公路以外,利用自然地力,采用抗污染植被,保 护和建设生态林带。
20
❖ 为了巩固这一成果,省市共投资2580万元, 启动了东风坝及老干鱼塘综合整治二期生态 恢复工程,种植和恢复了挺水、沉水、浮叶 等15种大型水生植物1444亩;在东风 坝北岸抽取湖心底泥,实施人工吹填8.2 万立方米,造滩120亩;为实现与草海通 水,在坝体上设计了6个开口,最终使大型 水生植被覆盖率达30%。经过历时两年的 整治,目前,东风坝水域透明度上升了56 %,老干鱼塘水域透明度上升了52.2%。
❖ 对于两湾和黄河三角洲地区的湿地恢复也应在控制 污染源和合理开发资源的基础上,采取治疏并举的方 法改善生态环境。可利用生物修复技术,根据环境特 征进行芦苇人工湿地控制污染,净化水质。然后通过 胶莱人工海河的疏导功能,提高海水自净能力,改善 湿地和海洋生态环境。
22
简 介 海洋石油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
21
案例
❖ 胶莱两湾分处黄渤海,渔业资源丰富,沿岸分布有广 阔的湿地资源。由于近年来人们对两湾的不合理开发 利用,两湾湿地已呈现出明显的退化趋势。其中退化 的主要原因就是围垦和污染。黄河三角洲湿地也面临 着湿地污染、水资源不足、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及 各种自然灾害的威胁,其湿地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
的 资
结构: 团块----以岩石碎屑,动、
源 植物残骸的细小颗粒,鲨鱼牙齿等为核心,呈同心圆
宝 一层一层成的,像一块切开的葱头。由此被命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