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肌痛综合征
纤维肌痛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和诊断标准

纤维肌痛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和诊断标准纤维肌痛综合征(Fibromyalgia,FM)是一种慢性疾病,以身体广泛性疼痛和高敏感度为特征。
该病的具体原因尚不明确,但可能与神经系统异常活动和其它生理、心理因素有关。
本文将介绍纤维肌痛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和诊断标准。
一、临床特征1. 广泛性疼痛:纤维肌痛综合征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全身范围内广泛性的慢性疼痛,常常表现为持续至少三个月以上的肌肉酸胀感、刺痛或针刺感。
这些疼痛可能出现在身体各个部位,并可由轻微压力或运动引发或加重。
2. 高敏感度:患者对于外界刺激(例如触摸、声音、光线)的敏感度明显增加。
他们可能对轻微触碰甚至衣物触碰产生过度反应,容易感到过敏或不适。
3. 疲劳和睡眠障碍:大多数患者常感到疲劳,即使在休息后也难以缓解。
此外,他们还可能经历睡眠障碍,包括入睡困难、浅睡眠和非刷新性的夜间醒来。
4. 心理症状: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常出现情绪低落、焦虑和压力过大等心理症状。
这些心理因素可能与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有关。
5. 其它相关症状:患者还可能出现头痛、胃肠道问题(如腹胀、便秘或腹泻)以及认知功能下降(如记忆障碍和集中力不足)等其它相关症状。
二、诊断标准纤维肌痛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主要参考美国风湿学会制定的“2010 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Fibromyalgia”。
根据该标准,纤维肌痛综合征的诊断需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 疼痛指数评分:患者需自评身体上特定区域的局部持久性或广泛性疼痛。
根据VAS(Visual Analog Scale)或NRS(Numeric Rating Scale)等评分工具,纤维肌痛患者需满足以下条件:VAS评分≥7分或NRS评分≥4分。
2. 痛觉过敏点计数:医生通过触诊患者身体18个特定的痛觉点,记录其中疼痛反应的阳性点数。
在纤维肌痛诊断中,需满足以下条件:至少11个痛觉点阳性。
纤维肌痛综合征科普讲座PPT课件

如何进行治疗和管理?
如何进行治疗和管理?
药物治疗
常用药物包括抗抑郁药、抗癫痫药和止痛药等。 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自我用药。
如何进行治疗和管理?
非药物疗法
物理治疗、心理治疗和认知行为疗法等也被推荐 。
这些疗法帮助患者管理疼痛和改善心理健康。
如何进行治疗和管理?
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均衡饮食和适度锻炼非常 重要。
症状持续时间
如果疼痛和疲劳持续超过三个月,建议及时就医 。
早期干预可能有助于改善症状。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专业诊断
应寻求风湿科医生或疼痛管理专家的评估与治疗 。
医生可能会通过临床评估和排除其他疾病来确诊 。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自我管理
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自我管理,如锻炼、心 理支持等。
适当的锻纤维肌痛综合征?
发病机制
该病的确切原因尚不清楚,但可能与神经系统对 疼痛的处理异常有关。
遗传、环境和心理因素也可能在发病中起作用。
什么是纤维肌痛综合征?
流行病学
研究表明,女性患者的比例高于男性,常见于30 至60岁之间。
全球患病率约为2-8%。
谁会受到影响?
谁会受到影响?
高危人群
女性、家族史患者、曾经历重大心理或身体创伤 的人群风险较高。
健康的生活习惯能够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未来的研究方向
未来的研究方向
新疗法开发
未来的研究将集中于开发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和药 物。
干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等新技术也在探索中。
未来的研究方向
病因机制研究
深入理解纤维肌痛的发病机制将有助于早期诊断 和干预。
多学科合作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纤维肌痛综合征

• 疾病概述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治疗原则与方法 • 并发症与风险管理 • 康复与生活质量改善 • 研究与展望
01
疾病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纤维肌痛综合征是一种非关节性 风湿病,临床表现为肌肉骨骼系 统多处疼痛与发僵,并在特殊部 位有压痛点。
发病机制
纤维肌痛综合征的确切病因尚不 清楚,但研究表明可能与中枢神 经系统敏感化、遗传、免疫异常 等因素有关。
系统性红斑狼疮
可伴有关节痛和肌痛,但系统性红斑狼 疮多有面部蝶形红斑、光过敏等特异性 表现,实验室检查可见抗核抗体阳性。
实验室检查与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
包括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等一般性检查,以及类风湿因 子、抗核抗体等特异性检查。这些检查有助于排除其他风湿 性疾病。
辅助检查
包括X线、超声、MRI等影像学检查,以及肌电图、神经传导 速度等神经电生理检查。这些检查有助于评估关节和肌肉病 变情况,协助诊断。
提高患者的身体素质。
渐进性调整
03
根据患者的康复进展,逐步调整训练强度、频率和时间,确保
训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生活质量评估及改善措施
生活质量评估
采用专业的评估工具,全面了解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功能和 环境等方面的生活质量。
症状管理
针对患者的疼痛、疲劳、睡眠障碍等症状,采取相应的药物治疗 和非药物治疗措施。
生活质量。
疲劳综合征
患者常感到全身乏力、疲劳,影 响日常活动和工作效率。
风险评估与预防措施
1 2 3
疼痛评估
定期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了解疼痛部位、性质、 程度等信息,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心理干预
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及时进行心理干 预,如心理咨询、认知行为疗法等,以减轻焦虑、 抑郁症状。
纤维肌痛综合征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纤维肌痛综合征的症状及治疗方法纤维肌痛综合征(Fibromyalgia,FM)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全身性疼痛、关节僵硬以及疲劳等症状。
根据统计,全球有2%-4%的成年人受到FM的影响,其中以女性居多。
本文将从症状和治疗两个方面谈论FM的相关问题。
一、症状1. 全身性疼痛FM的主要症状是全身性疼痛。
患者往往在软组织(如肌肉、韧带等)处感到剧烈的难以忍受的疼痛。
这种疼痛有时会伴随着针刺、酸胀等感觉。
有些患者会提示肩周疼痛,胸痛,甚至是颜面部痛。
2. 关节僵硬FM患者还经常出现关节僵硬的情况,尤其是早晨和长时间静止之后。
关节之间的摩擦会导致疼痛和僵硬,有时还会伴随有瘙痒、灼热和刺痛等感觉。
3. 疲劳除了疼痛和关节僵硬,患者还会感到极度的疲劳。
在早晨醒来后,他们感觉仍然疲惫不堪,缺乏精力和动力。
4. 睡眠障碍FM患者常常由于长时间的疼痛和其他症状而难以入睡。
即使睡眠时,患者也可能在疼痛和关节僵硬的影响下频繁醒来。
二、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FM治疗的主要方式之一。
目前,一些类似抗抑郁药物和抗惊厥药物被广泛应用于FM患者的疼痛控制。
其次,非甾体抗炎药和镇痛药等对于疼痛的缓解也很有效。
2. 神经传导调节一些神经传导调节的方法也可用于FM患者的治疗。
电刺激治疗(TENS)可以改变某些神经的传导方式,以减缓疼痛的感觉。
另外,一些物理治疗方法也被广泛地应用于FM患者,如针灸、按摩等。
3. 生活方式改善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对FM患者的治疗至关重要。
锻炼可以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并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
注意饮食和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也有利于FM患者的健康。
总之,FM是一种慢性疾病,其症状复杂,治疗难度较大,需要综合起来进行多方面的治疗。
通过药物治疗、神经传导调节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善,FM患者可以逐渐减轻疼痛和其他相关症状的影响,在生活中更好地应对疾病。
纤维肌痛综合征的科普知识PPT课件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纤维肌痛综合征? 2. 谁会受到影响? 3.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4. 如何进行诊断? 5. 如何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
什么是纤维肌痛综合征?
什么是纤维肌痛综合征?
定义
纤维肌痛综合征是一种以全身性疼痛、疲劳和睡 眠障碍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疼痛综合征。
该病的确切原因尚不清楚,但研究表明与神经系 统的异常信号传导有关。
谁会受到影响?
谁会受到影响? 患者群体
纤维肌痛综合征可以影响任何人,但女性发 病率明显高于男性,通常发生在中年阶段。
数据显示,女性患者占总患者的70%以上。
谁会受到影响?
相关因素
遗传、环境因素、心理状态及其他疾病(如 类风湿性关节炎、狼疮)都可能与该病有关 。
有些研究还显示,经历过创伤或重大生活压 力的人更容易患上该病。
如何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
生活方式调整
患者应注意规律作息、适度锻炼和均衡饮食,以 增强身体的抗压能力。
良好的生活习惯能有效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
谢谢观看
常用的诊断标准包括触痛点的检查和症状持 续时间的评估。
如何进行诊断? 排除其他疾病
需要通过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排除其他 可能导致疼痛的疾病。
这一步骤对于确诊至关重要,避免误诊。
如何进行诊断?
多学科评估
有时需要不同专科医生的协作,以综合评估 患者的健康状况。
例如,风湿病学、神经学和心理健康等专业 的评估都可能是必要的。
如何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
如何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
药物治疗
常用的药物包括止痛药、抗抑郁药和抗癫痫药, 能够帮助控制疼痛和改善情绪。
药物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及反应进行调整 。
纤维肌痛综合征病人的护理课件

如何评估护理效果? 定期反馈
定期与患者沟通,获取他们对护理效果的反馈, 评估疼痛和生活质量的变化。
患者的自我报告是评估护理效果的重要依据。
如何评估护理效果? 调整护理计划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护理计划,确保满足患者 的需要。
灵活据患者的反馈进行调整。
护理措施有哪些?
护理措施有哪些?
疼痛管理
使用药物、热敷、物理治疗等方法来缓解患 者的疼痛。
应注意患者对不同治疗方法的反应,及时调 整方案。
护理措施有哪些? 促进睡眠
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作息习惯,提供安静舒 适的环境以促进睡眠。
可建议患者进行冥想或深呼吸练习。
如何评估护理效果?
纤维肌痛综合征病人的护理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纤维肌痛综合征? 2. 为何需要护理干预? 3. 如何进行有效的护理? 4. 护理措施有哪些? 5. 如何评估护理效果?
什么是纤维肌痛综合征?
什么是纤维肌痛综合征? 定义
纤维肌痛综合征是一种以广泛性疼痛、疲劳和睡 眠障碍为特征的慢性病。
此病常伴随情绪障碍,如焦虑和抑郁。
护理人员应提供情感支持,鼓励患者表达自 己的感受和需求。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能增强患者的依从性。
如何进行有效的护理?
如何进行有效的护理? 评估患者状况
定期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 ,制定护理计划。
使用疼痛评分表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痛感。
如何进行有效的护理? 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设计个性化的护理措施, 包括疼痛管理、心理辅导等。
什么是纤维肌痛综合征? 症状
患者通常表现出全身疼痛、触痛点、睡眠质量差 和认知障碍等症状。
症状的严重程度因人而异,可能影响日常生活。
纤维肌痛综合征的科普知识课件

如何预防和应对纤维肌痛综合征?
应对技巧
学习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和瑜伽,有助于 减轻压力和疼痛。
与家人和朋友保持沟通,寻求社会支持也很重要 。
如何预防和应对纤维肌痛综合征? 定期检查
定期就医,监测病情变化,并调整治疗方案。
与医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可以帮助及时发现和解决 问题。
纤维肌痛综合征科普知识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纤维肌痛综合征? 2. 为什么会得纤维肌痛综合征? 3. 如何诊断纤维肌痛综合征? 4. 如何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 5. 如何预防和应对纤维肌痛综合征?
什么是纤维肌痛综合征?
什么是纤维肌痛综合征?
定义
纤维肌痛综合征是一种以广泛性疼痛为主要特征 的慢性病,通常伴有疲劳、睡眠障碍和情绪问题 。
早期诊断和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如何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
如何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
药物治疗
常用药物包括非类固醇抗炎(NSAIDs)、 抗抑郁剂和抗癫痫药等。
药物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避免副作 用。
如何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
非药物治疗
物理治疗、心理治疗和运动疗法等都是有效 的非药物治疗选择。
该病症的痛感程度和分布因人而异,常被误解为 精神问题。
什么是纤维肌痛综合征?
症状
主要症状包括全身性疼痛、肌肉僵硬、疲劳、睡 眠障碍等,有时还伴随焦虑和抑郁。
有些患者可能会在特定部位(如颈部、背部和肩 部)感到更剧烈的疼痛。
什么是纤维肌痛综合征?
流行病学
该综合征约影响2-8%的成年人,女性的发病率高 于男性。
谢谢观看
患者的疼痛阈值较低,疼痛信号被放大,导 致更强烈的疼痛体验。
纤维肌痛综合征的病因与治疗新进展

纤维肌痛综合征的病因与治疗新进展概述纤维肌痛综合征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慢性疼痛性障碍,表现为全身性不同部位肌肉和关节的持久广泛疼痛,以及伴随着一系列器官功能异常。
虽然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理解,但近年来关于其发生原因和治疗方法方面的新进展带来了希望。
一、纤维肌痛综合征的潜在病因1. 遗传因素最新的研究揭示了家族遗传与纤维肌痛综合征之间的关联。
有证据显示,特定基因突变会导致机体对感觉刺激异常敏感,从而增加罹患纤维肌痛综合征的风险。
此外,基因组相关性分析还发现多个基因与该综合征存在明显相关性。
2. 大脑神经化学失调大脑中某些神经递质(如血清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异常水平与纤维肌痛综合征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一些研究表明,神经递质的不平衡可能影响对疼痛刺激的感知和处理,进而导致纤维肌痛综合征的发展。
3. 神经免疫调节失调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这种平衡被打破可能导致纤维肌痛综合征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出现。
一些证据显示,患者体内产生的某些自身抗体可引起神经传导通路畸变,并进一步损害正常的感觉功能。
二、纤维肌痛综合征治疗方法新进展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管理纤维肌痛综合征的常见方法之一。
传统的药物包括镇静剂和抗抑郁药,但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效果有限。
近年来,针对神经调控通路上新发现的靶点进行药物开发取得了一些进展。
例如,一些抗癫痫药物和局部麻醉药物显示出在纤维肌痛综合征管理中的潜力。
2. 心理治疗由于纤维肌痛综合征与情绪调节和认知功能紊乱密切相关,心理治疗在减轻患者症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认知行为疗法、心理讲述治疗以及放松训练等方法已被广泛应用,并取得鼓舞人心的效果。
这些心理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情绪状态、调整生活方式,有效缓解纤维肌痛综合征相关的不适。
3. 运动和物理治疗适度的有氧运动对纤维肌痛患者来说具有积极意义。
一些证据表明,规律而温和的体育锻炼可以减轻妇女腹部和盆底肌肉压力感觉,改善血液供应,并调节神经化学递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些作者报道在纤维肌痛综合征病人的真皮-表皮交界处 有免疫反应物沉积,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纤维肌痛综合 病人肌肉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提示有急性血管损伤; 组织缺氧及通透性增强。病人常述的原因不明的体重增加, 手弥漫性肿胀及夜尿增多可能与通透性增强有关。
纤维肌痛综合症患者和对照组CSFP物质水平
50
40
42.8
30
P < 0.001
20 16.3
10
0
Russell et al Arthritis and Rheumatism Vol 37: 1593-1601, 1994
5-羟色胺 抑制下行传导系统 含量降低
NGF 含量增加
免疫紊乱
FMS可与其他疾病重叠存在,称为慢性疼痛和疲劳综合症
纤维肌痛综合征
慢性疲劳综合症
暴露综合征
躯体形式障碍
发病机制
睡眠障碍
见于60%-90%的患者,表现为睡眠易醒多梦,晨起精神不 振,疲乏有全身疼痛和晨僵感
神经递质分泌异常
血清素(serotonin,5-HT)和P物质(substance P)等神经递质在 本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躯体感觉电位增加 功能MRI 显示中枢神经系统活动增加 第二次疼痛的时间叠加现象 神经源性炎症
▪ 神经内分泌异常和自主神经系统异常 ▪ 睡眠结构改变: ▪ 50%:-相异常 躯体症状,睡眠时间 缩短 ▪ 生长激素降低 ▪ DHEA明显降低 ▪ 体位性低血压
FIBROMYALGIA Other Criteria: (OSfYtenNprDeseRntO): ME
Symptoms:
1. Morning stiffness & “gelling” (unclear aetiology) 2. Fatigue exacerbated by minor physical exertion (associated with
alpha sleep disturbance). 3. Sleep disturbance [alpha-delta sleep, myoclonus, restless leg
FIBROMYALGIA SYNDROME
[B] Fibromyalgia subsets
FS as defined by ACR criteria is not one disease but there are well described in association with other disorders:
1- Peripheral fibromyalgia (true(?) 1ry FS)
* Muscle microtrauma * Muscle deconditioning due to disuse as a result of chronic
pain results in susceptibility to microtrauma. *Increased substance p results in inflammatory response.
此外,初步研究发现,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水平在 纤维肌痛综合征中升高。接受IL-2治疗的肿瘤病人会出生 纤维肌痛综合征样症状,包括广泛的疼痛、睡眠障碍、晨 僵及出现压痛点等。还发现α干扰素可引起疲乏。上述现 象提示免疫调节紊乱。体内细胞因子水平异常可能与纤维 肌痛综合征的发开门见山有关。
纤维肌痛综合症的人群患病率
纤维肌痛综合症的百分数
10
Wolfe, et al. Arthritis Rheum. 1995;38:19.
9
8
女性
7
6
5
4
3 男性
2
1
0
18-29 30-39 40-49 50-59 60-69 70-79 80+
FIBROMYALGIA SYNDROME
ETIOLOGY
syndrome, teeth grinding (bruxims)] 4. Headache, Migraine 5. Depression, anxiety 6.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n 40% : Abdominal pain , alternating
habits (constipation and diarrhea) 7. Irritable bladder syndrome: Urinary frequency, dysmenorrhea
纤维肌痛综合症患者和对照组CSF神经生长因子水平
60
41.8
30 P < 0.05
9.1
0
Russell et al J Rheumatol Vol 26: 1564-1569, 1999
1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可塑性改变,造成感觉冲动的放 大 后角是神经元在不同的状态下发生可塑性和结构调节 变化的部位痛觉过敏 / 痛阈减低
血清素的前体是色氨酸、食物蛋白中的色氨酸在肠道被吸收后,大 部分与血浆蛋白结合,小部分呈游离状态。游离的色氨酸可被载体携 带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然后,在5-HT能神经元中经羟化和脱 羧作用生成5-HT。释放到突触间隙的5-HT,在部分被突触前神经末梢 重摄取,部分经线粒体单胺氧化酶作用生成无活性的5-羟吲哚乙酸 (5-hydroxyindoleaceticacid)。
Characteristics of FS
Symptom Widespread pain Tenderness (11 of 18 tender points) Fatigue Morning stiffness ( >15 min.) Sleep disturbance Paresthesias Headache Anxiety Dysmenorrheic history Sicca symptoms Prior depression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Urinary urgency Raynaud's phenomenon
unknown
[A] Occasionally preceded by:
* acute viral syndrome (Hepatitis C, Parovirus) * physical ( whiplash ) or emotional trauma. * withdrawal of certain medication (especially glucocorticoids) These factors may trigger an underlying physiological abnorm. already present in the form of genetic predisposition e.g -alteration in neurotransmitter, e.g. serotinin, norepinephrin, -sleep physiology and hormonal control -immune system function, .
(menstrual cramping)
FIBROMYALGIA SYNDROME
Symptoms
13. Tempromandibular joint dysfunction syndrome: Tremendous face and head pain in 25% of patients + jaw & facial tenderness misdiagnosed as ms. and ligament problems.
Percent of patients. 97.62. 90.13. 81.44. 77.05. 74.66. 62.87. 52.88. 47.89. 40.610. 35.811. 31.512. 29.613. 26.314. 16.7
纤维肌痛综合征 (Fibromyalgia
syndrome , FMS)
概述
非关节性风湿病, 主要表现为肌肉骨骼系统多处疼痛与发僵,
并在特殊部位有压痛点, 并伴有疲劳、焦虑、睡眠障碍;伴有精神、
神经障碍等。
▪ 按照ACR诊断标准,3%-7% 人群患有FMS
80%-90% 为女性。任何年龄, 主要见于成人,发病年龄多在25~45岁。
5-HT也存在于消化道粘膜、血小板及乳腺细胞中,由于它 很难通过血-脑屏障,所以中枢神经系统与外周血中的5HT分属两个系统。经研究发现:①纤维肌痛综合征病人 血浆中游离色氨酸及其转运率(trannsportratio)减低。减 低的程度与肌肉骨骼疼痛呈相关,即血浆浓度及转动比率 越低,疼痛越明显。②血小板膜上的高亲合力的5-HT受体, 丙咪嗪可与5-HT竞争性地结合到血小板受体上,用氚标记 的丙咪嗪测定血小板膜上的的5-HT受体密度,发现纤维肌 痛综合征比正常人受作用。③纤维肌前综合征现人脑组织 中5-HT比正常人明显减少。实验表明,5-HT可调节非快 动眼睡眠、减低对疼痛的敏感性,改善抑郁状态,还可加 强麻醉的镇痛作用。阿米替林(amitriptyline)和胺苯环庚 烯(cyclobenzaprine)可5-HT向5-羟吲哚乙酶转化,增加5HT浓度,故对纤维肌痛综合征有一定疗效。相反,给予 色氨酸羟化酶抑制剂—对氯苯丙氨酸 (parachlorophenylalamine)会出现纤维肌痛综合征样疼痛, 停用这种药物后,疼痛消失。
P物质
增加神经元对兴奋性神经递质的敏感性 在FMS患者,临床症状与CSF中P物质水平相关
Littlejohn发现,物理或化学刺激可诱导纤维肌痛综合征 病人产生明显的皮肤充血反应,这种过度反应可能与 存在着持续的末梢伤害刺激有关。皮肤多型伤害感受 器(polymodalcutaneousnociceptor)反射性地从神经末梢释 放病理量的P物质,引起局部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 强及一种神经源性炎症(neurogenicinflammmation)。神经 末梢释放P物质后,背根神经节的初级感觉神经无将合 成更多的P物质,以便维持一个恒定水平。合成的P物 质同时向末梢和中枢双向传递,因此中枢神经系统的P 物质含量增高。由于它的缓慢但持久而强烈的兴奋作 用,中枢神经系统必会受到一定影响。 此外还发现在正常或高水平的5-HT存在下,P物质对感 觉神经冲动的发放有一个阻尼作用。缺乏5-HT,它将 失去这种控制作用,导致痛觉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