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质量保证
检测实验室质量保证及质量控制

检测实验室质量保证及质量控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检测实验室在各个领域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医疗、环境、食品安全还是工业生产,都需要依靠检测实验室来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检测实验室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显得至关重要。
一、检测实验室质量保证检测实验室的质量保证是指通过一系列管理措施和技术手段,保证实验室对样品进行检测分析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一个具有良好质量保证的实验室,不仅能够提供准确的检测数据,还能够确保检测结果符合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
为了实现质量保证,检测实验室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实施和维持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是一套由文件、记录、程序和指南组成的规章制度,它能够帮助实验室确保检测过程的一致性、可追溯性和可靠性。
通常采用的是ISO/IEC 17025体系,它是一种被广泛认可的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能够帮助实验室确保符合国际标准和法规的要求。
2.进行设备和仪器的质量控制。
检测实验室需要拥有先进的设备和仪器,这些设备和仪器需要定期校准和维护,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室还需要建立一套设备和仪器的标准操作程序,规范设备和仪器的使用、维护和校准过程。
3.人员培训和质量意识培养。
实验室的员工需要具有专业的技能和知识,对于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标准有清晰的认识。
实验室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培训计划,对员工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素养和质量意识。
4.参与外部质量保证计划。
实验室需要积极参与外部质量保证计划,通过参与各种评估和比对实验,与其他实验室进行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自身的检测能力和水平。
5.标准操作程序的制定和执行。
实验室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标准操作程序,规范各项检测工作的操作流程和要求,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质量控制是指在检测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它是质量保证的一部分,是指在检测实验室操作中对其中的一些参数进行持续监控、测定、调节以及对检测数据进行评价,为检测结果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保证。
检测实验室质量保证及质量控制

检测实验室质量保证及质量控制实验室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是确保实验室的工作结果可靠、准确和可复制的关键环节。
以下是实验室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
实验室质量保证的目标是确保实验室的整体工作质量符合一定的标准和要求。
要达到这一目标,实验室需要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的质量管理措施。
首先是建立一套质量保证体系,包括质量方针、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
这些文件要规定实验室的质量目标和要求,明确实验室质量管理的责任和权限,以及质量评估和改进的方法和步骤。
其次是拥有合适的仪器设备和设施。
仪器设备的选择应符合实验要求,并且要保持其正常运行和精确度。
设施要满足实验室的工作需要,例如提供充足的空间、合适的温度和湿度环境。
实验室还应根据工作要求制定标准操作程序,并对人员进行培训,确保操作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这些程序应包括样品接收、样品准备、试剂配制、仪器操作、数据记录等方面的要求。
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是实验室质量保证的重要目标。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实验室应建立有效的数据管理系统,包括对原始数据的记录、存储和保护、数据处理的方法和标准,以及对数据进行分析和验证的程序。
实验过程中的质控措施对于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通过使用适当的内部和外部质控样品,实验室可以监测实验结果的稳定性和精确度,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实验室还需定期校准和验证仪器设备,确保其工作的准确性和精确度。
实验室需要建立质量评估和改进的机制。
实验室应定期进行内部和外部质量评审,评估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并及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改进实验过程。
检测实验室质量保证及质量控制

检测实验室质量保证及质量控制实验室质量保证及质量控制是确保实验室测试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系统。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方法和步骤。
实验室质量保证的基础是建立适当的质量管理体系。
这包括制定相关的质量管理文件和程序,如实验室质量手册,实验室程序文件等。
实验室质量手册中应包含实验室的质量政策、组织架构、质量目标、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等内容。
实验室需要建立一套严格的质量控制程序,以确保实验室测试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样品管理:确保样品的正确采集、标识、保存和处理。
这可通过建立样品管理程序、使用标准化的样品容器和标识方法来实现。
2. 设备校准和维护: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应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
校准应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并记录校准结果。
实验室还应建立设备维护和故障处理的程序,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 样品分析方法:实验室需要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根据方法文件准确操作。
分析方法的选择应基于准确度、精确度、灵敏度、特异性等因素。
实验室也应建立标准品和校准曲线,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4. 内部质量控制:实验室应建立内部质量控制程序,包括定期进行质量控制样品的检测,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实验室还应定期进行质量控制样品的回顾、分析结果的分析和解释,以及采取纠正措施和持续改进。
5. 外部质量控制:实验室还应参与外部质量控制方案,如实验室间比对、参加外部评审等。
通过与其他实验室比较和评审,可以发现实验室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实验室质量保证还应包括持续改进的步骤。
实验室应定期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以发现潜在的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
实验室还应鼓励员工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以提高实验室测试能力。
实验室质量保证及质量控制是确保实验室测试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系统。
通过建立适当的质量管理体系,采取正确的质量控制措施,并持续改进,实验室可以不断提高测试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室内部质量保障措施

实验室内部质量保障措施实验室内部质量保障措施引言:实验室作为科研单位,承担着开展科研实验和创新工作的重要任务。
因此,实验室内部的质量保障措施是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保障。
本文将介绍实验室内部的质量保障措施,包括实验室管理制度、设备维护与校准、职工培训和参与、实验室环境管理等方面内容。
一、实验室管理制度1. 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并严格执行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实验室安全责任,加强实验室安全培训,制定应急预案,确保实验室安全。
2. 实验室质量管理制度:建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实验室流程控制、仪器设备管理、试剂管理、实验记录管理等方面内容,确保实验室工作符合质量要求。
3. 实验室文件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文件管理制度,规范实验室的文件编制、归档和保存工作,保证实验资料的完整性、可追溯性和机密性。
4. 实验室标准操作规程:制定实验室标准操作规程,明确实验步骤、操作要点和安全注意事项,规范实验操作,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5. 实验室设备使用和维护制度:建立实验室设备购置、使用和维护制度,规范设备的日常使用和维护,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准确性。
二、设备维护与校准1. 设备定期维护计划:制定设备的定期维护计划,对实验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和维护,预防故障的发生,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2. 设备校准:对关键实验设备进行校准,确保设备的测量结果准确可信。
3. 设备合理使用:建立实验设备使用的流程和操作规范,指导职工正确使用设备,避免设备损坏或误操作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三、职工培训和参与1. 职工培训:建立职工培训制度,对新进职工和新设备的使用者进行相关培训,提高职工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安全防护意识。
2. 制定培训计划:制定年度培训计划,组织职工参加实验技能培训、安全防护培训和质量管理培训等,不断提高职工的实验技能和质量意识。
3. 参与质量管理:建立质量管理小组,由实验室负责人和部分技术骨干组成,定期召开质量管理会议,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实验过程的规范性和可控性。
检测实验室质量保证及质量控制

检测实验室质量保证及质量控制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检测实验室在各个行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无论是医药检验、环境监测、食品安全还是工业生产,都需要检测实验室提供准确可靠的检测数据来支持决策和保障公共安全。
为了确保检测实验室的数据准确性和可信度,质量保证及质量控制显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检测实验室的质量保证及质量控制,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和帮助。
一、质量保证1. 规范的实验室管理体系检测实验室的质量保证首先要建立并持续改进符合相关标准的实验室管理体系。
例如ISO/IEC 17025是检测实验室的国际通用规范,对实验室的组织结构、设备和设施、人员、文件记录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
实验室需要按照这些规范建立适合自身实际的管理体系,并持续进行内部审核和改进。
2. 人员培训和质量意识实验室的质量保证关键在于人,检测实验室需要具备一支高素质的技术团队。
实验室需要对人员进行全面的培训,包括仪器操作、实验技术、质量控制等方面。
实验室也要培养员工的质量意识,让每个员工都认识到自己责任所在,时刻把质量放在首位。
3. 检测方法和标准的建立实验室的质量保证离不开可靠有效的检测方法和标准。
实验室需要根据不同的检测对象和要求,建立适合的检测方法和标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二、质量控制1. 仪器设备的维护和校准检测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是保证检测数据准确性的基础,因此仪器设备的维护和校准显得尤为重要。
实验室应建立健全的设备管理制度,确保设备的常规维护和定期校准。
只有保持仪器设备的良好状态,才能提供可靠的检测数据。
2. 样品管理和质量控制样品的管理是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的一个关键环节。
实验室需要建立完善的样品接收、保存和处理流程,严格控制样品的标识和追踪,防止混样和误操作。
实验室还需要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包括日常质控样品的使用和记录,定期参加外部质量评估等。
3. 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检测数据的准确性不仅取决于仪器设备和样品的管理,还取决于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说明

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说明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是指实验室在进行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检测等活动过程中,为了保证实验室工作的规范性、准确性和可靠性,所建立的一系列规章制度、管理方法和技术措施。
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是保证实验室工作质量的基础,也是保障实验室能够持续提供可靠测试结果和科技支撑的重要手段。
一、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目的1.确保实验室工作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保证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2.保障实验室设备设施的安全性和正常运行,确保实验室工作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3.促进实验室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合理合规进行,提高实验室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4.提高实验室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降低测试成本,提高测试结果的可信度和实验室的公信力。
二、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要求1.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实验室技术标准和测试方法。
2.确保实验室的设备设施符合要求,并建立定期检查维护机制,保证实验室设备设施的安全性和正常运行。
3.建立严格的人员管理制度,确保实验室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达到要求,参加相关培训和考核。
4.制定实验室经营管理规章制度,确保实验室工作环境的卫生和安全,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
5.建立科学合理的质量控制体系和内部审核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实验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6.建立良好的客户服务体系,加强对客户需求的理解和沟通,提高客户满意度和信任度。
三、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的内容和要求1.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实验室的质量目标和政策、质量手册、质量程序文件、记录和记录的控制等组成部分。
2.实验室质量控制体系包括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外部质量评价、实验室认证等相关控制措施。
3.实验室设备设施管理体系包括设备设施管理、定期检查维护、设备设施标准化等相关管理内容。
4.实验室人员管理体系包括人员培训和考核、职业操守和道德规范、人员素质和能力改进等相关要求。
5.实验室经营管理体系包括实验室的经营计划、经营预算、经营评估和内部审核等相关经营管理内容。
实验室质量保障措施

实验室质量保障措施实验室质量保障措施引言:近年来,实验室在科学研究和教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如何保障实验室的质量和可靠性一直是实验室管理者和科研人员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从实验设备的检验与校准、实验室环境的管控、实验人员的培训与管理等方面,介绍实验室质量保障措施。
一、实验设备的检验与校准实验设备是实验室工作的基础,因此必须确保其性能稳定和准确性,为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计划性检测:制定定期检测计划,对实验设备进行定期检测,确保设备的各项参数在合理范围内。
2. 跟踪记录:建立实验设备档案,记录设备的检测日期、检测结果及处理情况,为设备维护和管理提供参考。
3. 校准管理: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进行设备的校准,确保设备的标定准确。
二、实验室环境的管控实验室环境的稳定性和洁净度是保证实验结果准确的重要因素,为此应加强对实验室环境的管控:1. 温湿度控制:根据实验需求,控制实验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在合理范围内,避免环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2. 空气质量管理:定期对实验室内的空气进行检测,确保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浓度处于安全范围内。
3. 洁净度管理:加强实验室的日常清洁工作,保持实验台面、仪器设备等的清洁整齐,防止灰尘和杂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三、实验人员的培训与管理实验操作人员的素质和技能对实验质量和安全性有着重要影响,为此应加强实验人员的培训与管理:1. 岗前培训:对实验人员进行系统的岗前培训,了解实验室的安全规范、操作规程和实验设备的使用方法。
2. 培训记录:建立实验人员培训档案,记录培训内容和培训时间,及时跟踪培训效果和实验人员的进展情况。
3. 安全意识培养:通过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技能竞赛等方式,提高实验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减少实验事故的发生。
4. 实验室管理制度:制定完善的实验室管理制度,明确实验室的使用规范,规定实验室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实验室工作的有序进行。
四、实验数据的质量控制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对科研成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影响,为此应加强对实验数据的质量控制:1. 数据标定:在实验进行前,对实验数据进行标定,确定数据采集的范围和方式,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检测实验室质量保证及质量控制

检测实验室质量保证及质量控制实验室质量保证是指通过一系列的质量管理措施和方法,确保实验室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重复性,以满足客户要求和科学规范。
实验室质量控制是指在实验室进行实验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控制策略和方法,监测和管理实验的各个环节,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实验室质量保证的具体措施包括质量方针的确定、质量手册的编制、实验室建设和装备的选择、员工的培训和管理、实验室环境的控制、实验室的质量容量、实验室的校准和标定、实验室数据的管理和分析等。
质量方针是实验室质量保证的基础,它包括对实验室质量目标的明确和质量管理的理念。
质量手册是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的核心文件,它包括实验室的质量组织和管理结构、质量控制的程序和方法、实验室质量容量的指标和要求等。
实验室建设和装备的选择是确保实验室质量保证的重要环节,它包括选择适合的实验室空间和场地、选择适合的实验设备和仪器等。
员工的培训和管理是确保实验室质量保证的关键环节,它包括对员工的技术培训和管理、对员工的素质培养和管理等。
实验室环境的控制是确保实验室质量保证的基本条件,它包括对实验室的温湿度、洁净度、通风等环境指标的控制和管理。
实验室的质量容量是指实验室能够满足客户要求和科学规范的能力,它包括实验室的人力、设备、仪器、材料等方面的能力和条件。
实验室的校准和标定是确保实验室质量保证的重要环节,它包括对实验室设备和仪器的校准和标定、对实验室控制样品的校准和标定等。
实验室数据的管理和分析是确保实验室质量保证的重要环节,它包括对实验数据的收集、存储、处理、分析和报告等。
实验室质量控制的具体策略包括实验设计的优化、样品的采集和预处理、实验操作的标准化、实验参数的监测和控制、实验结果的分析与判定等。
实验设计的优化是确保实验质量控制的基础,它包括实验目的的明确、样品数目和类型的确定、实验条件和参数的选择等。
样品的采集和预处理是确保实验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它包括对样品的选择、采集、保管和处理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监测结果的表述
1.算术平均值: (X)
2.算术平均值 : 3.算术平均值: (X±s ) (X ±s,CV)
S n
4. 用臵信任间 X t
来表示
例:已知某地大气颗粒物中硫酸盐含量的平均水平为 1.35ug/m3,现欲了解目前水平是否大于以往水平,在该 地随机取大气颗粒物样品20个,测得 X=1.43 ug/m3, s=0.26,(选=0.05) 解:判断平均水平1.35 ug/m3 与测定结果1.43ug/m3是否有显 著性差异
一、实验用水
(一)蒸馏水
金属蒸馏器,
玻璃蒸馏器,
石英蒸馏器,
亚沸蒸馏器。
图9.1 亚沸蒸馏器示意图
(二)去离子水
•无氯水
•无氨水 •无二氧化碳水 (三)特殊要求的纯水 •无铅(重金属)水 •无砷水 •无酚水 •不含有机物的蒸馏水
二、试剂与试液
根据实际需要 妥善保存 注意保存时间 按规定注明配制日期及配制人员 试剂的规格:一级、二级、三级 纯度:“9”
X n X n Xn X2
Xn X2
Xn X1
1
Q
X X
2
X1 X1
1
n 1
Q
Q
X n 1 X 1
X n2 X 1 X3 X1
X 3 X1
X n X n2
X n X n2 Xn X3
表9.7 狄克逊检验临界值(Qa)表
2. 格鲁布斯(Grubbs)检验法:适于多组测量值均值
在专门的毒气柜内进行,并与一般实验室、仪
器室分开。几种分析同时进行时应注意防止交
叉污染。
实验的环境清洁也可采用一些简易装臵来
达到目的。
四、实验室的管理及岗位责任制
◇对监测分析人员的要求 :持证上岗
◇对监测质量保证人员的要求
◇实验室安全制度
◇药品使用管理制度
◇仪器使用管理制度
◇样品管理制度
第四节 监测数据的统计处理和结果表述
三、实验室认可与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 的关系及其发展
计量认证是通过计量立法,对凡是为社会出 具
公证数据的检验机构(实验室)进行强制考核的一种
手段,也可以说计量认证是具有中国特点的政府对
实验室的强制认可。
审查认可(验收):是政府质量管理部门对依法设
臵或授权承担产品质量检验任务的质检机构设立
条件、界定任务范围、检验能力考核、最终授权
四、直线相关和回归 (一)相关和直线回归方程
变量之间的关系有两种主要类型:
1、确定性关系:如欧姆定律:V=IR
2、相关关系:既有关系,又无确定关系。它们 之 间的关系式叫回归方程。 Y=a+bx;a,b为常数。
相关分析:讨论回归方程可靠程度
例:监测分析中标准曲线的回归
酚浓度与吸光度关系曲线 0.2 0.18 0.16 0.14 0.12 0.1 0.08 0.06 0.04 0.02 0 0 0.01 0.02 0.03 C 0.04 0.05 0.06
一、基本概念
(一)真值:理论真值、约定真值、相对真值
(二)误差及其分类:系统误差、随机误差、
过失误差、 绝对误差、相对误差
(三)偏差:个别或单次测量值与多次测量均
值的差值。常用表示方法如下:
1.绝对偏差: d i xi x 2.标准偏差:
3.相对标准偏差(变异系数
S
n 1 ( xi x) n 1 i 1 2 x i
表9.2 化学试剂的规格
级别 名称 代 某些国家通用 标志颜色 俄罗斯的等级和符号 号 等级和符号 绿色 红色 蓝色 G· R A· R C· P 分析纯Ч· Д· А 化学纯x· ч 纯Ч
R 一级品 保证试剂、优级纯 G· R 二级品 分析试剂、分析纯 A· 三级品 化学纯 C· P
三、实验室的环境条件
(二)可疑数据的取舍:
离群数据:与正常数据不是来自同一分布总
体,明显歪曲实验结果的测量数据—离群数据应
舍去
可疑数据:可能是但未经检验的离群数据—
取与否应统计检验(离群数据的统计检验)
1.狄克逊(Dixon)检验法:适于一组测量值的一致 性检验 a. 将一组数据由小到大排列 b. 计算统计量Q(P420表9-6 ) c. 根据给定的显著性水平和测定次数查Q的临界 值(P420表9-7)
•例:制备氰化物标准曲线时,氰化物标准物的加 入量和相应的吸光度值如下,确定其回归方程
解:
0.2 0.023 0.5 0.063 1 0.13 2 0.256 3 0.378 4 0.497 5 0.62
氰化物标准曲线
R2 0.9997
A
0.7 0.6 0.5 0.4 0.3 0.2 0.1
2 ( x x ) i
γ数值大小与变量之间关系见书P428图9-6到9-8 ※监测要求所测标准曲线的γ≥0.999 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t检验
计算统计量:
t
n2 1 2
查临界值(单 侧):tα,n’ N’=n-2
判断:t> tα,n’, γ有显著意义,x和y呈线性关系 t< tα,n’, γ无显著意义, x和y无直线关系
d. 对照判断:Q≤Qn,f ,可疑值为正常值,应 保留;Q> Qn,f ,可疑值为离群数据,应舍去
表9.6 狄克逊检验统计量Q计算公式
n值范围 可疑数据为最小值X1时
Q X
2
可疑数据为最大值Xn时
Q
Q
Q
Q
3~ 7
8~10 11~13 14~25
X1
X n X n X n X1
μ +3.000σ
99.73297
二、数据的处理和结果表述
(一)数据修约规则 :四舍六入五考虑
监测分析过程中,有效数字的位数常取决于所
用仪器的精度,如:滴定分析——小数点后2位
万分之一天平——小数点后4位
分光光度计——小数点后3位
标准偏差通常保留2位有效数字
四个数以上相加取平均值时,有效数字可多取一位
A
y = 3.3567x + 0.0143 R2 = 0.9676
系列1 线性 (系列1)
2.相关系数及其显著性检验
相关系数:表示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性质和密切程 度的指标,用γ表示,其取值在-1-1之间。
( x x) ( y y )
2
( x x)( y y)
2
a
2 ( y y ) i
表9.3 空气清洁度的分类
清洁度分类 100 10 000 100 000 工作面上最大污染颗粒数 / (颗粒· m-2) 100 0 10 000 65 100 000 700 颗粒直径 /μm ≥0.5 ≥5.0 ≥0.5 ≥5.0 ≥0.5 ≥5.0
没有超净实验室条件的可采用相应措施。
例如,样品的预处理、蒸干、消化等操作最好
的一致性检验,也可用于一组测量值的检验 a. 将一组数据由小 到大排列 b. 计算
X
SX 、
和统计量T
T
X X SX
min
c. 根据给定的显著性水平和测定次数查T的临界值 d. 对照判断:T≤Tn,f ,可疑值为正常值,应保
留; 若T> Tn,f ,可疑值为离群数据,应舍去
表9.8 格鲁勃斯检验临界值(Ta)表
结论。
质量是质量保证的一部分,主要是对实验室的质量、
管理进行监督,包括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
质量控制。
※一个实验室或一个国家是否开展质量保证活动是 表征该实验室或国家监测水平的重要标志
第二节
实验室认可和计量认证/ 审查认可概述
一、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制度 二、计量认证/审查认可 计量认证 审查认可 计量认证与审查认可的发展及改革调整
( xi ) 2 n
s Cv 100 % x
n n 1 2 2 s2 ( x x ) d i i 4.方差: n 1 i 1 i 1
n 1
5.极差:
最大值- 最小值
(四)总体、样本和平均数
总体和个体:研究对象的全体为总体,其中一个 单位叫个体。 样本和样本容量:总体的一部分叫样本,样本中 所含个体数目为此样本容量 平均数:代表一组变量的平均水平或集中趋势 , 常用算术平均数表示
y = 0.1239x + 0.003 2 R = 0.9997
0.9998
标准曲线方程为:
系列1 线性 (系列1)
A 0.003 0.1239 C
0 0 1 2 3 C 4 5 6
第五节
一、名词解释
实验室质量保证
◇准确度 ◇精密度 ◇灵敏度 ◇空白试验 ◇校准曲线 ◇检测限 ◇测定限
计算统计量 :
查临界值表: t0.05,19=2.09
(1.43 1.35) 20 t 1.38 0.26
判断:t=1.38< t0.05,19=2.09, 测定值1.43与平均水平1.35无显著 性差异 说明:本次所测定的大气样品中硫酸盐含量与以往水平 1.35ug/m3没有显著差异,即本次调查结果与以往水平相比差 别不显著。不大于以往水平
例:10个实验室分析同一个样品,各实验室5 次的平均值分别为4.41、4.49、4.50、4.51、 4.64、4.75、4.81、4.95、5.01、5.39,检 验5.39是否离群数据。 (T9,0.05=2.110;T9,0.01=2.332;T10,0.05=2.176; T10,0.01=2.410) 经计算:T=2.11,查表得临界值T0.05=2.176 T=2.11<T0.05=2.176 故5.39应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