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合集下载

第二十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第二十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浦东
瑞丽 昆明 河口
贵阳
厦门
广州
东兴 北海
珠海
湛江
深圳
汕头
闽南三角区
海南
珠江三角洲
除了开放城市、开发区 之外,又出现了多种特 殊的开发区。这说明对 外开放的什么特点?
宽领域
陆家嘴金融贸易区
四、对外开放的深化
1、中国为什么要加入WTO? 经济全球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有利于 化的需要 资源的优化配置,也有利于加快全球经济的发展。
珲春
沈阳
乌鲁木齐 呼和浩特 秦皇岛 天津 银川 西宁 兰州 西安 拉萨 成都 郑州 合肥 太原 大连
石家庄
济南
烟台 青岛 连云港
环渤海 长三角
南京南通 上海
武汉 重庆 岳阳 九江
长沙 南宁 南昌
芜湖
杭州 宁波 温州 福州
内陆省会城市 沿江城市 92年后沿边城市 85年沿海开放区 84年沿海开放城市 80年经济特区
我国对外开放的成就
1978年——2008年我国外汇储备表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
单位:亿美元
19500.00
20000 18000 16000 14000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
2864.07 1.67 82.20 110.93 1050.49
1978
96.P.91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对外开放的方针。 我国先后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五个经济特区。 97.P.92 1992年,开发上海浦东成为经济建设的重点,同时也 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 98.P.92 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 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99.P.92 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国之一。1986年7月,中国正 式申请恢复在关贸总协定中的缔约国地位。 100.P.93 加入世贸组织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必要选择,也是 中国与世界经济实现全面接轨的一个契机,标志着世界大市场对 中国的开放。

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探究:思考感悟
一、加1入、W抓T住O机为遇中,国迎的接改挑革战开;放和经济 建设营2造、一深个化有改利革的,国坚际持环开境放;; 二、有利3、于发加展快科国教内,产提业升结实构力调整,充分 利用国4际、资坚源持增科强学中发国展企观业,的实竞施争力; 三、提高中国的可国持际续地发位展,参与国际贸易 新规定的制定; 四、有利于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促进 经济发展。
• 1948年,中国为关贸总协 定创始会员国之一
• 1981年,中国首次派观察 员列席总协定主持召开的 国际纺织贸易协议谈判会 议;
• 1986年7月,中国正式申 请恢复在关贸总协定中的 缔约国地位;
• 2001年成为世界贸易组织 正式成员。
基础知识掌握
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对外开放新阶段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及特点
(1)开放格局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内陆省会城市
中 西

推进步骤 点
线

开放范围 沿海
内地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基础知识掌握
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对外开放新阶段 历史再现: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这是中国代表
石广生在中国加入 世贸组织的议定书 上签字。
卡塔尔多哈时间2001年 11月10日18时34分,随着卡 塔尔财政经济和贸易大臣 卡迈尔槌子的落下,中国 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 成员。
④开发开放沿江港口城市(以上海浦东为龙头)
新时期改革开放的扩大
开放的浦东
1992年,开发上海浦东新区成为经济建设的 重点,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
一、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形成的过程
①建立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

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2)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4年)
3、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和发展
1)建立五个经济特区(1980年起)
2)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4年) 3)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闽南三角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4)对外开放的形式灵活多样(90年代以来) 5)重点开发上海浦东成为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 (1990年、1992年)
2)世贸组织的原则 国民待遇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非歧视待遇原则、互 惠原则、透明度原则
2、过程 1)1948年,关贸总协定创始国之一
2)1981年,首次派观察员列席
3)1986年,正式申请恢复 4)2001年11月11日,成为正式成员
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3、影响
1)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标志着世界大市场对中国的开放,符合我国的根本 长远利益 3)推动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机遇与挑战并存
当今中国的对外开放和近代中国的被动开放有何不同?
3、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和发展
1)建立五个经济特区(1980年起)
含义:我国的经济特区是指国家划出一定范围,实行
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的地区。
目的:为了更好地吸收和利用国外的资金、先进技术和 管理经验,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特”在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方法。
原因: 地理优势:它们是中国南方对外交通的的重要陆路通道或重要海 运港口。 区位优势:是著名侨乡,离港、澳、台较近,在历史上与海外有 密切交往。
①全方位中有重点。即对所有的国家开放,但重点是西方发达国家。
②多层次中有先后,多方面中有选择。对外开放不仅是经济方面的
而是有比较、有选择地开放。
开放,而且是多方面的开放。但多方面不等于来者不拒,全盘接受,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课件 (共24张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课件 (共24张PPT)

自 主 学 习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退
推进新课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其次对我国经济发展也将提出严重挑战: 随着关税降低和市场的扩大开放,外国先进的产品 自 和服务将大量涌人中国,这将使中国落后的企业和产业 主 面临严峻的考验。 学 习 面对西方高科技、高技术产品的竞争,中国会有许 多技术落后、产品质量差的企业被挤垮。 中国的失业人口也有上升的可能。
对外开放?这个举措有什么战略意义?


退
推进新课
对外开放的格局
经济特区是指国家划出一定的范围,实行特殊的经 自 主 济政策和经济体制的地区。 学 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吸收和利用国外的资金、先进技 习 术和管理经验,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退
推进新课
对外开放的格局
原因:①是中国南方对外交通的重要陆路通道或重


退
推进新课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问 中国为加人世界贸易组织做出了哪些努力?中国加 题 情 入世界贸易组织说明了什么问题? 境


退
推进新课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努力:①对经济体制加以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与世界经济接轨。②加快加大对外开放的步伐。 自 主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说明世界大市场对中国开 学 放,中国对外开放进入到一个新阶段;中国加入世界贸 习 易组织,说明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中


退
推进新课
对外开放的格局
请同学们一一找出14个开放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区在地图上
问 (1)这些开放城市和开放区发展经济有哪些有利条件? 题 (2)中央决定开发浦东的目的是什么?开发浦东有哪些有利 情 条件?取得了什么成就? 境

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第21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一、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引进来)
1.背景:
(1)建国以来,西方国家对中国进行经济封锁 (2)中国在左倾 思想影响下闭关自守 (3)中国与西方 国家经济水平存在较 大差距 (4)十一届三中 全会决定对外开放
2.经济特区设立
(1)概念: 在一个地区内,划出 一定的区域范围,这些 区域范围的对外经济活 动中,采取特殊政策。
(2)目的: 创造良好的投资环 境,鼓励和吸引外商兴 办企业和其他事业,以 促进本国或地区的经济 发展。
(3)经济特区特点:
①是经济特区而不是政治特区,以 一定的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去吸引 外资的一种特殊形式 ②我国创办的特区是兼营工、商、 农、牧、住宅、旅游等多种行业的 综合性特区,而不是单一的出口加 工区(多种经营) 厦门经济特区鼓浪屿
拉萨
环渤海地区 呼和浩特 秦皇岛 银川 大连 天津 西宁 青岛 烟台 连云港 长 南通 上海 三 万县 宜昌 武汉 角 宁波 重庆 九江 温州 长沙 福州 贵阳 厦门 昆明 瑞丽 广州 汕头 闽三角 东兴 珠海 深圳 河口 北海 湛江 海南 珠三角
7.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形成及特点
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已经形成
2005年中国外贸顺差 突破千亿美元
③对中国经济产生新的挑战 Ⅰ.我国一些劣势行业处于不利境地
(如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企业及金融、 商业、服务业),加大金融市场的风险。 Ⅱ.短期加剧国企的经营困难——国有 企业亏损面扩大、破产企业增多、下岗或 失业人员增加。
(2)对世界:
有力地推动了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1)对中国:
①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必然 选择,也是中国与世界经济实现全面接轨的一个契机, 标志着世界大市场对中国开放。 ②为中国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机遇

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并不仅仅是加入一个国际组织, 而是希望通过这个进程促进国内改革,促进国内开放。 因为加入世贸组织谈判进程实际上是国内对开放问题统 促进思想、观念的进一步解放 一思想的过程,也是对产业和国人教育的过程,教育我 们开放对我们还是有好处的。”
随着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关税的大幅度减 让,外国产品、服务和投资有可能更多地进入 中国市场,国内一些产品、企业和产业免不了 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我们也不应忽视伴随入 世和经济增长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如东西部 收入差距和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问题、国有企 业结构调整中的失业和再就业问题等。 对我国的弱势产业带来严峻的挑战,收入差 距会进一步扩大,失业问题会严重。
材料四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 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 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 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拨乱反正。 开放的可能性!
材料五 “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 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建国后, 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 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三十几年的 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 发展不起来。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中国如何开放的?
(二)对外开放的深化——中国“入世” 2、中国为什么要“入世”?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 世界需要中国 巨大的潜力将转化为现实的购买力,为全球 提供一个诱人的大市场。世贸组织几任总干 事先后在不同场合表达过相同的意愿:WTO亟 须中国带来新的生机和平衡。
中国加入WTO究竟有利还是不利?
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在世界还没有被完全 认可
三、如何看待对外开放?

第20课_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第20课_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从事经济贸易活动的世界性统 一市场。凡是经过批准手续、 领取了“营业执照”的世界贸 易组织成员,都可以进入这个 大市场。
3、 中国为何要“入世”?
如果我们只是一般性参加世界经济,那 不遵守世界规则也可以,就像 担着菜篮卖
小菜的那种小贩,尽管市场就在那里, 你也可以不进入市场,可以不遵守工 商部门的规则,看到工商管理干部来 了就赶快跑。但如果要进入世界经济的主
东 部
推进步骤 点 线
中 西 部
开放范围 沿海

内地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探究:知识链接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全方位指对世界所有类型的国家开放。我
们坚持在平等互利的原则基础上,同世界上所有国 家和地区发展多种形式的双边和多边的经贸合作关 系。 多层次 指对外开放经历了由东到西、由点到线、 由线到面,由沿海到内地逐步推进的过程,形成了 全国性的由沿海开放地带、沿江开放地带、沿边开 放地带和内陆省会城市为代表的多层次对外开放格 局。 宽领域 指我国不仅在经济领域对外开放,也在 科学、教育、文化等领域开放。
第一次是鸦片战争战败后,在 第一次使中华民族走向灾难,但 《南京条约》中被迫开放 客观上也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第二次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 第二次推动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了改革开放伟大决策 有利于中国与世界的交流
D C B
A
闭关自守落后挨打, 改革开放是富强之道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及特点
(1)开放格局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内陆省会城市
3、 对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下列说法不 正确的是 ( D) A:中国由此进入了对外开放的一个新阶段 B.中国是世贸组织前身“关贸总协会”的 创始国之一 C.加入世贸组织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经济的 发展 D.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而言,机遇和挑 战并存,因此,多数人反对加入世界贸易 组织

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课标要求: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教材分析: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两大支柱和引擎。

教材第20课,介绍了我国对内改革的基本情况与成果。

而本节第21课则介绍了对外开放的过程与影响。

教材第一目“经济特区和经济开放区”介绍了我国从点到线再到面,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到经济开放区,再到全国,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的对外开放的过程以及特点,第二目“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介绍了世贸组织这个机构,以及我国加入世贸的艰难历程和影响,加入世贸使我国的对外开放从政策性开放进入到制度性开放阶段,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化阶段,它对巩固改革开放的成果,推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学生分析:本人所教班级的学生中,知识基础和学习兴趣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

有的班学生基础较好,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较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贯彻落实“创设历史情境,掌握基本知识,理清历史线索,探究解决问题思路”的原则,在探究问题的同时填补学生知识空白点,扫除知识盲点。

同时,针对该班学生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较强的特点,将着重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而有的班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兴趣不高,则主要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最基本的历史知识,了解历史发展的主要线索。

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经济特区的概念、设立,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对外开放的原因;设立四个特区的原因;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世贸组织的由来和发展。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历程,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和作用2、过程与方法:资料收集,问题探究,比较归纳、概括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连 烟台 环渤海地区
1、世界贸易组织
世贸组织日内瓦总部
世界贸易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1995 日正式成立。 年1月1日正式成立。它是 月 日正式成立 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 际组织,总部设在日内瓦。 际组织,总部设在日内瓦。 它的宗旨是通过市场开放、 它的宗旨是通过市场开放、 非歧视性和公平贸易等原 则来达到推动实现世界贸 易自由化的目标, 易自由化的目标,实际是 各国之间从事经济贸易活 动的世界性统一市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世界性统一市场。
知识整合: 知识整合:对外开放
一、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背景、过程、特点、作用) (背景、过程、特点、作用) 二、对外开放的新阶段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1.世贸组织概况(成立、性质、实质) 世贸组织概况( 世贸组织概况 成立、性质、实质) 2.中国加入世贸(原因、过程、影响); 中国加入世贸( 中国加入世贸 原因、过程、影响);
2、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中国代表团团长石广生在 中国入世协定书上签字
1981年,中国首次派 年 观察员列席总协定主 持召开的国际纺织贸 易协议谈判会议; 易协议谈判会议; 1986年7月,中国正式 年 月 审请恢复在关贸总协 定中的缔约国地位; 定中的缔约国地位; 2001年11月成为世界 年 月成为世界 贸易组织正式成员。 贸易组织正式成员。
3.特点: 特点: 特点
1)全方位:对世界所有类型的国家开放; )全方位:对世界所有类型的国家开放; 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沿海到内地; 2)多层次: )多层次: 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沿海到内地; 3)宽领域: 经济、科学、教育、文化。 )宽领域: 经济、科学、教育、文化。 4)有侧重: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有侧重:开发、 5)形式灵活多样: 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科技园区、 )形式灵活多样: 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科技园区、 保税区、金融贸易区、出口加工区。 保税区、金融贸易区、出口加工区。 4.作用:推动经济发展,适应全球化趋势(经济、科技) 作用:推动经济发展,适应全球化趋势(经济、科技) 作用
2)过程: (1981,1986,2001) )过程: ) 3)影响:①融入世界经济的必然选择; )影响: 融入世界经济的必然选择;
②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的契机; 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的契机; 符合我国的根本长远利益; ③符合我国的根本长远利益; 推动了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④推动了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延伸探究:加入世贸组织的原因和影响 延伸探究:
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关起门来 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 发展中国家若不想长期落后、被动挨打, 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发展中国家若不想长期落后、被动挨打, 就必须顺应潮流,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加入世贸组织, 就必须顺应潮流,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加入世贸组织,中国不 仅有分享经济全球化成果的权力,还能够参加制定有关规则, 仅有分享经济全球化成果的权力,还能够参加制定有关规则,在 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中把握主动权。 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中把握主动权。可以加快我国改革开放的步 增强国力。 伐,增强国力。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巨大的需求潜力将转化为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现实的购买力,为全球提供一个诱人的大市场。 现实的购买力,为全球提供一个诱人的大市场。世贸组织几任总 干事先后在不同场合表达过相同的意愿: 干事先后在不同场合表达过相同的意愿:WTO亟须中国带来新的 亟须中国带来新的 生机和平衡。 生机和平衡。 摩托罗拉公司高级副总裁兼摩托罗拉(中国)公司总裁赖炳荣说: 摩托罗拉公司高级副总裁兼摩托罗拉(中国)公司总裁赖炳荣说: 中国加入WTO对我们有什么不利影响?我想不出来!“通用电 对我们有什么不利影响? “中国加入 对我们有什么不利影响 我想不出来! 气公司认为,中国“入世”意味着为外国公司提供更多的贸易权 气公司认为,中国“入世” 和机会、更多的市场准入,中国市场将变得更加透明和规范。 和机会、更多的市场准入,中国市场将变得更加透明和规范。
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春天的故事(董文华) 春天的故事(董文华)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的聚起座座金山。 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的聚起座座金山。 春雷唤醒了长城内外,春晖暖透了大江两岸。 春雷唤醒了长城内外,春晖暖透了大江两岸。 中国! 中国! 啊!中国!啊!中国! 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捧出万象更新的春天。 捧出万象更新的春天。啊…… 春天的故事,春天的故事,难忘的春天, 春天的故事,春天的故事,难忘的春天, 春天的故事! 啊……春天的故事! 春天的故事
概念解读: 概念解读:经济特区
我国的经济特区是国家划出一定范围, 我国的经济特区是国家划出一定范围,实行特殊的经 济政策和经济体制的地区。 济政策和经济体制的地区。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 吸收和利用国外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吸收和利用国外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促 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设置的特区不是政治特区, 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设置的特区不是政治特区, 它的前提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它的前提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人民共和国 完全行使主权管辖,在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完全行使主权管辖,在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 持社会主义方向。 持社会主义方向。它的特殊主要表现在经济上而不是 政治上,即不同于内地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方法。 政治上,即不同于内地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方法。 思考:什么是经济特区? 思考:什么是经济特区? 设立经济特区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设立经济特区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经济特区与旧时的租界及今天的特别行政区、 经济特区与旧时的租界及今天的特别行政区、民 族自治区有何不同?(提示:是否享有主权? ?(提示 族自治区有何不同?(提示:是否享有主权?“特”在 何处?设立目的? 何处?设立目的?
点线面结合、全方位、多层次、 点线面结合、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
满洲里 塔城 伊宁 长春 乌鲁木齐 银川 西宁 拉萨 呼和浩特 秦皇岛 天津 黑河
珲春
内地省会开放城市 沿边开放城市 沿江开放港口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沿海开放城市 返回 经济特区 返回
返回
瑞丽
返回
青岛 连云港 长三角 南通 上海 宜昌 武汉 万县 重庆 九江 温州 宁波 长沙 福州 贵阳 厦门 昆明 深圳 东兴 珠海 广州 汕头 闽三角 河口 北海 湛江 珠三角 海南
延伸拓展:两种“开放”之比较 延伸拓展:两种“开放”
当代中国的对外开放与旧中国的“开放”有何不同? 当代中国的对外开放与旧中国的“开放”有何不同? 思维角度(背景、内容、影响、性质): 思维角度(背景、内容、影响、性质): 1.背景(“坚船利炮”/“独立自主”); 背景( 坚船利炮” “独立自主” 背景 2.内容(“开埠通商,降低关税”/“经济文化交流”); 内容( 开埠通商,降低关税” “经济文化交流” 内容 3. 性质(“列强侵华产物”/“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的重大 性质( 列强侵华产物” “ 战略决策” 战略决策”); 4.影响(“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 影响( 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影响 代化建设) 代化建设)。
一、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
1.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外开放。 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外开放。 背景 2.过程: 过程: 过程 1)经济特区: )经济特区: 目的:吸收和利用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①目的:吸收和利用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原因:自然交通条件、地理位置。 ②原因:自然交通条件、地理位置。 ③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1980)、海南(1988) 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海南 )、海南( ) 2)沿海开放城市: 大秦烟波广青天,南北江海温福连”(1984) )沿海开放城市: 大秦烟波广青天,南北江海温福连” “ ) 3)沿海经济开放区: 闽南三角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沿海经济开放区: 闽南三角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环渤海地区 上海浦东: 4)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1992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5)天津滨海新区:2004 )天津滨海新区: 6)开放沿江、沿边、省会城市 )开放沿江、沿边、
⑤机遇与挑战并存
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加入世界组织给中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在经济全球化中,企业要想不被淘汰,就必须成为狼。 在经济全球化中,企业要想不被淘汰,就必须成为狼。否 你把自己摆在羊的位置上,结果是只有被狼吃掉。 则,你把自己摆在羊的位置上,结果是只有被狼吃掉。如 果把自己变成狼,还可以拚搏一番……而要成为狼,就必 而要成为狼, 果把自己变成狼,还可以拚搏一番 而要成为狼 须熟悉国际竞争的规则,按照国际惯例来竞争。 须熟悉国际竞争的规则,按照国际惯例来竞争。如果你不 也不敢去了解国际竞争规则, 去,也不敢去了解国际竞争规则,你就永远没有成为狼的 可能! 可能! ——海尔集团总裁 张瑞敏 海尔集团总裁 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面临着哪些机遇和挑战? 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面临着哪些机遇和挑战? 1.机遇: 机遇: 机遇 1)为中国经济创造了公平的国际竞争环境; 国际竞争环境; )为中国经济创造了公平的国际竞争环境 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增长机遇 增长机遇; 2)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增长机遇; ) 3)有利于维护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权力; 国际贸易中的 )有利于维护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权力 4)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人民的 )有利于提高人民 生活水平; 5)有利于加快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 企业的 )有利于加快中国企业 国际化进程。 2)挑战:给国内弱势产业带来更大的竞争压力。 )挑战:给国内弱势产业带来更大的竞争压力。 弱势产业带来更大的竞争压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