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挺进大别山》有感

合集下载

2023年挺进大别山的心得体会(汇总14篇)

2023年挺进大别山的心得体会(汇总14篇)

2023年挺进大别山的心得体会(汇总14篇)心得体会可以促使我们提高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

以下范文中的案例和经历都是真实的,这些作者通过写心得体会向我们展示了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挺进大别山精神心得体会大别山脉,位于河南、安徽和湖北三省交界处,是中国革命的著名战略胜地。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这里发生了一系列重要的战役,形成了挺进大别山的精神。

挺进大别山精神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思想理论,也是一种民族精神和奋斗精神的象征。

在这片革命圣地,我们感受到了先辈们不畏艰险、不惧强敌的豪情壮举,也领悟到了追求真理、改变命运的力量。

第一段:大别山史诗般的战役挺进大别山的精神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抗日战争期间的晋西北抗日根据地时期。

当时,驻守绥德的红四方面军丁若雷部与八路军晋绥军区为共同抗日活动,经过了数次血战之后,迫使敌人迅速调动大量兵力,不得不撤出晋西北,改进入绥德、佳县一带。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总结了挺进大别山的经验,将此作为一种战略行动,展开了大别山战役。

红二、红三方面军以及中共中央直属军梁山会师于大别山,发动了决定全局的战斗,最终打击了蒋介石的胜局,转变了整个战局。

这一系列战斗被成为“大别山史诗”。

第二段:勇往直前的壮丽景象挺进大别山的精神正是源于那些地道战斗中的壮烈壮丽。

当时的革命先辈们不畏困难和死亡,舍生忘死地奋战。

毛远新领导的丁若雷部曾在藏昼的城区展开很多次触奸战术,伪军在一天两夜被击溃,毛远新也狂呼一声:“挺啊,同志们,挺啊!”更有一次丁若雷部火烧甘河三百余米的单梁大桥,不但没有一点准备,而且在火中还要迎战进攻的敌人;这次行动不但没有伤亡,而且有不少缴获,毛远新拼命跳舞,一句使人连他的手脚都忘形了:“走我们的道路,我们是触奸的一套对敌器械,我们要决定整个战争。

”第三段:追求真理的力量挺进大别山的精神,也凝聚了先辈们对真理、对道义的追求。

在战争期间,革命先辈们充分发扬了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贯穿于战斗的每一个环节。

挺进大别山观后感500字

挺进大别山观后感500字

挺进大别山观后感500字挺进大别山观后感大别山,位于中国河南、安徽、湖北三省交界处,是革命圣地,也是一个自然风光秀丽的地方。

近日,我有幸来到大别山,亲自感受了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

在此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观后感。

大别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红色文化的发源地。

这里孕育了毛泽东、朱德等一大批伟大的革命家,也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伟大革命斗争。

来到大别山,你可以看到革命的足迹,感受到革命的力量。

红军长征的路线就经过大别山,这里留下了无数英雄的足迹、英勇的故事和伟大的胜利。

大别山的自然风光也是令人陶醉的。

这里有秀美的山峦、清澈的水流、蔚蓝的天空和翠绿的植被。

每一处景色都让人流连忘返。

尤其是大别山的秋天,金黄的稻田,红彤彤的枫叶,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登上山顶,远眺山下的村庄和田野,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在大别山,可以感受到淳朴的农村文化和历史悠久的传统。

村落里的老房子、老树、老井都流露出岁月的痕迹。

而农民耕作的场景更是展现了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魅力。

每个村庄都有自己的特色,有的是悬空建筑,有的是土楼,有的是风车。

这些特色建筑代表着这里的独特文化传承。

此外,大别山还是一个富有民俗文化的地方。

这里流传着许多民间传说和风俗活动,例如山歌、腰鼓、柿子面等。

在大别山的村庄,你可以欣赏到地道的山歌表演,感受到民间艺术的魅力。

而当地的美食更是令人垂涎欲滴,独特的口味和做法使人流连忘返。

在大别山,我还亲身参观了一些红色旅游景点,如白地红旗渡口、红军坟等。

这些景点向游客展示了革命斗争的历史场景,让人仿佛回到那个激情澎湃的年代。

在白地红旗渡口,我看到了当年红军渡过江的场景,心中无限感慨。

而在红军坟,我向革命先烈默哀致敬,感受到了革命精神的力量。

细细品味大别山的魅力,让我深深感受到了革命的伟大和家国情怀的重要性。

大别山以其独特的风景、丰富的文化和浓厚的红色氛围,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而我也希望能够将这段观后感分享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了解大别山的魅力。

大转折之挺进大别山观后感

大转折之挺进大别山观后感

大转折之挺进大别山观后感近期,我有幸参加了一次激动人心的大别山之旅。

对于我来说,这次旅行绝对是一次人生的大转折,带给我全新的思考与感悟。

在这片秀美而充满历史的土地上,我不仅领略了壮美的自然风光,更感受到了大别山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革命先辈的英勇斗争精神。

下面我将结合自身经历,展示我在大别山之行中所获得的深刻感悟。

一、大别山风光如画大别山位于中国中部,是华夏神州的脊梁之一,也是我国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的代表之一。

大别山融合了宏伟壮丽的山脉、奇峰翠谷、神奇的瀑布和幽静的溪流等美景。

我所去的大别山景区,山势雄峻险峭,山峰起伏,植被茂盛,仿佛一幅绘画般的美景让人心醉神迷。

尤其是到了日出和日落时,太阳的余辉照亮了山峦之巅,整个大别山宛如一个神秘而壮丽的世界,让人流连忘返。

二、大别山的历史与文化大别山不仅仅是一座美丽的山脉,更是一座承载着丰厚历史文化的地方。

在大别山的脚下,有许多著名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观。

比如,我游览了位于大别山东麓的毛泽东故居,这是一座保存完好且具有极高历史价值的纪念性建筑。

在这里,我深刻感受到了伟大领袖毛泽东的智慧和具有全局视野的领导力。

此外,大别山还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如土家族、苗族等民族文化,让我对中国的多元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三、大别山的红色遗迹大别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的主战场之一。

在大别山的深处有着许多具有纪念意义的红色遗迹,这是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见证。

我参观了位于大别山的第五次反围剿纪念馆,这座纪念馆通过展示丰富的历史文物和图片,向我们展示了革命先辈在极艰苦的环境中英勇奋斗的场面。

这里的每一个展品和陈述都让人产生对革命先烈的敬佩和景仰之情。

四、大别山的自然生态保护在大别山之旅中,我也深刻体会到了大别山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重视。

大别山地区有着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秀丽的山水和丰富的生物资源成为了这片土地上最宝贵的财富。

为了保护大别山的自然生态,当地政府和居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工作。

《挺进大别山》读后感

《挺进大别山》读后感

《挺进大别山》读后感本站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挺进大别山》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本站还可以找到更多《《挺进大别山》读后感》。

第一篇:《挺进大别山》观后感500字作文我们一起观看了解放初期的重大历史转折点——《挺进大别山》,学习了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革命精神:顾全大局,勇挑重担的精神;艰苦奋斗,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齐心协力 ,精诚团结的精神。

真实故事发生在我就学的红色土地——大别山麓。

解放战争初期,为了改变战局,毛泽东决定向蒋介石在战略上的薄弱后方——大别山发动战略反攻。

制字了两翼牵制的作战方针,南线主力三军配合,由刘、邓率领的晋翼鲁豫野战军主力中央突破,从黄河北一直攻到长江,占据了战略要地大别山。

粉碎了敌人的重点进攻,收复了失地,使战争的进程大大地加快。

这是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到战略反攻的一个大转折。

当灰蒙蒙的画面出现在我眼前时,我不禁惊呆了,不禁为当时支撑他们前进的精神所折服。

期间有一个感人的片段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党员,当刘邓大军面临前堵后追的迫境时,刘伯承不得不做出痛心疾首的决定:舍掉一切武器和装备,徒步挺进大别山!然而却在队伍中出现悲怆的反抗声。

原来一名战士死死坚守在他的大炮上,不让任何人炸毁它们,因为那架大炮是他的三个出生入死的战友用鲜血与生命换来的。

铁血男儿,几经生死,却在此刻流下了无助的眼泪……最后队伍不得不将所有行军包袱都扔掉。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刘伯承最后意味深长的那句话:“跟着走!走到前面去!即使我们空手走到大别山,也是一种胜利!”跟着走!走到前面去!我们跟着的,就是我们的党,我们的信仰!据报载,前不久,重庆市94岁的老红军袁昆去世了。

他留下遗嘱,要子女给他交上最后一次一万元钱的党费,说:“我死了,但共产党员的身份没有变,死后没有工资了,那就一年交一块钱,要交一万年党费!因为我们这些人就是喊着‘中国共产党万岁’去冲锋陷阵的,‘中国共产党万岁’就是我们的信念。

大转折挺进大别山观后感

大转折挺进大别山观后感

大转折挺进大别山观后感前段时间,我看了一部名为的影片,真给我带来了极大的震撼。

影片里,解放军战士们在艰苦的条件下奋勇作战,那种坚韧和勇气让我深受触动。

说起大别山,那可不是一般的地方。

那里山高林密,道路崎岖,环境极其恶劣。

可咱们的战士们,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

我印象特别深的是,有个小战士,看起来也就十七八岁的样子,瘦瘦小小的,脸上还带着点稚气。

但在战斗中,他的眼神里却充满了坚定和无畏。

每次冲锋,他都冲在前面,一点儿都不含糊。

有一次,他们遭遇了敌人的猛烈攻击,子弹像雨点一样飞过来。

这个小战士为了保护战友,毫不犹豫地扑了上去,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子弹。

当战友们把他从血泊中抬起来的时候,他还用尽最后一丝力气说:“别管我,继续冲!”这一幕,让我的眼泪止不住地流。

还有个场景,部队在急行军。

那天下着大雨,山路泥泞不堪,一脚下去,能陷进去半条腿。

战士们背着沉重的装备,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

有个战士不小心滑倒了,滚下了山坡。

大家赶紧去救他,可他爬起来的第一句话却是:“我没事,别耽误行军!”就这样,他们在恶劣的天气和环境中,一刻不停地前进。

在大别山,粮食也是个大问题。

战士们经常吃不饱,只能挖野菜、啃树皮充饥。

有一次,好不容易找到了一点粮食,大家都舍不得吃,想留给伤员。

可伤员们坚决不要,说要让能打仗的战士们吃,这样才能打胜仗。

这种相互关心、相互照顾的情谊,真的让人感动。

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战士们没有抱怨,没有退缩。

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为了人民的解放,为了新中国的成立,不惜一切代价。

看着影片中的这些场景,我不禁想起了我们现在的生活。

我们每天吃得饱、穿得暖,过着安稳舒适的日子。

可我们有时候还会为了一点小事抱怨,为了一点困难就想放弃。

和那些英勇的战士们相比,我们真的太惭愧了。

这部影片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

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努力学习,工作,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大转折挺进大别山观后感六十字

大转折挺进大别山观后感六十字

大转折挺进大别山观后感六十字大转折挺进大别山观后感我是在不久前有幸参观了中国的一个历史名胜——大别山。

在这次观光之旅中,我感受到了大转折的魅力,深刻地体会到了大别山的独特之处。

下面,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观后感。

大别山作为中国的五大名山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而在我眼中,大别山更是一个生动的见证者,见证了中国历史上的许多重大转折。

首先,大别山是革命的摇篮。

在中国革命历史中,大别山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地方。

在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抗击日本帝国主义和内战的斗争中,大别山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这里曾经是革命先烈们奋斗的地方,他们英勇地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站在大别山的巅峰,我感受到了这片土地上充满的英雄气息,也深深感动着。

其次,大别山是自然的宝藏。

大别山地处中国的中部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资源。

这里的山峦叠嶂,风景秀丽,给人一种美丽与宁静的感觉。

大别山同时也是一个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地方,这里有着各式各样的动植物,其中包括一些濒危物种。

在我的观察中,我看到了一只稀有的白头叶猴,它在大别山的蓝天下自由自在地跳跃着。

这样美丽的自然景观令人陶醉,也提醒我们要保护我们周围的自然环境。

最后,大别山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大别山的文化底蕴深厚,这里孕育了许多优秀的文化艺术作品和传统习俗。

在大别山里,我参观了一座古老的文化遗址,那里有着精美的石刻和古老的楼阁。

同时,在这里我还体验了传统的民俗活动,包括舞狮和击鼓等等。

这些文化的传承给了我深刻的启示,让我更加热爱自己的文化。

总的来说,大别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这次观光之旅中,我不仅仅看到了大别山的美景,更是体验到了历史和文化的沉淀。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为大别山的伟大和美丽感到自豪。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够珍惜这片土地,共同保护好我们的文化和环境,让大别山继续熠熠生辉,成为永不磨灭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符号。

挺进大别山影片观后感

挺进大别山影片观后感

挺进大别山影片观后感《挺进大别山》是一部以中国抗日战争背景为背景,讲述了红军长征中三万六千里艰苦跋涉,最终南渡大渡河,胜利突围的英雄故事。

观看这部影片后,我深受感动,思绪万千。

首先,影片展现了红军在长征途中所经历的艰辛与困苦。

他们不仅要抵御自然环境的恶劣,还要面对敌人的进攻和追杀。

整个长征充满着无尽的冷酷和无助。

特别是灾难性的大别山战役,敌人的围追堵截使得红军不得不与敌人进行几乎不可想象的厮杀,牺牲了大量的战士。

但这并没有让他们气馁,反而更加激发了他们的斗志和决心,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他们坚定地选择了继续前行的道路。

这种顽强的毅力和无所畏惧的勇气令人深受鼓舞。

其次,影片中的角色形象塑造也是非常成功的。

主人公陈清泉是一个善良、勇敢、坚定的战士,他在长征途中经历了许多磨难,但他从未放弃对胜利的渴望。

他在大别山战役中不惧敌人的炮火,带领红军奋勇杀敌,最终成功突围。

他的形象展现了一个伟大的军事家和革命者的风范,令人敬仰。

其他一些角色如红军指导员朱仲九、女红军段述聪等也都塑造得十分生动立体,他们各自的坚强与智慧为整个故事增色不少。

最后,影片通过真实的历史事件和细腻的画面交代了这段历史。

影片中的战斗场面极其逼真,让人仿佛亲临现场。

同时,电影还通过红军战士们的行动和对百姓的关怀来展示他们的爱国情怀,加深了人物与观众之间的情感共鸣。

影片最后南渡大渡河的情节更是令人热血沸腾,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了长征胜利的来之不易。

总的来说,《挺进大别山》是一部热血沸腾的革命历史片,通过真实的历史背景和精彩的剧情描绘了中国抗日战争期间红军的英勇事迹。

观看这部影片,使我对那个年代的英雄们的艰辛付出和奋斗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同时,这部影片也让我对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有了更深的思考,让我意识到珍惜和爱护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的重要性。

总之,这部影片不仅仅是一部娱乐作品,更是一部富有教育意义和启发人心的作品。

大转折之挺近大别山观后感

大转折之挺近大别山观后感

大转折之挺近大别山观后感影片一开始,那种战争的紧张气氛就扑面而来。

到处是硝烟弥漫,战士们一个个表情严肃又坚定。

你能感觉到那时候的情况有多危急,就像在玩一场超级难的生存游戏,而且输了就不是掉点装备那么简单,那可是关系到好多人的性命和整个国家的未来呢。

刘邓大军那可是相当牛啊。

他们挺进大别山这个决策,一开始我还没觉得有多厉害,就想着不就是换个地方打仗嘛。

可是越看越觉得这步棋下得妙。

这就好比在围棋棋盘上,一下子在敌人的心腹之地落了子,把敌人原本好好的布局全给搅乱了。

那些战士们面临的困难可太多了,山高路险不说,还有敌人围追堵截。

但是他们可没有丝毫退缩,一个个勇往直前。

我看着他们翻山越岭,心里就在想,这得是多大的毅力啊。

我平时爬个小山丘都累得气喘吁吁,他们可是背着重重的装备,还时刻面临着危险。

电影里有个情节让我特别感动。

战士们饿得不行了,还互相让着仅有的一点干粮。

这种战友情,就像冬天里的小火炉,暖得人心里热乎乎的。

那时候的人们啊,心里想的都是集体,都是革命的胜利。

哪像我们现在,有时候还会为了一点小事跟朋友争得面红耳赤。

而且啊,这个挺进大别山,就像给敌人的后方点了一把大火。

把国民党那些反动派搞得焦头烂额。

我看到国民党那边乱成一团的时候,就忍不住想笑。

他们原本以为自己占尽优势,结果被刘邓大军这么一搅和,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到处乱窜。

这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在面对强大的敌人时,有时候就得用点奇招,不能光按照常规出牌。

看完这部电影,我对那段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

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真的是来之不易啊。

那是无数像刘邓大军这样的英雄们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

我就觉得自己不能再整天浑浑噩噩的了,得有点像他们那样的奋斗精神。

要是遇到困难就想退缩,那可对不起这些英雄先烈们。

这电影就像一个警钟,时不时地在我脑袋里敲一下,提醒我要珍惜现在的生活,更要努力去创造更好的未来。

总之呢,这部电影真的是很值得一看,它让我对历史充满了敬意,也给了我很多面对生活的勇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挺进大别山》有感
近日,我读了故事《挺进大别山》,感触颇深。

明白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而蒋介石为代表的反革命集团却以失败告终。

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
一、有严明的纪律。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时,部队宣布了三条纪律,一是抢夺老百姓财物的枪毙;二是强奸妇女的枪毙;三是贪污公款、公物的枪毙。

为什么要宣布这三条纪律呢?因为当时挺进大别山是中央军委的战略决策,是保存部队实力、实现有后方保障作战,避开国民党几百万军队围追堵截的有效措施。

但当时的大别山环境十分恶劣,国民党对那里的党组织和人民群众进行了四次血腥的、毁灭性的镇压,石头要过刀、茅草要过火、人员要换种。

老百姓的生活十分艰苦,他们想亲近我们的部队,又担心会带来灭顶之灾。

因此,部队挺进大别山面临着能否站得住脚、立得住的根本性问题。

但是我们的党是一个不怕困难的党,我们的军队是一支能打胜仗、硬仗、恶仗的部队,必须在大别山站住脚,开辟新革命根据地,为全国革命的胜利提供保障。

在政治环境、生活环境极其恶劣的前提下,要想取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群众纪律和部队作风建设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可面对三令五申的群众纪律,我们的战士仍有违规违纪的情况。

一个战功赫赫的连长,未经老百姓的同意,从老百姓的家里拿走了一袋红薯和一捆粉条,没有给钱。

军政治部经过核实给他定性为抢夺群众财务,按纪律应枪毙。

在准备执行纪律的时候,很多老百姓前来求情,很多战
士也来求情,希望首长能枉开一面,让他将功补过、戴罪立功。

可刘、邓两位首长审时度势,保持了清醒的头脑,坚定的立场,忍痛割爱地对这位连长执行了纪律。

从而教育了广大指战员,在纪律和规距面前,不能有丝毫的松懈,使部队在恶劣环境中得以保存下来,也进而让老百姓从我们部队、战士身上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未来,再次赢得了老百姓的信任和支持,最终取得了挺进大别山的胜利。

目前,我们党正在搞从严治党、反腐败政策性持高压态势,要求我们党员干部要把纪律和规距挺在前面,忠诚、干净、担当,当好人民的公仆,全党努力打赢反腐败斗争这块战役。

毛主席说过: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

在过去,我们靠铁的纪律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在今天,我们仍然要靠铁的纪律和规距,取得新时代从严治党工作的全面胜利。

二、官兵一致。

尤其是在条件艰苦的情况下,面对艰难险阻、流血牺牲,我们的干部、党员能和战士同吃、同住、同劳动、同患难。

很多的时候,我们党员干部冲在危险的前面,站在纪律的前锋,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而且做出榜样。

战争年代我们党提出的官兵一致、官兵平等、不搞特殊化的政策十分的英明,而且经实践考验是十分正确有用的。

故事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挺进大别山的途中,遇到了一条冰河,部队战士都在淌水过河。

刘、邓首长来到河边,二话没说,捲起裤腿准备过河。

此时,警卫员牵过马说:请二位首长上马,水太凉了。

刘伯承说:战士们都能淌水过河,我为什么不能?警卫员说:首长,你年龄大怕受不住这冰冷刺骨的河水。

刘伯承说:在部队比我年龄大的人很多,都有马骑吗?警卫员还想说什么,刘伯承
说:不要说了,把我的马给过河的伤员骑。

说完就和战士一同淌水过河去了。

一位国民党被俘的军官看到这一幕,由衷地说:今后的天下是共产党的。

这就是表率的作用,榜样的力量。

在那个时候我们的首长都能严格自律,不搞特殊化,过硬的作风令官兵们信服,令老百姓敬仰。

三、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发现问题、纠正问题的过程,就是统一思想、统一步调的过程。

有人在的地方,就会有矛盾、就会有分歧。

我们的部队同样要面对这些问题。

仗打胜了有骄傲情绪,打败了有沮丧情绪,指挥不当,有抱怨情绪,奖罚不公,有不稳定情绪,对上级的做法不理解,有抵触情绪等,这些都是正常的。

但如果不及时给予疏解和处理,势必会影响到战士的士气、队伍的稳定和革命的成功。

我们党的政治思想工作抓得很紧,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这对于我们及时总结经验教训、统一思想、卸下包袱、轻装前进有着重要的意义。

具体到我们的工作中,就是提醒我们面对暴露的问题,要勇于担当,敢于纠正,以高度负责的精神保持工作的正确方向,才能永久保持团队的纯洁性和战斗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