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12月月考作文评讲提纲
湖北高一2022年12月月考作文评分标准

【作文评分细则】(一)综合评判的原则54~60:①能准确、全面地挖掘提炼出面对失误,要善于思考和发现,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
②能深入地结合材料提供的面对失误,要善于思考和发现来谈,感悟和思考深刻,阐述充分,论述透彻③整体评价优秀,文风端正,文脉清晰,文气顺畅。
语言通畅,结构严谨,文章有亮点关于有亮点:①深刻——挖掘本质,思辩性强,具有启发性;②丰富——材料足,论据足;③形象丰满,意境深远;④有文采——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用修辞,文句有表现力;⑤结构清晰——文章条分缕析,逻辑清楚。
48~53:①能准确、全面地挖掘提炼出面对失误,要善于思考和发现,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
②感悟和思考较为深刻,阐述较为充分,能联系其他领域来谈,论述透彻③语言通顺,结构完整,亮点不突出45~47:①能深入地结合材料提供的面对失误,要善于思考和发现来谈,有一定的感悟和思考,论述透彻②语言较为通顺,结构较为完整,无亮点42~44:能准确理解材料提供的面对失误,要善于思考和发现,有一定的感悟和思考,语言较为通顺,结构较为完整,但论述不透彻。
36~41:对“面对失误,要善于思考和发现,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有准确的理解,有一定的感悟和思考。
35及以下:不结合材料另起炉灶的,以及其他偏离题意的。
(二)技术操作1.内容分缺标题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分;与作文完全无关,甚至是调侃考试、调侃评卷老师的内容,可以打0分。
2.字数扣分①400字以上的文章,按评分标准评分,扣字数分。
(每少50个字扣1分)②400字以下的文章,2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③200字以下的文章,1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④只写一两句话的,给1分或2分,不评0分。
⑤只写标题的,给1分或2分,不评0分。
⑥完全空白的,评0分。
3.套作与抄袭的评分套作的,适当扣分;套作就是把预先准备好的作文材料,机械地理解作文题,生硬地套用。
刘军12月月考作文讲评

警钟二:入题要快!
(入题太慢,直到结尾才点 题,且点题点得生硬。)
警钟三: 要多次点题
(全文没有反复点明关键词语,
细看可能是“暗扣”题目,粗看 可能定为离题。)
风险大
表现特殊性了吗?
学生作文片断(二)
原来,我并不是奋斗路上步 履维艰的独行者,父母一直在背 后支持我,爱我。生活中的插曲, 每一天都给空虚的心带来慰藉。
是特殊性,临时性的吗?
学生作文片断(三) A.我再也忍受不了这喋喋的唠叨, 一头跑出门去,双手死死堵住耳朵。 远远躲开这插曲。 B. 如果有机会,我真想对那位爷爷 说“您的微笑是一首曲子,动人心 弦,给我力量。”
月考作文问题盘点
12月月考作文主要问题盘点
1.没有研读作文导语内容,导致作文选材不合题意。
2.对关键词语理解不准确到位,导致主题立意错误。
3.文章结构安排不合理,前重后轻,龙头蛇尾。
4.开头段落要么冗长沉闷,要么“云遮雾罩”不知所 云。(“犹抱琵琶半遮面”) 5.缺乏关键词意识,全文没有出现关键词或极少出现 关键词。
常常使人内心受益留下格外清晰美 好的印象?
结构布局方法
A.开头扣话题
古人云:“起句如爆竹。”文章的 开头宜一“点”就“响”,不宜 “千呼万唤始出来”。开头迅速入 题,直接交代所谈论的话题或记叙 的人和事。
பைடு நூலகம்
结构布局方法
B.结尾再扣话题 “结句如撞钟。”撞钟者,余音袅袅。
文章结尾处再扣话题,令读者印象
学生作文片段(六)
A.周六嘉瑜大老远从新校区那边过来 找我,我便和她说了这件事。 B.生活,如清水般乏味,如枯木般枯燥, 因为有了不经意的插曲,因为有了不经意 的欢笑,落泪,苦涩、喜悦。心酸。甜蜜, 生活而有了生气。你我的生活才能如诗像 画。
12月月考作文讲评

• 谈谈以上网友评论有什么问题?符合我们 本次作文要求吗?为什么?
• 1.没有明确任务,角度不清; • 2.没有按照书信格式
本次考试学生作文出现的问题
• 1.没有明确任务,角度不清; • 2.没有按照书信格式来写; • 3.对事件叙述过于详细,重复事件本 身,缺乏自己深度的思考,分析评论 不够,缺少拓展(联系生活实际的事 例不够,这件事对社会造成什么影响? 我们在法制上应该怎么做?)
•
的哥还包被指敲诈,并不是简单的误伤,从深层次 来说是对的哥的不信任,或许与出租车行业收费信任有关, 总抱有本能的成见,把还包要车费当成借机要价。这一点 不管是失主,还是她的两个委托人,或多或少都存在。否 则,第一次还包就不会因50元车费而不欢而散;也不至于 拿回包后还在微博上发泄不满,最终被自媒体拿来迎合社 会道德审判的需求,当成坏典型来消费。 • “还包被指敲诈”放大“好人难做”的困境。许多人 总习惯用自己的标准来评判,道德的、利益的,从而期望 好人的纯粹,诸多个案,恨不得的哥不要钱来还包。且不 说好人不可能完美无缺,即便是方式、方法和价值的判定, 于现实中都有不少的争议,还有待达成共识,比如类似的 拾物该不该有偿的命题。 • 毫无疑问,这就需要在争议中,予以包容,求同存异。 动辄挟舆论讨伐之势不是对一个人的伤害,“好人难做” 的气场只会把大家逼到不做好人的角落。
• • • • 角度有三个 1.给付世贵写一封信 2.给乘客写一封信 3.给持某种态度的网友写一封信
• 你的态度(只有2种态度,不建议有中间的态度): • 支持或反对
“送失物要车费”算哪门子敲诈
• 阅读以下网友评论 • 动辄挟舆论讨伐之势不是对一个人的伤害,“好人难 做”的气场只会把大家逼到不做好人的角落。 • 一起“送失物要车费”被称敲诈的事件,在网上引发热 议,当事人之一是四川绵竹的哥付世贵。8月27日,他拉 了一个乘客,对方将一个包遗落在车上。他为还包,先后 跑了3趟车,因此收了对方65元车费。很快,该事件在网 络发酵,绵竹当地一微信公众号就发了一篇以《网爆:绵 竹一出租车司机涉嫌敲诈乘客!行为太恶劣!》为题的报 道,让付世贵遭到很多人“黑心司机”的唾骂。 • 不管基于情还是法,的哥都有理由要求失主支付还包 的费用,即便是道德层面的考量,也没有做好人还要倒贴 的道理,何况《物权法》第112条也规定:权利人领取遗 失物时,应当向拾得人或者有关部门支付保管遗失物等支 出的必要费用。
十二月月考作文讲评(12.20)

• 等待祖国母亲、人民大众呼唤的声音
• 勇敢面对质疑的声音
• 勇敢发出自己的声音
六、精彩拟题
摩托声声 情意浓浓 那一声呼唤 且听雨吟
爱的呼唤
雨打芭蕉 夏夜的哇鸣 寒山寺的钟声 故乡的爆竹声
久违的鸟鸣
那醉人的呢喃
声声难忘
声声醉
久违的旋律 父亲的笛声 爱的乐章 心跳的声音 国歌
听取哇声一片 蒲扇轻摇风声浅 秋日的私语
望庐山会议,看到的只是一片灰暗。敢于为民请愿的彭
德怀元帅被错误地批判了,自此,他在中国政坛消失了。
• 我每每惊叹于彭德怀元帅对人民对国家的赤胆忠心。 在一个人人保持缄默,害怕引火烧身的年代里,他 勇敢地站了出来,表达出时代的最强音“谷撒地, 薯叶枯;青壮炼钢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 过,请为人民鼓与呼!” ?
此时无声胜有声、 大音希声,大爱无形……
五、文章立意
• 倾听自然(花开)的声音;
• 学会倾听他人和自己的声音; • 善于倾听不同(下层)的声音;
• 善于捕捉品味各种声音:
钟表的嘀嗒声、
花鸟鱼虫自然万物的声音、
四季奏响不同乐曲
• 善于分辨别人的声音(兼听,偏听)
• 一个声音能够改变人的一生
(鼓舞、激励……) • 穿透历史的声音(忧国忧民之声)
还是“人们修饰感情、寄托心愿的使者”,意蕴丰厚,能与读
者眷恋往昔的情感形成强烈的共鸣。
这又成了不务正业的标志。
• 我到外地上学去了。离去的前一天晚上,我走上那条熟悉的小路,感觉 到一丝眷恋与不舍。路像是月光在地上划过的痕,也划过我的心。几年 时间里,我未回过一次家。母亲在电话里告诉我,我走后,父亲整日像 掉了魂似的,茶饭不思,只知去河边吹笛子。最终,我应母亲的请求回 到了家。到家里已是夜晚,月刚升起,当我怀着无尽的思绪在小路上行 走时,遇到了等我的父亲。我忽地一下子哭出来,紧紧抱住了父亲。我 请求父亲给我吹笛,父亲答应了。哽咽的笛声又在耳畔响起,响在洒满 月光的小路上,勾起我的回忆。我感觉到父亲眷眷的爱子之情,感到愧 对父亲的笛声。父亲爱我,他为我吹了十多年的笛子,而我此刻才发现 它和我的心竟能产生如此强烈地共鸣! • 路很美,很美,是月划过的痕。月是路的魂,而父亲的笛声则是我的心 魂。
12月全市联考作文评分细则

12月全市联考作文评分细则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今年5月,河南漯河市部分中学由校方负责人带队,纷纷到被誉为“文宗字祖”、“许夫子”、“文曲星”的许慎文化园祭拜,祈愿在今年高考中能“金榜题名”,共有即将高考的1100多名尖子生代表陆续参加。
有人认为“学生祭拜许慎,一来可以缅怀圣人,二来可以求得心理上的安慰,有啥不好?”此事一经网上报导后立刻引发热议。
对上述材料现象你有什么看法和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评分细则:一、作文立意提示:1、符合题意:(1)由祭拜思维本身可谈“信仰”问题,崇高的信仰使人产生不竭精神动力。
(谈“心灵的力量”也行)(2)成功来自勤奋、努力、拼搏、脚踏实地。
(3)若想成功,需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或提升自己的实力。
(4)求人不如求己。
(5)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6)与其相信别人能保佑自己,不如相信自己。
【论述中要注意联系祭拜进行分析和驳斥,否则易脱离材料,自说自话。
】(符合以上题意且符合其他各项要求的,打48分以上。
若是作文已符合题意了,字数也已达到800,其他方面稍有欠缺的,打45-47分。
)2、基本符合题意:(1)仅谈缅怀、安慰的方法(2)仅谈祭拜古人(3)仅谈反对迷信。
(且符合其他各项要求的,打36-44分。
)3、脱离题意:换个角度看问题、竞争等(打36分以下。
作文虽脱题,但已写到,800字,分。
)在其他要求方面有亮点的,不宜低于30二、其他要求:1、字数要求:不足400字(第一面的第18行)的,按每行1分给分,400-600字(第一面的倒数第3行)的打35分以下,不足800字的打45分以下。
2、不写标题扣2分。
3、书写潦草、卷面糊涂的不能超过50分。
【打分不要太保守,要拉开差距,敢于打高分。
】。
高一语文月考试卷评讲

本次高一语文月考试卷评讲主要针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试题分析本次月考试卷共分为三个部分: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和作文。
(1)基础知识部分基础知识部分主要考察学生对字词、成语、文学常识、语法等方面的掌握。
试题难度适中,涵盖了教材中的重点内容。
在这次考试中,部分学生在基础知识部分失分较多,主要原因是:1. 对字词、成语、文学常识掌握不牢固,导致在填空题、选择题中失分。
2. 语法知识掌握不扎实,导致在病句辨析、修改题中失分。
3. 阅读理解部分阅读理解部分主要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次试卷选取了三篇不同类型的文章,分别涉及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
在这次考试中,部分学生在阅读理解部分失分较多,主要原因是:1. 阅读速度慢,导致在阅读过程中遗漏关键信息。
2. 分析问题能力不足,无法准确把握文章主旨。
3. 缺乏对文章结构的理解,导致在回答问题时逻辑混乱。
(3)作文部分作文部分要求学生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题目为“谈谈你对‘传承与创新’的看法”。
在这次考试中,部分学生在作文部分失分较多,主要原因是:1. 思路不清晰,观点不明确。
2. 论证不充分,论据不充分。
3. 语言表达不够流畅,错别字较多。
2. 试题反馈针对以上问题,以下是一些建议:(1)基础知识部分1. 加强对字词、成语、文学常识的积累,多读课文,多背诵。
2. 认真学习语法知识,多做练习题,提高语法水平。
(2)阅读理解部分1. 提高阅读速度,抓住关键信息。
2. 学会分析问题,把握文章主旨。
3. 理解文章结构,提高答题准确率。
(3)作文部分1. 明确写作思路,确定观点。
2. 论证充分,论据有力。
3. 注意语言表达,避免错别字。
3. 试卷亮点本次月考试卷中,部分学生表现突出,以下为亮点:1. 基础知识掌握扎实,得分较高。
2. 阅读理解能力较强,能准确把握文章主旨。
3. 作文思路清晰,观点明确,论证充分。
总之,本次高一语文月考试卷评讲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 12月考试卷讲评

• 除“家”“舍”“令”外,谦词还有“小” (小女,称自己的女儿)、“拙”(如拙 见,称自己的见解)、“鄙”(鄙见,称 自己的意见)、“寒”(寒舍,称自己的 家)等等。 • 常见的敬词还有“贵”(贵庚,称别人年 龄)、“大”(大作,称对方的作品)、 “高”(高见,称对方的见解)、“拜” (拜托,托人办事)等等。
小阅读 • 17. C (A.“设想”如果与现实不符, 则未必“安心”——“终难以一种长青 树的姿态存于世”B.不是人人都会被流 放D.文中无此信息) • 18. C (“共同语言”是指“双方形 成基本一致的思想”,而选项则是表现 “方式”。) • 19. B (“安心”不是充分条件,还 得“反审自己的心灵故乡”,才能进入 文学创作。)
4 B
• 防止:预先设法制止; • 防范:防备,戒备。 • 置疑:多用于否定,一般和“不容,无可, 毋庸”等表否定的词语组合; • 质疑:提出疑问。 • 但:表转折关系; • 且:表并列关系。 • “失之”:常与贬义词搭配, • “有失”:常与中性词或褒义词搭配。)
5.C • A:搭配不当 • B:句式杂糅 • D:主客颠倒 6.D • • • • A:拟人 B:拟人 C:拟人 D:通感
• 无可非议:没有可以批评、责难的地方。 指事情办得有理、成功。(不能批评) • 无可厚非:不必过分责难。就是说,受批 评一方尚有某些该原谅的地方,不必过分 责难。厚,过分。非,非议,责难。(不 能过分批评) • 功亏一篑:亏:欠缺;篑:盛土的筐子。 堆九仞高的山,只缺一筐土而不能完成。 比喻作事情只差最后一点没能完成。 • 功败垂成:垂:接近,快要。事情在将要 成功的时候遭到了失败。
• 5、正确看得失(√×) • 这个观点根本不对:从原材料看,就算有人拿 到大橘子就会抱怨酸,拿到甜橘子又会抱怨小, 但他毕竟是得到了橘子,从这点上看谈不上 “失”;而原材料给明确写了有人拿的就是大而 酸的橘子,我们不能说他“失去”了甜橘子,有 人拿的就是甜而小的橘子,我们也不能说他“失 去”了大橘子,那么从这点上看也谈不上“失”; 所以全文论得失就毫无依据、毫无道理了。 • 6、感恩(×) • 这个观点根本不对: 因为感恩这个中心只能 照应原料中的关键词“感谢”,而另一关键词 “庆幸”却不能照应上,而确立中心时必须要把 原材料中的所有关键词的含义都照顾到。
1最新12.25作文讲评

3. 《情暖意深,薪火相传》(尚子智)
4. 《与暖心之举理解与支持》(盛佳) 5. 《多等两分钟》(宋玟瑄)
五、文章升格
要求: 1.观点更明确、集中; 2.理清文章脉络,使文章更有条理; 3.列出新提纲。 参考三类卷:能形成基本正确的观点,或者在论证或 在论据选择和分析上,或在逻辑联系上有某一方面的 特色。 参考二类卷:能够就某一角度形成自己的正确观点, 能对论点进行分解和剖析,能在论证中进行比较,并 能在此基础上得出一定意义的结论。
3. 理解支持、共建和谐 1人 徐浩轩《这一天,不一样》 4.学做守护者、等候者;学会关爱他人 0人
三、写法指导(主要是议论文)
新材料作文的通常写法: 1.引——提——议——联——结 2.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起——承——转——合
4.摆现象——析危害——挖根源——指办法
四、例文评析:
议论文51篇
1.写温暖、爱,等待中的关怀,守时尽责更要暖心 (规则与人情) 30人,其中写规则与人情的19篇
2.感恩他人、传递爱心 4人 3. 理解支持、共建和谐 12人 4.学做守护者、等候者;学会关爱他人 5人
记叙文4篇
1.写温暖、爱,等待中的关怀,守时尽责更要暖心 (规则与人情) 3人 陈思羽《豆香情浓,暖人心脾》 李江珠《绕路之行, 暖上心头》 李翔宇《暖心的等待》 2.感恩他人、传递爱心 0人
12月考作文讲评
学习目标:
1.通过评析优秀习作,巩固复习材料类作文写法;
2.通过修改文章,理清文脉,使文章“顺理而成 章”,从而使文章有章法、更深刻。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70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12月月考作文评讲提纲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林清玄说:“情感是我们心的眼睛,智慧是其中的一只,慈悲是另一只。
”蒙蔽我们双眼的,往往不是眼前的障碍,而是心灵的枷锁。
为心灵点一盏灯,我们的心就会明亮;为心灵点一盏灯,我们的心就会灵动。
请以“为心灵点一盏灯”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文体鲜明,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一、主题解读这是一个命题作文,前面林清玄的话只是个引子,为了引出后面的“为心灵点一盏灯”。
材料中的“为心灵点一盏灯,我们的心就会明亮;为心灵点一盏灯,我们的心就会灵动”是一个重点,具有阐释题目的作用。
“灯”是具象,是喻体,本体应该是抽象的情感、意志、品质、精神,乃至德行、素养、气质等,诸如善良、悲悯、坚强、乐观、宽容、豁达、大度、勇敢、信念、爱心、理想、目标、追求、希望……“为心灵点一盏灯”是一个象征性、隐喻性的标题。
灯的主要作用照明,那么我们写作文时要明确,这盏灯是什么?我们心灵的阴暗面是什么?它为什么照亮了我们的心灵?如勤奋之灯,使人不再懒惰;诚信之灯,使人不再虚伪、欺诈;坚强、坚韧之灯,使人不再懦弱;博爱之灯,使人不再自私自利;自立自强之灯,使人不再依赖、等待……当然,能虚实结合,由具体的灯到抽象的灯,这是最好的构思。
还有一点,“为心灵点一盏灯”这句话没有明确的主语和对象,因此可以理解成别人为“我”的心灵点灯,也可以理解成“我”为自己点一盏灯,也可以理解成“我”为别人点灯。
从同学们写的情况来看,写前两种的居多。
二、存在问题1.更换题目。
这次是命题作文,不能更换题目。
2.全文很少提“为心灵点一盏灯”这句话。
既然“为心灵点一盏灯”是题目,就要点题、切题,围绕题目展开。
但是有部分同学只在开头、结尾提到,中间部分不提。
有的同学甚至全文没有提到“灯”字。
3.贴标签。
部分同学没有明确指出“灯”的象征义,叙事中也没有点出怎么点亮自己心灵的,叙事完后就直接贴出“为心灵点一盏灯”的标签。
同学们写人叙事时,应该紧紧围绕“灯”展开。
4.篇末缺乏议论抒情句。
议论抒情是记叙文的画龙点睛之笔,可以点题、升华主题。
但是部分同学写人叙事完后文章就结束了,这对于考场作文是不妥当的。
5.记叙文缺乏亮点。
记叙文的训练已经接近尾声,但是很多同学的文章缺乏亮点。
如情节没有波澜,没有环境的渲染烘托(或写景没有突出特征),写人没有生动的细节描写,文章没有真情实感,语言像平时说话,没有文采……大家一定要把记叙文的写作要领乱熟于心,并在考试中很好地贯彻、落实。
6.书写卷面堪忧。
批阅作文本来就是主观性很强的工作,书写和卷面差,怎能给阅卷老师印象?希望大家重视书写卷面,书写认真,卷面整洁,让阅卷老师有一种想给58、59甚至60分的冲动。
否则的话,期末市统考还会吃大亏。
三、优秀习作为心灵点一盏灯高一(5)班刘彬茜眼前是忘不穿的漆黑,死一般的寂静。
低头只盯着自己的脚尖,远远地躲在墙角,看着烂若夏花的同学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内心的自卑却让我不敢上前。
我看了看阳光下的鲜花,却不忍再看,扭头一转,我看到满墙的爬山虎。
它原来和我一样,只敢在暗处生根。
我自嘲道。
顷刻,思绪如风暴般袭来,那刺眼的分数、升学的压力让我不堪重负,只觉得眼前没有光明,仿佛要窒息一样。
踏着泥泞的小路,我来到院墙的一角,来到爬山虎面前。
那是一个晴朗的六月天。
爬山虎长得正好,晶莹的露珠下,渗着翡翠般的颜色,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明灭的阳光交织的正好形成一道道动人的弧度,明黄的光阴勾勒出枝间动人的轮廓,爬山虎翠绿的模样没花能及。
它仿佛是一条流苏,亦似那动人的夕岚,那美丽的绿滤过了人心的喧闹,惊艳了这方天地,温柔了此刻的岁月。
静而思之,再观察眼前的它,分明是另一种模样,在黑暗的角落,只携着干枯的枝条,和没有绿意的枝干,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在那灰白的背景墙下,爬山虎更显得瘦小、可怜。
在这短短的几个月,它的变化如此之大,我在思考它为什么会变成这样,片刻间生的哲思已了然,爬山虎这样只不过是假象,它正在以所有能量贮备,以明澄的希冀期待来年的煊烂回归,重新站在阳光下认清自己。
而我现在却躲在角落里不敢出来,我只不过是一两次考试失利,难道我就不能像爬山虎一样,即使眼前黑暗,心向阳,不断奋斗走出黑暗吗?是的,我可以。
我一定会像它那样在黑暗中不放弃自己。
回头望向它,在那个地方,闪闪发光,像一盏明亮的灯,点亮我的心。
行走在那绿色的光辉中,爬山虎的经历告诉我,即使身处黑暗,只要心若向阳,无畏艰险,便可走出黑暗。
心中像是有盏明灯,我不再躲在角落的一隅,而是和同学大大方方地打招呼。
我不再逃避困难,而是树立目标,解决困难,迎难而上。
若我心中有一盏明灯,那么,它便是透着晶莹的绿,闪着耀眼的光。
为心灵点一盏灯高一(16)班张亦梁有一盏灯,静静跳跃,温暖漆黑的长夜;有一盏灯,灼灼灿目,照亮彷徨的迷途。
——题记淡淡墨香,醇醇的味道,裹着唐风宋韵扑面而来,宣纸上舞动的是松的灵魂,灵动的文字间,历史的回声袅袅传来……小时候惊羡大书法家的笔墨,或矫若惊龙,或飘若浮云……初学书法,我正襟危坐,小心谨慎地握住毛笔。
祖父宽厚的大手握住我的小手,一笔一画,一撇一捺。
黑墨落在淡黄的宣纸上,宛如池塘里游弋的黑色锦鲤。
我凝神屏息,一丝不苟,仿佛在书写一生的理想。
祖父为我点亮了一盏小小的心灯,明亮的火焰燃烧着我对书法的热爱。
曾经为备战书法比赛,我潜心苦练。
时值盛夏,火热的太阳炙烤着大地,密集的汗珠划过我的脸庞。
抬头,目视骄阳,眼里盛满自信;低头,擦干汗水“舞文弄墨”。
胸有成竹的我,带着骄傲走出考场。
但不久,落榜的消息传来,我黯然神伤。
我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成功看似近在咫尺,实际却远在天涯?心灰意冷中,我把笔墨纸砚束之高阁。
那盏灯不再明亮,似乎要熄灭。
彷徨——沉默——雨夜,刺耳的雷声划破天际,停电了。
心情如天空一般阴沉。
倏地,有一抹光亮将我的书桌照亮。
是祖父!他提着一盏破旧的煤油灯向我走来,灯光并不明亮,但却照亮了我内心深处的苦楚。
祖父指着柳公权的字迹,意味深长地说:“柳体端正挺拔,骨力遒劲。
柳公权曾经说过‘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
习字如习人,不能慌张,不能肆意涂抹,磨炼的是人的意志和静气。
胜败乃兵家常事,有志者事竟成啊!”拾起遗落在角落的毛笔,我尝试怀着一颗谦虚淡泊的心挥动毛笔。
“淡浓神会风影前,跳脱秋生腕底香。
”我在白纸黑字中找到了别样的趣味,心中那盏小灯又明亮了许多,照亮我对书法的热爱。
写不完的锦山秀水,抒不尽的家园情怀。
年岁渐长,我才明白,在汉字的书写里,包含了一生做人处事的规矩。
漫漫人生最难做到的也是“人”啊,人要做到坚守自己,表里如一,多么难得啊!祖父,是您为我点燃一盏心灯,撑起远方的不夜城,照亮我前行的路。
我扬帆向您驶去,永远撕不碎的是信念……您为我的心灵点一盏灯,净世暖心,养性滋仁……【教师评语】虚实结合,构思精巧。
文笔优美,情感真挚。
为心灵点一盏灯高一(17)班刘佳文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题记三月是一双眼睛,它载着我去寻找爱的路上,悄悄然已为我心灵点燃了一盏灯。
明亮如艳阳,澄澈如江河,温暖如你本身。
夕阳轻泻,暗香浮动,阿婶在桂花树下晾晒衣物,多情缥缈的黄昏洒了她满襟满怀。
阿婶捻起围裙擦了擦汗。
“阿囡,把我的针线拿来。
”阿婶唤我,我取来织针与线球。
阿婶将最后一件衣服晾在屋旁的晾衣绳上,接过针线。
我搬来板凳陪阿婶一起晒太阳。
阿婶心灵手巧,最近在织一件缨络绕梅花纹毛衣,是给在外打拼的哥哥织的,每年一件,各种样式纹路令人眼花缭乱。
那些针线在她怀中温柔地穿梭,密密麻麻,熙熙攘攘。
阿婶有一个习惯,每当夕阳西下,便瞪大眼睛织起毛衣来,我也时常搬了凳子坐在她旁边看着她织,心想,什么时候能织完呢?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阿婶织毛衣时,脸上总一股认认真真的神气儿,还常说:“城市里的衣服冷冰冰的,哪有自家做的好?”说完还绯红了脸,对着我憨厚地笑。
我问:“你想哥哥了?”阿婶低下头又点点头,默不做声。
暮色四合,呜咽的月亮开始哼起歌谣。
我和阿婶便将吱吱呀呀的凳子搬回屋里。
阿婶却不急着关门,而是看天上的星星和月亮。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阿婶道:“星星是月亮的孩子,每当母亲思念孩子时星星便出来了。
”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若有所思地抬头望向深邃的天空,竟也变得伤感起来。
我心里默默想着:如果有满天繁星,是否就可以平慰阿婶思念的心,给她带去牵挂与闪烁呢?我达达的马蹄不是归人,是个过客……阿婶心心念念地将思念拥抱在怀里,我也默默收她这份爱驻存心间。
三月是一盏明灯,她照亮了我的心,温暖而不炽热。
这份偶然收获的爱的方式,为我心灵点燃了一盏灯,让我明媚如阳。
为心灵点一盏灯高一(21)班段轶彤燃起一盏灯吧,在黑夜里。
那是希望之灯,是梦想之灯,是心灵之灯,照耀心房,昭示明亮。
夜,无穷的黑夜,无尽的黑夜,把一切吞噬。
唯一微弱的光源是我书桌上的台灯。
是夜晚了啊。
我打开卧室的大灯,想把黑夜化淡,毕竟是徒然。
因为,心中是黯淡的啊。
书桌上乱七八糟地摆着考得爆炸的试卷,耳旁仍旧冲斥着父母亲生气的斥责;眼前,还是老师对我失望的眼神。
我懊恼地挠挠头,叹了口气,心里还仍然一点一点地默然下去,黑暗下去。
我拖着沉重的眼皮抬头,似是梦中注定的一瞥,一惊,遇见了你-----我的老树。
黑夜中的你,我隔着窗玻璃,依然看得如此清晰。
老树啊,你确实是老了。
虬髯的枝干漫延开来,枝节根根苍劲,像老人的手臂,像书画作品中那一笔笔苍劲的白描。
我突然想到,在你春天的时候,你枝干上的红叶茂盛,像一盏盏火红的明灯,将我的心灵照暖。
可我不曾想到,虽然现在你的红叶不再那样灿烂,却仍旧是那样挺立,在那叶落的季节里,你显得那样的突兀,那样的突出。
你有没有感到难受呢?与他们都不一样,你比别的树多一盏灯?我想,你不会,你是骄傲的。
在那如墨的黑夜里,你却用你虬髯的枝干,举起一盏灯,照耀你自己,做着坚强的代名词。
我才突然惊人醒。
老树依旧可以用自己微弱的红叶抵挡黑夜,为参加什么我不可?为心灵点一盏灯,点上的是自信之灯,希望之灯,梦想之灯,给予自己无限的力量。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顾城的话,我慢慢地有了体会。
感谢老树,让我知道,为心灵点一盏灯,在黑夜中燃起一盏灯,是驱散黑暗的火光,是打开心灵枷锁的钥匙。
我开始认真分析错题,找到老师逐一解决问题。
老师惊异,我如何从那个不爱问题的小生转变而来。
但他从我坚定的眼神可以看到,我战胜挫折,挑战黑暗的决心。
当我打出漂亮的一仗的时候,我感谢老树都会我-----为心灵点一盏灯;同时,我也要感谢自己,为自己的心灵点起了一盏希望之灯,照亮黑暗。
燃起一盏灯,是的,在黑夜里,它会昭示明亮,照耀心房,燃起希望。
为心灵点一盏灯高一(23)许泽玫红惆怅惹灯火,往事渐落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