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文言文句子划分节奏
文言文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技巧与方法

文言文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技巧与方法(一) 读清句读,正确停顿是诵读文言文的要求之一。
读是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句中停顿,特别是文言文中的阅读停顿是阅读能力的重要体现.有以下六种情况注意停顿.1、主谓之间要停顿。
2、谓宾之间要停顿。
3、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
4、“古二今一”之间要停顿.5、关联词后面要停顿.6、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
确定节中停顿有以下几种方法:1、句首语助词(又叫句首发语词)、关联词后面应有停顿.文言文中有一些虚词放在句子的开头,强调语气或领起全句乃至全段。
常用的句首发语词和关联词主要有以下这些:句首发语词:如“至”、“若"、“至若”、“夫”、“若夫”、“盖"、“然”、“则”“然则”、“岂”、“岂若”、“宜”、“诚宜"、何尝、其等。
例如至若春和景明若夫淫雨霏霏然则北通巫峡诚宜开张圣廷关联词:且、虽、因、“惟"、“故”等。
例如且焉置土石虽我之死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其如土石何诵读时,这些词语后面都应稍加停顿,不能和后面的文字连读.2、古代是两个单音节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双音节词的,要分开读。
如:①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
②可/以一战. ③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例①中的“于是",“于”是介词,“给”的意思“是”是代词,“这”的意思,它们都应分开来读.例②中“可以”是两个单音词,“可”是能愿动词,“可以”的意思,“以”是介词,“用来"的意思。
例③中的“中间”,“中”是“中间”,“间”是“夹杂”。
3、根据语言顺序来停顿,即按照“主语-谓语—宾语"、“状语—谓语”、“动词—补语”来停顿,也就是说,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动词和补语之间要作停顿(定语与中心词之间一般不停顿),以使语意明显.如: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臣卑鄙”是主谓短语作宾语,不能读成“先帝/不以臣/卑鄙"。
②佳木/秀而繁阴。
③问/今是何世④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例③中“佳木”是动作的发出者,陈述的对象,它与后面谓语部分之间应作停顿.例③④中的动词“问”、“刻”与其支配的对象之间也要作停顿。
划分文言文节奏的方法

划分文言文节奏的方法
划分文言文的节奏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根据句式:文言文句式通常较为规整,有明显的韵律感。
可以根据句子的结构和长度来划分节奏,例如诗句、对仗句和长句等。
2. 根据平仄:文言文的平仄是指字音的上升和下降声调,平仄的变化决定了文言文的节奏。
可以根据句子中的平仄变化来划分节奏,如平平仄仄、仄仄平平等。
3. 根据重音:在文言文中,有些字音会有重音,即重读音节。
可以通过把握句子中的重音位置来划分节奏,重音部分通常会有较强的节奏感。
4. 根据语气:文言文通常会有不同的语气,如抒情、叙事、议论等。
不同语气的文言文会有不同的节奏,可以通过抓住文言文的语气变化来划分节奏。
需要注意的是,划分节奏并非一种固定的方法,而是根据具体文言文的特点和语境来确定的。
在实际划分过程中,可以综合运用以上方法,结合文言文的整体语调和意境来把握节奏。
文言句式朗读节奏划分

1.句首关联词或语气词之后要停顿。
例1.夫/大国,难测也例2.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例3.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例1、2中句首发语词:如“夫”、“盖”,例3中的关联词:“且”,诵读时,这些词语后面都应稍加停顿,不能和后面的文字连读。
2. 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动词和补语之间要作停顿。
如:①佳木/秀而繁阴。
例①中“佳木”是陈述的对象,它与后面谓语局部之间应作停顿。
例②③中的动词“问”、“刻”与其支配的对象之间也要作停顿。
3.停顿要表达关键词的管辖范围。
①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殚”、“竭”是关键词)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后”是关键词)4.句式整齐的句子,朗读时可用相同的节拍来读。
例①: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二二拍)例②: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二三和二二拍)5.省略句中省略的地方一般要停顿。
如:(1)其一/犬坐于前(《狼》)(2)必以/分人(《曹刿论战》)(3)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例(1)中“其”后省略了“狼”;例(2)“以”后省略了“之”;例(3)介词“为”的后面省去了宾语“桃花源中的人”,“为”后略停,以表达出宾语的省略。
6.古代的国名、年号、官职、人名、地名等应作停顿。
如:(1)虞山/王毅叔远甫/刻(《核舟记》)(2)陈康叔公/尧咨/善射(《卖油翁》)例(1)“虞山”,山名。
“王毅叔远甫”,姓王名毅字叔远。
“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例(2)“陈尧咨”,谥号康叔。
“公”,旧时对男子的尊称。
因为陈是欧阳修的前辈,所以名字与谥号合称,表示尊重。
总之,文言文停顿节奏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但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必须准确理解文意,因为这是确定文言文停顿节奏的前提。
希望同学们使自己具有良好的文言语感,这样,才能轻松地掌握好文言文节奏的停顿作品简介:文言文朗读节奏考生失分较多,究其原因,主要是考生答题时无规律可依,心中自然无底。
文言文节奏划分的基本原则

文言文节奏划分的基本原则
文言文节奏划分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语境原则:文言文节奏划分应考虑到语境,因为在不同的语境下,相同的句子可能会有不同的节奏。
因此,在划分节奏时,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决定。
2.韵律原则:文言文的节奏也应该符合韵律的要求。
文言文的韵律通常包括平仄、押韵、对仗等。
在划分节奏时,要考虑到这些韵律特点,使得节奏更加和谐优美。
3.语法原则:文言文的节奏划分应遵循语法规则。
例如,主谓结构、动宾结构等都应该按照一定的节奏划分。
在划分节奏时,要注意句子的结构和语法关系。
4.语义原则:文言文的节奏划分应该考虑到句子的语义。
在划分节奏时,要注意句子中的重点词汇,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通过合理的节奏划分,可以使得句子的语义更加清晰。
5.连贯性原则:文言文的节奏划分应该保持句子的连贯性。
在划分节奏时,要注意句子之间的关系,以及句子内部的逻辑关系。
通过合理的节奏划分,可以使得句子之间更加紧密,逻辑更加清晰。
总之,在划分文言文节奏时,应该综合考虑上述原则,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文言句子节奏划分法

文言句子节奏划分法(一)句子成分之间要停顿一个完整的句子是由主语、谓语、宾语组成,文言句子的朗读停顿按照“主语—谓语—宾语”、“状语—谓语”、“动词—补语”来停顿。
也就是说,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动词和补语之间要作停顿(定语与中心词之间一般不停顿),以使语意明显。
1.主谓宾之间要停顿。
如:①佳木/秀而繁阴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臣卑鄙”是主谓短语作宾语,不能读成“先帝/不以臣/卑鄙”。
③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④问/今是何世⑤忘/路之远近2.动词和补语之间要作停顿。
如: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②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二)根据文句内在的逻辑意义确定朗读节奏名词作状语时,一般在该词前停顿,且不能把状语与中心词读开。
若分开读,就错将状语当成了主语,改变了句子的意思。
如:①其一/犬坐/于前②山行/六七里例①中的“其一”是指其中的一只狼,作全句的主语,“犬”在句中作状语,修饰“坐”,译为“像狗一样”。
(三)句首发语词、关联词语后面要有停顿文言文中有些虚词放在句子的开头,起强调语气或领取全句乃至全段的作用。
如“夫”、“盖”、“故”、“惟”、“至于”“至若”、“若夫”、“诚宜”等,在这些词语后面应稍作停顿。
如:(1)夫 / 环而攻之 / 而不胜(《孟子二章》)(2)盖 / 大苏/泛赤壁云(《核舟记》)(3)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4)至于/夏水襄陵(5)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例(1)(2)中的“夫”、“盖”为句首发语词,朗读时在它们的后面要作停顿;例(3)中的“诚宜”是对上文的总结,同时开启下文,朗读时亦要停顿,以示强调。
(四)朗读停顿要体现出省略成分有省略成分的地方要停顿。
如:(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2)问/(渔人)所从来(《桃花源记》)“再而衰,三而竭”中“再”和“三”后面都省略了动词谓语“鼓”,“再”和“三”后面应作停顿,以体现谓语的省略,而不能读成“再而/衰,三而/竭”。
初中文言文节奏划分方法

初中文言文节奏划分方法一、句首停顿1.【句首发语词】句首出现——盖,夫,然,岂,宜,其,至,则,且夫,若夫,至若,岂若,得无,至于,诚宜,何尝等发语词,要停顿。
①其/ 如土石何?②得无 / 异乎?③盖/ 余之勤且艰/ 若此。
2.【句首连词】句首出现——若,虽,而,然,且,因,惟,然则等连词,要停顿。
④且/ 欲于常马等/ 不可得。
⑤然则/ 何时而乐耶?⑥惟/ 吾德馨。
3.【句首过渡词和总结性的词】出现过渡词有——或,而或等;出现总结性的词有——故,是故,则,是以(以是),于是,遂等要停顿。
⑦遂/ 许先帝/以驱驰。
4.【句首表时间、方位的词】中,方,先,今,既而,已而,倏尔,俄而等要停顿⑧中/ 间/ 力拉崩倒之声。
⑨方/ 其/ 远出海门。
⑩今/ 诚以吾众/ 诈自称/ 公子扶苏、项燕。
二、古二今一古代两个单音节的词,而今天却变成了一个双音节的词,古代的两个双音节要分开读。
①可/ 以一战,战/ 则请从。
②中/ 间 / 力拉崩倒之声。
③今/ 齐地/ 方千里。
三、句中标志性词语句中出现“也”、“乎”、“之”等标明停顿的语气助词,要停顿。
④望之/ 蔚然而深秀者。
⑤余/ 闻之也/ 久矣。
⑥洋洋乎/ 与颢气俱。
四、古代国号、年号、官职、爵位、人名、地名对以上的文言知识要了解,否则划停顿时容易出错。
⑦南阳/ 诸葛庐(地名与屋名可以看做并列关系)⑧庐陵/ 欧阳修也。
⑨虞山/ 王毅叔远甫/ 刻。
⑩陈/ 康叔公/ 尧咨/ 善射(“陈”为姓氏,“康叔”是谥号,“尧咨”为名)五、名词作状语名词作状语一般要停顿。
⑪法/ 皆斩。
(依法)⑫功/ 宜为王。
(论功)⑬山行/ 六七里。
(在山中行走)⑭其一/ 犬坐/ 于前。
(像狗一样)六、保留文言句式划分朗读节奏的时候,要保留文言语意和句式的完整。
①何罪/ 之有?(宾语前置)②刻/ 唐贤今人诗赋/ 于其上。
(状语后置)③一鼓/ 作气,再/ 而衰,三/ 而竭。
(再,三后面省略“鼓”)④此诚/ 危急存亡之秋也。
文言文划分节奏的方法

文言文划分节奏的方法
一、按字词押韵划分。
即每句以韵为准,将相邻的历史句子把每句韵脚以相同的韵素
衔接,再把其它音节整理排列,以分割节奏,从而使古文言文具备明显的押韵节奏,增加
古文言文的诗意性。
二、借助段落划分。
按此方法,可以将一篇古文言文分成几个段落,每个段落中最后
一句话形成一个结尾即可,只要把这个结尾节点换一句,前后段落的节奏就会随之调整,
整篇古文言文所表达的内容也会变得更加明确、细致。
三、借助对叠结构进行划分。
对叠结构是一种常用的衔接方式,就是把古文言文分成
几个部分,第一部分把前面的内容串联起来,再以暗喻之类的隐喻方式引入另一部分主体,再将主体部分做引申,之后再结尾总结,以此形成一个完整的视角,使古文言文的表达更
加丰富、深刻。
《文言文节奏划分》

一、根据文言句子语法结构 确定朗读节奏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一处)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两处)
然则何时而乐耶
(一处)
故自号曰醉翁也
(一处)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一处)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一处)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两处)
然则/何时而乐耶
(一处)
故/自号曰醉翁也(一处)以Fra bibliotek/人多以书假余
攻之/而不胜”、“盖/大苏/泛赤壁云”、“然则/北/通巫 峡,南/极潇湘”; • 停顿在语句的倒置处,如“七八个星/天外”; • 停顿在古今同形义异词之间,如“今/天下/三分”、“中 /间力拉崩倒之声”、“可/以一战”; • 人名、地名等专用名词是个整体,不能分开; • 介词和部分连词,一般和后面的相连,不宜割裂; • 部分起并列作用的连词前后蝉联,也不能断开。
(倒 装)
人不知而不愠(一处)
是知也
(一处)
今齐地方千里(一处)
人不知/而不愠 是/知也 今齐地/方千里
文言文语句节奏划分三条提示:
1.句中转折连词“而”前要停顿。 2.承前指示代词之后要停顿。 3.“古二今一”要注意。
划分古诗文句子停顿的一般规律
古诗:
• 五言诗的节拍:23、212、221,如“欲穷 /千里目”、“海内/存/知己”、“白日/依 山/尽”;
(一处)
二、根据发语词、句首的语气词、关联词 等虚词或总结性的词语来确定朗读节奏
躬耕于南阳 (一处) 告之于帝 (一处) 遂许先帝以驱驰(两处)
躬耕/于南阳 告之/于帝 遂/许先帝/以驱驰
三、语句倒装之处要停顿
文言文语句节奏划分三条规律: 一、根据文言句子语法结构确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给文言文句子划分节奏
一般情况下,诵读文言文时停顿有两种:一是句间停顿,就是根据标点符号来确定句与句之间停顿的长短和语调的抑扬。
这种停顿由于有标点的标志,所以一般不会读错。
二是句中短暂停顿,它是以词或词组为单位,根据句子成分之间的内在关系来划分的语气停顿。
这种停顿则较难掌握,因为它是建立在对文言文理解的基础上的。
具体到文言文阅读的考查中,考查形式主要有:用“/”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判断句子的朗读节奏正确或不正确。
一般说来,确定文言文句中停顿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是要根据句子的语法结构进行停顿。
1.按照“主语—谓语—宾语”来停顿,也就是说,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与宾语之间要停顿。
如:“武陵人/捕鱼/为业”一句中“武陵人”是主语,所以要在“武陵人”后面停顿,意思为:有个武陵人以捕鱼为职业。
类似句子:“渔
人/甚异/之。
”2.谓语和补语之间要作停顿。
如:“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一句中“所闻”是“具言”的补语,因此我们可作这样的停顿:“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
二是古代作为两个单音节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复音节词的,要分开读。
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妻子”在现代汉语中是双音节词,表示丈夫的配偶,但在古代汉语中却是两个单音节词,指妻子和儿女。
所以,我们在诵读时一定要分开读,否则,会误解句意。
类似句子:“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
三是句中的省略成分处要停顿。
如:“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一句中,“为”后面省略了“他们”,所以在此处要停顿。
类似句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
以上说的只是文言文停顿的一些常见技巧。
要想正确地读好文言文中的句子,准确地给文言文句子划分节奏,还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掌握一定的汉语语法知识,从句子的意义入手。
【小试牛刀】
1.请用斜线(/)标出下面画线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
仲淹少有大志,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无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每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一时士大夫矫厉尚风节,自仲淹创之。
2.判断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在后面括号中打“√”,错误的打“×”。
(1)普君/使人往/致邑焉
()
(2)人/则献之,奚为不/受
()
3.下面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B.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C.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D.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4.下面句子中,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肉食者/谋之
B.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C.亲/贤臣,远/小人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