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木冬态识别

合集下载

观赏树木的冬态识别

观赏树木的冬态识别

林业科学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第10期观赏树木是指一切可供观赏的木本植物,冬态指树木入冬落叶后所保留的可以识别树种的形态特征。

在生长季节识别观赏树木,主要是依据其花、叶、果等特征;而在冬季进行识别,尤其是在我国北方地区,由于落叶观赏树木形态发生改变,只能根据观赏树木的性状、茎、叶痕叶迹、冬芽、残果及附属物等冬态特征来进行观赏树木的识别。

1根据性状识别观赏树木性状特征主要包括生长习性和树冠形状。

根据生长习性的不同,观赏树木分为乔木、灌木和木质藤本3类。

乔木树体高大,具有明显的主干,由于其树干及分枝情况不同,冬季树冠常呈现不同的形状。

树冠为圆柱形的如箭杆杨、钻天杨、新疆杨等;树冠为圆锥形的如银杏、毛白杨等;树冠为卵形的如加拿大杨、悬铃木等;树冠为伞形的如龙爪槐、合欢等;树冠为垂枝形的如垂柳、金丝柳等;树冠为龙枝形的如龙爪柳、龙爪桑等;树冠为球形的如五角枫、元宝枫、栾树、槐树、杏树、白榆、千头椿等[1]。

灌木树体矮小,但在冬季树冠形状也较多样。

如黄刺玫为圆球形;榆叶梅为扁球形;连翘、金钟花、多花栒子为拱枝形;玫瑰、月季、迎春、棣棠为丛生形等。

木质藤本的茎干不能直立生长,分为缠绕藤本和攀援藤本,缠绕藤本主要通过主茎缠绕其他物体生长,如紫藤、南蛇藤、葛藤、忍冬等;攀援藤本则主要以卷须、不定根、吸盘等攀援器官攀援于其他物体,如葡萄、爬山虎、五叶地锦等。

因此,木质藤本树冠形状常因缠绕物或攀援物而异。

2根据茎识别观赏树木2.1根据树皮识别2.1.1根据树皮的颜色和质地识别。

绝大多数观赏树木的树皮颜色为灰或褐色,但有些树木的树皮颜色明显不同。

如红瑞木、杏、山杏、野蔷薇树皮红色;毛白杨、银白杨、白桦、悬铃木树皮灰白色;新疆杨树皮灰绿色;梧桐、棣棠、迎春树皮翠绿色;山桃树皮古铜色等。

多数观赏树木树皮呈不规则的纵条状裂纹或近于人字裂纹;但桃、山桃、樱花、日本晚樱等的树皮呈浅而细的横纹状裂纹;柿树、君迁子树皮呈长方形裂纹;紫椴树皮呈鳞片状剥落;悬铃木、白桦、山桃等的树皮呈片状剥落;而臭椿树皮粗糙却不开裂等[2]。

槭树科植物冬态

槭树科植物冬态

槭树科植物冬态冬天来临,大地渐渐寒冷,植物们也开始进入冬眠状态。

槭树科植物作为常见的树种之一,在冬天也有着独特的冬态。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冬天是槭树科植物的休眠期。

在这个时候,槭树科植物的生长活动减缓甚至停止,进入一种休眠状态。

这是因为冬季气温较低,光照不足,植物无法正常进行光合作用,所以需要节约能量来应对寒冷的环境。

槭树科植物在冬季会出现叶片凋落的现象。

由于温度下降,槭树科植物会主动将叶片脱落,以减少水分的散失和营养物质的消耗。

这样一来,槭树科植物在冬季就不会受到缺水和营养不足的困扰,从而更好地适应寒冷的环境。

槭树科植物的树干也会经历一系列的变化。

在冬天,槭树科植物的树干会逐渐变得硬实,这是为了抵御低温的侵袭。

树干会积累大量的淀粉和脂肪等营养物质,以增加抗寒能力。

同时,树皮也会变厚,起到保护树木的作用。

槭树科植物的根系也会发生一些变化。

在冬季,槭树科植物的根系会停止生长,但仍然会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

这样一来,槭树科植物就能够在冬季中保持一定的生命活动,为来年的生长做好准备。

槭树科植物的冬态还包括一些其他的特征。

例如,它们的芽鳞会紧密地包裹住芽,以保护芽的生长点不受寒冷的伤害。

同时,槭树科植物的花蕾也会在冬季形成,以便在来年春天的时候迅速开放。

总的来说,槭树科植物的冬态是一种适应寒冷环境的生存策略。

它们通过进入休眠状态、凋落叶片、调整树干和根系的结构等方式来适应冬季的环境。

这样一来,槭树科植物就能够在严寒的冬天中生存下来,并在来年的春天迎来新的生长。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大家对槭树科植物的冬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槭树科植物以其独特的冬季适应能力而闻名,它们通过休眠、凋落叶片、调整树干和根系等方式来应对寒冷的冬季。

在下次见到槭树科植物时,不妨仔细观察它们的冬态,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之处。

华北地区主要树木的冬态特征

华北地区主要树木的冬态特征

华北地区主要树木的冬态特征1.杜仲杜仲科乔木。

树皮灰褐色,浅纵裂。

树冠卵形。

一年生枝棕色;髓心片状;叶痕半圆形;叶迹1;无顶芽,侧芽卵形,先端尖,芽鳞6-10,边缘具缘毛。

树皮、枝条等具白色胶丝。

2.白榆榆科乔木。

树冠球形。

树皮灰黑色,深纵裂。

二年生枝灰白色,二列排列,之字形曲折。

髓心白色。

叶痕二列互生,半圆形;具托叶痕;叶迹3。

无顶芽,侧芽扁圆锥形或扁卵形,先端钝或突尖,芽鳞5-7,黑紫色,边缘有白色缘毛。

花芽球形,黑紫色。

3.桑桑科乔木。

树皮灰黄色,不规则纵裂。

一年生枝灰黄色,二年生枝灰白色,无毛或微被毛。

叶痕半圆形或肾形; 叶迹5。

无顶芽;侧芽贴枝,近二列互生,扁球形或倒卵形,芽鳞4-5,具缘毛。

4.构树桑科乔木。

树皮深灰色,粗糙或平滑,具紫色斑块。

一年生枝灰绿色,密生灰白色刚毛。

髓心海绵状,白色。

叶痕对生、近对生或二列互生,半圆形或圆形;叶迹5,排成环形。

无顶芽。

侧芽扁圆锥形或卵状圆锥形,芽鳞2-3被疏毛,具缘毛。

5.核桃胡桃科乔木。

树冠宽卵形。

树皮灰色,浅纵裂。

枝髓心片状。

叶芽为鳞芽,芽鳞2枚,呈镊合状;雄花序芽裸芽;叠生或单生。

6.白玉兰木兰科乔木。

树冠卵形或宽卵形。

树皮深灰色,浅纵裂或粗糙。

一年生枝紫褐色,无毛,皮孔明显,圆点形。

叶痕二列互生,V形或新月形;托叶痕环状;叶迹多而散生。

顶芽发达;花芽大,长卵形,密被灰黄色长绒毛;顶生叶芽纺锤形;托叶芽鳞2。

7.银杏银杏科乔木。

树冠宽卵形。

树皮灰褐色,长块状纵裂。

有长短枝之分。

实心髓。

一年生枝浅褐色。

短枝距形。

叶痕螺旋状互生,无托叶痕。

顶芽宽卵形,无毛,芽鳞4-6片。

侧芽较顶芽小。

8.洋槐蝶形花科乔木。

树冠倒卵形。

树皮灰褐色,不规则深纵裂。

一年生枝灰绿至灰褐色,有纵棱,无毛,具托叶刺。

髓心切面四边形,白色。

叶痕互生,叶迹3。

无顶芽,侧芽为柄下芽,隐藏在离层下。

9.国槐蝶形花科乔木。

树冠宽卵形或近球形。

树皮灰褐色,纵裂。

无刺。

一年生枝暗绿色,具淡黄色皮孔,初时被短毛。

实验一树木冬态识别

实验一树木冬态识别

实验一树木冬态识别一、目的树木的冬态是指树木入冬落叶后营养器官所保留可以反映和鉴定某种树种的形态特征。

在树种的识别和鉴定中,叶、花和果实是重要的形态。

但是在我国大部分地区许多树种到冬天均要落叶,树皮、叶痕、叶迹等冬态特征成为主要的识别依据。

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一些树种的冬态观察,掌握树木的冬态特征和主要的冬态形态术语。

二、形态术语(一)树冠树冠是由树木的主干与分枝部分组成的。

树冠的形状取决于树种的分枝方式。

树冠的主要形状和树种实例如下:尖塔形:落羽杉、水杉圆锥形:华北落叶松圆柱形:箭杆杨窄卵形:毛白杨卵形:白玉兰广卵形:槐树圆球形:白榆扁球形:杏杯形:悬铃木(人工修剪)伞形:龙爪槐平顶形:合欢(二)树皮光滑:梧桐细纵裂:臭椿浅纵裂:麻栎深纵裂:刺槐、板栗条状浅裂:毛来不规则纵裂:黄檗鳞片状剥裂:榔榆、青檀、白皮松鳞块状开裂:油松长条状剥裂:楸树、圆柏、侧柏纸状剥裂:白桦、红桦环状剥裂:山桃、樱桃小方块状开裂:柿树、君迁子(三)枝条及变态枝条各部名称(见教材)。

树木的主轴为树干,树干分出主枝,主枝分出枝条,最后的一级为一年生小枝。

二年生以上的枝条称为小枝。

木质化的一年生枝条为一年生枝。

生长不到一年,未完全木质化的着叶枝条为新梢或称当年生小枝。

根据小枝着生的位置可分为:顶生枝条和侧生枝条。

根据枝条节间的长短大小可分为长枝和短枝。

长枝的节间长而明显侧芽间距远,而短枝的节间缩短。

叶痕:叶片脱落后,叶柄在枝条上留下的痕迹。

不同树种叶痕的大小和形状不同。

根据叶痕的着生状况可判断叶子是互生、对生还是轮生。

维管束痕:又称叶迹,是叶柄中的维管束在叶脱落后留下的痕迹。

不同树种维管束痕的组数及其排列方式是鉴定树种的重要依据之一。

枝条的变态(见教材)。

(四)芽的类型及形态芽是枝条和繁殖器官的原基,是茎、枝、叶和花的雏形。

1.芽的类型按芽的性质分为:叶芽:发芽后发育形成枝和叶,也称枝芽或营养芽。

化芽:发芽形成花序或花。

园林树木的冬态识别

园林树木的冬态识别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SCI- TECH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 ECONOMY
文章编号: 1005- 6033( 2007) 01- 0264- 02
园林树木的冬态识别
2007 年 第 17 卷 第 1 期 收稿日期: 2006- 07- 11
王生义
( 大同煤矿集团公司林业处, 山西大同, 037003)
4 从叶迹识别树木的冬态
在叶痕上的点状细小突起为连接茎与叶柄的维管束在断离后留下 的痕迹,称之为叶迹。它的数量和排列比较稳定,可作为鉴别树种的可靠 依据。依叶迹数量的不同有以下区分: 第一, 1 个或 1 组的有腊梅、杜仲、 紫薇、石榴、柿树等; 第二, 2 个或者 2 组的有银杏; 第三, 3 个或 3 组的有 槐 树 、加 杨 、刺 槐 、枫 杨 、胡 桃 、文 冠 果 、珍 珠 梅 、棣 棠 、山 杏 、黄 檗 、旱 柳 、垂 柳等; 第四, 4 个( 组) 或以上的有桑树、臭椿、木槿、梧桐、悬铃木等。
摘 要: 钻孔灌注桩已广泛运用于工程建设中, 质量控制难度大, 所以需要严格执行监
理程序。结合工程实践, 对钻孔灌注桩的监理程序和质量控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钻孔灌注桩; 监理程序; 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 TU473.1
文献标识码: A
1 质量控 检 查 、测 量 复 核 、监 理 旁 站 ; 四 是 泥 浆 池 、沉 淀 池 的 检 查; 五 是 检 查 水 泥 、骨 料 、水 质 及 其 他 添 加 剂 数 量 , 其 质 量 是 否 满 足 设 计
7 从冬芽识别树木的冬态
冬 芽 为 季 节 性 休 眠 的 芽,翌 春 萌 发 。树 木 的 冬 芽 形 态 各 异 。根 据 冬 芽 着 生 的 位 置 、方 式 、芽 的 大 小 、形 状 、颜 色 、芽 鳞 的 有 无 及 芽 鳞 数 量 的 多 少 等,也可对树木进行鉴别。有些树种有顶芽, 如胡桃、白蜡、银杏、玉兰、梧

冬令时节识树木

冬令时节识树木

冬令时节识树木木本植物的叶子,在冬季或秋季脱落的叫落叶乔木、落叶灌木;反之,不落叶者叫常绿乔木、常绿灌木。

如杨树、柳树、榆树、槐树等,它们的叶子春季长出,到秋冬季就全部脱落,叶的寿命只有一个生长季,这样的树木称落叶树。

而有的树木叶的寿命为1年以上至多年,如松、柏、女贞等。

松属的叶生长2—5年,紫杉6一10年、冷杉3—10年。

树木虽然每年有一部分老叶脱落,但仍有大量的叶子存在,同时每年又不断增长新叶,因此就整个树木来看是常绿的,称为常绿树。

冬季树木的识别。

冬季万木萧疏,只剩光秃的树干和树枝,因此应根据树木的干皮、树枝、冬芽、叶痕等冬态及其所属物的特性,依据植物和树木学的原理,结合树木各部位特征的情况,仔细观察才能鉴别清楚。

根据树干(茎)的大小、生存期的长短和生长状态分为乔木、灌木、小乔木等。

乔木是多年生直立、木质部极发达、具有单个树干、高达5米以上的树木。

灌木是高5米以下的木本植物,有时在接近基部处发出数个干。

小灌木是指高在1米以下的灌木。

还可细分为乔木状、灌木状、半灌木、半灌木状的小树,乔灌木容易区别。

根据树木特征识别树木。

树皮的颜色、厚度、平滑或开裂、开裂的深浅和形状等物征是识别树木的根据之一。

如核桃楸:树皮灰色,交叉纵裂,裂缝菱形。

水曲柳:树皮灰褐色,比较有规则的纵向浅裂。

黄波罗:树皮淡灰褐色,深纵裂,外层具发达木栓层,内皮鲜黄色。

紫椴:树皮灰色,浅纵裂,呈片状脱落。

蒙古栎:树皮暗灰色,深纵裂。

白桦:树皮白色,有白粉,光滑,纸状分层剥落,剥去白皮,内层赤褐色。

青杨:树皮幼时光滑,灰绿色,材质暗灰色,纵裂。

红松:树皮灰褐色,纵裂,不规则的长方鳞状片,内皮红褐色。

樟子松:树皮下半部深灰褐色,块状开裂,上半部红褐色,较薄无裂缝沟。

兴安落叶松;树皮灰褐色,成片块状剥落,内皮紫红色。

根据皮孔特征识别树木。

在光滑的树枝上或树皮表面出现的粗糙突起状的小裂孔称为皮孔。

它是在外皮形成后树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

项目教学法在落叶树种冬态识别教学中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在落叶树种冬态识别教学中的应用
பைடு நூலகம்和识别要点表 ” 三张表 的填写任务
习态度 的同时 , 帮助他们分析落后
必要准备 。
( ) 二 教学 实施
根据考核标准对每个小组 的 枝条识别 要点 表 ” 上交 , 并 完成 第 标 准 ,

个子任务 。
任 务完成 情况 、 表格填 写 、 挂牌结
遵循从局部到整体 , 再从整体
自主学习 : 教师发放给每小组 果 、过程表现等 内容进行评价 、 打 分, 增加 考核透 明度 , 使每 个组都 能清楚地 找到本组 的不足 , 小组评
2 1 年第 1 期 00 1 第 3 卷 1 总 6 9期 0
职业技术教育
V0CATI ONAL AND TECHNI CAL EDUC 1 AT 0N
No 1 , 01 . 2 0 1 Vo . 1 1 3 Ge e a .0 n r lNo 6 9
项 目教学法在落叶树种冬态识别教学 中的应用
在 两 刷 ( 课 时 ) , “ 确 任 8 内 按 明
二 、 目教学 实施 项
冬态识 别指在冬季休 眠期 , 通过对
进获策习 、 学 ?评 备 项 教 实 主 包 课 准 行曼 组织实施 、 划 : 决 订 、、 目学 施 要 含 前 过程检查


树体 形态的观察来辨 别树种 , 以确 价 与考 核 ” 的教 学程 序 , 以小 组 为
设 计
识 别调 查表 ” 四张表 格 的填 写任
全 班学 生分 组 ( 每组 6~8 ) m A -  ̄
务, 完成4 种落 叶树 的挂牌项 目。 0 结合 当前 园林 行业 对 绿化 基
础人 才 职业技 能 的需 求 以及公 园 树木 挂牌 具体 工作 任务 , “ 园 把 校 落 叶树种 的挂牌” 确定为树 种冬态

树木学冬态实验报告

树木学冬态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树木冬态的基本特征和规律;2. 掌握树木冬态识别的方法和技巧;3. 增强对树木生态习性的认识,提高园林树木养护管理水平。

二、实验材料1. 树木样本:选择不同科、属、种的树木,如松、柏、杨、柳、榆、槐等;2. 仪器设备:放大镜、相机、笔记本、尺子等;3. 资料准备:收集有关树木冬态的文献资料,了解不同树木的冬态特征。

三、实验方法1. 观察法:对树木样本进行实地观察,记录其冬态特征,如枝条、叶片、芽、树皮、树干等;2. 比较法:对不同科、属、种的树木冬态进行比较,找出其异同点;3. 识别法:根据树木冬态特征,进行树木识别。

四、实验步骤1. 观察树木样本:在校园内选择不同科、属、种的树木,如松、柏、杨、柳、榆、槐等,观察其冬态特征;2. 记录观察结果:使用笔记本记录树木的冬态特征,如枝条、叶片、芽、树皮、树干等;3. 比较不同树木的冬态特征:将观察到的不同科、属、种的树木冬态特征进行比较,找出其异同点;4. 树木识别:根据树木冬态特征,运用树木学知识进行树木识别;5. 分析总结: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得出实验结论。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结果:在校园内观察到的树木样本中,松、柏、杨、柳、榆、槐等树木均表现出明显的冬态特征。

如松树枝条细长,针叶密生;柏树枝条短而密,叶片细小;杨树枝条粗壮,叶片大而薄;柳树枝条柔软,叶片细长;榆树枝条疏朗,叶片椭圆形;槐树枝条短而粗,叶片掌状复叶。

2. 比较结果:通过比较不同科、属、种的树木冬态特征,发现松、柏、杨、柳、榆、槐等树木的冬态特征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如枝条、叶片、芽、树皮、树干等。

但在某些方面也存在差异,如松、柏的针叶密生,而杨、柳的叶片大而薄;榆、槐的叶片掌状复叶,而松、柏的叶片细小。

3. 识别结果:根据树木冬态特征,运用树木学知识,对观察到的树木样本进行了识别,得出以下结论:(1)松树:枝条细长,针叶密生,树皮灰褐色;(2)柏树:枝条短而密,叶片细小,树皮灰褐色;(3)杨树:枝条粗壮,叶片大而薄,树皮灰褐色;(4)柳树:枝条柔软,叶片细长,树皮灰褐色;(5)榆树:枝条疏朗,叶片椭圆形,树皮灰褐色;(6)槐树:枝条短而粗,叶片掌状复叶,树皮灰褐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乔木,高可达12米,树冠广宽而开展,树形似伞形,幼树皮灰色平滑,老树皮灰黑色或深灰色。

一年生枝灰绿色或淡黄绿色,无毛。

结果枝短,枝长5~10cm,有节10~30个,显著曲折。

结果枝在上,营养枝在下。

营养枝节间长,皮孔圆形,黄褐色突起。

二年生枝灰色,皮孔多而明显、浅褐色、略突出于表面,枝髓海绵质、较细、近圆形、褐色。

叶痕螺旋状互生,半圆形,黄褐色,整个外缘褐色,微隆起。

无托叶痕迹,叶迹3个。

冬芽为鳞芽,无顶芽。

侧芽小,宽卵形或近球形,栗褐色,微有毛。

枝上有宿存荚果,浅黄褐色。

2刺槐豆科刺槐属乔木,树冠倒卵形,树皮灰褐色,有部规则深纵裂。

一年生枝棕褐色,有纵棱,无毛,疏生淡褐色皮孔二年生枝灰色。

枝髓海绵质,横切面略呈不规则的五边形,白色。

叶痕螺旋状互生,半圆环形,下部分3裂,绿褐色。

托叶刺略扁,只在萌芽上明显。

具托叶刺,刺紫褐色,下扁上圆,叶迹3个。

冬芽为鳞芽,无顶芽。

侧芽为柄下芽,隐藏于离层下或在柄下芽上方叠生一个芽,此芽在叶痕上缘外,为褐色近球形米粒大小的侧芽,枝上宿存扁平条状的荚果。

乔木,树冠球形或倒卵形,树皮深灰黑色,纵裂。

一年生枝暗绿色,疏具淡黄色皮孔,初被短柔毛,剥开树皮后具一种特殊的气味。

二年生枝为暗绿色,枝髓海绵质,圆柱形,淡黄色。

叶痕螺旋状互生,´v ´形或马蹄形,黄褐色,略隆起。

有托叶痕点状,叶迹3个。

冬芽为紫褐色,无顶芽。

侧芽极小,柄下芽,半阴于叶痕皮层内,被褐色粗毛。

小枝端有宿存念珠状,肉质,不开裂的荚果。

4山皂荚豆科皂荚属乔木,树冠广卵形,枝开展。

树皮灰褐色,粗糙,不裂,具椭圆形淡黄色皮孔。

干枝有刺,刺圆锥状,横切面圆形,常分枝,赤褐色至灰褐色。

一年生枝灰绿色,二年生枝常´之´字形曲折,节部明显膨大,灰色,疏具黄白色皮孔。

枝髓实心,浅绿色或乳白色。

叶痕螺旋状互生,倒三角形,微隆起,边缘棕黄色,中间黄绿色。

托叶痕不明显,叶迹3个。

冬芽为鳞芽,红褐色,无毛,无顶芽。

侧芽2或3个叠生或单生。

萌芽条上的芽通常叠生,叠生芽主芽在上,长卵形,先端长或突尖,不具缘毛或微具缘毛。

侧芽与枝成90度或贴枝。

小枝上荚果宿存,直伸或微弯,不扭曲。

5连翘木犀科连翘属灌木,树冠圆形,老树皮灰色,茎直立,枝条开展常呈弓形下弯。

一年生枝黄棕色,无毛,散生突起,与枝同色,圆形皮孔。

二年生枝灰黄色,皮孔较一年生枝更明显,空心髓或节部有分隔膜。

叶痕交互对生,倒三角形,黄褐色,隆起。

无托叶痕,叶迹1组,排成´一´字形。

冬芽为鳞芽,黄棕色,纺锤形,无毛,先端尖。

顶芽有时较侧芽大,有时较发侧芽小,有时败育。

顶芽为纺锤形,黄棕色,具缘毛,先端尖。

侧芽2个叠生或单生,叠生时主芽在上,形状大小与顶芽近似,与枝成30~45,副芽与主芽同大或很小。

有时有宿存果,蒴果扁卵形,果有小瘤状突起及钢纹,先端急尖。

6紫丁香木犀科丁香属灌木或小乔木,树冠球形。

树皮暗灰色或灰褐色,有沟裂。

一年生枝粗壮,略呈四棱形,灰色或灰棕色,无毛,疏具圆形,浅色,突起皮孔。

二年生枝深灰色皮孔更明显,枝髓海绵质,白色。

叶痕交互对生,无连接线痕,半圆形或新月形或倒三角形,隆起,绿黄褐色。

叶迹1组,´c ´形或´一´字形。

冬芽为鳞芽,紫褐色,卵圆形,先端急尖,无毛。

无顶芽,假顶芽较其他侧芽肥大。

侧芽单生,有时叠生或并生,近柄芽,有明显四棱,与枝成锐角。

7杨白蜡木犀科白蜡树属落叶乔木,枝条下垂。

树冠卵圆形。

一年生小枝无毛,暗绿褐色。

二年生枝为绿褐色,皮孔较一年生枝更明显,无毛。

枝髓海绵质,圆形,边缘为浅红色,内为白色。

叶痕对生,半圆形,浅褐色,上缘明显下凹。

冬芽为鳞芽,鳞芽褐色。

顶芽大,为短圆锥形。

侧芽为心形。

宿存果序在二年生枝条上。

8木槿锦葵科木槿属灌木,树冠圆柱形,树皮暗灰色,浅纵裂。

一年生枝灰绿色,被稀疏星状毛。

二年生枝灰色,半圆形,黄灰色,较大。

有托叶痕,叶迹4个稀3个。

冬芽为鳞芽,无顶芽。

侧芽小,卵形,在一年生枝上部,侧芽与叶痕,托叶痕,枝痕簇生在一起。

小枝端宿存木质的蒴果皮。

9红瑞木山茱萸科涞木属灌木,树冠为圆形,树皮暗红色,平滑,枝对生。

一年生枝血红色,有´丁´字毛,-疏生白色皮孔,初被白粉。

二年生枝紫红色,散生突起白色皮孔,微具棱,枝髓海绵质,粗,横切面圆形,白色。

叶痕对生,´v ´形或新月形,隆起,对生叶痕间有连接线痕。

无托叶痕,叶迹3个。

冬芽为鳞芽,紫红色,芽鳞表面有褐色´丁´字毛。

顶芽长扁圆锥形,先端尖。

侧芽与顶芽近似,比顶芽长,单生,贴枝,常具有宿存核果。

10灯台树山茱萸科徕木属乔木,树冠圆锥形。

树皮暗灰色,平滑,老时浅纵裂。

枝条生,大侧枝紫灰色,呈层次状生长,宛如烛台。

一年生枝通直或向上弯曲生长,深紫红色,或背面红带黄绿色,无毛。

二年生枝发达,微呈´之´字形曲折,有少数皮孔,紫褐色,枝开展。

枝髓海绵质,细,横切面圆形,白色。

叶痕螺旋状互生,半月形,隆起,褐色。

无托叶痕,叶迹3个。

冬芽为鳞芽,紫褐色,无毛。

顶芽发达,长卵形或椭圆形,无柄,先端钝尖。

侧芽常缺或极小。

11山楂蔷薇科山楂属小乔木,树冠球形至伞形,树皮灰褐色至暗灰色,浅纵裂(幼树皮黄灰褐色)有明显长短枝。

枝通常有刺,刺长1~2厘米,有时无刺。

一年生枝微有钝棱,黄褐色或向阳面带紫红色,无毛,散生灰白色,椭圆形皮孔。

二年生枝黄绿褐色,无毛,散生长圆形,白色皮孔。

枝髓均质,浅褐色,圆形。

叶痕螺旋状互生,倒三角形或新月形,暗褐色。

托叶痕短线形,叶迹3个。

冬芽为鳞芽,无毛,紫红色,长枝无顶芽,短枝具顶芽。

侧生单芽,较顶芽小,同为圆锥形,与枝成30度角。

12珍珠绣线菊蔷薇科绣线菊属灌木,一年生枝紫红色,无毛,被白粉,枝髓淡褐色。

叶痕螺旋状互生,隆起。

侧芽单生或2个并生,圆锥形,先端尖,芽鳞数片,褐色,被白色绒毛,与枝近45度。

宿存骨突果,无毛,直立。

13银杏银杏科银杏属乔木,幼年期至壮年期树冠为圆锥形,老树冠为广卵圆形。

树皮灰褐色,呈块状开裂或不规则的纵裂。

主枝斜出,近轮生,主枝与主干的夹角雄株小于70度,雌株为70度至90度。

一年生的长枝呈浅棕黄色,无毛,后则变为灰白色,短枝黑灰色,密被叶痕。

二年生枝深灰色,枝皮有不规则裂纹,并有薄纸质条状、丝状、翅状剥离。

叶痕呈半圆形,褐色,在长枝上螺旋状互生,在短枝上簇生。

无托叶痕,叶迹2个。

冬芽为鳞芽,芽卵形,棕褐色,先端钝尖;顶芽发达,侧芽较顶芽略小,与枝成锐角,少数近90度。

注释:国家二级保护树种,抗O3能力极强,抗SO2、NO2、粉尘的能力强,也是药用及用材树种。

秋植成活率高沙土壤栽植为宜,栽后注意排水管理。

14文冠果无患子科文冠果属小乔木,树冠近球形,树皮灰褐色、浅纵裂。

一年生枝通直,粗壮,黄褐色,初被毛,后近无毛,密被近圆形皮孔;二年生枝灰褐色,皮孔隆起,枝髓均匀、圆形、淡红褐色。

叶痕螺旋状互生,倒三角形,近似马蹄形,绿褐色,隆起。

无托叶痕,叶迹3个或3组。

冬芽为鳞芽,栗褐色,无毛。

顶芽发达,近球形,长4mm至5mm。

侧芽较小,扁卵形,先端钝尖,贴枝而生,但侧芽先端与枝成锐角。

枝上宿存与一年生枝同色,粗近0.5cm、长近12cm的果序,先端为果梗,略下弯。

15栾树无患子科栾树属乔木,树冠近球形,树皮灰褐色,细纵裂。

一年生枝黄褐色,有纵棱,初被毛,后无毛,密生小圆点形皮孔;二年生枝灰褐色,枝髓海绵质,白色。

叶痕螺旋状互生,倒三角形,浅黄褐色,隆起。

无托叶痕,叶迹3组,各排成“C”形。

冬芽为鳞芽,无顶芽。

侧芽三角状宽卵形,先端钝,褐色,无毛,但从两芽鳞裂开的裂缝线中露出黄褐色毛。

枝梢侧芽基部与叶痕上缘等宽或稍宽,侧芽与枝成锐角。

小枝宿存三角状卵形、褐色的蒴果,果皮膜质膨大似小灯笼。

注释:枝叶茂密,夏季黄花满树,秋叶变黄。

耐寒耐旱,也耐低湿和盐碱,深根性,抗烟尘,抗SO2,、粉尘能力强,可分泌杀菌素,宜秋植。

16臭椿苦木科臭椿属乔木,通直,树冠扁球形或伞形。

树皮褐色至灰黑色,平滑或微纵裂,树皮、枝皮有苦味。

一年生枝黄棕褐色吗,密生瘤状、灰黄色皮孔,圆柱状,无毛或被短绒毛。

二年生枝灰绿褐色,散生小瘤状,灰黄色皮孔,具剥落的薄膜,表皮膜具细纵纹。

枝髓海绵质、粗、淡褐色,枝折断后有特殊气味。

叶痕螺旋状互生,马蹄形,上方有凹缺,灰褐色。

无托叶痕,叶迹7至13组,常9组,稀5组,“V”形。

冬芽为鳞芽,被黄色绒毛,褐色,近球形,无顶芽,侧芽贴枝。

宿存翅果扁平,长椭圆形。

17榆叶梅蔷薇科梅属灌木,树皮黑褐色,浅裂、纸状翘裂。

一年生枝无棱或稍有棱,无毛,有光泽,紫红色,节间短,疏具黄棕色小皮孔,表面有白色薄膜质层,有时表皮剥裂;二年生枝表面剥裂比一年生枝更明显,皮孔横椭圆形,棕黄色,枝髓海绵质、圆形、细、褐色。

叶痕螺旋状互生,多数为倒三角形或新月形,深褐色、托叶宿存、线状,叶迹3个。

冬芽为鳞芽、深紫红色、有缘毛,顶芽卵形。

侧芽3个或2个并生,或单生,并生时中间芽小,先端钝或略尖,密生白色缘毛,与枝成锐角。

18毛樱桃蔷薇科梅属灌木,树皮黑褐色、浅裂。

一年生枝红褐色,密被绒毛,皮孔不明显,有纵裂纹;二年生枝皮剥落,露出紫红色内皮,皮孔明显,枝髓海绵质、细圆、白色至淡褐色。

叶痕螺旋状互生,隆起,小,新月形。

托叶宿存,呈不整齐多裂状,叶迹3个。

冬芽为鳞芽,栗褐色,具缘毛。

顶芽长卵形或圆锥形,被短绒毛;侧芽3个并生或单生,并生时中间的芽细小。

毛樱桃一年生枝密被绒毛,榆叶梅一年生枝无毛。

19杏蔷薇科杏属乔木,树冠近球形,树皮黑褐色或灰褐色、纵裂,常有树胶。

一年生枝紫红色,无毛,散生皮孔;二年生枝灰褐色,有灰白色蜡纸薄膜,节部很膨大,无翅状枝,枝髓海绵质,圆柱型、白色。

叶痕螺旋状互生,半圆形或倒三角形,呈瘤状突起,黑褐色。

托叶痕在叶痕两边,比叶痕突起,点状,叶迹3个。

冬芽为鳞芽,紫红色、无毛、无顶芽。

侧枝长,在膨大的叶痕外上方的槽内。

侧芽2或3个并生或单生,并生时中间的叶芽瘦小、圆锥形;两侧的花芽较大、卵形、有光泽,几乎无缘毛。

侧芽与枝成锐角。

20金银忍冬忍冬科忍冬属直立灌木,树冠伞形。

树皮灰白色或暗灰色,不规则纵裂,裂缝中露出深黄色内皮。

一年生枝深灰色,有柔毛,枝皮易膜质剥落,枝梢有短粗黑毛,散生小瘤状皮孔,基部有芽鳞痕。

二年生枝灰白色,细纵纹。

枝髓细,空心,黄褐色,近木质部褐色。

叶痕对生,“V”形或倒三角形,黄褐色。

无托叶痕,叶迹3个。

冬芽为鳞芽,淡黄褐色或带褐色,有缘毛或被疏毛,卵形,先端尖。

无顶芽,假顶芽大。

侧芽小,2至3个叠生或单生,稀并生,主芽卵形,宿存暗红色浆果。

21黄刺玫蔷薇科蔷薇属丛生灌木,树冠近圆形,茎直立,树皮灰色或灰褐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