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端午节教案《包粽子》共三篇

合集下载

幼儿园中班端午节教案《包粽子》

幼儿园中班端午节教案《包粽子》

幼儿园中班端午节教案《包粽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教材《端午节来了》,详细内容为第三章“包粽子”。

通过本节课,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由来,掌握包粽子的基本方法,并体验传统文化带来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起源、习俗以及与端午节相关的民间故事。

2.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学会包粽子的基本方法。

3.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感受集体活动的快乐。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包粽子的技巧和方法。

重点:了解端午节习俗,体验包粽子的过程,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粽子模型、PPT、故事书、视频等。

学具:糯米、红枣、粽叶、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讲述端午节的相关故事,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起源和习俗,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2.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邀请会包粽子的家长或老师现场演示包粽子的过程,让幼儿观察并了解包粽子的基本方法。

3.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PPT,讲解包粽子的步骤,强调注意事项,如粽叶的折叠、米和红枣的放入、捆绑线的方法等。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包粽子实践,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掌握包粽子的技巧。

六、板书设计1. 端午节由来及习俗2. 包粽子步骤:1)准备材料:粽叶、糯米、红枣、线等。

2)粽叶折叠:将粽叶对折成漏斗状。

3)放入食材:放入适量糯米和红枣。

4)捆绑线:用线将粽子捆绑紧实。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人介绍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并尝试和家人一起包粽子。

2. 答案:根据课堂所学,完成作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了解其他节日的习俗,拓宽幼儿的知识面,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实践情景引入。

2. 包粽子步骤的讲解与实操。

3. 教学过程中的分组合作与指导。

4. 作业设计的生活化实践。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情景引入1. 邀请熟悉包粽子的家长或老师进行现场演示,确保演示过程清晰、流畅。

端午节幼儿园包粽子教案(精选8篇)

端午节幼儿园包粽子教案(精选8篇)

端午节幼儿园包粽子教案(精选8篇)端午节幼儿园包粽子教案(精选8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端午节幼儿园包粽子教案(精选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端午节幼儿园包粽子教案1一、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幼儿用彩纸、软陶和绳子等手工制作粽子,让幼儿在动手过程中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3、手工制作粽子的过程中,引导幼儿注意保持桌面的干净,培养良好的活动习惯。

二、活动准备1、彩纸、绳子、软陶2、塑料盒、纸盘3、手工制作工具、辅助材料4、粽子实物三、活动过程1、教师出示实物粽子,引导幼儿观察外形,引出端午节。

激发幼儿手工制作粽子的兴趣。

(1)请小朋友看老师手上的是什么呢?你们吃过吗?(2)每年的端午节,我们都会吃粽子,哪位小朋友能说说你吃粽子的感受吗?(3)原来啊,小朋友们都喜欢吃粽子,粽子加上甜甜的红糖后更好吃了!2、那么你们想不想知道粽子是怎么做出了的呢?手工制作激发兴趣。

(1)端午节粽子,其实都是经过每个食品工人的包装而成的。

而我们家里的粽子都是大人包出来的。

(2)老师引导幼儿了解手工制作粽子的包法,讨论手工制作粽子的方法及要求。

3、教师手工制作包粽子,请幼儿仔细观看!4、教师一边讲解一边示范手工制作包粽子。

手工制作时注意动作放慢,难点之处要多讲几次。

(1)教师为幼儿分组,幼儿尝试自己手工制作粽子。

(2)按照详细步骤再次跟随教师一步一步制作。

5、幼儿制作完成之后,教师引导幼儿对自己的作品做简单介绍。

6、将实物粽子分给幼儿品尝,大家一起感受节日的快乐。

四、活动总结展示结束,老师对端午节进行概括总结,让幼儿亲手将自己的手工制作品带回家与家长一起分享端午节的快乐,一起吃粽子。

端午节幼儿园包粽子教案2活动目标1.练习身体侧滚的动作并掌握动作要领,提高身体的灵活、协调和平衡能力。

《包粽子》幼儿园活动教案5篇

《包粽子》幼儿园活动教案5篇

《包粽子》幼儿园活动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社会实践活动教材,主要围绕“传统节日与文化”主题进行,具体章节为《我们的节日——端午节》。

教学内容详细包括:介绍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着重讲解包粽子的过程和技巧,以及与之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 通过动手包粽子,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引导幼儿体验传统节日氛围,提高他们的生活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包粽子的技巧和方法。

教学重点:端午节的来历、习俗以及传统文化的传承。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粽子模具、糯米、粽叶、绳子、课件、图片等。

2. 学具:小桌椅、餐具、围裙、一次性手套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课件展示端午节的图片,引导幼儿讨论端午节的习俗,激发他们对包粽子的兴趣。

2. 讲解:介绍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讲解包粽子的方法、步骤和技巧。

3. 示范:现场演示包粽子的过程,让幼儿观察学习。

4. 实践:分组进行包粽子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6. 体验:品尝自己制作的粽子,分享成功的喜悦。

六、板书设计1. 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2. 包粽子的步骤和技巧3. 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与家人一起包粽子,记录过程和感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人分享所学知识,了解其他传统节日的习俗,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操作4. 作业设计及课后反思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教学难点:包粽子的技巧和方法。

1. 粽子的基本结构:让幼儿了解粽子的组成部分,如粽叶、糯米、馅料等。

2. 包粽子的步骤:详细讲解和演示包粽子的步骤,包括粽叶的折叠、糯米和馅料的填充、粽子的捆绑等。

3. 技巧传授:指导幼儿掌握包粽子的技巧,如如何使粽叶不易破损、如何使糯米饱满等。

幼儿园中班端午节教案《包粽子》

幼儿园中班端午节教案《包粽子》

幼儿园中班端午节教案《包粽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课程,涉及教材《快乐节日》第四章“我们的节日”,详细内容为“包粽子”。

通过实践活动,让孩子们了解端午节的由来,体验我国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知道吃粽子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之一。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幼儿对食物的审美和创造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增进同伴间的友谊。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幼儿掌握包粽子的基本技巧。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习俗,体验包粽子的乐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粽子图片、故事课件、糯米、粽叶、绳子、盆、勺子等。

学具:小手帕、围裙、剪刀、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述端午节的传说故事,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包粽子。

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1)教师展示粽子图片,让幼儿观察粽子的形状、颜色和特点。

(2)教师讲解包粽子的基本步骤和技巧,并进行示范。

3. 实践操作(10分钟)(1)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分发糯米、粽叶、绳子等材料。

(2)教师引导幼儿按照步骤尝试包粽子,注意指导幼儿注意安全。

(3)幼儿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粽子的包裹。

4.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观察和讨论粽子的形状、颜色等。

(2)幼儿用彩泥模仿制作粽子,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1)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粽子,让幼儿互相欣赏和评价。

(2)教师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端午节——包粽子2. 板书内容:(1)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2)包粽子的步骤和技巧(3)幼儿作品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和家人一起包粽子,拍照记录过程。

2. 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幼儿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良好。

在实践操作环节,部分幼儿对包粽子的技巧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包粽子幼儿园教案范本5篇

包粽子幼儿园教案范本5篇

包粽子幼儿园教案范本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生活活动教材第四章《传统文化》,详细内容为“包粽子”一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孩子们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掌握包粽子的基本方法,并体验亲自动手操作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2. 培养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培养孩子们对食物的尊重和节约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包粽子的技巧和方法。

重点:了解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体验包粽子的乐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粽子叶、糯米、红枣、线等。

学具:小剪刀、碗、勺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端午节的传说故事,让孩子们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引发孩子们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包粽子的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

3. 示范:现场演示包粽子的过程,让孩子们直观地了解包粽子的技巧。

4. 实践:孩子们分组进行包粽子实践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5. 评价:对孩子们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表扬。

6. 体验:让孩子们品尝自己亲手制作的粽子,感受劳动的成果。

六、板书设计1. 包粽子2. 内容:a. 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b. 包粽子的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c. 评价与鼓励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和家人一起包粽子,记录过程和感受。

2. 答案要求: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记录下来,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a. 了解其他传统节日的习俗和美食。

b. 培养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探究。

c. 家园共育,让家长参与孩子们的实践活动,增进亲子关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2. 教学目标的制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4. 教学过程的实践环节5. 板书设计的信息传递6. 作业设计的实施与反馈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深度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教学内容应紧密结合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兴趣点。

在“包粽子”活动中,应确保所选教材章节内容丰富有趣,易于幼儿理解。

中班端午节教案《包粽子》精选

中班端午节教案《包粽子》精选

中班端午节教案《包粽子》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教材《快乐节日》第四章《端午节》,详细内容为“包粽子”。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掌握包粽子的基本技能,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魅力。

二、教学目标1. 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了解包粽子是端午节的重要活动之一。

2. 学会包粽子的基本方法,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氛围,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包粽子的技巧和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学会包粽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粽子模型、图片、视频、故事书等。

学具:糯米、粽叶、线、剪刀、盆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讲述端午节的传说故事,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激发幼儿对端午节习俗的兴趣。

2.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出示粽子模型,让幼儿观察粽子的外形特点,引导幼儿说出粽子的制作材料。

3. 新课内容学习(10分钟)(1)讲解包粽子的方法,示范操作步骤。

4. 例题讲解(5分钟)通过视频和现场演示,让幼儿直观地了解包粽子的全过程。

5.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包粽子实践,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鼓励性评价。

7. 情感教育(5分钟)通过讲述端午节的传说故事,引导幼儿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魅力,培养幼儿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六、板书设计1. 端午节——《包粽子》2. 内容:(1)端午节的来历与习俗(2)包粽子的方法与步骤(3)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家长协助幼儿完成一个粽子的制作,并记录制作过程。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使幼儿掌握了包粽子的基本技能,但部分幼儿在操作过程中仍存在技巧不熟练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了解其他传统节日,如中秋节、春节等,了解不同节日的习俗和文化内涵,增强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幼儿园端午节包粽子活动方案

幼儿园端午节包粽子活动方案

幼儿园端午节包粽子活动方案幼儿园端午节包粽子活动方案(通用10篇)为了确保活动能无误进行,往往需要预先进行活动方案制定工作,一份好的活动方案一定会注重受众的参与性及互动性。

活动方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端午节包粽子活动方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园端午节包粽子活动方案篇1活动目标:1、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也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

2、了解端午节有吃五黄、挂五端以驱毒避虫的习俗("五黄"指黄豆做的粽子、咸鸭蛋黄、雄黄酒、黄鱼和黄瓜;"五端"指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和龙船花。

),有赛龙舟的习俗,还有许多传说、故事、儿歌,如:有关屈原的传说等。

3、端午节有特别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种形状、多种口味的。

4、乐于参加包粽子、制香包、编蛋网、赛龙舟等活动,体验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1、端午节的故事;2、做香包的材料:香料、布、针、线等;3、包粽子的糯米、苇叶;4、编蛋网的绳线、五彩线;5、自制龙舟两条;6、幼儿每人一个熟粽子。

活动过程:一、主持人致开场辞:淡淡棕叶香,浓浓世间情,根根丝线连,切切情意牵,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端五、等等。

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

端午节是我国有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随着端午节脚步的临近,为了增进小朋友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习俗,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感,今天我们一泉路幼儿园小朋友们邀请了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用自己的方式来庆祝这个美好的传统佳节。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用掌声欢迎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们!讲述端午节来历的故事,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中的人物、事情和相关物品。

附:屈原的故事屈原是我国古代的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非常爱自己的国家--楚国。

幼儿园中班端午节包粽子教案 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中班端午节包粽子教案 幼儿园教案

主题:幼儿园中班端午节包粽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端午节的习俗和来历,培养幼儿的民族传统意识。

2.激发幼儿对传统节日的兴趣,增强他们对节日活动的参与性。

3.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准备:1.端午节的相关资料和故事书籍。

2.粽叶、糯米、红枣、蛋黄、棉绳等包粽子所需的材料。

3.包粽子的示范模型或图片。

4.活动室应准备好适合幼儿包粽子的工具和环境。

三、教学过程:1.引入活动教师通过介绍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向幼儿展示粽叶、糯米等材料,引导幼儿产生兴趣。

2.讲解包粽子的步骤教师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向幼儿讲解包粽子的步骤,如先准备好粽叶,再放入糯米、红枣、蛋黄等馅料,最后用棉绳系好。

3.示范操作教师示范包粽子的步骤,同时解释注意事项和技巧,引导幼儿动手操作。

4.小组合作包粽子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根据教师的示范和指导,共同完成包粽子的任务,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5.展示共享让每个小组展示他们包好的粽子,共享包粽子的心得体会。

6.游戏互动组织端午节的相关游戏,如赛龙舟、挂艾草香囊等,让幼儿在欢快的氛围中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

7.总结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总结包粽子的过程和体会,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同时引导幼儿思考端午节的意义。

四、教学评价:1.观察幼儿在包粽子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动手能力、观察细节的能力、团队合作意识等。

2.听取幼儿对端午节活动的感受和体会。

3.收集幼儿在活动中的作品和图片,做成展示板,让家长参与观摩。

五、课后延伸:1.让幼儿带回家粽叶等材料,和家长一起动手包粽子,增进亲子关系。

2.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观察粽子的发酵和变化,进行自然科学的探究。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幼儿将能够了解端午节的相关知识,培养民族传统意识,同时锻炼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希望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幼儿在欢乐的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过一个有意义的端午节。

在端午节这一天,幼儿园的活动室里弥漫着香甜的糯米和荷叶的清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中班端午节教案《包粽子》
篇一
活动目标:
1、体验民俗文化,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2、喜欢劳动,乐于参加家务。

3、初步了解包粽子的方法。

4、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5、通过讨论,激发过节日的情感,知道要愉快、合理地过节。

活动准备:
视频(端午节如何包粽子)粽叶细线已经弄好的粽子馅安全剪刀盆子
活动过程
1、导入部分老师:小朋友们好!端午节快到了,老师家里要来客人,小朋友们说说老师应该做什么招待客人呢?
小朋友:粽子。

老师:小朋友们真聪明,给老师解决了一个大难题,可是老师还有一个大难题,小朋友们愿不愿意帮助老师啊?
小朋友:愿意。

老师:老师家要来好多客人,可是老是一个人包粽子,忙不过来,小朋友们可以和老师一起包粽子吗?
小朋友:可以。

老师:小朋友们真好。

可是你们知道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吗?(小朋友有的回答知道,有的回答不知道。

)小朋友知不知道都没有关系,下面来和老师一起一起看一个动画片,大家就都知道了。

2、观看视频,了解端午节由来以及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老师:看了动画片,小朋友们知道为什么端午节会吃粽子了吧?小朋友们回家后可以讲给爸爸妈妈听听看。

下面我们再看一个视频,看看粽子怎么包,完了小朋友们可要帮助老师喔。

(放视频)老师:小朋友们,看看那你们前面都有那些材料,现在我们就要用这些材料包出又香又甜的粽子。

大家一起来。

老师先给大家示范一下。

(提醒幼儿注意安全使用剪刀。

通过视频学习及老师的示范,部分幼儿能自己摸索着包出一个大概,对于还不会或者无从下手的幼儿采用同伴帮助及老师指导,确保每个幼儿都参与到活动中)老师:哇,**包的粽子真好看,大家快向他学习,看看他是怎么包的,怎么才能包的又好又快。

3、结束部分老师总结:哇,小朋友们真是能干,包的粽子让老师忍不住要流口水啦。

这下老师不用担心没法招呼客人了。

谢谢小朋友们。

希望大家能度过一个愉快的端午节。

五月五,是端阳。

门插艾,香满堂。

吃粽子,洒白糖。

龙舟下水喜洋洋.粽子香粽子香,香厨房。

艾叶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

这儿端阳,那儿端阳。

活动延伸
告诉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包粽子吃,并给爸爸妈妈讲述端
午节的由来,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端午节。

篇二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体验故事角色,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学习看图创编简单的故事。

3、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粽子,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4、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PPT故事;包有故事纸的粽子(人手一个,上面写有幼儿的名字);空白故事书;背景版一块;
活动过程:
一、引发兴趣
师:(出示一个粽子)瞧,这是什么?(粽子)前几天我们为什么放假呀?(端午节)你们都吃粽子了吗?粽子好吃吗?你都吃了什么粽子?
师小结:原来,粽子里可以包许多好吃的东西,包的东西不一样,吃出来的味道也不一样。

二、倾听故事
1、故事前大半段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关于粽子的有趣故事,你们想听
幼儿完整欣赏PPT配音故事。

提问,体验角色
(1)故事里有谁?
(2)(出示老奶奶)老奶奶有一个什么大本领?(会讲许多故事)(3)老奶奶不能讲故事了,她想了个什么办法?
(4)谁先来吃了老奶奶包的故事粽子?
小松鼠吃了粽子,肚子里有了故事,可它却说不出来,它怎么叫的?小松鼠着急吗?
(幼儿角色体验,引发编故事的愿望)
(5)后来,又来了谁?
小狐狸吃了粽子,肚子里有了故事,可它却说不出来,它怎么叫的?小狐狸着急吗?
(角色体验)
2、完整欣赏故事
师:小动物们吃了奶奶的粽子,却不能讲故事,你们能帮小动物想个好办法吗?
(幼儿自由想象述说)
师:我们来听听,小动物们想的办法是不是跟你们想的一样呢?
(幼儿完整欣赏故事)
三、创编故事
师:你们想不想像故事里的小姑娘一样,吃了粽子会讲许多的故
1、幼儿分组或个别看图创编故事。

2、幼儿分享故事。

篇三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过节日中的习俗。

2、培养幼儿对民族文化感兴趣。

3、包粽子的材料及方法,幼儿尝试包粽子。

4、通过参加端午节环境创设,感受参与端午节庆祝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过节日中的习俗。

活动准备
1、包粽子、做香囊所需的材料。

2、活动前请幼儿收集有关端午节的资料。

3、请部分爷爷奶奶参与活动。

活动过程(活动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活动的主要环节很清楚地再现,即开始环节、基本环节、结束环节、延伸环节。

注:重点表述基本环节)到爷爷奶奶家过节。

1、请爷爷给小朋友讲屈原的故事,了解端午节的来历。

2、小朋友自由和爷爷交流自己收集的有关端午节的资料。

进一步了解端午节时人们进行的一些活动:如赛龙舟、吃粽子、挂艾枝、洒黄酒、挂香囊等。

3、幼儿和爷爷奶奶们一起进行过端午活动。

(1)、我给奶奶学包粽子。

请奶奶向小朋友介绍包粽子的材料及方法,幼儿尝试包粽子。

(2)、做龙舟、划龙舟。

和爷爷一起用布和竹棍做成龙舟进行龙舟大赛,请幼儿四五人一组,套上龙舟,进行划龙舟比赛活动,先取到红绸一组为胜。

旁边请几位幼儿为他们摇旗呐喊。

(3)、做香囊活动。

请奶奶示范香囊的做法,把碎布缝成校口袋,放进香料和少许艾草,合上袋子,幼儿学做香囊。

(4)吃粽子,感受节日的气氛。

(5)和爷爷奶奶再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