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
山西省2012届高考地理复习 第3节旅游景观的欣赏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

选修3 选修3
旅游地理
第三节
旅游景观的欣赏
• 考点1: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 • 1.自然美:是指大自然中的自然物或自然 现象在不同的条件下,呈现出的审美状态。 主要包括:形象美、色彩美、动态美和朦 胧美。 • 2.人工美:是指能够吸引人们旅游活动、 反映古今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的事物所呈现出的审美状态。
•
四个半岛分别是北欧的斯堪的纳 维亚半岛、东南亚的中南半岛、地 中海沿岸的亚平宁半岛和中国的山 东半岛。
• (3)在30°N附近,却出现了欣赏季节变 短的状况,其原因可能是( B ) • A.纬度低 B.地势高 • C.雨季长 D.气温高 • (4)如果汤姆有幸观赏到松花江雾凇奇妙 景观,这说明在旅游景观欣赏时要( B ) • A.选择好观赏位置 B.把握好观赏时间 • C.抓住景观特征 D.以情观景
• (1)图中钟乳石、石笋和石柱的形成原因 是( B) • A.流水侵蚀 B.流水沉积 • C.冰川刨蚀 D.风力堆积 • (2)我国最早较全面揭示该地形景观各种 特征的著作是( D ) • A.《山海经》 B.《水经注》 • C.《梦溪笔谈》 D.《徐霞客游记》
• 钟乳石、石笋和石柱是喀斯特地貌溶洞中 常见的景观,是由于流水对石灰岩溶蚀后, 再经过沉积作用形成的。 • 答案:(1)B(2)D • 【规律技巧总结】常见的自然景观一般由 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或者两者共同作用形 成。内力作用包括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 变质作用;而外力作用主要有风力、流水、 冰川、海浪、风化作用等,其表现形式有 侵蚀、搬运、堆积。
• 桂林山水是喀斯特地貌景观,在高温多雨 的条件下,石灰岩容易受流水的溶蚀作用, 形成奇山、秀水、美石、溶洞等景观;奇 松、怪石、云海、温泉是黄山四绝;“会 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诗人杜甫描述 泰山的名句;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 高低各不同”则是苏轼描写庐山的名句。
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目录

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目录选修一第一章宇宙第一节天体和星空第二节探索宇宙第三节恒星的一生和宇宙的演化第二章太阳系与地月系第一节太阳和太阳系第二节月球和地月系第三节月相和潮汐变化第三章地球的演化和地表形态的变化第一节地球的早期演化和地质年代第二节板块构造学说第三节地表形态的变化选修二第一章海洋概述第一节地球上的海与洋第二节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第二章海岸与海底地形第一节海岸第二节海底地形的分布第三节海底地形的形成第三章海洋水体第一节海水的温度和盐度第二节海水的运动第四章海-气作用第一节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影响第二节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第五章海洋开发第一节海岸带的开发第二节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第三节海洋能的开发利用第四节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第六章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第一节海洋自然灾害与防范第二节海洋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第三节维护海洋权益加强国际合作选修三第一章现代旅游及其作用第一节现代旅游第二节现代旅游对区域发展的意义第二章旅游资源第一节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性第二节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第三节我国的旅游资源第三章旅游景观的欣赏第一节旅游景观的审美特性第二节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第三节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第四章旅游开发与保护第一节旅游规则第二节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第五章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第一节设计旅游活动第二节参与旅游环境保护选修四第一章城乡发展与城市化第一节聚落的形成和发展第二节城市化与城市环境问题第二章城乡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第一节城市空间形态及变化第二节城镇布局与协调发展第三节城乡特色景观与传统文化的保护第三章城乡规划第一节城乡规划的内容及意义第二节城乡土地利用与功能分区第三节城乡规划中的主要布局第四章城乡建设与人居环境第一节城乡人居环境第二节城乡商业与生活环境第三节城乡公共服务设施与生活环境选修五第一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第三节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灾害第一节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第二节中国的地质灾害第三节中国的水文灾害第四节中国的气象灾害第五节中国的生物灾害第三章防灾与减灾第一节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第二节自然灾害的求援与求助第三节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选修六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第一节我们周围的环境第二节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第三节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第一节水污染及其成因第二节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危害第三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第二节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第四章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节森林及其保护第二节草地退化及其防治第三节湿地干涸及其恢复第五节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第五章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第一节认识环境管理第二节环境管理的国际合作第三节公众参与选修七第一章数字时代与地理信息技术第一节席卷全球的数字化浪潮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第二章记录和传递地理信息的工具——地图第一节地图和地图投影第二节不同地图的特点和用途第三章人眼的延伸——遥感(RS)第一节什么是遥感第二节遥感信息的获取和处理第三节遥感图像的目视判读及其在地图编制中的应用第四章精确定位的现代工具——全球定位系统(GPS)第一节什么是GPS第二节GPS的应用与发展第五章数字时代的产物——地理信息系统(GIS)第一节什么是GIS第二节GIS的基本功能第三节GIS的数据库及其应用第四节GIS的发展第六章地理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与中国数字地球建社第一节3S技术的集成及其应用第二节中国数字地球的建设。
2020-2021湘教版地理3教师用书:第2章 第3节国外名景欣赏含解析

2020-2021学年湘教版地理选修3教师用书:第2章第3节国外名景欣赏含解析第三节国外名景欣赏学习目标:1。
了解亚洲旅游资源丰富的原因,掌握泰姬陵的建筑风格和艺术特色。
(重点)2。
掌握非洲、欧洲主要旅游资源的分布和特点。
(重点)3。
了解美洲和大洋洲著名的旅游名胜。
4.从地理角度分析旅游景观的形成原因。
(难点)教材整理1世界遗产和亚洲名景、非洲名胜阅读教材P47-P51,完成下列问题:1.世界遗产(1)遗产保护: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了人类遗产委员会,开始有计划地保护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人类遗产.(2)世界遗产分类: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遗产、文化景观遗产、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3)概况:截至2014年7月,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全世界共有1 007项世界遗产.其中自然遗产197项,文化遗产779项,自然和文化双重遗产31项。
2.亚洲名景(1)旅游资源丰富的原因:①自然景观多样;②人口众多,民族和语言构成复杂;③开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④世界三大宗教发源地,拥有多个世界文明的主要发祥地等.(2)主要名景:①泰姬陵:由白色大理石建成的巨大的陵墓清真寺,代表了莫卧儿建筑成就的高峰,是印度穆斯林艺术的瑰宝。
②吴哥窟:位于柬埔寨,是柬埔寨古代石构建筑和石刻浮雕的杰出代表。
③特洛伊考古遗址:位于土耳其,特洛伊城是荷马史诗《伊利亚特》的艺术原型。
3.非洲名胜(1)自然景观①辽阔的热带草原,迷人的自然生态景观--肯尼亚山国家公园.②“非洲之巅”、赤道“雪峰”——乞力马扎罗山。
③“地球的疤痕"-—东非大裂谷。
(2)人文景观①孟斐斯古城:古埃及城市,位于尼罗河三角洲南端,今开罗南25千米.相传在公元前3100年为法老米那所建,并长期作为埃及的文化、宗教名城.②金字塔墓葬群遗址:包括岩石墓、石雕墓、庙宇和金字塔。
最著名的是胡夫大金字塔,附近有著名的狮身人面像。
正误判断:(1)印度河流域、黄河流域、恒河流域是世界文明的主要发祥地.()(2)东非大裂谷是板块碰撞而形成的。
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优秀版)

新课学前预览
激趣诱思 世界上著名的旅游景区很多。它们或是自然形成, 或是人工建造,或是自然和人文因素兼而有之。以 其非凡性驰名中外,受到旅游者的青睐。上面是四 幅世界著名旅游景点图片。
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知道它们分别位于哪个 国家吗?
课标解读
课标展示
运用资料,描述若干中外著名旅游景区的景 观特点,并从地理角度说明其形成原因。 目标定位 1.了解黄山风景名胜区和澳大利亚大堡礁风景 区的特点、形成及游览方式,从而学会对自然 景观的观赏。 2.了解云南元阳梯田景区和法国巴黎塞纳河畔 古城区形成的自然条件、景观特征,并初步学 会欣赏人文景观。
思考 3.如何欣赏元阳梯田? 提示:欣赏元阳梯田要注意把握观赏时机,
并选择好观赏位置。
四、法国巴黎塞纳河畔的古城区 1.巴黎是法国的首都,__塞__纳___河由东南向西北 穿过城市。 2.巴黎著名的景点有古建筑__凯__旋__门___、 _艾_菲__尔__铁__塔___、卢浮宫、爱丽舍宫,以及西岱岛 上的__巴__黎__圣__母__院___等。
基础自主学习
一、黄山风景名胜区 1.黄山以__奇__松__、_怪__石___、_云__海___、__温__泉___四 绝著称。 2.黄山松根部能释放酸性物质,溶解、侵蚀花 岗岩体,使根系穿缝而植,悬崖峭壁的生存条件 和植物向阳性的特性,加之黄山__山__谷__风__的影响, 使黄山松形成了枝干虬生、树冠扁平的特点。
海域 节变化较小。盐度平均约为3.5%。海
环境 水清晰度高,水面较平静。海水较浅,
阳光充足
地质 环境
地壳缓慢下沉,珊瑚虫骨骼堆积
大堡礁风景区除了有众多美丽的珊瑚
岛礁外,周围还分布着许多具有热带
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目录精编版

人教版高中地理目录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问题研究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研究为什么市区气温比郊区高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研究是否可以用南极冰山解决沙特阿拉伯的缺水问题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第二节山岳的形成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问题研究崇明岛的未来是什么样子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问题研究如何看待我国西北地区城市引进欧洲冷季型草坪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问题研究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第三节城市化问题研究从市中心到郊区,你选择住在哪里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第三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问题研究家乡的农业园区会是什么样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第二节工业地域的形成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问题研究煤城焦作出路何在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的布局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问题研究北京的自行车是多了还是少了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第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问题研究绿色食品知多少必修三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问题研究地理环境为新加坡经济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林为例问题研究为什么停止开发“北大荒”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第二节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问题研究河流上该不该建大坝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问题研究我的家乡怎样发展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问题研究南水北调怎么调选修一第一章宇宙第一节天体和星空第二节探索宇宙第三节恒星的一生和宇宙的演化第二章太阳系与地月系第一节太阳和太阳系第二节月球和地月系第三节月相和潮汐变化第三章地球的演化和地表形态的变化第一节地球的早期演化和地质年代第二节板块构造学说第三节地表形态的变化选修二第一章海洋概述第一节地球上的海与洋第二节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第二章海岸与海底地形第一节海岸第二节海底地形的分布第三节海底地形的形成第三章海洋水体第一节海水的温度和盐度第二节海水的运动第四章海-气作用第一节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影响第二节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第五章海洋开发第一节海岸带的开发第二节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第三节海洋能的开发利用第四节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第六章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第一节海洋自然灾害与防范第二节海洋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第三节维护海洋权益加强国际合作选修三第一章现代旅游及其作用第一节现代旅游第二节现代旅游对区域发展的意义第二章旅游资源第一节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性第二节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第三节我国的旅游资源第三章旅游景观的欣赏第一节旅游景观的审美特性第二节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第三节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第四章旅游开发与保护第一节旅游规则第二节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第五章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第一节设计旅游活动第二节参与旅游环境保护选修四第一章城乡发展与城市化第一节聚落的形成和发展第二节城市化与城市环境问题第二章城乡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第一节城市空间形态及变化第二节城镇布局与协调发展第三节城乡特色景观与传统文化的保护第三章城乡规划第一节城乡规划的内容及意义第二节城乡土地利用与功能分区第三节城乡规划中的主要布局第四章城乡建设与人居环境第一节城乡人居环境第二节城乡商业与生活环境第三节城乡公共服务设施与生活环境选修五第一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01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02第二节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07第三节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19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灾害24第一节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25第二节中国的地质灾害31第三节中国的水文灾害38第四节中国的气象灾害46第五节中国的生物灾害56第三章防灾与减灾62第一节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63第二节自然灾害的求援与求助72第三节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79选修六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第一节我们周围的环境第二节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第三节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第一节水污染及其成因第二节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危害第三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第二节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第四章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节森林及其保护第二节草地退化及其防治第三节湿地干涸及其恢复第五节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第五章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第一节认识环境管理第二节环境管理的国际合作第三节公众参与选修七第一章数字时代与地理信息技术第一节席卷全球的数字化浪潮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第二章记录和传递地理信息的工具——地图第一节地图和地图投影第二节不同地图的特点和用途第三章人眼的延伸——遥感(RS)第一节什么是遥感第二节遥感信息的获取和处理第三节遥感图像的目视判读及其在地图编制中的应用第四章精确定位的现代工具——全球定位系统(GPS)第一节什么是GPS第二节GPS的应用与发展第五章数字时代的产物——地理信息系统(GIS)第一节什么是GIS第二节GIS的基本功能第三节GIS的数据库及其应用第四节GIS的发展第六章地理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与中国数字地球建设第一节3S技术的集成及其应用第二节中国数字地球的建设。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三:3.3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 学案(解析版)

第三节 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 学案●课标要求运用资料,举例描述中外著名旅游景区的景观特点,并从地理角度说明其形成原因。
●课标解读1.运用资料,描述黄山、云南元阳梯田、澳大利亚大堡礁、法国巴黎塞纳河畔的古城区的位置、旅游特色及其形成原因。
2.了解中国的一些名山、溶洞、园林以及世界的一些重要旅游景区。
3.学会分析典型事物的方法,树立科学发展观。
●新课导入建议同学们知道哪些著名的旅游胜地,他们为什么被称为是旅游胜地,又有什么独特之处吸引了旅游者去游玩?那么这节课我就带领大家来看一下几个中外著名旅游景观的欣赏!导入新课——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
●教学流程设计课 标 解 读 重 点 难 点 1.举例说明中外著名旅游景区的景观特征。
2.从地理角度分析旅游景观的成因。
1.中外著名旅游景区的景观特点。
(重点) 2.会分析旅游景观的成因。
(重难点)黄山风景名胜区1.概况⎩⎪⎨⎪⎧ 位置:我国安徽省南部三大主峰:莲花峰、天都峰、光明顶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时间:1990年地貌:花岗岩地貌2.黄山四绝(1)名称: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2)成因①怪石:在奇峰的基础上,通过外力的风化和侵蚀作用而形成。
②温泉:地下热水沿断层或裂隙上升到地表而成。
1.说明黄山的岩石构成及其特点。
【提示】 黄山由花岗岩构成,其花岗岩体垂直节理发育充分,是我国花岗岩地貌中的杰出代表。
澳大利亚大堡礁风景区 1.分布:大堡礁是澳大利亚东北海岸外一系列珊瑚岛礁的总称。
2.形成:大堡礁是在地壳缓慢的下沉过程中,由一代接一代珊瑚虫骨骼堆积而成的。
3.观赏:大堡礁的礁体多在海下,游客如果要亲身体验美丽的海中奇观,可以乘坐具有透明船底的出海游船,也可以参加各种潜水活动。
中国云南的元阳梯田景区 1.形成原因(1)自然原因⎩⎪⎨⎪⎧ 地形:周围是哀牢山,海拔大多在2 500 米左右气候:一年四季都有来自印度洋的水汽,加上附近元江水汽蒸腾升空,形成了 云雨(2)人为原因:哈尼人用石块砌起围墙,种植水稻,在高山上修沟渠引水灌溉稻田。
世界各地名胜古迹

世界各地名胜古迹世界各地名胜古迹1 美国-大峡谷美国大峡谷是一个举世闻名的自然奇观,位于西部亚利桑那州西北部的凯巴布高原上,总面积2724.7平方公里。
由于科罗拉多河穿流其中,故又名科罗拉多大峡谷,它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为受保护的天然遗产之一。
2 澳大利亚-大堡礁世界上有一个最大最长的珊瑚礁群,它就是有名的大堡礁——Great Barrier Reef。
它纵贯蜿蜒于澳洲的东海岸,全长2011公里,最宽处161公里。
南端最远离海岸241公里,北端离海岸仅16公里。
在落潮时,部分的珊瑚礁露出水面形成珊瑚岛。
3 美国佛罗里达州-棕榈海滩佛罗里达风景最亮丽的棕榈海滩是全球著名的旅游天堂之一,适宜的气候、美丽的海滩、精美的饮食、艺术展览和文艺演出,即使是最挑剔的游客,在棕榈海滩也能满意而归。
每年的四月,棕榈海滩的艺术活动是最丰富多彩的,包括各种海滩工艺品展览,其中于4月4日启动的棕榈海滩爵士节以展示美国最杰出的爵士音乐而赢得了艺术爱好者的亲睐。
4 新西兰—南岛新西兰位于南太平洋,西隔塔斯曼海与澳大利亚相望,西距澳大利亚1600公里,东邻汤加、斐济国土面积为二十七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6900千米,海岸线上有许多美丽的海滩。
新西兰主要由南岛和北岛组成库克海峡将两岛分开。
还有许多较小的岛屿。
全境多山,山地面积占全国面积的50%。
南岛西部绵亘着雄伟的南阿尔卑斯山脉。
库克峰海拔3764米,为全国最高峰。
无论是茂盛的雨林、清澈的湖泊,还是绿草茵茵的和山坡、水清沙白的海滩,无不显示新西兰的清新和美妙。
5 南非—好望角到南非游览,千万不可错过到非洲尖端好望角参观的机会。
好望角距离开普敦约六十公里,是大西洋和印度洋的交汇处。
其实,好望角是一个突出的小山岬,过去曾被称为暴风角,因为这里的天气恶劣,昔日不少航船都在此处遇险。
但在印度洋航线通航后,闻说当时的葡萄牙王便把她改名为好望角,因为登上角点,可以眺望到大西洋和印度洋的壮大景色。
安义中学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喜 报(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

喜报
(三)
2019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县级获奖名单一等奖
余运君《条件概率与独立事件》
詹先建《Unit 4 Exploring plants》
黄文斌《归纳与整理》
胡大造《第三节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
魏丹丹《与生物有关的职业景观设计师》
二等奖
刘娟《一、郑人有且买履者》
贺晋娟《第03节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
廖小鸽《第03节动量守恒定律在碰撞中的应用》
李传望《第03节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
夏霆《第1课雅典城邦的兴起》
袁振华《6、武术形神拳》
张毅诚《小图形大品牌一标志设计》
万高超《任务一寻找生活中的计算机网络》
教研处
2020年5月11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 明 顶
“不到光明顶,不见黄山景”, 光明顶是黄山第二高峰,海拔 1860米。这里高旷开阔,日光照射久长,故名。明代普门和尚曾 在顶上创建大悲院,现在其遗址上建有华东地区海拔最高的气象 站——黄山气象站,游人可于气象站处揽胜。顶上平坦而高旷, 可观东海奇景、西海群峰,炼丹、天都、莲花、玉屏、鳌鱼诸峰 尽收眼底。所谓黄山三十六峰,光明顶并不在其中,是因为古人 将光明顶视为群峰之冠,故列位于三十六峰名之上。由于地势平 坦,所以这里也是黄山看日出、观云海的最佳地点之一。
连理松
探海松
黄山奇松的特点及成因
有一石皆可名一物
飞来石
梦 笔 生 花
仙 人 晒 靴
老人峰
芊芊玉手
犀牛望月
黄山四绝-怪石
现象
成因
➢黄山群峰之间怪石星罗棋 ➢在奇峰的基
布,形态各异,名物状景, 础上,通过外
怪 惟妙惟肖。
力的风化和侵
石 ➢黄山石之怪还在于它往往 蚀作用形成
有“移目换彩”“移步换形”
红 色 的 珊 瑚
红色的珊瑚是由于在其生长过程中要吸收海水中1%左右的 氧化铁;黑色的珊瑚是由于其含有有机质
3、大堡礁是怎样形成的?
珊瑚礁在岛屿周围 生长,形成岸礁。
一、黄山风景名胜区
(一)、黄山概况 1、地理位置:位于我国安徽省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2、景观特征:黄山集国内众多名山风光之大成,以奇松、怪石、
云海、温泉四绝著称。奇峰是构景的基础。
3、保护情况:
4、地理成因:
景观特征: 黄山四绝
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
迎客松
送客松(已枯死) 送客松接班树
(2)成因:在奇峰的基础上,通过外力的风化和侵 蚀作用而形成;
3、云海 (1)云海的特点。
黄山云海飘渺,瑰丽壮观,气象万千,一年有250 多天有云雾,有“十日九云烟”“山色去来云”之说。 尤以“霞海”最为壮观。
(2)分析云海的成因:
①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 ② 山高谷深,林木茂密,日照时间短,湿度大,水 汽多,易成云致雾; ③ 峰顶和谷底、向阳处和背阴处温差大,水分蒸发 速度不同,受山谷风的影响,云雾变换诡谲;
① 黄山松分布在海拔800米以上; ②悬崖峭壁的生存条件(岩石坚硬、土壤贫瘠, 黄山松根部能释放酸性物质,溶解、侵蚀花岗岩 体,使根系穿缝而植); ③植物向阳性和山谷风促使黄山松枝干虬生,树 冠扁平;
2、怪石 (1)怪石怪在何处?
① “有一石皆可名一物”(群峰之间怪石星罗棋布, 形态各异,名物状景,惟妙惟肖); ② “移目换彩”“移步换形”之妙(旅游者的观赏角 度和站立位置的不同,效果不同)
4、温泉 (1)谈谈温泉的特征。
黄山温泉终年喷涌,水质明净,可饮可浴.
(2)分析温泉的的成因。
温泉的热量来自地球内部,当地表水下渗受热, 或是地下水与地下炽热的岩体相接触,就变成地 下热水或蒸汽。地下热水沿断层或裂隙上升到地 表,就形成了温泉。
一、黄山风景名胜区
(一)、黄山概况 1、地理位置:位于我国安徽省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2、景观特征:黄山集国内众多名山风光之大成,以奇松、怪石、
云海、温泉四绝著称。奇峰是构景的基础。
3、保护情况:199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
通过决议,将黄山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 录
(1)内力作用:经过多次地壳运动,地层升降运动
4、地理成因:发生褶皱和断裂,岩浆沿褶皱和断层所形成的空隙上
升冷却凝固成为山的主体。 (2)外力作用:黄山由花岗岩构成,其花岗岩体垂 直节理发育充分,经过风化、侵蚀等外力作用,形成 现在的奇峰怪石;
二、大堡礁风景区(澳大利亚)
1.位置:位于澳大利亚东北海岸的热带海域世界最大的 珊瑚礁
2、为什么澳大利亚的北海岸会聚集这么多的珊瑚礁?
水域环境
地质条件
温 净,可饮可浴。 水与地下炽热的岩体相接触,
泉
就变成地下热水或蒸汽。地下 热水沿着断层或裂隙上升到地
表,就形成了温泉。
(二)、黄山四绝及地理成因
1、奇松
(1) 奇松奇在哪里? 傲立于险峰峻岭上,扎根于花岗岩裂隙中,形态各 异(立、卧、仰、异体同干),“无石不松,无松 不奇”。
(2)分析造就黄山松的地理环境。
天都峰
天都峰海拔1830 米,与莲花峰、光明顶 并称为黄山三大主峰, 是三峰中最险峻的一座。 “天都”意为“群仙所 都”、“天上都会”。
天都峰虽高不及黄山的 主峰莲花峰,但其险峻 程度则绝非莲花峰可比, 百丈云梯几乎直上直下。 天都峰是鸟瞰黄山壮丽 全景的理想之处,因此 人们说,不登天都峰,
等于一场空。
之妙。
黄山自古云成海
黄山云海的成因
五 岳 若 与 黄 山 比 犹 欠 灵 砂 一 道 泉
温泉的成因
如图所示,地表水与地下炽热的岩体接触, 或者地下热水沿断层或裂隙上升到地表, 形成温泉。
黄山四绝-温泉
现象
成因
➢黄山温泉终年 ➢温泉的热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
喷涌,水洁明 ➢当地表水下渗受热 衍及骨骼堆积
海水水温2l℃~38℃, 垂直变化和季节变化小
海水盐度平均3.5%
海水清晰度高,水面平 静;海水浅,海底阳光 充足
地质条件
地壳缓慢沉降
• 珊瑚之名来自古波斯语 sanga(石), 为珊瑚虫群体或骨骼化石。珊瑚虫为 腔肠物,身体呈圆筒状,有八个或八 个以上的触手,触手中央有口。多群 居,结合成一个群体,形状像树枝。 骨骼叫珊瑚石或简称珊瑚。产在热带 海中。随着全球暖化的发生,已造成 多数的珊瑚死亡。
第三章 第三节
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
一、黄山风景名胜区
(一)、黄山概况 1、地理位置:位于我国安徽省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2、景观特征:
3、保护情况:
4、地理成因:
主要景点:莲花峰、天都峰、光明 顶、始信峰、迎客松
• 莲花峰是华东地区最高的山 峰,当然也是黄山的第一高 峰,海拔1864米。 莲花峰位 于黄山中部、玉屏楼北侧, 东对天都峰,从莲花岭到莲 花峰顶的1.5公里路上,古人 往往误指天都峰为黄山最高 峰。峻峭高耸,气势雄伟, 宛如初绽的莲花,故名。沿 途有飞龙松、倒挂松等名松 及黄山杜鹃。莲花峰绝顶处 方圆丈余,中间有香砂井, 登临峰顶,可东望天目山, 西望庐山,北望九华山和长 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