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选修3第一-第二章测试题
(必考题)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一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与研究方法》测试题(有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0分)[ID :140194]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利用很多先进的方法和手段来测定有机物的组成和结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李比希元素分析仪可以测定有机物的结构简式B .质谱仪能根据最小的碎片离子确定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C .红外光谱分析能测出各种化学键和官能团D .对有机物CH 3CH (OH )CH 3进行核磁共振分析,能得到4个峰,且峰面积之比为1:1:3:32.(0分)[ID :140177]分子式为C 5H 10Cl 2且结构中只含有一个甲基的有机物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 .5种B .6种C .7种D .8种3.(0分)[ID :140166]杀虫剂溴氰菊酯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该分子中有两个手性碳原子B .该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有三种C .该分子中含有两种含氧官能团D .可以发生加成、氧化、聚合及取代反应4.(0分)[ID :140152]某单烯烃与2H 加成后的产物为,则该烯烃可能的结构简式有A .1种B .2种C .3种D .4种 5.(0分)[ID :140151]某直链烷烃分子中有18个氢原子,它的分子式是( )A .818C HB .918C H C .1018C HD .1118C H 6.(0分)[ID :140137]化合物甲、乙、丙、丁的结构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苯苯环上的二溴代物有3种B .丙和丁的一溴代物均有8种C .甲、乙均属于含有碳碳双键的不饱和烯烃类D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7.(0分)[ID :140134]下列分子表示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的是A .C 5H 10B .C 2H 4O 2 C .C 2H 5ClD .C 2H 4Cl 28.(0分)[ID :14012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煤的干馏属于物理变化B .石油的裂解目的主要是为了得到汽油C .纤维素在人体内可最终水解为葡萄糖D.分子式为C4H8Cl2的有机物有9种(不考虑立体异构)9.(0分)[ID:140120]有机物M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其芳香族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其中与M含有相同官能团,且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10种B.12种C.14种D.15种10.(0分)[ID:140119]下列有关有机物种类众多的原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碳原子既可以跟碳原子形成共价键,又可以跟其它原子形成共价键B.碳原子性质活泼,可以跟多数原子形成共价键和离子键C.碳原子之间既可以形成稳定的单键,又可以形成稳定的双键和三键D.碳原子之间可以形成长度不同的碳链和碳环,且碳链、碳环之间又可以相互结合11.(0分)[ID:140111]分子式与苯丙氨酸(下图)相同,且同时符合下列条件:①有带两个取代基的苯环,②有一个硝基直接连接在苯环上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为A.3种B.6种C.8种D.10种、12.(0分)[ID:140104]下列各组中的反应,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A.溴乙烷与NaOH水溶液共热制乙醇;丙烯与水反应制丙醇B.甲苯与浓硫酸、浓硝酸混合加热制对硝基甲苯;甲苯与酸性KMnO4作用制苯甲酸C.氯代环己烷与NaOH醇溶液共热制环己烯;丙烯与溴水反应制1,2−二溴丙烷D.乙酸、乙醇与浓硫酸共热制乙酸乙酯;苯甲酸乙酯与稀硫酸共热制苯甲酸和乙醇二、填空题13.(0分)[ID:140376](1)H()中的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一章--单元测试题-教师版含解析与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一章单元测试题(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人们通常将在同一原子轨道上运动、自旋方向相反的2个电子,称为“电子对",将在某一原子轨道上运动的单个电子,称为“未成对电子"。
下列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是()A.1s22s22p63s23p6B。
1s22s22p63s23p63d54s2C.1s22s22p63s23p63d54s1D.1s22s22p63s23p63d104s1解析:根据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可知,A项中未成对电子数为0;B项中未成对电子数为5;C项中未成对电子数为6;D项中未成对电子数为1.答案:C2.某微粒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下列关于该微粒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质子数为10 B。
单质具有还原性C。
是单原子分子 D.电子数为10解析:1s22s22p6为10电子微粒,可能为Ne、Na+、F-等,A、B、C项错误,D项正确。
答案:D3.下列表达方式正确的是()A.Na+的电子排布图:B。
硫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4C。
碘化铵的电子式:[H H]+I-D。
H2O电子式:H∶∶H解析:Na+的2p能级中每个轨道上的两个电子,自旋状态不能相同,A项错误;S2—的电子排布式3p 能级应排6个电子,即1s22s22p63s23p6,B项错误;碘化铵的电子式中I—的电子式书写错误,C项错误. 答案:D4.前四周期元素中,基态原子中未成对电子与其所在周期数相同的元素有()A。
3种 B.4种 C.5种 D.6种解析:第一周期有H:;第二周期有C:,O:,第三周期有P:,Fe:,共5种。
答案:C,其中一组所形成化合物类型与其他三组不同,该组是()A。
1s22s22p63s1与1s22s22p5B。
1s22s22p4与1s22s22p63s23p4C。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第2章选择题专项经典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份等物质的量的物质的熵一定相等B .有能量的变化就一定伴随有物质的变化C .常温下熵增的反应都能自发进行,熵减的反应需加热才能自发进行D .常温下,反应()()()32CaCO s =CaO s +CO g 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0H ∆ 答案:D 【详解】A .熵是衡量物质混乱程度的物理量,同一物质的熵:气体>液态>固体,所以两份等物质的量的物质的熵不一定相等,还与物质的状态有关,故A 错误;B .有能量变化的过程不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即不一定有物质的变化,如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故B 错误;C .反应能自发进行的条件是△H-T △S <0:焓减、熵增的反应常温下都能自发进行,焓增、熵增的反应在高温下才能自发进行,焓减、熵减的反应在常温下能自发进行,焓增、熵减的反应在加热条件下也不能自发进行,故C 错误;D .反应CaCO 3(s )═CaO (s )+CO 2(g )是熵增的反应,在常温下不能自发进行,即常温下其△H-T △S >0,所以该反应的△H >0,故D 正确; 故选:D 。
2.碘循环工艺不仅能吸收SO 2降低环境污染,同时又能制得氢气,具体流程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该工艺中I 2和HI 的相互转化体现了“碘循环”B .反应器中,控制温度为20-100℃,温度过低速率慢,温度过高水气化且增大碘的流失,反应速率也慢C .分离器中的物质分离操作为过滤D .碘循环工艺的总反应为SO 2+2H 2O=H 2+H 2SO 4答案:C解析:从流程图可知,在反应器中,I 2氧化SO 2,生成硫酸和HI ,在分离器中分离硫酸和HI ,在膜反应器中HI 发生分解反应产生H 2和I 2。
【详解】A .在反应器中I 2反应转换为HI ,在膜反应器中HI 分解转化为H 2和I 2,从而实现了碘循环,A 说法正确;B.在反应器中,控制温度为20-100℃,根据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若反应温度过低速率慢,但温度过高,水气化,会使碘单质升华,增大碘的流失,也会导致反应速率比较慢,B说法正确;C.H2SO4、HI都溶于水,所以分离器中的物质分离操作不可能是过滤,C说法错误;D.在反应器中发生反应:SO2+I2+2H2O=H2SO4+2HI,在膜反应器中发生反应:2HI=H2+I2,所以碘循环工艺总反应为SO2+2H2O=H2+H2SO4,D说法正确;答案为C。
(必考题)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一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与研究方法》测试卷(包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0分)[ID:140197]有机物A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将12g该有机物完全燃烧的产物通过足量浓硫酸,浓硫酸增重14.4g,再通过足量碱石灰,碱石灰增重26.4g,该有机物的分子式是A.C4H10B.C3H8O C.C2H6O D.C2H4O22.(0分)[ID:140188]我国学者研制出用纳米铜催化法制备生产合成树脂PET的原料EG,反应原理为:CH3OOC-COOCH3(DMO)+H2→CH3OH(甲醇)+HOCH2CH2OH(EG)(没配平)。
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纳米铜是一种胶体B.产物EG属于离子化合物C.1 mol DMO完全反应生成1 mol EG和2 mol甲醇D.催化过程中断裂的化学键有O-H、C-C、C=O3.(0分)[ID:140180]有机物 H2C=CH-CH2-CHOH-CH2Cl 在不同条件下可能发生以下哪些反应:①加成反应②取代反应③置换反应④氧化反应⑤聚合反应A.①④⑤B.③⑤C.②③④D.全部都可能4.(0分)[ID:140163]1,3-丁二烯()与HBr加成的能量与反应历程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b比a稳定B.a、b互为同分异构体C.生成a和b的反应均为放热反应D.反应生成a的速率比b的慢5.(0分)[ID:140154]下列化合物分子中,在核磁共振氢谱图中能给出三种信号的是A.CH4B.CH3CH3C.CH3CH2CH3D.CH3CH2OH 6.(0分)[ID:140149]下列物质在给定条件下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正确的是A.C4H10属于烷烃的同分异构体有 3 种B.分子组成是 C5H10O2属于羧酸的同分异构体有 5 种C.分子组成是 C4H10O 属于醇的同分异构体有 3 种D.C3H6C12有 4 种同分异构体7.(0分)[ID:140144]同分异构的现象广泛存在有机化合物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7H7Cl且分子中含有苯环的同分异构体共有4种(不考虑立体结构)B.分子式为C5H12O的同分异构体共有8种C.分子式为C5H10O2能与饱和碳酸氢钠反应的同分异构体共有5种D.分子式为C4H8Cl2的同分异构体共有10种8.(0分)[ID:140141]下列烷烃的一氯取代物中没有同分异构体的是()A.丙烷B.丁烷C.2-甲基丙烷D.2,2-二甲基丙烷9.(0分)[ID:140129]萜品油烯(IV)可用作制香料的原料,它可由I合成得到。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第2章简答题专项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一、解答题1.氮及化合物用途广泛,可制化肥、燃料、医药等化学工业。
(1)氨气易溶于水可电离出+4NH 和OH -、易液化,液氨也与水一样发生双聚电离,但比水弱,能溶解一些金属等性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
A .NH 3可看作比水弱的电解质B .NH 3的双聚电离为2NH 3+4NH +2NH -C .NH 3易溶于水是由于与水形成氢键,如图所示D .NH 3可与Na 反应2NH 3+2Na=2NaNH 2+H 2↑(2)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N 2O 5可发生下列反应:2N 2O 5(g)4NO 2(g)+O 2(g)H ∆>0①该反应自发进行的条件是___________。
②下表为反应在T 1温度下的部分实验数据: t/s0 500 1000 c(N 2O 5)/mol·L -15.003.522.48若在T 2温度下进行实验,1000s 时测得反应体系中NO 2浓度为4.98mol·L -1,则T 2__________T 1(填“>”、“<”或“=”)。
(3)N 2H 4是二元弱碱,其水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用电离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
N 2H 4的制法可用过量NH 3与CH 3CHO 的混合物与氯气进行气相反应合成出异肼(),异肼水解得到肼,写出第一步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
(4)有一种化合物NH 4H ,据推断NH 4H 不能稳定存在,原因是__________。
答案:A 高温 < N 2H 4+H 2O+25N H +OH -;2NH 3+CH 3CHO+Cl 2→+H 2O+2HCl 2NH 3+CH 3CHO+Cl 2→+H 2O+2HCl +4NH 中的H 为+1价,H -中H 为-1价具有很强的还原性,二者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NH 4H 易分解为NH 3和H 2 【详解】(1)A .NH 3的水溶液虽然能够导电,但由于不是其本身电离,故NH 3为非电解质,A 错误;B .类比于水的双聚电离:2H 2O +-3H O +OH ,可知NH 3存在双聚电离可表示为:2NH 3+4NH +2NH -,B 正确;C .NH 3易溶于水是由于与水形成氢键,C 正确;D .类比于金属钠与水的反应2H 2O+2Na═2NaOH+H 2↑可知NH 3可与Na 反应:2NH 3+2Na═2NaNH 2+H 2↑,D 正确; 故答案为:A ; (2)①分析反应2N 2O 5(g)4NO 2(g)+O 2(g) H ∆>0可知,该反应正反应是一个吸热的熵增反应,由G H T S ∆=∆-∆<0可自发,故该反应在高温条件下能自发进行,故答案为:高温;②由表中数据可知,反应在T 1温度下1000s 时,c(NO 2)=2×(5.00-2.48) mol·L -1=5.04 mol·L -1,故若在T 2温度下进行实验,1000s 时测得反应体系中NO 2浓度为4.98mol·L -1,低于T 1温度下,说明反应向正反应程度小了,故温度降低了,则T 2<T 1,故答案为:<; (3)联氨为二元弱碱,在水中的电离方式与氨相似,其第一步电离出+25N H 、OH -,联氨第一步电离方程式为:N 2H 4+H 2O+25N H +OH -,根据题干信息N 2H 4的制法可用过量NH 3与CH 3CHO 的混合物与氯气进行气相反应合成出异肼(),异肼水解得到肼,可知第一步反应的反应物为NH 3、CH 3CHO 和Cl 2,其中一个产物为异肼(),根据原子守恒可推知另一种生成物为H 2O 和HCl ,故该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H 3+CH 3CHO+Cl 2→ +H 2O+2HCl ,故答案为:N 2H 4+H 2O +25N H +OH -;2NH 3+CH 3CHO+Cl 2→+H 2O+2HCl ;(4) NH 4H 中存在+4NH 和H -,+4NH 中的H 为+1价,H -中为-1价,二者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NH 4H 易分解为NH 3和H 2,故NH 4H 不能稳定存在的原因是+4NH 中的H 为+1价,H -中H 为-1价具有很强的还原性,二者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NH 4H 易分解为NH 3和H 2,故答案为:+4NH 中的H 为+1价,H -中H 为-1价具有很强的还原性,二者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NH 4H 易分解为NH 3和H 2。
(最新整理)高二化学选修3第一二章测试题

高二化学选修3第一二章测试题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二化学选修3第一二章测试题)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二化学选修3第一二章测试题的全部内容。
高二化学选修3第一二章测试题考试时间:100分钟卷面分数:12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12 N: 14 O: 16 Na:23 Mg: 24 Al:27 Cl: 35.5 Fe:56 Cu: 64 Zn: 65第Ⅰ卷(选择题共63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有关乙炔分子中的化学键描述不正确的是A.两个碳原子采用sp杂化方式B.两个碳原子采用sp2杂化方式C.每个碳原子都有两个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π键D.两个碳原子形成两个π键2.膦(PH3)又称磷化氢,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有大蒜臭味的有毒气体,电石气的杂质中常含有磷化氢。
它的分子构型是三角锥形。
以下关于PH3的叙述正确的是A.PH3分子中有未成键的孤对电子B.PH3是非极性分子C.PH3是一种强氧化剂D.PH3分子的P-H键是非极性键3.下列物质中,难溶于CCl4的是A.碘单质B.水C.苯D.甲烷4.x 、y为两种元素的原子,x的阴离子与y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由此可知A.x的原子半径大于y的原子半径. B。
x的电负性大于y的电负性C。
x阴离子的半径小于y阳离子的半径 D.x的第一电离能小于y 的第一电离能5.某元素的原子最外电子层排布是5s25p1,该元素或其化合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A.该元素单质是导体 B.该元素单质在一定条件下能与盐酸反应C.该元素的氧化物的水合物显碱性 D.该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呈+5价6.下列分子或离子中,含有孤对电子的是A.H2OB.CH4C.SiH4D.NH4+7.氨气分子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而甲烷是正四面体形,这是因为A.两种分子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不同,NH3为sp2型杂化,而CH4是sp3型杂化。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测试题全套及答案第一章综合测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用时90分钟,满分100分。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u-64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已知,a A n+、b B(n+1)+、c C n-、d D(n+1)-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关于A、B、C、D四种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D>CB.原子序数:b>a>c>d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B>AD.A、B、C、D四种元素处在同一短周期中2.下列能级能量由小到大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3s 3p 3d 4s B.4s 4p 3d 4dC.4s 3d 4p 5s D.1s 2s 3s 2p3.下列关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或运动状态的描述中,不完全是专指碳原子的是()A.原子核外电子有六种运动状态B.L能层p能级只有一个空轨道C.L能层有两个未成对的电子D.最外层p能级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等4.根据电子排布的特点,Cu在周期表属于()A.ds区B.p区C.d 区D.s区5.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基态电子排布式正确的是()A.Fe [Ar]3d64s2B.O2-1s22s22p4C.Ca [Ar]3d2D.P [Ne]3s23p5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已知原子的核电荷数,可以推知该原子的周期序数B.原子的电子层数等于该原子的周期序数C.知道原子的周期序数,就能确定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D.知道原子的周期序数,还不能确定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7.现有A、B、C、D、E为五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一半;B和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1:1,而两者的原子序数之比为1:2;C元素的氢氧化物既能溶于强碱又能溶于强酸溶液。
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一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与研究方法》测试卷(有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0分)[ID :140193]某混合气体由两种气态烃组成。
2.24L 该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后,得到4.48L 二氧化碳(气体体积均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和3.6g 水。
则这两种气体可能是A .4CH 和38C HB .4CH 和43C H C .24C H 和43C HD .24C H 和26C H 2.(0分)[ID :140171]下列化学式只表示一种纯净物的是 A .C 3H 6B .C 4H 6C .CH 2Br 2D .C 2H 4Br 23.(0分)[ID :140170]下列结构简式代表了几种不同的烷烃A .2种B .3种C .4种D .5种4.(0分)[ID :140140]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不正确...的是( ) A .对硝基甲苯的结构简式:B .乙炔的球棍模型:C .甲基的电子式:D .2 甲基丁烷的键线式:5.(0分)[ID :140132]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乙烯的空间充填模型:B .四氯化碳的电子式:C .丙烯的结构简式:CH 3CHCH 2D .苯的分子式:6.(0分)[ID :140130]有机物 X 的分子式为 C 4H 8O 2,X 可与 NaOH 溶液反应,则符合上述条件的X 结构简式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 .3种B .4种C .5种D .6种7.(0分)[ID :140126]下列除去括号内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A .乙酸乙酯(乙酸):加入乙醇,浓硫酸加热 B .Cl 2(H 2O):通过碱石灰的干燥管C .CH 4(C 2H 4):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洗气瓶D .FeCl 2(FeCl 3):加入过量铁粉后,过滤8.(0分)[ID :140124]将有机物完全燃烧,生成CO 2和H 2O 。
将12g 该有机物的完全燃烧产物通过浓硫酸,浓硫酸增重14.4g ,再通过碱石灰,碱石灰增重26.4g 。
则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 A .410C HB .262C H OC .38C H OD .242C H O9.(0分)[ID :140120]有机物M 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其芳香族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其中与M 含有相同官能团,且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 .10种B .12种C .14种D .15种10.(0分)[ID :1401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煤中含有的苯和甲苯可通过煤的干馏来制得 B .丁烷(410C H )的一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 C .煤的气化、液化和石油的分馏均属于物理变化D .某有机物完全燃烧后,生成2CO 和2H O ,说明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C 、H 、O 三种元素11.(0分)[ID :140105]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青”指的是靛蓝,是人类使用历史悠久的染料之一,下列为传统制备靛蓝的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吲哚酚的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2种B .靛蓝的分子式为C 16H 10N 2O 2C .1 mol 吲哚酮与H 2加成时可消耗4 mol H 2D .浸泡发酵过程发生的反应为取代反应12.(0分)[ID :140102]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苯佐卡因()是局部麻醉药,分子中含有2种官能团,分子式为C 9H 10NO 2B .某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 4H 8,能使溴的CCl 4溶液褪色,则它在一定条件下与水反应时最多可生成的有机物(不考虑立体异构)有4种 C .青蒿素()的一氯代物有5种(不含立体异构)D.属于酮类化合物二、填空题13.(0分)[ID:140382]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在0.1mol•L-1的(NH4)2SO4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顺序为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度03月考卷一、单选题(48分)1.下列关于共价键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σ键比π键重叠程度大,形成的共价键强B.气体单质中,一定有σ键,可能有π键C.两个原子间形成共价键时,最多有一个σ键D. N2分子中有一个σ键和两个π键2.已知X、Y元素同周期,且原子半径Y>X,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第一电离能Y可能小于X B.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X对应的酸性强于Y对应的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 m Y大于H n X D.X和Y形成化合物时,X显负价,Y显正价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能级就是电子层B.同一电子层中的不同原子轨道的能量高低相同C.每个能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是2n2D.不同电子层中的s轨道的能量高低相同4.下列关于杂化轨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分子中中心原子通过sp3杂化轨道成键时,该分子不一定为正四面体结构B.杂化轨道可用于形成σ键、π键或用于容纳未参与成键的孤电子对C.杂化前后的轨道数不变,但轨道的形状发生了改变D. sp3、sp2、sp杂化轨道的夹角分别为109°28′、120°、180°5.下列物质的酸性强弱比较中,错误的是( )A. HClO4>HBrO4>HIO4 B. HClO4>H2SO4>H3PO4C. HClO4>HClO3>HClO D. H2SO3>H2SO4>H2S2O36.下列关于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VSEPR模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VSEPR模型可用来预测分子的立体构型B.分子中价电子对相互排斥决定了分子的立体构型C.中心原子上的孤对电子也要占据中心原子周围的空间并参与互相排斥D.分子中键角越大,价电子对相互排斥力越大,分子越稳定7.根据等电子原理,等电子体之间结构相似、物理性质也相近.以下各组粒子不能互称为等电子体的是()A. O22+和N2 B. O3和SO2 C. CO2和N2O D. N2H4和C2H4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每一周期元素都是从碱金属开始,以稀有气体结束B. B的电负性和Si的相近C. f区都是副族元素,s区和p区的都是主族元素D.铝的第一电离能小于钾的第一电离能9.下列不能说明X的电负性比Y大的是( )A.与氢化合时X单质比Y单质容易B. 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Y的强C. 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多D. X的单质可以把Y从其氢化物中置换出来1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原子的S能级电子云形状完全一样B.原子的价层电子发生跃迁只能吸收能量,得到吸收光谱C.某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 x23p y1违反了泡利原理D.某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4s1违反了构造原理,但符合能量最低原理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三周期所含的元素中钠的第一电离能最小B.铝的第一电离能比镁的第一电离能大C.在所有元素中,氟的电离能最大D.钾的第一电离能比镁的第一电离能大12.下列关于苯分子结构或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苯分子呈平面正六边形,六个碳碳键完全相同,键角皆为120°B.苯分子中的碳原子采取sp2杂化,6个碳原子中未参与杂化的2p轨道以“肩与肩”形式形成一个大π键C.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一种特殊类型的键D.苯能使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因发生化学反应而褪色MR(核磁共振)、NNMR可用于测定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构,Kurt Wuithrich等人为此获得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
下面有关13C,15N的叙述正确的是()A.13C与15N有相同的中子数 B.13C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C.15N与14N互为同位素 D.15N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14.氰气的化学式为(CN)2,结构式为N≡C—C≡N,性质与卤素相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中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B.分子中N≡C键的键长大于C—C键的键长C.分子中含有2个σ键和4个π键D.不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15.下列各组原子中,彼此化学性质一定相似的是( )A.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的X原子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的Y原子B.原子核外M层上仅有两个电子的X原子与原子核外N层上仅有两个电子的Y原子C. 2p轨道上有一个空轨道的X原子与3p轨道上有一个空轨道的Y原子D.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的X、Y原子16.已知短周期元素a X+、b Y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X、Y位于同一周期B. X的原子半径小于Y的原子半径C. X的原子序数大于Y的原子序数D. X位于Y的上一周期二、填空题(52分)17.(6分)(1)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能量是不同的,其中能层序数(n)越小,该能层能量,在同一能层中,各能级的能量按ns、np、nd、nf的次序.(2)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处于最低能量的原子叫做原子,当这些原子能量后电子跃迁到较高能级后就变成激发态.(3)如右图是周期表中短周期主族元素的一部分,其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是.第一电离能最小是.18(12分).下表中实线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边界,其中上边界并未用实线标出。
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周期表中基态G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Fe元素位于周期表的______区;Fe与CO易形成配合物Fe(CO)5,在Fe(CO)5中铁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3)在CH4、CO、CH3OH中,碳原子采取sp3杂化的分子有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VSEPR理论预测离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__。
B、C、D、E原子相互化合形成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的分子的电子式为______(写2种)。
(5)下表是一些气态原子失去核外不同电子所需的能量(kJ·mol-1):请在上面的周期表中标出X、Y的元素符号。
19.(5分)已知三聚氰胺的结构式如图:三聚氰胺是氰胺(H2N—CN)的三聚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氰胺中—CN中的碳原子、三聚氰胺环状结构中的氮原子和氨基中的氮原子,这三种氮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三聚氰胺分子中________个σ键,________个π键。
20(13分).(1)X原子在第二电子层上只有一个空轨道,则X是;其轨道表示式为;R原子的3p轨道上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则R原子可能是、;Y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9,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是属于区的元素.(2)指出配合物K3[Co(CN)6]中的中心离子、配位体及其配位数:.(3)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下列问题:H2O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杂化,分子的立体构型为.BF3分子中,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杂化,分子的立体构型为.20(7分).碳、硅、锗、氟、氯、溴元素在化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1)CH4中共用电子对偏向C,SiH4中共用电子对偏向H,则C、Si、H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 Ge的最高价氯化物分子式是_____。
该元素可能的性质或应用有__ __。
A.是一种活泼的金属元素B.其电负性大于硫C.其单质可作为半导体材料D.锗的第一电离能高于碳而电负性低于碳(3)溴与氯能以________键结合形成BrCl,BrCl分子中,___________显正电性。
BrCl 与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1(9分).X、Y、Z、W、Q 五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核外的L层电子数是K层的两倍,Z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ns n np2n,W原子核外的M层中只有两对成对电子,Q的核电荷数是Z与W的核电荷数之和.请回答下列问题:(1)Y、Q的元素符号依次为、;(2)Y与Z的第一电离能大小关系是(用元素符号回答);(3)X、Y、Z两两组合可形成很多等电子体,请任意写出两组等电子体、;(4)X与W这两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是一种常见的溶剂,其电子式为.参考答案17.【答案】(1)低;递增(2)基态;吸收(3)B;C或D【解析】(1)能层序数(n)越小,电子离核越近,能量越低,在同一能层中,各能级的能量按ns、np、nd、nf的次序递增;(2)处于最低能量的原子叫做基态原子,激发态能量较高,基态电子跃迁到激发态,需要吸收能量;(3)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大.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减小则B的电负性最大,第一电离能的变化与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有关,通常情况下,当原子核外的电子排布的能量相等的轨道上形成全空,半满,全满的结构时,原子的能量较低,原子较稳定,则该原子比较难失去电子,故第一电离能较大,N的第一电离能大于O,由于元素的种类没有确定,则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可能为C或D18.【答案】(1)4s24p1(2)d0N2CN-(3)CH4、CH3OH(4)正四面体CO2、NCl3、CCl4(任写2种即可)【解析】配合物Fe(CO)5中铁原子是中心原子,一氧化碳是配体,铁的化合价是0。
与CO互为等电子体的具有10个价电子的双原子分子是N2,离子是CN-。
形成4个单键的C原子采取sp3杂化。
由A、B、C、D、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它们分别是H、C、N、O、Cl。
中1个Cl原子结合4个氧原子,是正四面体结构。
B、C、D、E原子相互化合形成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的有CO2、NCl3、CCl4等。
19.【答案】(1)1s22s22p2(2)sp sp2sp3(3)15 3【解析】(1)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1s22s22p2(2)根据杂化轨道理论,—CN中的碳原子杂化方式为sp杂化,三聚氰胺环状是平面分子,氮原子采用sp2杂化。
—NH2为三角锥形,氮原子采用sp3杂化。
(3)单键为σ键,双键中一个为σ键,一个为π键。
20.【答案】(1)C;;Al;Cl;1s22s22p63s23p63d104s1;第四周期第ⅠB族;ds;(2)Co3+、CN﹣,6;(3);(4)①③④⑦;(5)>;>;(6)sp3;V形;sp2;平面正三角形;(7)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解析】(1)X原子在第二电子层上只有一个空轨道,则价层电子排布式为2s22p2,则X是C元素;R原子的3p轨道上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则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s23p1或3s23p5,则R为Al元素或Cl元素;Y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9,为Cu元素,处于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ⅠB族,属于ds区,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书写电子排布式;(2)配合物中中心离子具有空轨道,配体具有孤对电子,据此判断;(3)连接4个不同的原子团或原子的碳原子是手性碳原子;(4)对于ABn型分子,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若完全成键,属于非极性分子,若不完全成键,则属于极性分子;(5)将含氧酸H n RO m写成RO m﹣n(OH)n,酸分子中羟基数目为n,非羟基的氧原子数目为N=m﹣n,以此比较其酸性的强弱.同种元素不同氧化态的含氧酸的n值的大都相同,一般的规律是:元素氧化数的数值越大,N值就越大,含氧酸的酸性就越强;(6)根据杂化轨道数=σ键数目+孤对电子对数,确定杂化轨道,再结合孤对电子对数确定空间构型;H2O中心原子O原子成2个σ键、含有2对孤对电子,故杂化轨道数为4,(7)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沸点高于同族其它元素氢化物20.【答案】(1) O>C>Si(2) C>H>Si(3) 1s22s22p63s23p63d104s24p2 GeCl4 C(4)共价键Br BrCl+H2O===HCl+HBrO【解析】(1)根据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增大,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电负性减小可知:电负性由强到弱顺序为O>C>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