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测距报告含程序汇总

合集下载

超声波测距实验报告

超声波测距实验报告

超声波测距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1.掌握超声波测距的基本原理;2.熟悉超声波测距仪器的使用;3.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2. 实验原理超声波测距是利用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和反射原理,通过测量超声波发射和接收之间的时间间隔来计算被测物体与测距仪之间的距离。

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340 m/s。

3. 实验器材与步骤3.1 器材1.超声波测距仪;2.连接线;3.测量物体。

3.2 步骤1.连接超声波测距仪与电源;2.打开超声波测距仪,进行自检;3.将测量物体放置在合适的位置;4.调整超声波测距仪的测量范围;5.记录测量数据;6.分析数据,计算距离。

4. 实验数据与分析本实验共进行五次测量,记录数据如下:序号 | 测量距离(cm) | 误差(cm) |— | ———— | ——– |1 | 150.0 | 2.0 |2 | 152.5 | 1.5 |3 | 148.0 | 2.0 |4 | 151.0 | 1.0 |5 | 149.5 | 1.5 |平均距离 = (150.0 + 152.5 + 148.0 + 151.0 + 149.5) / 5 = 150.0 cm最大误差 = 2.0 cm最小误差 = 1.0 cm5. 实验总结本次实验掌握了超声波测距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通过对测量数据的分析,得出被测物体与测距仪之间的平均距离为 150.0 cm,最大误差为 2.0 cm,最小误差为 1.0 cm。

实验结果表明,超声波测距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 建议与改进1.在实验过程中,要确保测量物体与测距仪之间的距离在测距仪的测量范围内;2.提高实验操作技巧,减小人为误差;3.后续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类型的超声波测距仪进行实验,比较其性能和精度。

7. 实验拓展7.1 超声波测距的应用领域超声波测距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疗、交通、安防等领域,例如:1.工业领域:测量物体的尺寸、厚度、距离等;2.农业领域:测量土壤湿度、作物高度等;3.医疗领域:测量人体内部器官的距离、厚度等;4.交通领域:车辆测距、速度检测等;5.安防领域:监控设备、报警系统等。

超声波雷达测距实训报告

超声波雷达测距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了解超声波雷达测距的原理和实现方法,掌握超声波传感器的基本使用技巧,并学会利用STM32单片机进行数据处理和显示,从而完成一个简单的超声波雷达测距系统。

二、实训器材1. STM32F103单片机开发板2. HC-SR04超声波传感器模块3. OLED显示屏4. 连接线5. 电源三、实训原理超声波雷达测距的原理是利用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来测量距离。

当超声波传感器发射超声波时,它会遇到障碍物后反射回来,通过测量超声波从发射到接收的时间差,可以计算出障碍物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

四、实训步骤1. 硬件连接:- 将HC-SR04超声波传感器模块的两个引脚分别连接到STM32单片机的GPIO引脚。

- 将OLED显示屏的相应引脚连接到STM32单片机的SPI或I2C接口。

- 将电源连接到STM32单片机和超声波传感器模块。

2. 软件设计:- 编写STM32单片机的初始化程序,配置GPIO引脚、SPI/I2C接口等。

- 编写超声波传感器的控制程序,用于控制超声波传感器的发射和接收。

- 编写数据处理程序,用于计算超声波从发射到接收的时间差,从而得到距离值。

- 编写OLED显示屏的显示程序,用于显示距离值。

3. 程序实现:- 使用STM32 HAL库函数或直接操作寄存器来实现程序。

- 通过定时器中断来实现超声波传感器的时序控制。

- 使用查表法或直接计算法来实现距离值的转换。

4. 系统测试:- 将系统放置在测试环境中,调整测试距离,观察OLED显示屏上显示的距离值是否准确。

- 分析测试结果,找出系统误差的来源,并进行优化。

五、实训结果与分析1. 测试结果:- 在不同的测试距离下,OLED显示屏上显示的距离值与实际距离基本相符,说明系统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

2. 误差分析:- 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受温度、湿度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测距误差。

- 超声波传感器的响应时间存在一定的延迟,也会导致测距误差。

超声波测距设计报告

超声波测距设计报告

超声波测距—设计报告摘要利用超声波测距原理,出于低成本、高精度的目的,提出了一种基于AT89C52的超声波测距的设计方案。

硬件部分采用AT89C52单片机作为控制器,主要有超声波发射电路、超声波接收电路、温度检测电路、LCD显示电路和报警电路。

在分析超声波测距原理的基础上,给出了实现超声波测距的硬件设计电路图和软件设计流程图。

该系统测量精度为1cm,测量范围为0.30-3.00m,能够很好的满足测距的设计要求。

关键字单片机超声波温度补偿测距 LCD显示1、设计任务(1)超声波测距系统原理1)超声波传感器总体上讲,超声波发生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用电气方式产生超声波,一类是用机械方式产生超声波。

电气方式包括压电型、磁致伸缩型和电动型等;机械方式有加尔统笛、液哨和气流旋笛等。

他们所产生的超声波的频率、功率和声波特性各不相同,因而用途也各不相同。

目前较为常用的是压电式超声波发生器。

压电式超声波发生器实际上是利用压电晶体的谐振来工作的。

它有两个压电晶片和一个共振板。

当它的两极外加脉冲信号,其频率等于压电晶片的固有振荡频率时,压电晶片将会发生共振,并带动共振板振动,便产生超声波。

反之,如果两极间未外加电压,当共振板接收到超声波时,将压迫压电晶片作振动,将机械能转换为电信号,这时它就成为超声波接收器了。

超声波传感器结构如下:图 2超声波传感器外部结构 图 3 超声波传感器内部结构 2) 超声波测距的方案超声波测距方法主要有三种:1)相位检测法:精度高,但检测范围有限;2)声波幅值检测法:易受反射波的影响;3)渡越时间法:工作方式简单,直观,在硬件控制和软件设计上都容易实现,其原理为:检测从发射传感器发射的超声波经气体介质传播到接收传感器的时间t ,这个时间就是渡越时间,然后求出距离l 。

设l 为测量距离,t 为往返时间差,超声波的传播速度为c ,则有l=ct/2。

综合以上分析,本设计将采用渡越时间法。

图 4 测距原理由于超声波也是一种声波,其声速c 与空气温度有关,一般来说,温度每升高1摄氏度,声速增加0.6米/秒。

超声测距实验报告

超声测距实验报告

超声测距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超声测距实验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和掌握利用超声波进行距离测量的原理和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分析,评估测量系统的精度和可靠性。

二、实验原理超声波是一种频率高于 20kHz 的机械波,其在空气中传播时具有良好的指向性和反射特性。

超声测距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超声波在发射后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时间差来计算距离。

具体计算公式为:距离=(超声波传播速度×传播时间)/ 2 。

在常温常压下,空气中超声波的传播速度约为 340 米/秒。

通过测量超声波从发射到接收的时间间隔 t,就可以计算出距离。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超声测距模块:包括发射探头和接收探头。

2、微控制器:用于控制超声模块的工作和处理数据。

3、显示设备:用于显示测量结果。

4、电源:为整个系统供电。

5、障碍物:用于反射超声波。

四、实验步骤1、硬件连接将超声测距模块的发射探头和接收探头正确连接到微控制器的相应引脚。

连接电源,确保系统正常供电。

将显示设备与微控制器连接,以便显示测量结果。

2、软件编程使用相应的编程语言,编写控制超声模块工作和处理数据的程序。

实现测量时间的计算和距离的换算,并将结果输出到显示设备。

3、系统调试运行程序,检查系统是否正常工作。

调整发射功率和接收灵敏度,以获得最佳的测量效果。

4、测量实验将障碍物放置在不同的距离处,进行多次测量。

记录每次测量的结果。

五、实验数据与分析以下是在不同距离下进行多次测量得到的数据:|距离(米)|测量值 1(米)|测量值 2(米)|测量值 3(米)|平均值(米)|误差(米)||||||||| 05 | 048 | 052 | 050 | 050 | 000 || 10 | 095 | 105 | 100 | 100 | 000 || 15 | 148 | 152 | 150 | 150 | 000 || 20 | 190 | 205 | 195 | 197 | 003 || 25 | 240 | 255 | 245 | 247 | 003 || 30 | 290 | 305 | 295 | 297 | 003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在较近的距离(05 米至 15 米)内,测量误差较小,基本可以准确测量。

超声波测距仪实训报告

超声波测距仪实训报告

超声波测距仪实训报告一、实训目的本次超声波测距仪实训的主要目的是让我们深入了解超声波测距的原理和应用,通过实际操作和调试,掌握超声波测距仪的设计、制作和调试方法,提高我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我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

二、实训原理超声波测距的原理是利用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和往返时间来计算距离。

超声波发生器向某一方向发射超声波,在发射的同时开始计时,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途中碰到障碍物就立即返回来,超声波接收器收到反射波就立即停止计时。

已知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340 米/秒,根据计时时间 t 就可以计算出发射点距障碍物的距离 s,即 s = 340t/2。

三、实训设备与材料1、超声波传感器模块(包括发射探头和接收探头)2、单片机开发板3、显示屏4、杜邦线若干5、面包板6、电源适配器四、实训步骤1、硬件电路设计将超声波传感器模块与单片机开发板进行连接,使用杜邦线将发射探头连接到单片机的某个输出引脚,接收探头连接到单片机的某个输入引脚。

将显示屏连接到单片机的相应引脚,以便显示测量到的距离值。

2、软件编程选择合适的编程语言和开发环境,如 C 语言和 Keil 软件。

编写初始化程序,包括单片机引脚的配置、定时器的设置等。

编写超声波发射和接收的控制程序,实现超声波的发射和接收,并计算往返时间。

根据距离计算公式,将计算得到的距离值转换为合适的格式,并通过显示屏进行显示。

3、系统调试硬件调试: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电源是否正常,传感器是否工作正常等。

软件调试:通过单步调试、设置断点等方式,检查程序的执行流程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综合调试:将硬件和软件结合起来进行调试,不断修改和优化程序,直到系统能够稳定准确地测量距离。

五、实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1、测量误差较大问题描述:测量得到的距离值与实际距离存在较大偏差。

原因分析:可能是由于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受到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也可能是由于硬件电路的干扰或者软件算法的不完善。

超声波测距实验报告

超声波测距实验报告

超声波测距实验报告一.实验规划1.在网上寻找同型号超声波原理图,并理解。

2.向学长询问队里关于超声波测距的资料。

3,根据资料将硬件电路搭好,然后一边消化资料,一边学习单片机的相关知识。

4,将上一届的程序看懂,然后稍加改动,以适应自己的单片机开发板环境。

5,有不懂得地方,先自己琢磨,实在琢磨不透就请教队里的学长和学姐。

6,不断地调试程序,使得测距更加精准。

7,进行距离和角度测量的实验,并记录数据8,进行数据分析,探究影响超声波测距精度的原因以及传感器性能的好坏。

二.数据处理超声波发散角的大小被测物体表面平整实际距离11.1 16.1 21.1 26.1 31.1 36.1 41.1 46.1 51.1 56.1 61.1 66.1 71.1 76.1 81.1 86.1 91.1 96.1 101.1 显示距离10.2 15.5 20.5 25.9 30.7 35.7 40.7 45.3 51.1 55.7 61 66.1 71.1 76.3 81.2 86.3 91.5 95.9 101.3 误差大小0.9 0.6 0.6 0.2 0.4 0.4 0.4 0.8 0 0.4 0.1 0 0 0.2 0.1 0.2 0.4 0.2 0.2被测物体表面凹凸不平显示值9.2 14,5 20.8 25.9 30.4 35.6 41 45.5 51.1 58.6 61.6 66.3 71.9 76.2 81.4 86.5 91.2 96.8 102.1 实际值11.1 16.1 21.1 26.1 31.1 36.1 41.1 46.1 51.1 56.1 61.1 66.1 71.1 76.1 81.1 86.1 91.1 96.1 101.1 误差1.2 1.6 0.3 0.2 0.7 0.5 0.1 0.6 02.5 0.5 0.2 0.8 0.1 0.3 0.4 0.1 1被测物体的长为91cm,宽为61cm实际值1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显示值99.419.7119.413140.5149.8160.4170.2180.7190.1200.5210.9220.4231.1240.5250.9260.2271.1279.8290.9301.8309.7320.7330.3341.4351.1361.7371.3381.2391.6400.1误差0.6.30.6-0.50.2-0.4-0.2-0.7-0.1-0.5-0.9-0.4-1.1-0.5-0.9-0.2-1.10.2-0.9-0.80.30.7-0.3-1.4-1.1-1.7-1.3-1.2-1.6-0.1被测物体长为60cm,宽为45cm实际值1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显示值99.511.9119.613.8140.9150.1160.7170.6180.6189.6200.2211.7220.6230.9241.1250.7260.3270.5281.3291.3300.9311.6322332.4342.2352.1362.5272.7382.1392.7403.4误差值0.5-.9.4-.8-0.9-0.1-0.7-0.6-0.60.4-0.2-1.7-0.6-0.9-1.1-0.7-0.3-0.5-1.3-1.3-0.9-1.6-2-2.4-2.2-2.1-2.5-2.7-2.1-2.7-3.4三.实验总结1前四组实验数据,超声波传感器所测为1m以内的实物的距离,实验结果表明测量精度与被测物体表面积有关,与被测物体的表面平整程度无关,超声波的发散角与被测物体的距离有关,且与被测物体距离越近,超声波发散角越大,(在10cm以内接近40)当与被测物体距离超过56cm时,发散角在15度以内。

超声波测距实习报告

超声波测距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超声波测距技术逐渐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为了提高自身实践能力,了解超声波测距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原理和操作,我参加了本次超声波测距实习。

二、实习目的1. 了解超声波测距的基本原理及工作流程;2. 掌握超声波测距仪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3. 培养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4. 提高对超声波测距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认识。

三、实习内容1. 超声波测距原理及工作流程超声波测距是利用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和反射原理来测量距离的一种技术。

当超声波发射器发出超声波后,在遇到障碍物时,部分超声波会被反射回来。

通过测量发射超声波和接收反射超声波之间的时间差,可以计算出障碍物与测距仪之间的距离。

超声波测距工作流程如下:(1)发射器发射超声波;(2)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后反射回来;(3)接收器接收反射回来的超声波;(4)计算发射和接收之间的时间差;(5)根据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计算出障碍物与测距仪之间的距离。

2. 超声波测距仪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1)使用前,确保超声波测距仪的电源充足,避免因电量不足导致测量误差;(2)将测距仪放置在平稳的表面上,避免因震动导致测量误差;(3)调整测距仪的量程,使其适应被测物体的距离;(4)根据需要,调整测距仪的发射角度,确保超声波能够有效传播;(5)在测量过程中,避免测距仪受到其他信号的干扰;(6)测量完成后,关闭测距仪,确保设备安全。

3. 实际操作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使用超声波测距仪对实验室内的物体进行了测量。

具体操作如下:(1)将测距仪放置在平稳的桌面上;(2)调整测距仪的量程,使其适应被测物体的距离;(3)调整测距仪的发射角度,确保超声波能够有效传播;(4)按下测距仪的测量按钮,开始测量;(5)观察测距仪的显示屏,读取测量结果;(6)重复以上步骤,对多个物体进行测量。

四、实习心得通过本次超声波测距实习,我深刻认识到以下几方面:1. 超声波测距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2. 掌握超声波测距仪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对于提高测量精度至关重要;3. 动手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得到了锻炼,为今后的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4. 团队合作精神在实习过程中得到了体现,为今后的团队协作打下了基础。

超声波测距实验报告

超声波测距实验报告
超声波发射器发射一组超声波脉冲 脉冲遇到物体后反射回来 接收器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脉冲,并计算时间差 根据时间差和声波速度,计算出物体距离
超声波测距模块工作原理
超声波发射器发射 一组超声波脉冲
脉冲遇到物体后反 射回来
超声波接收器接收 反射回来的脉冲
通过计算发射和接 收脉冲之间的时间 差,得到物体与传 感器之间的距离
编写Arduino程序,控制 超声波传感器发送和接收 信号
连接Arduino板与电脑, 上传程序并运行
调整超声波传感器的角度 和位置,确保测量距离准 确
开始测量
准备超声波传感器和Arduino板 连接超声波传感器和Arduino板 编写程序,设置触发和接收引脚 启动Arduino板,开始测量距离
数据记录和处理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拓展应用场景:将超声波测距技术 应用于更多领域,如自动驾驶、智 能机器人等。
降低成本:通过优化设计和生产工艺, 降低超声波传感器和测距系统的成本, 使其更广泛地应用于各种领域。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XX
实验步骤
准备实验器材
超声波传感器 添加标题
连接线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Arduino开发板
添加标题 面包板
跳线 添加标题
测量工具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电脑和软件
添加标题 实验环境
搭建实验装置
准备超声波传感器、 Arduino板、面包板、跳 线等材料
连接超声波传感器与 Arduino板的引脚
连接Arduino板与面包板 的引脚
学会使用超声波传感器进行距离测 量
学会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掌握数据处理和分析技巧
学习如何使用超声波传感器进行距 离测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超声波测距报告目录第1 章课程设计概述 (2)1.1 课程设计选题及原理 (2)1.2课程设计选题调研 (2)1.2.1 选题目的与意义 (2)1.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3)第2 章方案设计 (4)2.1 主要任务 (4)2.2 设计框图 (4)2.3 设计所需元器件及简介 (4)2.4 设计程序流程简图 (5)2.5 编程语言的选择第3 章电路及部分代码设计 (6)3.1 Stc12c5a60s2最小系统 (6)3.2 超声波测距模块 (7)3.3 数码管显示模块 (8)3.4 蜂鸣器报警模块 (9)3.5 总仿真结果及实物测量结果 (10)第4 章课程设计心得体会和总结 (11)4.1 心得体会 (11)4.2 总结 (11)附1 课程设计仿真图…………………………………………………………附2 课程设计实物图…………………………………………………………附3 课程设计程序设计代码……………………………………………………………第1 章课程设计概述1.1 课程设计选题及原理课程设计题目超声波测距仪设计原理通过超声波发射装置发出超声波,根据接收器接到超声波时的时间差就可以知道距离了。

这与雷达测距原理相似。

超声波发射器向某一方向发射超声波,在发射时刻的同时开始计时,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途中碰到障碍物就立即返回来,超声波接收器收到反射波就立即停止计时。

最常用的超声测距的方法是回声探测法,超声波发射器向某一方向发射超声波,在发射时刻的同时计数器开始计时,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途中碰到障碍物面阻挡就立即反射回来,超声波接收器收到反射回的超声波就立即停止计时。

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根据计时器记录的时间t,就可以计算出发射点距障碍物面的距离s,即:s=340t/2。

由于超声波也是一种声波,其声速V与温度有关。

在使用时,如果传播介质温度变化不大,则可近似认为超声波速度在传播的过程中是基本不变的。

如果对测距精度要求很高,则应通过温度补偿的方法对测量结果加以数值校正。

声速确定后,只要测得超声波往返的时间,即可求得距离。

这就是超声波测距仪的基本原理。

1.2课程设计选题调研1.2.1 选题目的与意义超声波是指频率在20KHz以上的声波,它属于机械波的范畴,可用于非接触测量,具有不受光、电磁波以及粉尘等外界因素的干扰的优点,利用计算超声波在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传输时间和声速来测量距离,对被测目标无损害。

而且超声波传播速度在很大范围内与频率无关。

超声波的这些独特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目前对于超声波精确测距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比如油库和水箱液面的精确测量和控制,汽车辅助泊位系统的应用,物体内气孔大小的检测和机械内部损伤的检测等。

在机械制造,电子冶金,航海,宇航,石油化工,等工业领域也有广泛地应用。

此外,在材料科学,医学,生物科学等领域中也占具重要地位。

1.2.2 国内外研究综述历史上使用超声波来测量距离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海军的声纳技术的发展开始。

声纳是一种利用声波在水下测定目标距离和运动速度的仪器。

经过几个世纪,科学家们对此反复研究,最终发现了超声波的原理。

超声波测距应用于各种工业领域,如工业自动控制,建筑工程测量和机器人视觉识别等方面。

超声波作为一种检测技术,采用的是非接触式测量,由于它具有不受外界因素影响,对环境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且操作简单,测量精度高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

这些特点可使测量仪器不受被测介质的影响,大大解决了传统测量仪器存在的问题,比如,在粉尘多的情况下对人引起的身体接触伤害,腐蚀性质的被测物对测量仪器腐蚀,触电接触不良造成的误测等。

此外该技术对被测元件无磨损,使测量仪器牢固耐用,使用寿命加长,而且还降低了能量损耗,节省人力和劳动的强度。

因此,利用超声波检测既迅速、方便、计算简单,又易于实时控制,在测量精度方面能达到工业实用的要求。

然而超声波测距在实际应用中也有很多局限性。

由于超声波在传播过程中,声压会随距离的增大而呈指数规律衰减,远目标的回波信号幅度小,信噪比低,用固定阈值的比较器检测回波,可能导致越过门槛的时间前后移动,从而影响计时的准确性,这必然会影响到测距的准确度。

此外,构成超声波传感器的压电陶瓷片在压电的双向转换过程中,存在惯性,滞后等现象,以及超声波脉冲在空气中传播本身及多重的反射路径,均导致回波信号被展宽,也会使测量产生较大的误差,影响了测距的分辨率。

其它如温度,风速等也会对测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工程师针对这些误差提出的可变阈值的超声波测距方法,从回波信号处理的角度出发,分析了超声波回波曲线的特性,利用回波包络的峰值检测技术以确定回波到达的时刻,另外,利用温度补偿电路可以降低温度对声速的影响,这些改进都大大的提高了超声波测距的准确性。

计量学在制造业中越来越重要。

直接在机器上测量尤其能推动制造业的发展。

目前为止大部分还是采用视觉的或触觉的测量方法。

但是墙的厚度就不能用这些来测量,因此德国人把超声系统结合到机器设计出了测距方法。

随着超声波的发展,早在2000年时英国人就设计出了可观察,识别并测距的超声波集成系统。

第2 章方案设计2.1主要任务设计制作一个超声波测距仪,通过单片机控制超声波测距模块,计算并显示所测距离以及实现报警功能。

整体电路的控制核心为单片机STC12C5A60S2。

超声波发射和接收电路中都对相应信号进行整形及放大,以保证测量结果尽可能精确。

超声波探头接OUT 口实现超声波的发射和接收。

另外超声波发射和接受模块hc-sr04还有具有温度补偿的作用,使测量精度能够达到要求。

整体结构图包括超声波发射接收电路,单片机电路,显示电路与蜂鸣器报警电路等几部分模块组成。

2.2 设计框图本设计主要的四个模块:超声波发射和接收模块,蜂鸣器报警模块,单片机 STC12C5A60S2,四位数码管显示模块。

以下是设计框图图1 设计框图2.3 设计所需元器件及简介STC12C5A60S2增强型 8051 CPU ,1T ,单时钟/ 机器周期,指令代码完全兼容传统8051。

工作电压5.5V-3.3V 。

STC12C5A60S2/AD/PWM 系列单片机是宏晶科技生产的单时钟/机器周期(1T)的单片机,是高速/低功耗/超强抗干扰的新一代8051单片机,指令代码完全兼容传统8051,但速度快8-12倍。

内部集成MAX810专用复位电路,2路PWM,8路高速10位A/D 转换(250K/S),针对电机控制,强干扰场合。

通用I/O 口(36/40/44个),复位后为:准双向口/弱上拉(普通8051传统I/O 口) 可设置成四种模式:准双向口/弱上拉,推挽/强上拉,仅为输入/高阻,开漏每个I/O 口驱动能力均可达到20mA ,但整个芯片最大不要超过55mA 。

本设计中用到的单片机管脚有P1,P2.0-P2.3,P3.5-P3.7。

超声波测距模块HC-SR04超声波测距模块HC-SR04 可提供2-400cm 的非接触式距离感测功能,测距精度可高达3mm 。

模块包括超声波发器、接收器与控制电路本模块性能稳定,测度距离精确。

能和国外的SRF05,SRF02等超声波测距模块相媲美。

模块高精度,盲区(2cm )超近,稳定的测距是此产品成功走向市场的有力根据图2 HC-SR04正面图主要技术参数:1:使用电压:DC5V 2:静态电流:小于2mA3:电平输出:高5V 4:电平输出:底0V5:感应角度:不大于15度6:高精度可达0.2cm7:探测距离:2cm-450cm接线方式:VCC,trig(控制端),echo(接收端),GND模块工作原理:(1)采用IO触发测距,给至少10us的高电平信号;(2)模块自动发送8个40khz的方波,自动检测是否有信号返回;(3)有信号返回,通过IO输出一高电平,高电平持续的时间就是超声波从发射到返回的时间.测试距离=(高电平时间*声速(340M/S))/2;超声波发射器向某一方向发射超声波,在发射超声波的同时开始计时,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途中碰到障碍物反射后立即返回来,超声波接收器收到反射波就立即停止计时。

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根据计时器记录的时间t,就可以计算出超声波发射点距障碍物的距离(s),即为:s=340t/2,这就是所谓的时间差测距法。

存在4个因素限制了该系统的最大可测距离:超声波的幅度、反射的质地、反射回波和入射声波之间的夹角。

四位数码管显示模块数码管(LED Segment Displays)是由多个发光二极管封装在一起组成“8”字型的器件,引线已在内部连接完成,只需引出它们的各个笔划,公共电极。

led 数码管常用段数一般为7段有的另加一个小数点,还有一种是类似于3位“+1”型。

位数有半位,1,2,3,4,5,6,8,10位等等....,led数码管根据LED 的接法不同分为共阴和共阳两类。

本设计用到的是共阳极,静态驱动也称直流驱动数码管。

静态驱动是指每个数码管的每一个段码都由一个单片机的I/O端口进行驱动,或者使用如BCD码二-十进制译码器译码进行驱动。

共阳TAB: DB 0C0H,0F9H,0A4H,0B0H,99H,92H,82H,0F8H,80H,90H,088H本设计还需要的元件有蜂鸣器,电阻,电容,12M晶振,按键,三极管,面包板等2.4 设计程序流程简图设计流程图说明:本设计P3.5连接超声波发射端,P3.7口接超声波接收端。

首先单片机开始工作,系统初始化后单片机向P3.5口发送40KHZ的方波,使超声波发射和接受模块开始工作,当P3.7口接收到高电平时计时器开始计时,选用的是计时器工作方式1,16位。

当P3.7口接收到低电平的时候计时器关闭。

此时时间存在TH0,TL0中,这是通过计算子程序把时间换算成距离四位,从高到底分别存在78H,77H,76H,75H。

此时调用显示子程序把距离显示在四位数码管中。

再调用报警子程序,根据距离的判断,使蜂鸣器发出不同频率的声音。

延时很短的时间,继续下次的测量。

2.5编程语言的选择在编程语言的选择上,我们主要考虑使用我所学过的汇编语言和C语言。

汇编语言是一种面向机器的低级的程序设计语言。

它直接利用机器提供的指令系统编写程序,该类程序的可执行指令是与机器语言程序的指令一一对应的。

汇编语言由于是面向机器的程序设计语言,与具体的计算机硬件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可移植性差。

但由于汇编指令与机器语言指令一一对应,即一条汇编语言的可执行指令对应着一条机器语言指令,反之亦然。

因此,汇编语言可直接利用机器硬件系统的许多特性,如寄存器、标志位以及一些特殊指令等,具有执行速度快、占用内存少等优点。

在本设计中,设计程序过程相对不复杂,用汇编语言完全可以实现,所以本设计选择了使用汇编语言进行编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