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不食草
鹅不食草长什么样,鹅不吃草有什么作用呢

鹅不食草长什么样,鹅不吃草有什么作用呢鹅不食草没有叶柄,叶片呈楔状倒披针形,长为7-20mm,宽为3-5mm,边缘有不规则的疏齿,下面稍有细毛。
鹅不食草的茎属于匍匐类,整体柔软,接触时只要用手轻轻一掐,就可以被掐烂。
鹅不食草的全草就是入药部分,这是整株草的精华部分,有治疗疾病的功效。
一、鹅不食草长什么样1、鹅不食草没有叶柄,叶片呈楔状倒披针形,长为7-20mm,宽为3-5mm,叶片边缘有不规则的疏齿,下面稍有细。
鹅不食草属于一年生小草本,着地后易生根,茎部比较纤细,基部匍匐,多分枝,无毛或略具细绵毛。
2、鹅不食草的茎属于匍匐类,整体比较柔软,接触时只需要用手轻轻一掐就可以被掐烂。
鹅不食草的叶子形状像一把钥匙,先端大,往基部方向慢慢变小,有一种叫天胡荽的植物和它特别像。
3、鹅不食草的全草就是入药部分,这是整株草的精华部分,有治疗疾病的功效。
一般有轻微感冒而导致鼻窍不通时可以闻一吓叶子上的味道,这对于疏通鼻子有一定帮助。
二、鹅不吃草有什么作用1、鹅不食草对于白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甲型链球菌、宋氏痢疾杆菌等都有抑制作用,抑制方法很简单,直接把鹅不食草煎水,浓度控制在50%-100%即可。
2、鹅不食草的种子很小,一般在收集后,要先将其晒干,搓掉表面的果皮,然后取出种子才能种植。
选好的种子,一定要放在水中浸泡一会,将外层的蜡质去除,然后再加入细土或细沙均匀搅拌好。
3、鹅不食草可采用撒播或条播的方式进行播种,其中撒播是直接将种子撒在苗床上,然后覆层薄土,浇少量水即可。
条播是按照行距30cm的距离挖条浅沟,然后将种子撒在沟内,最后覆土即可。
条播和撒播两种方式都差不多,只是撒播比较消耗种子。
鹅不食草的采收方法

鹅不食草的采收方法摘要:一、鹅不食草的概述二、鹅不食草的采收时间三、鹅不食草的采收方法四、鹅不食草的保存与药用价值正文:鹅不食草(学名:Hieracium villosum),又称野韭菜、石灰菜等,是一种常见的野生植物。
在我国各地均有分布,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鹅不食草的采收方法。
一、鹅不食草的概述鹅不食草属于菊科、鹅不食草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
植株高度可达100厘米,具有较浓的香气。
其叶子呈线状披针形,边缘具有锯齿状。
花期为5-8月,花朵呈白色或淡紫色。
二、鹅不食草的采收时间鹅不食草的采收最佳时间是在花朵盛开时期,即每年的5-8月。
此时药用成分较为丰富,采摘后的草药品质较高。
三、鹅不食草的采收方法1.手工采收:选择晴朗的天气,戴上手套,用双手轻轻拔起草本。
注意不要用力过猛,以免损伤植株。
采收时,尽量选择生长旺盛、无病虫害的植株。
2.采收工具:可以使用镰刀或剪刀等工具进行采收。
在采收时,要确保工具锋利,以便迅速切断植株。
3.避免连根拔起:在采收过程中,要尽量避免连根拔起植株。
如需挖掘根部,应使用铲子等工具,并尽量保持根部完整。
四、鹅不食草的保存与药用价值1.保存方法:将采摘下来的鹅不食草放在通风阴凉处晾晒,避免阳光直射。
晾晒时,注意定期翻动植株,以保证干燥均匀。
待植株完全干燥后,将其放入密封容器中保存。
2.药用价值:鹅不食草具有祛风散寒、止咳化痰、清热解毒等功效。
可用于治疗感冒、咳嗽、支气管炎、消化不良等疾病。
在使用时,可根据病情选用相应的草药部位,如叶子、花序、根部等。
通过以上介绍,相信大家对鹅不食草的采收方法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
在实践中,要注重采收技巧,确保草药的品质。
鹅不食草的种植方法

鹅不食草的种植方法鹅是一种喜食草的动物,但也有一些特殊情况下的鹅不食草。
那么,如何种植鹅不食草呢?以下将介绍几种方法。
为了种植鹅不食草,我们需要找到适合鹅生长的环境。
鹅喜欢生活在湖泊、河流或者水草丰富的地方。
因此,在选择种植地点时,我们可以选择靠近这些水域的地方。
这样,鹅就可以在水中觅食,而不会吃掉我们种植的草。
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阻止鹅吃掉草。
一种方法是在鹅常出没的地方,种植一些鹅不喜欢吃的草。
例如,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有刺或者较为苦涩的植物,鹅就不会轻易靠近并吃掉它们。
另外,我们还可以在草坪上撒上一些鹅不喜欢的味道,比如辣椒粉或者柠檬汁,这样鹅就不会靠近草坪。
在种植鹅不食草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草坪的管理。
首先,要定期修剪草坪,保持草坪的整洁。
这样可以减少鹅吃草的欲望,同时也有利于草坪的生长。
其次,要及时清除草坪上的杂草,防止鹅将其误食。
此外,我们还可以在草坪上种植一些其他植物,比如花卉或者灌木。
这样一来,鹅就会更加喜欢吃这些植物,而不会去吃草坪上的草。
除了以上的措施,我们还可以利用一些物理障碍来阻止鹅吃草。
比如,在草坪周围设置一些栅栏或者铁丝网,防止鹅进入草坪。
另外,我们还可以在草坪上撒上一些鹅不喜欢踩踏的物质,比如铁钉或者尖锐的石头。
这样一来,鹅就不会轻易进入草坪,也就不会吃掉草坪上的草。
总的来说,种植鹅不食草需要选择适合鹅生长的环境,采取一些措施来阻止鹅吃草,合理管理草坪,并利用物理障碍来阻止鹅进入草坪。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成功种植鹅不食草,保持草坪的整洁和美观。
希望以上的方法能对您有所帮助。
【推荐】鹅不食草是什么中药,有哪些作用

鹅不食草是什么中药,有哪些作用
鹅不食草是什么中药,有哪些作用:鹅不食草为双子叶植物药菊科植物石胡荽的带花全草。
有祛风,散寒,胜湿,去翳,通鼻塞的功效。
鹅不食草别名:食胡荽、野园荽、鸡肠草、鹅不食、地芫荽、满天星、沙飞草、地胡椒、大救驾、三节剑、山胡椒、连地稗、球子草、二郎戟、小救驾、杜网草、猪屎草、砂药草、白地茜、猪屎潺、通天窍、雾水沙、猫沙、小拳头、铁拳头、散星草、地杨梅、三牙钻、蚊子草、白珠子草、二郎剑。
鹅不食草是一味中药,具有祛风,散寒,胜湿,去翳,通鼻塞功效,可治疗感冒,寒哮,喉痹,百日咳,痧气腹痛,阿米巴痢,疟疾,疳泻,鼻渊,鼻息肉,目翳涩痒,臁疮,疥癣,跌打等症。
鹅不食草传说
相传,过去有一个农家孩子,自幼患鼻炎,常年鼻塞流黄脓鼻涕。
孩子家里养了一群鹅,一天,他赶着鹅群到山边吃草,饿坏了的鹅群见草就吃,惟独一种又鲜又嫩的青草,却一口都不吃。
小孩觉得很奇怪,用竹竿把鹅群赶到那种青草旁,鹅群低头闻闻就跑开了,小孩感到更加好奇,拔了一株草闻了一会,忽然小孩觉得鼻头发痒,连打了几个喷嚏,鼻子顿时通了,此后也没有再鼻塞、流脓涕了。
同村几个患鼻炎的孩子,也试着用这种青草塞鼻,都很快治愈。
从此,这种草的功效逐渐传开,因为鹅不肯吃这种草,人们就给它取名鹅不食草。
鹅不食草的作用。
鹅不食草是什么草,有没有毒

鹅不食草是什么草,有没有毒鹅不食草为菊科植物石胡荽的全草,是一年生爬行状绵软草本植物,又叫石胡荽、鸡肠草、地胡椒、球子草、猪屎草、散星草等,是一味功效很好的中药材。
鹅不食草生长在乡村的稻田或阴湿处、路旁,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华北、华中、华东、华南、西南地区。
储藏时可以将采摘回来的新鲜鹅不食草进行清洗,然后再放到太阳下暴晒,直到晒到叶片轻松弄断、茎秆轻松掰断为止。
一、鹅不食草是什么草1、鹅不食草属于菊科植物石胡荽的全草,是一种一年生爬行状绵软草本植物,它也被称为石胡荽、鸡肠草、地胡椒、球子草、猪屎草、散星草等,是一味功效很好的中药材。
鹅不食草的须根非常纤细,易缠结成团,颜色呈淡黄,茎细,分枝多,茎的质地比较脆弱,易折断,断面呈黄白色。
鹅不食草叶小,叶片一般是皱缩、破碎状,完整者展平后呈匙形,表面为灰绿色或棕褐色,边缘有3-5个锯齿。
2、鹅不食草主要生长在乡村的稻田或阴湿处、路旁。
分布在我国东北、华北、华中、华东、华南、西南地区,在黑龙江、吉林、河北、河南、江西、湖南、四川、贵州、广东、广西等地也有分布,鹅不食草主产地在浙江、湖北、江苏、广东等地,广西、河南、江西、福建、安徽等地也有生产。
3、储藏:将采摘回来的新鲜鹅不食草清洗干净,然后放到太阳下暴晒几天,晒到叶片可以轻松弄断、茎秆轻松掰断为止。
然后再将晒干后的鹅不食草放入容器内,捣碎成粉末,再装入瓶中即可待用。
二、鹅不食草有没有毒1、鹅不食草没有毒,因为鹅不食草的全草都可以入药。
但是要注意,一定不能过量服用,虽然它没有毒,但是里面却含有多种药用成分。
如果过量服用就会加重肠胃负担,容易让人们出现胃痛和恶心呕吐以及腹痛等不良症状,对人体健康不利。
2、鹅不食草对于土壤的要求比较低,可以适应各种土壤,适合种植在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上。
在种植前一定要进行整地,可以将土壤深翻分化,由于鹅不食草的生长周期比较短,所以必须要重施基肥。
基肥主要以农家肥为主,每亩可以施入3000-4000公斤的腐熟农家肥,搭配适量氮磷钾肥。
鹅不食草的作用与功效

鹅不食草的作用与功效鹅不食草又称石胡荽,是一种天然的动物与植物,冬秋二季採摘,既可以鲜用还能够干用,它具有众多功效,下面就和大家具体把握下鹅不食草的作用与功效。
鹅不食草的作用与功效1.化痰止咳鹅不食草是马上入肺经的中草药材,它里面含有的挥发油、乙醇是天然的花圃成分,能够具备扩张支气管的作用,从而让人呼吸畅顺、有利痰液消除、对咳嗽症状也是有缓解。
2.抗菌鹅不食草对于奶白色链球菌、白喉杆菌、甲形链球菌感染、宋氏痢疾杆菌等全是有很好的抑止实际效果,事实上方法很多简单,就是把鹅不食草煎水,浓度值值控制在50%~100%就可以;此外浓度值值在25%~50%的鹅不食草水可以对结核菌有抑止实际效果。
3.抗敏鹅不食草的抗敏作用重要体现在这里在其中含有的黄酮类化学物质、多糖类化合物具有抗超敏反应特异性的作用。
4.抗癌防癌鹅不食草能抗癌防癌,这类中草药材具有出色抗病毒治疗作用,它含有的抗病毒治疗成分能有效抑止人体内癌病病毒性感染的特异性,而且能减少致癌物质亚硝酸胺的转换成,可以提升人体细胞组织特异性,避免她们造成变病,平时大伙儿服食鹅不食草不但能预防癌症,还能防止癌病病情恶化,能减轻患者痛苦。
5.退肿鹅不食草里面含有与抑止炎症性化学物质亚硝胺和5一5羟色胺的释放出有关的化合物,对于急慢性的炎症具备很好的抑止实际效果,对身体的其他炎症也是有很好的功效。
6.防癌鹅不食草用以煎水有抗原体细胞变病的作用,也是有防癌和体细胞内毒素特异性。
此外鹅不食草中的提取液对于抗败血症也是有预期效果的。
鹅不食草的作用与功效就为大家详解到这里了,大家在服食鹅不食草的状况下要注意无须过多服食,倘若过多服食会加重肠胃工作压力,很容易让大伙儿出现胃疼和恶心干呕以及腹疼等较差症状,对身心健康不太好。
鹅不食草开发利用方案

鹅不食草开发利用方案引言鹅不食草是一种常见的行为现象,指鹅类不像其他禽类那样以草为食。
这一行为引起了人们的兴趣,也为我们提供了开发利用的机会。
本文将探讨鹅不食草的原因,分析其潜在的商业价值,并提出相应的开发利用方案。
鹅不食草的原因鹅不食草是由于其消化系统的特殊适应导致的。
相比于其他禽类,鹅类拥有更强大的胃肠功能和消化能力。
具体原因如下:1. 长颈椎和大胃:鹅类拥有相对较长的颈椎,使其可以便利地低头捕食。
此外,鹅类的胃也比其他禽类更加宽大,可以容纳更多的食物。
2. 强健的胃肠运动:鹅类的胃肠系统具有强大的肌肉收缩能力,可以快速处理食物。
相比于其他草食性禽类,鹅类的消化速度更快,可以更高效地获取养分。
3. 特殊的消化酶:鹅类体内的消化酶与其他禽类有所不同,更适应肉食。
这些酶的存在使得鹅类可以更好地消化肉类食物,而不依赖于植物纤维。
鹅不食草的商业价值鹅不食草的特殊习性为其带来了一定的商业价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利用:1. 生态农业鹅类不食草意味着它们可以在草地上自由活动,而不会破坏植物的生长。
因此,可以利用鹅类进行生态农业,例如利用鹅来消除杂草、控制害虫等。
2. 食品加工鹅类肉质鲜美,富含蛋白质和脂肪,适合做为高级食材。
可以进行鹅肉加工,生产出各种美食,供应市场需求。
3. 旅游观赏鹅类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可以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和体验与鹅互动的乐趣。
可以开发鹅类农场,提供包括观赏、旅游、亲子体验等多元化服务。
鹅不食草开发利用方案基于鹅不食草的特性和商业价值,可以制定以下开发利用方案:1. 生态农业项目在草地上引入鹅类,利用鹅的机械捕食特性来解决杂草和害虫问题,同时可以减少对农药的依赖,实现生态农业。
该项目需要进行鹅群管理和草地管理,确保生态系统的平衡。
2. 鹅肉加工厂建立专门的鹅肉加工厂,进行鹅肉产品的开发和销售。
加工过程需要注意卫生和品质控制,确保产品的安全和口感。
鹅肉产品可以供应餐饮行业、超市等市场需求。
鹅不食草

鹅不食草文章目录*一、鹅不食草的概述*二、鹅不食草的功效与作用*三、鹅不食草的分类*四、鹅不食草的药方选录*五、鹅不食草的服用方法*六、鹅不食草的选购方法、保存方法鹅不食草的概述1、鹅不食草的概述鹅不食草,我国各地普遍分布,入药具有发散风寒、通窍止咳的功效,对风寒头痛、咳嗽痰多、鼻塞不通、鼻渊流涕等症有治疗作用。
2、鹅不食草的别名石胡荽、地胡椒、三芽戟、鸡肠草、野园荽、通天窍。
3、鹅不食草的性状形态扭集成团。
须根纤细,淡黄色。
茎细,质脆,断面黄白色。
叶小,多皱缩或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匙形。
表面灰绿色或棕褐色,边缘有3~5个锯齿。
头状花序黄色或黄褐色。
气微香,久闻有刺激感,味苦、微辛。
4、鹅不食草的性味归经性温,味辛。
归肺经、肝经。
5、鹅不食草的来源菊科植物鹅不食草的全草。
6、鹅不食草的产地分布生于稻田、阴湿山地及路旁或湿润草地。
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广东等地。
鹅不食草的功效与作用1、鹅不食草的化学成分、营养成分全草含甾醇类成分,如蒲公英醇、蒲公英甾醇及三萜皂苷类成分。
2、鹅不食草的功效作用通鼻窍、止咳。
属解表药下分类的辛温解表药。
3、鹅不食草的毒副作用气虚胃弱者忌用,胃溃疡及胃炎患者慎用。
鹅不食草的分类无鹅不食草的药方选录治伤风头痛、鼻塞:鹅不食草(鲜或干均可)搓揉,嗅其气,即打喷嚏,每日2次。
(《贵阳民间药草》) 治鼻炎,鼻窦炎,鼻息肉,鼻出血:鹅不食草、辛夷花各3克。
研末吹入鼻孔,每日2次;或加凡士林20克,做成膏状涂鼻。
(《青岛中草药手册》)治阿米巴痢疾:鹅不食草、乌韭根各15克。
水煎服,每日1剂,血多者加仙鹤草15克。
(《江西草药》)治膀胱结石:鹅不食草60克。
洗净捣汁,加白糖少许,1次服完。
(《贵阳民间草药》)治痔疮:鹅不食草50克,无花果叶15~18克。
煎水,先熏过再洗。
(《贵阳民间药草》)治黄疸型肝炎:鹅不食草9克,茵陈24克。
水煎服。
(《河北中草药》)治支气管哮喘:鹅不食草、瓜蒌、莱菔子各9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鹅不食草(《食性本草》)【异名】食胡荽(《品汇精要》),野园荽(《濒湖集简方》),鸡肠草(《纲目》),鹅不食(《生草药性备要》),地芫荽(《医林纂要》),满天星、沙飞草、地胡椒、大救驾(《简易草药》),三节剑(《分类草药性》),山胡椒、连地稗(《岭南采药录》),球子草(《广州植物志》),二郎戟、小救驾(《贵州民间方药集》),杜网草、猪屎草(《福建民间草药》),砂药草(《江苏植药志》),白地茜(《南宁市药物志》),猪屎潺(《广西中药志》),通天窍(《四川中药志》),雾水沙、猫沙、小拳头(《广东中药》),铁拳头、散星草、地杨梅、三牙钻、蚊子草(《浙江民间常用草药》),白珠子草(《福建中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石胡荽的带花全草。
【植物形态】石胡荽(《四声本草》)一年生匍匐状柔软草本。
枝多广展,高8~20厘米,近秃净或稍被绵毛。
叶互生;叶片小,匙形,长7~20毫米,宽3~5毫米,先端钝,基部楔形,边缘有疏齿。
头状花序无柄,直径3~4毫米,腋生;总苞片约2列,边缘膜质;花托平坦或稍隆起;花杂性,淡黄色或黄绿色,管状;雌花位于头状花序的外围,多列,花冠短;两性花,数朵,位于头状花序的中央,花冠钟状,顶端4裂;雄蕊4,围绕花柱四周,花药短,基部钝形;花柱裂片短,钝或截头形。
瘦果四棱形,棱上有毛,无冠毛。
花期9~11月。
生于稻田或阴湿处、路旁。
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湖南、湖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四川、贵州、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地。
【采集】花开放时采收,去净泥杂,晒干。
【药材】干燥的全草,相互缠成团,灰绿色或棕褐色。
茎细而多分枝,颜色较深,质脆易断,断面黄白色,中央有白色的髓或日形成空洞。
叶小,多皱折、破碎不全,完整的叶片呈匙形,边缘有3~5个锯齿,叶脉不明显,质极脆,易碎落。
头状花序小,球形,黄色或黄褐色。
微有香气,久嗅有刺激性,味苦、微辛。
以灰绿色、有花序、无杂质、嗅之打喷嚏者为佳。
主产浙江、湖北、江苏、广东等地。
此外,广西、河南、江西、福建、安徽等地亦产。
【化学成分】全草中含多种三萜成分、蒲公英赛醇、蒲公英甾醇、山金车烯二醇及另一种未知的三萜二醇尚含有豆甾醇、谷甾醇、黄酮类、挥发油、有机酸等。
【药理作用】挥发油和乙醇提取液体部分有某些止咳、祛痰、平喘作用,沉淀部分止咳效果不明显,无祛痰作用。
煎剂25~50%在马铃薯鸡蛋固体培养基内对结核杆菌有某些抑制作用。
【炮制】拣净杂质,切段,晒干。
【性味】辛,温。
①《履?岩本草》:"温,无毒。
"②《医林纂要》:"辛苦。
温。
"【归经】《得配本草》:"入手太阴经气分。
"【功用主治】祛风,散寒,胜湿,去翳,通鼻塞。
治感冒,寒哮,喉痹,百日咳,痧气腹痛,阿米巴痢,疟疾,疳泻,鼻渊,鼻息肉,目翳涩痒,臁疮,疥癣,跌打。
①《本草拾遗》:"去目翳,按塞鼻中,翳膜自落。
"②《四声本草》:"通鼻气,利九窍,吐风痰。
"③《纲目》:"解毒,明目,散目赤肿、云翳,耳聋,头痛脑酸,治痰疟?蛤,鼻塞不通,塞鼻息自落,又散疮肿。
"④《生草药性备要》:"理跌打折骨,上痛消肿。
"⑤《医林纂要》:"通郁,去寒,截疟,止痢。
以于末搐鼻,可发嚏去寒郁。
"⑥《植物名实图考》:"治痧症。
"⑦《广西药植图志》:"治疳积。
"⑧《广西中药物》:"治喉毒。
"⑨《广东中药》Ⅱ:"治百日咳。
"⑩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风湿性腰腿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捣汁。
外用:捣烂塞鼻、研末搐鼻或捣敷。
【选方】①治伤风头痛、鼻塞,目翳:鹅不食草(鲜或干均可)搓揉,嗅其气,即打喷嚏,每日二次。
(《贵阳民间药草》)②治寒痰?喘:野园荽研汁和酒服。
(《濒湖集简方》)③治脑漏:鲜石胡荽捣烂,塞鼻孔内。
(《浙江民间草药》)④治单双喉蛾:鹅不食草一两,槽米一两。
将鹅不食草捣烂,取汁浸糯米磨浆,给患者徐徐含咽。
(《广西民间常用草药》)⑤治目病肿胀红赤,昏暗羞明,隐涩疼痛。
风痒,鼻塞,头痛,脑酸,外翳攀睛,眵泪稠粘:鹅不食草二钱,青黛一钱,川芎一钱。
为细末,先噙水满口,每用米许搐入鼻内,以泪出为度。
不拘时候。
(《原机启微》搐鼻碧云散)⑥治胬肉攀睛:鲜鹅不食草二两:捣烂,取汁煮沸澄清,加梅片一分调匀,点入眼内。
(《广西民间常用草药》)⑦治脾寒疟疾:石胡荽一把,杵汁半碗,入酒半碗,和服。
(《濒湖集简方》)⑧治间日疟及三日疟:鲜鹅不食草,捻成团,填鼻内,初感有喷嚏,宜稍忍耐,过一夜,效。
(《现代实用中药》)⑨治阿米巴痢疾:石胡荽、乌韭根各五钱。
水煎服,每日一剂;血多者加仙鹤草五钱。
(《江西草药》)⑩治疳积腹泻:鲜石胡荽三钱。
水煎服。
(《湖南药物志》)⑾治痧症腹痛:球子草花序捣碎,以鼻闻之。
使打嚏。
(《浙江民间草药》)⑿治湿毒胫疮:野园荽(夏月采取,晒干为末)每以五钱,汞粉五分,桐油调作隔纸膏,周围缝定,以茶洗净,缚上膏药,黄水出。
(《简便单方》)⒀治肿毒:野园荽一把,穿山甲(烧存性)七分,当归尾三钱。
捣烂入酒一碗,绞汁服,以渣敷之。
(《濒濒湖集简方》)⒁治痔疮肿痛:石胡荽捣贴之。
(《濒湖集简方》)⒂治牛皮癣:鹅不食草捣涂。
(《贵阳民间药草》)⒃治蛇伤:鲜石胡荽捣烂,外敷伤部。
(《泉州本草》)⒄治跌打肿痛:鹅不食草适量,捣烂,炒热,敷患处。
(《广西民间常用草药》)⒅治鸡眼:先将鸡眼厚皮削平,用鲜石胡荽捣烂包敷患处,三至五天取下。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临床应用】①治疗疟疾将石胡荽制成注射剂(每毫升含生药2克),在发作前2小时注射1次,连用3月。
每次剂置:1~3岁2毫升,4~8岁3毫升,9~14岁4毫升,15岁以上5毫升。
观察各型疟疾现症病人187例,经1~3次用药,痊愈175例(93.6%)。
与氯喹、伯喹对照组相比,疗效无显著差别。
治疗中有3例注射后发生恶心和轻度呕吐,停药后自行消失。
②治疗百日咳据300余例的观察,治愈率一般在90%左右。
大都在用药后24小时内典型痉咳开始减轻。
治愈时间,短者3~6天,长者10~15天。
制剂及剂量:㈠取鲜品5两,制成煎液500毫升,再加入等量糖浆。
按患儿年龄大小,每日用20~40毫升,4次分服。
㈡取鲜生药1斤,制成煎液500毫升,再加入糖浆至1000毫升。
1~4岁3~10毫升,5~8岁11~20毫升。
每日3次。
㈢取全草1500克,制成蒸馏液500毫升,再和入等量糖浆。
1~5岁5~10毫升,5岁以上15毫升,日服3~4次③治疗软组织损伤将鹅不食草研成粉末,成人每次用2~3钱(小儿减半),以黄酒6~8两(不饮酒者用酒水各半)、红糖1~2两同煮(沸后密盖勿令泄气),过滤后温服;药渣趁热敷于患部。
亦可用粉剂每日3~6克,或以鲜草1~2两捣汁,分3次以温酒冲服。
治疗胸、背、腰部等软组织损伤(包括跌伤、打伤、挫伤、扭伤等),均有效。
据数十例观察,大多于用药后1~2天痊愈。
除胃痛患者服酒煮剂后间有疼痛外,一般无副作用。
亦有将鲜石胡荽制成注射剂(每1500克鲜药制成500毫升)作穴位注射,治疗关节扭伤、腰肌劳损、风湿疼痛等症,观察94例,痊愈31例,好转60例。
有效率达97%。
用法:于痛点或循经取穴注射,每次0.2~0.5毫升,隔日1次,一般3~5次为一疗程。
④治疗鼻炎包括急性鼻炎、慢性单纯性鼻炎、肥厚性鼻炎、变态反应性鼻炎等。
大多数病例用药后头痛、鼻塞等症状消失或减轻。
用法:将鹅不食草研成细粉吸入鼻孔,每日数次;或用棉花浸湿拧干后,包药粉少许,卷成细条塞鼻,20~30分钟后取出,每日1次;或制成油膏纱条,放置鼻腔内,1小时后取出。
用药后除初起有喷嚏、流泪与流鼻涕外,余无不良反应。
【名家论述】①《纲目》:"鹅不食草,上达头脑,而治顶痛目病,通鼻气而落息肉;内达肺经而治?蛤、痰疟,散疮肿;其除翳之功,尤显神妙。
按倪惟德《原机启微集》云:治目翳搐鼻,碧云散用鹅不食草解毒为君,青黛去热为佐,川芎之辛破留除邪为使,升透之药也,大抵如开锅盖法,常欲邪毒不闭,令有出路。
然力小而锐,宜常嗜以聚其力,凡目中诸病,皆可用之,生?更神。
"②《本草汇言》:"石胡荽,利九窍,通鼻气之药也。
其味辛烈,其气辛熏,其性升散,能通肺经,上达头脑,故主?蛤痰喘,气闭不通,鼻塞鼻痔,胀闷不利,去目中翳障,并头中寒邪、头风脑痛诸疾,皆取辛温升散之功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