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鹅不食草是什么中药,有哪些作用
鹅不食草长什么样,鹅不吃草有什么作用呢

鹅不食草长什么样,鹅不吃草有什么作用呢鹅不食草没有叶柄,叶片呈楔状倒披针形,长为7-20mm,宽为3-5mm,边缘有不规则的疏齿,下面稍有细毛。
鹅不食草的茎属于匍匐类,整体柔软,接触时只要用手轻轻一掐,就可以被掐烂。
鹅不食草的全草就是入药部分,这是整株草的精华部分,有治疗疾病的功效。
一、鹅不食草长什么样1、鹅不食草没有叶柄,叶片呈楔状倒披针形,长为7-20mm,宽为3-5mm,叶片边缘有不规则的疏齿,下面稍有细。
鹅不食草属于一年生小草本,着地后易生根,茎部比较纤细,基部匍匐,多分枝,无毛或略具细绵毛。
2、鹅不食草的茎属于匍匐类,整体比较柔软,接触时只需要用手轻轻一掐就可以被掐烂。
鹅不食草的叶子形状像一把钥匙,先端大,往基部方向慢慢变小,有一种叫天胡荽的植物和它特别像。
3、鹅不食草的全草就是入药部分,这是整株草的精华部分,有治疗疾病的功效。
一般有轻微感冒而导致鼻窍不通时可以闻一吓叶子上的味道,这对于疏通鼻子有一定帮助。
二、鹅不吃草有什么作用1、鹅不食草对于白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甲型链球菌、宋氏痢疾杆菌等都有抑制作用,抑制方法很简单,直接把鹅不食草煎水,浓度控制在50%-100%即可。
2、鹅不食草的种子很小,一般在收集后,要先将其晒干,搓掉表面的果皮,然后取出种子才能种植。
选好的种子,一定要放在水中浸泡一会,将外层的蜡质去除,然后再加入细土或细沙均匀搅拌好。
3、鹅不食草可采用撒播或条播的方式进行播种,其中撒播是直接将种子撒在苗床上,然后覆层薄土,浇少量水即可。
条播是按照行距30cm的距离挖条浅沟,然后将种子撒在沟内,最后覆土即可。
条播和撒播两种方式都差不多,只是撒播比较消耗种子。
鹅不食草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有哪些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鹅不食草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有哪些导语:鹅不食草又叫做食胡荽、天胡荽,它是一年生的小草本植物,也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也是中医里常用的一种药材。
鹅不食草其味辛性温,归肺经,鹅不食草又叫做食胡荽、天胡荽,它是一年生的小草本植物,也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也是中医里常用的一种药材。
鹅不食草其味辛性温,归肺经,具有发散风寒,通鼻窍,止咳,解毒,止痒等功效。
对这些疾病有着极好的疗效,那么,鹅不食草应该如何利用最好呢?鹅不食草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鹅不食草的功效与作用也是有着方方面面,所以我们在使用的时候,也都是有着一定的讲究,这样在使用的时候,才会达到很好的作用,使得对身体健康有帮助。
鹅不食草用于祛风通窃、解毒消肿。
主治感冒;头痛;鼻渊;鼻息肉;咳嗽;喉痹;耳聋;目赤翳膜;疟疾;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肿毒;疥癣。
性状鉴别:全草扭集成团。
须根纤细,淡黄色;茎细,多分枝,质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
叶小,近无柄;叶片多皱缩或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匙形,表面灰绿色或棕褐色,边缘有3-5个齿。
头状花序黄色或黄褐色。
气微午,久闻有刺激感,味苦;微辛。
以色灰绿、刺激性气强者为佳。
显微鉴别叶横切面:上表皮细胞略切微延长。
栅状组织1列;海棉组织细胞类圆形。
下表皮腺毛较多,并有非腺毛,由4-6个细胞组成,长560-750μm,基部细胞直径40-60μm,向上逐渐变小,顶端细胞窄细胞窄细,扭曲成革命状四表皮表面观:壁径约20μm,气孔不定式。
功能主治:祛风通窃、解毒消肿。
主治感冒;头痛;鼻渊;鼻息肉;咳嗽;喉痹;耳聋;目赤翳膜;疟疾;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肿毒;疥癣。
生活常识分享。
健康说:鹅不食草!

每天学一味中药,鹅不食草!01药用部位菊科植物鹅不食草的全草。
02别名石胡荽、地胡椒、三芽戟、鸡肠草、野园荽、通天窍。
03植物形态一年生匍匐状草本,微臭,揉碎有辛辣味。
茎细,基部分枝很多,枝匍匐,着地生根,无毛或略有细柔毛。
叶互生;叶片小,倒卵状披针形,先端钝,基部楔形,边缘有疏齿,无柄。
头状花序小,扁球形,无柄,单生叶腋;花黄色,外围为雌花,有极细的花管,中央为两性花,花管具4裂片;雄蕊4,花药基部钝圆;子房下位,柱头2裂。
瘦果四棱形,棱上有毛。
花期4~9月,果期5~10月。
04产地分布生于稻田、阴湿山地及路旁或湿润草地。
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广东等地。
05采收加工夏季开花时采集,鲜用或晒干用。
06药材性状扭集成团。
须根纤细,淡黄色。
茎细,质脆,断面黄白色。
叶小,多皱缩或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匙形。
表面灰绿色或棕褐色,边缘有3~5个锯齿。
头状花序黄色或黄褐色。
气微香,久闻有刺激感,味苦、微辛。
07性味归经性温,味辛。
归肺经、肝经。
08功效与作用通鼻窍、止咳。
属解表药下分类的辛温解表药。
09临床应用用量3~10克;鲜品加倍,捣汁服可用至60克;外用适量。
用治外感风寒之鼻塞、流涕、头痛之症;鼻塞不通;寒痰咳喘、顿咳;头风痛、牙痛、外伤疼痛、风湿痹痛、疮痈肿痛、痧症及泻痢腹痛等多种痛症及癣疮瘙痒。
对胃肠道黏膜有一定刺激作用,可引起腹痛、胃脘不适、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饭后1小时服药,可减轻其不良反应。
10药理研究具有止咳、祛痰、平喘、抗过敏、抗突变及抗肿瘤等作用;对革兰氏阳性、革兰氏阴性球菌、杆菌及某些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也具有抑制作用。
11化学成分全草含甾醇类成分,如蒲公英醇、蒲公英甾醇及三萜皂苷类成分。
12使用禁忌气虚胃弱者忌用,胃溃疡及胃炎患者慎用。
13配伍药方1、治伤风头痛、鼻塞:鹅不食草(鲜或干均可)搓揉,嗅其气,即打喷嚏,每日2次。
(《贵阳民间药草》)2、治鼻炎,鼻窦炎,鼻息肉,鼻出血:鹅不食草、辛夷花各3克。
鹅不食草的功效与作用、注意事项与禁忌、附方

鹅不食草的功效与作用、注意事项与禁忌、附方〔别名〕食胡荽、鹅不食、鸡肠草、胡椒草、地椒草、球子草。
〔来源〕为菊科石胡荽属植物鹅不食草Centipodaminima(L.)A Brauv. et Aschrs.的全草。
〔成分〕全草含蒲公英甾醇及其酯,山金车烯二醇、羽扇醇及其乙酸酯、豆甾醇、β-谷甾醇,石胡荽酸,挥发油,黄酮类,有机酸,氨基酸,维生素A等。
〔作用〕一、历代经验1.散寒通窍:《四声本草》:“通鼻气,利九窍,吐风痰”。
《医林纂要》:“通郁,去寒……。
以干末搐鼻,可发嚏去寒郁”。
2.止咳化痰:《本草汇言》:“能通肺经,上达头脑,故主齁䶎痰喘,气闭不通……”。
《广东中药》:“治百日咳。
”3.除湿通痹:《本草纲目》:“除风湿身痛麻痹”。
《生药药性备要》:“理跌打骨折,止痛消肿”。
此外,尚有解毒、明目祛翳、止痢等作用。
二、近代研究1.抑菌作用:鹅不食草对绿脓杆菌、变形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1〕。
对结核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2〕。
2.抗病毒作用:体外试验证明鹅不食草对流行性感冒病毒有抑制作用。
3.镇咳祛痰作用:动物试验证明,鹅不食草的挥发油及乙醇浸出液有止咳化痰及平喘作用〔3〕。
此外,临床观察尚有控制疟疾发作的作用。
〔性味〕辛,温。
归肺、脾经。
〔功效〕通窍散寒,止咳化痰,通痹解毒。
〔主治〕外感风寒,鼻塞不通,百日咳,久咳,目赤,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泄泻下痢,蛔虫,毒蛇咬伤。
〔临床应用〕1.外感风寒:主要指风寒袭肺所致的鼻塞不通,流涕,头胀痛等。
类似于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等。
常配伍麻黄、氯霉素等制成软膏涂鼻,市售成药《复方鼻炎膏》即用本品与穿心莲等配制而成。
2.肺寒咳嗽:本品单用可以治疗百日咳;也可治疗久咳,如慢性支气管炎,常配伍石苇等药,方例《二石糖浆》。
3.风湿痹痛:本品有祛风通痹作用,单用治疗风湿痹痛有效,多与瘦猪肉煨食。
此外也可以用治跌打损伤所致的瘀血肿痛。
鹅不食草中药材详细说明书

鹅不食草药材名称:鹅不食草拼音名称:EBUSHICAO别名:食胡荽、野园荽、鸡肠草、鹅不食、地芫荽、满天星、沙飞草、地胡椒、大救驾、三节剑、山胡椒、连地稗、球子草、二郎戟、小救驾、杜网草、猪屎草、砂药草、白地茜、猪屎潺、通天窍、雾水沙、猫沙、小拳头、铁拳头、散星草、地杨梅、三牙钻、蚊子草、白珠子草。
科属:菊科植物石胡荽的干燥全草。
产地:全国各地均产。
性味:[性味、归经]辛,温。
归肺,肝经。
功效:发散风寒,通鼻窍,止咳,解毒。
中成药:共有28种中成药使用鹅不食草:鼻康片鼻宁喷雾剂苍鹅鼻炎片鼻通滴鼻剂复方鼻炎膏鼻通宁滴剂口鼻清喷雾剂伤风净喷雾剂克痢痧胶囊复方决明片等。
应用:1、感冒风寒。
本品发散风寒之力较弱,一般风寒感冒很少选用。
因其长于通鼻窍,故主要用于风寒感冒兼鼻塞、流涕,头痛者,常与细辛、白芷、苍耳子同用。
2、鼻塞不通。
古方多以本品塞于鼻内,治疗鼻疸肉以及鼻渊鼻塞。
现代多用于各种鼻炎,可单用,也可以配合苍耳子、辛夷等药同用。
3、寒痰咳嗽。
本品兼能化痰止咳,平喘,因其性偏辛温,治疗咳嗽痰多,较宜于寒痰所致者。
可配伍麻黄、细辛、百部等。
4、疮痈肿毒。
本品单用或配伍穿山甲、当归捣烂,加酒,绞汁服用,药渣外敷患处治疗各种疮痈肿毒。
用法用量:煎服,6~10G。
外用适量。
注意事项:阴虚发热、虚火上炎者慎用。
采收加工:5~10月花未开或正开放时采收,拔取全草。
炮制工艺:取原材料,洗去泥沙,切段后晒干或生用。
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本品含有蒲公英甾醇等三萜类成分,Β—谷甾醇、豆甾醇、挥发油、黄酮类、氨基酸、有机酸等。
2、药理作用:挥发油及醇提取物有祛痰、止咳、平喘作用。
水煎剂可抑制结核杆菌的生长,并对白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甲乙型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卡他球菌、伤寒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宋氏痢疾杆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菌高敏感。
其蒸馏液在1:8400浓度有抑制流感作用。
临床应用:1、通关散5治疗突然气闭昏厥,牙关紧闭,不省人事效果良好。
鹅不食草是什么草,有没有毒

鹅不食草是什么草,有没有毒鹅不食草为菊科植物石胡荽的全草,是一年生爬行状绵软草本植物,又叫石胡荽、鸡肠草、地胡椒、球子草、猪屎草、散星草等,是一味功效很好的中药材。
鹅不食草生长在乡村的稻田或阴湿处、路旁,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华北、华中、华东、华南、西南地区。
储藏时可以将采摘回来的新鲜鹅不食草进行清洗,然后再放到太阳下暴晒,直到晒到叶片轻松弄断、茎秆轻松掰断为止。
一、鹅不食草是什么草1、鹅不食草属于菊科植物石胡荽的全草,是一种一年生爬行状绵软草本植物,它也被称为石胡荽、鸡肠草、地胡椒、球子草、猪屎草、散星草等,是一味功效很好的中药材。
鹅不食草的须根非常纤细,易缠结成团,颜色呈淡黄,茎细,分枝多,茎的质地比较脆弱,易折断,断面呈黄白色。
鹅不食草叶小,叶片一般是皱缩、破碎状,完整者展平后呈匙形,表面为灰绿色或棕褐色,边缘有3-5个锯齿。
2、鹅不食草主要生长在乡村的稻田或阴湿处、路旁。
分布在我国东北、华北、华中、华东、华南、西南地区,在黑龙江、吉林、河北、河南、江西、湖南、四川、贵州、广东、广西等地也有分布,鹅不食草主产地在浙江、湖北、江苏、广东等地,广西、河南、江西、福建、安徽等地也有生产。
3、储藏:将采摘回来的新鲜鹅不食草清洗干净,然后放到太阳下暴晒几天,晒到叶片可以轻松弄断、茎秆轻松掰断为止。
然后再将晒干后的鹅不食草放入容器内,捣碎成粉末,再装入瓶中即可待用。
二、鹅不食草有没有毒1、鹅不食草没有毒,因为鹅不食草的全草都可以入药。
但是要注意,一定不能过量服用,虽然它没有毒,但是里面却含有多种药用成分。
如果过量服用就会加重肠胃负担,容易让人们出现胃痛和恶心呕吐以及腹痛等不良症状,对人体健康不利。
2、鹅不食草对于土壤的要求比较低,可以适应各种土壤,适合种植在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上。
在种植前一定要进行整地,可以将土壤深翻分化,由于鹅不食草的生长周期比较短,所以必须要重施基肥。
基肥主要以农家肥为主,每亩可以施入3000-4000公斤的腐熟农家肥,搭配适量氮磷钾肥。
农村有种草药叫“鹅不食草”,长啥样,有什么用途?

农村有种草药叫“鹅不食草”,长啥样,有什么用途?在我国南北各地分布一种菊科石胡荽属一年生低矮草本植物,主产江苏、浙江、广西、湖北、广东等省区,其特点是茎高在20公分以下,多分枝,匍匐状生长,茎表面有蛛丝状毛,单叶互生,叶片楔状倒披针形,长1公分左右,叶边有少数锯齿,头状花序小,扁球形,植物体有气味,鹅不喜欢吃,人们常叫鹅不食草或石胡荽,具有药用价值。
今天我就谈谈这种植物的一些情况。
一,“鹅不食草”长啥样“鹅不食草”是中药名和别名,它的原植物正式中名叫石胡荽,学名为Centipedaminima(Linn.)A.Br.etAschers.;在植物分类学中属于菊科石胡荽属植物;这两个名称的来历:鹅不食草始载于南唐陈士良的《食性本草》,原名鹅不食草;《本草纲目》以“石胡荽”正名并且作了解释,云:“石胡荽,生石缝及阴湿处,小草也。
形状宛如嫩胡荽……其气味重不堪食,鹅也不食之。
”;石胡荽最早记载于唐代《四声本草》,在《中国植物志》中确定为正式中名。
它的别名还有球子草、鸡肠草、满天星、地胡椒等。
其外形特点:一是为一年生低矮草本,高度5-20公分,茎分叉多,匍匐状生长,茎表面有蛛丝状毛;二是单叶互生,叶片楔状倒卵形,长1公分左右,顶端秃,基部楔形,叶边有少数锯齿,背面有蛛丝状毛;三是头状花序小,扁球形,直径3毫米左右,单生叶腋,花序梗短,总苞半球形,总苞片两层,绿色;边缘花雌性,有多层,花冠细管状,浅黄绿色;盘花两性,花冠管状,顶部4深裂,浅紫红色;瘦果椭圆形,有4棱,棱上有长毛,没有冠毛,6-10月开花结果。
鹅不食草在我国南北各地都有分布,主产江苏、浙江、广西、湖北、广东,通常生长在荒野阴湿地方、路旁。
二,“鹅不食草”有什么用途第一,鹅不食草的干燥全草药用,收载于《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在夏秋两季开花时采收,除去泥沙,晒干即可;其味辛,性温,具有发散风寒、通窍散寒、祛风利湿、散瘀消肿、止咳的功效;主要含有甾体类、萜类化合物、黄酮类、羽扇豆醇、川陈皮素、蒲公英甾醇、豆甾醇、挥发油、有机酸等有效成分。
鹅不食草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_鹅不食草的药用价值_聚餐网

鹅不食草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_鹅不食草的药用价值_聚餐网鹅不食草是什么?其实它是药菊科植物石胡荽的带花全草。
很多人只听说鹅不食草治鼻炎有奇效,那么鹅不食草其它的作用与功效你知道吗?聚餐网今天把鹅不食草药用价值给大家讲解一下,包括一些食疗秘方。
鹅不食草为双子叶植物药菊科植物石胡荽的带花全草。
有祛风,散寒,胜湿,去翳,通鼻塞的功效。
鹅不食草别名:食胡荽、野园荽、鸡肠草、鹅不食、地芫荽、满天星、沙飞草、地胡椒、大救驾、三节剑、山胡椒、连地稗、球子草、二郎戟、小救驾、杜网草、猪屎草、砂药草、白地茜、猪屎潺、通天窍、雾水沙、猫沙、小拳头、铁拳头、散星草、地杨梅、三牙钻、蚊子草、白珠子草、二郎剑。
鹅不食草是一味中药,具有祛风,散寒,胜湿,去翳,通鼻塞功效,可治疗感冒,寒哮,喉痹,百日咳,痧气腹痛,阿米巴痢,疟疾,疳泻,鼻渊,鼻息肉,目翳涩痒,臁疮,疥癣,跌打等症。
鹅不食草治鼻炎奇效:干鹅不食草(10克),煎汁后滴鼻(余下的药汁放入冰箱),每天三、四次,每次1-2滴。
用此药考验人的耐受能力,一般人难以忍受(滴入鼻腔后,对鼻子、眼睛刺激非常大,用药后初起会打喷嚏、流泪),但疗效令人称奇,让我再一次对草药肃然起敬!我摸索出一个可减少刺激的方法:躺下,将药滴在一个鼻孔边缘,捏住另一鼻孔,缓缓将药汁吸入鼻腔。
然后再换另一鼻孔滴药。
另外,也可试试将棉花蘸上药汁塞鼻,还可试试《几个简单的治鼻炎土方子》(详见转载博文)中介绍的方法(这些方法也许对人的刺激要小一些,但本人未试过):将鹅不食草研成粉末吸入鼻腔,每日数次。
或用棉花浸湿拧干后,包药粉少许,卷成细条塞鼻,20~30分钟后取出,每日1次。
注意:用药后不久会连打十几个喷嚏,据说不打喷嚏无效。
我感觉这与中里巴人老师提倡的取嚏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取嚏法是用纸捻插入鼻孔,刺激鼻内上壁,人为地诱发打喷嚏,将侵入体内的寒气排出去,是治疗风寒感冒的良方,对鼻敏感或花粉症之类(中里巴人认为是以往寒气积压过多造成的)亦有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鹅不食草是什么中药,有哪些作用
鹅不食草是什么中药,有哪些作用:鹅不食草为双子叶植物药菊科植物石胡荽的带花全草。
有祛风,散寒,胜湿,去翳,通鼻塞的功效。
鹅不食草别名:食胡荽、野园荽、鸡肠草、鹅不食、地芫荽、满天星、沙飞草、地胡椒、大救驾、三节剑、山胡椒、连地稗、球子草、二郎戟、小救驾、杜网草、猪屎草、砂药草、白地茜、猪屎潺、通天窍、雾水沙、猫沙、小拳头、铁拳头、散星草、地杨梅、三牙钻、蚊子草、白珠子草、二郎剑。
鹅不食草是一味中药,具有祛风,散寒,胜湿,去翳,通鼻塞功效,可治疗感冒,寒哮,喉痹,百日咳,痧气腹痛,阿米巴痢,疟疾,疳泻,鼻渊,鼻息肉,目翳涩痒,臁疮,疥癣,跌打等症。
鹅不食草传说
相传,过去有一个农家孩子,自幼患鼻炎,常年鼻塞流黄脓鼻涕。
孩子家里养了一群鹅,一天,他赶着鹅群到山边吃草,饿坏了的鹅群见草就吃,惟独一种又鲜又嫩的青草,却一口都不吃。
小孩觉得很奇怪,用竹竿把鹅群赶到那种青草旁,鹅群低头闻闻就跑开了,小孩感到更加好奇,拔了一株草闻了一会,忽然小孩觉得鼻头发痒,连打了几个喷嚏,鼻子顿时通了,此后也没有再鼻塞、流脓涕了。
同村几个患鼻炎的孩子,也试着用这种青草塞鼻,都很快治愈。
从此,这种草的功效逐渐传开,因为鹅不肯吃这种草,人们就给它取名鹅不食草。
鹅不食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