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案例分析-2
如果你所在的班出现了麻疹患儿

如果你所在的班出现了麻疹患儿,你将如何处理案例分析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具有很强的感染性的出疹性传抱病,主要通过空气流传,会出现高热、咳嗽、出疹等症状,严峻者还会出现并发症,比方:肺炎、中耳炎、肾炎等。
如果你在班级中发现了麻疹确诊病例,应该劝患病孩子暂停上学,去医院治疗。
应及时提醒其他学生不要与该患病孩子接触。
应该打开窗户通风。
应该让其他孩子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增补维生素,用生理盐水冲洗眼睛,勤洗手,多活动,加强自身免疫力。
麻疹案例分析-2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项目办公室应用流行病学之案例分析No.911-107高疫苗免疫接种人群的麻疹流行(Ficticia 麻疹)教学版学习目的通过本案例的学习,学员应掌握:☐探讨疫苗免疫接种率的估算方法;☐描述便利抽样与概率抽样的不同点;☐描述世界卫生组织扩大免疫规划调查使用的抽样方法;☐计算和解释疫苗效果,描述不同病例定义对此次调查结果的影响。
第一部分疫苗接种率Ficticia是位于非洲中东部一个人口密集的小国(见图1),全国共划分为24个卫生区。
1981年Ficticia加入世界卫生组织扩大免疫规划(Expanded Programme on Immunization, EPI) 成为EPI的一部分,对9~23月龄的儿童进行疫苗接种、抵御疹。
在1985到1988年期间,作为提高儿童存活率行动的一部分,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其他捐助者的帮助下,大量的资源(如疫苗、注射器、冰箱、运输工具、燃料)被投入到Ficticia的扩大免疫规划中。
图1 Ficticia地理位置在1988年底,Ficticia评估的疫苗免疫接种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与此同时,位于Ficticia 东北部的DoltWell卫生区报告麻疹诊断病例却戏剧性的大量增加(见图2)。
病例增加令计划免疫规划中心全体感到奇怪并引起自EPI项目在DoltWell卫生区实施以来的高度关注。
报告病例数的增加明显地反映了一起真实的麻疹流行。
鉴于此次流行,一些官员开始质疑大量资源投入到EPI是否是英明的举措。
EPI中心工作人员承担的首要任务是清楚地估算Ficticia整个国家和DoltWell卫生区的疫苗接种率。
一种估算疫苗接种率的方法通常被称为“使用量法”(administrative method),这种方法依靠从项目管理者容易得到、可用的数据资料进行估算。
基本上,接种率作为一个构成比来计算,分子是给予目标人群疫苗的剂量总数,分母是估算的目标人群大小;12~23月龄幼儿童麻疹疫苗接种率能被估算为12~23月龄儿童疫苗接种的剂量数除以12~23月龄儿童数。
疫情调查-公共卫生案例分析试题

公卫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练习题:公共卫生案例分析疫情调查在麻疹防控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各医疗单位相关人员参加,成立调查小组,开展疫情调查处理,采取相应控制措施。
如出现爆发疫情则按《湖北省麻疹应急处置技术方案》疫情分级和响应要求进行处理。
(一)病例定义按照麻疹病人诊断标准(GB/WS1995-2004)1.临床症状1.1发热(38℃或更高)。
2-6天(多为4天)后出现皮疹。
1.2全身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
1.3咳嗽或上呼吸道卡他症状,或结合膜炎。
1.4起病早期(一般于病程第2~3d)在口腔颊粘膜见到麻疹粘膜斑(Koplik氏斑)。
1.5皮肤红色斑丘疹由耳后开始向面颊、躯干、四肢全身扩展,持续3天以上呈典型经过,5天退疹,7天退净。
2.流行病学史与确诊麻诊的病人有接触史,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潜伏期7-21d,以7-14天为常见。
3.实验室诊断①一个月内未接种过麻疹减毒活疫苗而在血清中查到麻疹IgM抗体。
②恢复期病人血清中麻疹IgG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或4倍以上升高,或急性期抗体阴性而恢复期抗体阳转。
③从鼻咽部分泌物或血液中分离到麻疹病毒,或检测到麻疹病毒核酸。
4.病例分类①疑似病例:具备1.1+1.2者,或同时伴有1.3者。
②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1.4或1.5或2.③确诊病例:疑似病例+3.1或3.2或3.3.具有任何一项临床症状+3.1或3.2或3.3.(二)病例流行病调查与搜索现场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病例个案调查、当地人群麻疹疫苗接种状况、居住环境、人口流动等内容。
每例麻疹病例都应进行个案调查,重点调查病例的出生日期、出疹日期和麻疹疫苗的免疫史、感染来源等内容,详细填写了《疑似麻疹病例个案调查表》,同时医疗单位积极开展病例主动搜索。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了解病例的传播关系,包括病前旅行史(麻疹流行地),到过学校等人口聚集地,职业(如:医生、教师、学生等),日常交通工具,病后曾经到卫生机构就医情况以及其他可能危险因素。
我院2007~2008年门诊处方典型案例分析

中图分 类号 : 9 93 R6.
1 资 料 与方 法
文献标 识码 : B
文章编 号 :0 6 o 7 ( 0 O 1 - 0 9 0 l0 - 9 9 2 1 )o 0 5 — 2
理 利用制 定 的平均处 方用 药 品种数 标准为 1 ~ .种} .1 6 8 l 】 。 1 资料 : . 1 我院 20 —0 8 门诊 电子处方 张 3 14 。 07 20 年 14 张 据 报道 , 随着用 药 品种 的 增多 。 物不 良反应 发 生率 明显增 药 1 . 法 :通过 E cl 统计 汇 总 我 院两 年来 每月 处 方点 评 的各 加 。 用 2 5 药 品 , 良反应 发生 率为 5 %; 用 6 1 种 为 2方 xe表 如联 ~种 不 . 联 2 ~O 项 指标分类 、 统计 。 7 %;联用 l~5种 为 2 . 2 种 以上 的药 品联用 不 良反应 发 . 4 1l 4 %;1 2 2 结 果 生率 高达 4%目 因此 在这 方面 我 院医师要尽 量减 少联合 用药 , 5 。 努 我 院 20 年 门诊 电子 处方 185 ,0 8 门诊 电子 处方 力把 不 良反 应降 到最低 。 07 3 1 张 20 年 3用法 用量错误 : 5 岁男 性 患者 , 断为 急性尿潴 溜 , 如 6 诊 临床给 139 。20 7 2 张 07年不合 理处 方 5 1 , 占所 查处 方 的 41 20 3 6张 . %;0 8 . 年不合 理处方 46 , 查 处方 的 2 %。不合 理 处方 类 型为 : 予加 替沙 星片 0 g每 日 3 。喹诺 酮 类加 替沙 星是浓 度依 赖性 2 张 占所 . 4 ., 2 次 其 ~4 成 . 每 g 次 或 误 写用量 单位及用 量 ; 断 书写 不规 ; 张处 方 超 5 药 品 ; 诊 单 种 给药 抗菌 素 , 半 衰期 为 7 1 小 时 , 人 常规 剂量 02, 日 2 , 间隔 时间混 乱 , 用量 错误 ; 物 相互 作 用 ; 药 重复 用 药 , 滥用 抗 菌药 0 g每 日 1 , ., 4 次 因此该 患者 明显给 药 间隔时间 偏短 。 另一 方面 , 急 物 ; 药不 当, 选 潜在 药物 伤 害 ; 线 使用 抗 菌药 ; 方 修 改后 未 加 性尿 潴 留的主要 症状 为排 尿 障碍 ,选 用 不 良反应具 有排尿 困难 , 超 处 尿 出血的加 替沙 星治疗 由于炎症 引 起 的急性 尿潴溜 , 我们认 为不 签 ; 断与用药 不符无 适应 症用药 ; 诊 处方 选择 不正 确 。 2 0 ~ 0 8年 不 合 理处 方 构 成 比 0 7 20 适 当或需要 进一 步进行 医学 循证 。 3 . 4联合 用药 , 药物相 互作 用 : 7 如 9岁男 性患 者 , 断为慢 性喘息 诊 性 支 气管 炎 , 临床 给予 头孢 克 肟胶 囊 5m , 日 3次 ; 0 g每 盐酸 加替 沙 星片 02, 日 2 ; 茶碱 片 01, 日 3 。头孢 克 肟胶囊 . 每 g 次 氨 . 每 g 次 说 明书 中明确 指 出与 氨茶 碱有 配伍禁 忌 。 喹诺 酮类与茶碱 合用 时 3 相 关 问题 分析 出现 中枢 神经毒 性反 应 , 发癫 痫也 不容忽 视 。所 以我们建议 7 诱 0 31 . 误写用 量单位 及用 量 :我院从 20 06年 实施 电子 处方 以来 , 处 方 书写规 范方 面有 较大 的提 高 , 但因 为就 诊 患者 多 , 些 年龄 较 有 大 的医师使用 电脑 时间不 长 , 一时 疏忽 , 成用 量单 位 录入错 误 。 造 如 三九感 冒灵 胶囊 用法用 量为 ‘ 盒 口服 2 H ’维生 素 c片用 1 次/ ; 法 用量为 ‘0 口服 3 日’ 10片 次/ 诸如 以上看 似微 小 的失误 , 样容 一 易 给患者造 成严重 的意外 伤 害 。因此临 床医师 必须 给予重 视 。
内科期末总复习案例分析 - 副本

案例分析(四)
。患者,男,68岁。因“慢性咳嗽、咳痰、气促18年,心悸,下肢浮肿5年 ,加重1天”入院。患者T:39℃,P:110次/分,R:34次/分,Bp:100/70mmHg。 患者神志恍惚,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口唇发绀,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 巴结不肿大。颈静脉充盈,气管居中。胸廓呈桶状,双肺语颤减弱,叩诊呈 过清音,听诊双肺呼吸音减弱,两中、下肺闻及干、湿罗音。心尖搏动不明 显,心界叩不出。心率115次/分,律齐,腹平软,无压痛,肝肋下2.5cm,剑 突下5cm,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脾未扪及,无腹水征。双下肢明显凹陷性 水肿。目前诊断:慢性支气管炎并肺部感染;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肺心病(失 代偿期)。医嘱给予:低流量持续给氧;积极控制感染;使用利尿剂及强心剂 ;防止并发症等治疗。 根据以上病例,请分析:
5.严密监测病人神志、心率、血压及呼吸的变化, 必要时安置心电监护。如病人出现烦躁不安,面 色苍白,皮肤湿冷,四肢冰凉,提示微循环灌注 不足。记录病人呕吐物、大便的颜色、性质、量, 评估其是否有活动性出血和再出血征。 6.生活护理,保持清洁平整口腔护理,呕吐后漱 口勤擦洗,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 7.心理护理,安慰患者 8.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引起出血的病因帮助病人和 。 家属掌握自我护理的有关知识,减少再度出血的 危险 。
•请按轻重缓急对该患者列出主要护理问 题。(至少3个,3分) •气体交换受损:与肺泡通气面积减小有 关 •清理呼吸道无效;与呼吸道感染、痰液粘 稠有关 •活动无耐力:与原发肺部疾病、心肺功 能下降缺氧有关 •体液过多:与心输出量减少有关 •潜在并发症:肺性脑部、心律失常、休 克等。
2.针对该患者的首优护理问题,列出主要护理措施不少于4项。(7分) (一)病情观察 1.生命体征、神志 2.呼吸频率、节律、强度的变化,呼吸道是否通畅,有无异常呼吸音,呼吸困 难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3.必要时监测动脉血气、血氧饱和度 (二)一般护理 1.病室安静、舒适,空气清新,温度、湿度适宜,避免易引起过敏的物质。 2.呼吸困难明显者绝对卧床休息,限制活动量,并予以特殊监护。 3.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前倾坐位、半卧位、端坐位等,以利于膈肌运 动,增加肺通气。 4. 待病情平稳,适度增加活动量,进行呼吸功能训练,逐步提高活动耐力。 (三)保持呼吸通畅 1.去除气管内异物,解除支气管痉挛
儿科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儿科案例分析题及答案1. 案例一,婴儿发烧。
婴儿小明,6个月大,突然发烧,体温达到39.5摄氏度,伴有咳嗽和流涕。
父母带他来就诊,医生进行了全面的体格检查和询问病史。
经过检查,医生发现小明的咽喉充血,肺部听诊有干性啰音。
医生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建议家长给予退烧药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多喝水,观察病情变化。
2. 案例二,儿童腹痛。
小红,8岁,因腹痛来就诊。
她描述疼痛为腹部隐痛,伴有恶心、呕吐。
医生进行腹部触诊,发现腹部压痛点在脐周,伴有轻度肌紧张。
医生考虑到可能是急性胃肠炎,建议小红多休息,少食多餐,避免生冷食物,观察病情变化。
3. 案例三,儿童过敏性鼻炎。
小李,10岁,因频繁打喷嚏、流清鼻涕、眼睛发痒来就诊。
医生进行鼻腔镜检查,发现鼻黏膜充血、水肿,鼻腔有过多分泌物。
医生诊断为过敏性鼻炎,建议小李避免接触过敏原,定期清洗鼻腔,使用抗过敏药物,避免频繁用手揉擦眼睛。
4. 案例四,儿童感冒。
小明,5岁,因咳嗽、流涕、发热来就诊。
医生进行咽喉检查,发现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肺部听诊有湿性啰音。
医生诊断为急性咽扁桃体炎,建议小明休息,多喝水,避免接触病毒,定期漱口,使用抗病毒药物。
5. 案例五,儿童疫苗接种。
小王,2岁,到医院接种疫苗。
医生根据接种计划,为小王接种了百白破、麻疹风疹疫苗。
医生告知家长接种后可能出现局部红肿、发热等不适反应,建议家长观察接种部位,及时处理不适反应。
以上就是一些常见的儿科案例分析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儿童的健康问题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家长们在孩子生病时要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
护理学儿科麻疹试题及答案

护理学儿科麻疹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麻疹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A. 食物传播B. 空气飞沫传播C. 接触传播D. 血液传播答案:B2. 麻疹的初期症状通常包括以下哪项?A. 持续高热B. 皮肤疹C. 咳嗽D. 腹泻答案:A3. 麻疹的典型皮疹特征是什么?A. 小而分散的红色斑点B. 大片融合的红斑C. 环状红斑D. 丘疹性荨麻疹答案:A4. 麻疹最常见的并发症是什么?A. 肺炎B. 肝炎C. 脑膜炎D. 肾炎答案:A5. 麻疹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哪些?A. 隔离患者B. 注射抗生素C. 接种麻疹疫苗D. 环境消毒答案:C二、判断题1. 麻疹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对)2. 麻疹患者不需要隔离,因为病毒不通过空气传播。
(错)3. 麻疹疫苗可以完全预防麻疹的发生。
(错)4. 麻疹的皮疹通常首先出现在面部,然后向身体其他部位扩散。
(对)5. 麻疹患者应避免接触其他儿童,以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
(对)三、简答题1. 请简述麻疹的临床症状发展过程。
答:麻疹的临床症状通常开始于高热,随后出现咳嗽、流涕、红眼等症状。
紧接着,患者口腔内可能出现Koplik斑,这是一种白色小点,位于颊粘膜上。
几天后,典型的红色斑丘疹开始出现,通常从面部开始,然后逐渐向下扩散至全身。
疹子出现后,高热通常会持续,直到疹子消退。
2. 描述一下麻疹的护理措施。
答:麻疹的护理措施包括:- 确保患者充分休息,以支持身体对抗病毒。
- 提供足够的液体摄入,以防止脱水。
- 使用退热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来控制高热。
- 保持眼睛和鼻腔的清洁,以减少不适。
- 观察并发症的迹象,如呼吸困难或持续咳嗽,以便及时就医。
- 隔离患者,以减少病毒传播。
四、案例分析题患者,男,5岁,因发热、咳嗽、流涕和红眼来医院就诊。
体检发现口腔内有Koplik斑,面部和颈部出现红色斑丘疹。
请问:1. 该患者可能患有什么疾病?2. 作为护理人员,你将如何进行护理?答:1.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可能患有麻疹。
麻疹教案分析和总结x

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页至88页的"麻疹"一课。
这部分内容主要向学生介绍麻疹的概念、特点、预防方法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麻疹的基本知识,提高预防麻疹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麻疹的概念、症状和预防方法。
2. 学会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获取相关信息。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麻疹的概念、症状和预防方法。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获取相关信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图片、视频等。
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麻疹患者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麻疹的严重性,引发学生的关注和思考。
2. 自主学习(10分钟)让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自主学习麻疹的概念、症状和预防方法,并完成课堂练习。
3. 分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课题(如麻疹的症状、预防方法等),进行讨论和探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获取相关信息。
4. 成果展示(5分钟)各小组代表上台展示本组的研究成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
六、板书设计麻疹概念:症状:预防方法:七、作业设计1. 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描述麻疹的概念、症状和预防方法。
2. 设计一份关于麻疹的预防宣传海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图片和视频的展示,引起了学生对麻疹的关注。
在自主学习和分组讨论环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获取相关信息。
在成果展示环节,学生能够较好地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并对其他小组的成果进行评价和补充。
总的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麻疹的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相关内容的讲解和拓展。
同时,可以结合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流行病学项目办公室
应用流行病学之案例分析
No.911-107
高疫苗免疫接种人群的
麻疹流行
(Ficticia 麻疹)
教学版学习目的
通过本案例的学习,学员应掌握:
☐探讨疫苗免疫接种率的估算方法;
☐描述便利抽样与概率抽样的不同点;
☐描述世界卫生组织扩大免疫规划调查使用的抽样方法;
☐计算和解释疫苗效果,描述不同病例定义对此次调查结果的影响。
第一部分疫苗接种率
Ficticia是位于非洲中东部一个人口密集的小国(见图1),全国共划分为24个卫生区。
1981年Ficticia加入世界卫生组织扩大免疫规划(Expanded Programme on Immunization, EPI) 成为EPI的一部分,对9~23月龄的儿童进行疫苗接种、抵御疹。
在1985到1988年期间,作为提高儿童存活率行动的一部分,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其他捐助者的帮助下,大量的资源(如疫苗、注射器、冰箱、运输工具、燃料)被投入到Ficticia的扩大免疫规划中。
图1 Ficticia地理位置
在1988年底,Ficticia评估的疫苗免疫接种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与此同时,位于Ficticia 东北部的DoltWell卫生区报告麻疹诊断病例却戏剧性的大量增加(见图2)。
病例增加令计划免疫规划中心全体感到奇怪并引起自EPI项目在DoltWell卫生区实施以来的高度关注。
报告病例数的增加明显地反映了一起真实的麻疹流行。
鉴于此次流行,一些官员开始质疑大量资源投入到EPI是否是英明的举措。
EPI中心工作人员承担的首要任务是清楚地估算Ficticia整个国家和DoltWell卫生区的疫苗接种率。
一种估算疫苗接种率的方法通常被称为“使用量法”(administrative method),这种方法依靠从项目管理者容易得到、可用的数据资料进行估算。
基本上,接种率作为一个构成比来计算,分子是给予目标人群疫苗的剂量总数,分母是估算的目标人群大小;12~23月龄幼儿
童麻疹疫苗接种率能被估算为12~23月龄儿童疫苗接种的剂量数除以12~23月龄儿童数。
12~23月龄儿童数量可通过目前依然健在的儿童数量来估算,即前一年的活产婴儿总数减去1岁之前死亡的婴儿总数。
存活婴儿数(SI)=活产婴儿数(LB)—死亡婴儿数(ID)
表-1 Ficticia存活婴儿数
表-2 DoltWell卫生区存活婴儿数
Ficticia 所有卫生中心每月均报告0~11月龄和12~23月龄2个年龄组婴幼儿疫苗的使用数量。
该国计划免疫规定麻疹疫苗的接种年龄是9~23月龄,故报告中0~11月龄组的接种疫苗数量被认为是9~11月龄婴儿的接种数量。
严格地说,某年(Y 年)24月龄以内的婴幼儿接种的疫苗数是该年(Y 年)12~23个月龄婴幼儿接种数加上前一年(Y-1)9~11个月龄婴儿接种数之和。
因此,Y 年满24月龄婴幼儿的疫苗免疫接种率计算如下:
)出生的存活婴儿总数前一年(月龄婴儿接种疫苗数量)前一年(月龄儿童接种疫苗数量年1]
11~91[]23~12[--+y y y
1984 5,430 12,330 44
1988 9,450 13,833 68
讨论点:自大部分婴儿死亡发生在麻疹疫苗免疫接种年龄之前,存活婴儿的数量通常被麻疹疫苗免疫接种项目用于近似的目标人群。
如果9~11月龄婴儿头一年与第二年使用的疫苗剂量近似相等,或如果没有可用的年龄资料,则疫苗免疫接种率被近似估算为:
无论公式如何使用,很重要的一方面在考虑时间趋势时使用相同的方法。
图3表示Ficticia和DoltWell卫生区在1980~1988年期间用“使用量法”估算麻疹疫苗免疫接种率。
注意:DoltWell于1981年通过强化免疫对9~23个月龄的儿童实行麻疹疫苗接种,使得1982年2岁儿童接种率达到一个高峰。
从1981年起,DoltWell卫生区疫苗接种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另外自1986年加快扩大免疫规划步伐后,疫苗接种率平均至少提高了20%。
图3 1980~1988年Ficticia及DoltWell2岁龄儿童
麻疹疫苗免疫接种率
接种率
年份
DoltWell Ficticia
第二种估算疫苗免疫接种率的方法是通过实施儿童抽样的现场调查来确定疫苗接种的情况。
在1984年,使用便利抽样调查估算的疫苗接种率为73%。
EPI首选的方法是WHO-EPI的2阶段30组群的调查方法。
第一阶段抽取30个村庄或其四分之一;每个村庄均有一个被选中的概率,与其人口数的大小成比例。
第二阶段是在每个选定的村庄随机抽取第一户进行访问,由此户开始按规定的路线依次寻访调查12~23个月龄的婴幼儿,直至找到7名婴幼儿为止。
用210名孩子的样本量估算得到的疫苗接种率与实际值相差在10%内。
表5介绍用接种率调查法得到的1984年DoltWell和1986年Ficticia的疫苗接种率,同时也给出“使用量法”估算的同期疫苗接种率。
除了估算疫苗接种率外,研究人员还对Ficticia广大地区特别是DoltWell发生的麻疹事件的描述性流行病学感兴趣。
第二部分疾病监测
Ficticia的月流行病学简报始于1980年,全国估计有90%的卫生机构每月报告一次麻疹和其它27种疾病的病例数和死亡数。
图4与图5是根据EPI办公室提供的数据总结出1980到1988年期间麻疹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以及通过同一监测系统报告的水痘发病率。
图5 1980-1988年
近期在8个主要省医院完成的一项研究提供了因麻疹住院和死亡的补充资料,概括为图6。
如果你仔细的观察图4,你将注意每两年麻疹就有一个发病高峰。
图7描述了一农村地区使用麻疹疫苗接种前较理想的麻疹流行周期。
第三部分疫苗效力
在1988年麻疹暴发期间,家长和卫生工作人员都注意到,许多麻疹病例发生在已接种过麻疹疫苗的孩子当中。
当检查DoltWell卫生区人群麻疹疫苗接种的监测资料(可利用1985年以来的记录)后,证实了这种怀疑。
表6 DoltWell卫生区麻疹病人的疫苗接种情况
表7给出三个不同的疫苗接种率数值让你计算病例中疫苗接种百分比。
表7 假设人群的疫苗接种率分别为0%、20%、60%、和100%
一种疫苗预防疾病的能力取决于它的效力和是否恰当地接种于对疫苗有反应能力的个体。
在现场条件下疫苗接种成功与否可通过测定其对疾病的保护程度进行评价,当在接种人群中发现病例而怀疑疫苗效力的时候,这种方法可能非常有用。
在计算疫苗效力时,可先计算出接种人群发病率(罹患率)和未接种人群发病率,然后由接种人群比未接种人群降低的发病率得出疫苗效力。
接种人群发病率降低的程度越大,疫苗效力越高,基本公式如下:
)
1()(1)
(RR ARU ARV ARU ARV ARU VE -=-=-=
(VE=疫苗效力 ARU=未接种人群发病率 ARV=接种人群发病率 RR=相对危险度)
为检查疫苗效力,1989年1月在DoltWell 在5个流行最严重的地区对所有0-5岁孩子的家庭开展了挨门逐户的普查。
经过训练的调查人员记录每个孩子的出生日期,麻疹疫苗的接种日期,患病程度(通过母亲的评价)和是否仍存活。
调查中只承认具有疫苗接种卡证明的免疫。
用另外的调查问卷了解每名麻疹患者的症状。
这次普查的结果如下(表8.1-8.4)。
ARU =182/789=23.1% ARV =109/952=11.4% VE =(182/789—109/952)
/(182/789)=50.4%
ARU ARV VE
表8.3 标准同表8.2,麻疹病例指具有发烧、出疹以及
ARU= ARV= VE=
表8.4 标准同表8.2和8.3, 本表仅包括≥ 9月龄的儿童
ARU= ARV 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