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考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考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考试题及答案

名词解释: 1温柔敦厚:见于《礼记·经解篇》:“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孔颖达解释为“温,谓颜色温润;柔,谓性情和柔。诗依违讽谏,不指切事情,故曰温柔敦厚诗教也。” 要求作诗者“怨而不怒”“哀而不伤,乐而不淫”,即合于“中和”的要求。 2“兴观群怨”: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对后来的诗学理论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①兴(文学作品的审美作用)朱熹解释为“感发志意”,指诗歌的生动具体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的精神之兴奋,感情之波动,从吟诵、鉴赏诗歌中可以获得一种美的享受。 ②观(文学作品的认识作用)侧重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感情心态。观世与观志是读诗的两个重要方面。 ③群(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群”,就是“群居相切磋”。文学作品可以使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交流感情,加强团结。 ④怨(文学作品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怨”的主体是对现实不良政治的批判。但怨的对象不一定都是“上政”,可以对社会不合理现象的牢骚和感情上的不如意。 3.以意逆志:孟子《万章》上篇,针对《诗·小雅·北山》: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 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读诗不能以“以文害辞,以辞害志”,亦即不能以个别文字影 响对词句的了解,也不能以个别词句影响对原诗本意的认识,应当“以意逆志”,即用自己对 诗意的准确理解,去推求作者的本意。对“以意逆志”的理解,历来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是 以己之意,逆诗人之志,二是以诗人之意,逆诗人之志。 4.知人论世:孟子批评和欣赏文学作品的重要原则与方法。要正确地做到“以意逆志”须要能“知人论世”,深入地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品德、遭遇等状况以及诗人所处的时代状况。 5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提出的命题,意思是说真正美妙的声音是听不见的,真正美妙的形象是看不见的。老子认为具体的声音只是声音美的一部分,不是全美,故非“大音”,而“无声”则可以使你去想象全部最美的声音,而不受有限声音的局限,故而是“大音”。“大象无形”由此类推。这对文艺美学来说,涉及艺术形象创造的虚实结合、有无相生问题。对后世的“意境”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中国古代艺术境界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哲学和美学基础。 6“坐忘”“心斋”:庄子提出的命题,是对老子“涤除玄览”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虚静的方法是心斋和坐忘。心斋就是空虚的心境,即超越功利的审美心境、审美态度。坐忘指端坐而全忘一切物我的出世思想和精神状态。原意是讲对“道”的体认,须有空明虚静的心理状态。这一理论和审美心理、艺术心理是相通的。在艺术创造或艺术欣赏时,也须空明虚静的心理状态。所以对后世影响很大,如刘勰《文心雕龙 ? 神思篇》说:“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 7得意忘言:出自庄子《外物》篇,他认为“言”的目的在“得意”,但“言”本身并非“意”,它是不尽意的,“忘言”,并不是排斥或抛弃言辞,而是在理解“意”的时候,不拘泥于言辞所已表达的范围,而应由此去领会和把握“言外”的部分,获得更为丰富和完整的“意”。故必须“忘言”而后方能“得意”。“言”只能起一种暗示,象征作用。“得意忘言”这是庄子解决言不尽意然而有要运用语言文字的矛盾之基本方法。认为语言可作为“得意”的工具,利用各种不同的语言,如比喻、象征、暗示等方法去获得“言外之意”。 8永明声律论:南齐永明时,由沈约、谢眺等人提出的关于诗歌语言的声音、韵律的理论。周顒著《四声切韵》,提出平上去入四声,“八病”,“平仄相间”等。沈约等将四声的区辨同传统的诗赋音韵知识相结合,形成永明体(新体诗)。永明体的出现,标志着古体诗已暂告一段落,预示着近体诗的即将出现。但在当时,是有不同看法的,如钟嵘就认为过份讲究声律,文学创作就会受到束缚。 9发愤著书:是司马迁在评论屈原及其作品基础上的拓展。他认为许多著作家都是由于遭遇不幸,受到社会的迫害或压制,有“道”难通,有志难申,为了表达自己的意见,抒发心中怨愤,以流传后世,才著书立说的。“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深刻揭示了文艺创作的动因问题,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上承先秦“诗可以怨”的传统,对后来韩愈的“不平则鸣”产生重要影响。表现了极大的批判精神和战斗精神,强调作家在逆境中也应当奋起,而不应消沉,是中国古代具有民主精神的进步文学传统的突出表现。 10“不平则鸣”:韩愈提出的关于文学创作动因的理论。不平则鸣继承了孔子“诗可以怨”、司马迁“发愤著书”钟嵘、刘勰“吟咏情性”的文学观念,突破了道统之说,所谓古文,不仅是传道的工具,也是鸣不平、写现实的工具。文学创作的发生,是因为作家心中郁结着不平,心中不平则来自现实生活的不公正,因此“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鸣”,不是一种消极的遇到不平后的自然反应,而是一种积极的对现实的干预,对不合理现象的愤怒抗争,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一个富有民主精神和反抗精神的主题。 11风骨:刘勰关于文学风格的理论。“风骨”是爽朗刚健的风貌,指作家的高尚人格和精神风貌在作品中的体现。具体地说,风是指作家的思想感情、精神气质特征。骨是指作品中客观内容所表现的一种思想力量,是语言文辞所依附的枝干。理想的文学风格是“风清骨峻”。源于魏晋时代的人物品评。刘勰大力提倡风骨,具有针砭时弊的深刻意义。针对南朝华丽辞藻,风格柔弱的骈体文学。 12隐秀:刘勰关于文学形象的艺术特征的理论。隐,是指意象的意而言的,它是内在的、隐蔽的,是寄寓于客观物象中的作家的心意情志,故要“以复义为工”。秀,是指意象的象而言的,它是具体的、鲜明的、突出的,是针对客观物象的描绘而言的,故要“以卓绝为巧”。 隐秀也是刘勰文学创作的一种美学要求,以自然为美,又不废弃人为加工的基本美学思想。 13盛唐气象:盛唐气象在宋元明清时代是一个文学批评的专门术语,指盛唐时期诗歌的总体风貌特征。宋代严羽的《沧浪诗话》等著作最推崇盛唐诗,指出盛唐诗的特征是“既笔力雄壮,又气象浑厚”(《答吴景仙书》),着眼于盛唐诗歌给人的总体印象,诗歌的时代风格、时代精神:博大、雄浑、深远、超逸;充沛的活力、创造的愉悦、崭新的体验;以及通过意象的运用、意境的呈现,性情和声色的结合,而形成的新的美感——这一切合起来就成为盛唐诗歌与其它时期的诗歌相区别的特色。具体地说,有浑然一体的整体意象美;有韵味深长的朦胧含蓄美;有不落痕迹的自然化工美;有抑扬顿挫的诗歌格律美。 14“夺胎换骨”:黄庭坚文学具体创作方法。未见于山谷文集,最早见于惠洪《冷斋夜话》。要求学习古人作品,达到融会贯通程度,然后从中得到启发,以构成自己作品的诗意和境界。换骨法是指吸取古人精彩的诗意境界而不袭辞,别创新语来表现。夺胎法则是参考古人诗意而重新加以形容,以创造新的诗意境界。这一理论从积极意义上来说,学习古人作品,吸收有益的成分,努力做到以故为新等等。从消极意义上来说,这一理论有剽窃之嫌。 15“点铁成金”:黄庭坚在《答洪驹父书》中提出,劝诫外甥多读古人的书和文章。建议他“熟读司马子长韩退之文章”,“更须治经,深其渊源”,然后“可到古人耳”。(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 16“味外之旨”:司空图在《与李生论诗书》中,在钟蝾的论是个滋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诗歌的“味外论”。文学作品的醇美之处不在于具体景象上,而在于由具体景象构成,存在于景象之外的艺术境界上,可以让读者用想象去补充它,丰富它。味外之旨,韵外之致,正是指艺术境界所具有的含蓄不尽,意在言外的特点。这和他的“象外之象”的理论是相辅相成的,“象外之象”就客体形象而言,“味外之旨”就主体审美而言。“象外之象”必有“味外之旨”;要获得“味外之旨”就必须使艺术形象具有“象外之象”的特征。同时也可以看出,司空图所欣赏的是以这种艺术境界来表现山水田园诗隐逸生活,寄托佛老思想精神情操的诗歌。 17“诗穷而后工”:欧阳修提出的诗学见解。认为有理想抱负的文人政治上不得志,受排挤遭迫害,往往能写出好诗。发展了韩愈“不平则鸣”的思想。“穷”是文以明道,“工”是艺术上精益求精,对隐秀,刘禹锡“境生于象外”的发展。认为一是政治上处于逆境的诗人往往更能对现实有清醒的认识,从而创作出有充实内容、有深刻思想的作品;二是处于逆境的诗人有充裕的时间去潜心艺术,去创造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形式。他举例刘禹锡、柳宗元都是失志之人,反而成就了他们的文学。 18“性灵”说:袁枚的诗学理论。这一理论具有反道学,主张个性解放的特征。“性灵”说首先要求抒写真实的性情,这是对李贽的“童心”说的继承和发展。其次,强调诗歌要有自己的个性,说“作诗,不可无我”“有人无我,是傀儡也”。再次,强调诗歌的独创性,反对雷同因袭。最后,在艺术境界上要求有自然化工之美,反对有任何的人工痕迹。 【性灵】公安“三袁”提出的诗文主张。袁宏道贡献最大。“性灵”说的含义一是“真”,提倡诗文创作必须抒写作家的性灵,表现内心的真实感情,应该是自然天性的流露,反对任何的因袭模拟,剽窃仿作。二是“变”,变是批评复古模拟文学思潮的理论基础。认为真正的继承,不是模仿,而应当是新的创造与发展。三是“趣”,即作品要有趣味,他们所提倡的趣味是童趣,和李贽一样,具有反理学,反传统的鲜明的时代精神,是思想解放、个性自由的审美趣味。四是“奇”,袁宏道说“文章新奇,无定格式,只要发人所不能发,字法句法调法,一一从自己胸中流出,此真新奇也”这种新奇,就在于它不师法前人,而师法自然,凭心而出。 19童心说: 李贽提出的著名学说。“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童心,是指人的绝假纯真的自然本性。以“童心”为“天下之至文”之源,强调作家必须写出摆脱理学桎梏的人性之美。童心说是针对道学家所崇奉的封建伦理道德以及与此相关的传统观念,提倡真情反对假理,肯定人欲反对“天理”,要求恢复被封建礼教扭曲了的人的自然本性。毫无疑问,这是一种对封建礼教具有叛逆性的、有启蒙思想色彩的文艺主张,它反映了由政治思想上的解放而导致文艺思想上的解放。 20“义理、辞章、考据”说: 姚鼐在方苞“义法”说的基础上提出的桐城派古文论的纲领。他要求这三者统一才是写文章的最高最美的境界,即既有精深而不芜杂的义理,又有翔实而不琐碎的考证,并能用鲜明、生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这才是最理想的完美的文章。他所说的“义理”有程朱理学的内容,“考据”有学问的含义,前者就思想而言,后者就题材而言。“文章”主要指语言形式。 21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 姚鼐认为文章之美虽然千姿百态,各不相同,但总的说起来不外乎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两大类。阳刚之美指一种雄伟壮阔、崇高庄严、汹涌澎湃、刚劲有力之美。阴柔之美指一种柔和悠远、温婉幽深、细流涓涓、纤秾明丽之美。姚鼐认为这两类美来自天地阴阳的不同。认为文章的艺术美应该刚柔并济又有所侧重。 22“境界”说:王国维提出的诗学理论。“境界”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象。这种艺术形象往往具有以下美学特征:第一,要有“言外之味”“弦外之响”。他说:“古今词人格调之高,无如白石。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觉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终不能与于第一流之作者也。第二,意境的创造必须具有自然真实之美。他说“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第三,意境以传神为美,重在神似而不在形似。他说“词之雅郑,在神不在貌”。 1.先秦时期的文学理论批评有何特点? ①体现在对总体文化的论述,而非纯粹的、单一的论述。 ②和哲学、政治思想密切相关。 ③文学和艺术紧密结合。 ④虽多是片断的论述,但已涉及文学批评的基本问题,成为后代文学批评的渊源。 2.为什么说王逸对屈原及其作品的评价,表面上看和刘安、司马迁比较一致,而实际上倒是和扬雄、班固比较一致? 王逸对屈原及其作品的高度肯定和赞扬,表面看和刘安、司马迁比较一致,实际上肯定和赞扬的角度不同,他是从儒家的立场来肯定和赞扬的,这一角度和扬雄、班固一致(尽管观点不同)。他认为《离骚》完全符合儒家思想,甚至可上升到儒家经典的地位,他和扬雄、班固的分歧主要表现在对“忠”“怨”的不同理解上,扬雄、班固认为《离骚》不符合儒家“忠”“怨”的思想,而王逸则认为完全符合儒家的“忠”“怨”思想。能“怨刺其上”,作品并不违背“温柔敦厚”之旨。 3.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观念的变迁表现在那些方面? ①表现在创作主题的变化。有先秦两汉的政治教化主题变为个人悲欢遭际,或者说由社会思想主题变为个人情感主题; ②重视作家的创作个性。魏晋名士,不受名教束缚,放浪形骸,率性而为,任其自然,这种个性自由发展的风气,极大地促进了当时文学创作和文学思想的变化。 ③重视文学创作本身特点与规律之研究。如曹丕的“文气”说,陆机的“缘情”说等。 4.试述魏晋玄学中言意之辩与文艺美学的联系。 ①对后人把握审美观照的特点,提供了启发。启发人们认识到审美观照往往表现为对于有限物象的超越。审美观照离不开具体物象,但又不受具体物象的局限,而是要伸向无限的宇宙、历史、人生。启发人们认识到,审美观照往往表现为对于概念的超越。或者说人们的美感往往是不能用概念来表达的。 ②对于文学艺术家认识艺术形式美和艺术整体形象之间的辨证关系,给了很大启示。艺术的形式美不应该突出自己,而应该否定自己,从而把艺术的整体形象突出地表现出来。如唐代皎然在《诗式》中说“但见性情,不睹文字,盖诗道之极也。” ③这种言、象、意的理论,还为后世的“意境”理论提供了理论基础。如何用有限的语言去塑造虚实相生的形象,从而获得无穷的意蕴。 5.简述刘勰的文学创作理论。 刘勰的文学创作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是文学创作的构思。即“神思”问题。认为“神思”的特点是“神与物游”,要求创作主体的心与创作客体的物的融合统一。强调神思活动的展开,需要有虚静的精神状态。肯定“言不尽意”。为缩小言意之间的差距,要注重“文外”之意。 ②是文学形象的艺术特征。认为文学形象具有“隐秀”特征。。隐,是指意象的意而言的,它是内在的、隐蔽的,是寄寓于客观物象中的作家的心意情志,故要“以复义为工”。秀,是指意象的象而言的,它是具体的、鲜明的、突出的,是针对客观物象的描绘而言的,故要“以卓绝为巧”。隐秀也是刘勰文学创作的一种美学要求,以自然为美,又不废弃人为加工的基本美学思想。在自然、鲜明的形象中表现无穷的意味。 ③是文学的风格和体裁。刘勰把文学风格归纳为八种,即“八体”:典雅、远奥、精约、显附、繁缛、壮丽、新奇、轻靡。刘勰认为文学风格是作家个性的表现,是“因内而符外”的,作家个性的形成有先天和后天两种因素,先天因素是“才”“气”;后天因素是“学”“习”。论述了三十四种体裁。从四个方面论述:起源、名称含义与特点、代表作品、创作要领。 ④是文学作品的“风骨”美。“风清骨峻”是刘勰的审美理想,他希望通过有感染力的刚健清新的文风来矫正当时的柔弱的文风。风,是对作品情感内容的美学要求;骨,是对作品语言形式的美学要求。风骨:爽朗刚健的风貌,是作家的高尚人格和精神风貌在作品中的体现。 ⑤是文学作品的写作技巧。主张“为情而造文”。重视真实性,讲究作品的整体美。提出“三准论”,使情,事,辞和谐统一。还有声律,艺术夸张问题等等。 6.试述刘勰的文学发展观。 刘勰的文学发展论比较集中地体现在《通变》篇和《时序》篇。 ①《通变》论述文学发展自身内部的继承与革新问题,指文学发展的内因。《通变》中说“设文之体有常,变文之数无方”。“有常”指每一种文体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写作方法,这是“通”;“无方”指作品的具体面貌各各不同,千变万化。这是“变”。“变则堪久,通则不乏”,通和变互相联系。作家应当“凭情以汇通,负气以适变”。 ②《时序》论述文学发展与时代变化的关系问题。文学发展的外因《时序》篇认识到文学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所以说“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依赖于时代并受其制约。建安文学之所以慷慨悲壮是因为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状况。又如玄学的兴起发展对文学的影响,还有帝王的提倡与否。集中表现了刘勰的文学史观,系统的揭示了各时代文学的总面貌和主要倾向及形成原因。 7.谈谈刘勰的文学批评观。 刘勰的文学批评思想主要体现在《知音》篇。 ①是考察“知音难逢”的原因。从主体来说,“贵古贱今”、“崇己抑人”、“信伪迷真”、“知多偏好”等原因都可能导致知音难逢。从客体来说,“文情难鉴”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②是知音的条件。首先是“博观”,要有广博的知识,要有较高的鉴别能力,即“阅乔岳以形培嵝,酌沧波以喻畎浍”。其次,要有文学实践,即“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还要有正确的态度,“无私于轻重,不偏于憎爱”等等。 ③是知音方法。即著名的“六观”说: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六观宫商。 8.试论钟嵘的“直寻”说。 钟嵘提出的诗歌创作主张。认为诗歌是“吟咏情性”的,只要即景会心,直接描绘出激起诗情的景物或事情,就完成了它的使命。“直寻”强调了直觉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作用,但不排斥理性参与,然而必须以直接可感的形象为主体,使之作用于接受者的感官,进而感染震撼心灵。形象的直觉性可以使诗歌具有“自然英旨”,即没有雕琢痕迹的自然真美。“直寻”就是不强调用典用事和过分讲究声律,而是直接写景抒情。认为好的作品总是作家在触景生情,情与物冥的过程中产生,形成美妙的意象,并非由苦苦思索,呕心沥血得来。 9.试论钟嵘的“滋味”说。 钟嵘论诗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中国古代一个基本审美范畴。以味论诗即以美论诗,“滋 味”即审美感染力。他认识到诗歌的形象性与“滋味”有关。要使诗歌有“滋味”,①要求以”赋比兴”为具体创作手法。②以”直寻”为诗歌创作的基本原则。③要“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采”把刚健的内容和优美的语言形式的有机统一。以"味"论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滋味说"可说是源头,其后,唐代司空图的"韵味论",宋代苏轼的"至味论",乃至清代王士禛的"神韵说"都深受其影响,从而构成中国诗学审美批评的重要内容. 10.试述唐初陈子昂的诗文主张。 陈子昂是初唐诗歌革新运动的主将之一。对齐梁文风中忽视作品社会内容,不注意整体审美形象表示强烈不满,针对这两方面,他提出“兴寄论”与“风骨论”的文学创作主张。 “兴寄”既是强调作品要有充实的社会内容,同时也是重视诗歌整体审美形象的表现。要求形象中有寄托,有现实意义。要求文学作品表现政治理想抱负,有济世安民的广阔社会内容。“风骨”则要求有刚健明朗的文风,反对过分讲究技巧。他的诗歌创作实践就遵循着自己的理论主张,如他的《感遇诗》、《登幽州台歌》等等,就既有“风骨”,又有“兴寄”。与陈子昂同时的卢藏用评价他说“卓立千古,横制颓波,天下翕然,质文一变。” 11.试述皎然的诗学思想。 皎然是我国诗歌意境理论的奠基人之一。最有价值的部分是诗歌意境的创造和已经透露出诗境和禅境合一端倪的诗歌美学理想。 ①“诗情缘境发”(诗境构成论):诗歌的情与境是不可分离的,境中含情,情由境发。他最理想的诗歌审美境界是创造一个清新秀丽,真思杳冥的境界,展现禅的寂静空灵的内心世界。皎然认为诗和禅是可以互相促进,和谐统一的,禅境对诗歌的含蓄深远有重要作用。对盛唐山水田园诗,特别是王维有深远影响。 ②“取境”说(诗境创造论):诗歌境界的创造应当由人工之至极而达到天工之妙,经苦思而臻自然。力求把人工修饰与天工自然溶为一炉,很重视人工修饰在意境创造中的作用。 ③以禅喻诗(禅境)的审美特点(诗境特征论):“高”和“逸”皎然对诗境的要求,是诗禅合一的审美理想的体现。具有象外之奇,言外之意(“采奇于象外”);气势腾飞,具有动态之美(诗式·明势);真率自然,天生化成,无人为造作痕迹 ④“辩体”论一十九字(诗境风格论):看到了具体作品在风格上表现出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作者的构思取境,决定了作品的主导风格。但主导风格之外,并不妨碍它兼有其他风格,这些风格围绕着主导风格并合为一体,“如车之有毂,众美归焉”。 12.为什么说司空图的诗学理论是唐代意境理论的总结。 ①在钟嵘滋味说基础上,提出诗歌的“味外之旨、韵外之致”的问题。认为“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要求诗歌形象鲜明生动,如在耳目之前,而又不空泛,同时还必须含蓄深远,有无穷的意味。以上两点实际上是互为因果的,前者就客体形象提出的要求,后者就审美主体提出的要求。司空图处在乱世却主张“醇美”,体现了儒家“怨而不怒”的中和。 ②“思与境偕”是对刘勰“神与物游”的发展。思与境偕作诗:要想有深厚的艺术意蕴,注意意境的营造,融情入景,以景寓情,使读者在情景交融的艺术氛围中获得美的享受。之前殷璠的“兴象”,皎然的“诗情缘境发”都包含这个意思,而司空图说的最为明确,认为思与境谐是诗的艺术的最高标准,说明意境理论在司空图这里更加自觉和成熟。 ③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论(诗歌的形象特色):是在王昌龄的“境思”、皎然的“采奇于 象外”、刘禹锡的“境生于象外”的进一步发展,也是对唐代诗歌意境论的一个总结。认为诗歌形象是虚实相生的,是在有形的具体的景象描写之外,能借象征、暗示等手法创造一个无形的,存在于人们想象中的,更为广阔的艺术空间,亦即具有召唤结构的艺术形象。 ④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是二十四种不同艺术风貌的诗歌意境。它们在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方面,都有共同的特征。它们都是老庄的精神境界和理想人格在具有“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诗歌意境中的体现。或者说,这二十四种诗境,分别是“象外之象”和“韵外之致”的有机统一,是司空图意境理论的具体体现。 13.试述苏轼的文学思想。 苏轼是北宋最重要的文学家和文学理论家,儒释道浑融,他的文学思想主要表现为: ①主张“有为而作”。这一思想受到欧阳修“穷而后工”和他父亲苏洵“风水相遭”说的影响,他主张发乎自然,“不能不为之为工”。 ②艺术创作中“知”与“能”的关系。比较强调“知”,认为创作时要对所描写的对象“了然于心”“了然于口与手”。 ③艺术构思中的“虚静”“物化”“妙观逸想”。要使创作对象“了然于心”,就必须进入 “虚静”“物化”的精神世界。“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在论画竹时说“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在妙想中把握机遇,捕捉灵感萌发的奇妙景象,画竹必先“成竹在胸”。 ④形象塑造的“随物赋形”“以形传神”“神形兼备”。要顺乎自然,“尽物之态”。善于抓住体现创作对象之“神”的“形”主张以传神为主而形神并茂 ⑤“无法之法”的主张。无法之法即自然之法,任其自然而不违背艺术创作的规律,看似无法而又有法,这才是最高的法。他说杜甫“信手拈得俱天成”,就是这种“无法之法”。反对堆砌雕琢。强调作家在创作是的精神自由,要求摆脱各种束缚,直抒胸臆,表达真情实感。带有某种人文解放的倾向。 ⑥多种风格并举的同时提倡豪放与平淡质朴的风格主调。年青时代,对雄壮豪放的艺术风格特别推崇。晚年推崇平淡质朴的风格。赞韦应物、柳宗元的诗歌“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评陶渊明的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要求在自然平淡中自有无穷韵致和从容的美态。 14.试论严羽诗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严羽的诗学思想在宋代超越众家之上,不是偶然的,他是有继承和创新。

①他“以禅喻诗”有继承和创新,以禅喻诗并非始于严羽,唐代许多诗人都学禅,如王维特别善于将禅意融入诗心,使诗境与禅境合一,中唐皎然、灵澈、刘禹锡等人论诗歌意境,均与禅境紧密相联。宋代禅宗有了更大发展,文人学禅更为普遍,如苏、黄均为禅宗居士,并被列入禅宗法嗣,以禅喻诗相当普遍。但严羽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他有明确的针对性,是针对江西诗派的,另外有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所以比前人的影响大。 ②他的“别材”“别趣”说、“兴趣”说,显然受到钟嵘、司空图等人的影响,都属于“缘情”派。这和钟嵘的“滋味”说、司空图的“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味外之旨”“韵外之致”的思想是一致的。但严羽的“别材”“别趣”“兴趣”说有很强的针对性,是针对苏、黄和江西诗派等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的流弊而提出的,有现实意义,对宋诗缺乏形象性、缺乏审美性有纠偏作用。另外对后世的格调说、神韵说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5.试述李贽、公安“三袁”的诗文主张。 一.李贽所说的“童心”就是真心,就是清洗了封建伦常教条束缚和蒙蔽的“最初一念之本心”,它不是一般所谓的“真情实感”,而是出于人的自然本性的真情实感。他说的“童心”是反对以程朱理学为心,是以打破封建思想桎梏为前提的。“童心”说为文学确立了一个全新的标准,文学不再是“明道”“载道”的“假言”“假事”“假文”,只要是出于“童心”,就是天下之至文。李贽这一学说在中国文论史上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其批判的锋芒直指儒家正统文学观。 二.“性灵”说是公安三袁的诗文主张。①首先是“真”,提倡诗文创作必须抒写作家的性灵,表现内心的真实感情,应该是自然天性的流露,反对任何的因袭模拟、剽窃。②是“变”,认为文学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③是“趣”,即审美趣味。他们所说的“趣”明显带有时代的色彩。主要是指“童心”之趣,不受理学污染的率性而行之趣,有思想解放、个性自由的特征。④是“奇”,即符合人的真性情,而有极自然的新奇。袁宏道说“文章新奇,无定格式,只要发人所不能发,字法句法调法,一一从自己胸中流出,此真新奇也。” 16.试述明代小说理论批评中对真与假的认识。 明代小说理论批评对真和假的认识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①是对小说创作中虚构与真实关系的认识。他们提出“逼真”“肖物”“传神”等范畴,强调小说的真实性,这种真实性主要是指社会生活、社会关系的情理。但在强调真实的同时,也肯定了艺术虚构。 ②是对历史小说创作中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认识。认为历史小说允许想象和加工。 ③是对魔幻小说创作中真与幻的认识。袁于令在《西游记题辞》中说“文不幻不文,幻不极不幻。是知天下极幻之事乃极真之事;极幻之理乃极真之理。”作家的幻想愈充分,寄寓的意义愈深刻,所反映的生活真理也就更普遍、更确切。 17.试述金圣叹的小说理论批评思想。 金圣叹的小说理论主要成就在艺术理论方面。 ①是认识到小说与历史的区别,他说《史记》是“以文运事”,《水浒》是“因文生事”,认为历史是叙述已经发生的事,而小说却是虚构的。 ②是提出小说创作的“三境”说,即“圣境”“神境”“化境”,最高境界是化境,即已经达到心手两忘,没有人工痕迹,而合乎化工造物的境界。 ③是人物形象塑造理论,提出以形写神、同中有异、陪衬突出、个性化语言、合乎人情物理等方法。 ④是作家论,提出“澄怀格物”“因缘生法”等。 ⑤是结构论,强调结构的整体性、有机性等等。 18.试述李渔的戏剧理论批评思想。 李渔的戏剧理论主要表现为: ①提出“结构第一”。就是要把文学剧本的创作放在第一位。“结构第一”包括“审虚实”“戒讽刺”“戒荒唐”“脱窠臼”“立主脑”“减头绪”“密针线”。“审虚实”强调戏剧创作主要是虚构的;“戒讽刺”“戒荒唐”,强调戏剧创作必须对现实生活有意义,反对泄私愤,报私仇,或写一些荒诞不经的内容作为个人的消遣;“脱窠臼”,提倡戏剧创作的独创性;“立主脑”“减头绪”,强调戏剧创作要相对集中,写好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密针线”,强调戏剧创作情节安排的合理性和细节描写的真实性。 ②提出“词采第二”。这是对戏剧语言的要求,提出“贵显浅”“戒浮泛”“重机趣”“忌填塞”,。 ③重宾白。他对戏剧的宾白提出八点要求:“声务铿锵”“语求肖似”“词别繁减”“字分南北”“文贵洁净”“意取尖新”“少用方言”“时防漏孔”。 ④对“科诨”的语言也提出了要求,如“戒淫亵”“忌俗恶”“重关系”“贵自然”等等。 19.袁枚和沈德潜的诗学思想,分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袁枚和沈德潜诗学思想的分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是袁枚不赞成沈德潜提倡“温柔敦厚”的“诗教”。他认为“温柔敦厚”未必真是孔子的话。袁有叛逆性,沈有保守性。 ②是袁枚不赞成沈德潜专门提倡“唐音”、主张效法古人的思想。他认为“诗有工拙,而无古今”,他强调个性。 ③是袁枚不赞成沈德潜对艳诗的评价,认为不应该把艳诗、即爱情诗看作是有悖“诗教”、有伤社会风化的作品。 20.为什么说王国维是“意境”理论的集大成者? 我国自唐代以来许多文学理论批评家论述过意境问题,如刘禹锡、皎然、司空图等等,但是王国维是对意境理论论述得最全面、最充分、最深刻的一位文学理论批评家。王国维“境界”说的提出,受到了西方美学家思想,特别是康德、尼采、叔本华思想的影响,并在中国古代文论家理论观点的基础上形成的。他是从文学创作的本质和特征来认识和理解意境的美学内容的。他的“境界”与“意境”的含义基本一致,指文学创作中心物相契、情景交融的意象特征。是意和境的融合统一,是主、客观的统一。 他的“意境”具有以下美学特征: ①要有“言外之味,弦外之响”,体现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学特色。刘勰的“隐

秀”论和钟蝾以“文有尽而意有余”释“兴”,是言象意关系论转向意境论的关键,唐代意境论在此基础上提出,刘禹锡的“境生于象外”,司空图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味外之旨”则为意境的美学特征做了深刻的说明。后来苏轼,严羽,王夫之等从不同角度作了补充,王国维的“言外之味,弦外之响”正是对我国古代美学中有关意境美学特征的总结。 ②意境的创造具有自然真实之美。“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这种“真景物,真感情”指合乎自然造化,无人工雕琢痕迹的事物和人心的自然态势。这种自然真实之美,在我过有悠久的传统。钟蝾“自然英旨”的“直寻”之作。苏轼的“行云流水”严羽的“镜花水月”,王渔洋的“神韵天然”,都把自然真实作为诗歌的最高审美境界。王国维则明确将之作为艺术境界的基本美学特征之一。 ③意境以传神为美,重在神似而不再形似。这也和自然真实之美分不开。 ④提出“不隔”的美学要求。“不隔”,当是指语言清新平易,形象鲜明生动,具有自然真切之美,不见人工雕琢之痕。反之,“隔”则是指语言雕琢,用典深密,精工修饰而缺乏平淡自然之美。“不隔”的思想吸纳了西方重视艺术直觉作用的美学思想的影响,同时更是受到了中国古代文艺美学思想,如钟嵘的“直寻”、司空图的“直致”、严羽的“妙悟”、王夫之的“现量”、王土禛的“神韵”等理论观点的影响,并与之一脉相承。 ⑤区分“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并引用西方美学理论,区分为“一优美,一宏壮也”。所谓“有我之境”即是在作品中能比较明显地看出作者主观色彩的景物描写乃至艺术境界;而“无我之境”则是诗人主观色彩较为隐晦、物我完美地统一的景物描写乃至艺术境界。王国维又引用西方美学思想中有关优美和壮美的区别来概括这两种境界的基本形态的美学特征:“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这种对文学风貌刚柔论刘勰曾有“风趣刚柔”之说,严羽说诗歌风格有“沉着痛快”和“悠游不迫”两类,姚鼐说“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 …………………………………………………………………………………………………… 1人类早期的文艺观总是和功利相联系的 2朱自清先生说“诗言志”是我国历代诗论的“开山的纲领”。 3孔子的文学思想以“诗教”为核心,强调文学要为政治教化服务,认为文学是以仁义礼乐教化百姓的最好手段 4孔子在美学思想上的主要特征是强调美和善的结合。 5孟子提出了“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方法。 6荀子的《乐论》对先秦儒家关于文艺和政治的关系作了全面的理论总结。 7老子对文艺和美学的主要贡献有二:一是对“象”的论述,二是对“虚静”的论述 8庄子的“自然无为”哲学观反映在文艺美学方面,就形成为 崇尚天然,反对人为的审美标准和艺术创造原则。 9荀子《解蔽》批评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 10《庄子 ? 秋水》云:“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 11物我不分,方能创造出化工造物般的艺术珍品。这是庄子艺术创作论的要害之所在。 12儒家的文艺思想,其基本纲领是“文学---人心---治道”的“诗教”公式,注重于阐述文艺和现实、文艺和时代的关系,并明确提出了美刺讽谏说。 13魏晋南北朝时代由于儒家思想的衰落,玄学和佛学的兴起,文学理论批评方面的特点是摆脱了儒家经学附庸的地位,开始重视文学本身的创作和审美特征,注意对文学的艺术表现技巧的研究,侧重于探讨文学的内部规律。 14汉代儒家文艺思想有代表性的纲领性著作是《礼记 ? 乐记》和《毛诗序》。 15扬雄说:“诗人之赋丽以则,词人之赋丽以淫。” 16王充《论衡》一书突出地体现了真善美相结合的文艺观和美学观 17曹丕的《典论 ? 论文》乃是由经学时代转向玄学时代,在文艺思想发展和文艺理论批评方面,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一篇纲领性文献。 18陆机的《文赋》,第一次全面系统地研究了文学创作的基本理论。 19“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 20 南朝文学思想发展中有两个十分重大的问题,即是文笔之争和永明声律论 21永明声律论的代表人物有沈约、谢眺、王融、周顒等。 22“四声八病”具体是指“平、上、去、入”;“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 23南朝时提出区分文笔,正是为了进一步分清文学和非文学 24萧统在《文选序》中提出的选文标准是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 25清章学诚《文史通义》中称赞刘勰的《文心雕龙》“体大而虑周”,钟嵘的《诗品》“思深而意远”。该书对自汉迄梁122位五言诗作家,分为上、中、下三品进行评价。 26钟嵘的诗学理论可概括为感情论;自然论;风骨论;滋味论等。 27评阮籍诗曰:“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 28评颜延之诗时曾引汤惠休的话:“谢诗如芙蓉出水,颜如错彩镂金。” 29钟嵘说:“故知陈思为建安之杰,公干,仲宣为辅;陆机为太康之英,安仁、景阳为辅;谢客为元嘉之雄,颜延年为辅;斯皆五言之冠冕,文词之命世也。” 30钟嵘说:“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采,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 31钟嵘认为五言诗受《诗经》影响的,其特点是怨雅而温柔或怨雅而悲壮;受《楚辞》影响的,其特点是怨而愤,悲而少壮。 32《诗品序》曰:“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故云会于流俗,岂不以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者耶!” 33隋唐时期,对齐梁文学主要有两种态度,一是全盘否定,一是基本肯定。前者以李谔、王通、王勃为代表;后者以魏徵、令狐德棻、姚思廉为代表。 34“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35“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杜甫《戏为六绝句》) 36在唐人选唐诗中,殷璠的《河岳英灵集》是很重要的一个选本,它不但选诗,且附以评 37相传为王昌龄的《诗格》中说“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 38皎然的《诗式》中有关诗境的论述是对殷璠、王昌龄诗境论的进一步发展。 39刘禹锡对诗歌意境的美学特征作了非常深刻,非常确切的理论概括:“境生于象外”。 40“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与元九书》) 41唐代古文提倡者所说的古文,是指先秦两汉时期那种与六朝骈文不同的、不讲骈俪对偶的单行散体的语言表达方式 42苏轼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中称韩愈“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 43以古文代替骈文而成为文章写作主要语体形式,并且在文风上发生重大转折的这场历史性变化,是由唐代古文运动的主将韩愈和柳宗元来完成的。 44“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韩愈《荆潭唱和诗序》) 45柳宗元“文以明道”的“道”不同于韩愈的“道”:一是不像韩愈那样是严格的纯粹的儒家之道,而是以儒为主又兼有诸子百家之道;二是柳宗元的“道”更重视现实性,亦即他所说的“意欲施之事实,以辅时及物为道”的意思。 46柳宗元在《杨评事文集后序》中说“文有二道”:一是“箸述者流”,二是“比兴者流” ,表现出柳宗元对文学和非文学的区分。 47司空图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理论是对王昌龄的诗境论、皎然的情境论、刘禹锡的境生象外论的进一步发展,也是对唐代诗歌意境论的一个总结。 48《二十四诗品》的“品”与谢赫的《画品》,钟嵘的《诗品》的“品”字的含义不尽相同 ,是指品格的意思,即指二十四种不同艺术风貌的诗歌境界。 49“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出自《二十四诗品》中的含蓄品。 50宋代的诗文革新运动主要是针对当时“时文”“西昆体”流弊而发起的,代表人物有欧阳修、苏轼等。 51我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次以“诗话”命名的是欧阳修的《六一诗话》 52写出下列话语的提出者 “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 ( 钟嵘 ) “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前曰秀” ( 刘勰 )

“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 欧阳修 )

“近而不浮,远而不尽” ( 司空图 )

53梅尧臣说“作诗无古今,惟造平淡难。”

54苏东坡说“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

55周敦颐在《周子通书》中提出“文以载道”说,

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

56江西诗派所谓“一祖三宗”是指杜甫;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

57江西诗派得名起于吕本中的《江西诗社宗派

图》。

58黄庭坚的诗学思想大致可用“理”“学”“法”

三字来概括。

59列出北宋时期主要的诗话著作《六一诗话》、

《温公续诗话》、《石林诗话》;南宋时期主要诗话著作

《岁寒堂诗话》、《韵语阳秋》、《沧浪诗话》等。

60宋理学家周敦颐提出“文以载道”,朱熹提出“文便是道”。

61写出下列诗句的作者:

“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 陆游 )

“江山岂无意,邀我觅新诗”( 杨万里 )

“传语闭门陈正字,可怜无补费精神” ( 元好

问 )

62严羽的《沧浪诗话》,在宋人诗话中有鹤立鸡

群之姿,它的出现标志着以诗话形式探

讨诗歌艺术理论进入更自觉的阶段。

63李清照的《论词》一文,是北宋末期最早出现

的较为全面、系统地阐述词的创作的专论,提出

词“别是一家”。

64“文章自得方为贵,衣钵相传岂是真。已觉祖

师低一著,纷纷法嗣复何人。”(王若虚)

65“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

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元

好问)

66宋元时期的刘辰翁对《世说新语》的评点,被

认为是小说评点的滥觞。

67元代钟嗣成的《录鬼簿》,是一本记载戏曲作

家及其作品的著作,其中反映他的戏曲思想。

68明初自洪武至宣德、正统的近百年间,文学思想以明道宗经为主导倾向,从弘治、正德之交到

隆庆、万历之际的百年间,以前后七子为代表的复古模拟文艺思潮占据文坛主要地位。

69“前七子”有专门论诗著作的有徐祯卿的《谈艺录》;“后七子”有专门论诗著作的有谢榛 《四

溟诗话》,王世贞《艺苑卮言》

70前后七子的共同诗文主张是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71明代从嘉靖后期开始,文艺上出现了一种新思潮,其代表人物有李贽、公安“三袁”

72“唐宋八大家”一说出自茅坤 《八大家文钞》。

73明代小说理论批评的代表人物有李贽、叶昼、冯梦龙。

74徐渭写了有关南戏的专门理论批评著作《南词

叙录》。

75吴江派和临川派论争的焦点是戏曲创作应当重音律还是重意趣;,吴江派的代表人物是沈璟、重音律;临川派的代表人物是汤显祖、重意趣。

76明代后期戏曲理论方面有两部比较重要的专

著,这就是吕天成、《曲品》;王骥德、《曲律》

《诗品》

[南朝]庾肩吾

《词品》

[南朝]谢赫

《曲品》

[南朝]钟嵘

《书品》

[明]杨慎

《古画品录》 [明]吕天成

77王夫之的诗学思想主要表现为“兴观群怨”论和“情景融和”论

78叶燮的《原诗》,不同于一般的诗话,不像一般诗话那样零散、琐碎,而是比较完整、系统的理论著作。

79叶燮的诗学思想主要表现为“理、事、情”论和“才、胆、识、力”论。

80金圣叹的文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对《离骚》、

《庄子》、杜诗、《史记》、《水浒》、《西厢》六部书的评点中,他称为六大才子书。

81李渔是明清之交著名的戏剧理论批评家,著有《闲情偶记》,其中词曲、演习、声容是关于戏剧的理论。

82清代在诗歌理论方面出现了四个主要的流派:王士禛的神韵派;沈德潜的格调派;袁枚的性灵;翁方纲的肌理派

83王士禛的诗学思想核心是神韵说

84袁枚的诗学思想核心是性灵说,他的诗话著作是《随园诗话》

85翁方纲诗学思想核心是肌理说,他的诗话著作是《石洲诗话》。

86桐城派主要代表人物有方苞、刘大魁、姚鼐;《论文偶记》的作者是刘大魁

87姚鼐明确提出桐城派文论的纲领是义理、考据、辞章的统一。

88清代词学,常州词派,张惠言,著有《词选》,以寄托为所指

89陈廷焯的《白雨斋词话》是中国古代词话中篇幅最大,成就较高的一部重要著作。

90被梁启超称为“诗界革命”的代表人物是黄遵宪,其诗歌理论核心是我手写我口

91中国近代中西文学思想直接交流和融会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梁启超和王国维

92梁启超的新文学思想主要表现在他所提倡的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

93梁启超改良主义小说理论的纲领性论文是《论小说和群治之关系》。

94梁启超的文学思想和他激进的改良主义政治主张密不可分。

95王国维最有代表性,影响最为广泛深刻的文学理论批评著作是《人间词话》,其核心理论是 “境界”说。

96王国维深入钻研过西方的哲学和美学,特别爱好康德和叔本华的著作,并对中西学术的不同认真地作过对照比较。

车工中级理论知识试卷与答案a

车工中级理论知识试卷(A) 一、单项选择(第1题~第60题。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每题1分,满分60分。) 1. M7120A是应用较广的平面磨床,磨削尺寸精度一般可达( )。 A、IT12 B、IT10 C、IT7 D、IT5 2. 当精车延长渐开线蜗杆时,车刀左右两刃组成的平面应( )装刀。 A、与轴线平行 B、与齿面垂直 C、与轴线倾斜 D、与轴线等高 3. 光整加工包括( )。 A、精加工、珩磨、研磨、抛光 B、超精加工、珩磨、精镗、抛光 C、超精加工、珩磨、研磨、抛光 D、超精加工、精磨、研磨、抛光 4. 正火工序用于改善( )的切削性能。 A、低碳与中碳钢 B、高速钢 C、铸锻件 D、高碳钢 5. 属于辅助时间范围的是( )时间。 A、进给切削所需 B、测量和检验工件 C、工人喝水,上厕所 D、领取和熟悉产品图样 6. 用齿轮卡尺测量的是( )。 A、法向齿厚 B、轴向齿厚 C、螺距 D、周节 7. 用三个支承点对工件的平面进行定位,能消除其( )自由度。 A、三个平动 B、三个转动 C、一个平动两个转动 D、一个转动两个平动 8. 标注表面粗糙度时,代号的尖端不应( )。 A、从材料内指向该表面可见轮廓 B、从材料外指向该表面可见轮廓 C、从材料外指向尺寸线 D、从材料外指向尺寸界线或引出线上 9. 假想用剖切面剖开机件,将处在观察者和剖切面之间的部分移去,而将其余部分向投影面投影所得到的图形,称为( )。 A、剖视图 B、剖面图 C、局部剖视图 D、移出剖视图 10. ( )时,可避免积屑瘤的产生。 A、使用切削液 B、加大进给量 C、中等切削速度 D、小前角 11. 用2:1的比例画10°斜角的楔块时,应将该角画成( )。 A、5° B、10° C、20° D、15° 12. 质量体系中纲领性的文件是( )。 A、技术文件 B、工艺文件 C、质量计划 D、质量手册 13. 数控车床适于( )生产。 A、精度要求高的零件 B、多品种、小批量 C、大批量 D、成批 14. 下列( )情况应选用较大前角。 A、硬质合金车刀 B、车脆性材料 C、车刀材料强度差 D、车塑性材料 15. 绘制零件工作图一般分四步,最后一步是( )。 A、描深标题栏 B、描深图形 C、标注尺寸和技术要求 D、填写标题栏 16. 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措施,必须以保证产品( )为前题,以提高经济效率为中心。 A、数量 B、质量 C、经济效益 D、美观 17. 外圆与外圆偏心的零件,叫( )。 A、偏心套 B、偏心轴 C、偏心 D、不同轴件 18.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禁止超压,超负荷使用设备,这一内容属于“三好”中的( )。 A、管好 B、用好 C、修好 D、管好,用好 19. 物体三视图的投影规律是:主左视图( )。 A、长对正 B、高平齐 C、宽相等 D、前后对齐 20. 粗车多线螺纹,分头时比较简便的方法是( )。 A、小滑板刻度分线法 B、交换齿轮分线法 C、利用百分表和量块分线法 D、卡盘爪分线法 21. 在普通车床上以400r/min的速度车一直径为40mm,长400mm的轴,此时采用f=0.5mm/r,ap=4mm,车刀主偏角45°,车一刀需( )分钟。 A、2 B、2.02 C、2.04 D、1

数控车工中级理论模拟试题(含有答案)

数控车工中级鉴定理论考核试卷 考件编号: 姓名: 准考证号:单位: 一、单项选择 1.定位基础的选择原则有()。 A. 尽量使工件定位基准与工序基准不重合 B. 尽量用未加工表面作定位基准 C.应使工件安装稳定在加工过程中因切削力或夹 D. 采用基准统一原则 2.数控车床刀具补偿有( )。 A.刀具半径补偿 B.刀具长度补偿 C. 刀尖半径补偿 D. A,B两者都没有 3.刀具磨损标准,通常按照( )磨损值固定的。 A. 前面 B. 后面 C. 前角 D. 后角 4.数控机床的温度应低于()。 A. 40度 B. 30度 C. 50度 D. 60度 5. 数控机床的核心是()。 A.伺服系统 B. 数控系统 C. 反馈系统 D. 传动系统6. 粗加工时,选定了刀具和切削用量后,有时需要校验( ),以保证加工顺利进行。 A. 刀具的硬度是否足够B.机床功率是否足够 C.刀具的刚度是否足够D.机床床身的刚度 7.开环控制系统用于()样的机床。

A. 经济开环—无检测装置 B. 标准闭环—光栅尺 C. 精密半闭环—回转式 D.加工中心闭环—光栅尺 8.数铣床的基本轴数是()。 A.一个轴 B.二个轴 C.三个轴 D.四个轴 9.计算机的CPU是()的简称。 A.控制器 B.中央处理器 C.运算器 D.软盘存储器 10车床上,刀尖圆弧只有在加工()时才产生加工误差。 A. 端面 B. 圆柱 C. 圆弧 D.台阶轴 11. 数控车床与普通车床相比在结构上差别最大的部件是()。A.主轴箱 B. 床身 C.进给传动 D.刀架 12. 数控系统所规定的最小设定单位就是()。 A. 数控机床的运动精度 B. 机床的加工精度 C. 脉冲当量 D. 数控机床的传动精度 13.辅助功能中与主轴有关的M指令是()。 A.M06 B. 09 C 14.下列G指令中()是非模态指令。 A. G00 B. G01 C. G04 15. 数控机床加工依赖于各种()。 A. 位置数据 B. 模拟量信息 C. 准备功能 D. 数字化信息 16.零件加工"在尺寸链的计算中,关键要正确找出( )。

中级车工考试题及答案

中级车工理论考试题 姓名:岗位:得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一组互相平行的投影线与投影面垂直的投影称为______。 2.零件表面有局部热处理技术要求时,可在______中用文字说明,也可以在______上标注。 3.基准是标注尺寸的______。 4.剖面图有两种:______和______。 5.不断把切削层投入切削的运动,称为______,用______表示。 6.确定刀具几何角度的基准面主要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7.断续切削时,应选择较小的______,从而增加刀尖强度,延长刀具使用寿命。 8.在切削用量三要素中,______对切削力影响最小。 9.精车时,______应取负值。 10.滑板和刀架的保养应拆洗刀架和中小滑板,洗净擦干后重新组装,并调整______的间隙。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零件图样上标注的尺寸,是指室温下的尺寸,因此正确的尺寸是在室温下测得的尺寸。() 2.M1:2表示图形只有实物的1/2大,M2:1表示图形是实物的两倍大。()3.画装配图选择表达方案时,要首先选好主视图。() 4.连接盘零件图,采用全剖视图的方法表达。() 5.精车铸铁材料时,应在车刀的前面磨断屑槽。() 6.切削用量包括背吃刀量、进给量和工件转速。() 7.用高速钢车刀车削时,切屑呈蓝色,这说明切削速度选得正合适。()8.热处理工序的安排对车削工艺影响不大,因此,车工不需要了解。() 9.精度较高的零件,粗磨后安排低温时效以消除应力。() 10.高速车削普通螺纹时,由于车刀的挤压,易使工件胀大,所以车削外螺纹前的工件直径一般比公称直径稍大。() 三、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比例是指图样中图形与其实物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 B.比例是指图样中图形与其实物相应要素的尺寸之比 C.比例是指图样中实物与其图形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 D.比例是指图样中实物与其图形相应要素的尺寸之比 2.某零件工作图M1:5,表明实物比图形大_____倍。 A.10 B.5 C.20 D.6 3.零件图中公差框格中的数字0.006 值为 0.006mm。 A.误差B.公差 C.测量 D.实际误差 4.画螺纹连接图时,剖切面通过螺栓、螺母、垫圈等轴线时,这些零件均按_____绘制。 A.不剖 B.半剖 C.全剖 D.剖面 5.后角刃磨正确的标准麻花钻,其横刃斜角为_____。 A.20°~30° B.30°~45° C.50°~55° D.55°~70° 四、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

《应用写作》期末考试题1

《应用写作》期末考试题 班级:姓名: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5% 1、()是新闻的灵魂和生命,是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 A、真实B、新鲜C、短小D、快捷 2、下面一句话是新闻导语的()。 [附原文] 世纪之交,西藏雪域高原上耸立起了五座水电站。它们犹如五轮灿烂的太阳,伴随着百万藏胞阔步迈向21世纪。 A、叙述式B、描写式C、评论式D、引语式 3、广播稿主要是靠有声语言来影响听(观)众,进行宣传因而具有()。 A、可听性B、时效性C、广泛性D、口语化 4、演讲稿的生命是()。 A、针对性B、鼓动性C、口语化D、新闻性 5、应用写作是从有()开始。 A、文字 B、阶级 C、国家 D、人类 6、应用文最根本的特点是:() A、使用价值的实用性 B、内容的真实性 C、对象的明确性 D、撰写的规范性 E、语言风格的简明、朴实性 7、()写作的第一步,是应用写作的重要环节。 A、确立主题 B、积累材料 C、选择材料 D、安排材料 8、狭义的新闻是指()。 A、消息B、通讯C、特写D、广播稿 9、公文标题中绝对不能省略的是:() A、发文机关 B、事由 C、文种 D、受文机关 10、批复的用途有()个。 A、1 B、2 C、3 D、若干

二、多项选择题:10% 1、新闻的标题常用的形式有:() A、双行标题 B、多行标题 C、三行标题 D、单行标题 2、设计安排演讲稿的高潮方式有:() A、可对事例进行准确分析,提炼精辟观点。 B、可在语言运用上进行加工,使唤之情感化。 C、可运用气势磅礴的排比段和排比句,产生强烈的鼓动力。 D、可通过讲述人物的感人事迹,使听众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3、通讯的种类可分为:() A、人物通讯 B、事件通讯 C、工作通讯 D、概貌通讯 4、应用文的主题应做到:() A、正确 B、鲜明 C、集中 D、创新 5、材料的选择应遵循的原则是:() A、真实 B、切题 C、典型 D、新颖 6、通报的正文内容包括:() A、主要事实 B、事实评析 C、决定和要求 D、经验与教训 8、演讲稿开场白的方式主要有:() A、提问式 B、悬念式 C、揭示主题式 D、警句式 E、故事式 F、引语式 9、函从公文处理程序来看,可以分为:() A、商洽性函 B、询问性函 C、请示性函 D、答复性函 E、发函 F、复函 G、公函 H、便函 10、决定按其内容、作用划分可分为:() A、部署性决定 B、法规性决定 C、重大事项的决定 D、机构人事决定 E、具体工作决定 三、判断题:5%(在正确的后面划“√”,错误的后面划“×)。 1、社会上发生的事就是新闻。() 2、新闻和通讯的表达方式相同。()

应用写作试题和答案

应用写作试题和答案 一、改错题:(课后习题参考答案)教材《应用写作》主编:张建高等教育出版社 下面是一则征稿启事,从格式到内容都有毛病,请按要求修改。 征稿启事为丰富校刊《中学时代》的内容,特征求下列稿件:园丁颂歌,班级新事,学习心得,读书笔记,思想火花和文艺创作等。来稿要求观点鲜明,文字简洁生动,字迹清晰,篇幅以不超过千字为宜。请写明真实姓名和所在班级。祝大家学习进步!《中学时代》编辑部2003年5月4日 启事的名称应写在首行正中。 2、正文中还应交代交稿的地点。 3、祝愿的话应该删去。 4、落款处的单位名称和日期应分两行写在右下方,因此,这则启事中的《中学时代》编辑部或单位名称应写在上行,2003年5月4日或日期应写在下行。 下面是家长会通知,试从格式、内容等方面找出6处不当的地方,并提出修改办法。 通知家长同志:兹定于2003年5月20日下午在我校召开初三年级家长会议,传达今年全省中考改革的要求,同时汇报我们初三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届时请务必到会参加。 此致敬礼×××中学 2003年5月15日 编号不当之处修改办法(1)家长同志顶格写 (2) 5月20日下午在“下午”后加“3点”(加上时间即可)(3)在我校在“我校”后加“阶梯教室”(加出地点即可)(4)传达……要求改“要求”为“(会议)精神”(5)务必到会参加将“参加”删去(删去“到会”也行)(6)敬礼顶格写 倡议书 A、住在学校对门的张大娘是一位狐寡老人,行动很不方便,买粮、挑水、拉煤十分困难。B、为了支持张大娘刻服困难,我们向全班同学倡议:C、发扬雷锋同志助人为乐的思想,立即组织起来,为张大娘买粮、挑水、送煤。D、希望同学们都能勇跃参加这些活动。此致敬礼初三(2)班第一小组2003·3·10 1、 文中有三个错别字是:狐寡、刻服、勇跃,依次改为:孤寡、克服、踊跃。 2、文中有两个病句,从A、B、C、D四处中找出:(只填序号)B、C;应依次改为:为了帮助张大娘克服困难,发扬雷锋同志助人为乐的精神。3、这份倡议书的格式上有两处毛病,请指出:(1)文前应加称谓;(2)不必写“此致敬礼”。 通知亲爱的同学们:为活跃我校课余生活,校团委决定组织一次歌咏比赛活动,请各班文娱委员于明日下午开会,讨论比赛有关事宜。 2003年4月18日 去掉称呼;活跃改为丰富;开会时间要交代具体,如:下午四点;开会地点要交代具体,:在小会议室、在团委书记办公室等;通知时间上方要有上方要有“落款,如:校团委。 根据下面内容代写的一份通知,有五处错误,请改在后面。 1.会议内容:筹备为希望工程献爱心活动。.2.出席对象:学生会干部,各班班长。.3.会议地点:政教处办公室。4.开会时间:5月14日下午5时。 通知:今天下午,在政教处办公室召开学生会干部或各班班长会议,筹备为希望工程献爱心活动,希准时参加。 此致敬礼!政教处 14日下午5时 1、“通知”应该写在第一行正中;“今天下午”应改为“今天下午5时”;“学生会干部或各班”应改为“学生会干部和各班”;“此致敬礼”应该去掉;落款处的“下午5时”应该去掉。 这是一篇不符合写作基本要求的计划。就计划的正文来说,存在的问题有:(P68) 1、前言部分:前一段的工作泛泛而谈;本季度的计划目的和指导思想又不明确;“作下列计划”应改为:“特制定如下计划”。 2、主体部分:一是当前工作任务也不明确;二是没有写出完成计划的具体方法、措施和步骤 3、整份计划泛泛而谈,过于简单。这样的计划是难以实施的,无法指导工作。 中国建设银行××支行第四季度工作计划 今年工作十分繁忙,尤其是第四季度的工作(第四季度都有哪些重点必做工作)。根据第四季度工作内容,作下列计划: 1、开头庸俗,第二句应写为做好第四季度工作,特制定如下计划 2、抽出时间(什么时间,具体到哪一天,用时多少)认真学习十二届三中全会有关基建改革的文件精神。 3、深入单位了解完成工作量的情况和资金支用情况(具体哪些项目),为审查好年终决算打基础。 4、了解建设单位明年的计划安排和完成情况,以便作好明年信贷工作(应该强调做好相关工作计划)。

最新数控车工中级理论知识试卷答案(1)

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 数控车工中级理论知识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依据2005年颁布的《数控车工》国家职业标准命制, 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在试卷标封处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3 一、单项选择题(第1题~第160题。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每题0.5分, 满分80分。) 1.道德和法律是()。 A、互不相干 B、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C、相对矛盾和冲突 D、法律涵盖了道德 2.企业文化的整合功能指的是它在()方面的作用。 A、批评与处罚 B、凝聚人心 C、增强竞争意识 D、自律 3.职业道德与人的事业的关系是()。 A、有职业道德的人一定能够获得事业成功 B、没有职业道德的人不会获得成功 C、事业成功的人往往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 D、缺乏职业道德的人往往更容易获得成功 4.企业诚实守信的内在要求是()。 A、维护企业信誉 B、增加职工福利 C、注重经济效益 D、开展员工培训 5.国家标准的代号为()。 A、JB B、QB C、TB D、GB 6.下列说法中,不符合语言规范具体要求的是()。 A、语感自然 B、用尊称,不用忌语 C、语速适中,不快不慢 D、态度冷淡 7.在工作中要处理好同事间的关系,正确的做法是()。 A、多了解他人的私人生活,才能关心和帮助同事 B、对于难以相处的同事,尽量予以回避 C、对于有缺点的同事,要敢于提出批评 D、对故意诽谤自己的人,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8.金属在断裂前吸收变形能量的能力是钢的()。 A、强度和塑性 B、韧性 C、硬度 D、疲劳强度 9.牌号以字母T开头的碳钢是()。 A、普通碳素结构钢 B、优质碳素结构钢 C、碳素工具钢 D、铸造碳钢 10.下列不属于优质碳素结构钢的牌号为()。 A、45 B、40Mn C、08F D、T7 11.碳素工具钢的牌号由“T+数字”组成,其中数字是以()表示的碳的质量分数。 A、百分数 B、千分数 C、万分数 D、十分数 12.碳素工具钢工艺性能的特点有()。 A、不可冷、热加工成形,加工性能好 B、刃口一般磨得不是很锋利 C、易淬裂 D、耐热性很好13.按断口颜色铸铁可分为的()。 A、灰口铸铁、白口铸铁、麻口铸铁 B、灰口铸铁、白口铸铁、可锻铸铁 C、灰铸铁、球墨铸铁、可锻铸铁 D、普通铸铁、合金铸铁 14.下列材料中抗拉强度最高的是()。 A、HT200 B、HT250 C、HT300 D、HT350 15.黄铜是由()合成。 A、铜和铝 B、铜和硅 C、铜和锌 D、铜和镍

应用写作期末复习题

大学应用写作期末考试试题(A卷,闭卷)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考试时间:2013年1月4日10:30——12:00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应用文语言的特点之一是()。 A.间接性 B.修饰性 C.平实庄重 D.富有文采 2.应用文作为一种实用文体,()是其最重要的特点。 A.真实性 B.实用性 C.规范性 D.简明性 3.应在附注处注明联系人姓名和电话的文种是()。 A.报告 B.请示 C.通知 D.批复 4.《营造校园书香展示学子风采》属于()。 A.公文式标题 B.文章式标题 C.四项式标题 D.论文式标题 5.带有全局性、长远性、方向性的计划应是()。 A.规划 B. 要点 C. 安排 D.方案 6.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寻物启事和招领启事属于()。 A.声明类启事 B.寻找类启事 C.征招类启事 D.周知类启事 7.下列公文用语准确的是()。 A.本区新建三座一千平方米的教学楼 B.谈判双方已就善后事宜达成一致意见 C.此案涉及四个课题组成员 D.十八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均可以参赛 8.《某市广播电视局关于向某市国土局申请划拨建设电视转播台用地的请示》,该标题的主要错误是()。 A.违反报告不得夹带请示的原则 B.违反应协商同意后再发文的规定 C.错误使用文种,应使用函 D.错误使用文种,应使用报告 9.下列不属于公文特点的是()。 A.政治性和权威性 B.体式的规范性 C.实用性和时效性 D.语言的生动性

10.《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在业务上——首都钢铁公司的调查》属于() A.历史情况的调查报告 B.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 C.典型经验的调查报告 D.新生事物的调查报告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应用文不一定要求绝对真实,实话实说,有时可以用艺术手法。(×) 2.为了增加感染力,公文也可以进行描写和抒情。(× ) 3.选用什么文种,要根据制文目的、制发单位的权限和收发文单位之间的行文关系确定。(√ ) 4.申请书不属于行政公文,因此不必像请示一样遵行一文一事的原则,可以一文多事。(× ) 5. 计划的标题可以省掉单位名称,也可以省略计划事由。(√ ) 6.“策划”是现代社会才出现的概念,而且只被运用在经济领域中。(×) 7. 专题活动策划书的主题应该遵循“单一性”原则。(√) 8. 邀请函只适用于商务邀请,所以请柬的使用范围比邀请函更为广泛。(× ) 9.感谢信应写清楚对方做了什么好事,事情有什么好的结果和影响。(√ ) 10.求职信应该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省去不必要的礼节问候,因为不是面谈,没有必要虚伪客套。(×) 三、改错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 请指出以下请柬的错误并修改。 请柬 大家还记得大学时代吗?还记得我们曾共同拥有的温馨往事和纯情岁月吗?时空的拉长并没有使我们的情谊消退,我们是那么热烈地企盼老同学再聚首!

《应用写作》考试试题及答案

应用写作》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 2 分,共 30分。) 1. 企业最权威的行政公文是( B ) 。 A 、命令 B 、决定 C 、通知 D 、议案 2. 报告结尾常见的习惯用语是 ( A ) 。 A “特此报告” B 以上报告,请批复 C 特此汇报,请指示 D 以上意见当否,请批准 3. 新年伊始,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紧锣密鼓地撰写 ( A ) 安排部署当年 度的工作任务。 A 总结 B 批复 C 计划 D 通知 4. 广告语是广告文案写作的艺术化 ( D ) 。 A 材料 B 语言 C 结构 D 主题 5. 会议纪要属于( A )。 A 行政公文 B 事务文书 C 司法文书 D 传播文稿 6. 指令性的公文是指( A )。 A 命令和决定 B 函 C 公告 D 通告 7. 报告中不得夹带( D )事项。 A 转发 B 通知 C 汇报 D 请示 8. “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的公文文种是 10. 下列文种中不属于行政公文的是 ( B ) 11. 答复下级的询问用 ( D ) 。 ?请根据下文回答 12—15 小题。每个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符 合题意选项的字母填写到括号中。 B )。 A. 通知 B. 通报 C. 通告 D. 报告 9. 各级行政机关的行文关系,应根据自的( )和( )确定。 A 职能部门 业务部门 隶属关系 职权范围 C 党政分开的原则 D 领导 被领导关系 A .议案 B .会议记录 c ?公告 D .会议纪要 A .报告 B .复函 C .通告 D .批复

翠湖小区居委会关于申请兴建健身场的请示 街道领导: 为了推动全民健身运动,根据小区居民的迫切愿望,拟在小区活动中心附近增设群 众健身场。因经费不足,拟请街道拨款一百二十五万元用于购置健身器械。 此事关系到小区居民的切身利益,请务必批准。 翠湖小区居委会(章) 二??五年6月1日 12. 该文主送机关的写法(D )。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请示必然有 。答案:批复 A.正确 处领导” C.应改为“街道办事处主任” 13. 该文结尾用语(D )。 A.态度恳切,可以使用 准”即可 C.应改为“以上请示妥否,请批准” 14?你对正文的修改意见有(C )。 A. “拟请街道办事处”应改为“要求街道” 万元” C.应充分论证兴建健身场的理由 改 15.该文成文日期的写法(C )。 A.正确 “二零零三年六月一日” C.应改为“二??三年六月一日”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狭义的新闻专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求职文书可以说是大学毕业生推销自己的. B.应改为“街道办事 D.应写明街道办事处的全称 B.只需写明“请务必批 D.应改为“妥否,请批复” B. “一百二十五万元”应改为“ 125 D.完全符合要求,可以不 B.应改为 D.应改为“ 200 3年6月1日” 。 答案:消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广告

大学英语应用写作期末考试试题

《大学英语应用写作》期末试题 第一套 Part I Writing Basics (30%) Directions:There are 30 incomplete statements in this part. For each statement there are four choices marked a, b, c and d. Choose the best ONE to complete the statement. Then mark the corresponding letter on the Answer Sheet with a single line through the centre. (1x 30=30) 1. While collecting raw materials before writing, we usually use techniques of __________. 1) brainstorming 2) freewriting 3) clustering 4) listing a. 1), 2) and 4) b. 1), 3) and 4) c. 2), 3) and 4) d. 1), 2), 3) and 4) 2. __________ does not contain in the principles of “choice of words”. a. Exactness b. Arbitrariness c. Appropriateness d. Conciseness 3. According to the rules of capitalization, “__________” is correct. a. the Southern part of Pennsylvania b. the fourth of July c. The Last of the Mohicans d. the war of Independence 4. __________ is one rule of the usage of comma. a. Being used to separate items b. Being used in a direct speech c. Being used at the end of a sentence d. Being used to show feeling 5. While making a good sentence, the principles do not contain __________. a. variety b. coherence c. unity d. duality 6. “__________” is a compound sentence. a. Her mother would remind her. b. The rain fell for a week; therefore, every street in the city was flooded. c. Because the rain fell for a week, every street in the city was floode d. d. She wanted to make sure that her mother wasn’t watching. 7.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have a dangling modifier? __________ a. Saying is easy, but doing is difficult. b. After driving for more than 500 miles, John felt very tired. c. Without saying goodbye, the train took her away. d. All of them. 8. __________ is the core sentence of a paragraph.

[必考]车工(中级)模拟考试题库[一遍过]

车工(中级) 1、【判断题】()工件夹紧后,工件的六个自由度都被限制了。(×) 2、【判断题】()主轴轴向窜动会使精车端面平面度超差。(√) 3、【判断题】()只有在EDIT或MDI方式下,才能进行程序的输入操作。(√) 4、【判断题】图样上标注的尺寸,一般应由尺寸界线、尺寸线及其终端和尺寸数字组成。(√) 5、【判断题】()在双重卡盘上适合车削小批量生产的偏心工件。(√) 6、【判断题】刀具的耐用度取决于刀具本身的材料。(√) 7、【判断题】()从业者要遵守国家法纪,但不必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8、【判断题】()螺纹每层加工的轴向起刀点位置可以改变。(×) 9、【判断题】()切削用量包括进给量、背吃刀量和工件转速。(×) 10、【判断题】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值越小,越易加工(×) 11、【判断题】所谓非模态指令指的是在本程序段有效,不能延续到下一段指令。(√)

12、【判断题】()在FANUCOI系统中,G75第二行里的P、Q、R必须以无小数点方式表示。(√) 13、【判断题】普通外螺纹的中径尺寸可用螺纹千分尺和三针测量法测量。(√) 14、【判断题】国家标准规定:形位公差共有14个项目。(√) 15、【判断题】使用千分尺前,应做归零检验。(√) 16、【判断题】()选择刀具几何角度时主要考虑其加工效率。(×) 17、【判断题】()程序原点的偏移值可以经操作面板输入到控制器中。(√) 18、【判断题】()机械制图中标注绘图比例为2:1,表示所绘制图形是放大的图形,其绘制的尺寸是零件实物尺寸的2倍。(√) 19、【判断题】()轴向夹紧夹具可减少薄壁零件的变形。(√) 20、【判断题】()车削较深的槽,割刀主切削刃应该高于刀头的其他部位。(√) 21、【判断题】()尺寸链中封闭环为L0,增环L1为50mm(上偏差+0.08,下偏差0),减环L2为20mm(上偏差0,下偏差-0.08),那么封闭环L0的公差为0.08mm。(×) 22、【判断题】可调支承一般用于形状和尺寸变化较大的已加工表面的定位。(×) 23、【判断题】()在斜床身数控车床上加工外圆左旋螺纹,主轴反转,切削路线应从右向左时,螺纹刀面应朝下安装。(×)

应用写作考试题及答案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应用写作》课程考核要求 说明:本课程考核形式为提交作业,完成后请保存为WORD 2003格式的文档,登陆学习平台提交,并检查和确认提交成功(能够下载,并且内容无误即为提交成功)。 一.作业要求 1.独立完成作业。 2.文稿写作部分,不得抄袭他人作业,如有雷同,将不能得分。 3.选择题答案请标明题号。 二.作业内容 一、单项选择题(10分) 1、标题是如何体现主题或内容的?(D、) A、把标题写成问题 B、标题和主题无关 C、标题和内容无关 D、标题揭示概括主题或内容 2、主题和材料的基本关系是( A ) A、统帅和被统帅 B、被统帅和统帅 C、相互表现 D、相互衬托 3、议论的要素是(D、) A、论据、论证、结论 B、论点、论证和驳论

C、立论、论点、论证 D、论点、论据和论证 4、下列各级标题层次的编号,哪种是正确的(A、) A、一、二、三……,(一)(二)(三)……,1、2、3……,(1)(2)(3)……,1)2)3)……,①②③…… B、(一)(二)(三)……,一、二、三……,1、2、3……,(1)(2)(3)……,1)2)3)……,①②③……第二人称 C、一、二、三……,(一)(二)(三)……,(1)(2)(3)……,1、2、3……,1)2)3)……,①②③……第三人称 D、1、2、3……,、、……,、2.1.1、 5、领导讲话稿中的称谓一般会根据会议性质及与会者身份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代表大会常用的称谓是( C、) A、女士们,先生们 B、同志们 C、各位代表 D、各位领导 6、房山区大件路将进行改扩建施工,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拟发文告知自2006年5月18日起至2006年12月31日止此路段禁止机动车通行在,此文应该使用( B、) A、公告 B、通告 C、通知 D、决定 7、完整的公文标题由( A、)要素构成。

[考点]车工(中级)实操模拟考试题库附答案

车工(中级)实操模拟考试 1、【判断题】()机夹可转位车刀不用刃磨,有利于涂层刀片的推广使用。(√) 2、【判断题】熔断器是起安全保护装置的一种电器。(√) 3、【判断题】()通用夹具定位与夹紧费时,生产率低,故主要适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 4、【判断题】工件因外形或结构因素使装夹不稳定,这时可采用增加工艺撑头的方法来提高工件的装夹刚性。(√) 5、【判断题】()更换相同规格的车刀不需要设置补偿参数。(×) 6、【判断题】微型角铁的结构是整体式,头部做成圆柱体,在圆柱体上加工出角铁平面。(√) 7、【判断题】图样上标注的尺寸,一般应由尺寸界线、尺寸线及其终端和尺寸数字组成。(√) 8、【判断题】()接通电源后,操作工要检查操作面板上的各指示灯是否正常,各按钮、开关是否处于正确位置。(√) 9、【判断题】()千分尺微分筒上均匀刻有100格。(×) 10、【判断题】用高速钢车刀应选择比较大的切削速度。(×)

11、【判断题】工件在夹具中定位时,欠定位和过定位都是不允许的。(√) 12、【判断题】()在FANUCOI系统中,G75第二行里的P、Q、R必须以无小数点方式表示。(√) 13、【判断题】()CAD图形数据转换转换标准是几何建模标准。(×) 14、【判断题】Ry参数对某些表面上不允许出现较深的加工痕迹和小零件的表面质量有实用意义。(√) 15、【判断题】当数控加工程序编制完成后即可进行正式加工。(×) 16、【判断题】()最大极限尺寸与基本尺寸的代数差称为上偏差。(√) 17、【判断题】()选择刀具几何角度时主要考虑其加工效率。(×) 18、【判断题】数控机床重新开机后,一般需先回机床零点。(√) 19、【判断题】圆锥管螺纹的螺纹部分有1:16的锥度。(√) 20、【判断题】()切屑形成的过程实质是金属切削层在刀具作用力的挤压下产生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和剪切滑移的过程。(√) 21、【判断题】()省略一切标注的剖视图,说明它的剖切平面不通过机件的对称平面。(×) 22、【判断题】()在斜床身数控车床上加工外圆左旋螺纹,主轴反转,切削路线应从右向左时,螺纹刀面应朝下安装。(×)

《应用写作》试题及答案

《应用写作》试题(一)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1.相对于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文学作品而言,应用文具有直接 的价值。 2.应用写作的基本要素有两个方面。 3.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应用文常常使用的表达方式主要有。4.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具体的修改方法可用几个字来概括。5.公文的种类,按照行文关系、文件去向,可分为。6.简报的格式总体上可分为几个部分。7.公文的标题一般由部分组成。8.公文的是指从文件中抽象出来,能反映公文主要内容的规范化词汇。 9.请示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需要同时送其他机关的,应当 用形式。 10.《经济合同》第39条规定:“是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后面,对的打√,错的打× ) 1.会议记录和会议纪要一样,也是公文。 2.向上级机关行文,不可以使用通报。 3.每份公文,都必须经过签发这个程序。 4.向上级部门请求指示或批准只能用请示。 5.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 6.写总结不一定要按照完成工作的时间先后顺序来写。 7.调查报告可以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供领导决策参考。 8.在汇报工作、提出建议的工作报告中,可以随带写请示的事项。 9.用电报发出的公文不以负责人签发的日期为准,而是以发出日期为准。10.联合行文,要标明各机关的发文字号。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在空白处上写选项英文字母即可) 1. 应用写作形式方面的基本要素一般由组成。 A 主旨、材料、结构、表达方式 B 结构、语言、表达方式、文面 C 文面、结构、材料、表达方式 2.《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国发[2000]23号)第二章规定,行政机关的公文种类主要有种。

中级车工考试题及答案

中级车工理论考试题 姓名:岗位: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一组互相平行的投影线与投影面垂直的投影称为__________ 。 2.零件表面有局部热处理技术要求时, 可在 ______ 中用文字说明,也可以在 _______ 上标注。 3.____________________ 基准是标注尺寸的。 4.__________________ 剖面图有两种:和。 5?不断把切削层投入切削的运动,称为_________ ,用______ 表示。 6.确定刀具几何角度的基准面主要有_________ 、_______ 和_____。 7?断续切削时,应选择较小的_________ ,从而增加刀尖强度,延长刀具使用寿命。 8在切削用量三要素中,__________ 对切削力影响最小。 9?精车时, _______ 应取负值。 10.滑板和刀架的保养应拆洗刀架和中小滑板,洗净擦干后重新组装,并调整_________ 的间隙。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零件图样上标注的尺寸,是指室温下的尺寸,因此正确的尺寸是在室温下测得的尺寸。 () 2.M1: 2表示图形只有实物的1/2大,M2 1表示图形是实物的两倍大。() 3?画装配图选择表达方案时,要首先选好主视图。() 4?连接盘零件图,采用全剖视图的方法表达。() 5?精车铸铁材料时,应在车刀的前面磨断屑槽。() 6.切削用量包括背吃刀量、进给量和工件转速。() 7?用高速钢车刀车削时,切屑呈蓝色,这说明切削速度选得正合适。() 8热处理工序的安排对车削工艺影响不大,因此,车工不需要了解。() 9?精度较高的零件,粗磨后安排低温时效以消除应力。() 10.高速车削普通螺纹时,由于车刀的挤压,易使工件胀大,所以车削外螺纹前的 得分: 工件直径一般比公称直径稍大。() 三、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比例是指图样中图形与其实物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 B.比例是指图样中图形与其实物相应要素的尺寸之比 C.比例是指图样中实物与其图形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 D.比例是指图样中实物与其图形相应要素的尺寸之比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零件工作图M1: 5,表明实物比图形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倍。 A. 10 B. 5 C. 20 D. 6 3 .零件图中公差框格中的数字0.006 表示圆跳动的------ ------ 1____ 值为 0.006mmt A.误差 B.公差C .测量D.实际误差 4.画螺纹连接图时,剖切面通过螺栓、螺母、垫圈等轴线时,这些零件均按_________ 绘制。 A.不剖B .半剖C .全剖D .剖面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角刃磨正确的标准麻花钻,其横刃斜角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 20°?30° B . 30°?45° C . 50°?55° D. 55°?70° 四、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零件图时,应首先读标题栏,从标题栏中可以了解到零件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精选)《应用写作》期末考试基础知识复习题

《应用写作》期末考试基础知识复习题 1.应用文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实用性。 2.应用文的体式和结构包括哪些内容?----用纸、格式、书写方法、装订方法等。 3.应用写作的基本要素包括哪两个方面?----内容和形式。 4.应用写作的内容由什么构成?----主旨和材料。 5.应用写作的形式由什么构成?----结构、语言、表达方式和文面。 6.应用文主旨的表达涉及哪些因素?----写作思路、语言、逻辑等。 7.对应用文主旨有什么要求?----一要正确,言之有理;二要明确。 8.在应用写作过程中,材料工作要抓好哪些环节?-----搜集材料,分析材料,选择材料,使用材料。 9.什么是典型材料?-----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强大的说服力的材料。10.应用文的结构包括哪些部分?----开头和结尾,过渡和照应,层次和段落。 11.层次和段落的区别是什么?----层次是主旨的表现次序,它体现内容相互间的逻辑联系;段落是从形式方面着眼的,以另起一行空两格为标志。 12.什么是过渡?什么是照应?----过渡指文章层次或段落之间表示衔接转换的结构形式;照应指文章前后内容的关照呼应。 13.应用文语言的特点是什么?----庄重得体、朴实平易、准确规范、言简意赅 14.应用文的语言与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应用文的语言自然朴实,通俗易懂,不堆砌辞藻。叙事概括,直接,不用曲笔、夸张等修辞手法。 15.什么是模糊语言?----一种外延不确定的、表意上比较含糊、在运用上具有弹性的词语。16.在公文中,常用的介词有哪些?----为、根据、本着、遵照、关于、对于、除了等。 17.怎样做可以使应用文的语言准确无误?-----第一,要合乎语法规范,不写病句;第二,要符合逻辑,合情合理。 18.公文写作中为什么常常使用单音节词?-----单音节词可以使得公文更庄重,更简练。19.简缩词组有哪些类型?----数字概括式、分合式、缩合式。 20.应用文常用的表达方式有哪些?---叙述、议论、说明 21.论文写作中,常用的论证方法有哪些?----举例法、分析法、引证法、对比法、类比法等。22.在应用文中,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些?----定义法、表述法、分类法、比较法、数字法、图表法等。 23.应用文的结构序数是如何标注的?-----第一层次,大“一、二三”;第二层次,加圆括号的大“一、二、三”;第三层次,小“1、2、3”;第四层次,加圆括号的小“1、2、3”。24.常用标点符号有多少种?-----16种,包括7种点号,9种标号。 25.常见的修改方法可用哪几个字概括?-----4个字:增、删、改、调。 26.什么是公文?----公文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27.拟写公文和文学创作在署名时有什么不同?----公文署名是法定作者,即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职权及承担义务的组织;文学创作的署名是创作者本人,文责自负。 28.收发公文要履行什么程序?----要履行办理程序,包括收文办理程序和发文办理程序。29.发文办理程序包括哪些环节?----包括草拟、审核、签发、复核、缮印、校对、用印、登记、分发等环节。 30.公文的种类有多少种?----13种。 31.什么是决定?---决定是国家行政机关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作出安排时具有决策性与规定性的公文。

应用写作考试试题及答案

《应用写作》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企业最权威的行政公文是( B )。 A、命令 B、决定 C、通知 D、议案 2.报告结尾常见的习惯用语是( A )。 A“特此报告” B以上报告,请批复 C 特此汇报,请指示 D以上意见当否,请批准 3.新年伊始,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紧锣密鼓地撰写( A )安排部署当年度的工作任务。 A总结 B批复 C计划 D通知 4.广告语是广告文案写作的艺术化( D ) 。 A材料 B语言 C结构 D主题 5.会议纪要属于( A )。 A 行政公文 B 事务文书 C 司法文书 D 传播文稿 6.指令性的公文是指(A)。 A命令和决定 B 函 C公告 D通告 7.报告中不得夹带( D )事项。 A转发 B通知 C汇报 D请示 8.“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的公文文种是( B )。 A.通知 B.通报 C.通告 D.报告 9.各级行政机关的行文关系,应根据自的( B )和()确定。 A 职能部门业务部门 B 隶属关系职权范围 C 党政分开的原则 D 领导被领导关系 10.下列文种中不属于行政公文的是( B )。 A.议案 B.会议记录 C.公告 D.会议纪要 11.答复下级的询问用( D )。 A .报告 B .复函 C .通告 D .批复 ●请根据下文回答12—15小题。每个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符合题意选项的字母填写到括号中。 翠湖小区居委会关于申请兴建健身场的请示 街道领导: 为了推动全民健身运动,根据小区居民的迫切愿望,拟在小区活动中心附近增设群众健身场。因经费不足,拟请街道拨款一百二十五万元用于购置健身器械。此事关系到小区居民的切身利益,请务必批准。 翠湖小区居委会(章) 二〇〇五年6月1日 12.该文主送机关的写法( D )。 A.正确 B.应改为“街道办事处领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