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地域文化

合集下载

《地域文化》课件

《地域文化》课件
发展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地域文化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在保 持本土特色的基础上,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以适应时代的变化和满足人们的 需求。
02
中国地域文化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华北地区
总结词
华北地区是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拥有悠久的历史和 丰富的文化遗产。
详细描述
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和内蒙古自治区,这 些地区拥有众多的古迹和文化遗产,如故宫、颐和园、长城 等,同时还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和传统手工艺,如京剧、剪纸 、泥人等。
华东地区
总结词
华东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拥有美丽的海滨风光和丰富的水乡文化 。
详细描述
华东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和福建省等地区,这些地区拥有许多著名 的旅游景点和文化遗产,如外滩、西湖、黄山等,同时还有独特的海滨文化和传 统手工艺,如海派剪纸、苏绣等。
《地域文化》ppt课件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 地域文化概述 • 中国地域文化 • 地域文化的形成因素 • 地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目录
CONTENTS
01
地域文化概述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定义与特点
华南地区
总结词
华南地区是中国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代表,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民俗文化。
详细描述
华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岛等地区,这些地区拥有许多著名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 ,如珠江夜游、桂林山水等,同时还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和传统手工艺,如广东舞狮、广西壮族的歌圩 等。

中国地域文化1

中国地域文化1
看图识美食
刀削面—山西 切糕—新疆
麻辣火锅-四川 竹筒粽子—云南
专题27
中国
地域文化
目 录
中国地域文化
01 中国地域文化区
中国地域文化区的名称、分布及特点 不同文化区的景观
02 中国地域文化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中国地域 文化区
新疆荒漠-绿洲文化 内蒙古草原文化
东北黑土文化
青藏高原文 化
黄土 华北平原文化 高原文化
华 北 平 汉族 原文化
代表性的文化现象和事物
饮食
民居建筑
服饰
面食
四合院
棉布
江 南 水 汉族 乡文化
米食
白墙黑瓦
丝绸
文艺风俗
地理环境
气候地形
农业生产
京剧 评弹
温带季风气候, 农 业 以 生 产
典型植被落叶阔 小 麦 , 棉 花
叶林
和苹果、梨
等为主
亚热带季风气候, 农 业 以 种 植
地形以平原、丘 水 稻 、 橘 、地域范围Fra bibliotek自然环境 农业生产
居民 服饰 饮食 传统民居 文艺、风俗
东北黑土文化
渔猎 农耕
• 服饰
• 建筑 泥草房
• 艺术 二人转
-相声
火炕
华北平原文化
• 饮食
• 建筑
• 建筑
四合院
白墙黑瓦 京剧
江南水乡文化
• 建筑

• 饮食
• 服饰 白墙黑瓦
• 艺术
评弹
华南沿海文化
中国地 域 文 化 民族 区
地域黑 文化歧视
理解与尊重
文化多样性是世界文化的宝贵财富,每种文化的形成都有其特定的环境条件和历史因 素影响,历史上的不同时期存在过璀璨的各种文明。保护文化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未 来的可能性,上海的“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就是 上海这座城市发展最宝贵的财富。

中国文化的多样性与特色

中国文化的多样性与特色

中国文化的多样性与特色在中国这样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度中,文化多样性与特色是其独一无二的文化魅力所在。

从地域文化、传统节庆、建筑艺术、饮食文化、戏曲表演等方面,中国的文化都有着自己的独特风貌。

接下来,将分别从以上几个方面探讨中国文化的多样性与特色。

一、地域文化中国是一个大国,不同的地域文化有着各自不同的特色。

比如,广东便是著名的“千年商都”,香港地道的“港味”美食在全球都有一席之地;而湖南则是非常著名的“麻辣”美食之乡,过去,湖南旅游城市张家界的石林景区也曾让人们惊叹不已。

在传说中是“盛世瑰宝”的杭州城区,则以美丽的西湖闻名于世。

同时,还有丽江古城、西安大雁塔、黄山、桂林等地方都是地域文化和传统风情的代表。

这些不同的地域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国的独特性和多样性。

二、传统节庆中国有着丰富的传统节庆文化,每个节日都有自己特定的庆祝方式,也定会带有浓浓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

比如,过去每逢新年,中国家家户户都会贴春联、剪窗花、赏花灯,这些都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此外,中秋节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节庆,赏月、吃月饼、赏桂花等活动也是其中的重要环节。

这些传统节庆不仅让中国人来弘扬传统文化,也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

三、建筑艺术中国的建筑艺术源远流长,有着古老、独特的建筑文化和艺术特色。

诸如世界文化遗产紫禁城、长城、秦始皇陵兵马俑等建筑都充分体现了中国建筑艺术的精髓。

此外,传统园林艺术和建筑也是中国的建筑文化的重要部分,中国的园林艺术以造园取胜,尤其是苏州园林艺术更是国内外无数游客的必游之处。

四、饮食文化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已有数千年历史,其中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食品文化。

不同地区所具有的特色菜系、调味方式等也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特色。

比如,四川就是以麻辣火锅和川菜的独特风味享誉中外;南京则以烤鸭、鸭血粉丝汤而闻名;广东则是以烤乳鸽、清蒸鲈鱼、烧鹅等菜品为主,而其他地方如北京、上海也都有着自己的特色美食。

五大地域文化

五大地域文化

五大地域文化一、齐鲁文化:齐鲁文化是齐文化和鲁文化的全称,也就是现在山东省地域内的文化。

现代的山东省,先秦时代,是齐国和鲁国两个国家的地域,汉代以后统一为山东。

齐鲁文化是我国最繁荣的文化,春秋时的鲁国,产生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系统,而东临海滨的齐国却吸收了当地的土著文化(东夷文化),两种古老的文化存在差异。

相对地说,齐文化尚功利,鲁文化尚伦理;齐文化讲求革新,鲁文化尊重传统。

汉代以后实现了文化融合。

二、巴蜀文化:巴蜀文化是指以四川盆地为中心,兼及周边风俗略同的地区。

它的腹心地区大致与今天的四川省和重庆市的区域相同。

它西部毗连西藏和云南、贵州;西北部与青海相接,北部与陕西、甘肃为邻,东连湖北、湖南。

巴蜀文化以农耕文化、茶文化、蜀汉文化、戏剧文化、雕版文化等为主要内容。

雕版,古书上有“宋时蜀刻甲天下”的记载;茶,《神农本草》这本书中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解之”,四川的盖碗茶小有名气。

三、荆楚文化:荆楚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主要是今湖北、湖南一带地域,又特别是湖北。

荆楚文化有八大特点:一是炎帝的神农文化;二楚国的历史文化,如青铜铸造、丝织刺锈,还有哲学、辞赋(楚辞)、音乐、舞蹈等;三是秦汉文化,如赤壁赋、隆中对等;四是清江巴土文化,如土家人的婚丧习俗、歌舞曲艺、饮食服饰、建筑交通等独居一格;五是名山古寺文化。

湖北的名山古寺众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名山古寺文化的资源。

如武当山是道教名山。

六是长江三峡文化,长江的巫峡、瞿塘峡、西陵峡是中国最壮观的峡谷,也是世界最著名的峡谷之一,还是举世闻名的水电能源基地。

七是江城武汉文化。

武汉是中国中部唯一的副省级城市,华中地区最大的大都市和中心城市,长江中下游特大城市,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及长江最长的支流汉河(汉水)横贯市区,将武汉一分为三,形成武昌、汉口、汉阳。

八是现代革命文化。

辛亥革命的武昌起义,近代的“二·七”大罢工,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等活动都发生在这里。

中国的地域文化_葛剑雄

中国的地域文化_葛剑雄

中国的地域文化葛剑雄①(复旦大学上海200433)内容提要:地域文化其实就是最能够体现一个空间范围内有特点的文化类型,它表现在方言、饮食、民居、婚丧节庆、民间信仰等方面,它产生的原因是地理环境、移民、政治权力和行政区划、民族、宗教以及外来文化。

地域文化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生命力。

地域文化的研究与发展有利于保存和延续中国传统文化。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交通运输的改善,人口流动的加快,信息手段的进步,一部分地域文化将不可避免的会消失,而地域文化越来越趋同也是不可避免要发生的。

以往对地域文化大多属于消极保护,如今只有积极的去做好保护工作,才能避免完全灭绝。

把我们凡是能够保存的古代遗存尽可能的保存下来,不是为了我们今后能够再回到古代,而是让我们能够欣赏、怀念、追忆我们的古代文明。

关键词:中国地域文化特点形成原因中图分类号:G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705(2012)02-7-11讲地域文化,首先要弄清什么是地域文化,地域文化其实就是最能够体现一个空间范围内有特点的文化类型。

它有一个前提必须是和其他周围区域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如果这是某一个地域文化,但是它跟旁边的地方或其他地域并没有明显的差异,划分就没有什么意义。

既然要划分,这个空间叫做某种文化,那它必定跟周边至少有一点明显的差别。

例如有些地方吃辣,它周围也吃辣,这就没有什么区别了,不如把周边区域也划分在一起。

所以我们对地域文化不能简单化,应该讲明它是最能够体现这一范围特点的。

对于这种现象其实我们的祖先早就注意到了,古语云: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意思就是说,你走出一百里就会发现风就会变;如果再走到一千里以外,那里俗都变了。

风俗就是这样来的。

什么叫风,什么叫俗。

“风”是一种流行,它是一种时尚。

“风”是经常变化的,它不断的更新,所以等走到一百里之外发现这种时尚又变成另一种,它是不够稳定的。

当然在古代一百里恐怕一天走不到,这个范围就比较大了一点。

中国文化地理

中国文化地理

中国文化地理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国家。

其广袤的土地上孕育着多样的地域文化,这些文化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中国独特的文化地理面貌。

本文将从中国北方、南方、西方和东方四个方向入手,探讨中国文化地理的不同特色。

一、中国北方中国北方地区几乎全境属于黄土高原和河北平原,气候寒冷干燥。

这里的文化地理特点主要体现在它丰富多样的民间艺术表现形式上。

例如,山西曲艺以其幽默风趣的表演形式而闻名于世,在这片土地上培育了许多优秀艺术家和喜剧演员。

而河北、河南等地则有丰富的京剧表演传统,京剧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中国南方中国南方地区多属亚热带和热带气候,常年温暖潮湿,水资源丰富。

这里的文化地理特点主要表现在其独特的饮食文化和水乡特色。

例如,广东潮汕地区的烧腊美食、福建闽南的海鲜饮食文化,都受到了地理环境的影响。

而江南水乡,如杭州西湖、苏州园林等地,又以其诗意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人文氛围吸引了无数游客。

三、中国西方中国西部地区包括西南、西北和青藏高原等地,这里的地理条件十分恶劣,大多数地区是高寒的山地和戈壁草原。

西部地区的文化地理特点主要体现在其多民族的特色和宗教信仰。

例如,西藏作为中国的宗教中心,佛教文化深植人心;新疆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多样的民族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

四、中国东方中国东方地区主要包括长江流域、华北平原和东北地区等。

这里的文化地理特点主要体现在其丰富的历史遗迹和工艺品。

例如,江南地区以其历史名城如南京、苏州等闻名于世,古建筑、园林、文化艺术繁荣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

与此同时,东北地区的民间工艺品,如陶瓷、刺绣等也各具风味。

总结起来,中国的文化地理是一幅多彩多姿的画卷,不同的地域构成了不同的文化特色。

中国的文化地理既是历史的积淀,也是地理环境的塑造。

这种独特的地理文化现象既受到中国古代文明历史的影响,也受到地理环境的戏剧性变化的影响。

正是这种独到的地理文明交融,使得中国的文化地理成为举世瞩目的瑰宝。

南北分明的地域文化

南北分明的地域文化

南北分明的地域文化南北分明的地域文化是指在中国地域范围内南方和北方的文化差异。

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饮食、服饰、建筑和方言上,更体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心理特征上。

南北分明的地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具体呈现。

下文将从南北方饮食、服饰、建筑和方言几个方面来探讨南北分明的地域文化。

一、饮食文化南北方在饮食方面的差异是最为明显的。

南方地区的人们较为偏好甜食,他们喜欢以米饭、面食为主食,擅长用酱油和糖调制食物,喜欢烹饪时多采用煮、炖、蒸等烹饪方式。

而北方地区的人们偏好咸食,他们以面食为主食,善于用醋和辣椒调制食物,喜欢烹饪时采用炒、煎、烧烤等烹饪方式。

南北方在食材上也有着很大的差异。

南方以水稻、鱼虾、水果为主要食材,热带气候和充沛的降水使得南方拥有着丰富的鱼虾水产资源和热带水果。

而北方以小麦、牛羊肉、大豆为主要食材,大陆性气候和干旱的气候条件使得北方适合种植小麦和黄豆以及饲养牛羊。

二、服饰文化南北方的服饰文化也有着较大的差异。

南方的服饰多以轻薄、色彩艳丽为主,图案多以花草鸟虫等自然图案为主,注重衣服的舒适度和透气性。

而北方的服饰多以厚实、深色为主,图案多以龙凤、云纹等吉祥图案为主,注重衣服的保暖和耐磨程度。

南北方的传统服饰也有很大的差异,南方的传统服饰多为汉服、旗袍等,色彩明快、宽松透气;而北方的传统服饰多为袍裤、褂子等,色彩深沉、宽袖长裤。

三、建筑文化在建筑方面,南北方的差异体现在建筑风格、材料和结构上。

南方的建筑多以木结构、小坡屋顶为主,多为吊脚楼、过街楼等风格,适应了南方的多雨气候。

而北方的建筑多以砖石结构、大坡屋顶为主,多为四合院、城楼等风格,适应了北方的干旱气候。

南北方的庭院设计也有着较大的差异。

南方的庭院多为绿竹蔽日、游鱼荡漾,讲究的是清幽和静谧;而北方的庭院多为红墙黛瓦、飞檐翘角,讲究的是雄伟和壮丽。

四、方言文化南北方的方言差异也是南北分明的地域文化的重要表现之一。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地域文化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地域文化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地域文化一、引言地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科学,涉及到了人类与地球环境的相互关系。

地理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是指由某一地域内特定的群体所创造和继承的、具有独特特征的文化现象和文化遗产。

在高中地理必修一中,我们将学习到各个地理分册中的知识点地域文化。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地域文化进行介绍和解读。

二、中国的地域文化1. 北京的地域文化北京是中国首都,也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城市。

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北京的地域文化对中国乃至世界都有重要影响。

北京的地域文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历史遗迹:北京拥有世界闻名的故宫、天安门、颐和园等历史遗迹,这些遗迹见证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传统艺术:京剧、古曲、国画等传统艺术形式在北京得到了长期的传承和发展,成为了北京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饮食文化:北京烤鸭、老北京豆汁、糖葫芦等美食代表了北京的饮食文化,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 上海的地域文化上海是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国际大都市,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代表之一。

上海的地域文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滩头文化:上海位于长江口,滩头文化是上海独有的文化现象,体现了上海人民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精神。

•建筑风格:上海的外滩、豫园、上海中心大厦等建筑代表了上海的建筑风格,融合了中西文化,充满了现代气息。

•电影文化:上海曾是中国电影的摇篮,代表作品有《神女》、《聂耳》等,上海的电影文化对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世界的地域文化1. 印度的地域文化印度是拥有众多文化多样性的国家之一,其地域文化非常丰富多样。

印度的地域文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宗教文化:印度是佛教、印度教、锡克教等宗教的发源地之一,宗教在印度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音乐舞蹈:印度的音乐和舞蹈具有独特的风格,例如印度古典舞蹈和印度音乐等,被世界各地广泛传播和接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地域文化
中国幅员辽阔,存在着形形色色的各类地域文化,所谓:“百里不同音,千里不同俗。

”—《史记》。

一、地域文化:
1、方言:不同地域方言不同,甚至同一个地域中口音又各异,我国汉民族虽然文字是统一的,但各地口音绝对不一致,就说我们东北,沈长哈大四个城市就不一样,一听就能听出来,而同是沈阳人,说话口音也不一样。

南方方言就更复杂了,上海、苏州、南京、扬州很近,却互相听不懂。

2、饮食:如南甜北咸西辣,中国各地饮食绝对不一样,我在江苏一带生活了一年,那边的饮食几乎洋样菜都放糖,连麻辣豆腐都放,吃几口就腻住了,上饭店吃饭得先告诉别加糖。

3、信仰:中国宗教信仰非常淡薄,但民间信仰非常盛行。

但各地信仰绝对不同,如有蝗灾的地方盛行供刘猛将军,丝绸之乡供蚕丝娘娘,南方供奉妈祖。

4、民居:如陕西住窑洞、北京为四合院,上海为石库门,南方有住竹楼的。

二、地域文化形成原因
1、自然地理环境:古代交通不便,无机械化设施,便形成了条块分割的地域,形成了众多的地域文化,这是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古代为了消除这种地域差别,统治者曾经做了努力,如元朝统治者将陕西秦岭以南的汉中划给陕西,清朝统治者将明朝的首都特区纵向划分为安徽、江苏两省。

这些省都有着不同地域文化的组成,但这些地域时至今日仍然分界明显,如陕南的汉中绝对跟陕北不一样,汉中更接近四川等南方地区。

同样苏北与苏南、皖北与皖南无论经济文化简直相差太大了。

同样饮食、信仰、民居等项与自然地理环境息息相关,如陕西缺乏木材,黄土层厚,适宜住窑洞,沿海地区地表潮湿,只能高搭底座。

汉武帝时曾让福建人移民至江淮一带种植水稻,成功了,后又移民一批至黄河一带,就无功而返。

同样的,南宋高宗赵构定都临安后,曾下令杭州一带种植小麦,也未成功。

可见自然地理环境对地域文化的重大影响。

2、移民:我国历史上有多次民族大融合的过程,但对现代有影响的主要有以下几项:
湖广填四川:经过明末战乱,四川所剩人口不多,因此清朝统治者实行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这样湖广一带大量移民拥入四川,而湖广还有部分移民是更早期从江西移民过去的。

山西洪洞移民:所谓民谣:”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问我祖地在何方,山西洪洞老鹳窝。

”这部分人主要分布在华北一带。

闯关东:清末,沙俄从东北及西北侵入我国,清政府被迫割让300万平方公里土地,为了巩固边防,这时清政府解除了禁关令,大量山东移民涌入关东,因此东北人大部分是山东人的后裔。

我的父母也是山东人,不过他们是建国后因生活所迫闯关东的,那时应该是山东人进入东北的第二次高潮。

因此东北的许多风俗是跟山东人十分接近的,
下面再说几个移民城市:
南京:南京人大部分是河南移民,是在太平天国时期因战乱引起的移民,因此建国后为了采集河南民歌竟然要到南京周围寻找。

上海:上海土著只占总人口的20%,主要是有苏南、浙北的移民组成的,近代还
有各国的移民,包括西方列强、二战时期的犹太人以及少量的其它移民,因此上海方言中掺杂了苏浙一带的方言。

天津:天津非移民占总人口的40%,他的前身为天津卫。

是海防城市,驻军主要是由江淮人组成的,天津的移民主要从河北移民过来的,还有其它少量的山东人,因此天津的方言基本未变。

3、政治因素:
如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孝文帝的迁都洛阳。

南宋赵构迁都临安,偏安一隅,苟且偷生。

当时的高层统治者皆为北方人,杭州作为首都,为了与统治者沟通,当地人民只能开始学习北方语言,因此至今杭州人说话带有河南味,与周围其它城市截然不同。

建国后我国推广普通话,现在到各地大家沟通已经不是什么费劲的事,最起码大家也会说方言普通话了,同样台湾蒋氏父子也积极推广国语,因此你看台湾那些明星普通话都讲得挺好。

这也是政治因素对地域文化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