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9(有机化学)

合集下载

2017-2019年高考化学真题专题分类汇编 专题1 化学与科技、社会、生活、环境 汇编( 解析版)

2017-2019年高考化学真题专题分类汇编 专题1 化学与科技、社会、生活、环境  汇编( 解析版)

专题一化学与科技、社会、生活、环境(解析版)1.【2019 北京】下列我国科研成果所涉及材料中,主要成分为同主族元素形成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A.4.03米大口径碳化硅反射镜B.2022年冬奥会聚氨酯速滑服C.能屏蔽电磁波的碳包覆银纳米线D.“玉兔二号”钛合金筛网轮A. AB. BC. CD. D【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分(B选项为有机物,其他均为无机物),金属材料与非金属材料的区分。

同时穿插考查了元素周期表中同主族的概念。

A.碳化硅(SiC)是由碳元素和硅元素组成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且碳元素与硅元素均位于元素周期表第IVA族,故A符合题意;B.聚氨酯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B不符合题意;C.碳包覆银纳米材料中银为金属元素,故C不符合题意;D.钛合金为含有金属钛元素的合金,故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本题应选A。

2.【2018 北京】下列我国科技成果所涉及物质的应用中,发生的不是..化学变化的是A.甲醇低温所制氢气用于新能源汽车B.氘、氚用作“人造太阳”核聚变燃料C.偏二甲肼用作发射“天宫二号”的火箭燃料D.开采可燃冰,将其作为能源使用A. AB. BC. CD. D 【答案】B【解析】A.甲醇低温制氢气时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属于化学变化;B.氘、氚用作“人造太阳”核聚变燃料是核反应问题,不属于化学变化;C.偏二甲肼用作发射“天宫二号”的火箭燃料时与N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O2、 N2和 H2O,放出大量的热,反应方程式为:因此属于化学变化;D.可燃冰是甲烷的结晶水合物,,其作为能源使用时发生化学变化。

3.【2017北京卷6】古丝绸之路贸易中的下列商品,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A.瓷器B.丝绸C.茶叶D.中草药【答案】A【解析】A.瓷器是硅酸盐产品,主要成分是无机物;B、C、D中丝绸、茶叶、中草药的主要成分都是有机物。

故答案选A。

4.【2016北京卷】我国科技创新成果斐然,下列成果中获得诺贝尔奖的是A.徐光宪建立稀土串级萃取理论B.屠呦呦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C.闵恩泽研发重油裂解催化剂D.侯德榜联合制碱法【答案】B【解析】2015年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抗疟疾新药青蒿素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答案选B。

有机化学课件--羧酸

有机化学课件--羧酸

根据羧基所连烃基分类
一元羧酸 二元羧酸
2019/1/18
有机化学课件
第一节
一、命名
羧酸的命名、物理性质
1.俗名
许多羧酸从自然界得到的,因此常根据其来源命 名 HCO2H 蚁酸 CH3(CH2)14CO2H 棕榈酸
CH3(CH2)10CO2H 月桂酸 CH3(CH2)16CO2H 硬脂酸
2019/1/18 有机化学课件
RH + CO2
较困难、产率低
O C ONa + NaOH
CH3
CaO
CH4 + Na2CO3
2019/1/18
有机化学课件
脱羧可以几种不同的方式进行 1) 通过碳负离子历程进行的脱羧
当羧基上连有-NO2 -CN -X -C6H5 等吸电子基时,脱羧通过碳负离子 历程进行。
O
Cl3C—C—OH
O C
RCNH2
PhCOOH + PhNH2
PhCONHPh (84%)
CH3CON(CH3)2
CH3COOH + (CH3)2NH
DCC/THF 0C
o
2019/1/18
有机化学课件
4 . 成酸酐
羧酸加热失水。脱水剂:醋酸酐或P2O5等。
O R R C C O OH OH
P2O5
O R R C C O + H2O O
2. 系统命名法
1)脂肪族羧酸:选含羧基的最长连续碳链为主链,从羧 基碳原子开始编号,根据主链上碳原子的数目称为某酸, 以此作为母体,然后在母体名称前面加上取代基的名称和 位置。 2)含碳环的羧酸:将碳环作为取代基命名。 A. 母体为芳烃(或脂环烃)名称+甲酸. B. 羧基与侧链相连:母体为脂肪酸

2017-2018年高二化学·选修有机化学基础(鲁科版)习题:第2章第1节有机化学反应类型 Word版含解析

2017-2018年高二化学·选修有机化学基础(鲁科版)习题:第2章第1节有机化学反应类型 Word版含解析

第2章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烃的衍生物第1节有机化学反应类型1.烷烃是烯烃R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后的产物,则R可能的结构简试有()A.4种B.5种C.6种D.7种解析:用还原法考虑。

烷烃是烯烃加氢后的产物,即烷烃中可以减氢的相邻两个碳原子可能原来是烯烃双键的位置。

只要烷烃中C—C键两端都有氢原子就可以减氢。

题中—C2H5易被忽略,而且相同位置的不要重复计算。

答案:C2.取代反应是有机化学中一类重要的反应,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A.丙烷与氯气在光照的条件下生成氯丙烷的反应B.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生成溴乙烷的反应C.乙烯与水生成乙醇的反应D.乙烯自身生成聚乙烯的反应解析:B项,反应为CH2===CH2+Br2―→CH2Br—CH2Br,加成反应;C 项,CH 2===CH 2+H —OH ――→催化剂CH 3CH 2OH ,加成反应;D 项,乙烯生成聚乙烯是加聚反应。

答案:A3.某学生将氯乙烷与NaOH 溶液共热几分钟后,冷却,滴入AgNO 3溶液,最终未得到白色沉淀,其主要原因是( )A .加热时间太短B .不应冷却后再加入AgNO 3溶液C .加AgNO 3溶液前未用稀HNO 3酸化D .反应后的溶液中不存在Cl -答案:C4.下列物质分别与NaOH 的醇溶液共热后,能发生消去反应,且生成的有机物不存在同分异构体的是( )解析:发生消去反应的卤代烃在结构上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与卤素原子相连的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上必须带有氢原子。

A 项中的邻位碳原子上不带氢原子,C 项中无邻位碳原子,故A 、C 两项均不能发生消去反应;D 项消去后可得到两种烯烃:CH 2===CHCH 2CH 3和CH3CH===CHCH3;B项消去后只得到答案:B5.根据下面的有机物合成路线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A、B、C的结构简式: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各步反应类型: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年高考(2017-2019)化学真题分项版解析——专题15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原卷版)

三年高考(2017-2019)化学真题分项版解析——专题15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原卷版)

专题15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1.[2019新课标Ⅰ]水煤气变换[CO(g)+H 2O(g)=CO 2(g)+H 2(g)]是重要的化工过程,主要用于合成氨、制氢以及合成气加工等工业领域中。

回答下列问题:(1)Shibata 曾做过下列实验:①使纯H 2缓慢地通过处于721 ℃下的过量氧化钴CoO(s),氧化钴部分被还原为金属钴Co(s),平衡后气体中H 2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250。

②在同一温度下用CO 还原CoO(s),平衡后气体中CO 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192。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判断,还原CoO(s)为Co(s)的倾向是CO_________H 2(填“大于”或“小于”)。

(2)721 ℃时,在密闭容器中将等物质的量的CO(g)和H 2O(g)混合,采用适当的催化剂进行反应,则平衡时体系中H 2的物质的量分数为_________(填标号)。

A .<0.25B .0.25C .0.25~0.50D .0.50E .>0.50(3)我国学者结合实验与计算机模拟结果,研究了在金催化剂表面上水煤气变换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金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

可知水煤气变换的ΔH ________0(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该历程中最大能垒(活化能)E 正=_________eV ,写出该步骤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Shoichi 研究了467 ℃、489 ℃时水煤气变换中CO 和H 2分压随时间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催化剂为氧化铁,实验初始时体系中的2H O p 和CO p 相等、2CO p 和2H p 相等。

计算曲线a 的反应在30~90 min 内的平均速率v (a)=___________kPa·min −1。

467 ℃时2H p 和CO p 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曲线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89 ℃时2H p 和CO p 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曲线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高考 化学 真题专项汇编卷(2017年-2019年) 知识点13 物质结构与性质

2020高考 化学 真题专项汇编卷(2017年-2019年) 知识点13  物质结构与性质

知识点13物质结构与性质1、[2019全国Ⅱ]近年来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一系列意义重大的铁系超导材料,其中一类为Fe −Sm−As−F−O组成的化合物。

回答下列问题:(1).元素As与N同族。

预测As的氢化物分子的立体结构为_______,其沸点比NH3的_______(填“高”或“低”),其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e成为阳离子时首先失去______轨道电子,Sm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4f66s2,Sm3+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离子半径:F−__________O2−(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一种四方结构的超导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图1所示,晶胞中Sm和As原子的投影位置如图2所示。

图中F−和O2−共同占据晶胞的上下底面位置,若两者的比例依次用x和1−x代表,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表示为____________,通过测定密度ρ和晶胞参数,可以计算该物质的x值,完成它们关系表达式:ρ=________g·cm−3。

以晶胞参数为单位长度建立的坐标系可以表示晶胞中各原子的位置,称作原子分数坐标,例如图1中原子1的坐标为(111),则原子2和3的坐标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22MgCu微小晶2、[2019全国Ⅰ]在普通铝中加入少量Cu和Mg后,形成一种称为拉维斯相的2粒,其分散在Al中可使得铝材的硬度增加、延展性减小,形成所谓“坚铝”,是制造飞机的主要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状态的镁中,电离最外层一个电子所需能量最大的是()A.[Ne]B.[Ne]C.[Ne]D.[Ne]H NCH CH NH)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中氮、碳的杂化类型分别是(2)乙二胺(222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二胺能与2+Mg 、2+Cu 等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环状离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其中与乙二胺形成的化合物稳定性相对较高的是_____________(填“2Mg +”或“2Cu +”)。

2017基础有机化学实验讲义(大一)

2017基础有机化学实验讲义(大一)

2017基础有机化学实验讲义实验1 从果皮中提取果胶一、实验目的1、学习从从果皮中提取果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了解果胶的一般性质。

2、掌握提取有机物的原理和方法。

3、进一步熟悉萃取、蒸馏、升华等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果胶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存在于植物组织内,一般以原果胶、果胶酯酸和果胶酸3种形式存在于各种植物的果实、果皮以及根、茎、叶的组织之中。

果胶为白色、浅黄色到黄色的粉末,有非常好的特殊水果香味,无异味,无固定熔点和溶解度,不溶于乙醇、甲醇等有机溶剂中。

粉末果胶溶于20倍水中形成粘稠状透明胶体,胶体的等电点pH值为3.5。

果胶的主要成分为多聚D—半乳糖醛酸,各醛酸单位间经a—1,4糖甙键联结,具体结构式如图1。

图1 果胶的结构式在植物体中,果胶一般以不溶于水的原果胶形式存在。

在果实成熟过程中,原果胶在果胶酶的作用下逐渐分解为可溶性果胶,最后分解成不溶于水的果胶酸。

在生产果胶时,原料经酸、碱或果胶酶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分解,形成可溶性果胶,然后在果胶液中加入乙醇或多价金属盐类,使果胶沉淀析出,经漂洗、干燥、精制而形成产品。

三、实验仪器和药品仪器:恒温水浴锅、真空干燥箱、布氏漏斗、抽滤瓶、玻棒、纱布、表面皿、精密pH 试纸、烧杯、电子天平、小刀、小剪刀、真空泵、。

药品:干柑桔皮、稀盐酸、95%乙醇(分析纯)等。

四、实验内容柑桔皮的预处理称取干柑桔皮20g,将其浸泡在温水中(60~70℃)约30min,使其充分吸水软化,并除掉可溶性糖、有机酸、苦味和色素等;把柑桔皮沥干浸入沸水5min进行灭酶,防止果胶分解;然后用小剪刀将柑皮剪成2~3mm的颗粒;再将剪碎后的柑桔皮置于流水中漂洗,进一步除去色素、苦味和糖分等,漂洗至沥液近无色为止,最后甩干。

酸提取根据果胶在稀酸下加热可以变成水溶性果胶的原理,把已处理好的柑桔皮放入水中,控制温度,用稀盐酸调整pH值进行提取,过滤得果胶提取液。

脱色将提取液装入250ml的烧杯中,加入脱色剂活性炭;适当加热并搅拌20min,然后过滤除掉脱色剂。

819有机化学参考书目

819有机化学参考书目

819有机化学参考书目1.有机化学 by 侯世达,刘冰,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7.这本教材是有机化学领域的经典之作,适用于大学本科生的课程教学。

书中详细介绍了有机化学的基本原理、机构和反应类型等内容,逐步引导读者深入了解有机化学的相关知识。

每个章节都配有大量例题和习题,帮助读者巩固所学的内容。

2.现代有机合成方法 by W. Carruthers, ICI Publishers, 2004.这本书介绍了现代有机合成领域的重要方法和技术,内容涵盖了常用的有机合成反应和策略。

通过精选的实例和详细的机理说明,读者可以学习到如何设计和执行有机合成反应,从而合成出具有特定结构和性质的有机分子。

3.有机杂环化学 by J. A. Joule, K. Mills, John Wiley & Sons, 2010.这本书系统介绍了有机杂环化合物的结构、合成方法和反应机理。

针对不同的杂环结构,作者详细解析了它们的特性和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书中还包含了大量的合成路线图和实验室操作指导,有助于读者理解和应用这些杂环化合物。

4.有机光化学 by N. J. Turro, V. Ramamurthy, J. C. Scaiano, CRC Press, 2009.这本书旨在介绍有机光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它包含了光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电子能级理论以及光化学反应的动力学和机理等内容。

此外,作者还探索了有机光学材料、光化学传感器等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为读者提供了深入了解有机光化学领域的机会。

5.有机化学机构 by J. Clayden, N. Greeves, S. Warren, P. Wother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7.这本教材以清晰而严谨的方式介绍了有机化学的基本原则和机构。

作者通过大量的机构式和例题,帮助读者理解有机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化学反应。

书中还提供了丰富的实验操作指导,帮助读者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实验中。

解读《有机化合物命名原则-2017》——新老命名原则的比较及常见取代基的命名

解读《有机化合物命名原则-2017》——新老命名原则的比较及常见取代基的命名

收稿:2019-03-31;录用:2019-05-13;网络发表:2019-05-24 *通讯作者,Email: wanggw@; wqzhang@
No.9
doi:பைடு நூலகம்10.3866/PKU.DXHX201903031
117
作者的教学和化类相关专业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多困惑。 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结构千变万化,这就决定了有机化合物命名的发展趋势是系统化、规范
关于《2017》,兄弟院校的教师相继给出了阐释[4–6],但由于《2017》与 1980 年制订的《有机化 学命名原则》相比变化很大,内容更多,为使一线教学更加明确和统一,更为详尽的阐释势在必行, 因此作者计划分两次对《2017》进行详细的解读。本文对《2017》的原则与规定进行概括,主要整 理并汇总了本科有机化学教学过程中常见取代基的命名,在多年教学经验基础上,对常见取代基的 命名提出合理化建议,我们即将出版的《有机化学》(第 6 版)对有机化合物的命名也进行了修订[7]。
关键词:有机化合物;命名;取代基 中图分类号:G64;O6
Explanation of “Nomenclature of Organic Compounds-2017”: . AlCSluobmRispgtiahttruisesnoRtneGsoerfroNvueopdms. enclature Rules and Nomenclature of Common
Abstrac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Nomenclature of Organic Compounds-2017” and “Nonmenclature of Organic Chemistry (1980)” issued by Chinese Chemical Society are described. The general principles and numbering methods for naming substituent groups commonly used in organic chemistry for undergraduates are analyzed and explained; the proper systematic names are recommended to benefit classroom teaching and academic communication. Moreover, the principles such as systemization, standardization, simplification, uniformization, and “looking afterward” are proposed. Some recommendations are further presented: 1) numbering the carbon skeleton of the substituent without compulsory numbering rule always begins at the point of attachment; 2) only preserving a minority of trivial names (common names); 3) naming methanoyl (formyl)-analogue groups following the name of methanoy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全国卷----1】
1.化合物W可用作高分子膨胀剂,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为。

(2)②的反应类型是。

(3)反应④所需试剂,条件分别为。

(4)G的分子式为。

(5)W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

(6)写出与E互为同分异构体的酯类化合物的结构简式(核磁共振氢谱为两组峰,峰面积比为1∶1)。

7)苯乙酸苄酯()是花香型香料,设计由苯甲醇为起始原料制备苯乙酸苄酯的合成路线
(无机试剂任选)。

1.[2017全国卷1]
化合物H是一种有机光电材料中间体。

实验室由芳香化合物A 制备H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__。

(2)由C生成D和E生成F的反应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

(3)E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4)G为甲苯的同分异构体,由F生成H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芳香化合物X是F的同分异构体,X能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CO2,其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峰面积比为6∶2∶1∶1,写出2种符合要求的X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

(6)写出用环戊烷和2-丁炔为原料制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________(其他试剂任选)。

2.[2017全国卷2]
化合物G是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比索洛尔”的中间体,一种合成G
的路线如下:
已知以下信息:
①A的核磁共振氢谱为单峰;B的核磁共振氢谱为三组峰,峰面积比为6∶1∶1。

②D的苯环上仅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1 mol D可与1 mol NaOH或2 mol Na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2)B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____。

(3)C与D反应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4)由E生成F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

(5)G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

(6)L是D的同分异构体,可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1 mol的L可与2 mol的Na2CO3反应,L共有______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四组峰,峰面积比为3∶2∶2∶1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7全国卷3]
氟他胺G是一种可用于治疗肿瘤的药物。

实验室由芳香烃A制备G的合成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C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______。

(2)③的反应试剂和反应条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__。

(3)⑤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吡啶是一种有机碱,其作用是____________。

(4)G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

(5)H是G的同分异构体,其苯环上的取代基与G的相同但位置不同,则H可能的结构有______种。

(6)4-甲氧基乙酰苯胺()是重要的精细化工中间体,写出由苯甲醚()制备4-甲氧基乙酰苯胺
的合成路线___________(其他试剂任选)。

1.[2019全国卷3]
氧化白藜芦醇W具有抗病毒等作用。

下面是利用Heck反应合成W的一种方法: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___。

(2)中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

(3)反应③的类型为___________,W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

(4)不同条件对反应④产率的影响见下表:
实验碱溶剂催化剂产率/%
1 KOH DMF Pd(OAc)222.3
2 K2CO3DMF Pd(OAc)210.5
3 Et3N DMF Pd(OAc)212.4
4 六氢吡啶DMF Pd(OAc)231.2
5 六氢吡啶DMA Pd(OAc)238.6
6 六氢吡啶NMP Pd(OAc)224.5
上述实验探究了________和________对反应产率的影响。

此外,还可以进一步探究________等对反应产率的影响。

(5)X为D的同分异构体,写出满足如下条件的X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

①含有苯环;②有三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个数比为6∶2∶1;
③1 mol的X与足量金属Na反应可生成2 g H2。

(6)利用Heck反应,由苯和溴乙烷为原料制备,写出合成路线________________。

(无机试剂任选)
2.[2019全国卷2]
环氧树脂因其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绝缘性能以及与各种材料的粘结性能,已广泛应用于涂料和胶黏剂等领域。

下面是制备一种新型环氧树脂G的合成路线:
已知以下信息:
回答下列问题:
(1)A是一种烯烃,化学名称为__________,C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B生成C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

(3)由C生成D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

(4)E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5)E的二氯代物有多种同分异构体,请写出其中能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芳香化合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②核磁共振氢谱有三组峰,且峰面积比为3∶2∶1。

(6)假设化合物D、F和NaOH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 mol单一聚合度的G,若生成的NaCl和H2O的总质量为765 g,则G的n值理论上应等于__________。

3.[2019全国卷1]
化合物G是一种药物合成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A中的官能团名称是。

(2)碳原子上连有4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时,该碳称为手性碳。

写出B的结构简式,用星号(*)标出B中的手性碳。

(3)写出具有六元环结构、并能发生银镜反应的B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不考虑立体异构,只需写出3个) (4)反应④所需的试剂和条件是。

(5)⑤的反应类型是。

(6)写出F到G的反应方程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