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病人的临床疗效探讨

合集下载

中西药物治疗慢性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比较论文

中西药物治疗慢性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比较论文

中西药物治疗慢性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比较【摘要】目的:比较给予慢性妇科炎症患者中西药物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慢性妇科炎症患者100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

给予对照组患者西药治疗;治疗组患者采取中西药物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6.0%;对照组为32.0%(50%左右),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讲两组患者用于临床比较。

1.2 方法[2]1.2.1 治疗组治疗方法中医认为慢性妇科炎症主要是因为患者体内湿热引发炎症,因此,治疗中主要以活血化瘀、清热利湿为治疗原则,有些患者的患病类型为寒凝气滞型,治疗中应该侧重给予患者行气活血、温经散寒治疗。

本文中,给予慢性妇科炎症患者的中药主要为化瘀散结汤加减,药物的主要成分为:黄芪、败酱草、板蓝根、川芎、当归、柴胡、红花等;用水将中药煎煮服用,每日服用一剂,连续服用二十剂为一个疗程,月经期间患者停止服用。

盆腔灌注疗法:给予患者剂量为250毫升的生理盐水(去掉),250毫升浓度为0.2%的甲硝唑注射液,剂量为5克的头孢噻肟钠针(去掉),剂量为24万u的庆大霉素针及剂量为4000u的糜蛋白酶针及地塞米松5mg。

使患者将体内尿液排空,采取平卧的姿势,将上述药物通过静脉滴注(保留灌肠)的方法进行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药物剂量调整;连续七天为一个疗程,进行彩超复查,包块如果没有完全消失,再隔一周给予患者进行第二个疗程,可用三疗程如果无效,停止治疗。

1.2.2 对照组治疗方法给予患者剂量为250毫升的生理盐水,剂量为250毫升的甲硝唑注射液,剂量为5克的氨苄青霉素,将上述药物采用静脉滴注的方法给予患者进行治疗,每日静脉滴注一次,连续静脉滴注一周至十天为一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①显效:经过治疗,患者的自觉症状全部消失,给予患者妇科检查,检查结果显示为阴性;②有效:患者的自觉症状有所改善,给予患者妇科检查,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炎症病灶出现明显缩小,附件压痛症状也有所减轻,并且增厚附件也开始变薄;③无效:患者的自觉症状及体征均没有出现显著变化,妇科检查结果显示依然为阳性[2]。

中西医结合四联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四联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四联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研究慢性盆腔炎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多发生在生育期妇女身上。

中西医结合治疗是一种综合运用中医和西医的理论和技术治疗疾病的方法。

本临床研究旨在探讨中西医结合四联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

选取符合慢性盆腔炎诊断标准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包括抗生素口服和局部灌注,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四联法治疗,包括中药口服、膏药外敷、针灸和艾灸。

观察组在用药方面,应用中医经验选取适合的中药组方,根据病情调整剂量和疗程。

常用的中药有当归、白芍、熟地、黄芩等,以活血祛瘀、清热解毒、调理气血为主要原则。

同时,观察组在治疗期间还需进行膏药外敷,选取活血化瘀的膏剂如逍遥散、积聚灵等,贴敷于下腹部,每天更换一次。

针灸和艾灸选取经络穴位,如关元、足三里等进行针刺和艾灸,每次治疗30分钟,每周3次,治疗期为4周。

对照组在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抗生素治疗,选取对盆腔炎病原微生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口服和局部灌注。

同时,对照组也需进行常规的妇科护理,如阴道冲洗、阴道灌注等。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效果主要通过临床症状缓解情况、体温下降情况、白细胞计数和盆腔感染标志物变化等指标进行评估。

同时,还需对两组患者的怀孕情况、复发率等进行长期随访观察,评估治疗的持久性和稳定性。

通过统计学方法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疗效差异进行分析,以检验中西医结合四联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的临床症状、体温和炎症指标的改善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

此外,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怀孕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显示中西医结合四联法治疗慢性盆腔炎不仅能够缓解疾病症状,还能改善患者的生育功能。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四联法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能够缓解病情、改善生育功能,并且具有较低的复发率。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132例疗效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132例疗效分析
发率 , 值得 临床推广 使用 。
【 关键 词 】 中西 医结合 ; 慢性盆 腔炎 ; 临床疗效
[ 图分类号 】 7 1 中 R 1. 3 [ 献标 识码 】 文 B [ 章编 号 】05 0 1 2 1 )4 9 — 1 文 2 9 — 6 6( 0 1 2 — 9 0
慢性盆 腔炎是 指女性 内生殖器 及周 围结缔 组织 、 盆腔腹 膜 产 生 的慢性 炎症 , 是一 种妇 科 常见疾 病 …, 临床表 现 主要为 下 腹 坠痛 、 经紊 乱 、 月 白带增 多 、 发热 等 。该 病具 有病程 长 、 复 易 发 等特 点 , 近年 来发 病率 有上 升趋 势 , 严重影 响 患者 的生活 质 量 I。本 研 究对 笔 者 所 在 医 院 2 1 2 l 0 0年 6月 ~2 1 年 6月 诊 01 治 的 12例 确诊 为慢 性 盆腔炎 患 者 的临床 资料进 行 回顾性 分 3 析, 比较 中西 医结 合治疗 与西 医常规治疗 慢性盆 腔炎的 临床 疗 效, 报道如下 。
治疗 的慢 性盆 腔炎患 者 12例 , 3 随机 分为 观察组 和对照组 各 6 6例。观察 组实施 中西 医结 合治疗 , 照组实施 西医 常规 对 治疗 , 比较 两组 患者 的治 愈率 、 总有效 率和 复发率 。 结果 观察组痊 愈 4 8例 , 有效 1 3例 , 痊愈率 为 7 . %, 有效率 为 27 2 总
对 照组 : 根据患 者的病情特 点 , 进行 西医常规抗感染 治疗 ,
给予左 氧 氟沙 星和替 硝唑静 滴 , 1次 / , d 7d为 1 个疗 程。观 察 组: 在对 照组治疗基 础上给予 中药治疗 。中药方 剂组成为败 酱
草 3 , 0g 蒲公英 3 , 0g 红藤 1 , 5g 赤芍 1 , 5g 红花 1 , 5g 丹参 1 , 5g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200例临床探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200例临床探析
治疗 ; 研究组患者年龄为 2 1 - , - 6 9 岁, 平 均年龄为( 3 2 + 1 . 6 8 ) 岁; 研究组 前相 比无 明显变化 , 甚至是恶化。
资 料 随机选 自 2 0 1 2年 1 月一2 0 1 3年 2月我 院妇 产科 收治
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 中医辩证施治 。两组患者年龄 、 性别及病 1 . 6统 计 学 方 法 程等一般资料 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尸 . 0 5 ) , 具有 可比性。
1资 料 与 方 法
实、 没药 至 3 8  ̄ C 时保 留灌肠 , 每
1 3 晚上 1 次 。一个疗程为 1 0 d , 连续治疗 3 个疗程[ 4 1 。
1 . 5评 定 标 准
1 . 1一般 资料
所选 患者经治疗后参 照《 中医病证 诊断疗效标 准》 对其疗效 的慢性 盆腔炎患 者 4 0 0例 , 患者年龄 在 2 1 ~ 6 9 岁 之间 , 平 均年龄 进行评定 , 其中, 痊愈 : 症状及 体征 完全消失 , 且 经妇科及 B超检
本 次所选患 者均参 照《 中华妇产 科学 》 中慢 性盆腔炎 的诊 断 2结 果
症状 。 所选患者均行妇科检查发现 , 患者 阴道 及宫颈充血 , 存有大 ( 3 1 . 0 0 % ) , 有效 3 4 例( 1 7 . 0 0 % ) , 无效 9 例( 4 . 5 0 %) ; 而对照组治愈 6 8 量脓性 的分泌物 ; 且经 B超 及实验室检查 证实 , 患者 附件 区增 粗 例 ( 3 4 . 0 0 %) , 显效 3 9例( 1 9 . 5 %) , 有效 5 1例 ( 2 5 . 5 %) , 无效 4 2例 且界 限不 明 , 或存 在炎性包 块等 ; 血 常规检查 中发现患者 白细胞 ( 2 1 . 0 0 %) ; 研究组 治疗后的 总有 效率 为 9 5 . 5 0 %, 明显高 于对照组 计数为( 7 . 9  ̄ 1 1 . 5 ) x 1 0 9 ] L , 中性粒细胞 升高 。与此 同时. 所选 患者均 治疗后 的总有 效率 7 9 . 0 0 %, 比较有 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 ) < 0 . 0 5 ) , 经《 中医妇产科 学》 证 实属 于中医“ 月 经不调” 、 “ 带下” 等范畴[ x l 。 见表 1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探讨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探讨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探讨【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9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对照组31例,对照组采用广谱抗生素药、替硝唑注射液抗感染治疗,10~15天为1疗程。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分湿热瘀结、血瘀气滞、肝郁气滞、寒湿凝滞4型进行辩证施治。

结果:治疗组治愈57例,好转5例,总有效率91.92%。

对照组治愈16例,好转6例,未愈9例,总有效率70.96%。

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综述cooper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discussionpeiqing chixuexi【abstract】goal: observation cooper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s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method: divides into the treatment group 62 examples stochastically 93 example patients, the control group 31 examples, the control group uses the broad spectrum antibiotic medicine, for the niterzuo inoculation fluid anti-infection treatment, 10~15 days are 1 treatment course. the treatment group in the control group treats in the foundation the minute hot and damp stasis knot, the blood stasis stagnation of flow of vital energy, the liver strongly fragrant stagnation of flow of vital energy, to stagnate cold-damp 4 carries on treats dialectically. finally: the treatment group cures 57 examples, changes for the better 5 examples, total effectiveness 91.92%. the control group cures 16 examples, changes for the better 6 examples, not 9 examples, total effectiveness 70.96%. the treatment group i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obviously, the group the difference has statistics significance(p<0.05).conclusion: the cooper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has the curative effect to be accurate, side effect few and so on merits, is worth the clinical promotion.【key words】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cooper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summary【中图分类号】r4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2-0223-021 一般资料全部病人均为住院观察,治疗组62例,对照组3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49例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49例临床疗效观察

疗 慢性 盆腔炎疗效较好 ,值得 I 临 床推广 。
【 关键 词】 中西 医结合 ;慢性盆腔炎 ;I 临床观察
【 中图分类号 】R 7 1 1 . 3 3 【 文献标 志码】A 【 文章编号 】1 0 0 7— 8 5 1 7( 2 0 1 4 )0 2 — 0 0 5 9一 O 1
型等方 面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 ( P> 0 . 0 5 ) ,具有 可 比性 。 1 . 2 诊 断标准 参照 高等医学教材 《 妇产科学》 中的诊断 标 准… 。临床表现 为下 腹部 坠胀 ,腰骶部 酸痛 ,常在 劳累 后 、性 交后或月 经前 后加 重 ,可 伴有 低热 ,月 经量 多 ,不 孕 等。妇科检查 :子宫 常后倾 ,活 动受 限或 粘 连 固定 ,输 卵管发炎时 ,在子 宫一侧 或两 侧可 能触 及条 状物 并有 轻度 压 痛 ,盆腔结缔 组织 发炎 时 ,子宫 一侧 或两 侧有 片状 增厚 压痛或在盆腔一侧 或两 侧触及 包块 。中医辨证 按 照 《中医
疗组 和对照组各 4 9例 ,对 照组 患者给予单纯西医治疗 ,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红藤汤 内服外用治疗 ,1 0天为 1疗程 ,治疗 2个疗 程 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 为9 1 . 8 % ,明显 优于对 照组的 7 5 . 5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0 . 0 5 )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
中 ,以至脏腑 功能失 常 ,气血失 调 ,冲 任受 损 ,带 脉失 司 所 致 。病机 多 为气 滞 血 瘀 ,湿 热 下 注 ,病 久 可 有 痰瘀 互 结 。所 以治疗组 采 用 了清 利湿 热 ,活血 化瘀 ,清 热 凉血 , 培元 固本 ,调 理 冲任 为 主 的方 法 。盆 腔 炎 1号 方 中金 银 花 、蒲公英 、红藤 、丹皮清热 解毒 ,消淤 散结 ;丹 参活 血 化瘀 ;赤 芍 、乳香 、桃仁理气 活血 ,行瘀 消肿 ;土茯苓 清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56例疗效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56例疗效分析
月经前后 加剧 , 经失调 , 月 不孕 , 可有 下腹包块 及 局部 压迫刺激 症状 。
如 包块呈 囊性 , 用泽 兰 l 、益母 草 1g 车 前仁 lg 包块 质较 则加 g o 5、 O; 硬 者加 用三 棱 8 、莪 术 8 必 要时 加 用大 黄 、芒 硝 。2 气滞 型者 g g; ()
hg e n C ie e iie a d w se n m iie9 .6 )h n sn l sen m dcn ( 8 5 ) ih r i hn s m dcn n etr e cn ( 2 8 % ta ige wetr e iie 7 . 7( e d P<0 0 )C n lso h o bn d . 5 . o cu in T e cm ie
道 如下 附 1g 0 、佛手 lg O 、甘草 l 。每 日 1 , 煎 2 g O 剂 水
服 。1d 1 0 为 疗程 。
巢 、 旁结缔 组织 及盆腔 腹膜 发生 的炎性 改变 , 宫 致局部 神经 纤维 受到 激 惹和 压迫而 产生 的一 系列症状 。多 因急 性盆腔 炎治 疗不彻 底 、不 及时 , 科手 术 、产后 感染 、经期不 注 意卫生 或 邻近组 织 器官 的炎 妇 症 蔓延 所 致… 。 临床 出现 低 热 、腹 痛 、 白带异 常 , 累、 性 交及 劳
归 l g、赤 芍 l g、云 苓 1 g、丹 参 1 g、红藤 1 g、丹皮 1 、 2 O O 5 5 2 蒲 公英 1 g 5 、紫花 地丁 l g 5 、延胡 索 6 、川楝 子 1g g 0 、甘草 1 g 0。
覃” 石瘕 ” 、“ 。慢性盆腔 炎多局限于盆 腔器官 ,是输 卵管 、卵
( 慢性输卵管炎、 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 以疏肝理气为主 , 佐以活血化

104例慢性盆腔炎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分析

104例慢性盆腔炎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分析

疗 。③患者应该在 E t 常生活 中提高机体抵抗力 ,增加营养以及避
免重体力劳动。
1 . 2 . 2 试验组 :本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 自拟清 官汤加减进行治疗 ,方药如下 :丹参1 2 g ,金银花3 0 g ,蒲公英
的环境 ,而引起盆腔炎的发病因素主要来 自外界的病原体和阴道
( 4 . 3 1 4 - 1 . 8 3 )岁。将 1 0 4 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 ,每组 5 2 例 。两组性别 、年龄 、体征 、病程以及临床表现等一般资料 比 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0 . 0 5),具有可比性。
1 . 2 方法
经常会伴有乏力、低热、周身不适、精神不振等全身的病症 ,因为
内部 的菌 群 。 在 中医 学 中认为 慢性 盆腔炎 时 因为感 染外 邪或 者是 湿热 引起 的 ,和肝 脾有 关 。在 治疗 上应 遵循 清热 利湿 、活血 止痛 的方 法 , 并 结合 西 药 的抗生 素 和胎 盘组 织液 进行 辅助 的治疗 ,可 以得 到理 想 的治疗效 果 【 3 ] 。
慢性盆 腔炎是 常见的妇科疾 病的一种 ,多是 由急性 盆腔炎没有
率为9 8 . 0 8 %,对照组患 者的总有效率 为7 6 . 9 2 %,两组 比较 ,差 异有
统计学意义 ( P<0 . 0 5 ) 。 表1两组 慢性 盆腔炎 患者临床疗效 比较【 例 ( %) ]
得到彻底的治疗所导致的,真正的慢性盆腔炎除了盆腔放线菌和结
龄1 8 —5 5 岁 ,平 均 ( 3 4 . 8 1 ±6 . 2 4)岁 ,病 程 6 个 月 ~8 年 ,平 均
3 讨 论 慢 陛盆腔炎是 临床上 的常见病之一 ,经 常是 因为急性 盆腔炎的 不 彻底治疗 ,使炎性 反应发生病 变 ,从 而导致盆 腔的结缔组 织发生 增 生的现象 ,造成粘 连 ,形成慢 性病症 。患者在患 有慢性盆 腔炎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病人的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讨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病人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中医院2013年7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收治的64例慢性盆腔炎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病人的入院尾号分为对照组(西医治疗)与观察组(中西医结合治疗),每组各32例。

对比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与复发率。

结果:通过治疗,观察组病人的治疗总有效率与复发率显著优于对照组。

结论:针对慢性盆腔炎病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提升临床疗效,对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标签:慢性盆腔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
盆腔炎性疾病(PID)是女性上生殖道及周围组织炎性反应病症的总称,包括慢性与急性这两种,其属于育龄期妇女最为常见的一种生殖器官炎性反应症状。

而慢性盆腔炎(CPID)大部分都是因为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当、不及时或者不彻底而导致病程迁延所引发的,而也有少量病人是本身起病较为缓慢,没有较为明显的急性盆腔炎病史[1]。

然而针对慢性盆腔炎的治疗历来都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临床当中通常选择手术治疗与采用抗生素的方式,但复发率极高,疗效不理想。

鉴于此,针对慢性盆腔炎病人,我院从2013年开始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中医院2013年7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收治的64例慢性盆腔炎病人。

年龄22~46岁,平均年龄为(30.2±8.5)岁;病程为2~6年,平均病程为(2.7±1.6)年;当中盆腔结缔组织炎症病人为23例,输卵管炎症病人为17例,子宫肌炎病人为24例;轻度17例,中度25例,重度22例。

根据病人的入院尾号分为对照组(西医治疗)与观察组(中西医结合治疗),每组各32例。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①基础治疗,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病人应当尽可能避免较重的体力劳动,加强营养补充。

去除致病因素,比如宫内异物或组织残留引发的子宫内膜炎必须要进行感染控制以后再将异物取出;②抗感染治疗,如果病人存在血象高、体温升高等症状,存在急性感染现象时,应当给予甲硝唑与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③肌内注射2ml的胎盘组织液,隔天进行1次注射。

1.2.2 观察组针对观察组病人,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采用自拟清宫汤加减进行治疗,方剂配伍如下:丹参12g、金银花30g、蒲公英30g、红藤30g、赤芍15g、丹皮12g、茯苓15g、白芷10g以及黄柏10g,针对淤血较为严重的病人增
加桃仁与红花各6g,针对疼痛较为严重的病人,增加元胡与川芎各6g,针对并发腰膝酸软的病人,增加杜仲10g、牛膝12g,针对湿热较为严重的病人,增加苍术10g。

用水煎服,每天一剂,分两次进行服用。

两组病人均持续治疗1个月。

1.3 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病人的体征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显效:病人的体征与临床症状基本好转,可以参与日常工作与学习;有效:病人的体征与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无效:病人的体征与临床症状没有变化[2]。

2 结果
2.1 两组病人临床疗效对比
通过治疗,观察组病人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病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情见表1。

2.2 两组病人复发率对比
通过半年的回访,观察组病人仅有3例病人复发,复发率为9.38%(3/32);对照组病人有9例病人复发,复发率为28.13%(9/32)。

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慢性盆腔组织炎症、输卵管卵巢炎、输卵管卵巢囊肿、慢性输卵管炎以及输卵管积水等症状都是慢性盆腔炎所包括的范畴,大部分都是因为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当、不及时或者不彻底而导致病程迁延所引发的,而也有少量病人是本身起病较为缓慢,没有较为明显的急性盆腔炎病史。

慢性盆腔炎在中医上属于“带下病”、“瘕”、“腹痛”以及“产后发热”的范围,病位在胞宫、肝、脾、肾,本病病程较长,正虚邪恋,多表现为本虚标实,虚实错杂,缠绵难愈[3]。

应用临床辨证实施护理治疗,当病人体内的寒凝之气汇聚、湿热之气瘀滞,则会导致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特征[4]。

所以,在进行治疗的时候,应当选择清热利湿、化瘀通络以及行气活血等方案进行治疗。

针对本组病人选择自拟清宫汤加减进行治疗,方中的蒲公英与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的效果,丹参、红藤、赤芍以及丹皮具有活血止痛的效果,茯苓、黄柏以及白芷具有清热利湿的效果,共同使用能够发挥活血化瘀、清热利湿、解毒的效果,通过与西药进行辅助治疗,临床疗效更为显著。

本组研究数据当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观察组病人,其治疗总有效率与复发率均显著优于单用西药治疗的观察组病人。

证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能够显著提升临床疗效,降低病人复发几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俊良.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
[2]吕静.慢性盆腔炎临床相关因素及疗效的回顾性分析[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4.
[3]林新秀.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82例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13,2:154-155.
[4]赵诗韵.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不同中医证型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